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05DB232021-09-08發布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IDB23/T2982—2021本文件依據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提出。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黑龍江省農業環境與耕地保護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鄒文秀、韓曉增、陸欣春、陳旭、嚴君、馮玉鈿、馬云橋、郭玉華、趙雷、劉國輝、王云龍、閆玲、張妍茹。1DB23/T2982—2021冷涼區黑土地保護利用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冷涼區黑土地保護利用的技術流程和作業要求、田間檔案的內容。本文件適用于黑龍江省冷涼區黑土地保護利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4675.6保護性耕作機械秸稈粉碎還田機JB/T10295深松整地聯合作業機NY/T1355玉米收獲機作業質量NY/T3694東北黑土區旱地肥沃耕層構建技術規程DB23/T1061.4億畝生態高產標準農田大豆生產技術規程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冷涼區≥10℃積溫在1900℃~2300℃的區域,主要分布在第四、第五和第六積溫帶。3.2黑土地擁有黑色或者黑色腐殖質表土層的土地,是性狀好、肥力高、適宜農耕的優質土地。3.3秸稈深混還田采用機械的方法將秸稈深混到0cm~35cm土層的一種秸稈還田作業方式。3.4秸稈覆蓋條耕玉米秸稈覆蓋的基礎上,利用條耕機整理出寬25cm的無秸稈苗帶,全生育期保持秸稈覆蓋的耕作方式。2DB23/T2982—20214技術流程和作業要求4.1第一年秸稈深混還田4.1.1技術流程玉米機械化收獲秸稈粉碎深翻耙地起壟鎮壓翌年播種。4.1.2作業質量4.1.2.1玉米收獲及秸稈處理秋季玉米成熟后,使用帶秸稈粉碎裝置的聯合收割機收獲,同時將秸稈拋撒在田面上,作業質量應符合NY/T1355的規定。施用拖拉機牽引秸稈粉碎機進一步將玉米秸稈和根茬進行粉碎作業,秸稈粉碎長度≤10cm,秸稈粉碎長度合格率≥85%,留茬高度≤10cm,秸稈拋撒均勻度≥80%,無堆積。秸稈粉碎機應符合GB/T24675.6的規定。4.1.2.2秸稈深混還田采用拖拉機牽螺旋式犁壁犁進行土層翻轉作業,作業深度30cm~35cm,讓平鋪在田面上的秸稈進入0cm~35cm土層,夾在兩個土垡中間,機械作業質量應符合NY/T3694的規定。利用圓盤耙,將夾在兩個土垡中間的秸稈與土壤進行深混作業。圓盤耙作業過程中做到無秸稈拖堆、無漏耙,耙地后地表平整度、土壤膨松度、土壤擾動系數等指標應符合JB/T10295的規定。4.1.2.3起壟、鎮壓根據第二年種植作物的需要起壟,壟向直、壟距均勻一致;然后及時鎮壓,使土壤達到待播種狀態。4.2第二年和第三年玉米秸稈覆蓋條耕4.2.1作業流程玉米機械化收獲秸稈粉碎條耕翌年播種。4.2.2作業質量4.2.2.1玉米收獲及秸稈處理玉米收獲及秸稈處理同4.1.2.1。4.2.2.2秸稈覆蓋條耕使用條耕機沿前茬原壟進行條耕,形成寬25cm、高8cm~15cm的平整、疏松、無秸稈播種帶,達到待播種狀態。4.3第二年和第三大豆秸稈覆蓋免耕4.3.1作業流程大豆機械化收獲翌年免耕播種。4.3.2作業質量3DB23/T2982—20214.3.2.1大豆收獲及秸稈處理秋季大豆成熟后,采用帶有秸稈粉碎和拋撒裝置的聯合收割機收獲,秸稈均勻地拋撒在田面上。作業質量應該符合DB23/T1071.4的規定。4.3.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鄉村文化旅游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案例研究報告001
- 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案例:2025年文旅融合的扶貧模式與案例報告
-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國際合作機遇與風險分析
- 智慧城市規劃中的公共安全策略
- 游戲化在醫療教育中的價值與影響
- 《陳太丘與友期行》課件
- 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
- 經皮肝穿刺引流護理
- 2022年新型智慧城市大腦頂層規劃設計方案完整版
- 方艙醫院患者健康教育
- DB37-T 1933-2022 氯堿安全生產技術規范
- 人教版英語九年級全一冊單詞表(合訂)-副本
- 印章保管責任書
- 《論壇運營社區運營》課件
- 骨科降低臥床患者便秘發生率醫院護理質量QCC改善案例
- 2025年上海市各區高三語文一模試題匯編之文言文二閱讀(含答案)
- 低鈉血癥的中國專家共識2023解讀
- 辦公機器和設備出租行業現狀分析及未來三至五年行業發展報告
- 金錠市場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報告
- 樓面找平層裂縫修復方案
- 五級人工智能訓練師(初級)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