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講群落的結構與演替-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精講課件_第1頁
第30講群落的結構與演替-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精講課件_第2頁
第30講群落的結構與演替-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精講課件_第3頁
第30講群落的結構與演替-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精講課件_第4頁
第30講群落的結構與演替-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精講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精講課件2023年必修3

穩態與環境第30講

群落的結構與演替考點一

群落的結構及種間關系考點二

群落的演替實驗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真題再現4.

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等方面。(

)5.

群落的垂直結構顯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的能力。

(

)√√1.

以研究池塘群落為例,池塘中有多少種群,哪些是優勢種的研究屬于種群水平研究;池塘范圍和邊界的研究,屬于生態系統水平的研究。

(

)×2.

群落的物種組成是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3.

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作為食物稱為捕食,捕食是不同物種之間的關系。(

)√教材基礎診斷考點一

群落的結構及種間關系知識梳理整合1.群落的概念與特征(1)概念:同一______內聚集在一定______中各種__________的集合。(2)特征:物種豐富度、__________、空間結構、____________等。(3)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時間區域生物種群種間關系群落的演替2.群落的物種組成(1)意義:是區別__________的重要特征。(2)指標:豐富度,即群落中__________的多少。3.群落的種間關系不同群落物種數目食物資源寄居4.群落的空間結構分層鑲嵌光照濕度鹽堿度食物條件自身生長特點提醒①“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錯落有致”不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竹林中的竹子是一個種群,不具有群落的空間結構。②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取決于溫度,從山頂到山腳下,分布著不同的植物類群,屬于植被的垂直地帶性分布,不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教材深挖拓展1.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的海拔內,山坡a、森林b、海洋c三個不同的自然區域內植物的分布狀況,請據圖分析:1)

a處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著不同的植物類群,_______(填“是”或“不是”)群落的垂直結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a處不同高度的山坡上的植物屬于不同的生物群落,不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屬于植物的地帶性分布2)

b、c處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影響它們分布的主要生態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b處不同的植物層次中分布著不同的鳥類,影響鳥類這種分層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b處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層現象是受光照強度影響形成的,c處藻類植物的分層現象是受光質(波長)影響形成的食物的分布和巢位2.立體農業是運用________________原理,為

充分利用空間和資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農業生產模式。群落的空間結構3.《詩經·小雅·小宛》中有“螟蛉有子,蜾蠃負之”之句。請說出兩種生物的種間關系。

提示

捕食重難突破1.四種種間關系的比較關系名稱數量坐標圖營養關系圖特點舉例互利共生

一般形式為:

相互依賴,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開,則雙方或者一方不能獨立生存。數量上呈現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變化大豆與根瘤菌寄生

對寄主有害,對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開,則寄生生物難以單獨生存,而寄主會生活得更好蛔蟲與人,噬菌體與被侵染的細菌關系名稱數量坐標圖營養關系圖特點舉例競爭

圖a

圖b

數量上呈現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變化”。兩種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圖a;生存能力相同,則如圖b牛與羊,農作物與雜草續表關系名稱數量坐標圖營養關系圖特點舉例捕食

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數量上呈現出“先增加者先減少,后增加者后減少”的不同步性變化狼與兔,青蛙與昆蟲續表提醒①種內關系包括種內斗爭和種內互助;種間關系包括捕食、競爭、寄生和互利共生。②種內斗爭與競爭:簡記為:“同斗爭”“異競爭”。同種生物以同種的幼體為食,或同種生物之間對資源和空間的爭奪都為種內斗爭,不同種生物之間對資源和空間的爭奪就是競爭。另外兩種生物以同一植物為食,但取食的部位不同并不構成競爭關系,例如:人吃玉米子粒,而牛吃秸稈。③寄生與捕食:寄生生物在寄主那里吸取的營養物質一般是寄主體內的汁液、血液或寄主從外界環境中攝取的營養物質,如果一種生物攝取其他生物的全部或部分為食,則為捕食關系。如:蚊子與人為寄生關系,蝗蟲與青草為捕食關系。2.曲線圖中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的判斷技巧圖1圖21)若兩種生物的最大數量有明顯差異,數量多的一種一般為被捕食者,如圖1中A為被捕食者。2)若兩種生物數量相當,則從變化趨勢看,先到達波峰的為被捕食者,后到達波峰的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變化在先,捕食者變化在后,如圖2中A為捕食者,B為被捕食者。3.寄生與捕食關系的辨析1)寄生者在寄主那里吸取的營養物質一般是寄主體內的汁液、血液或寄主從外界環境中攝取的營養物質,如果一種生物以其他生物的全部或部分為食,則為捕食關系。如:蚊子與人為寄生關系,蝗蟲與青草為捕食關系。2)捕食關系中,捕食者一般不會導致被捕食者滅絕;寄生關系中,寄生生物一般不會導致寄主死亡。這都與長期的自然選擇有關,在相互選擇的作用下,捕食者與被捕食者、寄生者與寄主長期共存。能力素養提升考向一

種間關系1.

圖1所示為生物種間關系,A、B代表兩種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條件,箭頭表示營養流動的方向;圖2在坐標系中表示兩種生物之間的關系。下列相關判斷錯誤的是(

)圖1圖2A.

圖1中①~④表示的種間關系分別是互利共生、種內斗爭、捕食、競爭B.

圖1的③中A的數量大量減少后,B的數量一直增加C.

圖2中的甲、乙、丙分別對應圖1中的①③④D.

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兩種生物可能同時存在如圖2中的乙和丙兩種關系B[解析]

根據圖1中幾種生物種間關系的模式圖可判斷①③④分別表示互利共生、捕食、競爭,②表示的是生物A的不同個體間的種內斗爭,A正確;圖1的③中A與B是捕食關系,A為捕食者,當A的數量大量減少后,B的數量先增加后減少,B錯誤;圖2中的甲、乙、丙分別表示互利共生、捕食、競爭,對應圖1中的①③④,C正確;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兩種生物可能既存在捕食關系又存在競爭關系,D正確。考向二

群落的物種組成與空間結構2.

如圖為某種以浮游植物為食的淡水浮游動物在池塘中的分布隨時間的變化圖示,多邊形的寬度為不同深度處的相對個體數。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

該浮游動物在池塘中的分布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B.

該浮游動物在日出前后集中于池塘較深的部位C.

池塘中的浮游動物和浮游植物構成群落D.

影響該浮游動物晝夜移動的因素可能有溫度和溶氧量D[解析]

該浮游動物在池塘的不同深度分布不同,不能體現群落的水平結構,A錯誤;該浮游動物在日出前后集中于池塘較淺的部位,B錯誤;池塘中的動物、植物、細菌、真菌等所有生物構成群落,C錯誤;在子夜黑暗環境中,浮游動物主要分布在池塘較淺的部位,中午光照強、溫度高時,浮游動物主要分布在池塘較深的部位,由此推測浮游動物晝夜移動可能與溫度和溶氧量有關,D正確。題后悟道·歸納關注群落結構的兩個易錯點1)草坪中也存在垂直結構

垂直結構是群落中各物種在垂直空間方向上的分布,是長期自然選擇形成的合理利用資源或空間的空間配置格局,它應存在于所有群落(包括草坪群落)中。2)垂直結構涉及的是群落中“不同物種”在空間垂直方向上呈現“分層”現象,切不可將“同種生物”的高矮差異視作垂直結構。教材基礎診斷1.

演替達到穩定階段后,群落內物種組成不再變化。(

)×2.

在氣候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從棄耕的農田演替出樹林,需要數十年時間。(

)√3.

在沙丘、火山巖、火災過后的草原、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屬于初生演替。(

)×4.

所有演替最終都能到達森林階段。(

)×考點二

群落的演替知識梳理整合1.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過程。2.過程(以裸巖上的演替為例)裸巖階段___________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___________森林階段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地衣階段灌木階段3.群落演替的兩種類型被徹底消滅了土壤條件種子繁殖體長長較多短較少人類活動4.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進行。5.自然群落演替的特征提醒自然界中存在因自然或人為原因而使群落發生與原來演替方向相反的演替現象。速度和方向物種多樣化群落結構復雜化生態功能完善化增加增加越多不可逆教材深挖拓展1)

在群落演替進程中,地衣為苔蘚的生長提供了怎樣的基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苔蘚能取代地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衣通過分泌有機酸加速巖石風化形成土壤,并積累有機物,這為苔蘚的生長提供了條件苔蘚生長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獲得更多的陽光,處于優勢地位,逐漸取代了地衣2.(生產實踐)群落演替至森林階段,其中還能找到苔蘚植物、草本植物及灌木嗎?請說出你的理由。

能。群落演替是指群落中占優勢的一些種群被另一些更占優勢的種群取代,而不是完全消亡,即群落演替是“優勢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3.

在光裸的巖地上開始的演替和從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開始的演替中,一般來說,若要演替到相對穩定的森林階段,上述兩個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時間短,請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條件,題述次生演替起始時即具備該條件,而從裸巖開始的演替要達到該條件需要漫長的時間1.群落演替的方向及變化分析方向簡單→復雜→穩定復雜→簡單→穩定實例大多數自然群落受污染或破壞的群落能量變化增加并趨向于穩定減少并趨向于穩定物質變化

重難突破2.“三看法”區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3.群落演替的相關分析(1)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過程中一些種群取代另一些種群,往往是一種“優勢取代”而非“取而代之”,比如形成森林后,喬木占據優勢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和苔蘚等。(2)演替是不可逆的演替是生物和環境反復相互作用,發生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不可逆變化,但人類活動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3)群落演替是一個漫長但并非永無休止的過程當群落演替到與環境處于動態平衡時,就達到相對穩定的狀態,演替不再進行。(4)演替終點不一定是最高的喬木階段演替的最高階段受無機環境的限制。惡劣的條件下,群落的演替不一定能達到最高的喬木階段。能力素養提升考向

群落演替的類型及特點1.

[2020河南周口期末]下列有關都導致群落結構更復雜B.

在群落演替過程中,每個種群的數量變化都符合“S”型曲線C.

群落演替過程中,生物種類的改變不會導致種間關系發生改變D.

維持牧草和放牧數量的適宜比例能保證草原群落不發生演替A[解析]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不一定都導致群落結構更復雜,若環境條件惡劣,也可能會使群落的結構變得更簡單,A正確;在群落演替過程中,不是每個種群的數量變化都符合“S”型曲線,B錯誤;群落演替過程中,生物種類的改變使物種豐富度發生改變,從而導致種間關系發生改變,C錯誤;維持牧草和放牧數量的適宜比例,也會使草原群落發生演替,D錯誤。2.

[2020北京朝陽二模]科研人員對某地群落自然演替過程進行了數年追蹤研究,結果如圖。A~I表示群落逐漸發展到穩定階段的過程。下列對結果的分析,正確的是(

)A.

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喬木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結構B.

在A~I群落發展階段中,植物豐富度的變化為先減少后增加C.

所調查的當地植被及其無機環境可以共同構成一個生態系統D.

群落植物豐富度越高,其所處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越強A[解析]

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喬木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結構,A正確;在A~I群落發展階段中,植物豐富度的變化為先減少后增加,而后又減少,再增加,B錯誤;所調查的當地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無機環境可以共同構成一個生態系統,C錯誤;群落中物種豐富度越高,其所處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越強,不只是植物,D錯誤。題后悟道·歸納與群落演替有關的四個易錯點1)演替不是“取而代之”。演替過程中一些種群會取代另一些種群,主要是優勢種群的取代,如灌木階段→森林階段,高大的喬木取代灌木,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地衣等存在。2)群落演替是“不可逆”的。演替是生物與環境反復相互作用,發生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不可逆變化,但人類活動可使其不按照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3)演替并不是永無休止的過程。當群落演替到與環境處于平衡狀態時,就以相對穩定的群落為演替的終點。4)演替并非最終都形成森林。演替最終能否形成森林取決于演替所處地的氣候條件,如干旱地區很難演替到森林階段。知識梳理整合實驗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1.實驗原理一般用于種群水平上的研究(1)許多土壤動物(鼠婦、蚯蚓、蜈蚣等)有較強的__________,且身體______,不適于用樣方法或標志重捕法進行調查。活動能力微小常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采集、調查。群落水平上研究物種數目(2)群落中物種數目的統計方法①記名計算法:在一定面積的樣地中,直接數出各種群的個體數目。一般用于個體______、種群數量______的群落。②目測估計法:按預先確定的__________來估計單位面積(體積)中的種群數量。等級的劃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較多、較少、少、很少”等等。較大有限多度等級2.得出結論:不同群落的優勢種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種_________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環境條件越優越,群落發育的時間越長,物種越多,群落結構越_______。復雜豐富度3.采集小動物所用到的儀器1)_________(圖A):圖A中是發揮作用的主要裝置,誘蟲器利用土壤動物具有趨暗、趨濕、避高溫的習性,使土壤動物遠離光源、熱源。2)_________(圖B):圖B中的紗布作用是防止將土壤小動物吸走。誘蟲器吸蟲器4.實驗步驟取樣器酒精實體鏡記名計算目測估計5.實驗注意事項1)從不同營養環境中采集土壤樣本要分別統計。2)盡可能多地收集小動物。收集小動物時,根據土壤中動物的避光性、趨濕性、避高溫性來收集。3)從相同營養土壤中采集的樣本,多組進行統計比較。4)命名要準確,并進行分類。5)遠離危險地帶,不要破壞當地環境。5.取樣器取樣法誤差歸納1)未能給予最適“誘捕”條件,即未能充分利用土壤動物趨濕、避光、避高溫的特性,如未打開電燈可導致誘捕到的動物個體減少。2)未做到土壤類型、取樣時間、土層深度保持一致而導致計數誤差。3)對“不知名”的動物不予計數而導致誤差(正確做法是記為“待鑒定XX”,并記下其特征)。提醒常見的四種調查方法①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可用“取樣器取樣法”。②調查某種植物或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較小的動物或昆蟲卵的種群密度可以用“樣方法”。③調查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較大的動物的種群密度可用“標志重捕法”。④研究培養液中的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可用“抽樣檢測法”。能力素養提升考向

實驗過程和拓展應用如圖是“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實驗中常用的兩種裝置,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甲裝置的花盆壁M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間要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氣流通B.

乙裝置通常用于對體型較小的土壤動物進行采集C.

甲裝置主要利用土壤動物趨光、趨濕、避高溫的習性采集D.

用乙裝置采集的土壤動物可以放入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溶液中C[解析]

甲裝置的花盆壁M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間要留有一定空隙,目的是便于空氣流通,以保證土壤小動物的有氧呼吸,A正確;乙裝置較為簡易,通常用于對體型較小的土壤動物進行采集,B正確;甲裝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動物避光、避高溫、趨濕的習性來進行采集的,C錯誤;用乙裝置采集到的土壤動物,可以放入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便于計數和觀察,D正確。1.

[2020課標全國Ⅱ,6,6分]河水攜帶泥沙流入大海時,泥沙會在入海口淤積形成三角洲。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3種植物群落類型:①以蘆葦為主的植物群落(生長在淡水環境中),②以赤堿蓬為主的植物群落(生長在海水環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長在陸地環境中)。該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過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順序是(

)A.

②①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A[解析]

入海口形成的三角洲上首先形成的是在海水環境中生長的赤堿蓬等植物群落;隨著三角洲面積的增大,與海洋的距離增大,海水的影響變小,逐漸產生在淡水環境中生長的蘆葦等植物群落;隨著三角洲面積的繼續增加,生長在陸地環境中的草甸植物群落開始出現,A符合題意。真題再現2.

[2021全國甲卷,6,6分]群落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動態系統。下列關于發生在裸巖和棄耕農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說法,錯誤的是(

)A.

人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擾可以改變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B.

發生在裸巖和棄耕農田上的演替分別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

發生在裸巖和棄耕農田上的演替都要經歷苔蘚階段、草本階段D.

在演替過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結構復雜、穩定性強的方向發展C[解析]

人為亂砍濫伐或自然環境的惡化可能使演替倒退,而退耕還林等措施或自然環境的改善可以促進群落的演替,A正確;裸巖沒有植被和土壤條件,裸巖上發生的演替為初生演替,棄耕農田具有一定的土壤條件和繁殖體,其上發生的演替為次生演替,B正確;發生在棄耕農田上的演替從草本階段開始,不經過苔蘚階段,C錯誤;在演替過程中,群落通常向著生物種類增多、營養結構和群落結構復雜、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增強的方向發展,D正確。3.

[2021全國乙卷,30,9分]在自然界中,競爭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回答下列問題:1)

競爭排斥原理是指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中,兩個或兩個以上受資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資源利用方式的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