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2024-2025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9月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2024-2025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9月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2024-2025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9月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2024-2025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9月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2024-2025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9月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0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2024-2025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9月月考試題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10頁??荚嚱Y束后,將答題卡交回。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第Ⅰ卷(閱讀題)一、現代文閱讀(31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5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長江和黃河雖然同為中華文化的母親河,都取得了輝煌燦爛的成果,但從夏商周到西晉末,黃河流域經濟文化發展水平超過長江流域。然而,自東漢末年以來,中國北方多次遭到游牧民族的沖擊,歷次兵燹帶來大規模北人南遷,而相對安定的長江流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優越的自然條件日益凸顯。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皆具水熱條件,故成為中華文化的兩大源頭,而長江流域擁有更豐沛的水熱資源。但在原始社會末期至商末這一文明初始階段的氣候條件下,中國先民所能達到的生產力水平更適合開發北方黃河流域。在全新世中期,全球氣候變暖,長江、黃河流域較之現在更加溫暖濕潤。黃河流域森林密布,受低溫和干旱的威脅較輕;而氣候炎熱潮濕的長江流域則經常發生洪澇災害。當時的原始農業以木石農具為主,黃河中上游的粟作農業依托肥沃疏松的黃土和黃河及其大小支流的灌溉,通過精耕細作實現了蓬勃發展,各早期文明也借此綿延不絕并逐漸融合;而長江流域則因其紅壤的土質較為緊密,水稻種植所需平整土地及引水灌溉的勞動量大、技術要求高,而當時人員、技術所能達到的稻作生產方式又較為粗放,且常受洪水威脅,故其農業產出量不及黃河流域。這種農業生產上的差異在進入青銅時代后仍長期延續,直至鐵質農具產生及其后一系列灌溉排水工具的出現、防洪手段和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長江流域的水熱優勢才逐漸彰顯。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這一農業生產重心的轉變過程中,近5000年來的中國氣候總體向干冷演變,這導致黃河流域生態系統趨向脆弱,而長江流域則變得更適宜人類居住和農業開發。另外,黃河流域因過度開發而導致水土流失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總體而言,在當時及此后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長江流域鐵農具的推廣和興修水利工程的力度仍不及黃河流域,“火耕水耨”仍是南方水稻耕作的主要方式。直到東漢時期長江流域的水稻生產才擺脫“火耕”,走上精耕細作的道路,并且部分地區還開始使用牛耕出現了秧苗移栽與雙季稻,灌溉農業模式也日臻成熟,這些都為日后長江流域農業生產的騰飛打下基礎。六朝時,長江流域的灌溉與防洪事業進一步發展。如東晉時期的荊江筑堤,南朝的鄱陽湖筑堤建閘等,長江流域的豐富水熱資源得到較大程度開發,形成足以與黃河流域相抗衡的重要農業生產區。此外,造船業也取得了突破性發展,長江流域開始展開大規模航運。史載南朝宋孝武帝西巡“龍舟翔鳳以下,三千四十五艘。舟航之盛,三代二京無比”。為方便水路交通,各處運河開始修筑。比如孫吳開鑿破岡瀆以匯通秦淮與江南運河,使建鄴(今南京)成為聯絡長江與吳會水運的中心城市,商貿迅速興起。東晉南朝時期,與農業生產關系密切的天文歷法學取得重大突破,東晉虞喜發現歲差現象,稍后,祖沖之將虞喜的歲差學說引入歷法(大明歷),隋唐因之,對長江流域的農業發展幫助甚大。唐朝政府極重農田水利工程,將興修水利提高到了法律層面,建立了較為完備的水利管理機構,長江流域也隨之開辟出了大量良田。尤其是安史之亂過后,長江中下游的淮南道和江南道成為長安朝廷的財賦供應基地,其水利事業蓬勃發展,農業生產隨之日盛。中唐時期權德輿指出:“江、淮田一善熟,則旁資數道,故天下大計,仰于東南。”唐代后期,江東人民還從長期水田耕作的實踐出發,改進笨重的直轅犁為曲轅犁,明顯降低了犁的受力點,既減輕了扶犁農戶的體力消耗,又充分有效地利用了畜力,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中國舊式步犁至此發展成熟,完全定型化”。曲轅犁沿用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除此之外,唐朝江南地區還出現了稻麥復種制、茶林間作與魚草輪作之法,這不僅令長江流域豐富的水熱資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而且還有利于保持生態的平衡,江南水稻區的農業生產蒸蒸日上。宋朝時,江南的水田耕作工具已較為配套,起秧、碎土、稻谷揚凈等都有專門工具,復種(雙季稻和稻麥兩熟)技術也較為成熟,加之當時圩田盛行于江南,“每一圩方數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門閘。旱則開閘引江水之利,潦則閉閘拒江水之害。旱澇不及,為農美利”。唐末引自越南的較為耐旱的占城稻此時也在江南普遍種植,江南水稻產量得到了極大提高,故南宋中期以來“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廣為流傳。綜上所述,春秋以迄宋代,隨著技術的進步,自然條件更為優厚的長江流域在農業生產方面逐步趕超了黃河流域,成為中國的糧食財富供應基地。(摘編自馮天瑜、馬志亮、丁援《長江文明:中國經濟文化重心南移的外因與內因》,有刪改)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青銅時代后,長江流域水熱資源優勢逐漸彰顯,很快形成了能與黃河流域相抗衡的重要農業生產區。B.各路運河的修筑帶動了六朝造船業的突破性發展以及長江流域大規模航運的開展,推動了商貿的迅速興起,C.在天文歷法方面,引入祖沖之、虞喜歲差學說的大明歷,對長江流域的農業發展幫助很大。D.引入外來的占城稻,極大促進了江南水稻產量的提高,使江南成為南宋中期以來的糧食基地。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從第三段的內容可以看出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是因為受到了氣候逐漸干冷、干旱的影響。B.從六朝和唐代的歷史來看,長江流域經濟文化的長足發展離不開國家和政府層面的組織建設。C.安史之亂后淮南道和江南道農業生產的大發展與法律保障下水利管理機構的建立不無關系。D.唐朝江南地區的一系列耕作方法給了我們啟示:人類可以在不破壞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為農業生產服務。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不屬于經濟文化重心逐漸由黃河流域移至長江流域原因的一項是()A.東漢末年以來,中國北方多次遭到游牧民族的沖擊,南方相對安定。B.長江流域的紅壤土質緊密,而黃河流域的黃土土質疏松。C.隨著生產力發展,長江流域更豐富的水熱資源優勢得以發揮。D.長江流域生產力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逐漸超越了黃河流域。4.衡量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主要標志是生產工具,下面表格空缺處內容填充不正確的一項是()表格名稱:①時間原始社會末期至商末青銅時代后期至東漢前期唐代后期宋朝工具/特點木石農具②曲轅犁④領先地域黃河流域③長江流域長江流域A.①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生產工具發展情況對照表B.②青銅農具C.③黃河流域D.④水田耕作工具種類多樣且較為配套5.請梳理長江流域水稻耕作、種植方式的發展脈絡。【答案】1.D2.A3.B4.B5.①東漢以前,“火耕水耨”為其主要耕作方式;②東漢時期,開始精耕細作,使用牛耕,出現了秧苗移栽與雙季稻種植;③唐朝,改進后的曲轅犁用于耕作能夠節省人力,有效利用畜力,江南地區還出現了稻麥復種制、茶林間作與魚草輪作法;④宋代,復種技術較為成熟,圩田盛行于江南,占城稻此時在江南普遍種植。【解析】【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曲解文意(混淆時態),“形成了能與黃河流域相抗衡的重要農業生產區”錯,根據原文“如東晉時期的荊江筑堤,南朝的鄱陽湖筑堤建閘等,長江流域的豐富水熱資源得到較大程度開發,形成足以與黃河流域相抗衡的重要農業生產區”可知,青銅時代后,長江流域還沒有形成足以與黃河流域相抗衡的重要農業生產區,形成時期在東晉時期。B.因果倒置,“各路運河的修筑帶動六朝造船業的突破性發展以及長江流域大規模航運的開展”錯,應是“六朝造船業的突破性發展以及長江流域大規模航運的開展帶動了各路運河的修筑”。C.張冠李戴,根據原文“東晉虞喜發現歲差現象,稍后,祖沖之將虞喜的歲差學說引入歷法(大明歷)”可知,歲差說是虞喜的,不是祖沖之的,應該是“祖沖之將虞喜的歲差學說引入歷法(大明歷)”。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A.“因為受到了氣候逐漸干冷、干旱的影響”曲解文意,根據原文“另外,黃河流域因過度開發而導致水土流失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可知,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是因為過度開發,而氣候干冷導致的是生態系統趨向脆弱。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進行理解推斷的能力。B.根據原文“當時的原始農業以木石農具為主,黃河中上游的粟作農業依托肥沃疏松的黃土和黃河及、其大小支流的灌溉,通過精耕細作實現了蓬勃發展,各早期文明也借此綿延不絕并逐漸融合;而長江流域則因其紅壤的土質較為緊密,水稻種植所需平整土地及引水灌溉的勞動量大、技術要求高,而當時人員、技術所能達到的稻作生產方式又較為粗放,且常受洪水威脅,故其農業產出量不及黃河流域”,材料談及了“長江流域土質緊密的紅壤”與“黃河流域疏松的黃土”,但并沒有把二者進行比較,且此處主要論述“長江流域農業產出量不及黃河流域”。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根據題干提示,首先從原文中按照時間順序逐一提取中國歷史上使用過的農具,比較判斷其所屬地域及是否處于領先地位。通過表格橫線和縱向的信息比對,推斷具體空缺處的內容,②處應填“鐵制農具”。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對內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從第四段““火耕水耨’仍是南方水稻耕作的主要方式。直到東漢時期,長江流域的水稻生產才擺脫‘火耕’,走上精耕細作的道路,并且部分地區還開始使用牛耕,出現了秧苗移栽與雙季稻,灌溉農業模式也日臻成熟,這些都為日后長江流域農業生產的騰飛打下基礎”可以梳理出①②兩條;從第六段“唐代后期,江東人民……改進笨重的曲轅犁……唐朝江南地區還出現了稻麥復種制、茶林間作與魚草輪作之法”,可以梳理出第③條;從第七段“宋朝時……復種(雙季稻和稻麥兩熟)技術也較為成熟,加之當時圩田盛行于江南”,可以梳理出第④條。據此歸納整合即可。(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4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進諫麥浪聞鶯那天午后,我是被府中一浪蓋過一浪的吵鬧聲給驚醒的。我很惱火,同時也深感意外。我,荀息,晉國的上大夫,自入仕以來,一直秉承盡忠王事之志,展平生所學,夙夜為大王參贊軍機,伴君東征西討,使得大晉在十數年間盡滅驪、耿、霍、魏、狄戎等周邊小國。后來,我又復獻假道伐虢之計,先后用了五年時間,滅掉了強敵虞和虢,這就是史稱“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的始末,從而使我大晉巋然屹立在紛亂的春秋時代。當然,我在追隨大王成就宏圖霸業之時,身心日益疲憊,年老體衰。特別是長年征戰烙在我肌體內的刀傷箭疼,一到雨季就會發作,令我苦不堪言。為此,我不得不向大王告假,想頤養一些時日。為給自己營造一個清靜的休養環境,我特地奏請大王恩準,在府門外掛了塊“謝絕拜訪”的牌子,并嚴令侍衛把守。然而,這天午后,看來我是無論如何也小寐不成了,因為我的侍衛驚慌失措地跑進來稟告說:“右將軍畢萬他們,已持劍闖進客廳了!”我素知畢萬是個很威猛的人,曾追隨大王出征滅過霍、魏和耿三國。凱旋后,大王便將魏地賜給了他。此時,他不待在封地,怎么還會帶著人闖進我的府第呢?難道,他想謀反,并誅殺我?為此,我當即披衣而起,拖著病軀拄著竹杖出來質問畢萬說:“將軍意欲何為?”沒想到,畢萬竟流了淚,一下子跪倒在我面前,并抽出佩劍橫在自己的頸脖前說:“荀大夫哇,您得救救大晉哪!不然,我就死在您面前……”其他大臣也全都呼啦啦地跪下來,如喪考妣般號啕大哭說:“荀大夫哇,您得救救我大晉哪,嗚嗚嗚……”我一時驚愕萬分,便踉蹌著挽起了畢萬,請他斷斷續續地講述事情經過——也就是在公元前672年,大王晉獻公率大軍攻打驪戎,不僅將驪戎的眾多城池納入我大晉版圖,還將一對嫵媚嬌艷的姊妹花——驪戎國的第一美人驪姬和她的妹妹少姬納入了宮中。大王自此如獲至寶,對這對姐妹花寵愛有加,遂成天沉迷于酒色,不謀朝政,不圖進取。這還不算,大王為進一步獲得美人歡心,竟不顧群臣的強烈反對,下令強征十數萬青壯年勞力,花費銀糧無數,意欲修筑九層高臺,以供與兩位愛妃歌舞游宴?!半y道,就沒有一個大臣勸阻嗎?”我惱怒至極,“即便大王為政有失,我們做臣子的,可要勸阻哇!”“當然有”,畢萬擦拭著眼淚說,“前四日,將軍趙夙入殿進諫,被大王厲聲斥責逐出;前三日,里克大人進殿勸諫,被大王廷杖四十逐出;今日朝會時,大王竟令刀斧手,將魏御史斬于宮門外……”“嗬,那,那右將軍你,為什么不上殿進諫呢?”我立時感到一陣眩暈。天啦,大王這是怎么了?我愣了愣,強按著胸中的憤懣白了畢萬一眼說:“將軍乃大王的心腹愛將,明知事態嚴重,不盡臣責以正君聽,倒要橫頸自刎于我堂前,是何居心呢?”畢萬瞬時漲紅了臉,一邊嗚咽一邊辯解道:“我只是個沖鋒陷陣的將軍哪,怎能提劍上殿進諫﹖再說,大王已將魏御史立斬于宮前……”我頓時悲憤難抑,順勢推搡了畢萬一把說:“我等既為人臣,無論是為君王計,還是為天下安,均應耿言直諫,匡正大王的過失,怎能趨利以避之?我這就進宮去?!睍x王宮前,旌旗獵獵。抬望眼,但見王旗桿上,一顆長發飄飄的頭顱,正迎風翻滾。可憐的魏御史啊!我猛地咳嗽起來,心在滴血,便頓了頓手中的竹杖,佝僂著腰身疾步拾級而上。此時,大王正在歡悅地飲酒。他見我大步上前,便頷首對我說;“荀大夫別來無恙?愛卿不在府中靜養,怎的就進宮了呢?”接著,他突然斷喝道:“若是再為筑高臺揚國威之事而來,寡人必斬其首,啖其血!”我的血又凝固了一層。我就拱手說:“大王,這些天,老臣在家靜養時,練就了一個小把戲,就是把棋子堆起來,再在上面擺雞蛋,且使之紋絲不動,今特來獻之?!贝笸醯哪樢粫r陰晴不定起來。少頃,他說:“那愛卿可以一試。”我放下竹杖,盤腿坐下。先一一擺好十三枚棋子,然后再往棋子上一個個放雞蛋。驪姬和少姬掩嘴驚呼起來,說:“喲,荀大夫,小心哪!”大王也隨之驚呼說:“小心小心,危險哪!”我輕輕地放下手中的雞蛋,緩緩地站起身,復又跪倒在地說:“大王啊,棋上累卵可重來,大廈將傾難收哇!君不見,我大晉本就地貧民瘠,近年來開疆拓土,更是耗費甚巨。現如今十數萬人筑高臺,來年誰來種地交糧呢?還有,楚齊等強敵一直環伺周邊,只待我大晉一朝內亂。您說,還有比這更危險的事兒嗎?”大王聽了,頓時嚇白了臉,對我長揖到地說:“寡人即刻下詔,停筑九層高臺就是。”文本二:中國現代歷史小說都表現著對固有歷史記述的超越態度,他們都不那么迷信歷史和歷史人物,都把歷史和歷史人物當做過去時代的現實人物來理解、來把握,來描寫,來表現;在歷史與現實關系上,他們都更重視歷史小說的現實主義,不是為寫歷史而寫歷史,不是為了顯示自己歷史知識的廣博和學問的宏富。是他們駕馭著歷史,而不是歷史駕馭著他們。在藝術手法上,這時的歷史小說都有著一種特有的活潑氣象,不僅取材自由,有真實的歷史人物,也有神話傳說中的人物,而且形式自由,有寫實性的,有抒情性的。從正史而來的歷史小說,既有正史的影子,又不完全等同于正史,充分體現了創作者的主觀性,是一種特定的歷史觀念和表現歷史方式的存在。(摘編自王富仁、柳鳳九《中國現代歷史小說論》)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A.荀息追憶了自己在晉十數年的光輝事跡,協助晉君“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勾勒出他忠心為國又居功自傲的形象。B.“畢萬竟流了淚,一下子跪倒在我面前”,表現了其人雖然憂心國事但性格懦弱,故不敢去進諫,只能求助荀息。C.在荀息進諫之前,已有多位大臣因此遭到迫害,但并未阻止他勸阻君主的決心,襯托出荀息的忠君不二,大義凜然。D.“我的血又凝固了一層”,表明荀息在聽到晉君的呵斥后異??謶郑谮吚芎Φ谋灸茯屖瓜?,采取了更委婉的勸諫方式。7.文中對數位大臣因勸諫而下場凄慘的描寫,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大臣們前赴后繼地勸誡君主,正是他們忠君愛國的體現。B.隨著時間的推進,勸諫的大臣結局越發悲慘,反映出晉君的脾氣越發暴躁。C.對旗桿上魏御史頭顱的特寫,說明荀息有感于諫臣的死亡,對晉君充滿了怨恨。D.以大臣之忠心與君王之殘暴作對比,突出了對于君主勞民傷財、殘害忠良的批判之意。8.《中國現代歷史小說論》中提到:“從正史而來的歷史小說,既有正史的影子,又不完全等同于正史。”請結合選文,談談你的理解。9.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保ā墩撜Z》)為人臣子,有諫言君王、匡正厥失的責任。如何規勸別人接受諫言是一門學問。前有鄒忌進言齊威王,后有荀息說服晉獻公,請分析二人勸諫成功的相同原因。【答案】6.C7.C8.①小說敘寫荀息足智多謀,獻計假途滅虢,“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等情節,都是來源于史實,所以有正史的影子。(情節源于史實)②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有別于傳統史傳作品,勾勒出荀息從驚到怒再到悲憤的復雜心理狀態。(敘述人稱)③小說中把荀息忠君形象塑造得更立體,帶有作者主觀傾向。史傳中則以客觀實際記述傳主生平經歷。(人物塑造主觀)④小說細節描寫豐富,敘事有主觀增補虛構部分,但是使文本更加生動,吸引讀者閱讀興趣。(細節虛構)9.①勸諫者:二人都是為國君出謀劃策的肱股之臣,齊威王和晉獻公對心腹賢德大臣的諫言更加重視。②被勸諫者:齊威王和晉獻公都是有抱負的君主。齊威王重視人才,有稱雄天下的雄心,鄒忌規勸他納諫,使齊威王意識到廣開言路的重要性;荀息勸晉君停筑高臺一事關涉國家根本,晉獻公只是一時誤入歧途,但仍有雄心壯志。③規勸的策略:二人都采用了委婉的進諫方式,站在為對方考慮的立場來諫言,更容易被接受。④規勸的手法:二人都使用了類比的方式,指出不納諫和修高臺的嚴重后果,更容易讓對方接受?!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A.荀息并非居功自傲。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表明他機智過人。B.“性格懦弱”錯,原文講畢萬剛猛,并非懦弱之人,之所以不能直接進諫是有武將身份的顧慮和對大王不采納諫言的擔憂。D.“異??謶帧薄霸谮吚芎Φ谋灸茯屖瓜拢扇×烁竦膭裰G方式”錯?!拔业难帜塘艘粚印?,表明荀息在聽到晉君的呵斥后更為寒心,同時也越發冷靜繼而采取了更委婉的勸諫方式。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對晉君充滿了仇恨”錯誤。荀息雖然對于君主殺了魏御史感到痛心,但是他并不仇恨君王,更不可能對君主充滿仇恨,他一直堅守著人臣對于君王的忠心,相信自己可以匡正大王的過失。故選C。【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寫作手法的鑒賞能力。①文本二“有正史的影子”,表現在文本一中,小說開始借助荀息的回憶寫“大晉在十數年間盡滅驪、耿、霍、魏、狄戎等周邊小國”“假道伐虢之計,先后用了五年時間,滅掉了強敵虞和虢,這就是史稱‘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的始末”,小說敘寫荀息足智多謀,獻計假途滅虢,“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等情節,都是來源于史實,所以有正史的影子。(情節源于史實)②文本二“在藝術手法上,這時的歷史小說都有著一種特有的活潑氣象”,表現在文本一從荀息的視角來寫,當荀息看到畢萬將軍和其他大臣闖入自己家中,并且畢萬將軍流淚下跪,其他大臣也跪下來并且哇哇大哭時,荀息一時驚愕萬分。當畢萬陸陸續續講述晉王不顧大臣們的勸阻要修筑兩座九層高臺時,荀息惱怒至極。當荀息得知左將軍趙夙入殿進諫,被大王厲聲斥責逐出;前三日,里克大人進殿勸諫,被大王廷杖四十逐出;今日朝會時,大王竟令刀斧手將魏御史斬于宮門外,而右將軍畢節卻趨利避害來找自己時,自己內心悲憤難抑。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有別于傳統史傳作品,勾勒出荀息從驚到怒再到悲憤的復雜心理狀態。(敘述人稱)③文本二“他們都不那么迷信歷史和歷史人物,都把歷史和歷史人物當做過去時代的現實人物來理解、來把握,來描寫,來表現”。小說中把荀息忠君形象塑造得更立體,帶有作者主觀傾向。比如開頭寫在荀息的幫助下晉國“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這些描寫帶有作者對荀息的欽佩之情;寫荀息聽到大王寵幸美女,鑄造高臺享樂等情況時“惱怒至極”,聽到勸諫者被杖責甚至殺害時“立時感到一陣眩暈”等,更加立體的塑造了荀息的形象。而史傳中則以客觀實際記述傳主生平經歷。(人物塑造主觀)④文本二“在藝術手法上,這時的歷史小說都有著一種特有的活潑氣象”,表現在文本一小說細節描寫豐富,敘事有主觀增補虛構部分,如畢萬率領大臣來找荀息時“畢萬竟流了淚,一下子跪倒在我面前,并抽出佩劍橫在自己的頸脖前說:‘荀大夫哇,您得救救大晉哪!不然,我就死在您面前……’其他大臣也全都呼啦啦地跪下來,如喪考妣般號啕大哭說:‘荀大夫哇,您得救救我大晉哪,嗚嗚嗚……’”,荀息進諫時采取的手法“我放下竹杖,盤腿坐下。先一一擺好十三枚棋子,然后再往棋子上一個個放雞蛋。驪姬和少姬掩嘴驚呼起來,說:‘喲,荀大夫,小心哪!’”等,這些細節使文本更加生動,吸引讀者閱讀興趣。(細節虛構)【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容、賞析勸諫語言藝術的能力。①勸諫者:鄒忌在齊威王田因齊時期,以鼓琴游說齊威王,被任相國,是齊威王心中的股肱之臣;而荀息“晉國的上大夫,自入仕以來,一直秉承盡忠王事之志,展平生所學,夙夜為大王參贊軍機,伴君東征西討,使得大晉在十數年間盡滅驪、耿、霍、魏、狄戎等周邊小國。后來,我又復獻假道伐虢之計,先后用了五年時間,滅掉了強敵虞和虢,這就是史稱‘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的始末,從而使我大晉巋然屹立在紛亂的春秋時代”,更是為大晉立下汗馬功勞。可見二人都是為國君出謀劃策的肱股之臣,齊威王和晉獻公對心腹賢德大臣的諫言更加重視。②被勸諫者:齊威王初即位,日事酒色,不理政事,以致韓、魏、魯、趙等國都來入侵,出現了“諸侯并伐,國人不治”的局面。但其虛心納諫,加緊整頓朝政,改革政治,修明法制、用賢任能。前353年和前341年,齊國出兵救趙救韓,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桂陵戰役”和“馬陵戰役”,兩次打敗了強大的魏國,開始稱雄于諸侯。晉獻公是晉武公之子,春秋時期的晉國第19任君主,在位26年。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領詭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計,盡滅曲沃桓叔、曲沃莊伯子孫,鞏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聲望。攻滅驪戎、耿國、霍國、魏國,擊敗狄戎,復采納荀息假道伐虢之計,消滅強敵虞國、虢國,史稱其“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梢婟R威王和晉獻公都是有抱負的君主。齊威王重視人才,有稱雄天下的雄心,鄒忌規勸他納諫,使齊威王意識到廣開言路的重要性;荀息勸晉君停筑高臺一事關涉國家根本,晉獻公只是一時誤入歧途,但仍有雄心壯志。③規勸的策略:鄒忌勸諫藝術高超,有三點表現:一是為對方考慮,不暴露游說目的。鄒忌注意進諫藝術,入朝后,并未單刀直入,而是以“家庭小事”說自己的體會,小題大做,現身說法,使齊王也同理自知“蔽甚矣”于是一聲令下,廣納諫言,最終“戰勝于朝廷”;二是用婉言相勸,忠言順耳利于聽。鄒忌實話實說“不如徐公美”,創設情境,取悅威王。三是巧施攻心術,先對方之憂而憂。鄒忌很了解齊王處在許多人對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懼、有所求的環境中,必然是個耳不聰目不明的受蒙蔽者,他為國之清明擔憂;又因曉得齊王有修明內政以興邦的宏志,為此設喻,使齊王欣然接受勸告,提升了齊國的威望,贏得了諸侯的尊敬。荀息同樣沒有采用直言進諫的方式,而是先說“老臣在家靜養時,練就了一個小把戲,就是把棋子堆起來,再在上面擺雞蛋,且使之紋絲不動,今特來獻之”,接著在擺雞蛋的過程中聽到晉王說“小心小心,危險哪!”,水到渠成地進行勸諫“大王啊,棋上累卵可重來,大廈將傾難收哇!君不見,我大晉本就地貧民瘠,近年來開疆拓土,更是耗費甚巨。現如今十數萬人筑高臺,來年誰來種地交糧呢?還有,楚齊等強敵一直環伺周邊,只待我大晉一朝內亂。您說,還有比這更危險的事兒嗎?”。可見二人都采用了委婉的進諫方式,站在為對方考慮的立場來諫言,更容易被接受。④規勸的手法:鄒忌“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荀息“大王啊,棋上累卵可重來,大廈將傾難收哇!”,可見二人都使用了類比的方式,指出不納諫和修高臺的嚴重后果,更容易讓對方接受。二、古詩文閱讀(46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李將軍廣者,先曰李信,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廣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蕭關,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天子使中貴人從廣擊匈奴。中貴人將騎數十縱,見匈奴三人,與戰。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中貴人走廣。廣曰:“是必射雕者也?!睆V乃遂從百騎往馳三人。廣身自射彼三人者,殺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縛之上馬,望匈奴有數千騎,見廣,以為誘騎,皆驚,上山陳。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吾去大軍數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必不敢擊我。”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令士皆解鞍縱馬臥。胡兵終怪之,不敢擊。夜半時,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廣乃歸其大軍。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其后四歲,廣以衛尉為將軍,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兵多,生得廣。廣時傷病,置廣兩馬間,絡而盛臥廣。行十余里,廣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廣暫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墮兒,取其弓,鞭馬南馳數十里,復得其余軍,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騎數百追之,廣行取胡兒弓,射殺追騎,以故得脫。廣家居數歲。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廣。止廣宿亭下。居無何,匈奴入殺遼西太守,敗韓將軍,后韓將軍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廣訥口少言,與人居則畫地為軍陳。專以射為戲,竟死。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節選自《史記·李將軍列傳》)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今如此A以百騎走B匈奴追射我C立盡D今我留E匈奴F必以我G為大軍之誘11.對下列各句中詞語及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加點的“去”是距離的意思,與“去日苦多”中“去”的意思不同。B.文中加點的“因”意思是“趁機”,與“我欲因之夢吳越”中的“因”意思相同。C.麾下,將帥的大旗之下,借指將帥的部下,也可以是對將帥的敬稱。文中指李廣的部下。D.《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有列傳七十篇。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李廣是名將之后且騎射技藝高超。李廣的先祖李信,秦朝時任將軍,追獲了燕太子丹;李廣家世代傳習射箭之術,他也從小練就了一身高強的射技。B.李廣心胸狹窄。家居時曾被霸陵尉拘留,后來李廣被重新起用,特意請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到了軍中就把他殺了,這說明李廣心胸狹窄,公報私仇。C.李廣深受官兵愛戴。他治軍簡易,體恤士卒,能夠與士卒同甘共苦,帶兵遇到糧食和水缺乏的情況,他總是讓所有士卒先喝水、先吃飯。D.李廣令匈奴聞風喪膽。他有驚人的機智和超人的膽量,在上郡時多次打敗匈奴,被匈奴稱為“漢之飛將軍”。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居無何,匈奴入殺遼西太守,敗韓將軍,后韓將軍徙右北平。(2)廣訥口少言,與人居則畫地為軍陳。專以射為戲,竟死。14.文章為了突出表現李廣驚人的機智和超人的膽量,精心選擇了一些典型事例和生動細節。試從文中各舉出一例作具體評析?!敬鸢浮?0.BDE11.B12.B13.(1)沒過多久,匈奴入侵殺死遼西太守,打敗了韓將軍,韓將軍遷調右北平。(2)李廣語言遲鈍,說話不多,與別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畫軍陣。他專門以射箭為消遣,一直到死。14.典型事例一:中貴人受傷,李廣追殺匈奴三人,遇險后成功逃脫。細節描寫:①見到數千敵兵上山列陣,李廣讓手下騎兵繼續前進,讓敵人以為自己有伏兵。②離敵軍陣地二里左右時,令手下士兵解下馬鞍躺臥過夜,讓敵軍堅信自己不走。敵軍感到奇怪,不敢進擊,半夜引兵退去。典型事例二:李廣出雁門關攻打匈奴時,匈奴兵多,李廣兵敗被活捉后機智逃生。細節描寫:李廣被抓后,走了十多里,假裝死去,斜視到他旁邊有一個匈奴少年騎著一匹好馬,李廣突然跳躍上匈奴少年的馬,趁勢把少年推下去,奪了少年的弓與馬。隨后在逃跑途中帶領殘部,射殺追擊的敵人,最終得以逃脫?!窘馕觥俊痉治觥俊緦дZ】文章生動記述了西漢名將李廣的生平事跡,突出了他的勇敢、智謀和對士兵的關愛。通過幾個典型事例,如單騎追敵、佯死逃脫、視死如歸等,展現李廣機智勇猛、忠誠愛國的品質。他的軍事才能和高尚品德使他得到士兵的愛戴,并令敵人聞風喪膽?!?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現在像這樣率領這一百名騎兵逃跑,匈奴就要來追擊射殺,我們會立刻被殺光的?,F在我們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為我們是大軍來誘敵的?!敖袢绱恕弊髦^語“以”的狀語,“百騎”作賓語,“走”作補語,結構完整,獨立成句,故第一處應斷在B處;“今我留”與前文“今如此以百騎走”結構相對應,是假設的兩種不同情況,應獨立成句,故第二處應斷在D處;“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與前文“匈奴追射我立盡”結構相同,語意相關,應獨立成句,故第三處應斷在E處;故選BDE?!?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含義和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A.正確。距離/過去。句意:我們離開大軍幾十里。/過去的日子已經過去很多了。B.“意思相同”錯誤,意思不同。趁機/依據。句意:趁勢把少年推下去。/我想依據越人說的話夢游到吳越。C.正確。D.正確。故選B【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李廣心胸狹窄……這說明李廣心胸狹窄,公報私仇”說法錯誤,根據原文“還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可知,霸凌尉是一個濫用職權的人,所以李廣處置他并不是說明李廣心胸狹窄,公報私仇。故選B。【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1)“居”,過了;“無何”,不久;“入”,入侵;“徙”,調任官職。(2)“訥口”,語言遲鈍;“居”,相處;“戲”,消遣;“竟”,一直。【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典型事例一:由第二段內容可知,當隨行的中貴人在與三個匈奴人的交戰中受傷,幾乎全軍覆沒時,李廣憑借自己的勇猛和智慧,只帶了百名騎兵就追趕上了這三個匈奴人,并成功地殺死了其中兩人,活捉了一人,遇險成功逃脫。細節描寫分析:由“廣令諸騎曰:‘前!’”可知,當發現數千敵兵上山布陣時,李廣并沒有選擇立即撤退,反而命令手下的騎兵繼續前進。這一舉動是為了制造假象,讓敵人誤認為他們是作為誘餌出現的,從而不敢輕易進攻;由“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令士皆解鞍縱馬臥”可知,在接近敵軍陣線約兩里的地方,李廣命令士兵們卸下馬鞍躺在地上休息。這一非同尋常的舉動進一步加強了敵人的誤解,使其更加確信這些漢軍是故意留在這里作為誘餌的。由于擔心落入圈套,敵軍最終選擇了撤退。典型事例二:由第三段內容可知,李廣出雁門關攻打匈奴時,遭遇敵眾我寡的局面,不幸被俘。然而,在被押送的過程中,李廣利用自身過人的勇氣與智慧,成功逃脫,并重獲自由。這一事例充分展示了李廣面對絕境時的冷靜與機智,以及他對戰場環境敏銳的洞察力。細節描寫分析:由原文“行十余里,廣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廣暫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墮兒,……以故得脫”可知,當李廣被俘虜并置于兩馬之間運送時,他并沒有表現出絕望或放棄的態度,反而時刻保持警惕,尋找逃脫的機會。李廣在行進過程中假裝死亡,這不僅迷惑了看守他的匈奴士兵,也為自己的逃脫創造了條件。更令人稱道的是,李廣能夠迅速判斷周圍環境,發現并利用身邊的一個匈奴少年的坐騎作為逃亡工具。這一系列動作——假裝死亡、觀察四周、迅速行動、制服對手、奪取武器——環環相扣,展現了李廣卓越的身體素質、臨危不亂的心理素質以及對時機把握的精準度。這些細節描寫讓讀者對李廣的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也增強了故事的緊張感和吸引力。參考譯文:將軍李廣,他的先祖叫李信,秦朝時任將軍,就是追獲了燕太子丹的那位將軍。李廣家世代傳習射箭之術。文帝十四年,匈奴人大肆舉兵侵入蕭關,李廣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參軍抗擊匈奴。天子派來一名宦官跟隨李廣抗擊匈奴。這位宦官帶領幾十名騎兵,縱馬馳騁,遇到三個匈奴人,就與他們交戰。三個匈奴人回身放箭,射傷了宦官,幾乎殺光了他的那些騎兵?;鹿偬踊氐嚼顝V那里,李廣說:“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李廣于是就帶上一百名騎兵前去追趕那三個匈奴人。他親自去射殺那三個人,射死了兩個,活捉了一個,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把他捆綁上馬之后,遠遠望見幾千名匈奴騎兵。他們看到李廣,以為是誘敵之騎兵,都很吃驚,跑上山去擺好了陣勢。李廣的百名騎兵也都大為驚恐,想回馬飛奔逃跑。李廣說:“我們離開大軍幾十里,現在像這樣率領這一百名騎兵逃跑,匈奴就要來追擊射殺,我們會立刻被殺光的。現在我們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為我們是大軍來誘敵的,必定不敢攻擊我們?!崩顝V向騎兵下令:“前進!”騎兵向前進發,到了離匈奴陣地還有大約二里的地方,停下來,下令全體下馬解下馬鞍。匈奴軍隊始終覺得奇怪,不敢進攻。到了半夜,匈奴就領兵撤離了。第二天早晨,李廣才回到他的大軍營中,大軍不知道李廣的去向,所以無法隨后接應。四年以后,李廣由衛尉被任為將軍,出雁門關進攻匈奴。匈奴兵多,打敗了李廣的軍隊,并生擒了李廣。當時李廣受傷生病,就把李廣放在兩匹馬中間,裝在繩編的網兜里躺著。走了十多里,李廣假裝死去,斜眼看到他旁邊的一個匈奴少年騎著一匹好馬,李廣突然一縱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馬,趁勢把少年推下去,奪了他的弓,打馬向南飛馳數十里,重又遇到他的殘部,于是帶領他們進入關塞。匈奴出動追捕的騎兵幾百名來追趕他,李廣拿起匈奴少年的弓射殺追來的騎兵,因此才能逃脫。李廣已在家居住了幾年。有一天夜間他帶一名騎從出去,與人在鄉下飲酒,回來走到霸陵驛亭,霸陵尉喝醉了,呵斥他,禁止李廣通行。便讓李廣住在亭下。過了不久,匈奴入侵殺了遼西太守,打敗韓安國將軍,后來韓將軍調任右北平。于是武帝下詔拜李廣為右北平太守。李廣就請霸陵尉同去,到軍中就斬了他。李廣鎮守右北平,匈奴聽說他的名字,稱他是“漢朝的飛將軍”,躲避了他數年。李廣為官清廉,得到賞賜就分給他的部下,飲食總與士兵在一起。李廣語言遲鈍,說話不多。與別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畫軍陣。他專門以射箭為消遣,一直到死。李廣帶兵遇到缺糧斷水的地方,見到水,士兵還沒有完全喝到水,李廣不喝,士兵還沒有完全吃上飯,李廣一口飯也不吃。李廣對士兵寬厚不苛刻,士兵因此愛戴他,樂于為他所用。(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7分)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夜箏白居易紫袖紅弦明月中,自彈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15.下列對這首詩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中的“紫袖”“紅弦”分別代指彈箏人與箏,暗示了彈箏女子形象的美好;“明月”照應了題目中的“夜”。B.次句寫彈箏,連用兩個“自”字,寫出了女子全神貫注于箏樂的神態。C.這首詩寫到了月亮,采用了“以樂景寫哀情”的反襯手法,借景物傳達情思。D.有人認為,本詩是《琵琶行》的一個精妙的縮寫,都使用了正側結合的手法描繪音樂。16.詩人集中筆力寫出“弦凝指咽聲停處”這樣一個無聲的時刻有什么好處?它化用了《琵琶行》中哪幾句詩?【答案】15.D16.①有豐富的暗示性,不僅引導讀者發現奇妙的無聲之美,更可以通過這一無聲的頃刻去領悟那箏曲的全部妙處。②同時也暗示出了彈者的不幸與悲苦。③這一句是“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幾句詩的化用?!窘馕觥俊痉治觥俊緦дZ】《夜箏》通過月夜彈箏的畫面,描繪了女子因樂曲引發的深沉情感。詩中“紫袖紅弦”的描寫展示了女子的美麗,“弦凝指咽聲停處”則以無聲勝有聲的手法,將那一刻的深情無限延展,表達出“別有深情一萬重”的復雜情感。整首詩情景交融,韻味深長。【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容的能力。D.“都使用了正側結合的手法描繪音樂”說法錯誤,本詩沒有正面描寫。故選D?!?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跋夷秆事曂L帯睂懬傧夷?,樂音消失。演奏中斷,并不一定是樂曲全部彈完,可能是愁悶心緒讓她無法再彈,也可能是為了給聽者留下余味。豐富的暗示性:這一句不僅能夠引導讀者或聽眾去感受一種靜謐而深沉的“無聲之美”,而且還能讓人們對之前演奏的音樂產生無限遐想。這種通過“空白”來表達情感的手法,往往能給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因為它激發了人們內心的共鳴與想象。暗示人物命運:在這樣的一個靜止點上,我們可以感受到演奏者內心深處的情感波動。這里的“弦凝指咽”,不僅僅是對技術動作的描述,更是對演奏者情感狀態的一種隱喻,暗示了她可能有著不為人知的悲傷故事或者遭遇了某些人生挫折。結合學生所學過的《琵琶行》的內容可知,“弦凝”化用的是“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指咽聲停處”化用了文中名句“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兩首作品雖然主題不同,但都巧妙地利用了音樂中的“停頓”來傳達更為復雜細膩的情感體驗。(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19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化用了《詩經》中寫姑娘思念情人的詩句,以此來表達自己對人才的渴望。(2)《歸園田居》中透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閑適,有很多空閑時間。(3)《夢游天姥吟留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通過謝靈運游山的故事,烘托夢游,寫開始登山。(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回顧劉裕生平,揭示他生活在蓬門陋巷,出身低微。(5)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積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國運之恨,無限悲涼難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琵琶行并序》中,描寫琵琶女初次出場時的情態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7)《琵琶行并序》中作者多次寄情于月,以月傳情?!癬__________”,襯托了送別時的感傷之情;“___________”,渲染了琵琶女獨守空船的孤寂之情。(8)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先寫“___________”,以美女襯英雄;再寫“___________”,以曹軍慘敗來突出周瑜英氣勃發的形象。(9)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層層鋪敘,由外而內,由淺入深,把詞人內心深處的悲哀、孤獨、寂寞、痛苦表現得淋漓盡致。【答案】①.青青子衿②.悠悠我心③.戶庭無塵雜④.虛室有余閑⑤.腳著謝公屐⑥.身登青云梯⑦.斜陽草樹⑧.尋常巷陌⑨.艱難苦恨繁霜鬢⑩.潦倒新停濁酒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別時茫茫江浸月?.繞船月明江水寒?.小喬初嫁了?.檣櫓灰飛煙滅?.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衿、悠、屐、繁霜鬢、檣櫓、戚。第Ⅱ卷(表達題)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3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如果有人問,____?北方人的答案絕對是——任何節日。沒有什么節日、重要的日子,是一頓餃子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就再來一頓。北方人對餃子可能有一種特殊的刻在基因里的執念:逢年過節要吃餃子,出遠門要吃餃子,冬至要吃餃子,頭伏也要吃餃子……餃子就酒,越吃越有;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過餃子;吃了餃子湯,勝似開藥方;送行的餃子接風的面。仿佛任何節日如果沒有餃子,就不配叫做節日。這在許多南方人看來是難以理解的:為什么總是餃子?餃子之所以能深刻影響北方人的飲食文化和飲食習慣的原因,與歷史和現實中的農業生產密不可分,且深刻地受到了地理環境的影響。在中國的飲食版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