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6講種群的數量變化及其影響因素高中總復習·生物1.
嘗試建立數學模型解釋種群的數量變動。2.
舉例說明非生物因素和不同物種間的相互作用都會影響生物的種群數量
變化。3.
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課程標準1.破考點·抓必備2.研真題·扣教材3.驗收效·提能力目錄Contents01破考點·抓必備梳理歸納,鞏固基本知識考點一種群的數量變化及其影響因素1.
建構種群增長模型的方法(1)數學模型:用來描述一個系統或它的性質的數學形式。(2)建構方法和實例
(3)表達形式①數學公式:科學、準確,但不夠直觀。②曲線圖:直觀,但不夠精確。2.
種群數量的增長和波動(1)種群的“J”形增長
提醒
λ解讀①a段——λ>1且恒定,種群數量呈“J”形增長。②b段——λ盡管下降,但仍大于1,此段種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則種群
數量一直增長。③c段——λ=1,種群數量維持相對穩定。④d段——λ<1,種群數量逐年下降。⑤e段——雖然λ呈上升趨勢,但仍未達到1,故種群數量逐年下降。(2)種群的“S”形增長
提醒
①環境容納量(K值)是指一定的環境條件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
量,并不是種群數量達到的最大值。②“J”形增長曲線中不存在K值,“S”形增長曲線中增長速率最大時對
應的種群數量為K/2,增長率或增長速率為0時對應的種群數量為K。(3)種群數量的波動①大多數生物的種群數量總是在波動中。處于波動中的種群,在某些特定
條件下可能出現種群爆發。②當種群長久處于不利條件下,種群數量會出現持續性的或急劇的下降。③當一個種群數量過少,種群可能會由于近親繁殖等而衰退、消亡。3.
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
提醒密度制約因素相當于生物因素,如捕食、寄生、食物等,對種群制約
的作用強度隨種群密度的加大而加強。非密度制約因素相當于氣候、地震
等非生物因素,其對種群的影響不受種群密度本身的制約?!窘滩氖斑z】
(選擇性必修2
P17思維訓練)據循環因果關系分析獵物和
捕食者種群數量變化的相關性:自然生態系統中獵物增多會導致捕食者增
多,捕食者增多會使獵物數量減少,獵物減少會引起捕食者數量減少,最
終使獵物和捕食者在一定水平上保持動態平衡。4.
種群研究的應用
1.
(選擇性必修2
P12概念檢測)將一種生物引入一個新環境中,在一定
時期內,這個生物種群呈“J”形增長。
(
×
)提示:物種不一定出現“J”形增長,還取決于這種生物是否適應新環境,
是否滿足“J”形增長的理想條件?!?.
(選擇性必修2
P9圖1-5)在“S”形增長曲線中,當種群數量超過K/2
后,種群增長速率減慢,其對應的年齡結構為衰退型。
(
×
)3.
(選擇性必修2
P9正文)當死亡率升高至與出生率相等時,種群的增長
就會停止,有時會穩定在一定的水平。
(
√
)4.
(選擇性必修2
P9正文)一個種群中的最大數量就是該種群的環境容納
量。
(
×
)提示:環境容納量是指一定的環境條件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痢獭?.
(選擇性必修2
P9正文)為有效防治草原鼠患,應在種群數量為K/2時
及時控制種群密度。
(
×
)提示:為有效防治草原鼠患,應在種群數量達到K/2前及時控制種群密
度,且越早效果越好。6.
(選擇性必修2
P14正文)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均會對種群數量變化
造成影響,且后者造成的影響往往是綜合性的。
(
√
)7.
(選擇性必修2
P16小字部分)氣候、食物、天敵等因素屬于密度制約
因素。
(
×
)×√×
1.
(2025·河北秦皇島模擬)出生率和死亡率變化會影響種群的大小,如圖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與種群數量之間的關系,K表示環境容納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直接影響種群密度B.
在K/2時種群單位時間內種群數量增加的最快C.
在達到K值之前種群的年齡結構呈增長型D.
該種群的增長率先升高后降低√解析:
在K/2時種群單位時間內種群數量增長最快,即種群增長速率最大,B正確;在達到K值之前,種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代表種群數量持續增長,種群的年齡結構呈增長型,C正確;該種群的增長率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該值持續降低,D錯誤。題后歸納K值的表示方法及變化(1)K值的表示方法(2)K值不是一成不變的K值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當環境遭到破壞時,K值會下降;當
環境條件改善時,K值會上升。2.
λ表示某一年的種群數量是一年前的種群數量的倍數。某研究小組繪制
了種群甲、乙一段時間內的λ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種群甲呈“S”形增長,K值為1.8B.
種群乙在0~t1期間呈“J”形增長C.
t3時種群甲的種群數量大于種群乙D.
種群乙在t1~t4期間種群數量持續減少√解析:
種群甲在0~t4期間種群數量先減少后增加,不是呈“S”形增
長,λ值為1.8,K值不是1.8,A錯誤;種群乙在0~t1期間,λ值為1.8,種
群呈“J”形增長,B正確;由于初始種群數量未知,因此無法比較t3時種
群甲和種群乙的種群數量大小關系,C錯誤;種群增長率=λ-1,種群乙
在t1~t2期間種群增長率大于0,種群數量持續增加,在t2~t4期間種群增
長率小于0,種群數量持續減少,D錯誤。3.
(2021·山東高考19題改編)種群增長率是出生率與死亡率之差,
若某種水蚤種群密度與種群增長率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
水蚤的出生率隨種群密度的增加而降低B.
水蚤種群密度為12個/cm3時,種群數量增長最快C.
單位時間內水蚤種群的增加量隨種群密度的增加而降低D.
若在水蚤種群密度為32個/cm3時進行培養,其種群的增長率會為負值√解析:
隨著種群密度的增大,種內競爭就會加劇,這就會使種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A正確;據圖可知水蚤的數量達到K值時種群密度為24個/cm3。K/2時種群數量增長最快,可推測種群密度為12個/cm3左右時種群數量增長最快,B正確;單位時間內水蚤種群的增加量即種群增長速率先增加后降低,C錯誤;根據圖示模型分析,水蚤的種群密度超過24個/cm3,種群的增長率為負值,D正確??键c二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1.
實驗原理
2.
實驗流程
3.
實驗結果及分析
4.
實驗注意事項及分析(1)從試管中吸出培養液進行計數前,需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目的是
使培養液中的酵母菌均勻分布,減小估算誤差。(2)本實驗不需要設置對照實驗,因不同時間取樣已形成自身對照;
需要做重復實驗,目的是盡量減小誤差,應對每個樣品計數三次,取
其平均值。(3)如果一個小方格內酵母菌過多,難以數清,應稀釋培養液重新計
數。稀釋的目的是便于酵母菌懸液的計數,以每個小方格內含有4~5個酵
母細胞為宜。(4)顯微鏡計數時,對于壓在小方格界線上的酵母菌,應遵循“計上不
計下,計左不計右”的原則。(5)每天計數酵母菌數量的時間要固定。(6)使用血細胞計數板時,若先滴加樣液,再蓋蓋玻片會使計數結果偏
大,因為液滴表面張力的存在,使計數實際體積大于計數室體積。
1.
(2025·山東齊魯名校聯考)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活細胞數量的動態變化時,常采用臺盼藍染色法區分活細胞與死細胞。下列有關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A.
為保證實驗結果的科學性,進行該實驗時需要設置對照組B.
為從培養液中吸取足量酵母菌,可靜置一段時間后直接從試管底部吸取C.
計數時,應將培養液滴入計數室中,蓋上蓋玻片,再計數藍色細胞的數目D.
培養后期,可稀釋后再計數,加入的臺盼藍染液的體積應折算在稀釋倍數中√解析:
該實驗無須再設置對照組,因為不同時間的取樣已經形成對照,A錯誤;取樣時應先將培養液振蕩、搖勻,B錯誤;計數時應先將蓋玻片放在細胞計數板的計數室上,后將培養液滴于蓋玻片邊緣,讓培養液自行滲入,且藍色細胞為死亡酵母菌不計數,C錯誤;培養后期,由于酵母菌數量較多,可稀釋后再進行計數,加入的臺盼藍染液的體積應折算在稀釋倍數中,D正確。2.
(2025·湖北十一校聯考)在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
中,其中某次樣品稀釋10倍后,在25×16型(1個大方格分為25個中方
格,每個中方格又分為16個小方格)血細胞計數板上計數5個中方格酵母
菌總數為300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營養條件和溫度等是影響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非密度制約
因素B.
先蓋蓋玻片,后在蓋玻片一側滴少量樣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C.
可估算培養液中酵母菌密度約為1.5×108個/mLD.
連續觀察7天,每天在相同時間取樣計數并記錄數據,繪成種群數量變
化曲線,種群數量達到K值之前呈“J”形增長√解析:
營養條件是影響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密度制約因
素,溫度等是影響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非密度制約因素,A
錯誤;血細胞計數板計數時,應先在計數室上方加蓋玻片,再在蓋玻
片一側滴少量樣液,培養液自行滲入,多余的培養液用濾紙吸去,B錯
誤;由于計數的5個中方格內的酵母菌總數為300個,則每個中方格的
數量是300÷5=60個,則25個中方格中的數量是25×60=1
500個,樣
品稀釋10倍,計數室容積為0.1
mL,則1
mL培養液中酵母菌約有=1
500÷0.1×10×103=1.5×108個,C正確;連續觀察7天,每天在相同
時間取樣計數并記錄數據,繪成種群數量變化曲線,種群數量達到K值
之前呈“S”形增長,D錯誤。方法技巧血細胞計數板及相關計算02研真題·扣教材探究分析,培養核心技能1.
(2024·山東高考18題改編)種群增長率等于出生率減死亡率。不
同物種的甲、乙種群在一段時間內的增長率與種群密度的關系如圖所示。
已知隨時間推移種群密度逐漸增加,a為種群延續所需的最小種群數量所對
應的種群密度;甲、乙中有一個種群個體間存在共同抵御天敵等種內互
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種群存在種內互助B.
由a至c,乙種群單位時間內增加的個體數逐漸增多C.
由a至c,乙種群的數量增長曲線呈“S”形D.a至b階段,甲種群的年齡結構為衰退型√解析:
由圖可以直接看出,甲種群的種群增長率一直在下降,乙種群的種群增長率先增大后減小,推測乙種群存在種內互助,A錯誤。由a至c,乙種群的種群增長率先增大后減小最終變成0(種群數量不再增加),種群的數量增長曲線呈“S”形,單位時間內增加的個體數也是先增大后減少,B錯誤,C正確。a到b階段,甲種群的種群增長率大于0,種群數量一直在增長,年齡結構為增長型,D錯誤。2.
(2023·山東高考19題改編)某種動物的種群具有阿利效應,該動物的
種群初始密度與種群增長速率之間的對應關系如圖所示。其中種群增長速
率表示單位時間增加的個體數。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初始密度介于0~a時,種群數量最終會降為0B.
初始密度介于a~c時,種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
將種群保持在初始密度c所對應的種群數量,有利
于持續獲得較大的捕獲量D.
若自然狀態下該動物種群雌雄數量相等,人為提高
雄性占比會使b點右移√解析:
初始密度介于0~a時,增長速率<0,種群數量會降低,若因種
群密度過小、在繁殖季節找不到配偶等原因,沒能繁殖后代,種群數量會
降至0,A正確;初始密度介于a~b時,增長速率<0,種群出生率小于死
亡率,初始密度介于b~c時,增長速率>0,種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錯
誤;種群保持在初始密度c所對應的種群數量時,增長速率最大,將種群保
持在初始密度c所對應的種群數量,有利于持續獲得較大的捕獲量,C正
確;若自然狀態下該動物種群雄數量相等,人為提高雄性占比會降低出生
率,增長速率減慢,使b點右移,D正確。3.
(2023·遼寧高考10題)在布氏田鼠種群數量爆發年份,種內競爭加
劇,導致出生率下降、個體免疫力減弱,翌年種群數量大幅度減少;在種
群數量低的年份,情況完全相反。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布氏田鼠種群數量達到K/2時,種內競爭強度最小B.
布氏田鼠種群數量低的年份,環境容納量可能不變C.
布氏田鼠種群數量爆發年份,天敵捕食成功的概率提高D.
布氏田鼠種群密度對種群數量變化起負反饋調節作用√解析:
布氏田鼠種群數量達到K/2時,增長速率最大,但不能說明種內
競爭強度最小,A錯誤;布氏田鼠種群數量低的年份,環境容納量可能不
變,因為環境容納量主要受到環境的影響,B正確;布氏田鼠種群數量爆
發年份,由于數量增加,天敵捕食成功的概率提高,C正確;由題干可
知,布氏田鼠種群密度對種群數量變化起負反饋調節作用,D正確。溯源教材(1)隨著種群的增長,種內競爭就會加劇。
(見選擇性必修2
P14
正文)(2)天敵對種群數量的作用強度與該種群的密度是相關的。
(見選擇
性必修2
P16正文)(3)種群數量的變化受種群內部生物因素的影響。
(見選擇性必修2
P14正文)4.
(2024·新課標卷6題)用一定量的液體培養基培養某種細菌,活細菌數
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其中Ⅰ~Ⅳ表示細菌種群增長的4個時期。下
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培養基中的細菌不能通過有絲分裂進行增殖B.Ⅱ期細菌數量增長快,存在“J”形增長階段C.Ⅲ期細菌沒有增殖和死亡,總數保持相對穩定D.Ⅳ期細菌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營養物質匱乏√解析:
細菌的增殖方式一般為二分裂,有絲分裂是真核生物的增殖方
式,培養基中的細菌不能通過有絲分裂進行增殖,A正確。Ⅱ期培養液中營
養充足,細菌增長速率快,存在“J”形增長階段,B正確。Ⅲ期細菌存在
增殖和死亡,但該時期細菌的出生率與死亡率大致相同,細菌總體數量保
持相對穩定,C錯誤。Ⅳ期由于營養物質匱乏、種內競爭較強等,細菌數
量下降,D正確。5.
(2023·廣東高考6題)某地區蝗蟲在秋季產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
秋季降溫提前,大量蝗蟲在產卵前死亡,次年該地區蝗蟲的種群密度明顯
下降。對蝗蟲種群密度下降的合理解釋是(
)A.
密度制約因素導致出生率下降B.
密度制約因素導致死亡率上升C.
非密度制約因素導致出生率下降D.
非密度制約因素導致死亡率上升√解析:
一般來說,食物和天敵等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的作用強度與該
種群的密度是相關的,這些因素稱為密度制約因素;氣溫、干旱等氣候因
素以及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對種群的作用強度與該種群的密度無關,
這些因素稱為非密度制約因素。本題中某年秋季降溫提前,大量蝗蟲在產
卵前死亡,會導致次年該地區蝗蟲的出生率下降,進而導致其種群密度下
降,C符合題意。
(1)某實驗水域中定期投入適量的飼料,飼料是影響某種水生動物種群
數量變化的非密度制約因素。
(2022·山東高考)
(
×
)提示:飼料作為食物,對種群數量的影響是與種群密度相關的,種群密度
越大,受食物短缺的影響就越大,因此飼料是影響該種群數量變化的密度
制約因素。(2)歐亞蔊菜入侵人工草坪初期,種群增長曲線呈“S”形。
(2022·遼
寧高考)
(
×
)提示:入侵初期,由于環境條件類似于理想條件,種群增長曲線呈
“J”形?!痢粒?)種群數量達到K/2時,是防治福壽螺的最佳時期。
(2022·湖南高
考)
(
×
)提示:K/2時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大,防治福壽螺應該在種群數量達到K/2之
前進行。(4)將小球藻在光照下培養,以探究種群數量變化規律,取等量藻液滴
加到血細胞計數板上,蓋好蓋玻片,稍待片刻后再計數。
(2022·江蘇高
考)
(
×
)(5)增加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的面積可提高環境容納量。
(2021·湖北高
考)
(
√
)××√(6)影響K值的主要因素是小型鼠的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
(2021·重慶高考)
(
×
)提示:K值大小取決于食物、天敵和空間等環境條件?!?3驗收效·提能力跟蹤訓練,檢驗學習效果一、選擇題1.
(2025·湖北武漢起點考)為了監測和預報某草原鼠害的發生情況,對
該地區田鼠種群的數量進行了調查,發現在最初的一個月內,種群數量每
天比前一天增加1.5%,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研究者可采用標記重捕法估算該地區田鼠的種群數量B.
推測最初一個月內田鼠的生存環境是空間條件充裕、食物充足C.
最初的一個月內田鼠種群增長模型可構建為Nt=N0λt,其中λ=1.015D.
數月之后,當田鼠種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時,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時期123456789√解析:
田鼠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可采用標記重捕法來估算其數
量,A正確;在最初的一個月內,田鼠種群數量每天比前一天增加1.5%,
是前一天的1.015倍,這說明最初的一個月內田鼠種群呈“J”形增長,其
增長模型可構建為Nt=N0λt,其中λ=1.015,也說明在最初的一個月內,
田鼠的生存環境是空間條件充裕、食物充足,B、C正確;當田鼠種群的出
生率等于死亡率時,種群數量達到K值,此時不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時期,
有害動物的防治應在其種群數量達到K/2之前進行,D錯誤。1234567892.
(2025·北師大附中高三檢測)大約在1800年,綿羊被引入塔斯馬尼亞
島,綿羊種群呈“S”形增長,直到1860年才穩定在170萬頭左右。下列敘
述正確的是(
)A.
綿羊種群數量的變化與環境條件有關,而與出生率、死亡率變動無關B.
綿羊種群在達到環境容納量之前,每單位時間內種群增長的倍數不變C.
若綿羊種群密度增大,相應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傳播速度減小D.
若草的生物量不變而種類發生改變,綿羊種群的環境容納量可能發生
變化√123456789解析:
綿羊種群數量的變化與環境條件、出生率和死亡率變動均有
關,A錯誤;綿羊種群呈“S”形增長,在達到環境容納量之前,種群增長
速率先增大后減小,種群增長率逐漸降低,B錯誤;若綿羊種群密度增
大,相應病原微生物的傳播速度增強,C錯誤;若草的生物量不變而種類
發生改變,綿羊種群的環境容納量可能因可食用草類的改變而發生變化,
D正確。1234567893.
(2025·山東濟寧一模)調節種群數量的因素分為外源性因素和內源性
因素,外源性因素包括氣候、食物、種間競爭等,內源性因素有遺傳、行
為、內分泌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外源性因素包括密度制約因素和非密度制約因素B.
不同類型調節因素形成的環境壓力可以加速生物的進化進程C.
某種群密度過大時,在內源性調節因素的作用下環境容納量減小D.
種群數量變化是種群適應多因素作用而發展成的自我調節能力的體現√123456789解析:
影響種群密度的因素包括密度制約因素和非密度制約因素,A正
確;不同類型調節因素形成的環境壓力,使種群中基因頻率的改變速度加
快,可以加速生物的進化進程,B正確;某種群密度過大時,在內源性調
節因素的作用下種群密度降低,而環境容納量和環境中的資源和空間有
關,此時空間和資源不變,環境容納量不變,C錯誤;種群數量變化是種
群在外源性因素和內源性因素綜合作用下,種群內部作用導致的,即種群
適應多因素作用而發展成的自我調節能力的體現,D正確。1234567894.
我國著名生態學家馬世駿院士終身致力于蝗蟲防治工作,提出了“飛蝗
爆發的主因是水、旱災相間發生”的理論,即大旱容易導致河流面積萎
縮,松軟濕潤的河床成為蝗蟲卵的“天然溫室”。研究發現,某地區蝗蟲
在秋季產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季降溫提前,大量蝗蟲在產卵前死
亡,次年該地區蝗蟲的種群密度明顯下降。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蝗災的發生是在特定條件下種群數量爆發增長的結果B.
超過K值時,密度制約因素對蝗蟲種群數量的作用減弱C.
非密度制約因素導致蝗蟲出生率下降,使其種群密度下降D.
治理河流、加固堤壩等措施可影響蝗蟲出生率,降低種群密度√123456789解析:
蝗災的發生是在特定條件(如大旱)下種群數量爆發增長的結
果,A正確;超過K值時,種群內個體間競爭增大,密度制約因素對蝗蟲
種群數量的作用增強,B錯誤;某年秋季降溫提前,大量蝗蟲在產卵前死
亡,次年該地區蝗蟲的種群密度明顯下降,說明降溫這種非密度制約因素
導致蝗蟲出生率下降,使其種群密度下降,C正確;大旱容易導致河流面
積萎縮,松軟濕潤的河床成為蝗蟲卵的“天然溫室”,治理河流、加固堤
壩等措施可影響蝗蟲出生率,降低種群密度,D正確。1234567895.
(2025·河北唐山模擬)某地甲、乙兩種生物種群數量與λ的對應關系如
圖所示,λ為一年后種群數量Nt+1與當前種群數量Nt的比值。據圖分析,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種群數量小于N2,兩種群的種群數量和增長速率
均增加B.
當甲、乙種群數量均為N1時,一年后兩者數量仍相等C.
當甲、乙種群數量均為N2時,乙種群數量下降較甲快D.
該環境中,甲種群的環境容納量比乙種群的小√123456789解析:
根據λ=(Nt+1)/Nt,λ>1,種群數量一直在增加,在N2之
前,甲、乙種群數量一直在增大,增長速率先增大后減小,A錯誤;曲線
橫坐標為種群數量,當甲、乙種群數量均為N1時,一年后(Nt+1)/Nt相
等,因此甲、乙種群數量仍相等,B正確;當甲、乙種群數量均為N2時,
兩種群數量處于相對穩定狀態,當種群數量大于N2后,乙種群數量下降較
甲種群快,C錯誤;該環境中,甲種群和乙種群在種群數量處于N2時達到
穩定狀態,說明兩種群的環境容納量相等,D錯誤。1234567896.
(2025·蘇北四市一模)某興趣小組對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進行研究,結果如圖所示。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實驗需要對實驗器皿、培養液進行滅菌處理,并在酒
精燈火焰附近接種B.
該實驗中搖床的轉速、溫度、培養液的體積是無關變量,時間是唯一的
自變量C.
該實驗需每隔2
h計數一次或每隔2
h接種一支試管,最后一起計數D.
用臺盼藍染色后對酵母菌計數,只計呈無色的個體,超過母體一半大
的芽體也計數√123456789解析:
為防止雜菌對酵母菌產生影響,所以實驗需要對實驗器皿、培
養液進行滅菌處理,并在酒精燈火焰附近接種,A正確;該實驗中搖床的
轉速、溫度、培養液的體積是無關變量,時間和接種量是自變量,B錯
誤;根據橫坐標,可以確定該實驗需每隔2
h計數一次或每隔2
h接種一支
試管,最后一起計數,C正確;用臺盼藍染色后,活細胞呈無色,需要計
數,超過母體一半大的芽體按一個個體計數,D正確。1234567897.
(2024·黑龍江哈爾濱三模)某興趣小組將酵母菌分裝在500
mL培養瓶后,置于不同培養條件下進行培養,繪制出隨時間變化的酵母菌數量變化的曲線圖,如圖1所示;取某一天的酵母菌培養液稀釋100倍,經臺盼藍染液染色后,用血細胞計數板(規格為1
mm×1
mm×0.1
mm)進行計數,觀察到一個中方格的菌體數,如圖2所示,關于該實驗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用血細胞計數板進行計數時,先用吸管滴加培養液,再蓋蓋玻片B.40
h內①曲線中酵母菌種群的增長呈“J”形曲線,λ基本不變C.
④和⑤曲線K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培養瓶中最開始接種的酵母菌數量的不同D.
通過圖示中方格酵母菌種群數量可推測1
mL酵母菌種群數量是2.5×108個√123456789解析:B
用血細胞計數板對酵母菌進行計數時,先蓋蓋玻片再滴加培養液可以避免計數室產生氣泡,A錯誤;40
h內①曲線中酵母菌種群的增長呈“J”形曲線,該條件下環境適宜,λ基本不變,B正確;K值即環境容納量,是一定環境條件下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④和⑤曲線K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培養條件不同,C錯誤;據圖可知,圖中一個中格16小格中的酵母菌數總共有12個,其中3個被臺盼藍染色,說明為死細胞,不計數,則可計數酵母菌為9個,培養液中的酵母菌數=每個小格中的平均酵母菌數×400個小格×酵母菌培養稀釋倍數×10
000,則該1
mL樣品中酵母菌數為9÷16×400×100×10
000=2.25×108個·mL-1,D錯誤。1234567898.
(2025·山東菏澤模擬)研究人員在研究某種捕食者與其獵物關系時,構建了獵物種群數量與被捕食率、補充率的關系模型,如圖,其中補充率代表沒有被捕食的情況下獵物增長的比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當獵物種群數量介于A~B時,捕食者可以更有效地捕獲獵物B.
若該獵物表示害蟲,當數量超過B點時,會導致該蟲害的爆發C.
獵物種群數量介于A~B時,種群數量會逐漸穩定在B點D.
獵物種群數量超過B點時,種群可能出現
K值,且K值為C點√123456789解析:
種群數量介于A~B時,被捕食率大于補充率,被捕食率大于其他區間值,所以捕食者可以更有效地捕獲獵物,A正確;獵物種群數量超過B點時,補充率大于被捕食率,種群數量會逐漸增大,若該獵物表示害蟲,當數量超過B點時,會導致該蟲害的爆發,B正確;獵物種群數量介于A~B時,被捕食率大于補充率,種群數量會逐漸穩定在A點,C錯誤;獵物種群數量超過B點時,補充率大于被捕食率,種群數量會增加,在C點保持穩定,故種群可能出現K值,且K值為C點,D正確。123456789二、非選擇題9.
(2025·河北石家莊調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鋼鐵掛燈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及投資規劃建議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雙光柱指示Q型操作器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中國電影機械制造行業市場發展監測及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2025年中國胸腺法新市場調查研究及行業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2023-2029年中國果蔬汁型啤酒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策略咨詢報告
- 2018-2024年中國南美白對蝦養殖市場行情動態分析及發展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 電極切割線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2024-2030版)
- 2025年中國兒童家庭安全防護裝置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中國歐式鋼絲鉗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2024-2030)
- 2025年中國環己酮生產裝置市場調查研究及行業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2024年湖南省公安廳機關警務輔助人員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件專家版7第七講 華夷一體與中華民族空前繁盛(隋唐五代時期)
- 青春期的婦科知識講座
- 中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詩歌賞析之情感把握復習》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2023起重機械安全技術規程
- JJF 2088-2023 大型蒸汽滅菌器溫度、壓力、時間參數校準規范
- 設立體育產業公司可行性研究報告
- 社區托管班方案
- 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
- 15-1外墻節能構造現場施工檢驗記錄
- 汽車耐腐蝕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