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三中12-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_第1頁
福建省永春三中12-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_第2頁
福建省永春三中12-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_第3頁
福建省永春三中12-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_第4頁
福建省永春三中12-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永春三中12-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一、文言文閱讀(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題目。蘇武,字子卿,杜陵人也。少以父任,兄弟并顯,出為郎。初以武使匈奴,留匈奴中,十有九年,持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降。后之匈奴者,或留久,或久不反,漢亦終不以女配胡人,故漢與匈奴絕無親屬之好。匈奴雖外如與中國,然亦少禮義之往來。漢亦遭兵數矣,匈奴得漢地,以為單于有神助,益輕漢。然北邊水草豐美,民肥饒。自漢吏卒降者,亦輒得官爵,人人樂為匈奴,其入漢,皆去為奴仆,見羞,以為大辱。是時漢方與票騎將軍擊破匈奴,匈奴亦入河南地,自是之后,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漢乃得寬民心,而邊塞益完整。太初四年,漢使光祿大夫賀蘭成、漢郎中谷吉等奉使匈奴,往聘單于。既至匈奴,匈奴單于因留漢使,與飲會,欲降其使者,使為匈奴。漢使爭之,不能得,即死單于庭。后漢使復至匈奴,常留一年余,后漢使復至匈奴,常留一年余,漢亦遭使者至匈奴,而匈奴留之不遣,漢使爭之不能得,即死單于庭。1.下列對下列句子中“以”字意思和用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以父任/以漢節牧羊B.以父任/以女配胡人C.以父任/以匈奴單于有神助D.以父任/以漢亦遣使者至匈奴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兄弟并顯/顯,名望高B.初以武使匈奴/使,出使C.自漢吏卒降者/降,投降D.漢亦遣使者至匈奴/遣,派遣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武出使匈奴,匈奴留他十九年,他始終堅貞不屈,持節不辱。B.匈奴單于認為漢節是神賜,于是對蘇武更加敬重。C.匈奴雖然與漢交往,但是并不講禮義,漢與匈奴關系緊張。D.漢對匈奴的政策是堅決抵抗,不給匈奴任何援助。4.將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1)初以武使匈奴,留匈奴中,十九年,持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2)自是之后,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二、現代文閱讀(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題目。我們這個時代,生活節奏加快,生存壓力增大,焦慮感普遍存在,許多人內心感到困惑,對人生感到迷茫,甚至產生絕望的念頭。面對人生困惑,我們該怎樣去應對呢?首先,要正確認識人生。人生就像一場戲,有悲歡離合,有陰晴圓缺,有起有落。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正確認識人生,就是要明白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要學會接受生活的挫折和困難。其次,要調整心態。面對生活的壓力和困難,我們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應對。要相信,困難和挫折只是暫時的,只要我們勇敢面對,努力克服,就一定能夠戰勝它們。再次,要尋找心靈的慰藉。人生雖然充滿了困惑和挫折,但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就能找到生活的美好。可以閱讀一些勵志書籍,聽一些正能量的歌曲,與朋友傾訴,或者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慰藉。最后,要學會放松。生活節奏加快,我們要學會適當放松,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可以通過運動、旅行、閱讀等方式,讓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和困惑。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主要講述了如何應對人生的困惑。B.文章認為,面對人生的困惑,我們要正確認識人生,調整心態,尋找心靈的慰藉,學會放松。C.文章強調了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要學會接受生活的挫折和困難。D.文章認為,人生就像一場戲,有悲歡離合,有陰晴圓缺,有起有落,我們要學會接受人生的起伏。2.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提出了應對人生困惑的方法,包括正確認識人生、調整心態、尋找心靈的慰藉和學會放松。B.文章認為,面對人生的困惑,我們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應對。C.文章認為,人生雖然充滿了困惑和挫折,但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就能找到生活的美好。D.文章認為,人生就像一場戲,有悲歡離合,有陰晴圓缺,有起有落,我們要學會接受人生的起伏。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認為,面對人生的困惑,我們要正確認識人生,調整心態,尋找心靈的慰藉,學會放松。B.文章認為,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要學會接受生活的挫折和困難。C.文章認為,面對人生的困惑,我們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應對。D.文章認為,人生就像一場戲,有悲歡離合,有陰晴圓缺,有起有落,我們要學會接受人生的起伏。三、古詩詞鑒賞(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閱讀下面的詩詞,完成下面的題目。1.下列對下列詩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創作的七言絕句。B.《登鸛雀樓》描繪了鸛雀樓的雄偉壯觀,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熱愛。C.《登鸛雀樓》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思考。D.《登鸛雀樓》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未來的憧憬。2.下列對下列詩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登鸛雀樓》描繪了鸛雀樓的雄偉壯觀,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熱愛。B.《登鸛雀樓》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思考。C.《登鸛雀樓》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未來的憧憬。D.《登鸛雀樓》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現了詩人對人生百態的感悟。四、作文(共1小題,50分)要求:根據以下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材料:一位年輕人,因為工作繁忙,忽略了與家人的相處,導致家庭關系緊張。后來,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抽出時間陪伴家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家庭關系得到了改善,他也收獲了更多的幸福。作文題目:親情的力量五、文言文翻譯(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1.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2.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六、現代文閱讀(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題目。文章標題:網絡時代的閱讀困境文章摘要: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日益豐富,閱讀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然而,這種變化也帶來了一些閱讀困境,如閱讀碎片化、淺層化等問題。本文從網絡時代閱讀困境的成因、影響及應對策略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認為,網絡時代人們的閱讀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B.文章指出,網絡時代閱讀存在碎片化、淺層化等問題。C.文章認為,網絡時代閱讀困境的成因主要是互聯網的普及。D.文章提出了應對網絡時代閱讀困境的策略。2.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從網絡時代閱讀困境的成因、影響及應對策略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B.文章認為,互聯網的普及是網絡時代閱讀困境的主要原因。C.文章指出,網絡時代閱讀困境的成因包括閱讀方式的改變、閱讀時間的減少等。D.文章提出了應對網絡時代閱讀困境的策略,如提高閱讀質量、培養閱讀興趣等。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認為,網絡時代閱讀困境的成因主要是互聯網的普及。B.文章指出,網絡時代閱讀存在碎片化、淺層化等問題。C.文章認為,網絡時代閱讀困境的成因包括閱讀方式的改變、閱讀時間的減少等。D.文章提出了應對網絡時代閱讀困境的策略,如提高閱讀質量、培養閱讀興趣等。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閱讀1.A解析思路:A項中“以父任”的“以”表示原因,“以漢節牧羊”的“以”表示手段或方式。B項中“以父任”的“以”表示原因,“以女配胡人”的“以”表示目的。C項中“以父任”的“以”表示原因,“以匈奴單于有神助”的“以”表示原因。D項中“以父任”的“以”表示原因,“以漢亦遣使者至匈奴”的“以”表示原因。因此,A項正確。2.C解析思路:C項中“自漢吏卒降者”的“降”應理解為“投降”,而非“降職”或“降低”。A項中“顯”解釋為名望高,正確;B項中“使”解釋為出使,正確;D項中“遣”解釋為派遣,正確。3.B解析思路:B項中“匈奴單于認為漢節是神賜,于是對蘇武更加敬重”與原文不符,原文中并沒有提到匈奴單于對蘇武的敬重。A項、C項、D項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4.(1)起初因為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匈奴,共十九年,他手持漢朝的符節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節毛都落盡了。(2)從那時起,匈奴遠逃,而大漠以南沒有匈奴單于的王庭。二、現代文閱讀1.C解析思路:C項中“文章強調了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要學會接受生活的挫折和困難”與原文不符,原文中并沒有強調這一點。A項、B項、D項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2.D解析思路:D項中“文章認為,人生就像一場戲,有悲歡離合,有陰晴圓缺,有起有落,我們要學會接受人生的起伏”與原文不符,原文中并沒有提到這一點。A項、B項、C項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3.A解析思路:A項中“文章認為,面對人生的困惑,我們要正確認識人生,調整心態,尋找心靈的慰藉,學會放松”與原文不符,原文中并沒有提到“學會放松”。B項、C項、D項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三、古詩詞鑒賞1.C解析思路:C項中“《登鸛雀樓》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思考”與原文不符,原文中主要是描繪了鸛雀樓的景色。A項、B項、D項對詩詞的理解和賞析正確。2.D解析思路:D項中“《登鸛雀樓》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現了詩人對人生百態的感悟”與原文不符,原文中主要是描繪了鸛雀樓的景色。A項、B項、C項對詩詞的賞析正確。四、作文(此處為作文評分標準,具體評分標準根據學校或地區的要求而定)五、文言文翻譯1.白天陽光依著山巒漸漸西沉,黃河奔騰直入大海流。要想看盡千里風光,那就再登上樓的一層。2.國家雖然破敗,但山河依舊在,春天里的城市草木茂盛。感慨時世,看到花兒紛紛落下淚來,聽到鳥兒驚飛心生怨恨。六、現代文閱讀1.C解析思路:C項中“文章認為,網絡時代閱讀困境的成因主要是互聯網的普及”與原文不符,原文中提到的是閱讀方式的改變、閱讀時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