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三年級第二次調研試卷歷史2024.05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兩大題(即選擇題、材料解析問答題),共6頁,為閉卷考試。考試時間為50分鐘,總分50分。2.選擇題的答案用2B鉛筆在答題卷相應的位置上填涂,填空、材料題的答案均應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卷上相對應的位置上,否則作答無效。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并在答題卷相應的地方填涂。(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司馬遷在《史記》中提出:黃帝是華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祖先,還是漢朝人和匈奴人共同始祖。這一觀念有助于A.消除民族矛盾B.促進邊疆開發C.強化民族認同D.加強君主專制2.蘇州博物館的核心展區有一把劍,小王同學在觀察后做出的正確推斷是,該劍現象描述得出推斷ABCD長58.3厘米,身寬5厘米格寬5.5厘米莖長9.4劍身大部分覆蓋綠色銹跡部分泛出金黃色劍身有菱形花紋劍首有道同心圓用于祭祀材質為黃金鑄造技藝最高鑄造于春秋時期劍身近格處有銘文10字“工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如殺人要區分是故意殺人還是過失殺人再定刑,上述發現A.反映秦朝實行“仁政”C.說明秦朝最早確立刑法B.可用于研究秦朝法律制度D.證明了秦朝實行殘暴統治據此反映宋朝A.商品經濟繁榮B.市民生活富裕C.奢靡之風盛行D.社會階層分化5.根據《松江府志》記載:“(明朝中后期)鄉村紡織,尤尚精致,農暇之時,所出布匹,日以萬計。”這反映了此時松江地區A.雇傭關系的普遍出現C.家庭紡織業的商品化B.小農經濟的逐漸解體D.紡織技術的重大改進6.小李同學在復習中國近代史的時候列出了以下重要史實,他的復習主題應該是A.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近代化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C.資產階級民族革命與中華民國建立D.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反帝反封建斗爭17.洋務運動中,福州船政學堂先后培養出628名航海、造船、蒸汽機制造方面的管理、駕駛及工程技術人員:北洋武備學堂培養了近千名近代軍事指揮員。這說明洋務運動A.培養了近代人才B.建成了近代海軍C.確立了軍事強國地位D.抵制了列強的侵略8.1903年,鄒容撰寫反清論著《革命軍》;章太炎發表了《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兩文先后在章和鄒容等人,這主要因為他們A.倡導民主科學進步思想C.號召人們推翻清朝統治B.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D.損害了列強在華利益是這樣一群青年揭開了一個時代的序幕。“一個時代”是指A.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代C.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B.資產階級革命時代D.社會主義革命時代10.以下是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建立的根據地分布示意圖,從圖1到圖2反映出A.中國社會性質發生變化C.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B.工作重心從鄉村轉向城市D.國共關系從合作走向對立11.“13日……在南京南門車站,工兵隊的膽大妄為者刺殺或綁成十字架地刺殺了中國兵70人左右。”“16日……將一部分俘虜押到長江岸邊槍殺。”這些日記可用于佐證A.九一八事變B.一二·九運動C.盧溝橋事變D.南京大屠殺的情形,不在關心著會談進行得順利與否。”這種關切反映了廣大民眾A.和平建設國家的強烈渴望C.踴躍參軍參戰的熱切期盼B.對國民黨腐敗統治的不滿D.獲得徹底翻身解放的喜悅13.以下示意圖根據上海一個家庭的帳本制作,折射了百姓生活的變遷。促使這一變遷的主要因A.政治多極化B.經濟全球化C.社會經濟的發展D.城市化進程加速2說道:“……我想這個紅旗真正是烈士的鮮血染成的!”該場景出現在A.渡江戰役B.開國大典C.抗美援朝D.土地改革交國”僅剩余12個;此外,因其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世界衛生組織拒絕臺灣參加世衛大會。這些事實反映了A.國際社會支持兩岸和平統一C.中國國際地位獲得大福提高B.“一國兩制”政策是歷史的大勢所趨D.“一個中國”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到東方。這一時期,擔當希臘文化傳播“使者”的是A.亞歷山大帝國17.中世紀西歐城市的發展和工商業繁榮對當時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主要體現在A.封君封臣制度形成B.莊園的流行C.資本主義制度確立D.大學的興起B.羅馬帝國C.羅馬共和國D.波斯帝國文組織認為他使“兩個大陸相遇”。這說明A.立場不同導致認識迥異B.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識最客觀公正D.歐洲人與拉美民眾具有民族主義情緒C.不同觀點都需史料實證19.17-19世紀,資本主義制度初步確立并不斷擴展,如圖所示是這一時期的某國政治制度演變歷程。該國為20.“工人變成赤貧者,貧困比人口和財富增長得還要快。由此可以明顯地看出,資產階級再不能做社會的統治階級了,在不能把自己階級的生存條件當做支配一切的規律強加于社會了。”上述觀點出自A.《共產黨宣言》B.《國富論》C.《物種起源》D.《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21.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認為協約國的賠款政策“是一項令人深惡痛絕的政策”,“這種政策是一個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兇暴的行為之一”。對此理解正確的A.體現了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C.反映了英國堅決反對制裁德國的態度B.揭露了巴黎和會是帝國主義分贓會的實質D.調整了戰勝國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關系通過下表的比較分析能得出的歷史結論是內容(部分)農民可以自由買賣納稅后的剩余產品;迅速緩解了危機,促使國實行按勞取酬的工資制。民經濟穩步發展。規定雇員有組織起來進行談判的權利,美國經濟開始緩慢復蘇,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確定最低工資標準,限制工時。工業生產有所恢復。3A.提升人民幸福感是推行社會改革的重要出發點B.堅持對外開放是推動社會經濟變革的強大動力C.社會制度總是在不斷的革命和斗爭中不斷完善D.調動勞動者積極性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業生產比重顯著增加的重要因素是A.馬歇爾計劃的實施B.歐洲一體化發展C.美國軍事訂貨刺激D.歐洲聯盟的建立破壞,這些都是我們正在面臨的現實,這反映了當今社會面臨的問題是A.人口增長過快B.生態環境惡化C.霸權主義危害D.能源危機加劇其中第25題6分,第26題7分,第27題7分,第28題6分,共26分)對于說明一定歷史現象所具有的價值。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古代銅質貨幣材料二唐墓的陪葬品材料三歷史教材某課中的文物材料(1)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古代貨幣特點。(2分)(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與哪些地區的交往史實?(2分)4出對應序號。(2分)26.一百多年來,中國鐵路從無到有,從路權喪失到樹立標桿,經歷了艱難曲折、創新奮進的發展過程。材料一強直接投資經營約占41%;北洋及民國政府修建鐵路較少:新中國成立前,中國鐵路僅有2.18萬千米,而英國在1880年已經基本建成路網,1928年鐵路規模達到32565公里。——據《回首滄桑——鐵路發展百年歷程》整理(1)據材料一歸納近代中國鐵路建設有哪些特點?(2分)材料二1952年,新中國第一臺國產蒸汽機車試制成功;1958年,第一臺國產內燃機車、建高速,拓展路網……”為主要目標,展開跨世紀鐵路建設會戰。——百度文庫(2)據材料指出20世紀末鐵路建設的重點地區及其政策原因。(2分)材料三——《一圖讀懂中國高鐵為什么能領跑世界》(3)結合材料三圖歸納中國高鐵領跑世界有哪些表現?綜合以上材料,中國鐵路近現代發展歷程帶給我們哪些啟示?(3527.蔗糖經歷奇妙的旅程,串起世界各地,成為世界歷史變遷的見證。一公元500年印度佛教典籍《佛藏》描述了甘蔗煮沸汁液、制粗糖蜜和制作糖球的過程。二阿拉伯人征服西亞后將甘蔗種植和改進后的制糖技術傳入地中海地區。甘蔗生產中心從地中海東邊的島嶼轉移到大西洋上的島嶼;三四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美洲驅使黑人奴隸種植甘蔗和制作蔗糖。19世紀中期世紀中期隨著機器化大生產的發展英國糖價急降,——摘編自[美]西敏司《甜與權力——糖在近代歷史上的地位》(1)結合材料一、二說說古代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對世界文明的貢獻。(2分)(2)據以上材料,以“甜蜜的旅程”為題,從經濟等角度講述世界近代史的變遷對蔗糖平民化產生的影響。(要求:史論結合、條理清晰、表達通暢)(5分)28.材料一興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它是由甘地領導的運動把勇敢的平民抗爭和引人注意的非暴力結合在一起.1918年11月,扎格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