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兩漢的文化(學生版)_第1頁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兩漢的文化(學生版)_第2頁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兩漢的文化(學生版)_第3頁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兩漢的文化(學生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03講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核心考點04兩漢的文化1.(2018.6·新疆學業水平·10)“美國學者德克·卜德曾這樣描述某項發明:“它對后來西方文明整個進程的影響無論怎樣估計都不過分。世界受蔡侯(蔡倫)的恩惠要比受許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該項發明是()A.印刷術B.造紙術C.指南針D.火藥2.(2020.1·浙江高考·3)根據下圖所示判斷,該冶鐵供風形式始于()A.戰國B.西漢C.東漢D.元代3.(2020·湖北十堰高二第一學期期末·8)有學者指出,《九章算術》的主要內容共分為方田(田畝面積的計算)、粟米(按比例交換各種谷物)、衰分(確定依等級分配物資或攤派稅收的比例)、均輸(確定攤派稅收和民工的比例)等九章。據此可知,《九章算術》()A.重視理論推導和證明B.注重解決農業生產的技術問題C.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D.體現了數學的經濟工具化傾向4.(2021·北京學業水平·4)兩漢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成就斐然。其中改變了書寫材料,促進了文化傳播和發展的是()A.《史記》B.《神農本草經》C.蔡倫改進造紙術D.《漢書》5.(2020·“超級全能生”浙江3月高考選考聯考B·3)造紙術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下圖是甘肅天水放馬灘西漢墓出土的紙質地圖,這是迄今為止唯一經過科學考古發掘出土于古墓葬的“西漢紙”。據此判斷()A.造紙術最早出現于西漢時期B.秦漢時期,紙成為主要書寫材料C.放馬灘地圖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地圖D.“西漢紙”是研究造紙起源、工藝的重要資料1.圖1是出土于山東嘉祥縣的東漢畫像石。圖中左邊拄拐杖的老者是老子,面前躬身捧雁問禮者是孔子,其身后所隨四人為顏回、子路等弟子,此類畫像石出土約30余幅。這些畫像石并不出自上層貴族墓葬,其墓主多屬擁有一定土地和經濟基礎的社會化群體。這反映了東漢時()A.治國理念的變化B.繪畫水平的提高C.儒學下移的影響D.學術派別的交流2.(2022·遼寧省營口市高三上期末檢測·2)東漢初期,光武帝在洛陽建立太廟以祭祀從未當過皇帝的祖先而遭到大臣們的激烈反對,光武帝只好祭祀漢宣帝和漢元帝,視他們為自己的祖父和生父。材料表明()A.光武帝企圖強化皇權B.儒家思想影響政治行為C.君權受到相權的制約D.皇帝重視統治的合法性3.(2022·山東濰坊三模·3)西漢農學經典《汜勝之書》是以關中地區作為試驗區的農書,代表東漢農學最高成就的《四民月令》記述的則是以洛陽地區為主要對象的農耕生活規范。這折射出兩漢時期()A.土地耕作方式的重大變革B.區域之間的經濟交流增強C.土地占有形式的根本變化D.政治中心東移的歷史變化4.(2022·河南省高考聯盟高三12月聯考·3)漢代人對漢朝的稱謂作者書名內容摘錄司馬相如《封禪文》大漢之德,逢涌原泉班固《西都賦》蓋聞皇漢之初經營也,嘗有意乎都河洛矣班固《漢書·陳湯傳》建強漢之節,承明圣之詔范曄《后漢書·王符傳》大漢之廣土,士民之繁庶,朝廷之清明,上下之惰正上表“大漢”“皇漢”和“強漢”的稱謂體現出()A.軍民拓展疆土的雄心壯志B.儒學獨尊地位確立C.漢朝對國力和軍力的自信D.華夷之辨觀念較濃厚5.(2022·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調研考試·2)《史記》中有“世家”三十篇,記載了自西周至西漢初各主要諸侯國的興衰歷史。《漢書》則將漢代王侯勛臣一律編入“傳”,刪去“世家”一體。后來的一些史書沿襲了《漢書》的做法。這一變化反映了()A.貴族政治遭到史家的封殺B.作者思想境界的差異巨大C.史書編撰受時代變化影響D.官修史書體裁進行了變革6.(2022·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中畢業檢測·2)先秦時期,城市排水管道是方形和五角形。秦漢以后,出現圓形排水管道,并在管道接口處使用了一大一小套接接口技術,使接口處縫隙較小,此外,還在管道出口處設計了窨井,可定期清理泥沙等雜物。這些變化()A.得益于標準化生產技術的萌發B.表明民眾主導城市建設C.使城市逐步成為科技文化中心D.凝聚著勞動人民的智慧7.(2022·湖北省智學聯盟高三年10月聯考·2)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分別按地理方位撰寫邊疆民族史,如《西南夷列傳》、《南越列傳》、《東越列傳》、《西南夷列傳》等。據此可知,《史記》()A.體現統一多民族國家觀念B.推動了漢族與少數民族的交融C.折射出“華夷共祖”觀念D.承擔著維護封建大一統的重任8.(2022·遼寧名校聯盟高三9月聯合考試·7)“由漢高祖劉邦奠基而發展起來的漢朝文化,在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史上,乃至世界文化發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無論對中國、對世界都曾產生過并將繼續產生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漢朝文化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即代表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它所形成的影響則滲透到中華民族發展的方方面面”。對漢文化成就表述正確的是()A.《神農本草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藥物學專著,奠定了中醫理論的基礎B.西漢時已經發明了紙,但蔡倫改進造紙術之后才逐漸成為主要書寫材料C.《漢書》首創紀傳體通史體裁,是一部兼具史學和文學特色的不朽名著D.書法在東漢末成為一種藝術,隸書、草書、行書和楷書等書體均已完備9.(2021·遼寧丹東一模·2)中國古代古史系統一般以“三皇五帝”作為起點,但《史記》則跳過三皇,直接從五帝中的“黃帝”開始寫起,并稱“學者多稱五帝,尚(久遠)矣”“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規范,嚴謹)”。這反映出司馬遷()A.以儒家視角觀察、研究歷史B.“重證求信”的治史原則C.重視平民階層對歷史的影響D.意在樹立共同的國族認同10.(2021·廣東廣州一模·2)戰國時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