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題試題2024北京育才學校高一(下)期中歷史(合格考)本試卷共8頁,100分,考試時長90分鐘第一部分本部分共40題,每題1.5分,共60分。在每題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河流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黃河和長江流域等出現了最初的文明。其中,兩河流域孕育的古老文明是()A.古代西亞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希臘文明2.古巴比倫王國在國家治理方面的特色是()A.制訂出現存最早的較為完整的成支法典 B.法老之下設官員處理政務C.創建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的政治體制 D.實行職業世襲的等級制度3.以下是古代東方各文明地區的地理位置及其文化成就,其中搭配正確的是()A.古代埃及—尼羅河流域—《羅摩衍那》B.古代中國—黃河與長江流域—太陽歷C.古代印度—印度河與恒河流域—發現“0”D.古巴比倫王國—兩河流域—象形文字4.柏拉圖說:“我們沿著大海生活,就像螞蟻或青蛙圍繞著一個池塘……”這說明古希臘人擴大文明影響的方式是A.移民建立殖民地 B.輸出技術和武器 C.廣泛的商品交換 D.實行行省制度5.制作知識卡片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高一某學生制作的某帝國的知識卡片,據此推斷該帝國是(
)A.拜占庭帝國 B.亞歷山大帝國 C.阿拉伯帝國 D.波斯帝國6.下列四幅圖片呈現了古代不同地區的文字。據此可知,其中產生于兩河流域的是()A.楔形文字 B.象形文字 C.甲骨文 D.瑪雅文字7.下列農作物中,屬于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獨立培育出來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在世界歷史上,5—15世紀一般被稱為“中古時期”。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產生了西歐的封建社會,其基本特征是()①種姓制度②莊園與農奴制度③封君封臣制度④君主立憲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9.中古時期西歐莊園里的勞動者以農奴為主,他們一般以每周在領主的自營地上勞動三天的“義務”來換取耕種自己“份地”的“權利”:此外,他們每年還須向領主繳納一些實物和貨幣稅。這說明中古西歐莊園()A.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 B.催生了早期資本主義萌芽C.具有一定基層自治色彩 D.存在嚴格的人身依附關系10.下表是某學者對古代拉丁美洲文明研究內容的節選。據此判斷,該學者主要強調的是拉丁美洲()農業他們修筑的梯田和灌溉工程是舉世無雙的;自主栽培了許多農作物,如玉米、花生、殊椒、煙草等;沒有馬、牛等大牲畜,馴養了小型牲畜駱馬,羊駝宗教信仰沒有佛教、天主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印記,只崇拜自然神,如太陽神,雨神等建筑金字塔呈截面形,其上建有廟宇交通沒有發明輪子和車,馱運物品使用人力或小型牲畜A.文明的先進性 B.文明的獨特性 C.文明的局限性 D.文明的保守性11.10-11世紀起,西歐各地興起了眾多城市。以下關于西歐城市興起的表述,正確的有()①主要居民是手工業者和商人②城市完全獨立于各地區的封建主③市民階層逐漸成為重要力量④城市興起有利于國王的統一事業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2.中古時期,法國北部瓦朗西安城市民和約規定:“根據共同遵守的和約,凡往來瓦朗西安集市的商人及其貨物,均不得受到侵犯……凡違此條者,經兩名瓦朗西安市民指證,應對受害商人作出相應賠償,另繳納60先令罰金,其中20先令歸受害高人,40先令歸法官……”下列對該和約解讀正確的是()A.推動了封建制度瓦解 B.打擊了君主專制制度C.促進了工業革命產生 D.有利于商品經濟發展13.“拜占庭文明并非一個孤立的歷史和文化現象。一方面它是古希臘、羅馬文明的延續;另一方面它又影響了近代西方文明尤其是斯拉夫文明的形成。”以下能夠印證此觀點的有()①《一千零一夜》②《羅馬民法大全》③《吉爾伽美什》④俄羅斯圓頂多塔建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4.1982年,在俄羅斯古城諾夫哥羅德(位于基輔羅斯與拜占庭之間的商路上)出土了700多枚雙耳瓶碎片,碎片上的涂繪與拜占庭的涂繪非常相似,碎片上的文字有希臘語文、斯拉夫語文等多種語言,內容以商業、經濟和日常生活為主。據此推斷()A.希臘古典文明對基輔羅斯文明影響很小B.拜占庭和俄羅斯都是中央集權的大帝國C.商旅往來是拜占庭與基輔羅斯交往方式之一D.東正教宗教文化對基輔羅斯的影響極其深遠15.《羅馬民法大全》奠定了后世法學尤其是大陸法系民法典的基礎,是法學研究者研究民法學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獻資料之一。主持編纂該法典的是()A.蘇格拉底 B.亞歷山大 C.希羅多德 D.查士丁尼16.下列是某學生所做的學習筆記,其學習的主題應是A.亞非國家間的友好往來 B.東西方文明間相互交融C.中華文明影響周邊國家 D.亞洲各國經濟聯系加強17.下列文化遺存中,見證了古代非洲歷史發展的是()①蘇美爾人的戰車繪畫②大津巴布韋遺址③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④馬丘比丘城遺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里斯本航海紀念碑是為紀念葡萄牙亨利王子(1394—1460年)所建。因其在世期間,創辦航海學校,培訓本國水手,設立專門研究航海技術的觀象臺,聘請各地的航海人才為師。這些措施()A.促使葡萄牙成為海上霸主 B.為新航路開辟準備了條件C.旨在發展本國的海事教育 D.推動了葡萄牙的社會轉型1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航線①是達伽馬開辟的 B.航線②是葡萄牙支持的C.航線③經過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D.航線④是四條航線中開辟最晚的20.早期殖民擴張中斷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會發展進程,打破了原本相對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這段話闡釋的是早期殖民擴張的()A.原因 B.條件 C.過程 D.影響21.14世紀到17世紀初發生在歐洲的宣揚新思想的新文化運動中,意大利地區人才輩出,其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被稱為“文學三杰”。這場“新文化運動”是()A.文藝復興 B.宗教改革 C.科學革命 D.啟蒙運動22.馬丁路德認為“人們只有通過信仰,而不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報上帝”。這表明馬丁路德的主張是()A.因行稱義 B.君權神授 C.因信稱義 D.科學實驗23.1789年,法國制憲議會頒布了大革命時期的綱領性文件,文件中明確提出人權、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權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原則。這一文件是()A.《權利法案》 B.《王位繼承法》 C.《獨立宣言》 D.《人權宣言》24.19世紀,資本主義在全球范圍內繼續擴展,其具體表現有()①美國獨立戰爭②俄國農奴制改革③日本明治維新④德意志帝國成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5.據統計,英國的煤炭產量由1770年的600萬噸增加到1850年的4950萬噸,這是由于()A.蒸汽機的廣泛使用 B.內燃機的普遍使用C.石油化工業的發展 D.通訊工具不斷革新26.如圖為某歷史人物傳記目錄的節選,該傳記名稱應為()A.《牛頓傳》 B.《華盛頓傳》 C.《拿破侖傳》 D.《馬克思傳》27.法國大革命期間,議會頒布一部綱領性文件,明確提出了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權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原則。這一文件是()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人權宣言》 D.《宅地法》28.下圖是一位同學繪制的思維導圖,填入“?”處最恰當的應是A.火車 B.瓦特 C.成果 D.工廠29.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其影響是()A.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B.工廠制度出現C.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D.歐美開始城市化進程30.第二次工業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簡單延續,它具有不同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顯著特點,表現如下()①科學技術與生產更緊密結合②幾乎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發生③取得了更豐富更重要的成果④生產方式與管理方式發生根本變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1.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英國的發明者主要是工匠、學徒、作坊主等,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主要發明者的情況如表所示。這說明,第二次工業革命發明者身份成就西門子物理學家發電機格拉姆物理學家電動機諾貝爾化學家炸藥雷佩化學家合成橡膠A.范圍廣、規模大、進展迅速 B.以機器動力革新為標志C.凸顯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 D.推動壟斷組織廣泛建立32.文藝復興是14世紀到17世紀初發生在歐洲的思想文化運動,肯定了人的價值和尊嚴。這一運動的代表人物有()A.彼特拉克 B.孟德斯鳩 C.伏爾泰 D.盧梭33.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以理性和科學的光芒,驅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熱和專制統治帶來的黑暗。啟蒙運動思想家的主張有()①提倡三權分立②宣揚主權在民③贊同君主專制④倡導天賦人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4.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一部法律文獻,擴大議會權力,限制王權,這部法律文獻是()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35.某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摘錄了“倒幕運動”“殖產興業”“文明開化”“脫亞入歐”等關鍵詞。他學習的歷史事件是()A.美國內戰 B.俄國農奴制改革C.日本明治維新 D.德意志統一36.《共產黨宣言》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它的發表標志著()A.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B.“第一國際”的成立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的勝利37.它是英國工業革命中偉大的技術發明,為工業革命提供了主要動力,是生產技術史上的一次飛躍。“它”是()A.飛梭 B.珍妮紡紗機 C.蒸汽機 D.水力織布機38.下圖是一幅創作于18世紀末的倫敦全景畫,圖中既描繪了泰晤士河兩岸大大小小的工廠,也展現了工廠煙囪排放著烏黑的濃煙。這種情景的出現是因為()A.奴隸貿易的興起 B.光榮革命的發生 C.工業革命的開展 D.經濟危機的爆發39.“到19世紀中期,英國……往昔那種田園詩般的風情不見了……鄉村建起了灰暗的廠房,城鎮豎起了高聳的煙囪,工廠里回蕩著機器的轟響……人們靠工業、而不是農業生存。”據此可以推斷出()A.英國農業已經徹底衰落B.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C.現代工業提供了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D.工業化深刻影響了英國的社會與經濟40.下圖是社會主義運動的理論與實踐的示意圖。空白處應為()A.法國大革命爆發 B.《共產黨宣言》的發表C.第一國際成立 D.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第二部分本部分共3題,共40分。41.探索·實踐·變化材料一《政府論》是洛克傾注多年的心血之作。在這部著作中,他對近半個世紀英國政治思想領域的斗爭進行了清理和總結,為新政權提供了理論論證。洛克法治思想的突出特點,是強調依法行政,即用法律約束和限制行政權力(即王權)。他指出,在君主專制政體中,君主只是用心血來潮或毫無約束的意志代替法律,而沒有任何準繩和規定約束君主的行為。——摘編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1)依據材料一,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張。結合所學知識,用“光榮革命”后的史實說明英國政治變革是如何體現洛克思想主張的。材料二瓦特在中學學習了法語、希臘語,還自學了德語、意大利語,這使得他有機會接觸和看懂更多優秀外文文獻。瓦特本人在倫敦學藝期間購買了《數學儀器的制造和使用》。他在格拉斯哥大學工作期間閱讀了不少書籍,了解了關于蒸汽機發明的知識,豐富的數學知識和實踐經驗,有助于瓦特在蒸汽機改良過程中有效地解決一些精準測量與數量化表達的問題。——摘編自韓玉德、安維復《試論詹姆斯·瓦特的工匠精神》(2)依據材料二,概括瓦特取得成就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機廣泛應用的影響。材料三1845—1846年,馬克思、恩格斯合寫《德意志意識形態》,首次對唯物史觀作了較系統的論述,論證了物質生產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決定作用,闡述了共產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1867年,《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創立了剩余價值理論,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內部資產階級剝削無產階級的秘密。在革命實踐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堅決捍衛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斷擴大科學社會主義在工人運動中的影響,指導國際工人運動健康發展。——摘編自《社會主義發展簡史》(3)依據材料三,指出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創新。結合所學知識,簡述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42.交流·互鑒·共贏古典時代(公元前500—公元500年)之前,遠距離貿易存在很大的風險。在古典時代,兩方面的發展降低了旅行的風險,刺激了遠距離貿易。首先,統治者出于軍事和管理國家的目的,大力投資修建道路和橋梁,客觀上促進了國內貿易的發展。其次,古典社會建立起來的龐大帝國往往彼此相連。當這些帝國彼此之間沒有直接的對抗和沖突時,整個歐亞大陸和北非的廣大地區就會出現一派和平的氣息。遠距離商貿的成本降低了,商品經營的規模急劇擴大。——摘編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1)依據材料,概括古代遠距離貿易發展的條件。“哥倫布交流”指的是16到18世紀間,發生在美洲、歐洲、亞洲和非洲間的動植物、微生物的交流和人口的遷移。下表為“哥倫布交流”的大事年表(部分)。1492年哥倫布到達新大陸16世紀初馬和牛被引進到新大陸1510年西班牙的殖民地開始進口奴隸勞動力1535年法國人帶來的流感病毒使圣勞倫斯河谷的印第安人滅絕1555年中國出現最早的玉米種植記錄16世紀70年代巴西成為主要的奴隸輸入地16世紀90年代愛爾蘭、西班牙、法國等地開始種植馬鈴薯約1700年歐洲人滲透地區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整理自菲利普·費爾南德茲-阿邁斯托《世界:一部歷史》(2)依據材料和所學,分析“哥倫布交流”帶來的影響。4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19世紀世界及部分地區人口變化簡表(單位:百萬)中國印度歐洲非洲撒哈拉以南拉丁美洲全球1400年70745260364251600年11014589104105451800年3301801469219900(1)閱讀材料一,指出世界及部分地區人口的變化并分析原因。材料二下列是部分學者關于工業革命的相關論述。工業革命開始后,工業資產階級迅速崛起,其經濟地位和社會勢力以驚人的速度飛快地增長,不少工廠主在幾十年內便由一個小業主發展為百萬富翁,商業、金融貴族被推向后臺。但是,在政治上,工業資產階級繼續被排斥于議會大門之外,處于無權地位。……他們迫切要求改革舊的議會選舉制度,以便能夠在議會中占有一席之地,與貴族分享國家統治大權。1851年英國女性人口為1070萬人,其中參加工作的婦女有283萬人,大多集中在紡織業、服裝業、幫傭。另外,采礦業、金屬業、造紙、印刷、食品、水泥、制磚、玻璃等行業也雇傭了一部分女工。大批農村人口流入城市以后,城市人口的激增,使得城市原有的住房不能滿足需要,城市住房十分擁擠。由于城市居住條件太差,導致衛生環境十分惡劣,疾病到處流行。英國工業化初期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煤煙塵和水蒸氣的結合,這使倫敦成了世界著名的“霧都”。(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工業革命對英國社會的影響。
參考答案第一部分本部分共40題,每題1.5分,共60分。在每題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兩河”是指西亞的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兩河流域孕育了古代西亞文明,A項正確;北非尼羅河流域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排除B項;南亞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孕育了古代印度文明,排除C項;歐洲巴爾干半島南部和愛琴海地區是古代希臘文明的中心區域,排除D項。故選A項。2.【答案】A【詳解】本題屬于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設問可知本題為正向題。時空是:古巴比倫時期。結合所學知識,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A項正確;古埃及在法老之下設官員處理政務,排除B項;創建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的政治體制是古希臘的民主政治,排除C項;實行職業世襲的等級制度比較典型的國家是古印度,排除D項。故選A項。3.【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以得出準確時空是古代世界。據所學可知,古代印度文明誕生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印度人發現了“0”,C項正確;《羅摩衍那》不是古埃及文明而是古印度文明,排除A項;太陽歷不是中國人發明的而是古埃及人發明的,排除B項;兩河流域的文字不是象形文字而是楔形文字,排除D項。故選C項。4.【答案】A【詳解】根據柏拉圖的說法,青蛙就好比希臘,池塘好比大海,古希臘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其勃興的最重要的客觀條件就是海洋。希臘三面環水,港灣多,島嶼多,不適合農耕,適宜航海和對外貿易,因此古希臘人擴大文明影響的方式就是通過海洋進行,主要方式是移民和建立海外殖民地,答案為A;古希臘的客觀條件適宜航海和對外貿易,而不是BC,排除;D波斯和中國元朝的行政管理制度,不符合題意,排除。5.【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可知,亞歷山大率領希臘聯軍東征,以武力征服的方式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為了鞏固統治亞歷山大帝國在地方上實行行省制度,任用馬其頓人和希臘人擔任主要職務,推廣希臘文化,B項正確;拜占庭帝國建立于395年,排除A項;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是中古時期時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蘭帝國,排除C項;波斯帝國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沒有廣泛推廣希臘文化,排除D項。故選B項。6.【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時空是古代(兩河流域)。據本題圖示并結合所學可得出主要結論:楔形文字產生于兩河流域,A項正確;象形文字產生于埃及,排除B項;甲骨文產生于中國,排除C項;瑪雅文字產生于美洲,排除D項。故選A項。7.【答案】A【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古代(美洲)。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玉米、馬鈴薯和花生原產于美洲,后經在新航路開辟后,西方殖民者發現美洲,將原產于美洲的作物傳遍世界,因此①②③正確;水稻是中國人培育出來的農作物,④錯誤,A項正確;排除B、C、D三項。故選A項。8.【答案】B【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內容,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時空是:5—15世紀(歐洲)。莊園與農奴制度是中古時期的歐洲長期采用的經濟制度,②正確;封君封臣制度是中古時期的歐洲長期采用的政治制度,③正確;②③正確,B項正確;種姓制度是古印度采用的制度,①錯誤,排除A項;君主立憲制是近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之一,典型代表是英國、日本,④錯誤,排除C項、D項。故選B項。9.【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古時期(西歐)。根據材料“他們一般以每周在領主的自營地上勞動三天的‘義務’來換取耕種自己‘份地’的‘權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古西歐的農奴是封建領主的從屬,要為領主“義務”勞動來換取自己的相應“權利”,人身不自由,依附于其領主,存在嚴格的人身依附關系,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人身依附關系,未體現莊園自給自足,無法說明其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排除A項;早期資本主義萌芽誕生于中世紀的西歐城市,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提及莊園的自治情況,而是集中在農奴與領主之間的經濟關系上,選項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10.【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拉丁美洲)。根據材料“自主栽培了許多農作物,如玉米、花生、殊椒、煙草等”、“崇拜自然神,如太陽神,雨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代拉丁美洲的農業文明、宗教信仰、建筑、交通等方面與亞歐大陸有著很大差異,反映了拉美地區文明的獨特性,B項正確;拉美地區文明并不先進,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拉美地區文明的獨特性,沒有體現局限性,排除C項;文明的保守性主要體現在某一個時間段內始終保持不變的形態,材料沒有涉及拉美文明的保守性,排除D項。故選B項。11.【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0-11世紀(西歐)。據本題材料可知,隨著歐洲社會走向穩定,封建經濟獲得一定發展,10-11世紀起,西歐各地興起了眾多城市,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業者和商人,①正確;封建主用對待農奴的方式對待城市市民,一些城市通過與封建主談判,或以金錢贖買等方式贏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權,因此這時期的城市仍受到封建主的一定約束,②錯誤;這時期一些城市通過與封建主談判,或以金錢贖買,或武裝暴動,贏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權,自治有利于城市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逐漸成為重要力量,③正確;這時期的城市還以金錢和人力支持王權,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王的統一事業,④正確;綜上所述,①③④正確,B項正確;排除A、C、D三項。12.【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歐洲。由材料信息“根據共同遵守的和約,凡往來瓦朗西安集市的商人及其貨物,均不得受到侵犯……凡違此條者,經兩名瓦朗西安市民指證,應對受害商人作出相應賠償,另繳納60先令罰金,其中20先令歸受害高人,40先令歸法官……”可知法國保護過往商人及貨物,并對違反者進行處罰,保障受害人的權益,這促進了城市來往客商進行貿易往來的積極性,有利于商品經濟發展,D項正確;此舉主要是從經濟角度出發的,與封建制度、君主制度無關,排除AB項;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工業革命產生,材料未涉及生產力發展的內容,排除C項。故選D項。13.【答案】D【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主要時空是古代拜占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羅馬民法大全》是在之前羅馬法的基礎上形成的,俄羅斯文化受到拜占庭的影響,②④項正確,①項錯在《一千零一夜》屬于阿拉伯文化,與拜占庭文明不相關,③項錯在《吉爾伽美什》屬于古代西亞文化,與拜占庭文明不相關,故本題選擇D項。14.【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82年(世界)。據本題材料信息可知,基輔羅斯與拜占庭之間的商路上出土了與拜占庭文化相似的雙耳瓶碎片,并有相關文字佐證,說明商旅往來是拜占庭與基輔羅斯交往方式之一,C項正確;材料強調拜占庭文明與俄羅斯文明的交往,無法反映古希臘文明的影響,排除A項;材料中出土的文物與拜占庭和俄羅斯的政治體制無關,排除B項;材料并未涉及東正教宗教文化,無法說明其對基輔羅斯的影響極其深遠,排除D項。故選C項。15.【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時空是東羅馬帝國時期(東羅馬帝國)。據本題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結論:《羅馬民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獻的統稱,由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編纂的一部匯編式法典,是羅馬法的集大成者,D項正確;蘇格拉底是古希臘文明的代表人物,與材料不符,排除A項;亞歷山大的主要成就是建立帝國,并向外推廣希臘文化,排除B項;希羅多德是希臘最早的歷史學家之一,被西方世界譽為“歷史之父”,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6.【答案】C【分析】【詳解】根據“日本大化改新,實行租庸調制”“高麗王朝在中央設三省六部”“越南引進科舉制度”可知,材料反映中華文明影響周邊國家,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亞非國家間的友好往來,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東西方文明間相互交融,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亞洲各國經濟聯系加強,排除D項。故選C項。17.【答案】C【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古代(非洲)。根據圖片內容并結合所學可知,①蘇美爾人的戰車繪畫屬于西亞;②大津巴布韋遺址屬于非洲;③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屬于非洲;④馬丘比丘城遺址屬于美洲。屬于非洲的文化遺存是②③,C項正確;排除A、B、D項。故本題選C項。18.【答案】B【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是目的題、影響題。時空是:15世紀(西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15世紀中葉西歐國家試圖探索前往東方的新航路,葡萄牙亨利王子培養航海人才,研究航海技術,組織人對西非等地沿海探航,為新航路開辟準備了條件,B項正確;亨利王子推動了葡萄牙航海事業的發展,但并未使葡萄牙成為海上霸主,排除A項;亨利王子除了創辦航海學校外,還支持研究航海技術,組織人對西非等地沿海探航,目的是發展本國航海事業,而非僅僅為了發展海事教育,排除C項;15-16世紀葡萄牙固守封建制度,社會轉型進程落后于英、法、荷等國家,排除D項。故選B項。19.【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以得出準確時空是新航路開辟時期歐洲。根據所學可知航線④是1519-1522年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是四條航線中最晚的,D項正確;根據所學可知航線①是迪亞士開辟的,排除A項;根據所學可知航線②是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是西班牙支持的,排除B項;根據所學可知航線③達伽馬直抵印度,經過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排除C項。故選D項。20.【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以來,西歐殖民者對美洲、非洲殖民掠奪破壞,打破了原本相對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因此這段話闡述了早期殖民擴張的影響,D項正確;材料與原因、條件、過程都無關,排除ABC項。故選D項。21.【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到17世紀初,從意大利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產生了但丁等“文學三杰”,A項正確;宗教改革首先發生在16世紀早期的德意志,是一場社會政治運動,排除B項;科學革命與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文學三杰”的出現不符,排除C項;啟蒙運動發生在17至18世紀,并且其高潮在法國,排除D項;故選A項。22.【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以得出準確時空是宗教改革時期(德意志)。據材料“人們只有通過信仰,而不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報上帝”可知,馬丁路德認為,教徒只需要對上帝有虔誠的信仰就可以靈魂得救,顯然這是馬丁路德的“因信稱義”主張,C項正確;因行稱義是指,教徒只有依靠以教皇為首的教階制度和復雜的圣禮,參加教會組織的各種宗教活動,才能得救,不符題意,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君權神授思想,排除B項;材料不涉及科學態度,排除D項。故選C項。23.【答案】D【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大革命時期,明確提出人權、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權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原則的綱領性文件是《人權宣言》,是在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的綱領性文件,D項正確;《權利法案》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并非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排除A項;《王位繼承法》是英國的文件,并且與“提出人權、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權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原則”等不符,排除B項;美國獨立戰爭時期頒布的《獨立宣言》并未強調保護私有財產等原則,排除C項。故選D項。24.【答案】D【詳解】美國獨立戰爭發生在18世紀,與題干時間19世紀不相符,排除①;俄國農奴制改革,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資產階級統治在世界范圍內的鞏固與擴大,②項正確;日本進行明治維新,促進了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資產階級統治在世界范圍內的鞏固與擴大,③項正確;德國統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國,促進了資產階級統治在世界范圍內的鞏固與擴大,④項符合題意;因此選項中有①的不符合題意,A項有①,排除A項;B項有①,排除B項;C項有①,排除C項;D項沒有①,D項正確。故選D項。25.【答案】A【詳解】從材料可以看出,題干涉及的時間1770至1850年,我們不難判斷出,此周期英國在開展工業革命,材料中英國煤產量大幅上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主要是由于工業革命時期蒸汽機的廣泛運用,需要煤炭作為燃料,A項正確;內燃機的普遍使用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不符史實,排除B項;題干涉及的信息是工業革命時期英國煤炭的大量使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主要是由于工業革命中蒸汽機的廣泛應用,石油工業的發展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排除C項;通訊工具不斷革新與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大量使用煤炭不相關,材料與沒有涉及通訊工具不斷革新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A項。26.【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世界。據材料“黑格爾的弟子、歷史唯物主義、《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信息可直接得出這個歷史人物是馬克思,故該傳記名稱應為《馬克思傳》,D項正確;牛頓、華盛頓、拿破侖的事跡與材料不符,排除ABC項。故選D項。27.【答案】C【詳解】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這是正向題。時空范圍為18世紀八九十年代(法國)。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的《人權宣言》明確提出了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權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原則,C項正確;《權利法案》是英國頒布的,標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排除A項;《獨立宣言》頒布時間是在1776年,而且是美國頒布的,排除B項;《宅地法》頒布時間是在1862年,排除D項。故選C項。28.【答案】C【詳解】材料體現的是圍繞工業革命的背景、進程、影響等幾個重要的要素方面繪制的思維導圖,在“?”處應該是成果,與工業革命背景、進程、影響的要素相匹配,C項正確;火車是工業革命成果的表現,屬于成果,不符合題意,A項錯誤;瓦特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發明改良蒸汽機的相關人物,屬于進程,不符合材料,B項錯誤;工廠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出現的管理方式,應屬于進程,D項錯誤。29.【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電力的廣泛使用,內燃機的發明和石油化工的發展是其主要標志,人類進入“電氣時代”,C項正確;英國成為世界工廠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排除A項;工廠制度出現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排除B項;歐美開始城市化進程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C項。30.【答案】A【詳解】第二次工業革命過程中,科學技術與生產更緊密結合,①正確;從發生的地域空間看,幾乎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發生,②正確;由于近代科學理論的指導,第二次工業革命比第一次工業革命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③正確;生產方式有原始社會、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社會主義5種生產方式,第二次工業革命生產方式還是資本主義,排除④。故選A項。31.【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明者主要是物理學家、化學家,說明科學理論與生產力緊密結合,故C項正確;A項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屬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排除B項;D項是第二次工業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C項。32.【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據本題材料可知,彼特拉克是文藝復興中文學三杰,A項正確;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都為啟蒙思想家,排除BCD項。故選A項。33.【答案】B【分析】【詳解】根據材料“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以理性和科學的光芒,驅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熱和專制統治帶來的黑暗”及所學知識可得,孟德斯鳩主張三權分立,伏爾泰、孟德斯鳩和盧梭主張宣揚主權在民、倡導天賦人僅,①②④符合題意,B項正確;思想啟蒙代表主要反對君主專制,③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故選B項。34.【答案】A【分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英國議會于1689年簽訂《權利法案》,擴大了議會權力,限制了王權,標志著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A項正確;BD均是美國頒布的,排除BD項;《人權宣言》頒布于法國大革命期間,排除C項。故選A項。35.【答案】C【詳解】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提出“倒幕運動”“殖產興業”“文明開化”“脫亞入歐”等,C項正確;材料涉及的關鍵詞與美國、俄國和德意志無關,排除A、B、D項。故選C項。36.【答案】A【分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共產黨宣言》是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全文貫穿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它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標志,A項正確;第一國際,即國際工人協會,是1864年建立的國際工人聯合組織,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舉行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反動統治,建立了無產階級革命政權,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1917年的十月革命是俄國工人階級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聯合貧農所完成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A項。37.【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蒸汽機是英國工業革命的標志性技術發明,為工業革命提供了主要動力,是生產技術史上的一次飛躍,C項符合題意;飛梭是工業革命的導火線,并非工業革命中的偉大發明,A項錯誤;手搖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但并未給工業革命提供主要動力,B項錯誤;水力織布機只是工業革命中的一項發明,并非生產技術史上的飛躍,D項不符合題意。38.【答案】C【詳解】依據材料“描繪了泰晤士河兩岸大大小小的工廠,也展現了工廠煙囪排放著烏黑的濃煙”,結合時間18世紀末,可知是工業革命的推動下,促進了工廠的發展,同時也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C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工業革命,未涉及奴隸貿易,排除A項;光榮革命發生的時間是1688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材料涉及的是工業革命的推動下,生產力的迅速發展,未涉及經濟危機,排除D項。故選C項。39.【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人們靠工業、而不是農業生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后,英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D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農業的衰落,排除A項;B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沒有提到工人階級,排除B項;C項材料沒有體現,排除C項。故選D項。40.【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B項正確;法國大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與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不符,A項錯誤;第一國際成立并非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C項錯誤;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是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和實踐的結果,D項錯誤。第二部分本部分共3題,共40分。41.【答案】(1)主張:用法律約束和限制王權。說明: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擴大議會權力,限制王權。1701年,英國議會通過《王位繼承法》,規定國王不得為天主教徒,也不能與天主教徒結婚。君主立憲制逐步形成。(2)原因:勤于學習,善于汲取他人經驗,重視實踐應用。影響:解決了生產動力受自然條件限制的問題,推動了機器的普及;革新了動力技術,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3)創新:創立了唯物史觀、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剩余價值學說。意義: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指導了國際工人運動的開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世界范圍內的建立和發展,成為亞洲和美洲民族民主運動的重要思想武器。【小問1詳解】本題是特點、列舉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世界。主張:根據材料“洛克法治思想的突出特點,是強調依法行政,即用法律約束和限制行政權力(即王權)”可概括出用法律約束和限制王權。說明:結合英國代議制發展歷程和限制王權的史實進行概括,如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擴大議會權力,限制王權。1701年,英國議會通過《王位繼承法》,規定國王不得為天主教徒,也不能與天主教徒結婚。君主立憲制逐步形成。【小問2詳解】本題是背景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世界。原因:根據材料“瓦特在中學學習了法語、希臘語,還自學了德語、意大利語,這使得他有機會接觸和看懂更多優秀外文文獻”“豐富的數學知識和實踐經驗”可概括出勤于學習,善于汲取他人經驗,重視實踐應用。影響:結合所學可知,蒸汽機以蒸汽為動力,解決了生產動力受自然條件限制的問題,推動了機器的普及;革新了動力技術,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小問3詳解】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世界。創新:根據材料“首次對唯物史觀作了較系統的論述”“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創立了剩余價值理論”可概括出創立了唯物史觀、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剩余價值學說。意義:根據材料“論證了物質生產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決定作用,闡述了共產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不斷擴大科學社會主義在工人運動中的影響,指導國際工人運動健康發展”并結合所學可概括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指導了國際工人運動的開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世界范圍內的建立和發展,成為亞洲和美洲民族民主運動的重要思想武器。42.【答案】(1)條件:道路的修筑和交通的發展,便利了國內貿易;帝國的不斷擴大,促進了不同文明區聯系的加強;和平的環境,降低了遠距離貿易的風險;跨區域商路的形成,提供了遠距離貿易的條件。
(2)影響:高產糧食作物的傳播,提高了糧食產量,促進了世界總人口增長,改變了飲食結構;殖民擴張與人口遷徙,帶來了疾病的傳播,造成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為彌補勞動力不足,殖民者販賣奴隸,奴隸貿易興起;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辦公樓清潔服務與室內環境監測協議
- 二零二五年度綠色環保雞苗運輸綠色環保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空作業安全生產協議
- 2025版電子產品展覽館產品陳列與宣傳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插班生入班管理服務合同范本
- 傳統養豬合作協議書范本
- 鑒定合作協議書范本
- 合股種樹協議書范本
- 公路使用協議書模板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講座場景詳盡場記人員聘用合同
- 醫院消化內科面試題及答案
- 鋰離子電池極片輥壓工序簡介
- GB/T 3683-2023橡膠軟管及軟管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體適用的鋼絲編織增強液壓型規范
- 七年級上學期歷史導言課課件 ( 希沃白板課件+PPT課件)
- 醫療管理制度PDCA培訓:提高醫院感染管理相關制度的落實率
- 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
- 軟件系統售后服務方案
- GB/T 9765-2009輪胎氣門嘴螺紋
- GB/T 4623-2014環形混凝土電桿
- GB/T 23806-2009精細陶瓷斷裂韌性試驗方法單邊預裂紋梁(SEPB)法
- GB/T 16823.3-2010緊固件扭矩-夾緊力試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