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一單元中國古代思想寶庫第5課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一單元中國古代思想寶庫第5課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一單元中國古代思想寶庫第5課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一單元中國古代思想寶庫第5課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一單元中國古代思想寶庫第5課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5課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學習目標]核心素養導航課程標準列舉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重點難點1.明清之際思想批判的主要內容及評價。2.明清之際思想批判產生的社會背景。一、“異端”思想家李贄1.背景(1)政治:專制腐敗的王朝統治。(2)經濟: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3)思想:明代晚期,思想界呈現出因循守舊、陳腐不化的習氣。2.主見(1)學術上:鞭撻程朱理學,否認孔孟學說是萬世之至論。(2)道德上:批判封建倫理道德,提倡特性自由發展。(3)哲學上:提出“萬物皆生于兩”,源于沖突著的陰陽二氣的觀念,搖撼了“存天理,滅人欲”的理論基礎。推斷正誤李贄反對孔子和儒家思想。(×)提示李贄反對盲從孔子,而不是反對孔子的思想;他并非一概否定孔子及傳統儒學的價值,而是反對當時的假道學,反對盲從孔子,激勵人們獨立思索。問題思索材料以下是一份不完整的某歷史人物生平表。姓名歷史評價生卒年1527~1602“發揮天真自心,掃蕩酸腐之氣,慨然醒世,勃然通民”“好為驚世駭俗之論,務反宋儒道學之說”“狂悖乖謬,非圣無法”稱號思想家思索據上表信息你認為這位歷史人物是誰?結合所學試說明理由。提示李贄。“務反宋儒道學之說”“狂悖乖謬,非圣無法”說明該思想家挑戰儒家權威,否定孔子是圣人,反對以孔子的是非為是非標準,此思想正是李贄的思想。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主要思想(1)王夫之——構建樸實的唯物主義思想體系。①本體論:強調“理在氣中”,即天地萬物的規律體現在物質世界之中。②相識論:宣揚“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覺乃發”,即通過考察客觀事物可以得到正確相識。③倫理學: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確定作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2)黃宗羲——反對專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①民本思想:反對專制暴君政治,宣稱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②君臣關系:認為臣對君的關系應是同等的“師友”,從根本上否定了陳腐的倫理綱常。③限制君權:提倡言論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監督機構,以保證各級政權機關清正廉潔、決策正確和國家社會安定。(3)顧炎武——“經世致用”“明道救世”。①民族意識:發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呼喊。②經世致用:主見為學應求務實,應關乎國計民生,致力于社會變革,“明道救世”。③影響其重視調查探討、實事求是、博學考據的治學方法開清代考證學術之風氣。立足現實、學以致用的觀念為后世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供應了重要的思想源泉。2.評價(1)體現了時代要求,即反對理學和適應商品經濟發展、市民工商階層興起的須要。(2)為儒學的發展變革注入了新的活力。(3)帶有早期啟蒙性質,沖擊了君主專制統治,給后世民眾以深刻的啟迪。推斷正誤(1)明清進步思想家反對君主制度。(×)提示明清進步思想家反對的是專制制度而非君主制度,他們尚不能跳出時代局限。(2)明清進步思想家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提示明清時期的中國尚未誕生資產階級,故他們不行能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他們代表的是工商業者的利益。概念闡釋經世致用“經世”的內涵是“經國濟世”,強調要有遠大的志向志向,志存高遠,胸懷天下;“致用”的內涵是“學用結合”,強調要理論聯系實際,腳踏實地,留意實效。其特點是學術探討與現實相結合,以說明古代典籍為手段,從中發揮自己的社會政治見解,并用于社會改革。深化理解明清進步思想家思想的比較項目內容相同點政治反對君主專制獨裁,主見限制君權經濟主見“工商皆本”思想批判地繼承儒學,主見“經世致用”不同點黃宗羲繼承先秦民本思想,激烈批判君主專制制度顧炎武特殊提倡經世致用,主見到實踐中求真理王夫之哲學貢獻大,是古代唯物主義理論的集大成者歸納總結明清之際進步思想的五大特點(1)反傳統、反教條。李贄以異端自居,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提出儒家經典并非神圣不行侵擾的理論。(2)反封建專制。黃宗羲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嶄新命題,指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3)帶有確定的民主色調。黃宗羲主見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限制皇權,保證人民的基本權利。(4)反映資本主義萌芽的時代要求。李贄認為穿衣吃飯就是“人倫物理”,人不能脫離基本的物質生活空談仁義道德。(5)提倡學以致用的經世之學。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強調“經世致用”的實際學問,力圖扭轉明末不切實際的學風。

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仍屬于傳統儒學盡管李贄和明清之際的三大思想家激烈地反對正統思想,反對理學的不合理部分,但他們的思想仍舊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他們屬于儒家學派中的改革派,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批判與繼承并行、與時俱進,為儒家思想增加了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內容。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雖然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時代要求,但只是著眼于對黑暗現實的揭露,并沒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層次,更沒有提出廢除封建制度。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未推動社會轉型,但啟發了近代的民主思想。針對練黃宗羲、唐甄等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會方案,而只能用擴大相權、限制君權、提倡學校議政等方法來修補專制制度。這說明明清之際進步思想()A.植根于高度旺盛的農耕經濟B.適應了君主專制統治的須要C.本質是傳統思想的繼承發展D.動搖了宋明理學的統治地位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再結合材料信息“只能用擴大相權、限制君權、提倡學校議政等方法來修補專制制度”可知,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本質上仍脫離不了傳統儒家思想的束縛,但同時也有確定的發展,故C項正確。A項表述正確,但與題干無關,解除;明清之際進步思想家批判君主專制,解除B項;D項說法錯誤。1.印證教材觀點材料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明夷待訪錄·財計三》應用材料體現了黃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主見,體現了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并發展的社會現實。2.獲得材料信息材料一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權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權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盡天下一切之權而收之在上。而萬幾之廣,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顧炎武《日知錄》應用1針對材料一中存在的現象,顧炎武提出何種解決方法?其理由是什么?提示方法:分天子之權。理由:集權導致混亂;天下之大。材料二國祚之不長,為一姓言也,非公義也。秦之所以獲罪于萬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孫以長存,又豈天下之大公哉!——王夫之《讀通鑒論》應用2材料二中王夫之事實上是否定了當時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提示家天下、世襲制。1.(2024·西安長安一中高二檢測)明末李贄是一個“離經叛道”的“異端”人物。對其“離經叛道”理解精確的是()A.徹底否定孔孟之道 B.提倡君民共主思想C.大力批判道家學說 D.挑戰宋明理學權威答案D解析A項“徹底否定”說法錯誤,李贄僅是挑戰了孔子的權威;B項不是李贄的思想;C項“道家學說”說法錯誤;他批判的對象應當是宋明理學,故D項正確。2.(2024·荊門高二期末)“設使女人其身而男子其見,樂聞正論而知俗語之不足聽,樂學出世而知浮世之不足戀,則恐當世男子視之,皆當慚愧流汗,不敢出聲矣。”對此理解最精確的是()A.明末商品經濟的發展促使男女漸趨同等B.封建社會倫理觀漸漸被淡化C.李贄對封建禮教壓迫下的婦女予以憐憫D.明清時期出現民主啟蒙思想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李贄對封建禮教壓迫下男女地位不同等的批判,并不是指出男女漸趨同等,故A項錯誤;宋明以來,封建綱常倫理不斷強化而不是淡化,故B項錯誤;依據材料中對男女地位的分析,可知李贄對封建禮教壓迫下的婦女賜予憐憫,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出民主啟蒙思想,故D項錯誤。3.(2024·濟寧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史學家評說黃宗羲思想“根本上不脫儒家思想道路,卻將儒家政治、社會觀推演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藍圖……若以為其所論仍與‘現代’不侔而定其為無新見,則失于以‘現代’事物為確定尺度”。下列黃宗羲思想中屬于“新見”的是()A.民本思想B.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C.工商皆本D.保留君主制答案B解析黃宗羲思想最精彩之處,是他敢于批判君主專制,他認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與材料意思相符,故B項正確。4.孟子雖然稱頌湯武革命,并對桀紂的暴政大力批判,但他只是停留在對君主個體的批判,而黃宗羲則并不僅僅批判某個君主,他對堯、舜、禹三代以下的全部君主都提出了質疑,認為整個三代以下都是有亂無治的。據此可知,黃宗羲()A.其思想超出傳統儒學范疇B.推崇西方民主政治C.深化了傳統的民本思想D.主見廢除君主制度答案C解析依據題干信息可知黃宗羲的思想發展深化了傳統的民本思想,故C項正確。5.(2024·臨沂高二檢測)顧炎武認為:“恥之于人大矣!不恥惡衣惡食,而恥匹夫匹婦之不被其澤。”這表明顧炎武()A.挑戰傳統儒家思想B.主見知恥和明哲保身C.要求發展民間經濟D.發展了儒家民本思想答案D解析材料意思是(為君者)不要以粗茶淡飯等為恥,而要以百姓未受到自己恩澤為恥,強調要留意改善民生,故D項正確。6.(2024·安徽師大附中高二期中)戰國趙括“紙上談兵”,兩晉學士“虛談廢務”,歷來是治國理政的大忌。今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宏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難的事業,須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與之最為接近的思想是()A.漢代儒學的主見B.程朱理學思想主見C.陸王心學的思想D.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答案D解析材料中談到的是治國理念問題,可以看出習總書記所強調的是務實問題,反對空談,要求實事求是、落到實處,因此與明清時期的經世致用思想吻合,本題選D項。漢代強調的是經學,是理論上的內容;B、C兩項是哲學上的思想,沒有落到實處。

課時訓練題組1李贄的“異端”思想1.(2024·荊門高二檢測)“二千年以來無爭論,非無爭論也,以孔夫子之爭論為爭論,此其所以無爭論也。二千年以來無是非,非無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為是非,此其所以無是非也。”李贄的這一觀點反映了()A.儒家思想被徹底否定B.清代前期思想界的活躍局面C.否定帝權的主見D.反對盲從孔子答案D解析李贄思想的本質并沒有脫離儒學思想的范疇,故A項錯誤;李贄為明朝后期的人物,故B項錯誤;題干中的材料并沒有體現出對帝權的否定,故C項錯誤;題干中的材料主要體現了李贄反對盲從孔子,認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為判別是非的標準,故D項正確。2.據《萬歷十五年》載,李贄在麻城的時候曾招收梅家女學生并與其他女眷接觸,引得眾人側目。但是李贄對輿論不加理睬,還說:“梅塘是出世丈夫,雖是女身,男子未易及之。”由此可見李贄()A.主見“經世致用”B.反對君主專制C.提倡男女同等D.強調“三綱五常”答案C解析題干中“招收梅家女學生并與其他女眷接觸”體現出了李贄男女同等的思想。3.明萬歷年間,李贄在私塾講學。別人教書專講“四書”、“五經”,他專教些好用的東西,還讓學生猜謎語:“皇帝老子去偷牛,滿朝文武做小偷”,謎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這體現了李贄()A.以“異端”自居,提倡工商皆本B.“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C.主見“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D.留意學以致用,挑戰正統思想權威答案D解析工商皆本是明代黃宗羲鑒于社會的變動,面對現實提出的,黃宗羲還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解除A、B選項。C與題意無關。“皇帝老子去偷牛,滿朝文武做小偷”“君不君,臣不臣”,這些言論對封建的三綱五常禮教是極大的挑戰。故D項正確。題組2王夫之的唯物思想4.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晝夜如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紀世者以一君為一世,一姓為一代足矣。”這表明他()A.重視自然界和社會規律的揭示B.確定三綱五常是志向的社會秩序C.具備近代社會的“民權”意識D.相識到改革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晝夜如人之有生死”得出重視自然界和社會規律的揭示,故A項正確。5.(2024·濰坊高二檢測)王夫之說:“以天下論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進步意義是()A.反對君主專制 B.反對私有制C.提倡民主自由 D.反對中心集權答案A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從天下的角度考慮事情的人,確定會遵循天下的公理,天下不是一個人的私利”,體現了王夫之反對君主專制的思想。6.(2024·福建莆田八中高二測試)王夫之認為,“不能離人而別有天,不能離欲而別有理”“隨處見人欲,即隨處見天理”“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這一主見()A.反對“理”是世界本原的思想主見B.反對“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C.反對“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學教條D.將滿意“欲望”作為順應“天理”的唯一教條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可知,王夫之強調“理”“欲”的一樣性,明確反對將“天理”與“人欲”對立的“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學教條,故選C項。A、B兩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即題肢與題干不符,故解除;D項說法確定,解除。題組3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7.(2024·南陽高二檢測)黃宗羲指出:“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仇,名之為獨夫,固其所也。”因此,“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材料干脆反映的是()A.否定君主制度 B.批判專制制度C.要求實行民主 D.要求限制君權答案B 解析材料并未干脆否定君主制度,故A錯誤;依據“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黃宗羲批判君主專制,故B正確;材料批判君主專制,未干脆要求實行民主,故C錯誤;材料也沒有干脆要求限制君權,故D錯誤。8.(2024·蒙陰一中學優部高二期中)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學校》中指出,學校既是教化機構,還是權衡利弊的場所。針對當時的社會問題,學校應“小則糾繩,大則伐鼓號于眾”。這表明黃宗羲()A.主見建立權力制衡機制B.留意發揮社會輿論的作用C.已經具有近代民權意識D.認為學校應培育好用人才答案B解析依據題干可知黃宗羲認為學校“小則糾繩,大則伐鼓號于眾”,他強調的是學校可以發揮社會輿論的作用,符合題意的是B項,A項在題干中沒有涉及,黃宗羲思想不具備近代民權意識,解除C項,D項中“好用人才”在題干中不能體現,解除。題組4顧炎武提倡經世致用9.(2024·邢臺高二月考)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的自序中寫道:“歷覽二十一史、十三朝實錄、天下圖經、前輩文編、說部以至公移邸抄之類,有關民生之利害者隨錄之,旁推互證,務質之今日所可行而不為泥古之空言。”這體現了顧炎武()A.經世致用思想 B.唯物主義思想C.自由同等思想 D.民主啟蒙思想答案A解析據材料“有關民生之利害者隨錄之,旁推互證,務質之今日所可行而不為泥古之空言”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有關民生之利害者隨錄之”反映了顧炎武為社會民生服務的經世致用思想,故A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唯物主義思想的內容,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反映自由同等思想,故C項錯誤;材料無法體現民主啟蒙思想的內容,故D項錯誤。10.(2024·益陽高二期末)明朝中期以后,陸王心學得到廣泛傳播。而明清之際的顧炎武卻指出:“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神州蕩覆,宗社丘墟。”顧炎武認為()A.心學是對儒家思想的叛逆B.天下興亡,匹夫有責C.心學泛濫導致明朝滅亡D.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答案C解析陸王心學得到廣泛傳播,是對儒家思想的發展而非“叛逆”,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天下人的社會責任,故B項錯誤;材料中“以明心見性之空言”是指心學,“神州蕩覆,宗社丘墟”是結果,顧炎武認為心學的泛濫對于明朝的滅亡負有確定責任,故C項正確;材料中“以明心見性之空言”是指心學,D項偏離了材料主題,故D項錯誤。11.(2024·大慶試驗中學高二期中)1592年,布魯諾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1600年被判死刑;同時期,李贄被以“敢倡亂德,惑世誣民”的罪名逮捕下獄,并焚毀其著作。李贄和布魯諾被視為“異端”,是因為他們()A.誓死捍衛志向信念B.抨擊封建道德主見發展特性C.宣揚資產階級民主思想D.挑戰正統思想威逼統治秩序答案D解析李贄和布魯諾被視為“異端”的共同緣由是他們的思想對當時存在的正統思想發出了挑戰,他們思想的傳播確定程度上威逼到了當權者的統治,所以被視為“異端”,故D項正確。12.黃宗羲的“新制”無疑是一種“革命”,但并不是資產階級式的近代“革命”,而是始終沒有超出古代或封建社會的范疇。黃宗羲的“新制”思想()A.完全突破了原有的儒學范疇 B.催生了當時社會政治的變革C.體現了資本主義經濟的新要求 D.是對宋明理學新的反思與總結答案D解析黃宗羲的思想是對儒學思想的批判繼承,故A項錯誤;黃宗羲的思想未超出儒家的思想范疇,未引起當時的社會變革,故B項錯誤;中國的資本主義經濟產生于19世紀六七十年頭,故C項錯誤;黃宗羲的思想是對儒家思想的批判繼承,是對宋明理學的反思與總結,故D項正確。13.關于“封建制”與“郡縣制”的爭辯,秦漢和唐朝是兩個高潮,主要是圍繞王朝行政體制的優劣主題進行爭辯。明末清初,這一爭辯又出現一次高潮,黃宗羲、顧炎武、顏元等人,()A.提倡經世致用 B.反對君主專制C.挑戰宋明理學 D.弘揚唯物思想答案B解析經世致用并沒有涉及郡縣與分封之爭,故A項錯誤;依據史實我們不難得知,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一個主要思想就是反對君主專制,故B項正確;封建制度并不涉及對宋明理學的挑戰,故C項錯誤;材料中并沒有對唯物思想的相關提及,故D項錯誤。14.(2024·北京高二檢測)清代史學家章學誠在《與汪龍莊書》一文中指出:“今日學者風氣,征實太多,發揮太少,有如桑蠶食時而不能抽絲;拙撰《文史通義》,中間爭論開拓,實有不得已而發揮,為千古史學辟其蓁蕪(雜亂)。”可見其主見史學探討應當()A.重視秉筆直書 B.具有創建精神C.貴在言必有據 D.留意因果聯系答案B解析重視秉筆直書在材料中無體現,故A錯誤;據材料可得章學誠指責當時考證學風存在嚴峻的弊病,主見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