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25-3085-2014 綠色公共建筑能耗標準_第1頁
DB62T 25-3085-2014 綠色公共建筑能耗標準_第2頁
DB62T 25-3085-2014 綠色公共建筑能耗標準_第3頁
DB62T 25-3085-2014 綠色公共建筑能耗標準_第4頁
DB62T 25-3085-2014 綠色公共建筑能耗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案號:J12884-2014Standardforenergyuseofgreenpublicbuildings2014-12-02發布2015-04-01實施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發布綠色公共建筑能耗標準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實施日期:2015年4月1日3由甘肅省建筑科學研究院主編的《綠色公共建筑能耗標準》和《綠色居住建筑能耗標準》,已經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共同審定,現批準為甘肅省地方標準,編號為1日起實施。本規程由甘肅省工程建設標準管理辦公室負責管理,并委托甘肅建筑標準圖發行站出版發行。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2014年12月2日4鄉建設廳關于下達<2013年甘肅省工程建設標準編制項目計劃>房和城鄉建設廳科教處組織立項并進行相關協調,甘肅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制定完成本標準。本標準編制組通過廣泛調查研究,認真吸取國內外先進技術本標準的實施由甘肅省工程建設標準管理辦公室負責管理,在實施過程中如發現需要修改或補充之處,請將意見和有關制組。(地址: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津東路575號建工大廈19賀清泉趙銳姜偉張江霞李琳琳楊云霞楊海波芮彩雲張杰劉吉林主要審查人:李德榮田斌守金光輝邵文忠曹萬智侯文虎毛明強5 2 43.1一般規定 43.2數據采集 6 63.4能耗測評 9 94.2不同氣候區劃綠色建筑能耗參考值 4.3能耗指標計算匯總表 5現場能耗檢測 5.2暖通空調系統 206.1能耗測評的基礎條件 206.2能耗測評基本流程 20 6.4常用能源等效電折算系數 22本標準用詞說明 25引用標準名錄 26 11.0.1本標準針對甘肅省綠色公共建筑運行過程中的實際能源消耗以及能源利用狀況,為綠色公共建筑的節能效果評估提供定1.0.2本標準主要適用于甘肅省內新建、改建、擴建的達到綠色公共建筑標準的政府機構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其它公共建筑也可參照實施。1.0.3本標準所針對的建筑能耗主要包括暖通空調能耗、電力能1.0.4本標準對甘肅省綠色公共建筑在相應的氣候區域條件下1.0.5甘肅省綠色公共建筑能耗的相關技術指標除應符合本標22.0.1建筑能源消耗(簡稱建筑能耗)energyuseofbuilding建筑使用中,為滿足建筑內人員活動需要的能源消耗,包括維持建筑環境(如采暖、通風、空調和照明等)和各類建筑內活動(如辦公、炊事等)的能源消耗。注:廣義的建筑能源消費(buildingenergyconsumption)包括建筑業和建筑材料生產用能以及建筑物采暖、空調降溫、照明等能源消費。本標準中建筑能耗僅指建筑運行中的能源消耗,不包括建筑業和建筑材料生產用能。2.0.2綠色建筑greenbuilding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2.0.3公共建筑能耗數據采集energyconsumptionsurveyofpublicbuildings公共建筑在使用過程中所消耗的各類能源量數據的采集。公共建筑分為中小型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2.0.4耗熱量指標indexofheatlossofbuildings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溫度條件下,為保持全部房問平均室內計算溫度,單位建筑面積在單位時間內消耗的需由室內采暖設備供給的熱量。2.0.5采暖度日數heatingdegreedaybasedon18℃其值為一年中當某天室外日平均溫度低于18℃時,將低于18℃的度數乘以1天,所得出的乘積的累加值。2.0.6空調度日數coolingdegreedaybasedon26℃3其值為一年中當某天室外日平均溫度高于26℃時,將高于26℃的度數乘以1天,再將此乘積累加。2.0.7建筑能耗密度buildingenergydensity即建筑用能量和用能面積的比值。它是衡量建筑能效的一種照明燈具及其附件(包括鎮流器)的年電耗與能耗測評參考面2.0.9單位面積年室內電器電耗annualapplianceenergy2.0.11單位面積年給排水提升電耗annualwaterlifting2.0.12單位面積年暖通空調系統能耗annualHVACenergy暖通空調系統主要用能設備的年能耗與能耗測評參考面積的43.1.1甘肅省綠色公共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指標符合國家現行的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規定。3.1.2空調采暖系統的冷熱源機組能效比符合國家標準《公共建效率符合第5.4.3條規定。3.1.3不采用電熱鍋爐、電熱水器作為直接采暖和空氣調節系統的熱源。3.1.4各房間或場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規定的現行值。3.1.5新建的公共建筑,冷熱源、輸配系統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進行獨立分項計量。3.1.6建筑物實際采用的節能措施及能源利用情況,除滿足上述條款外,還應滿足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節能與能源利用的相關要求。3.1.7分項能耗是指建筑物的各種終端用能,包括:暖通空調系3.1.8為了實現不同建筑之間能耗比較,需要對各建筑能耗進行歸一化處理,將各分項能耗連續12個自然月的累積耗能量除以“能耗測評參考面積”,即得到該分項的單位面積年能耗指標,如表3.1.8所示。能耗名稱能耗指標名稱千瓦時(電)耗標立方米(天然氣)千克(燃油)吉焦(蒸汽)電梯電耗吉焦吉焦63.2數據采集3.2.1數據采集的對象甘肅省綠色公共建筑能耗數據采集的對象以甘肅省域內新建或通過改造達到甘肅省綠色建筑標準的公共建筑;對于綜合樓或商住樓,居住建筑部分應納入居住建筑能耗采集體系,公共建筑部分應納入公共建筑能耗采集體系。3.2.2數據采集的分類公共建筑能耗數據采集應分為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數據采集和中小型公共建筑能耗數據采集。大型公共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應分別按以下建筑功能劃分,并分4類進行建筑能耗數據采集:3.賓館飯店建筑3.2.3數據采集的指標1甘肅省綠色公共建筑能耗應按以下4類分別進行數據采生能源。2甘肅省綠色公共建筑能耗基本信息采集指標應包括綠色公共建筑的總棟數和總建筑面積。3甘肅省綠色公共建筑能耗應為綠色公共建筑全年單位面積能耗量和全年總能耗量。3.3.1統計范圍7本標準所指的建筑能耗統計范圍限于甘肅省內達到綠色建筑標準的公共建筑,其它公共建筑可參照執行。3.3.2統計內容應符合以下條件:1建筑物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建筑詳細名稱、所在地、竣工時調)形式、建筑體形系數、建筑結構形式、建筑外墻形式、建筑外墻2建筑能耗統計,包括建筑物建成后,在使用運行過程中消耗商品能源總和。具體指建筑物逐月能耗和全年累計能耗,主要包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用能情況。3.3.3建筑能耗數據統計應符合下列方法1電耗數據統計方法。從電力供應部門獲取數據,從而獲得整棟樓的電耗。2煤耗數據統計方法采取調查用戶(鍋爐房)煤消耗量,從而獲得整棟樓煤耗。3天然氣、液化石油氣、人工煤氣能耗數據統計方法。對天然氣和集中管道供應的液化石油氣、人工煤氣由燃氣公司提供能耗數據,從而獲得整棟樓的能耗。應優先選用易獲取數據的方式。4集中供熱耗熱量、集中供冷耗冷量數據統計方法。對采用分項計量的建筑,通過對計量表讀數獲取數據,從而獲得整棟樓的能耗;對設有樓棟熱(冷)量計量總表的建筑,通過對計量表讀數獲取數據;對于未設有樓棟熱(冷)量計量總表的建筑,根據供熱價格及繳費情況計算得出。5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統計方法。請有資質的專業測評機構對可再生能源使用進行測評,得到常規能源替代量;對建筑物采用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安裝監控裝置,上傳監控數據,從監控平臺中獲取能源使用情況。83.4.1綠色公共建筑能耗測評是通過對實測能耗數據的統計,對建筑物實際用能水平高低進行評價。3.4.2根據被測評公共建筑物的用能特點并達到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對建筑節能與能源利用的基本要求、核實被測評建筑的實提下,綜合考慮同類型建筑物每種功能對應的社會平均能耗水平從而確定建筑物的合理能耗水平,進行評估。3.4.3本標準的測評方法,應遵循如下步驟:1.以建筑物面積、功能信息以及實際用能情況為依據,對被測評建筑的各分項能耗指標進行數據采集及能耗統計;2.對于被測評建筑采集與統計的能耗數進行篩選、計算、分3.對于被測評建筑用能超過相應能耗指標參考值的,應進行現場復核檢測。3.4.4當建筑物不具備必要的能耗測評條件時,也可有選擇性的開展節能檢測工作,對建筑物各系統的用能效率進行瞬態工況的檢測。9式中:式中:式中:4能耗指標計算4.1能耗指標計算公式單位面積年照明電耗LEC計算公式:單位面積年室內電器設備電耗AppEC計算公式:單位面積年電梯電耗ElvtEC計算公式:單位面積年給排水提升泵電耗WLEC計算公式:單位面積年空調耗冷量CC計算公式:4.1.6單位面積年空調耗熱量HC計算公式4.1.7單位面積年暖通空調系統能耗ACEC計算公式:4.1.8單位面積年建筑物總能耗TEC:根據建筑物實際能源利用情況,累加所消耗的能源量與建筑4.2不同氣候區劃綠色建筑能耗參考值4.2.1建筑熱工設計分區用累年最冷月(即1月)和最熱月(即7建筑節能氣候分區采用HDD18和CDD26作為氣候分區的1甘肅地處西北地區,地域狹長,地形從西到東跨越嚴寒氣候4.2.2嚴寒和寒冷地區綠色公共建筑(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參考值,見表4.2.2。蘭州建筑類型能耗指標賓館飯店建筑建筑類型能耗指標賓館飯店建筑建筑類型能耗指標賓館飯店建筑總能耗kgce/(m2a)白銀建筑類型能耗指標賓館飯店建筑建筑類型能耗指標賓館飯店建筑慶陽建筑類型能耗指標賓館飯店建筑定西建筑類型能耗指標賓館飯店建筑建筑類型能耗指標賓館飯店建筑金昌建筑類型能耗指標賓館飯店建筑建筑類型能耗指標賓館飯店建筑建筑類型能耗指標賓館飯店建筑臨夏建筑類型能耗指標賓館飯店建筑建筑類型能耗指標賓館飯店建筑建筑類型賓館飯店建筑4.2.3夏熱冬冷地區綠色公共建筑(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參考值,建筑類型能耗指標賓館飯店建筑4.3.1建筑基本信息調查表。計算能耗、能耗參考值必需的建筑基本信息應按照下樣表格式進行填寫,見表4.3.1。所屬地區基本信息建筑總面積空調形式外窗類型玻璃類型窗框材料類型4.3.2能耗指標計算匯總表。包含能耗量、能耗指標、指標限值及暖通空調系電力柴油電力電力電梯電耗電力電力電耗電力-3如未獲得某項指標、指標限值或指標評價(是否超標),在對應的表格中填“/”。檢測評估,(表5.1.1-1~5.1.1-3)。表5.1.1-1照明功率密度指標檢測評估用表功能區區域面積1辦公室/會議室/服務大廳2營業廳注:上表未列出的場所及照明功率密度指標限值參照《建筑照明設計標準》表5.1.1-2節能燈具采用情況評估用表區域面積/m21(對節能的描述)(是否節能)21照明功率密度LPD:計算公式W—計算得到區域照明燈具總功率(通過統計光源數5.2暖通空調系統3087的相關要求。5.2.2外門窗氣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風壓性能試驗室檢測應遵5.2.3冷水(熱泵)機組實際運行性能系數的檢測與判定應遵循5.2.5實際集中采暖系統熱水循環水泵的耗電輸熱比檢測應遵5.2.8除采用構件指標法以外還可在建筑物冷熱源入口處直接5.3供配電系統三項控制在標準規范規定的限值范圍之內有利于節能。檢測項目供配電系統中的諧波電壓和在公共連接點注入的諧波電流允100kVA及以上高壓供電的電力用戶,在用戶高峰時變壓器6.1.1依據本標準開展節能檢測評估的綠色公共建筑應具備以下基礎條件:1.能耗總量數據:具備至少1年的建筑物主要能源(電力、燃3.用電分項計量系統:具備用電分項計量系統,且各分項具備至少1年的能耗總量數據。6.2.1根據建筑圖紙及調研信息,確定建筑物各區域的功能、面積、人數;6.2.2計算各能耗指標的實測值;6.2.3將本標準中的能耗參考值作為指標,判斷各能耗指標是否6.2.4能耗指標若超標,則將評估結果提供給被評估單位,對被評估單位可提出整改要求;若不超標,則評估結6.2.5將各能耗指標的實測值與整改后的指標限值進行對比,得出能耗測評結論,評估結束。整個流程的示意圖如圖6.2.5。節能評估階段:否是否是否超標否節能檢測階段:分系統節能檢測得出節能節能檢測階段:分系統節能檢測注:1當建筑同時具備多種功能時,應按各功能的建筑面積加權平6.3能耗測評報告主要內容6.3.1能耗測評報告應包括如下內容:1封面:能耗測評建筑物名稱,地址,檢測評估時間,檢測評估單位公章;要問題,主要意見和建議;5附錄:建筑功能面積調查表,能耗評估用的連續12個月能耗數據,現場檢測記錄。6.4常用能源等效電折算系數6.4.1-2的規定。表6.4.1-1各種常用能源等效電折算系數能源種類工作溫度(℃)等效電法換算系數(%)的等效電Qe電力一天然氣原油汽油柴油注:a熱水和冷水的工作溫度指供水和回水溫度;b飽和蒸汽的工作溫度指供給蒸汽壓力相應的飽和溫度。能源名稱兆焦/千克(千瓦/千克)原油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油氣天然氣1.3300(千克標煤/立方米)電力(當量)瓦時)0.1229(千克標煤/千瓦時)電力(等價)11.840(2828)兆焦/千瓦時(千卡/千瓦時)以當年政府給定值為準蒸氣千瓦時)1為便于在執行本標準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行的寫法為:“應按……1《冷水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GB195772《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3《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術語標準》GB501554《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5《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7366《電能質量公用電網諧波》GB/T145497《電能質量三相電壓允許不平衡度》GB/T155438《泵類及液體輸送系統節能監測方法》GB/T16666綠色公共建筑能耗標準1總則 3基本規定 4能耗指標計算 5現場能耗檢測 441.0.1實現建筑節能是實現綠色建筑的重要一環,也是評價綠色建筑的主要指標之一。我國目前執行的建筑節能標準,是對能耗節約率提出的最低要求,是現有社會平均建筑能耗標準水平上設定了預期節能率要求。對于建筑在運行、維護階段的能耗控制與管理,沒有對比的量化條件。節能率目標的設定,沒有充分考慮建設科技發展進步水平與建筑材料的升級換代。對于省內各不同氣候區劃、不同供熱方式與供熱條件、不同取暖方式等沒有充分考慮差異性,一刀切,不細致。該標準的編制對于我省綠色建筑能耗提出定量化要求,并為綠色建筑節能評價提供依據,促進我省建筑節能發展。市、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單體建筑面積超過筑,自2014年起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币虼?,本標準適用的范圍包括省內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公共建筑。1.0.3公共建筑主要有三種耗能方式:采暖能耗、電力能耗和其他能耗。除采暖能耗外,電力消耗大是公共建筑能耗的突出特點:例如:電力、天然氣、煤炭是國家辦公建筑能源消費結構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電力能耗占到90%以上;大型公共建筑能源消費結構中,電力能耗占到95%以上;中小型公共建筑的電力能耗也占到了95%以上。而從橫向比較來看,除采暖能耗外,大型公共建筑全年單位面積能耗最高,其次是國家機關辦公建筑、中小型公共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國家機關辦公建筑本身屬于高能耗建筑,特別是大型公共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原因,用能設備多,設備功率大,尤其是中央空調的使用很普遍。1.0.4我省地處西北地區,地形從西到東跨越嚴寒氣候區、寒冷氣候區和夏熱冬冷氣候區,海拔高度變化也比較大,地理位置造成氣候區的不同也造成建筑能耗有所差異,因此,因根據實際情況對所處不同氣候區的建筑能耗進行區分和規定。1.0.5條文說明:符合國家和甘肅省的法律法規與相關標準是進行綠色建筑能耗規定及評價的必要條件。3.1.1在公共建筑(特別是大型商場、高檔旅館酒店、高檔辦公樓等)的全年能耗中,大約50%~60%消耗于空調制冷與采暖系統, 20%~30%用于照明。而在空調采暖這部分能耗中,大約20%~50%由外圍護結構傳熱所消耗(夏熱冬冷地區約35%,寒冷地區約40%,嚴寒地區約50%),因此本標準對綠色建筑圍護結構提出了節能要求。為了鼓勵建筑師的創造,本標準中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評判不對單個部件(如體形系數、外墻傳熱系數、窗墻比、幕墻遮陽系數、遮陽方式等)進行強制性規定,僅考慮其整體熱工性能,采用《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中的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權衡判斷法進行評判。其中熱工性能要求、各類熱擾和作息的設定按照國家《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中第4.3節中要求進行設定,且參考建筑與所設的建筑的空氣調節和采暖能耗采用同一個計算軟件計算。3.1.2本條來源于《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第5.4.3條對鍋爐額定熱效率的規定以及對冷熱源機組能效比的規定。該標準在制定時參照了強制性國家能效標準《冷水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GB19577和《單元式空氣調節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GB19576,并綜合考慮了國家的節能政策及我國產品的發展水平,從科學合理的角度出發,制定冷熱源機組的能效標3.1.3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節約能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高品位的電能直接用于轉換為低品位的熱能進行采暖或空低用”的能源轉換利用方式。考慮到一些采用太陽能供熱的建筑,夜間利用低谷電進行蓄熱補充,且蓄熱式電鍋爐不在日間用電高峰和平段時間啟用,這種做法有利于減小晝夜峰谷,平衡能源利用,因此是一種宏觀節能。此情況作為特例,不在本條的限制范圍3.1.4參照《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的第6.1.2~6.1.3條規定,本條采用房間或場所一般照明的照明功率密度(LPD)作為照明節能的評價指標。設計者應選用發光效率高、顯色性好、使用壽命長、色溫適宜并符合環保要求的光源,優先選用通過國家認證的產品。在滿足眩光限制和配光要求條件下,應采用效率高的燈具,燈具效率滿足《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中3.3.2的規定。此外應盡可能采用分區域分時段控制等節能手段。3.1.5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情況較復雜,以空調系統為例,其組多個環節。目前各類公共建筑基本上都是一塊總電表,不利于建筑各類系統設備的能耗分布,難以發現能耗不合理之處。對新建的公共建筑,要求在系統設計時必須考慮,使建筑內各耗能環節如冷熱源、輸配系統、照明、辦公設備和熱水能耗等都能實現獨立分項計量,有助于分析公共建筑各項能耗水平和能耗結構是否合理,發現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從而有效地實施建筑節能。3.1.6綠色公共建筑需滿足控制項要求內容外,還應根據實際情況滿足評分項的要求,因此,在遵循基本規定的基礎上,還應根據實際情況,滿足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里節能與能源利用的其他相關要求。3.2.1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大型公共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對于綜合型的建筑,如商住樓,即建筑的下部為商場或辦公區域,上部為商品房的建筑,由于其具有不同的能源消費特點,應將它們分開進行能耗數據采集,居住建筑部分應納人居住建筑能耗采集體系,公共建筑部分應納入公共建筑能耗采集體系。3.2.2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大型公共建筑的平均能耗值高于歐洲水平,與美國、日本的平均值大體接近。由于不同氣候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我國不同城市和地區的建筑能耗特點各不相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之間存在相對清晰的分界線,并且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都遠高于中小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雖然大型公共建筑的數量相對較少,但是由于電耗指標高,大型公共建筑在民用建筑總能耗中占有很大比重。由于能耗指標高,改造1m2的大型公共建筑所能取得的節能效果相當于改造10-15m2的居住建筑,同時對大型公共建筑進行節能改造遠比對涉及居民在內的居住建筑進行節能改造要容易得多。特別是實施政府機關辦公建筑節能改造,不僅可以減少公共財政支出,同時可通過政府機構率先垂范,起到示范作用。本標準分別對大型公共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進行能耗數據采集,確定建筑節能工作的重點,指導我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工作的深入開展。據調查顯示:不同功能的公共建筑中,商場建筑單位面積能耗最高,高于平均值,賓館飯店建筑單位面積能耗與平均值相當,其次是辦公建筑和其他建筑。在公共建筑中,辦公樓、商場和賓館飯店建筑所占的數量比例大,同時能耗差異也較大。據有關單位的初步統計,一般辦公建筑的能耗約為80-150kWh/(m2.a),而高檔商場建筑能耗則高達300-400kWh/(m2.a),因此本標準選擇了這三類公共建筑作為主要的能耗數據采集對象,并將其余的公共建筑類型都歸入“其他建筑”,共分4類進行能耗數據采集,既能減少工作量,又能較準確地估算甘肅省公共建筑的能耗。公共建筑的能耗統計方法和意義如下:供冷、建筑獨立產生并使用的可再生能源等各種能源形式,歸納為生能源。本標準對各種能源形式單獨進行能耗數據收集。對建筑自備熱源(建筑自備小型電爐,燃氣、油爐)和分戶獨立采暖的情況,以及對單棟建筑自備冷源(制冷機、熱泵機組)和每戶獨立制冷(窗進人建筑的電量或燃料消耗量,因此集中供熱(冷)量中不再重復收集這部分能耗。集中供熱(冷)量的采集僅是針對依靠供熱管道(或供冷管道)為建筑提供熱量(或冷量)的采集。2在采集綠色公共建筑能耗的同時,可以掌握我省各地城鎮綠色公共建筑的具體棟數和建筑面積,為政府部門制定能源領域的政策提供依據,比如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范圍和節能潛力分析3能耗數據采集除了得到綠色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總量外,還需要得到單位建筑面積的能耗量,即建筑能耗密度,從而可以對我省的綠色公共建筑的能耗指標進行橫向對比。3.3.1本標準統計公共建筑能耗的范圍主要以省內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公共建筑為主。但是,由于甘肅地區經濟水平發展的差異,目前(2013年)能夠達到綠色建筑標準的公共建筑較少??紤]本標準的實用性,其他公共建筑在統計能耗的過程中也可參照執行。2014年政府投資的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的保障性住房項目將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屆時,本標準的能耗統計范圍將包含甘肅省內所有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公共建筑。3.3.2公共建筑能耗統計的內容應包括建筑物基本信息和用能情況,建筑基本信息采集是衡量該建筑是否達到綠色建筑基本節能要求的基礎信息;用能情況則是建筑物能耗統計的必要條件。建筑基本信息和用能情況的具體指標如下:1建筑物基本信息中包含的具體內容如下:建筑物詳細名稱:經地名主管部門核準使用的建筑物名稱。按照地名主管部門頒發的《建筑物名稱核準證》填寫。如果沒有到地名主管部門申請辦理過建筑物名稱核準,可填寫現用名。所在地:以地名主管部門頒布的標準地名及公安機關設置的建筑層數:是指建筑的自然層數。按室內地坪±0.算,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內層高在2.20m以上(不含2.20m)的計算為自然層數,錯層的建筑按局部最高層數統計計算。建筑總面積:建筑外墻外圍線測定的各層平面面積之和。按照房產證或竣工驗收備案材料,以及規劃等相關文件提供的數據為后的實際建筑面積為準。如無相應備案材料,可依據《建筑工程建采暖面積:非熱計量用戶以建筑面積為準。不設采暖設施或無供熱要求的地下室不計算建筑面積。未封閉陽臺,按建筑面積的50%計算,封閉式陽臺按100%計算。建筑面積原則上以《房屋所有權證》標注的房屋建筑面積為準。他(應注明實際相應的采暖形式)。建筑空調系統形式:集中式全空氣系統、風機盤管+新風系統、分體式空調或VRV的局部式機組系統、或其他(應注明實際相應的空調系統形式)。建筑體形系數:建筑物與室外大氣接觸的外表面積與其所包圍的體積的比值。外表面積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樓梯間隔墻和戶門的面積?;炷疗鰤K、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多孔)、其他外墻形式。形式。經濟指標:按當地實際執行的收費標準進行計算。入住率:是指實際使用用戶的數目占整個建筑的比例,而非購房用戶的比例。2建筑能耗統計是建筑節能的基礎,每個建筑在使用運行過程中消耗商品能源有一定差異,統計時應按照實際用能情況進行統計。3.3.3根據甘肅省內實際情況,本標準引用的建筑能耗數據統計方法是根據建筑能耗特點分類,調查得到每類建筑的面積和建筑能耗密度,計算總能耗進行統計。3.4.1能耗測評應根據不同建筑的不同用能方式采取核查或檢測的方法,對用能建筑進行測評。3.4.2建筑能耗測評是通過實測能耗數據對建筑物實際用能水平高低進行評價,遵循兩種基本測評方法:甲類測評方法是指從社會公平性出發的測評方法;乙類測評方法是指從用能合理性出發的測評方法。甲類測評方法:根據被測評建筑物的功能及每種功能對應的社會平均能耗水平確定建筑物的合理能耗水平,以此評估。甲類測評方法的前提是:如果建筑物功能一致,提供相同的服務,就應該有相同的能耗水平。乙類測評方法:承認被測評建筑物的實提下,給出沒有重大系統設備設計缺陷、沒有嚴重浪費問題時的建筑能耗水平,作為該建筑物的合理能耗水平,以此評估。對于甘肅省內綠色公共建筑的實際情況,本標準給出的方法綜合考慮了這兩種測評方法進行測評。3.4.4能耗測評條件本標準在附錄中給出。對于建筑物各系統的用能效率進行瞬態工況的檢測方法,可參照本標準第五章。4.2.1建筑與氣候密切相關,為了明確建筑設計與氣候的關系,區分我國不同地區氣候條件對建筑影響的差異性,使建筑師能夠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氣候資源,需要針對我國氣候特點,采用建筑氣候學與統計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提出建筑氣候設計區劃方法、依據和指標,進行建筑氣候區域性研究。我國氣候區劃工作開始于20世紀30年代初期,目前,主要有建筑氣候區劃和熱工設計區劃兩種氣候區劃?!督ㄖ夂騾^劃標準》GB50對濕度和降水量3個主要氣候參數,將我國劃分為7個一級區,20個二級區。建筑熱工分區反映的是建筑熱工設計與氣候的關系,主要體現在氣象基本要素對建筑物及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設計的影建筑節能氣候分區主要考慮以下氣候要素:影響建筑熱環境質量的氣候要素;影響建筑冷熱耗量的氣候要素;影響供暖空調技術應用與性能的氣候要素。其中,重點是影響建筑冷熱耗量和暖通空調能效比的氣候要素。1與冷熱耗量有關的氣候要素有:冬季太陽輻射量:太陽輻射影響建筑物得熱量,從而影響冬季供暖能耗;夏季氣溫:直接影響夏季空調能耗;冬季氣溫:直接影響冬季供暖能耗;夏季相對濕映低溫持續時間。2與暖通空調能效有關的氣候要素有冬季太陽輻射量:影響太陽能供暖設備的使用;最冷月平均溫度:影響空氣源熱泵的使用;夏季相對濕度:影響蒸發冷卻技術的使用;冬夏累積溫度的差根據上述氣候要素,確定了12個氣候指標作為初始指標集:供暖度日數HDD18(1年中,當某天的室外日平均溫度低于18℃時,將低于18℃的溫度數乘以1天并將此乘積累加,單位為℃·d);空調度日數CDD26(1年中,當某天的室外日平均溫度高于26℃時,將高于26℃的溫度數乘以1天并將此乘積累加,單位為℃·d);冬季(最冷3個月)太陽輻射量,MJ/m2;最冷月太陽輻射量,MJ/m2;冬季(最冷3個月)平均溫度,℃;最冷月平均溫度,℃;年極端最低溫度,℃;年極端最高溫度,℃;夏季(最熱3個月)平均溫度,℃;最熱月平均溫度,℃;夏季(最熱3個月)相對濕度,%;最熱月相對濕度,%。4.2.2建筑的功能類型是影響建筑能耗的顯著因素,不同功能類型建筑其用能水平差異顯著,所對應的能耗指標亦不同。此外,建筑的使用模式、運行方式、服務水平的不同由于公共建筑類型較多,用能情況差異比較大,能耗的統計與計算也相對困難、復雜,因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