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前教育學1可編輯課件目錄第一章學前教育學的概述第二章學前教育與社會發展第三章兒童觀與兒童發展第四章幼兒教育目的第五章幼兒的全面發展教育2可編輯課件目錄第六章幼兒園課程第七章幼兒園的游戲第八章幼兒園的環境創設第九章幼兒園教育的銜接第十章幼兒教師3可編輯課件第一章學前教育學的概述教育與教育學一
幼兒教育與幼兒教育學二
主題一幼兒教育YU幼兒教育學4可編輯課件一、教育與教育學教育大雜壇——1、教育這個詞讓你想到什么?2、你接受過什么教育?3、什么是教育?4、教育的目的是什么?5、沒有學校行不行?6、什么讓你覺得,我受到了教育?(一)教育的概念5可編輯課件一、教育與教育學①作為一種過程的“教育”,表明一種深刻的思想轉變過程。如從看電影中受到教育.②作為一種方法的“教育”。如你怎么教育你的孩子.③作為一種社會制度的“教育”.如:“教育是振興地方經濟的基礎.第一種是主要的形式。1、教育的日常用法6可編輯課件一、教育與教育學西方:---把教育看作一個詞,誘導、引出的意思。認為教育是采用一定手段,把某種本來就潛藏與人身上的東西引導出來,從一種潛質轉變為現實。我國:
⊙“教育”概念最早見于《孟子.盡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一句⊙20世紀前,人們很少把這兩個字合并成一個詞使用。并且,兩個合并起來,又以“學”為多?!选墩f文解字》中的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做善也”。
⊙“教”的甲骨文的常見寫法是““;“學”在甲骨文中的成見寫法是“”?!呀袒摹敖獭弊?,一個“孝”字加一個“攵”的含義2、教育的“詞源”7可編輯課件一、教育與教育學3、教育的定義8可編輯課件一、教育與教育學廣義教育——是泛指凡是能增長人的知識技能,影響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認識能力,增強人的體質,完善人的個性的一切活動。不論是有組織的或無組織的,有計劃的或無計劃的,系統的或零散的,都是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均在內。9可編輯課件一、教育與教育學狹義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和年輕一代身心發展規律,對受教育者所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傳授知識技能、培養思想品德、發展智力和體力的活動,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更狹義的教育——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動
10可編輯課件一、教育與教育學【觀點辨析】問題:教育是人和動物共有的生存活動嗎?【歸納總結】理解教育概念,須注意三點,即要注意從三個方面來確定教育的質的規定性。1、教育活動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社會實踐活動2、教育活動是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3、學校教育活動是一種專門的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11可編輯課件一、教育與教育學(二)教育的構成要素⑴、構成要素
1、教育者——指凡是對受教育者在知識、技能思想和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響作用的人。
教育者包括:各級教育管理人員、專職和兼職教師、校外教育機構的工作人員、家長等;從狹義教育看,教育者主要是從事學校教育活動的人,包括學校教師、教育管理人員以及參加教育活動的其他人員,其中教師是學校教育者的主體,是直接的教育者.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12可編輯課件一、教育與教育學(二)教育的構成要素⑴、構成要素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生,他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對象。3、教育影響(教育中介:
——即教育活動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
包括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組織形式及其聯系的總和。13可編輯課件一、教育與教育學(三)、教育起源☆教育是人類最古老的活動之一。屬于永恒范疇▲教育的神話起源說.
▲教育的生物起源說.
代表人物是法國社會學家,哲學家勒圖爾諾(利托爾諾)與英國的教育學家沛西?能。認為,教育活動不僅存在于人類社會之中,而且存在于人類社會之外,甚至存在于動物界.人類社會的教育是對動物界教育的繼承,改善和發展.▲教育的心理起源說
其代表人物為著名的美國教育史家孟祿。認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的模仿.▲教育的勞動起源說
恩格斯的著作:《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的作用》.這種學說認為,既然勞動創造了人,那么勞動也是教育的最初源泉.14可編輯課件一、教育與教育學(四)什么是教育學?【觀點辨析】問題1:教育孩子是母雞也會做的事情,因此,每個人都懂教育,教育談不上是什么科學。15可編輯課件一、教育與教育學教育學是研究教育人類教育現象(教育活動)并揭示其規律的一門科學。教育現象指人類各種教育活動的外在表現形式。教育現象有三個規定性:A.教育現象是一種可以感知、可以認識的古今中外已經存在或正存在于現實中的存在物;B.教育現象是教育實踐的表現物或正從事著的教育實踐,它包括各種形式、各種類型、各種模式的教育事實、教育活動、教育問題、教育理論研究等;C.教育現象是以教與學為主體形式的客觀存在,不以教與學為主體形式的活動便不能稱之為教育活動,與之相應,也就不能稱其為教育現象。16可編輯課件一、教育與教育學從橫向劃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自然形態的教育從縱向劃分:原始形態教育、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現代教育、當代教育教育規律是教育現象與其他社會現象及教育現象內部各個要素之間本質的、內在的、必然的聯系或關系。外在形式17可編輯課件一、教育與教育學從橫向劃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自然形態的教育從縱向劃分:原始形態教育、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現代教育、當代教育
教育規律是教育現象與其他社會現象及教育現象內部各個要素之間本質的、內在的、必然的聯系或關系。外在形式基本規律是:教育與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或關系;教育與人的身心發展之間的矛盾或關系。
18可編輯課件二、幼兒教育與幼兒教育學19可編輯課件1、什么是幼兒教育研究對象0-3歲?3-6歲?0-6歲?20可編輯課件幼兒教育是特殊年齡段的教育
幼兒教育:主要指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是學前教育或說早期教育的后半階段,前面與0~3歲的嬰兒教育銜接,后面與初等教育銜接,是一個人教育與發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階段21可編輯課件廣義上說,凡是能夠影響幼兒身體成長和認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發展的活動,如幼兒的家庭生活的形態,父母養育他的態度和方式,幼兒周圍的人和事,他所讀的書,接觸他的人,看電影、電視等等,都可說是幼兒教育。狹義的幼兒教育則特指幼兒園和其他專門開設的幼教機構的教育22可編輯課件
【案例分析】幼兒教育的性質、地位與作用。
案例1:《兒童權利公約》。(由1989年11月20日第44屆聯合國大會第25號決議通過,1990年9月2日生效。該公約旨在保護兒童權益,為世界各國兒童創建良好的成長環境)
案例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總則部分對幼兒教育地位的描述;總則:第二條: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起始階段。幼兒教育應為幼兒的近期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23可編輯課件【理論研討】◆幼兒教育的性質與地位——基礎教育的基礎,非義務教育。◆幼兒教育作為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為人才培養奠基的光榮任務。◆教育的主要基礎是在五歲前奠定的。你們對五歲前兒童所做的一切,就是整個教育過程的百分之九十。而以后就是繼續教育人、造就人的過程?!R卡連柯24可編輯課件2、幼兒教育的作用A.可以保障幼兒的生存、學習與發展的權利。B.可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的發展?!叭龤q看大,七歲看老”,這句俗話說明了什么問題?C.可以幫助幼兒適應學校生活,為入小學學習做好準備。D.減輕父母教養孩子的負擔并改善處境不利兒童的狀況。25可編輯課件【觀點辨析】問題:有些孩子可以不用接受幼兒教育。分析:《兒童權利公約》明確宣布,幼兒教育不是少數天才兒童或家境富裕兒童的專利,而是面向社會全體兒童的,每個幼兒都擁有生存、學習和發展權利。26可編輯課件3、學前教育學與幼兒教育學——研究和指導幼兒教育的科學學前教育學是研究從出生到-6歲幼兒教育規律以及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工作規律的一門科學。幼兒教育學是研究3-6歲幼兒教育現象和它的規律以及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工作規律的一門科學。27可編輯課件判斷下列語句正確與否并說出理由——1.幼兒園老師最重要的是對工作的熱愛。2.部分成功的父母也沒有參加過專業訓練,我一樣可以。3.幼兒教育最重要的是能唱會跳、能彈會跳。28可編輯課件研究對象任務0——6歲前兒童教育問題1、總結實踐經驗,進行理論研究引進國外先進思想探討規律;2、指導實踐提高學前科學教育水平;3、提供依據基本理論的研究,為國家和有關部門制訂政策、措施、進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論依據。學前教育學是研究和探討0-6歲兒童教育現象極其規律的一門科學。4、學前教育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29可編輯課件5、學前教育學的特點1234不斷發展的學科第一節學前教育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年輕的學科綜合性的學科30可編輯課件主題二為什么要學習幼兒教育學【觀點辨析】問題1:有人說,做幼兒教師,只要愛幼兒就夠了,其他都不重要。問題2:有些人認為,小孩子愛唱歌跳舞,喜歡漂亮的人,當幼兒教師,只要會唱會跳,長得漂亮就可以了。31可編輯課件第二單元幼兒教育與社會發展32可編輯課件幼兒教育的產生和發展主題一
影響幼兒教育的社會因素
主題二
幼兒教育與現代社會主題三第二單元幼兒教育與社會發展33可編輯課件一、幼兒教育的產生(一)學前教育機構的產生和發展1、1816年,歐文在英國新拉納克創辦了英國的第一所幼兒學校。這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世界上第一間幼教機構.。簡稱:歐文的“幼兒學校”(慈善性質社會福利機構)2、德國幼兒教育家福祿培爾1837年在布蘭肯堡創設了一所收托1~7歲兒童的教育機構,1840年把幼兒教育機構命名為“幼兒園(幼稚園)”,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被譽為“幼兒園之父”。
3、1856年,舒爾茨在自己家里開設了美國第一所幼兒園。4、1896年,杜威在芝加哥大學建立了一所實驗幼兒園。5、我國幼兒社會教育機構的產生。1903年,湖北幼稚園。34可編輯課件一、幼兒教育的產生(二)學前教育的實施形式學前家庭教育:在家庭中實施的教育。學前公共教育胎兒學校托兒所幼兒園托幼園所一體化幼兒班兒童福利院SOS國際兒童村實施形式35可編輯課件二、幼兒教育的發展(一)幼兒教育形態的發展1、原始社會的幼兒教育形態。主要任務是保證幼兒的存活、受到的教育是平等2、古代社會的幼兒教育形態。
教育出現了階級性和等級性、幼兒教育從家庭中分離。奴隸社會:出現了學校。中國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商代就有學校。奴隸制時期教學內容主要“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西方:斯巴達教育與雅典教育)封建社會:中國:在教育制度上有官學、私學、書院等多種形式。教育內容為經、史、子、集等,其中《五經》《四書》影響最大,是最主要的教材。全社會盛行“學而優則仕”,從察舉到科舉,是晉身的主要門路。(我國“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是指:詩、書、禮、易、春秋。西方:主要教育形式:教會學校和騎士教育。3、近現代社會的幼兒教育形態。(1)幼兒社會教育機構的產生(如歐文的“幼兒學校”、“福祿貝爾的”幼稚園“、蒙臺梭利的”幼兒之家“(2)十月革命后,蘇聯創建了社會主義的幼兒社會教育。(3)現代幼兒社會教育機構日趨多樣:有由私人、國家、團體、企業等開辦的各種托幼機構,如幼兒園(日托、寄宿)、托兒所、流動幼兒之家、社區托幼機構、游戲小組、假日兒童中心等,以及主張不同理論的幼兒園。36可編輯課件
4、我國學前教育的產生和發展一、我國第一所幼兒園的誕生——1903年創辦的湖北幼稚園二、我國幼兒教育體系的形成——1919年“五四”運動以后三、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四、我國幼兒教育的普及提高——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37可編輯課件(一)學前教育學的歷史演進孕育萌芽初創發展
15世紀前,教育學尚未獨立,所以幼兒教育學混雜在一些哲學、政治或者神學、倫理學之中,且為零星、片斷的。
16世紀—18世紀后期,隨著教育學的建立,兒童教育的思想也不斷豐富,并大量見諸于教育學的論著中。從18世紀后期到20世紀前半期,學前教育學從普通教育學中分化出來,開始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并初步發展起來。
20世紀中期以來,由于相鄰學科的發展,學前教育學進入了理論化的發展階段...三、學前教育理論(思想)的發展38可編輯課件1、孕育階段⊙我國古代古書中很早就有關于學前教育的記載。
☆西漢時期。如《大戴禮●保傅》篇中曾記有殷周統治者如何注意胎教,如何為太子選擇保傅人員。
☆魏晉南北朝時期。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教子篇》中論述了對幼兒的家庭教育。
☆南宋朱熹編的《童蒙須知》和《小學》注意了胎教(先秦時期的《學記》,它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專著。本書中不僅提出“師道尊嚴”,等提出了“教學相長”的要求)39可編輯課件
⊙國外古代哲學家、思想家1.古希臘的柏拉圖(前427—前347)在《理想國》中,提出了關于學前教育的思想。2.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前382—前322)在《政治論》中,主張學前教育和胎教(即優生)。3.古羅馬教育家昆體良(約公元35-95)在《雄辯術原理》中指出:“嬰兒時期的所得就是青年時期的收獲,凡是每個兒童應該學習的東西就應早點開始”。40可編輯課件
★柏拉圖關于學前教育的思想1)他指出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凡事之開始,為最重要之點,而于教育柔嫩兒童,則更宜注意。蓋其將來人格之如何,全在此時也。”2)他第一次提出了學前社會教育的主張。3)他還提出學前兒童的游戲和講故事活動。41可編輯課件
★亞里士多德關于學前教育的思想把學前教育分成三個階段:出生前的胎教、出生至5歲的嬰幼兒教育、5-7歲的兒童教育;☆重視胎兒的保健、優生、優育;☆重視嬰幼兒的體育、游戲,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钐岢鲈谖鍤q前不應要求兒童學習課業,以免妨礙其發育?!钪鲝垉和瘜W習唱歌和演奏。42可編輯課件
★.昆體良關于學前教育的思想1)提出人的教育應從搖籃開始。2)注意嬰兒的語言發展,強調周圍環境對兒童最初觀念形成的重大影響。3)主張為兒童挑選好的乳母和教育者,讓兒童從他們那里獲得關于世界的知識和道德觀念。4)認為游戲對增強智慧、培養品格有積極作用。43可編輯課件2、萌芽階段在此階段,歐洲發生了文藝復興運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的繁榮,教育科學得到很大的發展。從17世紀夸美紐斯寫成《大教學論》到1806年赫爾巴特寫成的《普通教育學》為標志,教育科學獨立。在許多教育家的教育著作中,都論述了學前教育思想。特點:這一階段的學前教育理論比前一階段,更加系統、完整,且有現實性。我國在宋明以后,長期閉關自守。44可編輯課件
★國外教育家及論著1)、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母育學?!?、《世界圖解》。游戲是學前兒童發展的基本手段2)、英國哲學家洛克的《教育漫話》。3)、法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盧梭的《愛彌兒》。
讓兒童成為學習的主人4)、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的《林哈德和葛篤德》、《葛篤德是怎樣教育她的子女的》、《母親讀物》。
母親是兒童最好的教育者5)、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45可編輯課件
★他們對學前教育理論的建樹1)、提出尊重兒童、熱愛兒童、按照兒童的特點發展兒童的個性的觀點,主張學前教育應有特殊的內容和方法。2)、提出教育必須適應自然,使兒童的一切內在能力和諧地發展起來。3)、系統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體系。4)、重視兒童主動參加活動,發展感官,獲得直接經驗,并提出直觀的教學方法。46可編輯課件★夸美紐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和現代教育之父夸美紐斯—17世紀歐洲(捷克)著名教育家。泛愛主義教育主張—①、教育的可能性②、教育的廣泛性《母育學?!贰獨v史上第一步論述幼兒教育的專著。1632年出版《世界圖解》—歷史上第一部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的看圖識字課本。是世界上第一本圖文并茂的兒童讀物?!洞蠼虒W論》—《大教學論》一書被認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專著(蘇聯教育家把它當作世界第一本教育學著作)。標志著獨立形態教育學的產生(或一門獨立的學科開始形成或開始獨立)班級授課制:把學生組成班級,由一位老師統一授課。47可編輯課件★夸美紐斯—主要學前觀點(1)教育必須從幼年開始,而且應當適應自然。他提出了一個理想的四級學制:四級學制—①、嬰幼兒期(0-6歲)幼兒的家庭教育②、童年期(6-12歲)初步教育③、少年期(12-18歲)中等教育④、青年期(18-24歲)高等教育。(2)《母育學?!肥鞘澜缟系谝徊空撌鰧W前教育的專著,集中體現了他的學前教育思想。思想:學前教育應當在家庭中進行,家庭就是母育學校,母親就是母育學校的教師,這一時期的兒童所接受的應當是簡易的實物課程。(3)主張直觀教學,強調感官教育是學前兒童學習的基礎。。48可編輯課件★洛克—主要學前觀點英國著名的實科教育和紳士教育的倡導者,著作:《教育漫話》、《工作學校計劃》、《人類理解論》等。幼兒教育思想有:(1)提出了“白板說”,他認為人出生后心靈如同一塊白板,沒有任何標記和觀念,人的一切知識都是后天得來的,都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2)提倡“紳士教育”所謂紳士就是有德行、有學問、有能力、有禮貌的人。(3)論兒童的體育實施包括:不嬌生慣養、多參加戶外活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預防疾病、身體鍛煉要順其自然。(4)論兒童德育。其目標是具有良好的德行。并養成良好的禮儀。實施包括:說理、及早管教、樹立榜樣、道德練習、采用懲罰、嚴寬結合、愛護名譽。(5)論兒童智育。其目標是傳授學問以及發展智力。實施包括:鼓勵好奇心、強調心智自由、學習有用的知識、注重聯想、寓教于樂。49可編輯課件盧梭
★簡介法國18世紀啟蒙思想家、教育家。提倡自然教育,并提出了教育年齡的分期思想,論述了幼兒教育的原則與方法,確立了以兒童為本位的新兒童觀和教育觀,對后世西方幼兒教育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著作
《愛彌兒》《新愛洛綺斯》★教育主張—自然教育1.自然主義的兒童觀:在教育中要以兒童為中心,使兒童真正成為教育中的主人,促進兒童主動發展,對兒童施以“愛的教育”。2.自然主義教育:要求教育要適應兒童的年齡特征及個性特點。3.自然教育的原則—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征進行教育。4.幼兒教育的方法:a、給予行動的自由b、合理的養護鍛煉c、注意語言的發展d、感覺教育e、重視模仿f、自然后果法--對于兒童的過失,不必加以責備和處罰,而是要利用兒童過失造成的自然后果,使他們自食其果,從而使他們認識其過失并予以改正。
50可編輯課件裴斯泰洛齊
★簡介
19世紀瑞士著名的民主主義教育家,也是一百多年來世界享有盛譽的教育改革家,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明確提出“教育心理化”口號的教育家,并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思想付諸實踐的教育家。
★著作《林哈德和葛姆德》《幼兒教育書信》★教育觀點:和諧教育1.和諧發展教育的目的觀教育的目的在于---發展人的天性、發展天賦的潛藏在體內的萌芽,形成完善的人。2.和諧教育的內容----體育、勞動教育、德育和智育51可編輯課件★赫爾巴特
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學》。(赫爾巴特“現代教育學之父”《普通教育學》——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歐美觀點)是教育學成為獨立學科的代表作。是第一部現代意義上的教育學著作,是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視為“傳統教育學”的代表。主要觀點:“三中心”:課堂中心教師中心教材中心
52可編輯課件3、初創階段
從18世紀后期到20世紀前半期,學前教育學從普通教育學中分化出來,開始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并初步發展起來。
⊙創始人: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
⊙美國使用主義教育家杜威
⊙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
⊙我國學前教育學的建立和發展53可編輯課件★福祿培爾福祿貝爾被世界譽為“幼兒之父”或“學前教育學之父”,于1837年在布蘭肯堡創設了一所收托1~7歲兒童的教育機構,1840年命名為幼兒園代表作:《人的教育》《母親與兒歌》《幼兒園教育學》主要觀點:1.幼兒自我發展的原理福祿貝爾認為,幼兒的行為是其內在生命形式的表現,命令式的、強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對幼兒的發展是無效的,而必須尊重幼兒的自主性,重視幼兒的自我活動。2.游戲理論第一個闡明游戲教育價值的人,他認為幼兒是通過游戲將內在的精神活動表現出來的;他強調游戲對幼兒人格發展、智慧發展有重要意義。54可編輯課件3.協調原則讓孩子和周圍的環境、社會、自然結合,協調一致。4.親子教育要讓孩子在愛中成長,首先就必須教育母親。開辦了世界上第一個為母親開辦的“講習會”55可編輯課件
★福祿貝爾的主要成就(貢獻)1)建立了學前教育機構;2)設計了一套游戲與作業材料,并研究了已有的學前教育思想和理論;3)系統闡明了幼兒園的基本原理和教學方法;4)培訓了第一批幼兒園教師;5)他對學前教育的貢獻,推動了各國幼兒園的建立,并使學前教育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56可編輯課件“恩物”恩物:是福祿倍爾為兒童設計的一系列活動玩具材料。根據自然界的法則、性質、形狀等,恩物用簡易明白的物體制成,作為人類了解自然、認識自然的初步訓練。57可編輯課件58可編輯課件用紅、綠、青、黃、紫色的線織成網套,套著的六個軟球。
嬰兒在學會談話之前就能用手把握一個球,熟悉球的外形和顏色。球可以穩定地呆著,也可以跳、可以滾動。兒童稍大一些時就能滾動它或跟著它跑,用眼睛觀察它,并和其他顏色相比較,還可以將已學會的唱歌和玩球的游戲聯系起來,或作為和其他兒童交往、建立相互關系的連結物,這又是練習自制能力的開始。如果用一根繩子把球懸吊起來,它還可以上下、左右甩動、旋轉或掛在背后,讓兒童猜是什么顏色的,做出各種各樣的動作。59可編輯課件木制的小球體、立方體和圓柱(球的直徑、立方體的一邊和圓柱的高都是相同的)。
兒童利用這三種形體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做很多活動,如旋轉、搖晃、滾動,并用不同的方式表現它們所有的特征。大一些的孩子通過觀察、比較和進行描述,可以理解到一些初步的力學定律。60可編輯課件有八種顏色構成(紅、黃、藍、綠、紫、黑、白、橙),正方形、直角二、直角、等邊三角形、正三角形、不等邊三角形、大角二、等邊三角、圓、半圓構成,讓孩子比較角的大小、面的大小、圓的大小,可以搭成花、滑梯、風車等。
61可編輯課件★杜威★簡介“現代教育派”的代表(新教育)★著作《民主主義與教育》、《明日之學校》《我的教育信條》《兒童與課程》《學校與社會》★教育觀點
1、兒童中心主義:主張把教育的中心轉移到兒童方面來,使兒童成為教育的主宰。2、兒童變成了太陽,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則圍繞他們轉動,兒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圍繞他們而組織起來。3、從做中學4、教育的本質: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62可編輯課件
★蒙臺梭利(1870——1952)蒙臺梭利是繼福祿貝爾之后對學前教育理論有重大影響的代表人物。她于1907年在羅馬貧民區建立了學前教育機構——兒童之家,并用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知識及系統觀察法和實驗法等科學研究方法,進行教育實驗,提出自己的學前教育理論,推進學前教育學的發展。她在1909年寫成《蒙臺梭利教學法》,還著有《蒙臺梭利手冊》、《童年的秘密》、《新世界的教育》等書。63可編輯課件蒙臺梭利的教育思想蒙臺梭利的教育思想是以她的兒童觀為依據的。1)重視教育環境的作用。教師的任務在于提供一個合適的環境。2)注重感官訓練,并設計發展感官的教學材料(重視感覺教育)。3)強調兒童的主體地位和自我教育。4)重視教師的作用。64可編輯課件1)合適的教育環境(1)自由的氣氛(2)結構和秩序(3)真實和自然(4)和諧和美感(5)豐富的教具65可編輯課件2)感官訓練
她設計和發展感官的一套教材、教具有:(1)幫助兒童辨別物體的光滑、粗糙、冷熱、輕重和大小、厚薄、長短及形體的觸覺練習教具和活動;(2)鑒別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長短及形體的視覺練習教具和活動;(3)使兒童習慣于辨別和比較聲音的差別,培養他們初步的審美和鑒賞能力的聽覺訓練教具和活動;(4)提高兒童嗅覺和味覺靈敏度的嗅、味覺訓練教具和活動。66可編輯課件
3)蒙氏教具67可編輯課件觸覺板培養粗糙與光滑的觸覺感和分析,比較的思維能力
68可編輯課件溫覺板包含木片,玻璃,大理石,鐵等培養觸覺的敏感度;認識溫度間的差異;培養配對的意識。
69可編輯課件嗅覺桶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各種氣味,培養辨別各種氣味能力70可編輯課件粉紅塔通過視覺的辨別了解物體的大小71可編輯課件彩珠臺階72可編輯課件4)蒙臺梭利的自由原則蒙臺梭利認為,建立合乎科學的兒童教育,就是讓兒童獲得自由,讓兒童的天性得以自然表現。這就是自由的原則。73可編輯課件5)蒙臺梭利學校的教師必須具備的條件要成為蒙臺梭利學校的老師,有四個必不可少的條件:第一,教師自己的專業修養要高,教學技術要精;第二,教師要細心地照管每一個兒童;第三,教師準備的教具教材要多,讓兒童自由玩弄、自由試驗;第四,教師要盡職盡責,熱愛兒童。
74可編輯課件對蒙臺梭利教育的缺點和貢獻(簡答):缺點:(1)偏重智能而較忽視幼兒情感的陶冶;(2)其感覺教育教具脫離幼兒的實際生活,過于狹隘、呆板,操作法過于機械等等;貢獻:重視幼兒身心發展特點、重視幼兒的自主性和自我學習,重視環境的作用,以及她對教師作用的觀點等等,無論在蒙臺梭利時代還是在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75可編輯課件4、發展階段(或稱發展的新階段二十世紀中葉以來,辨證唯物主義的廣泛傳播及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等相鄰學科的發展,提高了學前教育學的理論化和科學化的水平,學前教育學進入了發展的新階段。心理學是學前教育學的科學基礎。心理學對學前教育學的貢獻(1)強調早期經驗和教育的重要性(2)強調幼兒教育應以培養健全人格為目的(3)強調道德教育應以順應兒童的本性,避免教條灌輸(4)主張給兒童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強調“開放”
當前國外不同的學前教育學流派▲蘇聯教育理論:全面發展的教育▲西方開放的心理學理論:兒童是自己學習的主人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強調外在刺激。76可編輯課件
▲我國學前教育學的建立和發展在清末維新運動中,維新運動的領導人康有為(1858——1927)在《大同書》中第一次提出在我國實施學前社會教育。1.民主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2.幼兒教育家陳鶴琴(1892——1982)3.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4.幼兒教育家張雪門(1891——1974)77可編輯課件1.民主教育家蔡元培1)提出完整的學前社會公共教育體系,主張設立胎教院、乳兒院、幼稚園等一套養育機構,以代替家庭教育。2)提出以兒童為本位,讓兒童個性得到自然、自由的發展,認為從胎兒期就開始進行養育。3)雖重視學前教育的思想可貴,但提出的學前養育機構代替家庭教育是不現實的,只能輔助家庭、和家庭共同合作教育兒童。78可編輯課件2.兒童教育家陳鶴琴
浙江上虞縣人。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和兒童教育專家,是“五四”運動后新教育的第一代創業者,是我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奠基人。79可編輯課件
A.我愛兒童,兒童愛我——陳鶴琴陳鶴琴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1923年創辦我國最早的幼兒教育實驗中心——南京鼓樓幼稚園。對幼稚園的課程、設備等方面進行了實驗研究。創立了“活教育”理論,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國化、平民化、科學化的幼兒教育道路。他還開創了我國兒童心理的科研工作,是我國以觀察實驗法研究兒童心理發展的最早的學者之一。80可編輯課件B.陳鶴琴的教育主張(1)反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兒教育,提倡適合國情的中國化幼兒教育。(2)反對死教育,提倡活教育。(3)幼兒園課程理論。(4)重視幼兒園與家庭的合作。81可編輯課件“活教育”思想
1)教育觀
2)教育目標
3)教育方法
4)教育內容
5)教育原則
82可編輯課件1)教育觀陳鶴琴先生指出,要遵照活教育的精神辦幼兒園,必須“以自動代替被動”,必須是幼兒“自動的學習、自發的學習”,自己去動手用腦獲得知識,教師必須尊重幼兒的自主性,不能搞傳統的注入式,消極地管束幼兒等等。這樣的要求體現了一種全新的教育觀,對舊教育的沖擊是十分巨大的。83可編輯課件2)教育目標其教育的三大目標是——①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應當是育人,培養國家民族所需要的新生一代,培養像陳鶴琴先生所指出的那種身體健康、能建設、能創造、能合作、能服務的“現代中國人”。84可編輯課件3)教育方法
“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實現活教育目標的教育方法,如陳鶴琴先生所說:“非從‘做’做起來不可”,應當是“做中教,做中學”。85可編輯課件4)教育內容
“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我們的活教材?!币源笞匀弧⒋笊鐣榛罱滩?,與實際生活緊密地結合。同時,活教育“做”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幼兒園最好的教育內容。
86可編輯課件5)教育原則
陳鶴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的17條原則,如“凡幼兒能做的,讓他自己做;凡幼兒能想的,讓他自己想”等,體現了尊重幼兒的主體性,重視幼兒動手動腦,重視直接經驗的價值等思想,奠定了幼兒園教育原則的基礎。87可編輯課件“活教育”的17條教學原則1.凡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2.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3.你要兒童怎樣做,就應當教兒童怎樣學;4.鼓勵兒童去發現他自己的世界;5.積極的鼓勵,勝于消極的制裁;6.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7.比較教學法;88可編輯課件8.用比賽的方法來增進教學的效率;9.積極的暗示,勝于消極的命令;10.替代教學法;11.注意環境,利用環境;12.分組學習,共同研究;13.教學游戲化;14.教學故事化;15.教師教教師;16.兒童教兒童;17.精密觀察。89可編輯課件幼兒園課程理論A、課程的中心:“大自然、大社會”。B、課程的結構:把課程內容劃分為:健康活動、社會活動、科學活動、藝術活動、文學活動等五項,被稱為“五指活動”。C、課程的實施:提倡綜合單元教學,以社會自然為中心的“整個教學法”;主張游戲式的教學。90可編輯課件陳鶴琴的“整個教學法”整個教學法:是指陳鶴琴先生提出的幼兒園課程觀點。他批評當時小學和幼稚園的分科教學法,強調以幼兒經驗、身心發展特點和社會發展需要作為選擇教材的標準;反對實施分科教學,提倡綜合的單元教學,以社會自然為中心、主張游戲式的綜合性教學方法。91可編輯課件在課程設置上,陳鶴琴認為:“我們不能把幼稚園里的課程像大學的課程那樣獨立,什么音樂是音樂、故事是故事的,相互間不發生影響。我們應當把幼兒園的課程打成一片成為有系統的組織?!?..因為生活是整個的,互相聯接的,不能是四分五裂的。因此,他提出用“整個教學法”來進行教學,即“把兒童所應該學習的東西整個地,有系統地教兒童去學?!敝鲝埜鶕和硇陌l展特點去編制活動單元,提出兒童健康活動、社會活動、科學活動、藝術活動、文學活動的“五指活動”新課程方案,進行相互關聯的活動課程教學,即后來所說的“單元設計教學法”。92可編輯課件C.陳鶴琴教育主張總結(1)他主張幼稚園要注意兒童的健康,培養兒童良好的習慣;(2)主張幼稚園應有充分而適當的設備,并與家庭合作教育兒童;(3)主張幼稚園的課程以大自然、大社會為中心,實施單元教學,采用游戲方法,游戲符合幼兒年齡特征;(4)主張多在戶外活動。93可編輯課件★.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我們要建設省錢的、平民的、適合國情的鄉村幼稚園”——陶行知陶行知先生是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在教育救國的思想影響下,畢生從事舊教育的改革,推行生活教育、大眾教育,為我國教育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教育實踐中,他創立了“生活教育”理論和“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方法。辦園思想是“中國化”和“平民化”。94可編輯課件1)陶行知的貢獻和觀點(1)農村幼兒教育事業的開拓者。揭露、批評我國幼稚園的三種病癥:外國病、花錢病、富貴病。主張辦中國的、省錢的、平民的幼稚園。(2)重視幼兒教育。高度評價幼兒教育的社會價值,他說:“幼兒教育是為人生之基礎”,是“根本之根本”,“小學教育應當普及,幼稚教育也應當普及”。(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認為生活即教育,游戲即工作。(4)“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方法。(5)解放兒童的創造力。95可編輯課件
2)“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方法陶行知反對教師“教死書,死讀書”的教學形式,更反對學生“讀死書,死讀書”的學習方法。他認為,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要運用“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獲得真正的知識,從而培養兒童多方面的能力。所謂“教、學、做合一”,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怎樣做就要怎樣學,怎樣學就要怎樣教,怎樣教就要怎樣訓練教師。也就是說,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二是我們要在做中教,做中學。三是教育的本質,就是教人做事,“做”是“學”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可見,“教、學、做合一”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以致用。96可編輯課件3)解放兒童的創造力(1)解放兒童的頭腦,使之能思。讓兒童的頭腦從迷信、成見、曲解幻想中解放出來。(2)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之能干。讓兒童在動手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創造力。(3)解放兒童的眼睛,使之能看。(4)解放兒童的嘴,使之能談。允許兒童發問,讓兒童在自由發問中發展自己的創造力。(5)解放兒童的時間,不逼迫他們去趕考。幼兒園要給兒童自己學習、活動的時間,不要把兒童全部的時間占去,讓兒童有學習人生的機會。(6)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之能接觸大自然和大社會。讓兒童去接觸大自然的花草、樹木、青山、綠水、日月以及社會的士、農、工、商。要解放他們活動的空間,擴大兒童的眼界,以發揮兒童的創造力。97可編輯課件★.幼兒教育家張雪門曾在北平主辦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師范學校和幼稚園,他對幼兒教育理論和幼稚園課程進行研究,出版了不少幼兒教育譯著。主要著作有《幼稚園教育概論》、《新幼稚教育》、《幼稚園的課程》、《幼稚園的研究》、《幼稚園組織法》等。98可編輯課件★張雪門的學前教育思想①基本教育思想:兒童身心發展與社會環境相統一。張雪門先生認為,兒童身心的發展與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兒童身心并不能自己單獨發展,全靠對周圍環境的反應。②幼稚園課程。張雪門先生指出,課程的范圍是很大的,包括技能、知識、興趣、道德、體力、風俗、禮節及種種經驗。③幼稚園教材教育方法。幼稚園的教材應取材于兒童的生活,而且要適應社會生活,能充實兒童的生活,培養兒童在腦力上勞心,手腦并用,熱愛勞動,有互相合作及有自理能力。④幼稚園教學法。張雪門對于如何進行幼稚園的教學,主要有三點意見:一是教、學、做合一;二是教材與教法融為一體;三是自由自動教學。99可編輯課件
張雪門的“自由教學法”張雪門認為,蒙臺梭利的自由自動教學法,在中國可以應用。實施自由教學法的五個步驟如下。步驟一:引起動機。利用自然變化、設備的改變來引起幼兒對活動感興趣??捎山處煱才?,但也可以是兒童自發的。步驟二:課前準備。做好一切材料的準備工作。其中包括熟悉教材內容、了解教具的使用以及教學的心理準備等。步驟三:決定目的。是教師幫助兒童確定活動目的,從而使教師在指導兒童時就有了一定的標準。步驟四:制定計劃。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教學活動就要有周密的計劃。這些計劃要有教學進度內容、地點及過程。、步驟五:評論。在每一個教學單元完畢后,教師就要對自己以及兒童進行評價工作。在評論中,了解自己在教學中的得與失和兒童在各方面的表現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為以后的教學做參考。100可編輯課件主題二影響幼兒教育的社會因素社會政治與學前教育(一)
社會經濟與學前教育(二)
社會文化與學前教育(三)一影響學前教育的社會因素分析(四)社會人口與學前教育(五)家庭與社區因素101可編輯課件主題二影響幼兒教育的社會因素2社會政治對學前教育性質的制約作用社會政治對學前教育發展的影響作用學前教育的性質受社會政治的影響,并為政治所決定。1(1)政治影響教育目的。(2)政治影響教育制度。(3)政治影響教育財政:政治決定教育經費份額的多少;政治決定教育經費的籌措。(4)政治影響受教育權:任何一個社會的受教育機會都是由統治階級來分配的,如階級社會里的等級制,貧富差別懸殊,貧民階層就不可能也沒有條件接受教育。
(5)政府權力機關及職能部門對學前教育的重視與領導,是發展學前教育的決定條件。
(一)、社會政治與學前教育102可編輯課件主題二影響幼兒教育的社會因素2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學前教育機構的產生與發展學前教育的內容、手段和設施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
經濟最終決定、制約著整個社會的發展,因而必然地決定、制約著教育的發展。1(二)、社會經濟與學前教育學前教育的內容、手段和設施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教育的最終目的要為社會培養人才,培養勞動力,使年輕一代能順利參加生活和社會生產勞動。由于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對年輕一代提出的要求不同,教育的任務也不同。3學前教育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學前教育是整個教育的最初基礎。學前教育在提高勞動力的素質方面的作用,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3學前教育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服務一定社會的幼兒教育通過為社會培養所需要的人奠定基礎來為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服務。103可編輯課件主題二影響幼兒教育的社會因素2文化的一般概念學前教育的內容、手段和設施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文化指人類后天習得的并為一定群體所共有的一切觀念和行為,主要限于廣義文化的精神層面。1(三)、社會文化與學前教育文化與教育教育可認為是文化的一個因素,是根據一定社會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價值而設計、創建的一種文化形式,一種文化行為。文化傳遞與教育文化選擇與教育104可編輯課件4我國傳統文化對學前教育的影響文化對學前教育的影響作用3中介作用;滲透作用;制約作用。對教育目標的影響;對教育內容和方法的影響;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主題二影響幼兒教育的社會因素105可編輯課件2人口對教育發展戰略目標及其戰略重點的影響;
1(四)、社會人口與學前教育人口對教育結構的影響
3人口對教育區域布局的影響
學前教育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服務(1)我國人口多,增長快,又將臨第三次人口高峰,各地區要把握本地區人口增長預測,做好發展幼兒教育之準備。(2)適應獨生子女多的人口特點,促成優生一一優育-一一優教的良性循環,減少遺傳病,殘疾兒和死亡率,幼兒教育應向下延伸,從胎兒保護與教育開始。(3)大量人口分布于農村,著力研究農村學前教育的特點與形式,★人口對教育的影響
案例1:2013年高考學生數量的變化極其帶來的高考招生政策等的變化。案例2:1992年出現的中國“猴年生(孩子)羊年不生(孩子)”現象給未來我國的經濟生活、住房、供應以及教育帶來的不良影響。★我國人口與幼兒教育。
106可編輯課件(五)家庭與社區因素學前教育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社區與幼兒教育
案例:“孟母三遷”的故事?!锛彝ソ逃奶攸c:
早期性基礎性長期持續性影響的廣泛性與深刻性。
107可編輯課件主題三幼兒教育與現代社會學前教育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服務一、現代社會的特點(一)整體化趨勢:
(二)變動性、革命性趨勢:
(三)現代化趨勢:
108可編輯課件二、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比較學前教育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服務109可編輯課件三、當前的社會建設與幼兒教育學前教育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服務(一)幼兒教育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1、現代幼兒教育地位的變化。(1)具有相對獨立性。(2)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性事業。2、國際社會關于兒童問題的幾個綱領性文件:《世界人權宣言》、《兒童權利宣言》、《兒童權利公約》、《關于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世界宣言》、《執行90年代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世界宣言行動計劃》。3、我國關于兒童問題以及幼兒教育的幾個綱領性文件:《90年代中國兒童發展規劃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母嬰保健法》、《幼兒園管理條例》、《幼兒園工作規程(試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國務院關于幼兒教育發展與改革的意見》、《3-6歲幼兒學習指導綱要》110可編輯課件三、當前的社會建設與幼兒教育學前教育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服務(二)現代社會對優質幼兒教育的需求1、需求
。(1)世界科技發展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2)國際貿易和經濟發展對人際交往能力的需求。(3)家庭規模的小型化趨勢帶來的獨生子女教育問題。(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呼喚優質的幼兒園教育。2、對策:(1)提倡以科學為依據的胎教。(2)要求為兒童創設良好的生存環境。(3)依據大腦功能的發展規律施教。(4)要堅持兒童發展的全面性和個性化,避免不適當的早期定向化培養。(5)要依據兒童發展的特點,巧妙地使用教育方法。111可編輯課件第三單元幼兒教育與幼兒身心發展主題一幼兒身心發展一、幼兒身心發展的概念人的發展是指作為復雜整體的個人在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結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斷發生的身心兩方面的整體的積極的變化過程。是人的各方面的潛在力量不斷轉化為現實個性的過程,是充滿著量變、質變、內容及結構變化的過程。
幼兒的發展是指幼兒期兒童在身體、心理和社會性方面有規律地、連續不斷地成熟和完善的變化過程,也是幼兒身心發展的潛在可能性不斷轉化和實現的過程。這種變化既有量變也有質變【觀點辨析】:發展就是進步;發展就是接受教育。
112可編輯課件二、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順序性不平衡性階段性個別差異性113可編輯課件第三單元幼兒教育與幼兒身心發展
(一)影響因素1、遺傳和生理成熟。2、環境。3、教育。
4、兒童的自我教育114可編輯課件1、遺傳與生理成熟1、遺傳是一種生物現象,通過遺傳,傳遞著祖先的許多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與生俱來的解剖生理特征而言,如機體的構造、形態、感官和神經系統的特征等等,也稱做遺傳素質。2、遺傳是兒童心理發展的生物前提。3、遺傳決定論----認為兒童心理的發展受遺傳基因的決定,后天的教育只能影響其發展的速度(如加速或延緩),而不能改變它。美國心理學家GS霍爾說"一兩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就是一種代表性言論。三、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因素115可編輯課件2、環境兒童的生活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個方面。社會環境主要為兒童提供社會經驗,它比起自然環境,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力要大得多,而且這種影響力隨著心理的發展而日益顯著。環境決定論華生:給我一打健康而沒有缺陷的嬰兒,讓我把他們放在特殊環境中教育…我都可以使他成為醫生、律師、商界領袖、乞丐或竊賊。116可編輯課件3、教育第二節兒童的發展社會環境有宏觀和微觀之分。教育領域作為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影響,是一種特殊的人造社會環境,在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客體因素中居于主導地位。117可編輯課件4、兒童自身的能動性第二節兒童的發展現代兒童發展理論告訴我們,兒童的發展自始至終都是一種兒童主體的自我調節活動。外界的環境刺激,只有被主體選擇,成為主體的反應對象時,才會對主體的發展產生影響。在教育過程中,兒童既是接受教育的對象,又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教育對兒童發展的影響意義,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兒童選擇的范圍,并引導兒童正確地認識外在環境因素對自身的價值。但是教育只是幫助兒童作出選擇,卻不能代替他們做出選擇。118可編輯課件(二)關于影響因素的歷史爭論
天性――教養之爭1、遺傳決定論(天性難移)(1)基督教的“原罪說”(2)柏拉圖的先天理念說(3)孟子的性善論(4)荀子的性惡論(5)韓愈的性三等論(6)格塞爾的成熟勢力說
2、環境決定論
(1)孔子“性相近,習相遠”
(2)洛克的白板說
(3)華生的教育萬能論3、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4、辯證客觀地對待影響兒童發展的因素返回119可編輯課件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
(1)兒童心理發展的四個基本要素:
①成熟
②練習和習得的經驗
③社會性經驗
④具有自我調節作用的平衡過程(2)四個要素不斷相互作用,使幼兒不斷地由不平衡走向新的平衡,螺旋式向前發展。返回120可編輯課件(三)辯證客觀地對待影響兒童發展的因素(1)先天因素與后天因素(2)遺傳素質(3)后天環境和教育
返回幼兒發展的個體因素與環境因素表121可編輯課件主題二幼兒教育與幼兒身心發展返回一、教育在幼兒身心發展中的作用學校教育(包括幼兒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學前教育在兒童發展過程中起誘導作用,是兒童發展的必要條件。
(一)學校教育規定個體身心發展的方向,對個體的發展起引導作用。(二)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身心發展的功能。(三)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不僅具有即時的價值,而且具有延時的價值。(四)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122可編輯課件主題二幼兒教育與幼兒身心發展返回二、兒童觀與兒童教育觀(一)兒童觀
兒童觀:是指教師關于兒童的基本看法,包括對兒童身心發展特點、規律和心理發展動力等一系列問題的一般性認識及由此形成的對兒童的特定期望等。123可編輯課件二兒童觀與兒童教育觀1、兒童觀兒童觀是人們對于兒童的根本看法和態度。主要涉及到兒童的地位和權利,兒童期的意義,兒童的特點和能力,兒童生長發展的特點和原因等問題。返回124可編輯課件2、兒童觀的演變歷史兒童是“小大人”兒童是“有罪的”兒童是“白板”兒童是“花草樹木”兒童是“私有財產”兒童是“未來的資源”現代兒童觀兒童是“有能力的主體”125可編輯課件
1.兒童是“小大人”兒童是“縮小”的大人,兒童是小大人,兒童和大人沒有什么區別,即使有的話,那也只是外在不同。應該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兒童。126可編輯課件第一節兒童觀的界說
2.兒童是“有罪的”兒童一生下來,就充滿了罪惡,是有罪的羔羊,卑賤無知,需要成人對他們嚴加管教,約束,使兒童能贖罪。127可編輯課件
3.兒童是”白板“兒童剛生下來時,心靈就如一塊白板,成人可以任意將其塑造成各種各樣的東西。兒童的發展是周圍環境的產物。洛克《教育漫話》。128可編輯課件
4.兒童是“花草樹木”兒童觀上的一個飛躍,開始把兒童看作是一個獨立存在價值的實體,兒童有自己的權利、思想、情感和需要。129可編輯課件
5.兒童是“私有財產”兒童是父母婚姻的結晶,產生于母體,歸父母所有,是父母的隸屬品,屬于私有財產,沒有獨立的人格和地位,與其撫養人之間的關系只是一種依附關系。130可編輯課件
6.兒童是“未來的資源”兒童是國家的財富,是國家潛力最大的資源,未來的兵源和勞動力。對兒童進行教育,是對未來進行最有價值的投資。131可編輯課件
7.兒童是“有能力的主體”兒童在體力、智力、情感、社會性、道德等許多方面,都不同于成人,他們是正在發展中的人,是有能力的、積極主動的行動者,應該有主動發展自己潛能的機會。132可編輯課件
8.科學的兒童觀(現代兒童觀)
A.兒童是人,具有與成年人一樣的人的一切基本權益,具有獨立的人格。B.兒童是一個全方位不斷發展的“整體”的人,應尊重并滿足兒童各種發展的需要。C.兒童發展的個體差異性。D.兒童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在適當的環境和教育的條件下,應最大限度地發展兒童的潛力。E.兒童具有主觀能動性,在其發展過程中,起著積極主動的作用。F.男女平等,不同性別的兒童應享有均等的機會和相同的權益,受到平等的對待。133可編輯課件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兒童有各種合法權利兒童的成長受制于多種因素兒童是連續不斷發展的兒童的發展具有差異性兒童通過活動發展兒童作為一個整體來發展134可編輯課件
2、兒童教育觀
⑴、教育觀:教育觀是人們對于教育在兒童發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①“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學說
②“維持――促進――誘導”模式⑵、我國的現代教育觀(二)兒童教育觀135可編輯課件《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2012年2月頒發)觀點:以"學生為主體,幼兒為本"第一,在理念上,應堅持以兒童為本,尊重幼兒作為個體的獨立性、主動性、特殊性,對其進行適宜的教育。第二,在對待幼兒的態度上,要關愛、尊重、信任幼兒,不可歧視幼兒,以正確的態度看待,摒棄"小大人觀"等其他不重視或不能正確認識兒童的觀點。第三,對幼兒的教育教學,幼兒教師應掌握幼兒不同發展階段的身心特點及規律,了解幼兒個體的一般特點及差異性,為幼兒創造條件,鼓勵其主動、積極地學習,對幼兒施以適當的教育。返回136可編輯課件三、教育應適應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幼兒教育與兒童發展的關系
(一)教育與發展的辨證關系教育與個體發展的關系是辨證的關系,一方面教育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方向和水平;另一方面教育又受個體發展規律的制約,教育活動必須從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的已有水平出發,才能充分發揮它的個體發展功能。137可編輯課件三、教育應適應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幼兒教育與兒童發展的關系
(二)教育怎樣適應兒童身心發展規律1、教育要適應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和階段性,在成熟的基礎上引導發展,循序漸進地促進個體身心的發展。2、教育要適應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和差異性,因材施教,在整體發展的基礎上促進個體的身心發展。3、教育要適應個體身心發展的穩定性和可變性,從實際出發,促進個體的身心發展。4、教育要適應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促進所有受教育者全面發展。138可編輯課件三、教育應適應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幼兒教育與兒童發展的關系
(三)適應幼兒身心發展的幼兒教育觀1、兒童是幼兒教育的主體,幼兒教育應尊重和發揮兒童的主體性(尊重兒童感受;尊重兒童選擇;鼓勵兒童創造)。2、因人而異地對兒童實施體、智、德、美、勞等全面發展的教育。3、幼兒教育的內容和方法要符合“發展適宜性”要求。4、游戲是幼兒期的主導活動和教育活動中的主導形式。5、家園配合,協同發展。139可編輯課件第四單元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任務和原則我國的教育目的一
我國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二
主題一幼兒園教育的目標140可編輯課件(一)我國的教育目的3、我國的教育目的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4、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與相互關系2、教育目的—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對培養人才的質量和規格的總體要求,它是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1、教育目的作用導向、定向、評價和“激勵功能
141可編輯課件(二)幼兒園教育目標內涵2幼兒園教育目標是教育目的在幼兒園教育這一階段的具體化,是國家對幼兒園提出的培養人的規格和要求,是全國各類型幼兒教育機構統一的指導思想學前教育的內容、手段和設施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
1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3《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2012年9月)中指出: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調發展為核心
142可編輯課件(二)幼兒園教育目標內涵
《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一章第五條對幼兒園體、智、德、美各方面教育的具體目標作了詳細規定。具體是:?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智力,培養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進其對環境的認識,培養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培養初步的動手能力。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愛科學的情感,培養誠實、自信、好問、友愛、勇敢、愛護公物、克服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培養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143可編輯課件
(三)制定幼兒園教育目標的依據1、依據我國的教育目的2、依據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及其需求3、依據幼兒教育的啟蒙性質144可編輯課件
(四)幼兒園教育目標的層次結構教育目的幼兒園教育目標各個幼兒園的具體教育目標教育目的。它是我國各級各類教育的總目標,是金字塔的頂端?!び變簣@教育的目標,即幼兒教育階段目標。《幼兒園工作規程》所表述的幼兒園保育、教育目標就屬于這一層次。·各個幼兒園具體的教育目標。幼兒園的具體教育目標是每個幼兒園根據國家對幼兒教育的要求,結合本園的具體情況制定的。它體現了國家對幼兒園教育的一般要求,又具有本園的特色。145可編輯課件教育目標分解的方法要恰當教育目標要有連續性和一致性
3(五)、制定幼兒教育目標要注意的問題1
1
2
教育目標的涵蓋要全面146可編輯課件教育目標分解的方法要恰當二、制定幼兒教育目標要注意的問題1
⊙按時間的范圍劃分,那么,幼兒園具體教育目標可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每一學年的教育目標;第二層次:學期教育目標;第三層次:一個月或一周的教育目標,也可以是單元活動目標?!皢卧笨梢允侵黝}活動單元,也可以是教材單元;第四層次:幼兒園一日活動、一個活動的教育目標?!寻唇逃繕酥笇У姆秶鷣韯澐郑?/p>
第一層次:指導本園的教育目標;第二層次:指導一個班級的教育目標;第三層次:指導不同活動組的教育目標;第四層次:指導每個個體的教育目標,即根據每個幼兒發展情況確定目標。147可編輯課件二、制定幼兒教育目標要注意的問題這幾個由抽象到具體、由統一到多樣的層次組成了幼兒園教育目標的階梯式結構
從上圖可以看出,最上面兩個層次基本上是固定的,下面四個層次,根據每個幼兒園對目標的分解方法不同而不同。由上往下看,最高層次的教育目標體現了社會的要求,之后每一層目標都是上一層目標的具體化,最后轉化為促進每個幼兒發展的可操作的具體教育目標。由下往上看,每一層次的目標都是受上一層目標制約的,各層次的目標由低到高,共同構成一個達到總目標的階梯。148可編輯課件
(六)、幼兒園教育目標的實現
首先必須正確、清楚、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幼兒園的教育目標的內涵,并將這種“外在”的教育目標轉化為“內在”的正確的教育觀念,并用以指導自己的行動;其次,教師必須掌握將教育目標轉化為幼兒發展的技術;最后,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依據幼兒的實際水平,選擇相適應的教育目標、教育模式、教育內容、活動方式、組織形式、指導方法等,去促進幼兒的發展。在實現教育目標的過程中,教師有責任排除一切干擾,堅定地按照教育目標來規范自己的教育行為,以保證教育目標的真正實現。149可編輯課件一、幼兒園的雙重任務(一)幼兒園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二)幼兒園為家長工作、學習提供便利條件150可編輯課件二、幼兒園雙重任務的特點(一)對幼兒身心素質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為家長服務的范圍不斷擴大(三)家長對幼兒教育認識不斷提高,要求幼兒園具有更高的教育質量151可編輯課件一、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益的原則
(一)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二)保障兒童的合法權益主題三、幼兒園教育的原則152可編輯課件二、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原則(一)兒童的發展是整體的發展而不是片面的發展(二)兒童的發展應是協調的發展(三)兒童的發展是有個性的發展案例陳述廣東的某個幼兒園的某個大班是一個以識字、珠心算為特色的,該班級每周的教學計劃大致如下:153可編輯課件三、面向全體,重視個別差異的原則(一)教育要促進每個兒童的發展(二)教育要促進每個兒童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三)多種組織形式促進兒童發展(集體、小組、個別活動)案例:由于每個幼兒的發展水平和個性特點不一樣,每個班級總會有一些特別喜歡表現,特別自信的孩子,也有一些不愿意表現,特別內向的孩子。在一次幼兒園的公開活動中,我們特意對孩子回答問題的機會做了統計,結果表明:全班孩子共40人,在本次活動中共有8名幼兒有單獨回答問題的機會,其中,7次機會的有一人,5次機會的兩人,3次機會的三人,兩次機會的三人。有大約10名幼兒完全游離于教師的課堂之外。思考;對你有什么啟示:154可編輯課件四、充分利用兒童、家庭、社會的教育資源的原則案例陳述樂樂的爸爸是做汽車銷售的,對各種各樣的車非常熟悉,他的家里有許多汽車模型和有關的畫冊、海報等。樂樂班上的男孩子絕大多數都很喜歡汽車。老師通過平時的觀察發現了這個現象。于是,有一天,老師將樂樂的爸爸請到班上為男孩子們專門上了一次關于汽車的課,孩子們都被樂樂爸爸眉飛色舞的描述、生動有趣的模型、好玩的畫冊海報深深的吸引,很多孩子圍著樂樂爸爸七嘴八舌的問長問短,場面很是熱鬧。分析討論:你贊同教師的這一做法嗎?為什么?你覺得這樣做有什么好處?你覺得教育資源有哪些?1、充分利用兒童、家庭、社會的教育資源的原則2、兒童的生活中、大自然中、社會中、家庭中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南京六校聯合體2024~2025學年高一下冊期末調研數學試題學生卷
- 2024~2025學年重慶七年級下冊期末數學試題
- 家用紡織品市場合作模式與品牌價值評估合作考核試卷
- 印刷行業金融風險預防與應急響應機制研究考核試卷
- 信托公司治理與客戶關系管理策略考核試卷
- 冷藏儲存要求考核試卷
- 產品標識與追溯系統考核試卷
- 危險化學品儲存場所安全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完善研究考核試卷
- 出租車行業法規中的反壟斷與競爭法規變化考核試卷
- 2025年中國POS板數據監測報告
- 手術物品清點手術室護理實踐指南課件
- 餐廳服務員高級理論模擬試題+參考答案
- 國語經典歌曲歌詞接龍考試題庫(180題)
- 【真題】2023 云南省特崗教師初中物理學科專業知識試卷全解析版
- 安徽萬合佳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000噸胍基乙酸、28500噸二甲酸鉀、5000噸三甲胺乙內酯及三甲胺乙內酯鹽酸鹽、15000噸復合制劑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 壓力容器制造過程控制點一覽表
- 《干部履歷表》填寫樣本-1999年
- 工程建設EHS管理協議
- GB/T 42100-2022游樂園安全應急管理
- MT/T 629-1996氣體檢測管用圓筒形正壓式采樣器技術條件
- GB/T 9113.4-2000環連接面整體鋼制管法蘭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