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林地空間綜合治理實施方案_第1頁
縣林地空間綜合治理實施方案_第2頁
縣林地空間綜合治理實施方案_第3頁
縣林地空間綜合治理實施方案_第4頁
縣林地空間綜合治理實施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X縣林地空間綜合治理實施方案

(修訂)

為進一步優化縣域林地空間布局,拓寬耕地補充渠道,

實現綠水青山更美更綠,助力兩山轉化、助推共同富裕。結

合縣域實際,創新開展林地空間綜合治理。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把推進林地空間綜合治理作為忠實踐行綠水青山

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質量建設國際化綠色山水美好城市、

高水平打造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先行區的重要舉措,按照“山

水林田湖草”因地制宜、系統治理的思路,通過高水平科學

規劃、高標準協同建設、高質量綜合治理,全面優化林地空

間布局,提高森林質量,提升生態環境,打造林地空間綜合

治理示范樣本,為全省高水平推進省域空間治理現代化,助

力鄉村振興、推動共同富裕提供XX方案、貢獻XX智慧。

(二)基木原則

1,堅持系統謀劃、科學治理。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全面

生態修復、村莊環境綜合提升、生態廊道建設和森林質量提

升工程,解決林地分布碎片化、森林資源利用低效化、生態

系統功能退化等問題,實現林地空間布局優化、功能提升。

2.堅持試點先行、有序推進。按照意愿高、資源好、見

效快的要求,遵循自愿原則,優先選擇試點先行,及時總結

經驗模式,逐步推廣示范做法,確保林地空間綜合治理穩妥

漸進、快速見效。

3.堅持精準分工、高效協同。按照“部門統籌、企業投

資、鄉鎮(街道)落實、村社領辦、群眾參與”的要求,加

強工作統籌、政策集成、資金籌措,統一工程標準、強化過

程管理、嚴格驗收考核,形成各司其職、高效協同、全程閉

環的工作格局。

(三)工作目標

經前期調研勘測,2023年林地空間綜合治理總體目標任

務X萬畝,其中XX鎮XX畝,XX鎮XX畝,XX鎮XX畝,XX

鎮XX畝。

二、工作計劃

(一)前期準備(2月20日-3月6日)。以國土年度變

更調查為基礎工作底圖,形成造林空間數據庫,圖斑下發各

鄉鎮(街道)(2月24日前)(責任單位:林業局);各鄉鎮

(街道)負責農戶意向排摸,調查核實,確定可實施造林地

塊,上報工作專班審核(3月3日前)(責任單位:各鄉鎮〈街

道〉);召開全縣動員大會,成立工作專班,下達試點鄉鎮領

辦分項目標任務(牽頭單位:縣委辦)。

(二)全面推進(3月7日-5月15日)。全面啟動林地

空間綜合治理工作,按時間節點要求,完成L5萬畝以上試

點工作任務,試點鄉鎮負責牽頭組織轄區行政村(社)按照

分項要求完成具體目標,以行政村為主體落實政策解讀和造

林方案(3月20日前),組織開展相關農戶投工投勞,落實

全過程監管責任,全面推進規劃地塊綠化造林(牽頭單位:

各鄉鎮〈街道〉);工作專班督導統計工作開展情況,實施進

度納入實績論英雄考核指標(牽頭單位:林業局)。

(三)驗收管理(5月16日-8月31日)。開展造林質

量驗收,對照造林技術標準,由各鄉鎮(街道)負責整體工

程質量自查(6月30日前),查漏補缺,及時落實整改措施,

驗收合格后及時提交驗收申請至工作專班(7月31日前)(牽

頭單位:各鄉鎮〈街道〉);開展縣級核查,由工作專班組織

開展第三方評價,經部門聯審通過,形成林地補充后備清單

(8月31日前)(責任單位:林業局、資源規劃局)。

(四)總結推廣(4月15日-11月30日)。按照試點先

行、邊總結、邊推進、邊爭取的思路,適時全域推進林地空

間綜合治理,按照時間節點要求,各鄉鎮(街道)全面完成

2萬畝目標任務,開展山坡農用地(非林地)與平原林地置

換工作(責任單位:林業局、資源規劃局)。

(五)成果入庫(10月1日-12月15日)。由林業局負

責完成林地空間綜合治理試點成果入庫(9月30日前),未

列入試點鄉鎮(街道)完成的任務,完成一批入庫一批(11

月30日前),統一提交資源規劃局;由資源規劃局負責在年

度國土變更調查中完成地類變更(12月15日前)。

三、技術標準

(一)樹種選擇。以鄉鎮或行政村為單位,按照適地適

樹要求,原則上需采用鄉土喬木樹種,區域性選擇2種以上

主要種植樹種,常綠樹種為必備項,并搭配1種以上彩葉樹

種,兼顧考慮季相景觀,選擇樹種需與周圍山體森林植被景

觀保持協調連貫。建議落葉樹種:金錢松、榛樹、樟樹、楓

香、樸樹、欒樹、械樹、烏相、無患子、池杉等;常綠樹種:

木荷、高桿紅葉石楠、香樟、女貞、冬青等。遵循協調連貫

性,經上報林業局同意,可因地制宜選擇種植毛竹。

(二)種植模式。常綠和落葉樹種1:2占比,每畝種植

密度75株以上,移除影響種植區域樹木生長的部分茶樹和

板栗樹,嚴禁超范圍毀林毀園種植。茶園采取均勻穴狀種植

方式,株間距3mX3m;板栗林采取沿等高線帶狀種植方式,

帶狀寬度10m,株間距3mX3m錯位種植3排,有效種植區域

達50%以上,優先考慮山頂帶帽;其他林地采取林地清理后

直接均勻穴狀補植,株間距3niX3m,遇原生闊葉樹種,進行

撫育管理后可計入種植株數。

(三)種植質量。苗木要求全冠,采用胸徑,5cm、高

度22.5m、分支點21.3m土球壯苗,塊狀整地80cmX80cm

X20cm,種植穴不小于50cmX50cm義40cm,施基肥,種植直

立無歪斜采取必要的支撐固定措施,次年成活率達到90阪以

上,管護期10年。

四、運作模式

(一)縣人民政府授權XX美麗鄉村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美麗鄉村公司”)統一負責縣內林地指標的收

購、運營和管理職能,并對產生林地指標的林地進行日常維

護。按“投資成本+合理利潤”定價原則與實施主體簽訂指

標收購協議,并按照合同約定向實施主體支付指標收購款。

(二)美麗鄉村公司會同林業局按照市場化原則搭建林

地指標線下交易平臺。林業局發揮監管和審批職責,對需使

用林業指標的建設項目進行審核,并指導美麗鄉村公司結合

項目審批情況進行指標交易。

五、指標交易原則、方式、程序和價格標準

(一)指標交易原則

公開、公平、公正、誠實、守信、市場化。

(二)指標交易方式

需要使用指標的建設主體通過林地指標交易平臺自行

購買由美麗鄉村公司管理的林地指標。

縣外主體所需林地指標,需經縣林業局回購后交易。

(三)指標交易程序

需要使用指標的建設主體根據需求提交交易申請,通過

林業局指標申請審批后,按指導價格進行交易,并向美麗鄉

村公司支付相關款項。林業局根據林地指標交易合同和價款

支付票據出具林地指標劃撥單據。

(四)交易價格標準

為保障市場化可持續經營,按照“收購成本+合理利澗”

原則,由林業局會同美麗鄉村公司等單位,合埋核定林地指

標交易指導價,由縣人民政府對外公布。

六、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縣委縣政府成立林地空間綜合治

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以林業局牽頭、相關部門協同的

工作推進專班,加強工作聯動,強化技術指導,創新工作舉

措,形成齊抓共管、推陳出新的工作格局。各鄉鎮(街道)

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強化人員保障、狠抓項目落實,確

保工作順利開展并圓滿完成。各行政村強化責任意識,嚴把

造林質量,集中時間、集中精力,確保工程快速高效推進。

(二)強化資金保障。為有效控制投資成本,鼓勵實施

主體采用包干模式進行項目建設及運作,各鄉鎮人民政府

(街道辦)、行政村以及組織部備案的強村富民公司可以作

為包干對象配合實施,包干經費標準為4.8萬元/畝,需預

留10年項目質保金,在質量維護保養期滿驗收后逐年兌付。

對未通過驗收入庫的項目,由包干對象負責整改并確保通過

驗收入庫后再撥付相應資金。具體資金撥付標準由林地空間

綜合治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牽頭制定。

(三)強化督導宣傳。工作專班對工程實施進行全過程

督查指導,各鄉鎮(街道)明確專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對造林工程嚴格審核把關。創新工作載體,加大信息發布和

政策解讀力度,提升公眾知曉率、參與率,營造積極參與林

地空間綜合治埋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各類媒體的宣傳主陣

地作用,及時總結提煉試點工作中形成的工作舉措、成功經

驗、典型案例,進行全方位、多點位宣傳報道,增強推動林

地空間綜合治理的帶動力和影響力。

七、工作職責

(一)林業局負責為項目實施主體建立林地指標臺賬;

負責牽頭核定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