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藥標準操作流程_第1頁
換藥標準操作流程_第2頁
換藥標準操作流程_第3頁
換藥標準操作流程_第4頁
換藥標準操作流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換藥標準操作流程2025/6/30換藥標準操作流程一、換藥的概念換藥:又稱更換敷料,用于創傷和手術后傷口、感染性傷口、體表潰瘍及竇道等,包括檢查傷口,清潔傷口,清除膿液、分泌物及壞死組織,覆蓋敷料。換藥標準操作流程1、觀察傷口情況,作相應處理;2、保持創面清潔,清除傷口異物、壞死組織、引流分泌物膿液引流通暢;3、保持和防止傷口受損和外來感染。二、換藥目的總的目的:通過以上三點達到促進組織生長;傷口愈合的最終目的。換藥標準操作流程三、換藥的原則(基本原則:無菌原則)12341、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1)換藥者要戴口罩、帽子,洗凈雙手才能開始換藥。(2)設專一的換藥室進行一般的傷口換藥。(3)污染或用過的敷料不能亂扔,特殊感染的敷料要焚燒。(4)先換清潔傷口,其次是污染傷口,后換感染傷口,最后換需消毒隔離的傷口;醫生當天有手術時,術前不宜行感染傷口的換藥??!換藥標準操作流程(5)凡屬高度傳染性傷口,如破傷風、炭疽、氣性壞疽、綠膿桿菌等感染的傷口,應嚴格執行隔離制度,傷口換藥有專人負責處理,用過的器械要單獨滅菌,換下的敷料要馬上焚燒,工作人員要刷洗雙手并浸泡消毒。2、選擇最佳的換藥環境(1)能離床的病號一律在換藥室換藥,不能離床者需在床邊換藥,換藥應避開打掃病室衛生、晨間和晚間護理、治療、休息和用餐時間。(2)換藥時要求室內空氣清潔,光線充足,溫度適宜的環境。換藥標準操作流程3、換藥基本要求動作要熟練、迅速,避免過久暴露創面,防止創面感染。4、換藥間隔時間(1)要依據傷口的具體情況而定,過于頻繁的換藥會損傷新生上皮和肉芽組織。(2)術后無菌傷口,如無特殊反應,3~5天后第一次換藥;(3)新鮮肉芽創面,隔1~2天換藥1次;(4)感染傷口,分泌物較多,每天換藥1次;(5)嚴重感染或置引流的傷口及糞瘺等,應根據引流量的多少決定換藥的次數;換藥標準操作流程

四、換藥步驟:

1、到床前核對患者,評估換藥所需物品準備↓2、向患者解釋換藥目的,解除焦慮(愛傷情結)↓3、幫助患者取得合適體位,解除敷料↓

4、打開換藥包,創面及周圍皮膚的消毒

5、清潔敷料覆蓋、包扎固定

6、污物敷料的處理

換藥標準操作流程(一)切口評估1.創面的部位大小深淺,滲液/出血/膿液?需要輔料數量、種類,有無引流物(管)?選用消毒藥品,是否需要特殊器械?3.病人精神狀態、全身狀況、換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情況?

換藥標準操作流程(二)準備換藥物品A醫生的準備(穿工作服,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帽子)B換藥用品的準備無菌治療碗2個(盛無菌敷料),彎盤1個(放污染敷料),有齒鑷和無齒鑷各1把,剪刀1把,2%碘酊和70%酒精棉球或碘伏棉球數個,生理鹽水,無菌紗布或無菌貼數塊,膠布等,特殊傷口的處理必需品。換藥標準操作流程A病人準備:首先向病人說明交換敷料的必要性和可能發生的不適反應,消除其恐懼心理取得理解支持與合作;條件允許送病人到換藥室交換敷料;讓病人保持適當體位,要求即能很好暴露傷口,又能最大限度滿足病人安全、保暖、舒適的需要;如分泌物多或需沖洗傷口是應墊放治療巾,以保護床罩;盡力尊重病人隱私權。B換藥前半小時內不要掃地,避免室內塵土飛揚;再次確認病人的傷口情況。(三)換藥前準備換藥標準操作流程(四)去除敷料

操作流程:用手取下傷口外層繃帶及敷料。再用鑷子取內層(揭起時沿傷口長軸),在換藥過程中始終保持一把鑷子處于相對無菌狀態。

(補充:若內層敷料已與創面干結成痂,為使敷料與創面分離,可用無菌鹽水、過氧化氫溶液浸濕,待敷料與創面分離后再順傷口長軸方向輕輕揭去紗布。揭下的紗布、污物應放在彎盤中。)換藥標準操作流程圖示:如何揭敷料???換藥標準操作流程(五)切口及周圍皮膚消毒A嚴格掌握無菌原則。B先無菌傷口,后感染傷口;先簡單傷口,后復雜傷口;先一般傷口,后特殊傷口。C用兩把鑷子清潔傷口,遵守無菌術原則,一把鑷子接觸傷口,另一把鑷子接觸敷料作為傳遞,二者不可混用。D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傷口周圍的皮膚。輕沾吸去分泌物或膿液,由內向外。不得用擦洗過創面周圍皮膚的棉球沾洗創面。E在換藥過程中,假如需用兩把鑷子(或鉗子)協同把沾有過多鹽水或藥液的棉球擰干一些時,必須使相對干凈側(左手)鑷子位置向上,而使接觸傷口側(右手)鑷子位置在下,以免污染。換藥標準操作流程消毒(清潔區、相對清潔區、污染區)換藥標準操作流程

圖示:用75%酒精或碘伏棉球消毒縫合傷口及周圍皮膚。一般應達傷口周圍5cm。雙手執鑷,右手鑷接觸傷口,左手鑷子從換藥碗中夾無菌物品,并把敷料傳遞給右手鑷子,兩鑷不可相碰。換藥時由內向外,以保證消毒范圍徹底!

回字型

清潔傷口由內向外污染傷口由外向內

換藥標準操作流程持鑷子姿勢:執筆式,始終保持垂直向下的姿勢錯誤正確換藥標準操作流程(六)換藥過程中觀察傷口情況

A換藥時要注意觀察傷口情況。如傷口有無積血、積液;傷口血供情況;創面有無縫線反應、針眼膿皰或傷口感染等。B凡發現有異常情況的切口,需及時向帶教老師說明情況,以及時做出進一步處理。

C若傷口有縫線反應,可常規消毒后酒精濕敷。若傷口有針眼膿皰,較小者可用無齒鑷弄破并用干棉球擠出膿液,再用碘酒、酒精消毒。較大者需要拆除縫線,清楚膿液、異物,清創后放置引流物。若傷口有積血、積液的切口,先用注射器從正常皮膚處潛行穿刺抽除,或用鑷子、探針由創口處稍加分離引流。若傷口出現脂肪液化(脂肪豐富的切口易出現脂肪液化),需廣泛的敞開切口(脂肪液化的區域全部打開),培養+藥敏以及加強換藥。初期消毒后在局部的皮下注射慶大霉素,向切口中放置葡萄糖粉,每天換藥;待創口滲出少后油紗刺激肉芽生長,新鮮后二期縫合。

換藥標準操作流程(七)特殊切口換藥1:放置引流的傷口多為污染傷口或易出血傷口,其目的是防止深部化膿性感染,引流物有鹽水紗條、橡皮片、橡膠管。換藥時傷口常規消毒,拔除引流條時應緩慢向外牽動,慎防被拉斷。取出后如分泌物過多,可更換另一膠片。引流物一般在術后24~48h內取出。取出前若滲出過多,應隨時更換濕透的外層敷料。換藥標準操作流程(七)特殊切口換藥2:開放性傷口

多為感染傷口,換藥目的在于了解傷口的大小、深度、分泌物情況,引流是否通暢,以及上皮肉芽組織生長情況。對鮮紅、干凈、易出血的健康肉芽組織,用無菌生理鹽水棉球或藥液蘸吸創面滲液。當棉球藥液過多要適當擰干再消毒皮膚。用凡士林紗布覆蓋肉芽后加蓋無菌敷料。換藥標準操作流程

2層4層8層

(八)包扎固定

接觸傷口的敷料光潔面朝下一般傷口覆蓋敷料8-12層換藥標準操作流程敷料選擇多少合適呢?在開始幾天傷口的生長主要是肉芽組織的生長,它需要的是比較濕潤的環境,所以開始幾天敷料可以多用幾層,保持創面的相對濕潤。后期,傷口的生長主要是角質的生長,此時創面需要相對干燥的環境,所以敷料就應該在起到隔離作用的前提下盡可能薄。換藥標準操作流程包扎固定要點:A垂直身體長軸B順皮紋方向C垂直傷口D一般用三條膠布粘貼,長度一般為敷料寬度的2-2.5倍。換藥標準操作流程(九)操作后處理:

A操作物品歸還原處B協助病人取舒適臥位,整理床鋪C醫療垃圾帶走,妥善回收和分類處理換藥標準操作流程七步洗手:(十)最后洗手-----------保護自己換藥標準操作流程換藥的基本流程到此告一段落換藥標準操作流程1、酒精:酒精又叫乙醇,是最常用的皮膚消毒劑,75%的酒精用于滅菌消毒;50%的酒精用于防褥瘡;20%—50%的酒精擦浴用于高熱病人的物理降溫。消毒原理:能夠吸收細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脫水變性凝固,從而達到殺滅細菌的目的。如果使用高濃度酒精,對細菌蛋白脫水過于迅速,使細菌表面蛋白質首先變性凝固,形成了一層堅固的包膜,酒精反而不能很好地滲入細菌內部,以致影響其殺菌能力。75%的酒精與細菌的滲透壓相近,可以在細菌表面蛋白未變性前逐漸不斷地向菌體內部滲入,使細菌所有蛋白脫水、變性凝固,最終殺死細菌,酒精濃度低于75%時,由于滲透性降低,也會影響殺菌能力。由此可見,酒精殺菌消毒能力的強弱與其濃度大小有直接的關系,過高或過低都不行,效果最好的是75%。表皮完整的傷口可以用酒精換藥,如果表皮破損就不能用酒精(或者說粘膜消毒應忌用酒精),一般選用碘伏。經典的消毒方法是2%碘酒二遍酒精三遍脫碘消毒。酒精極易揮發,因此,消毒酒精配好后,應立即置于密封性能良好的瓶中密封保存、備用,以免因揮發而降低濃度,影響殺菌效果。常用消毒液選擇換藥標準操作流程2、碘酒/碘伏:換藥標準操作流程3、0.9%生理鹽水:主要用于:創口的洗滌濕敷和沖洗。對于一個面積廣泛的創口或者合并并不平整的創口,沖洗能夠去處一些雜質和感染物。濕敷一般用在血供豐富,創面分泌物較多,感染機會小,且感覺敏銳的粘膜。表面潮濕的創面有利于組織生長,這就是我們平時喜歡使用生理鹽水紗布覆蓋創面的主要原因,同時生理鹽水紗布還有通暢引流的作用。但由于潮濕的環境也是細菌生長的溫床,細菌在6~8小時就會進入對數增殖期,故對于感染嚴重的創面,要作到勤換藥(最好3~4次/日)。創面同時加用慶大霉素濕敷,頭1~2次效果是較好的,長期效果不佳,且易導致耐藥菌產生。4、高滲鹽水:主要用于:創面水腫較重時。高滲鹽水的目的:創口局部腫脹未愈,而能夠達到局部脫水作用。高滲鹽水加凡士林紗布可刺激肉芽的生長,在臨床經常用于沒有一期閉合的創口,或是感染創口清創徹底后應用。換藥標準操作流程5、高滲葡萄糖:脫水劑,能增強血漿滲透壓而產生脫水作用;高滲葡萄糖能均勻分布于創面,造成高滲環境,致細菌細胞脫水,細菌失去繁殖能力,菌體死亡,并能使機體局部細胞脫水,減輕創面及肉芽組織水腫,同時能形成保護膜,防止細胞繼續侵入感染,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創面周圍營養,促進創面愈合;此外,葡萄糖還具有生肌作用,可減少創面疼痛,利于創口愈合;對于感染性創口局部營養差、創口面積大、用其它藥物換藥后療效差或無效者,下肢靜脈曲張表面皮膚糜爛潰瘍、創面愈合難者,淺Ⅱ度~深Ⅱ度小面積燒傷水腫明顯、創面愈合緩慢者,及褥瘡療效較為顯著。6、凡士林紗布(油紗):提供潮濕的環境有利于創面的肉芽生長,并減少組織液的滲出,早期的創面還可以止血;對于感染嚴重的創面要慎用,因其易因為引流不暢,常加重感染。換藥標準操作流程7、3%雙氧水:清洗創傷、潰瘍、膿竇,松解壞死組織,去除粘附的敷料。8、0.2-0.5%慶大霉素溶液:局部沖洗,用于綠膿桿菌、葡萄球菌感染創面。9、0.02%呋喃西林溶液:潰瘍、膿性傷口等表面消毒。10、氧化鋅明膠:經久不愈的小腿潰瘍。11、胰島素:主要應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不愈合創口。12、2%紅汞:皮膚黏膜的消毒,皮膚檫傷紅汞最好,涂上后十幾分鐘就干燥不用包扎。13、魚肝油:局部涂敷,用于促進創面的上皮形成。14、0.5-2%醋酸:燙傷、燒傷感染的創面。15、0.05%洗必太:創面、傷口沖洗。16、利凡諾:收縮創口效果最好(直接濕覆)。17、50%硫酸鎂溶液:用于挫傷、蜂窩織炎、丹毒等的消炎消腫。局部濕熱敷。18、5%硼酸軟膏:燒傷、擦傷、皮膚潰瘍及褥瘡。用硼酸溶液濕覆去腐直到肉芽新鮮.使用生肌散粉末可以促進肉芽生長。換藥標準操作流程拆線時間頭頸面部3~5天,胸、腹、背、臀部7~9天,四肢7~10天,手足背10~12天,足底半月或更長,張力縫線14~16天。貧血明顯、營養不良、老年、體弱、多病、切口過大等可延期或間斷拆線。有感染者可提前幾天。換藥標準操作流程1.術后無菌傷口,如無特殊反應,3~5天后第一次換藥;2.感染傷口,分泌物較多,每天換藥1次;3.新鮮肉芽創面,隔1~2天換藥1次;4.嚴重感染或置引流的傷口及糞瘺等,應根據引流量的多少決定換藥的次數;5.煙卷引流傷口,每日換藥1~2次,并在術后12~24小時轉動煙卷,并適時拔除引流;橡皮膜引流,常在術后48小時拔除;6.橡皮管引流傷口2~3天換藥,引流3~7天更換或拔除。有人提出:I類切口,無感染征或其他異外情況,可術后3天或折線時檢查傷口;II類切口,術后3天常規觀察傷口交替(換)敷料一次,無異外情況,可于折線時再換。換藥次數換藥標準操作流程1、油紗布(條):用于清潔或新鮮肉芽創面,以利促進上皮生長。2、鹽水紗布(條):利用虹吸作用,引流分泌物較多的創面。3、橡皮片引流:用于淺表,腔窄的傷如(頸部、指端)。4、卷煙引流:既可發揮虹吸作用,又可減少刺激,防止粘連,多用于腹腔內II、III類切口的引流。5、管狀引流:由各種形狀的橡皮管或硅管制成,置入體腔(腹腔、胸腔、關節腔等)一端,可供持續引流(包括負壓引流等)或灌澆藥物注入之用。引流管,必須妥善固定,嚴防脫落,一旦脫落必須即時處理,最大限度避免脫落后造成的不良后果。引流物的選擇和使用換藥標準操作流程(1)T管引流:包括T管內、外引流兩種,目的是引流、減壓和減黃等。外引流較常見,有利于引流污染膽汁,并發現殘余結石及異物,防止術后膽瘺作用,必要時還可行膽道造影。T管選擇必須柔軟、無刺激,粗細要適中,宜略小于膽總管直徑,出腹腔前應穿過大網膜并將大網膜固定于膽總管上以防膽汁漏。注意引流膽汁的數量、性狀及氣味,有結石排出時要紗布濾過后棄去,如發現引流不暢要分析原因并及時處理。除此之外堵塞還可能因為扭曲或受壓,所以要經常注意病人的體位,將T管距腹璧用消毒紗布包裹2~3cm厚并固定。一般認為T管放置二周左右,如患者有低蛋白血癥等可適當延長。文獻考慮T管放置時間過長可能會增加竇道脆性并與引流物粘連緊密,拔除時易破損或不易閉合。所以拔管時操作忌粗暴,宜邊抽吸邊輕柔地拔出。拔除后如出現劇烈上腹部疼痛伴有肌衛應想到膽汁漏的可能而采取相應的措施。實習醫師在操作時應有上級醫師指導并隨時觀察,囑病人平臥。另外置T管后周圍皮膚可能會出現膽汁漏出。這點應注意局部皮膚的保護并嚴格無菌操作換藥。換藥標準操作流程(2)腹腔皮管引流:引流物多為乳膠管或硅膠管,常用于手術創面大、滲血滲液較多或腹腔內膿腫患者。放置引流管時宜另戳孔穿出,出口大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