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陜晉寧青高考地理真題_第1頁
2025年陜晉寧青高考地理真題_第2頁
2025年陜晉寧青高考地理真題_第3頁
2025年陜晉寧青高考地理真題_第4頁
2025年陜晉寧青高考地理真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頁/共9頁2025年陜晉寧青高考真題地理試題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云南保山咖啡種植歷史久、產量大,然而價格低,主要向市場供應咖啡豆。近年來,當地通過培育和引種、建立精品咖啡工業園、文旅融合銷售等措施,保山咖啡實現了由“論噸賣”到“論杯賣”的轉變,成為云南的新名片。完成下面小題。1.保山咖啡品質提升的關鍵措施是()A.提高農戶技能 B.減少化肥施用C.更新改良品種 D.改善土壤環境2.當地建立精品咖啡工業園、可能聚集產業有()①倉儲物流②文化旅游③精深加工④金融服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保山咖啡實現由“論噸賣”到“論杯賣”的轉變主要是因為()A種植方式改進 B.市場需求增加C.營銷模式多樣 D.品牌價值提升硅材料是半導體產業的關鍵原料。近年來,我國硅材料產業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下圖示意2001年和2019年不同地區間硅材料主要貿易網絡結構(節點大小反映地區在貿易分工中的地位高低,線條粗細反映地區間貿易聯系強弱)。完成下面小題。4.與2001年相比,2019年地區間硅材料貿易聯系增強的是()A.北美—南美 B.東亞—南歐 C.北美—中歐 D.東亞—南亞5.提升我國硅材料貿易安全的重要措施有()①加快技術創新②拓寬國際合作③加強就業培訓④擴大生產規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歷史上,太湖流域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核心區,有眾多不同等級的城鎮,因貨物中轉所需,核心區的邊緣發展出門戶城市,下圖示意長江三角洲地區,下表為長江三角洲地區部分城鎮的演化過程。完成下面小題。時間核心區不同等級城鎮門戶城市Ⅰ級Ⅱ級Ⅲ級明朝以前蘇州松江(元朝)無錫太倉上海揚州鎮江明清時期蘇州上海松江無錫太倉太倉(清中期以前)上海(清中期以后)蘇州上海松江太倉無錫近代上海無錫蘇州太倉上海(上海港)1990年以來上海蘇州無錫太倉上海(洋山港)寧波舟山6.歷史上蘇州為太湖流域的核心城市,近代其城市等級發生變化,主要由于()A.主導產業轉移 B.內陸市場弱化C.交通條件變化 D.政策支持減弱7.長江三角洲門戶城市演化的關鍵驅動力是()A.商品貿易需要 B.科技創新推動C.港口條件改善 D.城市等級提升8.上海從門戶城市發展為核心城市,受其輻射影響,周邊城市()A.空間布局趨于均衡 B.產業集群效應減弱C.地域分工協作增強 D.國際競爭地位下降華北平原某村的農田曾被分成大大小小100多塊,最小的地塊不到0.3畝(編者注:1畝≈666.67m2)。近年來,部分田間小路(供行人、小型農機具等通行的土質路面)經過整治成為農田,“小田”變“大田”,實現了規模化連片種植。完成下面小題。9.與農田相比,田間小路表層土壤()A.透水性強 B.蒸發量小 C.顏色較深 D.礦物質少10.將田間小路整治為農田的有效措施有()①施用有機肥料②增加黏粒含量③機械深耕深翻④灌水淋洗鹽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阿爾卑斯山脈的勒奇山谷曾經歷一次極端天氣過程(如表所示)。圖示意10日勒奇山谷氣流路徑。完成下面小題。日期氣團源地氣團性質天氣狀況10月8~9日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溫度低持續性降雪10月10日大西洋水汽充足暴雨11.8~9日,勒奇山谷出現持續低溫,主要原因是()A.坡面積雪反射率高 B.云量大云層厚C.谷底積雪消融吸熱 D.強冷空氣影響12.10日,勒奇山谷中甲、乙、丙三處的降水量大小關系是()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乙>甲大科伯克沙地是北極圈內典型的風沙活動區。近1萬年來,隨著氣候變暖,該沙地面積由約650km2波動萎縮至62km2。下圖示意大科伯克沙地及周邊區域。甲地發育有新月形沙丘。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根據甲地沙丘形態,推測當地主導風向是()A.偏東風 B.偏西風 C.偏南風 D.偏北風14.大科伯克沙地的沙源主要是()A.現代風沙沉積物 B.附近湖泊沉積物C.基巖風化殘積物 D.早期河流沉積物15.造成大科伯克沙地萎縮的直接原因是()A.風力侵蝕減弱 B.針葉林擴張C.河流侵蝕加強 D.降水量增多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長島又稱廟島群島,位于黃渤海交匯處、由南北長山島、大小黑山島等151個島嶼組成,島陸面積59km2。長島地處鳥類遷徙大通道,森林覆蓋率達60%、生態漁業和生態旅游是其主導產業。2021年,山東省煙臺市率先提出打造“長島國際零碳島”。近年來,長島在“藍色糧倉”建設、綠能開發、低碳旅游項目開發等方面,取得了諸多成就。建設國際零碳島,將使長島成為我國輸出低碳發展成果,推廣應用零碳技術的“示范窗口”。下圖示意長島位置及其增加碳匯、減少碳排的途徑。(1)簡析長島建設國際零碳島的有利條件。(2)從碳匯和碳排方面,說明長島建設國際零碳島的主要途徑。(3)簡述長島著力打造國際零碳島對全球類似海島可持續發展的示范意義。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帕里索夫湖位于波德平原,是末次間冰期(距今約13萬~11.5萬年)古湖泊,該湖泊發育于大陸冰蓋消退后的孤立冰磧高地上,其周邊冰磧物孔隙大,且早期冰磧物內部夾雜殘冰,研究表明:該湖演化過程中曾因干旱發生過干涸,但其周邊湖泊未發生此現象。下圖示意帕里索夫湖末次間冰期演化過程。(1)據圖描述植被演替,并由此推斷該湖所在區域末次間冰期氣候變化規律。(2)說明該湖的成因,并分析湖泊沉積物的形成過程。(3)從地形和地下水的角度,分析該湖演化過程中曾發生干涸的原因。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構建以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為中心,15分鐘步行距離為服務半徑的“養老服務圈”對推動社區養老具有重要意義。為了解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區位狀況并為優化驛站布局提供參考,某地理研學小組選取所在城市中心區老舊社區進行調查,在地理信息技術支持下得到養老服務圈邊界,并將部分調查結果匯總(下圖)。(1)針對調查目的,寫出該小組需要調查的內容。(2)結合該區域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布局現狀,提出優化建議。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秦嶺時指出:“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材料二秦嶺橫亙東西,是劃分南北方的“分界線”,也是連接南北方的“過渡帶”。秦嶺涵養水源,滋養中華大地。秦嶺中的谷地、低緩山口成為南北方物質、能量聯系的通道。古時的棧道和現今的橋隧,促進南北方物資和人員的交流……材料三秦嶺沿107.8°E剖面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沿“分界線—過渡帶—和合南北”的思路,闡述你對秦嶺地理意義的理解。

2025年陜晉寧青高考真題地理試題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3題答案】【答案】1.C2.B3.D【4~5題答案】【答案】4.B5.A【6~8題答案】【答案】6.C7.A8.C【9~10題答案】【答案】9.B10.B【11~12題答案】【答案】11.D12.C【13~15題答案】【答案】13.D14.A15.A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16題答案】【答案】(1)自然條件優越,可再生能源豐富;生態基礎好,碳匯能力強;以生態漁業和生態旅游主,碳排放低;政府政策支持。(2)碳匯:保護森林,修復濕地,增強固碳能力;通過“海底森林”等,開發海洋藍碳;修復近海生態,促進珊瑚、貝類等生長,增加海洋碳匯。碳排:優化能源結構,使用清潔能源;產業轉型,發展低碳產業;采用“綠色”建筑,執行零碳標準;推廣新能源汽車使用,推進交通全電替代(3)采用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補,擺脫化石能源依賴;產業低碳轉型,兼顧經濟與減排;強化海洋碳匯與陸地森林和濕地保護,構建“藍碳+綠碳”協同增匯模式。【17題答案】【答案】(1)植被演替表現為從針闊混交林—闊葉林—針葉林的變化。末次間冰期氣候變化規律:先變暖濕,后變冷濕。(2)該湖是冰川堆積物圍成洼地,積水形成的冰磧湖。湖泊形成初期,冰川融水攜帶大量殘冰、砂粒等物質進入湖中,沉積在湖底,生物有機體逐漸在湖內沉積,形成了腐殖質淤泥層。而后隨著氣候變暖,殘冰逐漸消融,砂粒逐漸沉積至湖底。由于氣候不斷變暖,湖區植被覆蓋增加,生物有機體在湖內沉積增加,腐殖質淤泥層逐漸增厚。到后期,隨著氣候變冷,生物有機體不易分解,逐漸積累成厚厚的泥炭層。(3)帕里索夫湖位于冰磧高地,地勢較高,湖水多下滲補給地下水,流失嚴重。冰磧物孔隙度較大,地下水容易下滲,湖水得不到穩定的地下水補給。干旱時期,湖水蒸發量大,補給量少。【18題答案】【答案】(1)社區老齡人口數量、分布及需求狀況;現有養老驛站的數量、位置、服務范圍及服務內容;社區內道路交通狀況,包括主干道、支路的分布及通行能力;社區內公共設施(如公園、幼兒園)的分布狀況;居民對養老服務驛站的認知度、滿意度及改進建議。(2)選擇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位置布局;優先在已有養老服務驛站未覆蓋區域布局;優化出行路徑,布局在交通便利的位置;完善周邊配套設施;加大宣傳,提高驛站的利用率;服務內容多樣化。【19題答案】【答案】秦嶺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根據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在我國東部地區劃分出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秦嶺作為分水嶺,劃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800mm年等降水量線劃分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由此可知,秦嶺是劃分南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線。秦嶺地處我國南北方的過渡地帶。秦嶺作為北方和南方地區的地理分界線,具有一定的寬度,兼具南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