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綦江區2024屆高考歷史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1頁
重慶綦江區2024屆高考歷史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2頁
重慶綦江區2024屆高考歷史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3頁
重慶綦江區2024屆高考歷史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4頁
重慶綦江區2024屆高考歷史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豪江區2024屆高考歷史押題試卷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

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亳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馬丁?路德曾提出過兩個政府的理論,他認為基督徒不僅生活在上帝統治的宗教國度里,而且生活在憑法律治理的

世俗國度里。教會不應享有世俗的行政、司法權力,不能干涉國家事務。在國家的管理上,國王的權力是唯一合法的

權力。對這一理論認識正確的是

①沉重打擊了羅馬天主教會②否定了教會高于國家的思想

③使人僅獲得了靈魂自救的自主權④促進了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

A.①?@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

2.上海紡織女工楊燕秀從1965年開始記錄家庭的開支情況,事無巨細,無一遺漏,一記就是37年。這本普通百姓的

“豆腐賬”卻被中國革命博物館收藏。它的歷史價值主要在于:

A.記錄內容是民眾的日常生活

B.記錄者是普通老百姓

C.反映了一定時期的社會變遷

D.記錄時間具有連續性

3.如圖是我國唯一紀念劉備、諸葛亮君臣合祀祠的照片,該祠坐落于今天的

A.西安B.洛陽C.成都D.南京

4.1961年召開的第一次不結盟會議將“獨立自主、不結盟、非集團”定為宗旨和原則。20世紀90年代以來則將運動

的重心轉移到經濟領域,把幫助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愚昧和落后作為今后的主要任務。這一變化反映了

A.西方國家的殖民體系已徹底瓦解

B.經濟區域集團化已成為主要趨勢

C.經濟發展是政治獨立的先決條件

D.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中處于劣勢

5.從公元12世紀開始,歐洲流行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高聳削瘦、冷峻深沉.表達出神秘、哀婉和崇高的情感。文

藝復興后,哥特式建筑衰落,新時代的建筑師喜歡使用古希臘的柱式結構和古羅馬的穹頂拱門,從而營造出歡快充實

的空間感受。這表明當時

A.歐洲建筑美學深受新教的影響

B.幾何學發展徹底改變了設計理念

C.復古思潮深刻改變建筑美學

D.市民階層追求世俗化的生活體驗

6.演講是時代的見證。下表的演講內容反映出當時的主流思潮是

酎冏、也熹史委內客

“0臺置身制度加速了社會革先生們.也只有

卡爾?馬克怎1848年、比利時在這計革命含義上我才看成自由置易J(《關于。

由的演說》)

*畬稔里£?或才或所代裊的奴京同你的的國慶節有

1854隼、4國

it格拉斯什么相干!”(《論奴京制度》)

1860年、美B“藤遭女人不是人喝?”(《一小上桂的選率權》)

A.理性主義B.浪漫主義C.自由主義D.社會主義

7,秦代郡級政區的幅員與自然地理區域存在相互對應的關系,或者是一郡自成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或者數郡組成一

個完整的地理區域,少數情況下一郡包含幾種不同的地貌類型。這一劃分

A.側重于軍事和邊防管理B.以自然地理環境為依據

C.有利于實現國家的統一D.有利于區域經濟的發展

8.“在最小的空間內用最簡單的耕作方式養活盡可能多的人是中國古代農民的終極目標,為此,他們將土地分成小

塊,勞動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塊土地上面。”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人口膨脹的壓力B.耕地少且耕作方式落后

C.精耕細作的必要性D.小農經濟的脆弱性

9.下圖漫畫的中間人物喻指美國政府,左側人物是工人,右側人物是雇主。NRA是《全國工業復興法》的英文縮寫。

以下解讀正確的是

《藍鷹運動》漫畫,

A.“藍魔運動”有效地解決了美國的就業問題B.NRA的出臺標志美國工人運動贏得空前勝利

C.國家通過直接干預調節企業關系與勞資關系D.創作者對美國干預經濟的模式持否定的態度

10.有學者認為,成書于明代的《三言二拍》以近古新興的渲染自然人性的主情人文思想去解構傳統文化思想的同時,

又以吸納了釋道的儒家思想為主導去兼容和消化主情思潮,體現了儒雅與世俗互攝互涵的中和審美理念。據此可知,

《三言二拍》

A.體現了商品經濟發展環境的改善B.反映了市民階層的價值追求

C.說明社會主流思想已經發生變異D.表明傳統儒家觀念根深蒂固

11.撒切爾夫人執政后,主要采取了四項措施,一是國企私有化,二是控制貨幣,三是削減政府福利開支,四是打擊

工會力量。這反映出

A.凱恩斯主義是錯誤的B.英國面臨嚴重的通貨緊縮

C.英國放棄了國家干預D.撤切爾夫人信奉貨幣主義

12.有學者認為:“(光榮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變,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憲法’為歸宿的政治妥協,而

是議會與國王權力關系史上決定性轉折點。”這里“轉折點”指的是

A.《權利法案》剝奪了國王的權力B.國家權力的重心由國王轉移至議會

C.議會與國王在國家權力上實現了平衡D.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

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

13.(32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代社會動蕩,人們往往依靠宗族和地方豪強建塢筑壁,據險自保,形成帶有軍事自保性質的塢壁組織。

西漢末年和東漢末年、三國時期都出現過建立塢壁組織的高潮,當農民起義被鎮壓或戰亂稍息之后,這些塢壁大都隨

之解體。西晉末年后,由于戰亂時間長,加之內有農民起義,外有少數民族蒙首徒入中原建立政權和大肆殺我,又一

次出現了大量豪強建立塢壁組織的新高潮。在這種情況下,少數民族豪首如何實現有效統治呢?一方面他們既無法依

據原來的鄉里組織去實現其統治,因為人口的大量流移和原有版籍的破壞,使鄉里組織已失去其意義。另一方面,他

們又急需控制居民和征收賦稅與征發兵役。為了解決這個矛盾,他們選擇了依靠“塢主”、“宗主”代行原來鄉里組

織職能的辦法,這便是“宗主督護”制。

一一摘編自高敏《北魏“宗主督護”制始行時間試探一一兼論“宗主督護”制的社會影響》

材料二西晉滅亡之后的北部中國,各地宗族結聚,塢壁相望,他們在地方上擁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對政府法令

只是有限度地接受。史稱:“舊無三長,惟立宗主督護。所以民多隱胃,五十三十家方為一戶。”當李沖提出設立三

長制的建議,馮太后大加贊賞,曾說:“立三長,則課有常準,賦有恒分,苞蔭之戶可出,僥幸之人可止,何為而不

可了?”孝文帝太和十年詔日:“又鄰里鄉黨之制,所由來久,欲使風教易周,家至日見,以大督小,從還及送,如

身之便手,干之總條:然后□算平均,義興訟息。”

一一摘編自周國林《關于三長制歷史作用的評價》

(1)根據材料一,概括“宗主督護制”形成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井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北魏孝文帝實行“三長制”的作用。

14.(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國的城市化運動主要出現在工業革命發祥地和工業化地區,工業革命發祥地多是近代早期的鄉村工業

區。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和機器工廠的出現,原有的鄉村工業城鎮成長為城市,對資源和人口的吸附力大為增強;原

有的鄉村工業村莊演變為工業城鎮,原有的農民要么就地轉變為城鎮居民,要么移居本區域新興的工商業大城市。這

些地區后來一直是英國主要工業城市分布的區域。1851年,經過大約一個世紀的工業革命后,英國城市人口已超過50%,

基本完成城市化。城市化商潮的早期基本上是農村城鎮化的商潮,因為城市人口增長主要依靠農民移民,其次才是城

市居民的自然繁衍。

一一摘編自劉景華《農村城鎮化:歐洲的經歷與經驗》

1895年底,中國總共對外開放26個通商口岸。這些開放通商口岸分布的區域,形成了一個以開放口岸城市為中

轉樞,各方面力量參與其間的廣泛的貿易網絡幾平在西方國家將商業勢力拓展到通商口岸的同時,中國內陸地區各種

資人口商業等也開始了向通商口岸的集中中國對外開埠通商后,口岸城市在對外貿易的刺激下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它

們逐漸蓋過了一些傳統內陸城市的光芒。開埠通商既是對中國傳統市場園的改紐,也是對國內資源妁一次整合,更是

對中國近代城市分布格局的調整由此開始,口岸城市的迅速崛起打破了中國城市發展的某種均勢。

——摘編自徐峰《商業與近代中國城市化的啟動》

(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世紀英國的城市化與清末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異同。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清末中國城市化的意義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B

【解析】

馬丁?路德認為基督徒應該生活在憑法律治理的世俗國度里,肯定了世俗政權的地位,打擊了羅馬天主教會的教權,

①符合題意;馬丁?路德認為教會不應該干涉國家事務,否定了教會高于國家的思想,②符合題意;因信稱義思想使

人們獲得了靈魂自救的自主權,但是材料未涉及,③不符合題意;馬丁?路德對世俗國家權力的肯定,有利于促進近

代民族國家的形成,④符合題意。結合上述分析可知B正確,ACD排除。故選B。

2、C

【解析】

根據材料,楊燕秀從1965年開始記錄的37年的普通百姓的“豆腐賬”,這反映的是37年來的中國社會生活的變遷史,

這是它的歷史價值所在,所以被中國革命博物館收藏,C項符合題意;A項不是其歷史價值,排除;歷史價值不在于記

錄的是不是普通百姓,B項錯誤;D項不是歷史價值的體現,排除。故選C。

3、C

【解析】

成都武侯祠是紀念劉備、諸葛亮等蜀漢英雄人物的廟宇所在,是我國唯一紀念劉備、諸葛亮君臣合祀祠,答案為C;

ABD不符合題意,排除。

4、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不結盟運動將運動的重心由政治領域轉移到經濟領域,把幫助發展中國家作為主要任務,再結合材料中

的時間“20世紀90年代”,可知在全球化趨勢下.發展中國家處于不利地位,故D項正確;A項說法過于絕對,

排除;不結盟運動不是經濟區域集團,排除B項;發展中國家在二戰后已經紛紛獨立,故C項說法錯誤。

5、D

【解析】

受文藝復興的影響,建筑采用希臘和羅馬的風格,是為了“歡快充實”,而這正是市民階層追求世俗化生活體驗的反

映,D項符合題意。新建筑風格是受文藝復興影響而不是宗教改革,也不是受幾何學影響,A、B兩項不符合題意。學

習古希臘和古羅馬是借古希臘羅馬之名進行的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而不是純粹的復古,C項不符合題意。

6、C

【解析】

試題分析:理性主義是17—18世紀啟蒙運動的思想核心,與材料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浪漫主抒發對理想世界的

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與材料意思不符,故B項錯誤;據材料“自

由貿易制度加速了社會革命。先生們,也只有在這種革命意義上我才贊成自由貿易”、"我,或者我所代表的奴隸們,

同你們的國慶節有什么相干”和“難道女人不是人嗎?”可知屬于自由主義,故C項正確;美國兩則材料不屬于社會主

義,故D項錯誤。

考點: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工業革命?自由主義

【詳解】

7、D

【解析】

材料表明秦代郡級政區的劃分尊重自然區域的關系,這有助于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D正確;A項材料未體現,排除;

B項當時的劃分是以山川地理為依據,排除;C項當時國家已經實現了統一,排除。故選D。

8、C

【解析】

題干中的“在最小的空間內用最簡單的耕作方式養活盡可能多的人”體現的是精耕細作的概念,“比他的房子大不了

多少倍的那塊土地”也說明中國古代需要精耕細作的農業耕作模式,故答案為C項;題干并非強調人口壓力帶來的影

響,故A項錯誤;題干信息未涉及耕作方式,故B項錯誤;題干未體現小農經濟的脆弱性,故D錯誤。

9、C

【解析】

美國政府用NRA即《全國工業復興法》,把工人和雇主聯合起來,組成一個整體,該漫畫意在宣傳羅斯福新政通過直接

干預經濟,調節企業關系與勞資關系,C項正確;從這幅漫畫中不能得出“藍鷹運動”有效“解決了美國就業問題”

的結論,A項錯誤;NRA只是羅斯福新政的一項措施,它的出臺不是工人運動的勝利,B項錯誤;此漫畫不能說明創

作者對干預經濟的模式持否定態度,D項錯誤。

10、B

【解析】

《三言二拍》體現了人情,消解傳統文化思想,代表世俗審美,由此可知,這一作品反映了市民階層的價值追求,B

正確;明清時期的商品經濟發展環境并未改善,依然是重農抑商,排除A;明清主流思想是程朱理學,排除C;D脫

離主旨,排除。

11、D

【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撒切爾夫人放棄了凱恩斯主義,轉而信奉貨幣主義理論,因此D選項正確;凱恩斯主義

在70年代后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不代表它是錯誤的,A選項錯誤;英國當時仍存在嚴重的通貨膨脹而不是通貨緊縮,

B選項錯誤;撒切爾夫人執政后減少而非放棄國家干預,C選項錯誤。故選D。

12、B

【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光榮革命”作為議會與國王權力關系史上決定性的轉折點,指的是從此英國國家權力的中心,

由國王轉移到了議會那里,B選項符合題意;《權利法案》是議會用立法手段限制國王的權力,而非剝奪王權,A選項

錯誤;光榮革命以后,國王受議會限制,兩者在國家權力中并非互相制衡,不是“平衡”關系,C選項錯誤;光榮革

命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而英國君主立憲制則是通過《權利法案》及之后英國議會先后制定的一些法律,

逐漸建立起來的,D選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

13、(1)魏晉以來社會動蕩,致塢壁組織長期存在:流民避亂求生,刺激了蔭護人口的大量增加:人口遷移和版籍變

化,破壞了原有的鄉里組織;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依靠“塢主”、“宗主”控制居民、征派賦役。

(2)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權,穩定社會秩序;有利于國家對農民的控制,保證賦役的征派;健全了地

方基層組織,完善了行政體制;大量農民脫離了宗主控制,減輕被壓迫剝削;為均田制的實施提供了組織基礎,增加

財稅收入;

【解析】

(D依據材料“古代社會動蕩,人們往往依靠宗族和地方豪強建塢筑壁,據險自保,形成帶有軍事自保性質的塢壁組

織”來看,魏晉以來社會動蕩,致塢壁組織長期存在;依據材料“人口的大量流移和原有版籍的破壞,使鄉里組織已

失去其意義”來看,人口遷移和版籍變化,破壞了原有的鄉里組織;依據材料“急需控制居民和征收賦稅與征發兵役”

來看,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依靠“塢主”、“宗主”控制居民、征派賦役。

(2)依據材料“塢壁相望,他們在地方上擁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對政府法令只是有限度地接受”來看,三長制加強了

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權,穩定社會秩序;依據材料“課有常準,賦有恒分”來看,三長制的實行有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