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導散文寫作五點技巧_第1頁
中考作文指導散文寫作五點技巧_第2頁
中考作文指導散文寫作五點技巧_第3頁
中考作文指導散文寫作五點技巧_第4頁
中考作文指導散文寫作五點技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作文指導:散文寫作五點技巧中考作文指導:散文寫作五點技巧「篇一」在寫景散文中,情是景的靈魂,景是情的依托,情與景自然交融,才能構筑一篇優秀的散文。情景交融是寫景散文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清代學者王夫之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這就是說,情和景在名稱上有所區別,事實上卻是不可分離的。以下就來談談寫好寫景散文需要掌握的幾個關鍵步驟。一、寫景有序,狀物井然。寫景需掌握一定的順序,可以著眼于時間,也可以著眼于空間,還可以按照事物發展的邏輯順序來寫。例如朱自清的《春》,就是按春天里生物的生長順序來安排文章順序的。文中先寫春草,因為它是春的使者,隨后又寫了桃樹、杏樹、梨樹、野花等,春色漸濃,春意日趨盎然。而《荷塘月色》則著眼于空間,作者先寫月下的荷塘,然后再寫周遭的景色。描寫景物時要注意及時變換寫作的角度,可以將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相結合,使得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也可將近景描寫與遠景描寫相結合,使景物更具深度;還可將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相結合,做到景中有人,人在景中,使得景物充滿活力和生活氣息。二、精選景致,融情入景。寫景散文不單單為了寫景而寫景,寫景的目的是為了抒發個人的感情,表現個人的喜怒哀樂。如果能在寫景過程中融入個人的感受和思想,就能使文章內容豐富、思想深刻、中心明確。其中,表達個人感情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精心描繪經過選擇的景致,就能營造出某種氛圍,即使不直抒胸臆,情感依然能夠透過文字傳達出來。例如史鐵生在《地壇》里寫地壇石門中的落日和雨燕,落日把“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一群雨燕便出來高歌,把田地都叫喊得蒼涼”,把破敗和荒涼之景寫得飽含生機,有力地表達了對生命的熱愛之情。三、五覺并用,描繪具體。天下景物千差萬別,各有不同,寫景時要善于抓住景物的特點,對其進行具體描繪,使所寫景物特征鮮明、形象生動。這就要求我們要從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等方面對景物作多重感知,繪聲繪色,繪形繪神,這樣就容易捕捉到景色的特點,使其躍然紙上。例如《聽潮》中對海景的描繪:“每天潮來的時候,聽見海浪沖擊巖石的音響,看見空際細雨似的,朝霧似的,暮煙似的飛沫升落;有時它帶著腥氣,帶著咸味,一直沖進我們的窗欞,粘在我們的身上,潤濕著房中的一切。”這里通過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潮來時的聲音、形態、氣息和動作。四、運用修辭,寫活景物。為了突出景物的特點,我們還可運用比喻、擬人、夸張、襯托等多種修辭手法,使得景物特征鮮明突出。例如朱自清在《春》中這樣寫花:“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寥寥數語,就把桃花的紅艷、杏花的明麗、梨花的素雅寫得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再如老舍在《濟南的冬天》中這樣寫松:“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形象貼切地寫出青黑的矮松在小雪的裝飾、映襯下,顯得更加秀美。優秀例文:一朵小花面對一朵小花,我能對它說什么呢?今年北京的春天,總共下過兩場半雨,且只是略略地濕了下街道,因而干燥的景況是可想而知了。干燥的春天,沙塵飛揚,街邊花壇上,那土便如水泥灰一般,一丁點兒的濕潤也沒有。這當然讓我對北方的植物產生一種深刻的同情,要在這樣的土地上生長、開花,并把生命的枝丫努力地探向天空,要有怎樣的堅忍呢?獨自由南國漂泊到京都,在這里度過如許孤寂的時光,夜夜孤燈長伴,青春便沿著書頁字間飄移,生命化為行行抒情抑或并不抒情的文字,只把日子過得如北國的大地般荒涼。只把心靈來叩問,人的一生,是應該如何度過呢?我為什么要如此奔波而不屈地尋找那極目難眺的遠岸呢?伴我只有京都月華,它柔涼而明凈,輕輕地在窗前鋪展一方,引我鄉思無限。而這些時日,文稿賣得不多,口袋里常常空空如也,以至于擠壓我本來可能獲得的詩情。沒有詩情也罷,甚而令我連一丁點兒的游興也無,想想那毫無濕潤的土地,令我的心靈也干渴。然而,這一天我走在花壇旁,忽然發現,這干渴如同水泥灰的泥土,居然萌出幾點新綠,且自信地開出幾朵小花——黃燦燦的小花。它們在春天的陽光照臨下,竟是透著那么一絲驚喜,它們的根就扎在這塊毫無濕潤的土地上。它們,是以怎樣的毅力在這樣的土地上生長起來的呵?我索性停下步來,俯身凝視著一朵小花,它向我微笑著,因它的緣故,我發現陽光要美妙得多。這樣一朵小花,它有兩片小小的葉子,像兩只舉起歡呼的小手,有一根小莖,極綠,在春風的吹拂下戰栗不止。它整個的形象微小而精致,令人不忍觸碰。它便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生命,一朵開放在春天里的小小花朵,它猛然讓我感悟到生命力的強大。在如此干燥的土地上扎根,吸收到哪怕一丁點兒的養分,極頑強地生長出來,還綻開小小花朵,捧起即便是這樣微小的顏色、微小的喜悅,但它終是這春天里的花朵的一種呵!它的呈現,嫵媚了我心頭的枯燥的北國春天。一朵小花,它竟拂去我心頭的冷寂和積塵,它把這一捧小小的美麗托送給我,它讓我在它的面前思之不已。我們的生命,究竟有沒有一朵小花強大?有沒有它的從容而飽含激情?有沒有它那么一點點亮色?我還呼吸到小花淡淡的一縷清香。終于是看得久了,我用心靈輕輕地撫摸它,我的心剎時也芬芳,即便北國這樣的土壤,它亦是要養育花朵呵,所謂的荒涼,原來竟是心靈所生。真正的土地,也總是會有花朵的,會有這樣小小的花朵。我就用這朵小花拂去我孤旅的疲憊,且要把它移植到我的文字里,讓我的文字也暗香浮動。中考作文指導:散文寫作五點技巧「篇二」抒情散文以抒發主觀情感為出發點,以空靈飄逸見長,著力點在于準確表達感情色彩的語言運用上。最大特點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往往借助具象,寫景狀物來抒發主觀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將所要抒發的情感具象化,運用比興、象征、擬人等手法,或寫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詠志,有所寄托,以達到抒情的目的。抒情散文有哪些分類?抒情散文分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類。抒情散文有哪些特點?1.抒情散文是作者激情的鮮明表現,換句話說,就是“文中有我,重在抒情”;2.詩情畫意,“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3.立意清新,精心結構4.抒情語言表達方式的運用,具體地說,即:①托物抒情;②因事(人)抒情;③借景抒情;5.語言有準確、簡練、形象、生動、音律優美的特色,是詩一樣的語言。常用抒情散文寫作有六種格式:1、靜賞式套路模式:進入景點→依次靜賞→賞景聯想→離開景點。代表篇目《荷塘月色》注意:一要注意進入景點的緣由要自然,最好能點到主題上;二要注意多角度寫主要的景物,至少要有三個角度;三要注意使用聯想,旨在與開頭所交代的緣由相照應,用抒發情感的方式來深化主題。2、參游式套路模式:參游起因→參游見聞。代表篇目《難老泉》特點:作者是文中的穿線人,由作者的目擊聯想來描寫景物、抒發感情。注意:一要注意眾多的景物應以作者行蹤為線串聯起來,移走換景,景不離步;二要注意每進一步,地點要交代明確,描寫要虛實相間,這樣才能清晰而深廣;三要注意描寫手法的使用,眾多的景物要詳略得當,詳處著力描寫,略處簡要概述。3、象征式套路模式:物的概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代表篇目是《白楊禮贊》。特征:一用物來象征人,形在寫物,旨左象征之人;二是卒章顯志,篇末點旨。4、情索式(并列式)套路模式:情的緣起→情的積蓄→由情至人→情的歸結。所謂情索,就是以情為線索,來連綴景物。代表篇目朱自清的《春》;特點:看似處處寫景物,實是處處借景抒情,只是為情感找一個假托物而已。關鍵是要善于將景物特征分解成若干個方面,從若干個點上來抒情。5、懷念式套路模式:睹眼前景→思從前景→抒懷念情。代表篇目鄭振鐸的《海燕》特點:借聯想來寫懷念中的景物,表達寄寓在這一景物上的情思。應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從一景聯想到相關、相似或相同的另一景。另一景中寄寓著作者的主要情感。這樣就使文章內容的含量增大。運用這一式抒寫懷念家鄉、母校、親友之情均可。6、敘史式套路模式:一語統篇→分敘史實→撫今抒情。代表篇目《土地》。中考作文指導:散文寫作五點技巧「篇三」散文的技巧,我認為有這樣幾點:第一,散文語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條是以口語為基礎,而文語(包括古語和歐化語)為點綴。其次是要清新自然,優美洗練。此外,還可以講究一些語言技法,如句式長短相間,隨物賦形,如多用修辭特別是比喻,如講音調、節奏、旋律的音樂美等。還有,可以運用排比、夸張、對比等手法。但是,不要過于注重辭藻華麗,過于言過于實。第二,散文需要形散神不散,那么就要求我們寫作時要有線索,有主線,圍繞主線展開聯想,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來。第三,構思精巧。好的構思才能使文章吸引人,才可以以質取勝。主要特點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說散文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表現手法不拘一格:可以敘述事件的發展,可以描寫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發表議論,而且作者可以根據內容需要自由調整、隨意變化。“神不散”主要是從散文的立意方面說的,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無論散文的內容多么廣泛,表現手法多么靈活,無不為更好的表達主題服務。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選材上應注意材料與中心思想的內在聯系,在結構上借助一定的線索把材料貫穿成一個有機整體,散文中常見的線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義或象征意義的事物為線索;⑵以作品中的“我”來作線索,以“我”為線索,由于寫的都是“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侃侃而談,自由暢達,使讀者覺得更加真實可信、親切感人。2.意境深邃,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作者借助想象與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而虛的依次寫來,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實現物我的統一,展現出更深遠的思想,使讀者領會更深的道理。3.語言優美凝練,富于文采。所謂優美,就是指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也美麗),生動活潑,富于音樂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聲,如娓娓而談,情真意切。所謂凝練,是說散文的語言簡潔質樸,自然流暢,寥寥數語就可以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散文力求寫景如在眼前,寫情沁人心脾。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的見解、優美的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樸無華的文采。經常讀一些好的散文,不僅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培養高尚的思想情操,還可以從中學習選材立意、謀篇布局和遣詞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鑒賞技法散文鑒賞,重點是把握其“形”與“神”的關系。散文鑒賞應注意以下幾點:1.讀散文要識得“文眼”。凡是構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寫得含蓄的詩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鑒賞散文時,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畫龍點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領會作者為文的緣由與目的。“文眼”的設置因文而異,可以是一個字、一句話、一個細節、一縷情絲,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2.讀散文要抓住線索,理清作者思路,準確把握文章的立意。結構是文章的骨架,線索是文章的脈絡,二者是緊密聯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線索,便可對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且也是對作者謀篇布局本領的鑒賞,從而透過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傳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線索通常有以下幾種:⑴以事物的形象為線索,如巴金的《燈》;⑵以感情的發展為線索,如楊朔的《荔枝蜜》;⑶以時間順序為線索,如劉白羽的《長江三日》;⑷以空間順序為線索,如朱自清的《綠》;⑸以人物活動為線索,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6)以事理為線索,如唐韜的《瑣憶》。3.注意散文表現手法的特點,深入體會文章的內容。散文常常托物寄意,為了使讀者具體感受到所寄寓的豐富內涵,作者常常對所寫的事物作細致的描繪和精心的刻畫,就是所謂的“形得而神自來焉”。我們讀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點,由“形”見“神”,深入體會文章內容。4.注意展開聯想,領會文章的神韻。聯想的方式有:①串聯式:如《獵戶》“尚二叔→百中老人→董昆”;②輻射式:如《土地》以“土地”為中心生發開去,寫“熱愛生活,保衛土地,建設土地”;③假托式:如《白楊禮贊》;④屏風式:如《風景談》。注意豐富的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到虛,這樣才能體會到文章的神韻,領會到更深刻的道理。5.品味散文的語言。一大特色是語言美。好散文語言凝練、優美,又自由靈活,接近口語。優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詩情、畫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語言又各具不同的語言風格:魯迅的散文語言精練深邃,茅盾的散文語言細膩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語言氣勢磅礴,巴金的散文語言樸素優美,朱自清的散文語言清新雋永,冰心的散文語言委婉明麗,孫犁的散文語言質樸,劉白羽的散文語言奔放,楊朔的散文語言精巧。何為的散文語言雅致。一些散文大家的語言,又常常因內容而異。如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的語言,鋒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語言,絢麗如云錦;《風箏》的語言,凝重如深潭。體味散文的語言風格,就可以對散文的內容體味地更加深刻。了解情技6.了解情技了解情技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寫作技巧,也就是高考考點要求的“能鑒賞作品的表達技巧”。因此掌握諸如渲染、鋪墊、象征、伏筆、照應、懸念、襯托、過渡等技巧有利于鑒賞散文,把握美文實質。中考作文指導:散文寫作五點技巧「篇四」1.理清線索。敘事性散文的情節雖不完整,但很有條理。閱讀時,我們不妨首先把握住作文的行文思路,看看作者敘述了一件什么事,怎樣敘述的。2.巧借聯想。充分展開聯想是散文敘事抒情的重要表現敘事散文手法,為此,我們閱讀敘事性散文最重要的抓住聯想的結合點,形與神的結合點,更好地體味散文的感情,領悟散文的意境美。寫作要求一、材料真實允許進行修飾,在真實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加工、刪改。二、主旨:去向正確,有真情實感所謂取向正確,是要求作者愛該愛的,恨該恨的,批判社會所不能容忍的,贊揚社會所認可的。在這個基礎之上,再來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因為文章一經寫成,就成了社會產物,那么寫作者就要對社會負責任,我們對真情實感的理解不能太狹隘,太個性化。三、構思:(又可以叫做結構或模型)1、一事+議(①一事+一議;②議+事+議)2、多事+議(①事+事+議;②議+事+事+議——③事+議+事+議④(總)議+事+議+事+議)四、成功的關鍵1、場面。不強調把過程寫得很清楚,只要求會選擇典型場面,寫好一個個場面。2、細節。運用細節描寫將細小的行為、語言、神情、心理等寫生動、具體。3、感性與理性的融合與統一。記敘文往往是以情動人,大多數同學以為寫記敘文就是寫一件事,事件寫完文章就結束了。這樣只是在感性的層面滑動,沒有理性的深度,只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文章才更有感染力。寫作方法:敘事散文是以寫人、記事為主要內容的散文。它往往通過敘述事情的經過,反映社會生活;或刻畫人物形象,表達作者愛憎感情。好的敘事散文如行云流水,妙趣橫生,處處充滿美感。那么,怎樣才能寫好敘事散文呢?一、精心構思。敘事散文雖然以寫人、記事為主,但它并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而是截取幾個生活片斷,或一、二個場景。寫人也比較概括,只是著重突出人物的某一側面,而不需要塑造典型人物。正所謂“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這是散文創作的至高境界。要達到這種境界,構思是關鍵。如鐵凝的《套袖》意在表現作家孫犁質樸勤勞的品質,但文章并沒有正面描寫他的感人事跡,而是以小見大,抓住孫犁的套袖來寫,以此作為情感的憑借,頗具匠心。因為套袖本身就有質樸勤勞的特質,這跟孫犁的人格相似。二、線索分明。線索是貫穿全文的脈絡,也是作者組織材料時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點,要做到“不散”,就要有一個明確的中心,還要有一條聯綴全篇的線索。敘事散文的情節是不完整的,這更需要有一條內在的線索把材料串聯起來。當然,線索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時間,也可以是空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還可以是無形的思想情感。又如鐵凝的《套袖》,文章以“套袖”為線索,按時間順序,串起了許多關于“套袖”的事件,重點寫孫犁老師的“套袖”,思路清晰,詳略得當;本文記敘人生不同時段不同場景下關于“套袖”的回憶,互相映襯,既豐富了文章的內容,又深化主題。三、細節生動。細節描寫是指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觀、場面氣氛等細小環節或情節的描寫。細節描寫表面上看似閑筆或贅筆,信手拈來,無關緊要,可有可無,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設置和安排,不能隨意取代。敘事散文盡管偏重于對事件的概括敘述及對人物粗線條的勾勒,但并不排斥細節描寫,相反,簡約生動的細節描寫能夠給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如馱馱的《半邊錢》(片斷):列車緩緩啟動了。這時,爹從上衣袋中摸出一張皺巴巴的10塊錢,遞給站在窗邊的我。我不接。爹將眼一瞪:“拿著!”。我慌忙伸手去拿。就在我剛捏住錢的一瞬間,列車長吼一聲,向前急馳而去。我只感到手頭一松,錢被撕成兩半!一半在我手中,另一半隨父親漸漸遠去。望著手中污漬斑斑的半截錢,我的淚水奪眶而出。僅過了半個月,我便收到爹的來信,信中精心包著那張半截兒錢,只一句話:“粘后再用”。這是一篇表現父愛的散文,其中站臺遞錢和一封特殊的來信這兩個細節特別感人。試想,父愛如山,卻又家境貧寒,這讓父親、兒子和讀者情何以堪?四、善于聯想。所謂聯想,是指對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想象活動。由一事物過渡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在這種聯想活動中,事物的特征和本質,更容易鮮明和突出,作者的思想認識也能不斷提高和深化。作者的知識積累越豐富,則對生活的感受愈敏銳,越易于觸類旁通,浮想聯翩,文思泉涌。聯想是敘事散文的重要表現手法,好的聯想,能開闊意境,升華主題。如鐵凝的《草戒指》(片斷):一簇狗尾巴草為茶道增添了幾分清新的野趣,我的心思便不再拘泥于我跪坐的姿態和茶道的表演了,草把我引向了廣闊的冀中平原……狗尾巴草,莖纖細、堅挺,葉修長,它們散漫無序地長在夏秋兩季,毛茸茸的圓柱形花須活像狗尾。那時太陽那么亮,壟溝里的水那么清,狗尾巴草在陽光下快樂地與澆地的女孩子嬉戲——搖起花穗掃她們的小腿。那些女孩子不理會草的騷擾,因為她們正揪下這草穗,編結成兔子和小狗,兔子和小狗都搖晃著毛茸茸的耳朵和尾巴。也有掐掉草穗單拿草莖編戒指的,那扁細的戒指戴在手上雖不明顯,但心兒開始閃爍了。本文要表現的是冀中平原少女的純真與淳樸,但作者并沒有單刀直入切入主題,而是先寫了日本友人茶藝上的狗尾巴草,然后聯想到冀中平原上的狗尾巴草及由狗尾巴草編成的草戒指,讓草戒指成為表現中心的媒介,聯想自然,寓意深刻。五、寓情于事。情感是散文創作中的重要因素,大千世界中凡可以入筆的東西一旦注入情感便仿佛有了靈性,寄托著作者的某種思想或哲理。敘事散文雖然沒有刻意抒情,但行文的目的同樣在于表現作者的認識和感受,用心品味,你就會發現字里行間無不滲透著作者的思想感情。這種感情是作者情到深處的自然流露。如張曉風的《有些人》(片斷):他蹲在泥地上,揀了一塊碎石子,為特別愚魯的我講起行列式來。我焦急地聽著,似乎從來未曾那么心領神會過。泥土的大地可以成為那么美好的紙張,尖銳的利石可以成為那么流麗的彩筆——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書本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謂“君子謀道”的精神。代數老師姓什么,我竟不記得了,我能記得國文老師所填的許多小詞,卻記不住代數老師的名字,心里總有點內疚。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應該不甚困難,但總覺得那是不必要的,他比許多我記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價值嗎?作者敘寫了自己中學時代的代數老師臨考前在泥地上用碎石子教“我”行列式的往事,表面上看,平淡無奇,卻句句含情,充滿了對教師的感激、敬佩之情,又有一種深深的遺憾。中考作文指導:散文寫作五點技巧「篇五」散文取材廣泛,它的表現形式也就顯得自由靈活,表達方式也就多種多樣。從表現形式看,它不必像詩歌那樣格律化,不必像戲劇那樣模式化,只要在一定的思想情感的統率下,把零碎的材料組織成文就行。散文在選材上可以涉及古今中外、各行各業,在結構上也可以幾放幾收、舒卷自如。對敘述、說明、議論、抒情、描寫等幾種表達方式也一樣,可以根據需要,靈活運用。有時突出其一,作為重點加以運用;有時幾種方式熔為一爐。因為散文總是有抒情性的特點,抒情方式尤其豐富多樣。滿分作文《昨夜雨,今朝下》(山東考生)先由梔子花開狀寫惜花恨雨之人的心態,然后聯想到古代詩人和詩境,中間穿插議論抒情,結尾用梔子花重開暗示自己的見解。《撥開天空的烏云》扣住對道家音樂的感悟一事,寫心境,寫游覽,寫談話,寫品曲,無不為"感情親疏不同,對道家音樂的感知也千差萬別"張本,寫得大氣。中考作文指導:散文寫作五點技巧「篇六」寫作技巧第一,素材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對生活的長時間的觀察和洞察,考生要寫好一篇敘事散文就離不開對生活原生態的細致觀察。第二,來源于生活的東西是最能打動人的,感情要真摯,帶感情寫事件,敘述性文字是情感性的東西。第三,命題敘事散文寫作,細節情節性的東西盡量細致,要加強語言氣勢,文筆要生動。第四,題材要新穎,角度要獨特,語言要精美,不要有大量的抒情和評論性的文字。注意事項第一,素材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對生活的長時間的觀察和洞察,考生要寫好一篇敘事散文就離不開對生活原生態的細致觀察。第二,來源于生活的東西是最能打動人的,感情要真摯,帶感情寫事件,敘述性文字是情感性的東西。第三,命題敘事散文寫作,細節情節性的東西盡量細致,要加強語言氣勢,文筆要生動。第四,題材要新穎,角度要獨特,語言要精美,不要有大量的抒情和評論性的文字。散文特點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題材廣泛、寫法多樣,又指結構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貫穿全文的線索。散文寫人寫事都只是表面現象,從根本上說寫的是情感體驗。情感體驗就是“不散的神”,而人與事則是“散”的可有可無、可多可少的“形”。“形散”主要是說散文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表現手法不拘一格:可以敘述事件的發展,可以描寫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發表議論,而且作者可以根據內容需要自由調整、隨意變化。“神不散”主要是從散文的立意方面說的,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無論散文的內容多么廣泛,表現手法多么靈活,無不為更好的表達主題服務。意境深邃: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作者借助想象與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而虛的依次寫來,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達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