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注漿泵流量控制技術專題報告匯報人:XXX(職務/職稱)日期:2025年XX月XX日注漿泵技術概述流量控制系統組成流量控制基本原理流量精準控制方法關鍵性能參數分析現場應用場景解析動態響應特性研究目錄故障診斷與處理校準與測試方法節能優化方案安全防護體系維護保養策略行業標準與規范技術發展趨勢目錄注漿泵技術概述01注漿泵基本工作原理注漿泵通過壓縮油液或空氣作為動力源,驅動油缸/氣缸活塞運動,利用面積差原理(注漿缸截面積遠大于動力缸)將低壓轉換為高壓,實現漿液的高壓輸送。動力轉換機制壓力調節系統密封與抗腐蝕設計核心部件包括壓力閥和流量閥,通過調節動力源的輸入壓力或改變缸體行程速度,精確控制輸出壓力(可達10-50MPa)及流量穩定性。采用耐磨合金缸套和橡膠密封組件,確保高壓下漿液(如水泥、化學漿液)無泄漏,同時耐受酸堿腐蝕性介質。流量控制在注漿工程中的重要性工程質量保障流量波動會導致注漿體不均勻(如隧道襯砌空洞或地基加固強度不足),需保持±5%流量偏差以內以確保密實度達標。材料利用率優化設備壽命延長精準流量控制可減少漿液浪費,例如在巖層裂隙注漿中,動態調節流量匹配裂隙吸漿速率,避免過度灌注或補漿成本。流量過載會加速液壓系統磨損,閉環反饋控制技術(如PID算法)可平衡負載,降低機械故障率30%以上。123行業應用場景分析用于地鐵隧道注漿止水,需適應狹小空間作業,配備微型高頻注漿泵(流量0.5-5m3/h),同步監測地層滲透系數調整參數。地下工程加固大流量泵(20-100m3/h)注入速凝漿液封堵礦山水文通道,需防爆設計以應對瓦斯環境,并集成遠程控制系統。礦山帷幕注漿高壓旋噴注漿泵(壓力≥30MPa)配合雙液注漿技術(水泥+水玻璃),實現軟土固化,流量精度要求達±2L/min。建筑地基處理流量控制系統組成02泵體核心結構解析液壓缸與工作缸聯動設計雙泵體并聯系統電磁換向閥組配置采用雙缸同步運動結構,液壓缸通過高壓油液驅動工作缸活塞,實現注漿泵的往復運動。工作缸內徑與行程的精確匹配(如18mm缸徑配53mm行程)可確保單次排漿量穩定,誤差控制在±1%以內。配備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通過電信號控制液壓油路方向,實現注漿泵的進料/出料切換。閥體采用耐磨合金材質,響應時間≤0.1秒,可承受35MPa工作壓力。第一、第二注漿泵體通過獨立液壓回路驅動,每個泵體配備專用進液口和出料閥,支持雙液按比例混合。泵體密封采用聚氨酯-金屬復合結構,耐腐蝕性強,壽命達10萬次循環。采用IP55防護等級變頻電機,功率范圍5.5-22kW,配合矢量控制變頻器實現0-50Hz無級調速。電機效率達IE4標準,節能效果比傳統工頻驅動提升30%。動力傳輸裝置配置變頻電機驅動系統包含軸向柱塞泵、溢流閥和油冷散熱器,最大輸出流量120L/min,壓力調節范圍0-25MPa。配備壓力補償變量機構,可根據負載自動調整輸出功率。液壓站能量轉換模塊設置扭矩限制聯軸器和振動監測傳感器,當傳動軸異常振動超過4mm/s時觸發停機保護,避免齒輪箱和軸承的機械損傷。機械傳動保護裝置通過調節電磁閥通斷占空比(0-100%可調)精確控制注漿流速,分辨率達0.5%。系統支持預設8組流量比例方案,適用于水泥-水玻璃等不同配比需求。智能控制系統架構脈寬調制(PWM)流量控制集成壓力傳感器(0-10V輸出)、流量計(精度±0.3%FS)和溫度探頭,實時采集數據并通過PLC進行PID運算,動態調整電機轉速和閥門開度。多參數閉環反饋系統配備工業以太網和4G通信模塊,支持ModbusTCP/RTU協議,可接入SCADA系統實現注漿壓力、流量等參數的云端存儲與歷史曲線分析。遠程監控接口流量控制基本原理03容積式調節原理通過改變泵腔容積(如柱塞行程或齒輪嚙合間隙)直接控制單位時間內輸送的漿體體積,適用于高精度要求的工況。精準流量調節結構穩定性強維護成本低機械式調節方式受外部壓力波動影響小,適合高壓注漿場景。無復雜電子元件,故障率低且維修簡便。通過動態平衡系統壓力與流量關系,確保注漿過程穩定性,避免因壓力突變導致的堵管或漿液離析問題。內置壓力傳感器實時反饋,調節閥門開度或泵速以維持設定流量。自動響應壓力變化減少無效功耗,尤其在負載波動頻繁的工況下表現優異。節能高效均衡系統壓力可降低液壓元件磨損。延長設備壽命壓力補償控制機制變頻調速技術應用動態調節能力能效優化通過變頻器調整電機轉速,實現流量無級調節,適應不同注漿階段的需求(如初始填充與穩壓階段)。減少機械沖擊,降低管道振動風險,提升施工安全性。根據實際負載自動匹配功率輸出,較傳統節流閥控制節能20%-30%。集成智能控制系統后可實現遠程監控與數據記錄,便于工藝優化。流量精準控制方法04節流閥精細調節針對注漿泵高壓脈動特性,采用串聯式減壓閥組實現流量階梯調節。主閥負責粗調,先導閥實現微調,配合壓力補償器可消除系統壓力波動對流量的影響。多級減壓閥組設計智能定位器反饋系統集成4-20mA電氣閥門定位器與LVDT位移傳感器,形成閥位閉環控制。實時監測閥芯位移并自動補償機械磨損,定位重復精度達0.5%,顯著提升長期穩定性。通過手動或電動執行機構改變閥門開度,直接控制流體通過截面積。采用V型球閥或籠式調節閥可實現線性流量特性,調節精度可達±2%FS,適用于高壓漿液工況。機械閥門調節技術PID閉環控制算法三參數協同優化比例環節(P)快速響應流量偏差,積分環節(I)消除穩態誤差,微分環節(D)預測趨勢變化。采用Ziegler-Nichols整定法進行參數自整定,使系統響應時間縮短40%以上。抗飽和積分分離技術模糊PID混合控制針對注漿泵大慣性特性,在閥門達到極限位置時自動暫停積分運算,避免控制量持續累積。結合死區補償算法,可將超調量控制在±1.5%以內。將傳統PID與模糊邏輯結合,根據誤差大小自動切換控制模式。大偏差時啟用模糊規則快速逼近設定值,小偏差時切換精確PID調節,動態調節精度達±0.8%。123物聯網遠程調控方案5G邊緣計算架構部署分布式邊緣節點實時處理傳感器數據,通過5G低時延網絡上傳至云平臺。支持100ms級遠程控制響應,同時具備本地離線控制能力確保系統可靠性。數字孿生預測維護建立泵閥系統三維仿真模型,實時映射物理設備狀態。通過機器學習分析歷史數據預測流量波動趨勢,提前12小時生成優化控制策略,故障預警準確率達92%。多終端協同控制開發跨平臺控制APP,支持PC端、移動端及AR眼鏡多模態交互。操作人員可通過三維力反饋手柄進行遠程閥位微調,系統自動記錄操作軌跡形成標準化控制模板。關鍵性能參數分析05注漿泵的額定流量通常為30-100L/min(如ZBQ50/6型),需根據工程需求選擇匹配型號。高精度泵的流量誤差需控制在±2%以內,確保注漿量精準匹配地層滲透率。流量范圍與精度指標額定流量范圍采用氣壓或電機驅動的泵可通過調節氣源流量或電機轉速實現0-100%流量連續調節,特別適用于隧道注漿等需動態調整工況。無極調速能力優質泵的最小穩定流量可達3.4L/min以下(如0.9USgpm),滿足低滲透地層的精細注漿要求,避免漿液浪費。最小穩定流量壓力-流量特性曲線先進泵體采用壓力-流量復合控制閥,當系統壓力升至6-10MPa時自動補償流量衰減,保持曲線平緩度優于15%偏差。非線性補償設計雙變量工作區過載保護特性在72±7N·m扭矩范圍內,輸出流量與壓力呈反比例關系,需配合22±2N·m的調節螺釘扭矩實現最佳工況點匹配。當壓力超過額定值10%時,智能調節器會觸發流量階梯式下降,防止電機堵轉或管道爆裂。介質粘度影響系數對于水泥漿等非牛頓流體,需引入η=1.2-2.5Pa·s的粘度修正系數,流量損失率應控制在設計值的15%以內。粘度-流量修正公式三活塞泵設計通過28:1的活塞面積比補償高粘度介質造成的效率損失,確保輸出壓力穩定在1:28的增壓比。活塞間隙補償處理高粘度介質時,泵體溫度升高不得超過環境溫度+30℃,必要時需加裝冷卻套筒維持粘度穩定性。溫升控制要求現場應用場景解析06軟弱圍巖加固在隧道穿越軟弱破碎帶時,采用雙液注漿泵以0.5-1.5m3/min流量注入水泥-水玻璃雙液漿,通過實時壓力-流量監測系統控制注漿過程,使漿液有效填充巖體裂隙,形成3-5m厚加固圈,提升圍巖自穩能力。隧道工程注漿案例滲漏水封堵針對隧道掌子面突發涌水,使用高壓注漿泵(工作壓力8-12MPa)注入聚氨酯化學漿液,通過流量調節閥精確控制注漿速率(0.2-0.5L/min),實現動水條件下快速凝膠堵漏,滲水量降低率達95%以上。沉降控制在地鐵隧道下穿建筑物時,采用分層分段注漿工藝,通過智能流量控制系統實現每孔注漿量誤差≤3%,配合自動化監測系統,最終將地表沉降控制在8mm以內。地基加固施工實例樁端后壓漿技術在超高層建筑樁基施工中,使用大流量注漿泵(3-5m3/h)進行樁端壓漿,通過PID控制系統動態調節注漿壓力與流量,使水泥漿液均勻滲透至樁周5-8m范圍,單樁承載力提升40%-60%。地基不均勻沉降治理地下連續墻接縫處理針對軟土地基沉降,采用袖閥管注漿系統,通過變頻電機精確控制注漿流量(0.8-1.2m3/h),配合GPS實時監測,實現差異沉降區域精準補償,沉降差控制在規范允許的1/1000范圍內。使用雙泵聯動系統同步注入水泥-膨潤土漿液,主泵負責墻縫注漿(流量1.8m3/h),輔助泵進行補償注漿(流量0.6m3/h),確保接縫處形成連續防水帷幕,滲透系數達10??cm/s級。123礦山止水工程應用巷道突水封堵破碎帶帷幕注漿采空區充填在煤礦巷道突水點治理中,采用大流量注漿站(10-15m3/h)注入速凝水泥-水玻璃漿液,通過多通道流量分配器實現不同出水點的差異化注漿,最終將涌水量從200m3/h降至5m3/h以下。針對金屬礦采空區,使用智能制漿-注漿一體化系統,通過流量計與密度計聯動控制,保持充填漿液(尾砂膠結料)流量穩定在20±0.5m3/h,充填體28天強度達到3.5MPa以上。在礦山帷幕截水工程中,采用多泵并聯注漿系統,通過流量壓力耦合控制技術,實現單孔注漿量50-80m3的精確灌注,形成連續截水帷幕,使礦區地下水位恢復至安全標高。動態響應特性研究07采用激光位移傳感器和壓力變送器對注漿泵的機械傳動與液壓響應進行毫秒級時間戳記錄,通過對比指令發出與實際動作的時間差,量化系統延遲。需排除管道阻尼和閥芯卡滯等干擾因素。系統延遲時間測量高精度傳感器校準向控制系統輸入標準階躍信號,利用高速數據采集卡捕獲壓力/流量曲線上升沿的滯后時間,結合MATLAB擬合延遲模型,為PID參數整定提供依據。階躍信號分析法分別在空載、半載和滿載狀態下測量延遲,分析負載慣性對延遲的非線性影響,建立延遲-負載關系數據庫以優化預測控制算法。多工況對比測試超調量控制策略將模糊邏輯的快速響應特性與傳統PID的穩態精度結合,通過實時調整比例系數和積分時間抑制超調。模糊規則庫依據壓力波動幅值動態修正輸出量。Fuzzy-PID復合控制前饋補償設計自適應限幅機制在注漿泵電機驅動端加裝轉矩觀測器,預判漿液黏度變化導致的慣性超調,提前注入反向控制量抵消擾動。需建立黏度-轉矩傳遞函數模型。根據歷史超調數據動態限制控制器的最大輸出幅值,采用滑動窗口算法更新限幅閾值,避免因突發脈沖導致的系統振蕩。穩態誤差校正方法積分分離技術在誤差較大時暫停積分作用防止飽和,當系統接近穩態時重新啟用積分消除殘余誤差。需設置合理的誤差切換閾值(如±2%設定值)??柭鼮V波反饋對壓力/流量傳感器的噪聲數據進行實時濾波,提取真實狀態變量反饋至控制器,降低測量噪聲引起的穩態波動。濾波器參數需在線更新以適應工況變化。死區補償算法針對液壓閥的機械死區特性,在控制指令中疊加預補償脈沖信號,通過實驗標定死區寬度與補償量的映射關系表,實現無差跟蹤。故障診斷與處理08常見流量異?,F象流量波動不穩定突發性流量中斷流量持續偏低注漿泵運行時出現流量忽高忽低現象,可能因管道內氣體積聚或液壓系統壓力不穩導致。需檢查排氣閥是否正常開啟,并校準壓力傳感器確保反饋數據準確。長期低于設定值可能由葉輪磨損、密封件老化或介質黏度過高引起。需拆解泵體檢查葉輪間隙,更換磨損密封圈,并測試介質流動性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常見于管路堵塞或閥門卡死,需緊急停機排查吸入閥/排出閥異物,同時檢查導向閥O型圈是否破損導致氣流阻斷。壓力傳感器校準異常電磁流量計電極結垢或超聲波流量計探頭偏移會導致數據異常。需定期酸洗電極,調整探頭安裝角度,并驗證管道滿管狀態以保證測量精度。流量計讀數失真溫度傳感器響應延遲熱電阻或熱電偶老化可能造成溫度反饋滯后,影響粘度補償功能。建議每季度進行階躍測試,異常時更換鎧裝型傳感器并升級信號濾波算法。若傳感器輸出信號漂移,需采用標準壓力源進行零點/滿量程校準,并檢查電纜屏蔽層是否受電磁干擾。長期失效的傳感器應更換為耐腐蝕型產品。傳感器失效解決方案系統自檢程序開發自檢程序需分層檢測電源電壓、氣源壓力、閥門開度等基礎參數,再逐級深入分析液壓缸泄漏率與隔膜完整性,生成帶優先級排序的故障樹報告。多級診斷邏輯設計動態閾值調整功能遠程診斷接口集成根據歷史運行數據自動修正流量偏差報警閾值,避免因季節性或物料特性變化導致的誤報警,同時引入機器學習模型預測潛在失效點。開發支持Modbus/OPCUA協議的通信模塊,將泵體振動、軸承溫度等數據實時上傳至云端,結合專家系統提供在線故障診斷建議。校準與測試方法09實驗室標定流程壓力-流量曲線標定通過精密壓力傳感器和流量計,在可控環境下對注漿泵不同轉速下的輸出壓力與流量進行多點標定,繪制特性曲線,確保設備在額定工況下的性能參數符合設計要求。動態響應測試密封性檢測模擬實際工況下的負載突變,記錄注漿泵的響應時間、壓力波動范圍及穩定性,驗證其動態調節能力是否滿足工程快速啟停需求。采用氦質譜檢漏儀或高壓水試法,對泵體、管路及閥門進行密封性測試,確保無滲漏現象,避免施工中出現漿液泄漏風險。123現場實測技術規范在復雜工地環境下(如高濕度、粉塵、振動等)測試注漿泵的長期運行可靠性,記錄溫度、濕度對設備性能的影響,優化防護等級設計。環境適應性驗證針對不同巖層滲透率(如松散層、裂隙巖體),調整注漿壓力與流量參數,驗證泵的適應性,確保其在不同地質條件下均能穩定輸出。多工況匹配測試測試超壓自動停機、空載保護等安全機制,確?,F場突發情況下設備能及時響應,避免機械損壞或人員傷亡。安全聯鎖功能驗證集成壓力變送器、電磁流量計、溫度傳感器等,實時采集注漿泵的工況數據,采樣頻率需達1kHz以上以保證瞬態過程捕捉精度。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高精度傳感器網絡通過4G/5G模塊將現場數據上傳至云端,結合歷史數據與AI算法(如LSTM神經網絡)預測設備壽命,生成維護建議報告。云端數據融合平臺基于LabVIEW或SCADA系統開發多維儀表盤,支持壓力-流量三維曲面圖、頻譜分析等功能,輔助工程師快速定位性能異常點??梢暬治鼋缑婀澞軆灮桨?0能源損耗構成分析注漿泵在運行過程中,軸承、密封件等機械部件產生的摩擦阻力約占能耗的15%-20%,采用陶瓷軸承和納米復合材料密封可降低40%摩擦損耗。機械摩擦損耗液壓系統損失電機效率曲線特性管路沿程阻力與局部阻力造成的壓降損失占比達30%,通過計算流體力學(CFD)優化流道設計,可使水力效率提升12%以上。異步電機在60%-80%負載區間效率最高(IE4級電機達96%),而實際工況常處于40%以下低效區,導致額外損耗增加25%-35%。變頻驅動節能改造動態調頻技術再生能量回饋多泵協同控制采用矢量控制變頻器實現0.1Hz精度調速,配合壓力-流量復合傳感器反饋,使泵組始終工作在最佳工況點,較工頻運行節能35%-50%。針對大流量工況開發主從泵智能切換系統,通過PLC邏輯判斷負載需求,自動啟停備用泵組,避免"小流量大功率"現象,系統綜合能效提升28%。在注漿間歇期將電機慣性動能通過AFE有源前端回饋電網,每臺200kW泵組年可回收電能超2萬度,整流環節損耗降低60%。全生命周期能效指標部署IoT傳感器網絡采集電壓/電流/壓力/流量等18項參數,通過邊緣計算生成能效云圖,異常工況自動觸發預警,診斷響應時間縮短至30秒。實時能效監測平臺節能效果驗證標準參照GB/T13469-2008實施前后對比測試,要求流量波動率≤±3%、單位能耗下降≥25%、諧波畸變率THD<5%作為改造驗收硬性指標。建立包含設備效率(ηp)、管網效率(ηn)、控制效率(ηc)的三級評價模型,權重系數分別設定為0.5/0.3/0.2,要求綜合能效≥82%方達標。系統能效評估體系安全防護體系11過壓保護裝置設計溢流閥動態響應采用先導式溢流閥結構,當系統壓力超過預設閾值(通常為額定壓力的1.1-1.3倍)時,閥芯在0.05秒內完成開啟動作,通過分流泄壓保護管路系統。該裝置需定期校準壓力傳感器,確保誤差范圍≤±0.5MPa。雙通道壓力監測配置主副兩套壓力傳感系統,通過PLC實現交叉驗證。當兩套系統檢測值偏差超過10%時自動觸發報警,并聯動切斷液壓動力源。監測模塊應具備IP67防護等級以適應潮濕工況。機械式安全閥冗余在電控系統外增設彈簧機械安全閥作為最后防線,其爆破壓力設定值比電控閾值高15%,采用316L不銹鋼閥體以抵抗注漿介質腐蝕,每月需手動測試閥桿靈活性。多模態制動觸發集成手動急停按鈕(30cm直徑紅色蘑菇頭)、腳踏開關(防水型)及無線遙控三路控制,任何一路觸發后液壓系統在0.3秒內完成卸壓,電機轉矩在1秒內降至安全值。緊急制動系統配置蓄能器應急動力配備20L氮氣蓄能器組,在主電源中斷時可提供≥3次完整制動循環的動力,確保活塞桿完全復位。需每季度檢測氮氣預充壓力(維持21±0.5MPa)。制動狀態可視化通過HMI界面實時顯示制動機構位置傳感器數據,包括閘瓦磨損量(預警閾值2mm)、制動片溫度(報警值120℃)等關鍵參數,歷史數據存儲周期≥90天。劃分操作員(基礎啟停)、技術員(參數調整)、工程師(系統配置)三個權限等級,采用指紋+密碼雙因子認證。每次參數修改需記錄操作者ID、時間戳及修改前后數值。安全操作規程制定三級權限管理體系包含21項必檢項目如液壓油位(保持在視窗80%位置)、過濾器壓差(ΔP<0.3bar)、高壓軟管龜裂檢查(使用內窺鏡觀測內襯層)等,需逐項簽字確認后方可開機。預操作檢查清單針對不同故障代碼制定標準化應對方案,例如F207代碼(壓力振蕩)需立即切換至低速模式并檢查蓄能器預充壓力,同時禁止在故障未排除時進行超過50%負載的注漿作業。異常工況處置流程維護保養策略12每日需檢查液壓油位、油質及管路密封性,確保無泄漏或污染,油位不足時應及時補充同型號液壓油,油質渾濁需立即更換。液壓系統檢查對注漿泵軸承、導軌等運動部件按手冊要求加注潤滑脂,頻率為每8工作小時一次,使用高溫抗磨型潤滑劑以延長部件壽命。潤滑點注油維護包括電纜絕緣層完整性、接線端子緊固度及控制面板指示燈狀態,避免因線路老化或接觸不良導致設備故障。電氣元件狀態監測010302日常檢查項目清單每日作業前需驗證儀表讀數準確性,偏差超過±5%時應停機檢修,防止因數據失真引發注漿量控制失誤。壓力表與流量計校準04關鍵部件更換周期柱塞密封組件每600工作小時或3個月強制更換(以先到為準),特殊工況(如高磨蝕性漿液)需縮短至400小時,避免密封失效導致壓力泄漏。減速箱齒輪油首次使用200小時后更換,后續每2000小時或12個月更換一次,選用ISOVG220重負荷齒輪油,換油時需徹底清洗箱體內部雜質。輸送管路耐磨襯套根據漿液含固量差異,更換周期為300-800小時,采用碳化鎢復合材料襯套可延長使用壽命30%以上??刂崎y組濾芯每150小時清理一次,500小時整體更換,防止顆粒物卡滯閥芯影響流量調節精度。預防性維護方案季度全面拆檢對動力端、液力端進行分解檢查,測量齒輪嚙合間隙、柱塞圓度等關鍵參數,超出公差范圍即進行修復或更換,并生成檢測報告存檔。01年度系統性能測試通過流量-壓力聯合測試臺模擬實際工況,驗證泵的額定流量保持率(要求≥92%)和最大壓力波動值(允許±0.5MPa)。02智能監測系統部署加裝振動傳感器和溫度監測模塊,實時采集軸承振動值(預警閾值4.5mm/s)和電機溫升(報警限值85℃),實現故障早期預警。03操作人員專項培訓每半年開展維護規程培訓,重點講解異常噪音識別(如氣蝕爆裂聲)、緊急停機操作等實戰技能,考核合格方可上崗操作。04行業標準與規范13國際ISO認證要求ISO5199技術規范針對離心泵的機械密封、振動限值及材料性能提出強制性要求,特別規定Ⅱ類工業泵的承壓部件需通過1.5倍設計壓力靜壓試驗,軸封泄漏量不得超過5ml/h。ISO13709/API610標準ISO2858尺寸體系石油化工用離心泵必須滿足的"三耐"要求(耐腐蝕、耐高溫、耐高壓),要求軸承溫度不超過82℃且振動值低于4.5mm/s,API610第12版新增了能效等級MEI≥0.7的強制條款。標準化了軸向吸入離心泵的接口法蘭尺寸和安裝尺寸,規定16bar壓力等級泵的進出口法蘭必須符合PN16/DIN標準,葉輪直徑公差控制在±0.5%以內。123國內行業檢測標準GB/T3216-2016試驗方法GB/T5657-2013材料標準JB/T8097-2014性能規范詳細規定流量測量采用渦輪流量計(精度0.5級),揚程測試需保證3次重復測量偏差≤1%,效率測試需同步采集電壓、電流、轉速等12項參數,B級試驗允許測量不確定度±3.2%。要求柱塞式注漿泵的流量調節范圍達到10:1,壓力脈動系數≤5%,容積效率≥93%,且連續運行500小時后密封件磨損量不得超過初始尺寸的15%。規定Ⅲ類化工泵過流部件必須采用CF8M不銹鋼(ASTMA351),葉輪動平衡等級不低于G6.3,軸材料抗拉強度≥620MPa且需提供UT探傷報告。質量控制體系認證要求高壓注漿泵需取得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承壓焊縫100%射線探傷Ⅱ級合格,安全閥啟跳壓力誤差≤3%,每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佛山到寧波中考數學試卷
- 肝炎病毒分類介紹課件
- 電子廠面試數學試卷
- 撫州9年級上冊數學試卷
- 肝膽疾病的早期預防和小手術
- 二年級期末沖刺數學試卷
- 高州市一模初中數學試卷
- 連云港市東海縣招聘事業單位人員考試真題2024
- 2024年貴港市平南縣自然資源局招聘筆試真題
- 肌營養不良癥的綜合護理
- 天津市部分區2023-2024學年高一學期期末生物試卷
- 人教版五年級英語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 二年級下冊期末無紙筆測評方案
- CJJ89-2012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
- 花店上班勞動合同范本共
- 2024年信息科技中考考試題庫及答案(模擬)
- 原發性肝癌教案(勿刪)
- 20G520-1-2鋼吊車梁(6m-9m)2020年合訂本
- 電梯維護保養規則(TSG T5002-2017)
-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與案例分析
- 弘揚教育家精神主題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