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九江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5月全真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一、閱讀(72分)(一)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近日,中國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任務探測器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計劃于2025年實施發射。按照計劃,天問二號任務將通過一次發射,實施小行星2016HO3伴飛、取樣、返回和主帶彗星311P伴飛探測等多項任務。繼天問一號探索火星之后,天問二號為何選擇2016HO3作為新目的地?未來,它又會帶回宇宙中怎樣的秘密?(一)2016HO3小行星的名字聽起來有些“冷冰冰”,但它的背后有一段有趣的發現故事。2016年,美國夏威夷的泛星計劃巡天望遠鏡首次在浩瀚星空中捕捉到它的蹤跡,這顆小行星也由此得名——2016代表發現的年份,HO3則表示小行星在4月下旬被發現的順序編號。2016HO3繞太陽公轉周期為365.4天,與地球的365.25天幾乎完全同步。對于這類與地球一起繞著太陽公轉的小行星,科學家將其稱之為“準衛星”。目前,地球附近的準衛星有5顆,其中2016HO3距離地球最近、運行最穩定。天問二號為何選擇2016HO3?據專家介紹,這類小行星保留著太陽系誕生之初的原始信息,是研究太陽系早期物質組成、形成過程和演化歷史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也有科學家推測,這顆直徑約40——100米的天體,可能是某次遠古撞擊事件的拋射物,甚至可能與地球和月球存在“親戚關系”。為此,天問二號計劃對2016HO3進行伴飛、測繪、遙感、采樣,獲取其熱輻射狀態、表面特征、密度、成分等信息。其研究結果有可能回答準衛星的起源以及軌道演化歷史和未來趨勢等科學問題,并為小行星乃至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過程提供科學依據。(二)天問二號的另一個探測對象是主帶彗星311P,它于2013年被美國科學家探測發現。一開始,科學家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發現了它,起初以為只是一顆普通的小行星,但經過進一步的細致觀測發現,它不僅擁有小行星的穩定軌道,還長著六條“尾巴”——彗尾,就像孔雀開屏一樣。專家表示,對主帶彗星311P進行探測,有助于了解小天體的物質組成、結構以及演化機制,填補太陽系小天體研究領域的空白。此外,311P的直徑大約有480米,有觀測結果顯示,它可能還有一顆衛星。如果屬實,311P便是少有的“雙小行星”系統。天問二號屆時將通過近距離探測,提供更直接的數據,解開311P的更多奧秘。(三)深空探測是全球科技競爭的制高點。2021年,天問一號成功落火,中國通過一次發射,實施火星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大任務,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屬首次。陸續取得的科學成果,豐富了人類對火星演化歷史、環境變化規律、火星表面典型地形地貌成因等的認知。從月球到行星及小行星探測,中國深空探測正在走向更遠、更深的新階段,不斷推動著人類對太陽系和宇宙的理解和探索。在2025年發射天問二號之后,中國還將在2028年前后及2030年前后陸續發射天問三號和天問四號。其中天問三號作為中國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確立生命痕跡探尋為第一科學目標,將突破火面采樣、火面起飛上升、環火交會和行星保護等關鍵技術,實現火星樣品返回地球的目標。天問四號則將對木星和木星的衛星進行研究,對木星空間和內部結構進行探測。(摘編自劉峣《逐星問天,中國深空探測新遠征》)材料二:2025年,中國航天又將迎來一個重要時刻——天問二號即將發射。“天問”!我猜,其實很多人對這一名字并不陌生。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疤靻枴币辉~正是來源于屈原的詩篇《天問》。屈原的《天問》,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它以獨特的形式,一口氣提出了170多個問題,從宇宙的起源、天地的形成,到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無所不包。在那個科學技術尚不發達的時代,屈原憑借著非凡的想象和對真理的執著追求,試圖探尋世界的本質,這種探索精神正是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天問二號”,則是現代中國航天事業的又一偉大創舉。它是中國行星探測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對小行星進行探測等重大使命。從屈原的《天問》到“天問二號”,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探索精神的傳承與發展。這種精神,是對未知的好奇,是對真理的渴望,是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勇氣。在古代,人們通過文學創作來表達對世界的思考;在現代,我們則借助科技的力量,將探索的腳步邁向更遙遠的宇宙。“天問二號”的每一次數據傳輸、每一個科學發現,都像是對屈原《天問》的回應。它告訴我們,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責任。在探索的道路上,我們不僅要繼承前人的智慧和精神,更要不斷創新,勇于突破。同時,“天問二號”也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它代表著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卓越成就,展示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就像屈原的《天問》曾經激勵著無數中華兒女一樣,“天問二號”也將激勵著當代中國人,在各個領域不斷追求卓越,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摘編自陳明月《跨越千年的“天問”:從屈子詩章到航天壯舉》)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對主帶彗星311P的探測,或將填補太陽系小天體研究領域的空白。B.2016HO3距離地球最近、運行最穩定,故科學家稱其為“準衛星”。C.主帶彗星311P有六條“尾巴”,但它既是彗星,又是“雙小行星”系統。D.天問三號突破了火面采樣技術,以實現火星樣品返回地球的目標。2.下列對兩則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天問二號”既有2016HO3的探測任務,又有主帶彗星311P的探測任務。B.屈原的《天問》展現了古代科學的高度發達,涉及宇宙起源等問題。C.“天問”源自屈原的《天問》,《天問》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探索精神。D.“天問二號”的探索精神將激勵中國人追求卓越,為實現民族復興而努力。3.下列對兩則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介紹了2016HO3小行星和主帶彗星311P的發現過程及其主要特征,材料二則著重闡述了“天問”這一命名的文化淵源和精神內涵。B.材料一在說明過程中運用了“活化石”“孔雀開屏”等生動形象的比喻手法,材料二將古今的“天問”對接,突出了中華民族探索精神的傳承與發展。C.材料一在表達方式上主要采用了較為客觀平實的說明性語言進行介紹,材料二則更多地運用了議論性較強的句子來進行闡述。D.材料一按照時間先后順序詳細介紹了中國深空探測工程的發展歷程和未來規劃,材料二則以“天問”為線索完整串聯了從古至今的探索歷程。4.請給材料一的三個部分各擬一個小標題,每個標題不超過15個字。(6分)5.請結合兩則材料,從科學和文化兩個角度簡要分析“天問二號”任務的意義。(4分)(二)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列文字,完成6~9題。面粉如雪王兆勝在貧窮年月,面粉極金貴,不要說吃,連看到就很難。我家人多,平時以地瓜為主食,只在過節時能見到黑面、雜面。所謂黑面,是指將小麥粉碎到第三四遍,顏色如土;所謂雜面,是混合著高粱面、地瓜面、豆面,再加少量黑面和白面而成。記得,母親用黑面、雜面包餃子包子,因缺乏黏性和韌勁,常常是包了裂、開了捏、捏了散,做一頓飯總是大費周章,累得額頭出汗、長吁短嘆。只有當姥爺來了,母親才會不知從哪里抓來小半瓢白面,輕輕倒進泥盆。然后加水,慢慢攪動,于是雪白的面粉由松散變成縷,再成為一堆和一團。經反復揉搓,面團被母親用搟面杖不斷壓、推、搟,范圍變大,很快成一張大餅。接著,母親將面裹在搟面杖上,開始向前推、往后拉,在有節奏的運動中,面皮越來越薄,也愈加地白。當母親將白面粉撒在白面上,那真有點變魔術,同樣是面竟有不同功用:一是為了凝聚成團,二是為了分開不黏。當透明如紙的白面將搟面杖包裹多層,母親將它高高抬起;然后放手,轉眼間,面皮飛瀑一樣撒落,像折紙一樣很規則、整齊地自然堆在面板上。于是,母親一手拿刀,一手輕按折疊起來的面皮,手起刀落,切面聲鏗鏘,隨后又迅速將切好的面條抓起,秀發般撒落于面板之上,動作極其優雅。這與母親包黑面和雜面的餃子包子形成鮮明對比,也讓我對白面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母親搟好面,就用姜和小嫩蔥熗鍋,香氣撲鼻,傳之久遠。然后,加水,燒開鍋,打幾個荷包蛋,加進面條。當母親將一大碗晶瑩剔透、誘人饞人的面條,小心翼翼端給姥爺,他總讓母親再拿一個碗,分撥一些給我和弟弟。無奈,母親只好照辦。那是最幸福的時光。雪白的面條如銀絲,根根透徹修長,吃在嘴里,有一種綿長柔軟又暖心的感覺,香氣清新悠遠,一生不會忘記。除了姥爺到來,童年的我還有個特殊時間,能享受母親的面條與慈愛,那就是感冒發燒之時。在生病發燒的難受和朦朧中,我能重溫母親為姥爺做面條的身影,以及面粉、小蔥熗鍋、面條和面湯的特殊色澤與味道。對農村孩子來說,過年是一年的希望。除了熱鬧,最重要的是能吃上白面。臘月二十三日過小年,我家還只能吃上黑面和雜面,那已是爽心快事了。臘月二十八開始吃白面,此時的母親毫不吝惜從缸中取用白面,一會兒就用去一盆,仿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似的。最有代表性的是做白面大饅頭,母親先將大半盆白面加水調好,醒一會兒之后,大哥、姐姐就與母親圍坐在面板前,一起輪流揉面。當揉上幾圈,原來松軟的面團就變得頗筋道,這樣蒸出的饅頭既瓷實又分層,口感也好。最壯觀的是打開蒸鍋的時刻:原本并不大的饅頭一下子變大了,像春花綻放,也如清水出芙蓉;那些被做成雞狗魚羊的面食小動物,也仿佛活著似的動人。此時,姐姐就會拿著火柴桿為面食點上胭脂,這就更增加了白面之白,也使白面變得更加楚楚動人。豐足美滿之年很快就會變成過去,家中的白面也會隨著年的腳步離開,于是,一家人又歸于吃紅薯、黑面和雜面的日子,我們這些孩子則重新進入對于年的渴盼與希望之中。當冬天的雪花向大地飄落,我就會想到白面,那令人永遠難忘的美好時刻。癡心的孩子心中就會產生這樣的奇想:如果白雪能變成白面該多好!其實,站在天地自然的角度看,白雪也是一種白面,否則,萬物生靈如何得到生命泉水的滋潤,獲得勃勃生機。當大雪覆蓋整個大地,農民就會心滿意足地感嘆:這真是瑞雪兆豐年啊!有了這床厚厚的白雪棉被,麥子就可以好好過冬,不愁來年沒有豐收!可見,由白雪到麥子再到白面,原來確實是一條堅韌的鏈條,因此,我才稱面粉如雪。今天,白面再也不是什么奢侈品,只要想買,超市有成袋和成堆的可供選擇。由于網購極為便利,人們足不出戶即可買到想要的白面。知道我特喜歡吃白面餃子包子,妻子總變著法子給我做:除了變換各種白面品牌,還嘗試使用不同的餡兒,真有些變魔術似的。如今,我再也不用像童年和少年時光那樣,因貧窮而癡迷于白面了;不過,對于白面以及它的雪白,特別是其間包含的哲理依然非常向往。有一次,看到一位大師傅拉面,他竟能在白面間施展如此絕技,這讓我有了新的認識和想象。一個濕面團,在平面的輔助下,它竟可以拉得那么細,細得可穿越針眼;它還那么富有韌性,細長而不斷;它甚至變得那么美,在一片雪白之中衣帶當風;我甚至將它想象成一架由白面織成的豎琴,被面點師和陽光之手巧妙地彈奏。白面,比細沙還細;白面,比泥土還散;白面,比米粒還軟;白面,比白雪還白。然而,白面卻有著內在的力量、無與倫比的功用和魅力。在世俗世界中,人們對白面往往多有偏見,至少是沒有好感,于是就有了“白面書生”“小白臉”“涂脂抹粉”“粉面”等貶義詞,也有用“白臉”表示奸相。其實,這都是不理解面粉之妙的緣故吧現在,即使在北國,下雪的機會也變得少了。不過,沒關系,當春天到來,一樹一樹的梨花和槐花開放,也能讓我想起白面,特別是童年和少年時光留在心中的極其難得珍貴的白面。因此,除了白面如雪,說白面如花也是可以的。(選自《美文》2022年第2期)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頭直接點出了“面粉極金貴”,奠定了全文傷感的基調,使讀者對貧窮歲月產生深深的共鳴。B.文章通過對比黑面、雜面與白面的不同,突出了白面的珍貴和美好,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C.文中提到“小白臉”等貶義詞,是為了說明白面在世俗中的負面形象,與作者對白面的贊美形成反差。D.文章以“我”的視角展開敘述,使得文中情感表達得更為自然,同時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和感染力。7.關于文中母親制作白面條的段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母親制作白面條的過程比較繁瑣,充滿了艱辛,但她總是能樂在其中,表現出她對生活的熱愛和性格的堅韌。B.文中用“變魔術”形容母親撒干面粉防止面皮粘連的細節,既贊美勞動智慧,又暗含對白面神奇功用的贊嘆。C.寫母親搟面時,“手起刀落”“秀發般撒落”等描寫,以動態畫面展現出勞動之美,賦予普通場景詩意化表達。D.這些段落充分表現出母親的勤勞能干、心靈手巧,對姥爺尊敬與孝順,也體現了白面在貧窮歲月里極其珍貴。8.文章為何說“面粉如雪”?(5分)9.作者在文中說:“如今,我再也不用像童年和少年時光那樣,因貧窮而癡迷于白面了;不過,對于白面以及它的雪白,特別是其間包含的哲理依然非常向往?!闭埥Y合文本,分析白面蘊含了哪些哲理。(6分)(三)閱讀III(本題共5小題,21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籍白:承音覽旨,有心翰跡。夫九蒼之高,迅羽不能尋其巔;四溟之深,幽鱗不能測其底。矧無毛分所能論哉!且玄云無定體,應龍不常儀:或朝濟夕卷,翕忽代興;或泥潛天飛,晨降宵升。舒休則八維不足以暢跡,促節則無間足以從容。是又瞽夫①所不能瞻,瑣蟲所不能解也。然則弘修淵邀者,非近力所能究矣;靈變神化者,非局器所能察矣。何吾子之區區而吾真之務求乎!人力勢不能齊,好尚舛異。鸞鳳凌云漢以舞翼,鳩鵷悅蓬林以翱翔;螭浮八濱以濯鱗,鰲娛行潦而群逝。斯用情各從其好以取樂焉。據此非彼,胡可齊乎?夫人之立節也,將舒網以籠世,豈撙撙②以入罔?方開模以范俗,何暇毀質以適檢?若良運未協,神機無準,則騰精抗志,邈世高超。而翱翔之乘景,躍踸踔陵忽慌,從容與道化同逌③,逍遙與日月并流。上乎無上,下乎無下,居乎無室,出乎無門。齊萬物之去留,隨六氣之虛盈??傂V于太極,撫天一于寥廓。飄埃不能揚其波,飛塵不能垢其潔。徒寄形軀于斯域,何精神之可察?雖業無不聞略無不稱而明有所逮未可怪也。觀君子之趨:欲衒④傾城之金,求百錢之售;制造天之禮,擬膚寸之檢;勞玉躬以役物,守臊穢以自畢⑤。其陋可愧,其事可悲。亮規略之懸逾,信大道之弘幽。且局步于常衢,無為思遠以自愁。比連疹憒⑥,力喻不多。阮籍白。(節選自阮籍《答伏義書》)材料二: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而喜怒不形于色?;蜷]戶視書,累月不出;或登臨山水,經日忘歸。博覽群籍,尤好《莊》《老》。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時人多謂之癡,惟族兄每嘆服之,以為勝己,由是咸共稱異。節選自《晉書·阮籍傳》)【注】①瞽夫:盲人。②撙撙:形容對待事物非常謹慎。③同逌:共同遵循。④衒:沿街叫賣之意。⑤自畢:自我完結。⑥疹憒:久病致昏。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雖A業無B不聞C略無D不稱E而明有F所逮G未可H怪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忽,迅速,與《離騷》中“日月忽其不淹兮”的“忽”意思相同。B.務,一定、務必,與《過秦論》中“務耕織”的“務”意思不同。C.籠,籠罩,與《泊秦淮》中“煙籠寒水月籠沙”的“籠”意思相同。D.景,日光,與《歸去來兮辭》中“景翳翳以將入”的“景”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一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開篇舉飛鳥、游魚難以探尋九蒼之高、四溟之深的例子,說明宏大高遠、變幻神妙的事物不是常人能探究明白的。B.材料指出人的能力和愛好不同,就像鸞鳳與鳩鹓、螭與鱉,各自按喜好生活、取樂,不能強求一致。C.真正立節的人應心懷天下,可以偶爾委屈自己去迎合世俗規范,如若時運不佳、機遇難測,也應該振奮精神、堅守志向。D.作者批評伏義的行為和追求,認為他勞神費力地役使外物,守著污穢的東西度過一生,行為可悲。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齊萬物之去留,隨六氣之虛盈。(4分)(2)惟族兄每嘆服之,以為勝己,由是咸共稱異。(4分)14.材料二中提到阮籍“時人多謂之癡”,請根據材料二簡要概括其“癡”的體現。(4分)(四)閱讀IV(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書端州郡齋壁包拯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咀ⅰ堪?99~1062),字希仁,北宋名臣,有“青天”之譽??刀ㄔ辏?040年),出任端州知州。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首五言律詩為包拯題寫在端州郡守府第墻壁之上,堪稱包拯身體力行的座右銘。B.首聯以議論入詩,表達詩人對為政和修身的見解,體現詩人對清廉與正直的追求。C.尾聯站在歷史的高度,表明自己要謹遵遺訓,嚴守底線,讓來送禮的人感到羞愧。D.本詩質樸無華而持重剛健,嚴謹有力,充滿浩然之氣、磊落之情,可謂擲地有聲。16.古典文學專家金性堯說:“全詩的要旨即是謀直道而去貪欲。”這在中間兩聯中是如何體現的?請簡要分析。(6分)(五)閱讀V(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老師在課堂上借《五代史伶官傳序》中的“,”兩句教導同學們在人生道路上,要做到防微杜漸,克服不良嗜好和習慣。(2)在古人的審美中,寧靜不是死寂,恰當的聲音描寫往往能反襯出環境的幽靜,如《歸園田居(其一)》中“,”兩句就是以聲襯靜的典范。(3)小蘭同學打算以“環境與成長”為主題寫一篇議論文,胡老師建議她引用古詩文名句來增強文章的說服力,于是小蘭打算引用“,”兩句來表達高潔的品質不受環境影響這一觀點。二、語言文字運用(18分)在數字時代,憑借數字化呈現、場景化體驗、互動式傳播等創新手段,打通了博物館文化傳播新橋梁。在敦煌莫高窟,觀眾戴上VR眼鏡,便能打破時空束縛,走進A的壁畫世界。2022年底,全球首個基于區塊鏈的數字文化遺產開放共享平臺——“數字敦煌·開放素材庫”正式上線,人們輕點鼠標,就可以瀏覽來自莫高窟等石窟遺址及敦煌藏經洞的6500余份高清數字檔案。2023年4月,“數字藏經洞”正式上線,用戶還能通過人物角色扮演,(甲),與歷史人物互動,“親歷”藏經洞從晚唐到清末的變遷。在北京恭王府,觀眾則能夠通過“全景恭王府”領略線上線下一體化、在線與在場相結合的陳浸式游覽全新體驗。2025年1月,恭王府博物館發布了“全景恭王府”數字文化產品,運用360度數字采集實景技術,對恭王府進行了全場景復員展示,并推出4條各具特色的主題游覽路線,讓恭博IP“小福家族”化身為線上導游,(乙)。恭王府博物館的“恭小?!な扯Y”文創咖啡店在2025年依始也全新開業了。觀眾不僅可以在此品嘗到限定特色拉花咖啡和中式茶點,還能購買到多款融和恭王府傳統元素的文創產品?!皠撔隆迸c“科技”,是“博物館熱”背后的關鍵詞。如今,觀眾走進博物館,(丙),還能夠聆聽生動的講解,體驗數字化互動,觀賞精彩的表演,購買文創產品,參與研學活動等。即便沒有實地參觀博物館,也能隨時在線上進行觀展。不難發現,“文博熱”早已超越了文化現象的范疇,正逐漸蛻變成為推動社會經濟前行的新動力。置身博物館,當我們的目光觸及古老的文物,仿佛穿越時空與歷史展開對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就在這深情凝望中得以B。18.文中第一段有兩處語病,請加以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19.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分)20.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21.文中第三段有多處錯別字,請找出兩處并加以改正。(2分)22.假設游客提出了“現如今恭王府有什么可以吸引我”這一問題,請你結合文中信息,以智能機器人“恭小福”的口吻寫一段答語。不超過100個字。(4分)三、作文(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有人說,做自己,而不是解釋自己。對此,你怎么看?請明確立場和觀點,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三5月全真模擬考試語文答案1.A2.B(“屈原的《天問》展現了古代科學的高度發達”錯,文中提到屈原的《天問》提出了170多個問題,但并不能說明古代科學發達,而是強調屈原的探索精神。)3.D(“材料一按照時間先后順序詳細介紹”錯,材料一雖然提及了天問一號和后續計劃,但并未按照嚴格的時間順序介紹整個探測工程,而是重點聚焦天問二號任務;“材料二……完整串聯了從古至今的探索歷程”錯,材料二雖然以“天問”為線索,但并未完整串聯從古至今的探索歷程。)4.(一)從“準衛星”中研究太陽系歷史。(二)探測“主帶彗星”,求解小天體奧秘。(三)天問三號將尋找火星生命痕跡。5.①科學意義:天問二號任務將探測小行星2016HO3和主帶彗星311P,研究太陽系早期物質組成、形成過程和演化歷史,填補小天體研究領域的空白,為人類了解太陽系和宇宙提供科學依據。②文化意義:天問二號繼承了中華民族探索未知的精神,體現了對屈原《天問》中探索精神的傳承與發展。6.D7.A(“但她總是能樂在其中”錯誤。文中未體現母親“樂在其中”,反而強調制作黑面、雜面的艱辛(“累得額頭出汗”),而白面制作是特殊場合的鄭重行為,表現對長輩的孝敬,與“樂”無關。)8.①面粉的顏色與雪的潔白相似,都給人以純凈美好的感覺。②在自然界,由白雪到麥子再到白面,形成了一條堅韌的鏈條。③面粉同雪一樣,都象征著生命的滋潤與豐饒,在貧窮的歲月中給予人們希望。9.①平凡與珍貴:如今的白面雖然很常見,但卻承載著作者對往昔美好時光的回憶,表明平凡事物也可能蘊含著非凡的意義和價值。②關聯與轉化:從白雪到麥子再到白面以及各種面食,揭示了事物之間的關聯和轉化。③外在與內涵:白面看似細軟,卻在拉面時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表明不能僅從外表來判斷事物的內涵。10.CEG11.D(景”,均為“日光”。句意:然后在日光中翱翔。/日光黯淡,太陽快要下山了)12.C(由原文“夫人之立節也,將舒網以籠世,豈撙撙以入罔?方開模以范俗,何暇毀質以適檢?”可知,真正立節的人,是要張開羅網來籠罩塵世,不會拘束自己進入羅網,正要開啟模式來規范世俗,不會毀傷自己的本質來適應法度,而不是“可以偶爾委屈自己去迎合世俗規范”)13.(1)齊同萬物的去留,順應六氣的虛實盈虧。(2)只有他的堂兄常常贊嘆佩服他,認為阮籍超過了自己,因此大家都對阮籍感到驚異。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齊”,使……整齊劃一;“隨”,順應;“虛盈”,虛實盈虧。(2)“每”,常常;“由是”,因此;“咸”,都。14.①閉門讀書,數月不出:專注學問,超然物外。②游山玩水,終日忘歸:寄情自然,不拘形跡。③得意忘形,不羈形?。郝市远鵀?,超脫世俗禮法。參考譯文:材料一:阮籍言:承蒙您來信表達心意,我也有意回信。那九天之高,快速的飛鳥也不能到達它的頂端;四海之深,幽隱的魚兒也不能測量它的底部。何況像我們這樣沒有羽毛鱗甲的人又怎能議論呢!而且黑色的云沒有固定的形狀,應龍也沒有不變的儀態:有時早晨還在渡河,晚上就收起了身形,瞬間交替變化;有時在泥中潛伏,在天空飛翔,早晨降落,夜晚飛升。舒展時,八方空間都不足以讓它暢快地施展蹤跡;收縮時,沒有間隙也能從容自在。這又是盲人不能看到、渺小的蟲子不能理解的。既然這樣,那么宏大高遠、深邃幽遠的事物,不是短淺的力量所能探究的;靈動變幻、神奇莫測的事物,不是狹隘的器量所能觀察的。為什么您要如此拘泥,而一定要探究我的真實情況呢!人的能力和情勢不可能完全相同,愛好和崇尚也各不相同。鸞鳳在云霄中舒展翅膀飛舞,鳩鵷在蓬蒿叢林中歡快地翱翔;螭龍在八荒之濱浮游以洗滌鱗甲,鰲魚在積水坑中嬉戲而結伴游弋。這是它們各自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尋求快樂。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否定別人的喜好,怎么能使它們整齊劃一呢?人的樹立節操,是要張開羅網來籠罩塵世,怎么會拘束自己而進入羅網呢?正要開啟模式來規范世俗,哪有閑暇毀傷自己的本質來適應法度呢?如果美好的命運沒有配合,神奇的機運沒有定準,那就振奮精神、高舉志向,遠世獨立、高超不凡。然后在日光中翱翔,在恍惚中跳躍,從容地與自然的變化一同遨游,逍遙地與日月一起運行。上到沒有更高的地方,下到沒有更低的地方,居處沒有房屋,出入沒有門戶。齊同萬物的去留,順應六氣的虛實盈虧。在太極中總攬玄理的綱要,在遼闊的天空中把握太一。飄動的塵埃不能揚起他的波浪,飛揚的塵土不能玷污他的高潔。只是把形軀寄托在這個塵世,他的精神怎么能被人察知呢?雖然他的功業沒有不被人聽聞的,他的才略沒有不被人稱道的,但他的明智有所不及,這也是不足為怪的。觀察君子的行為趨向:想要炫耀價值傾城的寶物,卻只追求百錢的售價;制定合乎天道的禮儀,卻只參照微小的尺度;勞累自己的身體去役使外物,守著卑污的東西了卻一生。這種淺陋的行為令人羞愧,這樣的事情令人悲哀。確實,(君子的)規劃謀略與常人相差懸殊,也確實相信大道的弘大幽深。那就應該在常規的道路上安于現狀,不要想著高遠的目標而自尋憂愁。近來連續感到煩悶昏亂,(實在)沒有太多力氣(和您)詳細講述了。阮籍敬上。材料二:阮籍,字嗣宗,是陳留尉氏人。他的父親阮瑀,擔任過魏丞相的屬官,在當時很有名氣。阮籍容貌英俊出眾,志向氣度宏大曠達,傲然獨立,任性而為,不受拘束,而且高興和憤怒都不表現在臉上。他有時閉門讀書,連續幾個月都不出門;有時去登山臨水,整天流連忘返。他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籍,尤其喜好《莊子》《老子》。他喜歡喝酒,能吹口哨,擅長彈琴。當他達到得意忘形的境界時,常常不顧及自己的形體儀表。當時的人大多認為他癡傻,只有他的堂兄常常贊嘆佩服他,認為阮籍超過了自己,因此大家都對阮籍感到驚異。15.C(“讓來送禮的人感到羞愧”不正確?!拔阗O來者羞”是說決不做令后人蒙羞之事)16.①頷聯中,詩人以“秀干”“精鋼”自比,像挺拔的樹干一樣成為棟梁之材,像純粹的好鋼一樣決不彎曲成鉤,表明自己堅守直道,寧折不彎,體現了“謀直道”。②頸聯中,詩人將貪官污吏比作偷吃倉糧的“鼠雀”。將為非作歹之徒比作藏身草從的“兔狐”,表明自己要打擊“鼠雀”。鏟除野草,體現了“去貪欲”。17.(1)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3)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18.示例一:在數字時代,數字化呈現、場景化體驗、互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股份保本協議書
- 花店入伙協議書
- 租賃終止協議書
- 玉器鑒定協議書
- 統一安裝協議書
- 土地入股合作社協議書
- 破除陰婚協議書
- 職工貸款協議書
- 資產調出協議書
- 藥店代銷協議書
- 食品安全自查、從業人員健康管理、進貨查驗記錄、食品安全事故處置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
- 2025中考語文??甲魑难侯}(10大主題+10篇范文)
- 國家開放大學(財務報表分析)形考1-4
- 空白教案模板(表格形式-已排版)
- 工程經濟學項目經濟評價案例分析
- 最全深圳市工改工案例分析
- 在市財政系統警示教育暨作風建設大會上的講話
- 《管理信息系統》課程設計報告范文
- GB∕T 37821-2019 廢塑料再生利用技術規范
- 測量學地形圖的基本知識培訓講義PPT(講解)
- 自控實驗三線性定常系統的穩態誤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