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哈三中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高一學年6月月考歷史試卷第一部分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公元前3500-前2000年,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在河流下游修建灌溉系統,形成以神廟為中心的城邦;尼羅河流域的埃及人在河谷劃定耕地邊界,產生“州”級行政單位。據此可推斷,上述地區()A.建立了完善的官僚體系B.出現稻作農業經濟C.深受古希臘文明的影響D.進入早期國家階段2.亞歷山大東征后,巴比倫祭司貝羅索斯用希臘語撰寫《巴比倫史》,強調迦勒底智慧與希臘哲學的同源性;希臘醫師希羅菲洛斯在解剖實驗中放棄了傳統的方式,轉而采用埃及的解剖學觀測法,開創了基于解剖實證的醫學研究新范式。這說明()A.文化交流促進學術創新B.希臘文化主導東方世界C.東方文化影響希臘醫學D.軍事征服推動科技發展3.日本大化改新時將土地、山林收歸國有,把氏族貴族的私民變成了國家編戶齊民的“公民”,原來掌控國家的氏族豪強成為為國家服務的官僚。此舉旨在()A.學習唐朝制度B.打擊幕府統治C.加強中央集權D.發展農業生產4.9世紀以來,西亞地區的大馬士革、摩蘇爾的官方工場生產棉布、玻璃器等商品;巴格達的官方工場吸收波斯、拜占庭技術,制造出鑲嵌金銀的武器和珠寶。這些產品大量輸往地中海世界。由此可知,上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西亞版圖的統一與技術交流B.陸上絲綢之路貿易活躍C.阿拉伯帝國對工商業的支持D.奧斯曼帝國崛起并擴張5.13世紀,西歐許多國家的實物和勞役地租逐漸被貨幣地租取代,因此農民必須把一部分產品出賣。這一現象的出現()A強化了人身依附關系B.沖擊了封建莊園經濟C.阻礙了商品經濟發展D.鞏固了封君封臣制度6.15世紀,非洲東海岸基盧瓦從印度進口棉紡織品、香水和珍珠,并出土大量中國瓷器;當地商人將從內陸地區獲得的黃金、奴隸和象牙賣出。這反映出基盧瓦()A.控制穿越內陸的商路B.主導大西洋奴隸貿易C.與明朝政府直接貿易D.參與印度洋貿易網絡7.15世紀,意大利學者弗吉里奧將身體運動引入學校,認為體育教育應該培養充滿世俗精神的、得到全面發展的、身心俱健的人;意大利教育家維多利諾反對“靈魂的拯救只能通過對肉體的禁抑”,主張重視個體身心和諧發展。這些觀點()A.豐富了人文主義的內涵B.沖擊了教會的神權統治C.根植于民主共和的思潮D.得益于科學革命的興起8.16世紀后期,在安特衛普首次出現了名為《地球大觀》的地圖集。其作品利用大量航海日志與地圖資料,采用統一的投影法、比例尺和“一圖配一文”的規則,獲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地圖集”作為一種新型出版物開始流行起來。這一現象體現了()A.商業革命的社會影響凸顯B.西班牙繪圖技術的日益成熟C.地理學成為歐洲熱門學科D.歐洲人對世界新認知的需求9.西班牙在征服美洲的阿茲特克帝國后,將天主教的“諸圣節”和印第安人的“亡靈節”、喪葬風俗結合起來,在美洲殖民地形成統一的宗教節日“亡靈節”。西班牙此舉旨在()A.促進殖民地文化的融合B.為自己樹立文明的形象C.尊重土著人的文化傳統D.服務于殖民統治的需要10.19世紀中后期,英國政府相繼采取一系列措施。1867年議會改革讓部分城市工人獲得了選舉權;1871年通過取消對工會活動限制的法案,提高工會的法律地位;1875年修改“主仆法”,承認工人和雇主地位的平等。這些措施()A.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B.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C.深受馬克思主義影響D.旨在提高無產階級地位11.盧梭提倡兒童10歲時要熟悉祖國的物資和產品;12歲時應熟知一切省區、道路和城市;15、16歲時應懂得國家的法律,熟知全部歷史上的光輝業績和偉大人物,并銘記在心。由此可知,盧梭主張()A.依據國情發展職業教育B.為民族國家培育合格公民C.教育平等權是天賦人權D.保障民眾接受教育的機會12.列寧說,“1861年改革是封建君主制向資產階級君主制轉變道路上的一步。這不僅從經濟觀點來看是正確的,而且從政治觀點來看也是正確的”。這表明農奴制改革()A.促進了俄國社會經濟發展B.確立了現代民主政治C.推動了俄國的現代化進程D.鞏固了君主立憲制度13.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指出“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承認資產階級打破封建制度、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進步性。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恩格斯特別補充:“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現存歷史條件為轉移”。這充分說明《共產黨宣言》()A.使社會主義成為世界的潮流B.是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科學理論C.兼具科學性和時代性的特征D.是民族民主運動的根本指導思想14.工業革命時期,面對工業化過程中的“城市病”,英國市政當局進行了積極的干預,產生了良好的作用,但也為赤貧階級帶來了新的困難,如過分強調衛生,限制排污,許多生產和經營活動無法進行,從而使工人飽嘗失業之苦。這表明()A.“城市病”是無法根除的頑疾B.政府全面干預激化了階級矛盾C.工業化對政府提出更高要求D.工業革命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15.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列強在西非廣修鐵路。當時西非所有的鐵路均是從沿海向內地輻射,有著特殊的用途,被稱為“可可線”“棉花線”“鐵礦線”等。由此可知()A.非洲經濟依附性較強B.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C.列強致力于交通建設D.全球貿易秩序持續優化16.20世紀初,以提拉克為代表的國大黨激進派認為,印度自治就是擺脫任何外國的奴役,由印度人全面管理本民族事務。自治后應建立印度聯邦共和國”,各族人民享有充分的自治權。上述主張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B.民族自治權力的擴大C.武裝起義時機的成熟D.無產階級力量的壯大17.下表呈現了19世紀中后期到20世紀初不同時段內,西方國家政治軍事類同盟和協定的數量。這一數量變化表明該時期()單位:個時段同盟和協定數量1870-1879201880-1889311890-1899611900-1904108A.世界性國際組織涌現B.舊有國際秩序崩潰C.區域一體化進程加速D.西方各國矛盾激化18.造成下圖中兩次明顯變化的共同原因是()1884~1974年全球貨船航運費率變化示意圖A.國際局勢的劇變B.技術變革的推動C.全球治理的加強D.自由貿易的發展19.對于華工參加一戰,英國政府向中國官員表示嘉許,向200多名工人頒發獎章:法國將軍福煦推崇華工為“第一工人,也可稱為卓越之兵士。”由此可知,華工參加一戰()A.改變了中國弱國的國際形象B.強化了戰爭性質的正義性C.有利于協約國取得戰爭勝利D.成為扭轉一戰戰局的關鍵20.馬克思主義在俄國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得到了豐富和發展。下列符合這一論斷的是()A.“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B.“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C.“公社......所采取的各項具體措施,只能顯示出走向屬于人民、由人民掌權的政府的趨勢”D.“重工業是發展社會主義經濟一切部門、加強我們祖國的國防、增進人民福利的基礎”21.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大會通過了《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和平法令》《土地法令》等重要文件,宣布組建第一屆工農政府即人民委員會。由此可見,蘇維埃政權A.得到工農階級廣泛擁護B.推行全面系統社會改革C積極準備社會主義建設D.注重滿足民眾關鍵訴求22.蘇俄曾發布指令規定:“農業合作社.......有權在國內出售和交換自己生產的以及本社社員生產的農產品,擁有必需的農具和材料,開辦加工和銷售農產品的作坊、工廠以及其他經濟企業。”據此可知,當時蘇俄正在推行()A.農業集體化B.戰時共產主義政策C.新經濟政策D.社會主義工業化23.1918年,美國黑人領袖杜波伊斯對即將到來的世界作出預測:這場戰爭既是一個結局,也是一個開端......在他們所占據的地方,遲早將出現獨立的中國、自治的印度、代議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作出這一預測的依據是()A.歐洲世界中心地位的喪失B.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瀕臨瓦解C.亞非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D.世界無產階級運動走向聯合24.如表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主要事件,其主要特點是()地區事件亞洲中國國共合作發起國民革命;印尼共產黨反荷斗爭;印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非洲埃及華夫脫運動;摩洛哥里夫人民起義;埃塞俄比亞抗擊意大利法西斯侵略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諾的抗美斗爭;墨西哥卡德納斯的改革A.均由資產階級領導B.都開展了社會主義運動C.斗爭方式的多樣化D.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崩潰下圖是一幅20世紀30年代的德國宣傳畫,標題是“一個威脅著德國的小國家”。由此可見()A.《凡爾賽條約》遭到破壞B.德國優先發展空軍力量C.歐洲大國展開軍備競賽D.德國意圖推進侵略計劃26.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后,美國宣布中立,并實施《中立法》,禁止向交戰國輸出武器。1939年11月,經國會修改后的《中立法》,則允許歐戰雙方向美國購買武器彈藥,還設置了只有英法才能做到的前提條件。新《中立法》的實施()A.直接誘因是太平洋戰爭的爆發B.事實上支持了英法的反法西斯戰爭C.得益于世界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表明美國在對外政策上已全面轉向27.雅爾塔會議上,美蘇有如下協定:“庫頁島南部及其鄰近的一切島嶼均須歸還蘇俄;維護蘇俄在大連商港的優先權益,并使該港國際化;同時恢復旅順港口俄國海軍基地的租借權;中蘇設立公司共同經營合辦中東鐵路、南滿鐵路,并保障蘇俄的優先利益”。由此可知,雅爾塔體系()A.導致中國被列強共同宰割B.有效維護世界和平C.奉行“大國一致”的原則D.帶有強權政治色彩28.1943-1944年,美國發行了幾部電影,贊揚蘇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態度與行動。到40年代末,這些電影又成為批判對象,劇本撰寫人及主演被納入黑名單或遭遇審查。這一變化反映出()A.兩極格局正式形成B.國際局勢的變動影響價值取向C雅爾塔體系已崩潰D.美國對蘇遏制集中于文化領域29.1958年6月,法國總統戴高樂要求在北約組織內建立美、英、法三國聯合領導機構,替代美、英兩國的領導體制。同時,他反對北約在法國領土上部署導彈,除非這些導彈置于法國控制之下,并禁止美國核武器運進法國。戴高樂此舉()A.得到了蘇聯的大力支持B.奠定了法國的大國地位C.反映了西方陣營的分化D.埋下了北約解體的隱患30.從1981年起,美蘇之間開始中程導彈的談判。下圖是發表于1987年的時政漫畫,畫面中跛足的美國總統里根與蘇聯國家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剛剛簽署了和平協議。以下解讀正確的有()①軍備競賽制約了兩國經濟的發展②美蘇兩國的關系暫時趨于緩和③古巴導彈危機因此得到順利解決④和平與發展已成為兩國的共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4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0分)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1年,蘇俄反帝斗爭基本結束,國內和平基本實現,以列寧為代表的俄共根據當時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的具體實際,積極對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進行反思,并在俄國共產黨第十次代表大會上確立實施新經濟政策。該政策廢除了余糧收集制,改為繳納糧食稅,并允許農民可以用剩余的糧食在社會進行交換及流轉,甚至可以發展小商品經濟。但為了防止農民的盲目性,國家必須加以控制。此外,列寧還強調布爾什維克在保障農村文化發展不走入歧途的同時,還要以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他們積極進行文化知識的學習。-摘編自唐廣虎《列寧新經濟政策內容及啟示研究》材料二斯大林模式是以動員型經濟為基礎,以工業化為核心的現代化模式。它的特點是具有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經濟任務嚴格服從于政治目的,蘇聯實行這一模式后,以10多年時間就初步實現了經濟上的現代化,即工業化,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業強國。憑借這一成就,蘇聯模式在當時對全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很長時期內,斯大林模式被很多落后國家的人民當作振興國家和民族的樣板。-摘編自陳怡《斯大林模式與執政黨的現代化》(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蘇俄新經濟政策出臺的背景并概括其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影響。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09年,莉薩·達文波特出版的《爵士樂外交:在冷戰時代宣傳美國》一書指出:冷戰開始后,蘇聯宣稱“美國在保護國內白人公民權利的同時,卻粗暴地掠奪黑人作為公民的平等權利”,這些批評對美國國家形象造成了較大損害,并對其在全球范圍內對抗共產主義的斗爭產生了不利影響。為了解除國家形象危機,美國政府于1955年資助開啟了“爵士樂外交”的項目。以約翰·吉萊斯皮等為代表的黑人爵士樂音樂家。成為美國官方任命的“爵士大使”,前往海外開展宣揚各類爵士樂文化交流活動。通過宣揚這種帶有濃厚黑人文化特征的音樂,來反擊蘇聯對美國種族問題的批評,從而展現美國的善意,改善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外交關系。受此影響,在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史學界出現了文化轉向和跨國轉向兩大潮流。一些學者開始思考冷戰國際關系中蘊含的“文化因素”和“跨國維度”。-摘編自魏崴《跨國、文化和種族視野下的美國冷戰史研究》(1)根據材料,指出美國“爵士樂外交”的特點。(2)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美國的“爵士樂外交”。33.近代以來,國際體系發生了多次變化。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體系名稱持續時間形成背景主要特點威斯特伐利亞體系16481815歐洲三十年戰爭結束,民族國家興起,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以主權國家為國際行為主體;開創國際會議解決爭端先例;確立國家主權原則;以歐洲為主體;歐洲各強國形成“多極均勢”的態勢。維也納體系18151914拿破侖戰爭法國戰敗,拿破侖帝國解體,歐洲列強為恢復和平與均勢召開維也納會議。強調強權政治;依靠英、法、俄、奧、普實力均衡維持歐洲穩定;“會議外交”,“歐洲協調”。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9181939一戰結束,戰勝國安排戰后世界。具有世界性;多極均勢結構但缺乏穩定性;提倡集體安全但缺乏有效制約機制;強權政治;內在矛盾復雜。雅爾塔體系19451991二戰改變世界力量對比,美蘇成為超級大國。以美、蘇兩極均勢為結構;以維護世界和平為主要目標;聯合國具有普遍性和權威性;“大國一致”原則;提倡集體安全。請提取表格信息,圍繞國際體系的變化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史實充分);2024—2025學年度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三中學高一下學期6月月考歷史試題答案一、選擇題答案1.D2.A3.C4.C5.B6.D7.A8.D9.D10.A11.B12.C13.C14.C15.A16.A17.D18.A19.C20.B21.D22.C23.C24.C25.D26.B27.D28.B29.C30.A二、非選擇題答案31.(1)背景:蘇維埃政權的日益鞏固;戰時共產主義弊端日益凸顯。特點:注重運用商品貨幣關系;注重國家對社會的調控;經濟改革與文化發展相結合(涉及范圍較廣)。(2)積極:使得蘇聯迅速實現工業化并且成為工業大國;增強蘇聯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成為落后國家實現民族振興的經驗;開辟一條不同于西方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推進社會主義發展。消極:過分強調重工業的發展,忽視農業和輕工業的協調發展,導致蘇聯經濟結構嚴重失衡;排斥市場,壓抑企業與地方的自主性,使得經濟發展缺乏靈活性和創新性,生產效率低下;權力過度集中于少數人手中,導致“個人崇拜”;在蘇聯后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凸顯,成為蘇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嚴重障礙。32.(1)特點:由美國政府主導;以重塑國家形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客戶服務管理手冊
- 企業法律合同管理手冊
- 愛國主義教育與高校思政建設的融合路徑
- 蔬菜進銷存軟件開發農戶使用協議
- 遙感技術應用農村農業管理協議
- 數字孿生技術應用開發合同
- 2025年白酒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拓展合同
- 農藥產品售后服務與質量保障合同
- 電子商務股份合作協議范本
- 文化創意產業股份分紅與品牌授權合同范本
- 2025春季學期國開電大專科《行政組織學》一平臺在線形考(形考任務1至5)試題及答案
- JGT266-2011 泡沫混凝土標準規范
- 地裂縫、地面塌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課件
- 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運動控制系統(第5版)習題答案
- 萬達商業綜合體物業工程管理培訓課件
- 2022年新高一入學分班考試數學試卷03(含答案)
- 魚丸生產加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勝動燃氣發電機組基本構造與工作原理課件
- 七年級數學下冊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說課稿人教新課標版
- 校長專業水平測試題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護理查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