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2北京高中合格考地理匯編:地球上的大氣_第1頁
2018-2022北京高中合格考地理匯編:地球上的大氣_第2頁
2018-2022北京高中合格考地理匯編:地球上的大氣_第3頁
2018-2022北京高中合格考地理匯編:地球上的大氣_第4頁
2018-2022北京高中合格考地理匯編:地球上的大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82018-2022北京高中合格考地理匯編地球上的大氣一、單選題(2022·北京·高二學業考試)讀“某自然地理過程模擬實驗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該模擬實驗過程中,煙的運動軌跡是(

)A.① B.② C.③ D.④2.該實驗主要模擬的是(

)A.大氣受熱過程 B.海陸間水循環 C.大氣熱力環流 D.海陸熱力性質差異(2019·北京·高二學業考試)某游客在游覽北戴河海濱的游記中寫道:“北戴河真不愧是避暑勝地,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這里的風都涼爽柔和,讓人感覺十分暢快。但白天和夜晚的風向是完全不同的。”讀“北戴河海濱一日內大氣運動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序號表示“涼爽柔和”晚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解釋北戴河海濱一日內風向變化主要運用的是(

)A.水循環 B.大氣受熱過程C.熱力環流 D.大氣垂直分層(2019·北京·高二學業考試)讀“干潔空氣的體積和質量構成《高度25千米以下)。完成下面小題。5.干潔空氣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成分是(

)A.氬氣 B.臭氧 C.氧氣 D.氮氣6.人類大量燃燒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會導致(

)A.二氧化碳增多,大氣逆輻射增強 B.臭氧層破壞,近地面氣溫降低C.氮氣增加,大氣的反射作用增強 D.水汽含量減少,太陽輻射減弱(2019·北京·高一學業考試)讀“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7.近地面大氣的主要直接熱源是A.① B.② C.③ D.④8.圖中⑤表示大氣的A.吸收作用 B.反射作用 C.保溫作用 D.輻射作用9.倡導低碳生活,減少CO2排放可以使A.①增強 B.③減弱 C.④減弱 D.⑤增強(2019·北京·高一學業考試)讀“某自然地理過程模擬實驗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0.該模擬實驗過程中,煙的運動軌跡是A.① B.② C.③ D.④11.該實驗主要模擬的是A.水循環 B.大氣受熱過程 C.熱力環流 D.大氣垂直分層(2018·北京·高二學業考試)讀“中國某海濱地區不同時間旗幟主要飄動方向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2.若旗幟飄動方向反映該地一日內主要風向的變化,則A.甲為夜晚,吹陸風 B.乙為夜晚,吹海風C.甲為白天,吹海風 D.乙為白天,吹陸風13.若旗幟飄動方向反映該地一年中盛行風向的變化,則引起盛行風向變化的主要成因是A.天氣系統不同 B.海陸熱力性質差異C.人類活動變化 D.氣壓帶、風帶移動二、綜合題14.(2022·北京·高二學業考試)北京市某同學暑期到青海省旅行。讀“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和資料,回答下列問題。出發當天,北京小雨。飛機起飛后,迅速爬升,經歷了一段顛簸后,進入平穩狀態。(1)飛機起飛時,處于大氣垂直分層中的____層,該層氣溫變化的特點是____,大氣____運動顯著,天氣現象多變,易造成飛機顛簸。中午時分到達青海省西寧市,感覺到陽光強烈。(2)說明西寧市光照較強的主要原因。旅途中,該同學記錄了如下旅行日志。旅行日志從西寧前往青海湖,一片片金黃的油菜花散落在公路兩邊的田野。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夜間,漫步湖邊,感受到湖面吹來的涼風習習,是因為夜晚湖面溫度低于湖岸陸地溫度。仰望星空,看到美麗的銀河,組成銀河的行星星光閃爍,引人遐想環湖游覽的鳥島景區和沙島景區,也都是很有特色。(3)請挑出旅行日志中的兩處錯誤,按示例格式抄寫錯誤原文并改正。【示例】錯誤1.原文:淡水湖

改正:咸水湖

參考答案1.A2.C【解析】1.依據熱力環流原理,熱水處氣流上升,冰塊處氣流下沉,水平方向上,底部由冰塊流向熱水,頂部由熱水頂部流向冰塊頂部,形成熱力環流,故選A。2.熱水和冰塊代表地面受熱不均,形成熱力環流,C正確;大氣受熱過程有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等,A錯誤;海陸間水循環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徑流等環節,B錯誤;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是海洋和陸地接收太陽輻射后增溫的速度和幅度不同,D錯誤。故選C。【點睛】常見的熱力環流有:海陸風、山谷風、城市風。3.C4.C【解析】3.晚上陸地降溫快,近地面氣溫低,形成高壓;海洋上降溫慢,氣溫高,形成低壓,近地面空氣由陸地吹向海洋,故C項正確。4.北戴河海濱一日內風向變化主要是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的氣溫差異,進而出現氣壓差異,主要運用的是熱力環流的原理,C項正確。5.D6.A【解析】5.讀表可知,無論是體積比還是質量比,干潔空氣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成分均是氮氣,D項正確。6.人類大量燃燒礦物燃料會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增強大氣逆輻射,A項正確。對臭氧層沒有破壞作用,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近地面氣溫升高,B錯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氣候變暖,蒸發旺盛,有可能使局部的冷濕地區的大氣中的水汽汽增加,D錯誤。對氮氣沒有影響,C項錯誤。7.C8.B9.C【解析】7.地面輻射是近地面大氣的主要直接熱源。圖中①表示太陽輻射,②為被大氣削弱后射向地面的太陽輻射,③為地面輻射,④為大氣逆輻射。故C正確。8.讀圖可知,⑤表示太陽輻射遇到云層后,被云層反射回宇宙空間,因此為反射作用。故B正確,A、C、D錯誤。9.倡導低碳生活,減少CO2排放可以使大氣逆輻射減弱。圖中①表示太陽輻射,③為地面輻射,④為大氣逆輻射,⑤表示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故C正確,A、B、D錯誤。10.A11.C【解析】10.圖中右側冰塊附近氣溫低,氣流下沉,左側熱水附近氣溫高,氣流上升。故A正確,B、C、D錯誤。11.該實驗煙在冰塊處下沉,在熱水處上升,即受熱處氣流上升,遇冷處氣流下沉;近地面水平方向冷的地方氣溫低、氣壓高,熱的地方氣溫高,氣壓低;水平方向上,空氣由高壓吹向低壓,形成環流。這種因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稱為熱力環流,故C正確。實驗中沒有降水、徑流,不能模擬水循環現象,故A錯誤;大氣受熱過程包括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圖中無太陽光照,故B錯誤;按大氣成分、溫度、密度等物理性質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一般把大氣分成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三層,圖中不能體現上述現象,故D錯誤。【點睛】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稱為熱力環流。它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12.A13.B【解析】【分析】本題級以中國某海濱地區不同時間旗幟主要飄動方向示意圖為材料,設置兩道試題,涉及海陸風環流和季風環流特征,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1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海陸熱力性質不同,陸地比熱容小,白天升溫快,氣流上升,形成低壓,海洋比熱容大,白天升溫慢,氣流下沉,形成高壓,風由海洋吹向陸地;夜晚陸地降溫快,氣流下沉,形成高壓,海洋降溫慢,氣流上升,形成低壓,風由陸地吹向海洋。圖中顯示,甲圖旗幟由陸地飄向海洋,即風由陸地吹向海洋,表示夜晚,吹陸風,選項A符合題意,排除C。乙圖旗幟由海洋飄向陸地,即風由海洋吹向陸地,為白天,吹海風,排除B、D。所以選A。13.若旗幟飄動方向反映該地一年中盛行風向的變化,說明該地盛行風在一年之中呈現出相反的風向,這種風向體現了季風環流的特點。由所學知識可知,季風環流的形成與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有關,選項B符合題意。天氣系統不同的風向變化是短時間的,而季風環流的風向變化是較長時間的,排除A。人類活動變化與季風環流形成無關,排除C。氣壓帶、風帶移動不是引起季風環流的主要成因,排除D。所以選B。14.(1)

對流

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

對流##垂直(2)海拔較高,空氣較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弱。(3)錯誤1.原文:低于。改正:高于。錯誤2.原文:行星。改正:恒星【解析】【分析】本題以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為載體,考查大氣各層特點、影響光照因素等內容。重點考查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等能力以及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學科素養。(1)根據所學,地球大氣自下而上依次劃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因此飛機從地面起飛時,處于對流層。讀圖可知,對流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因為地面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