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月考歷史卷(滿分50分,時間50分鐘)一、選擇題(共24題,每題1分,共24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在一次會議上,在應征的數千件國旗圖案中,對上海的曾聯松設計的五星紅旗圖案進行修改,然后將它確定為國旗圖案。下列對此“會議”相關內容敘述正確的是()A.會議確立了國徽圖案 B.正式成立中央人民政府 C.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進行檢閱 D.會議決定改北平為北京2.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召開,會議決定了新中國的國旗、代國歌和首都,并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重要作用是()A.確立了國家的根本制度 B.代行憲法職能,具有臨時憲法性質 C.規定了國有經濟的基礎地位 D.實現了政黨合作與人民民主3.“天安門上望,城下人如海。舉頭紅五星,共慶山河改。”這首詩真實記錄了()A.五四運動 B.北平解放 C.開國大典 D.土改完成4.“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一個舊時代,開始了一個新時代,中國的命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這種根本性變化表現在()A.民族振興、國家富強 B.全境解放、祖國統一 C.經濟繁榮、文化昌盛 D.民族獨立、人民解放5.1950年1月,英國在西方國家中率先承認新中國,希望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1950年3月中英建交談判在北京拉開帷幕,到10月,英國對華政策趨于消極。直到1954年4月英方表示愿意改善中英關系,雙方重啟談判,于6月宣布建立代辦級外交關系。由此判斷,造成中英談判進程中斷的事件是()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戰爭 C.美蘇冷戰 D.西藏和平解放6.“他們中……有毅然抱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楊根思,有用胸膛堵住槍眼為戰友沖鋒開道的黃繼光,有烈火燒身巋然不動直至壯烈犧牲的邱少云,有躍入冰河以生命換得朝鮮少年安然無恙的羅盛教……”以上是《中國共產黨簡史》關于某場戰爭的敘述,請問這場戰爭是()A.北伐戰爭時期 B.十年內戰時期 C.抗日戰爭時期 D.抗美援朝時期7.如表數據的變化反映了()年份1949年1952年全國耕地面積/億公頃0.981.08全國播種面積/億公頃1.241.41A.抗美援朝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影響 C.“一五”計劃的內容 D.三大改造的性質8.特定的歷史階段,口號、標語往往有著強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時代的烙印。下列口號、標語出現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是()A.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B.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C.“大躍進”運動 D.“文化大革命”9.20世紀50年代,我國工業化建設的起步階段困難重重,農業上個體農戶難以提供工業原料,手工業無法滿足工業配套需求,……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國隨后開展了()A.土地改革 B.“一五”計劃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10.如圖是1956年發行的南京糧食業股票,該股票發行的歷史背景是()A.土地改革 B.西藏解放 C.三大改造 D.抗美援朝11.1954年,《人民日報》記者袁水拍在《六億人民心花開》一文中寫道:“代表們走進了會場,坐上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項權利,這是中國開天辟地的第一次。”這些“代表們”參加的是()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2.某檔案館收藏的一份1955年的文件寫道:“茲批準王記鐵器鋪加入第三手工業合作社,原有生產工具折價入股,按勞分配與按股分紅相結合。”這表明當時改造的特點是()A.全行業公私合營 B.和平贖買政策實施 C.生產資料集體所有 D.保留資本主義成分13.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1987年會見外國友人時說:“我們正在搞一個更大的經濟特區。”這個經濟特區于1988年建立,它是()A.深圳經濟特區 B.珠海經濟特區 C.上海浦東開發區 D.海南經濟特區14.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加速推進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多部法律完成制定修訂。這些做法()A.推進了全方位外交布局 B.鞏固了國防建設 C.體現了綠色發展的理念 D.解決了能源問題15.1987年,華為在深圳設立公司,這座城市的發展環境為華為的起步與成長提供了重要支撐。2019年,深圳市與華為簽署《聯合打造全國鯤鵬產業示范區戰略合作協議》,積極落實建設鯤鵬產業創新中心。華為的發展反映了()A.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 B.“一國兩制”實踐 C.科教興國的持續推進 D.“一帶一路”建設16.一百多年來,黨領導人民在進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奮起,從總結中提高,積累了寶貴的歷史經驗。如圖主要表明中國共產黨堅持()A.人民至上 B.理論創新 C.統一戰線 D.自我革命17.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奮斗征程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如表是某中學歷史社團在專題學習時制作的講座宣傳海報,據此可知講座的名稱可能是()歷史大講堂講座名稱:______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地點:學術廳一樓時間:2025年7月1日A.堅持理論創新 B.堅持自我革命 C.堅持敢于斗爭 D.堅持中國道路18.下框所示為1984年《福建日報》頭版頭條刊發的報道《五十五名廠長、經理呼吁——請給我們“松綁”》的部分內容。該報道內容表明國家改革的當務之急是()?企業提取的獎勵基金,企業應有權支配使用,有關部門不要干涉?在完成國家計劃指標的情況下,企業自己組織原材料所增產的產品,允許企業自銷和開展協作?改革企業領導制度,試行廠長(經理)負資制,擴大廠長權力A.加強企業對外合作交流 B.擴大企業的經營自主權 C.調整企業人才選拔機制 D.實行利益平均分配原則19.1984年3月,《福建日報》刊登了福建55位國有廠長的呼吁書《請給我們松綁》,他們在信中寫道:“我們認為放權不能只限于上層部門之間的權力轉移,更重要的是要把權力落實到基層企業。”這反映了()A.個體經濟已經遍及全國各地 B.國有企業改革步伐的緊迫性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開始出現 D.“下海潮”推動了企業的轉型20.貴州榕江縣因“村超”(鄉村足球超級聯賽的簡稱)火爆全網。濃郁的少數民族文化與足球賽事碰撞融合,形成了獨特的賽場文化。“村超”還讓貴州當地的少數民族歡聚一堂,極大地展示了當地的民族文化和淳樸的人文風情。這說明“村超”()A.擴大了當地民族文化的影響力 B.實現了各民族的共同富裕 C.形成的足球文化普遍推廣全國 D.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21.習近平主席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強調:“兩岸同胞一家親,誰也無法割斷我們的血脈親情,誰也不能阻擋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改革開放后,為推進祖國統一大業,黨和政府提出的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A.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B.平等互利、求同存異 C.“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D.科教興國、人才強國22.2000年至2008年,澳門人口從43萬增加到54萬,土地面積從21平方公里增加到29平方公里,人均GDP從1.4萬多美元增加到3.9萬多美元,增長2.7倍。這直接得益于()A.“一國兩制”方針的提出 B.海峽兩岸關系的密切 C.澳門回歸祖國 D.“一帶一路”合作的深化23.如圖是某同學在歷史學習時設計的思維導圖。“?”處應填寫的關鍵詞是()A.祖國統一 B.國防建設 C.外交成就 D.民族團結24.“九二共識”即求一個中國之大同,存兩岸分歧之小異,充分表明兩岸中國人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這體現了“九二共識”的精髓是()A.改革創新 B.解放思想 C.求同存異 D.實事求是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26分)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材料一:從這時起,中國的命運發生了根本變化,可謂“換了人間”……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誰都別想指望中國會在外人的壓力和威脅面前低頭……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人民真切地感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摘編自金沖及《換了人間:新中國的最初歲月》(1)材料一中的圖片反映了哪一重大歷史事件?為什么說中國從此“換了人間”?(2分)材料二:經此一戰,中國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陳兵國門,進而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的圖謀,可謂“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帝國主義再也不敢作出武力進犯新中國的嘗試,新中國真正站穩了腳跟。——《中國共產黨簡史》(2)材料二中“經此一戰”是指什么事件?依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概括此戰勝利所產生的影響。(2分)材料三:到1953年春,全國除一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全國有三億多無地少地的農民(包括老解放區農民在內)無償地獲得了約七億畝土地和大量生產資料,免除了過去每年向地主交納的約七百億斤糧食的苛重地租。——據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土地改革的積極作用。(1分)(4)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事件之間有什么聯系?(1分)2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6分)材料一1953﹣1957年,我國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產值增長速度和比重變化表1953年農輕重比例(%)1957年農輕重比例(%)1953﹣1957年平均增長速度(%)農業52.843.54.5輕工業29.629.212.8重工業17.627.325.4材料二材料三我國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科技創新和重大工程捷報頻傳。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成就顯著……現在,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我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人民在富起來、強起來的征程上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種現象的出現是由于黨和政府實施了哪一措施?這項舉措有何顯著特點?有何歷史意義?(3分)(2)根據材料二,寫出圖中A、B兩地的建設成就。(2分)(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你認為當今中國工業化怎樣才能發展得更好?(2分)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7分)材料一1978﹣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表(單元:億元)年份19781980198519952000200520102012國內生產總值3645454690166079499215187319142119538580(1)據材料一指出1978﹣201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呈現什么變化趨勢。這種趨勢出現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二鄧小平為中國經濟奇跡奠定基礎已經過去40年了,他允許中國農民自主生產,在南方沿海設立了經濟特區,也讓外國人在那里投資。這很快帶來了成果——40年后的今天……中國的經濟繁榮有很多方面讓人難以置信。——德國2018《時代》周報網站刊登《更高,更遠,更快,中國》(2)根據材料二、概括中國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使經濟取得了“讓人難以置信”的奇跡。材料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為實現這個目標,……必須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以提高企業活力,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企業制度……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重慶鋼鐵公司等地方國營工業企業率先進行“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改革。——摘編自《中國共產黨關于國有企業發展與改革的探索》(3)據材料三指出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方向分別是什么。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最終目標是什么?(3分)材料四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以敢闖敢干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闖出了一條新路、好路,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今天,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開新局于偉大的社會革命,強體魄于偉大的自我革命,在我們廣袤的國土上繼續書寫13億多中國人民偉大奮斗的歷史新篇章。——習近平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4)材料四中“一條新路、好路”是指什么道路?這條道路的探索主要得益于哪次會議?(2分)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早已超越了種族、地域和國界的藩籬。[增強民族認同]材料一2024年4月27日,臨夏市第21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紅石榴”系列活動——“石榴花開同心筑夢”主題書畫作品捐贈活動在人民紅園舉行。近年來,臨夏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材料二1997﹣2017年香港地區生產總值變化情況時間1997年2007年2017年生產總值(億美元)1773.532115.973416.87[維護國家統一]材料三2024年4月1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會見馬英九一行時指出,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海峽的距離,阻隔不斷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制度的不同,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客觀事實。外部的干涉,阻擋不了家國團圓的歷史大勢。兩岸同胞一路走來,始終一脈相承、心手相連、守望相助。——摘編自“人民網”[鑄牢民族意識]材料四“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立足中國自身歷史發展實際,突出中華文明的連續性特征,發揚中華民族本身的內聚特質,倡導共建更具向心力與凝聚力的民族關系。這一理念不僅使各民族得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團結、進步,而且順應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需要,有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而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奠定了思想與實踐的基石。——摘編自《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理論內涵與時代價值》(1)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的制度。依據材料一,我們應樹立怎樣的民族觀念?(2分)(2)材料二中香港生產總值持續增長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實行?香港回歸給祖國帶來哪些重要意義?(2分)(3)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推動兩岸關系發展的有利因素。結合所學談談國家統一與民族團結之間的內在聯系。(2分)(4)根據材料四,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1分)
參考答案1-10DBCDBDBDCC11-20CCDCABABBA21-24CCAC25.(1)事件:開國大典(或新中國成立)。原因: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所以說中國從此“換了人間”。(2)事件:抗美援朝戰爭。影響: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粉碎了侵略者的圖謀,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3)土地改革的積極作用: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4)聯系: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土地改革的順利進行提供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土地改革的進行,使廣大農民翻身做主人,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革命積極性,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戰爭。26.(1)措施:第一個五年計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