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訓練29資產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分值:75分)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5·浙江臺州調研)光榮革命“其間不乏武裝行為和暴力現象,‘兵不血刃’的說法雖不準確,但避免了大量的流血和犧牲……把王位同時獻給威廉和瑪麗,已經違背了嚴格的長子繼承制,打亂了王位繼承順序,并建立了一種奇特的一國二君體制”。這說明光榮革命()A.解決了行政權和立法權的關系 B.使國王處于“統而不治”地位C.具有革命性和保守性的雙重性 D.使西方政治制度逐漸走向成熟2.(2024·安徽合肥模擬)自英國在北美殖民活動開始,就鼓勵發展對英國有利的工業而抑制不利的工業。但17—18世紀,北美殖民地的木材業、造船業、紡織業、捕魚業等四大行業迅猛發展,其產品遠銷歐洲,甚至沖擊了英國本土行業。據此可知,這種狀況()A.擴大了美國南北方經濟差距 B.增強北美人民民族民主意識C.滿足了英國殖民掠奪的需要 D.直接推動了聯邦政府的成立3.(2025·湖北宜昌模擬)塞西爾·詹金斯認定“18世紀的法國是個矛盾體”,因為一方面憑借啟蒙運動的哲學家與高雅的文學沙龍,法國成了歐洲羨慕的對象;另一方面,法國有著深層次的結構及財政問題,而且這些問題與社會及宗教矛盾相結合。上述“矛盾體”的判斷主要詮釋了()A.法國社會轉型的根本動力 B.法國爆發革命的深層原因C.歐洲啟蒙運動的發生依據 D.歐洲干涉法國革命的理由4.(2025·湖北十堰調研)1701年,英國頒布的《王位繼承法》規定:“本國王位與尊號歸屬于非英格蘭王國的人的時候,如果未經議會同意,本國國民不負防御不屬于英國的領土而從事戰爭的義務。”這一規定()A.導致英國國王失去行政權 B.突顯了議會主權的特點C.使英國免于卷入國際沖突 D.確立了英國君主立憲制5.(2024·重慶南開中學模擬)1721年,英國議會首次對行政高官進行質詢。1783年,下院宣布任何議員都有權向大臣或官員提出問題,被質詢者可以答復,也可以拒絕答復。1835年,質詢出現在下院的議事程序單上,并公布于眾,被質詢者必須在規定時間內作出答復。議會質詢權的演變說明英國()A.憲政體制的逐步完善 B.議會控制行政事務處理C.限制王權傳統的延續 D.國家監察體制不斷調整6.(2025·湖北宜昌模擬)1787年出席美國制憲會議的有55名代表,其中有40人有公債,14人從事土地投機,24人是高利貸者和銀行家,12人是工商業家或船主,15人是奴隸主,且往往一個人有數種財產,沒有一個工農代表,民主派人士如杰斐遜、潘恩因故沒有參加。這反映出1787年憲法()A.違背共和主義基本原則 B.具有資產階級性質C.強化了聯邦政府的權力 D.踐行了天賦人權思想7.(2025·湖南長郡中學模擬)美國憲法規定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眾議員按各州人數比重投票選舉產生,任期為2年,到期全部改選;參議員則由各州議會限選二人,任期為6年,每兩年改選1/3。議員沒有任屆限制,可連選連任。這些規定旨在()A.實施三權分立 B.落實分權制衡原則C.加強聯邦權力 D.保持政策的延續性8.(2025·河北石家莊模擬)13世紀以來,英國在長期不斷的政治改革下,于17世紀末率先建立了現代民主制度;而法國則從18世紀末大革命起,歷經數次革命和復辟,在19世紀末確立民主共和體制,其歷程的復雜性、曲折性和長期性為世間所罕見。這一現象根植于兩國()A.建國路徑的差異 B.資產階級力量的差異C.指導思想的差異 D.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9.(2024·海南三亞模擬)1879年,法國議會兩院圍繞確立7月14日為國慶日的議案進行討論。對此,參議院共和派議員馬丹提出,應在1789年的具體歷史情境中理解,這一天是“新時代對舊制度的勝利”。馬丹這一提案的直接目的是()A.培育政治認同 B.加速革命進程C.控制民眾思想 D.改革社會制度10.(2025·河南開封模擬)1875年,第三共和國憲法頒布后,議會又多次立法,規定:“曾經統治法國的家族成員不得當選為共和國總統”,“曾統治法國的家族的成員,不準選入參議院”,“取消曾經統治法國的家族成員的一切選舉資格”。這表明當時的法國()A.共和體制尚不穩固 B.共和觀念深入民心C.復辟帝制呼聲很高 D.貧富懸殊矛盾尖銳11.(2024·廣東深圳模擬)據統計,拉美各國取得獨立后的150年中,共頒布了180多部憲法,其中大部分是在1850年以前頒布的。僅委內瑞拉一國,就頒布了22部憲法。從各國憲法來看,絕大多數國家都采用中央集權制,幾乎所有的原西班牙、葡萄牙美洲殖民地在獨立后都采用總統制。這()A.反映了代議制在世界的擴展 B.保障拉美各國實現繁榮富強C.說明拉美國家照搬美國體制 D.消除了殖民者對當地的影響12.(2024·湖北武漢模擬)在美國革命初期,《獨立宣言》宣布了人民有革命的權力。但是,根據1787年憲法建立的聯邦政府擁有對公民直接行使統治的權力。這一變化說明美國憲法()A.適應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 B.違背了人民主權的思想C.實現了啟蒙運動的政治理想 D.確立了三權分立的原則13.(2024·安徽黃山模擬)1816—1858年間,俄國男性世襲貴族數量從8.41萬增至11.31萬,增幅34.5%,同時,農奴人口從2145.42萬增至2483.82萬,增幅為15.8%。在1840—1858年,南俄和伏爾加河下游貴族地產總面積從1032.4萬俄畝增至1264.1萬俄畝,增長22.4%。這可以說明,當時俄國()A.雇傭制大農場初具規模 B.農奴遭受的剝削加深C.農奴人身依附關系加劇 D.農奴制并未出現危機14.(2024·海南海口模擬)1878—1879年,美國西部和南部議員聯合起來,向國會提交了“排華議案”,要求限制中國人入境美國,甚至有議員指出,當初引進黑人就是一個錯誤,因為黑人不能被白人同化,中國人同樣如此,美國不能重蹈覆轍。對此解讀合理的是()A.“排華議案”與世界進步思潮相悖 B.美國奉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C.美國企圖恢復“有色人種奴隸制” D.有色人種嚴重危害美國社會治安15.(2024·天津河東區模擬)1908年,威廉二世與英國友人交談時透露,俄、法曾煽動德國干預布爾戰爭對付英國,自己予以拒絕并告知了英國。首相比洛因未嚴格審核談話記錄,導致國內外危機而被辭退。這反映出當時德國()A.軍國主義影響了外交政策 B.輿情主導國際關系C.首相權力受制于民眾監督 D.政治體制暗藏隱患16.(2025·山東日照模擬)1869年6月,明治政府批準各藩“奉還版籍”申請,同時任命274名藩主為藩知事,繼續主持藩政,但規定藩收入的十分之一為藩知事家祿,余者為藩財政收入,原家臣的俸祿改由藩財政擔負,從而釜底抽薪,事實上割斷了舊家主與家臣在經濟上的授受關系。這些舉措()A.使“文明開化”得到了落實 B.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C.以“全盤西化”為指導思想 D.清除了封建殘余勢力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共27分。17.(2024·湖南長沙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84年,英國政治家索姆·杰寧斯指出:“下院獨立不是英吉利法的基本要素。英國憲法的優點在于它由三種權力構成,彼此相互依靠。其中一方獨立于其他兩方,它必將獨占全部的權力,我們的政體就會立刻改變。上個世紀行使過下院獨立,國王被弒,貴族遇難,建立起世上最壞的民主政體。倘若我們不幸再看到另一個民主政體,同樣的混亂肯定會再次發生。”同一時代的英國保守主義政治家埃德蒙·伯克認為:“成功源自光榮革命,但光榮革命的原則不是變革,而是維護傳統。傳統保障了社會的存在,是社會的基石。”——摘編自方家、張士昌《邁向大眾民主——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探析》材料二法國的革命者傾慕并效法古代民主,在表面上更忠實于民主的理想,實際上卻把民主過度價值化,抽空了它的工具性內涵。在法國革命的高潮,國家政治的基本形態不是國民公會的理性辯論,而是變幻無常的街頭民眾運動。美國的革命者則出于對精英政治的偏好,對那種直接訴諸民眾的民主憂心忡忡,他們基于對集權和壓迫的恐懼,設計了一種體現限權、分權和制衡原則的代表制政體,這固然導致了民主價值的流失,但也為治理現代大型民族國家找到了一條非君主制的道路。英國推崇混合憲政的理念,經過一百多年的努力,虛化了“王在議會”的制度,架空了世襲貴族主導的上院,縮短議員任期,擴大選民基礎,以漸進變革將傳統政治轉化為了民主政治。——摘編自李劍鳴《世界歷史上的民主與民主化》(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種政治主張產生的歷史背景。(6分)(2)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三個國家的民主政體對近代中國產生的影響。(9分)18.(2025·湖南永州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如果我們把自由和專制的兩個組當作一條坐標,把革命和改革的兩個組當作另一條坐標,那么,讓這兩條坐標形成垂直交叉的橫軸和縱軸,就能劃分出四個區域,每一個區域是一個象限(見下圖)。——摘編自徐賁《與時俱進的啟蒙》圍繞材料,結合世界近代史的具體史實,自擬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闡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述清晰。)(12分)訓練29資產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1.C2.B[從材料可知,北美殖民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并對英國本土行業產生沖擊,導致英國對殖民地采取了種種限制,激起了殖民地人民強烈的不滿;同時,伴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啟蒙思想的傳播,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民族民主意識也不斷增強,最終導致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故B項正確;A項結論無法從材料中得出,排除;C項結論無法從材料中得出,排除;美國聯邦政府的成立是因為獨立以后美國的邦聯制存在弊端,排除D項。]3.B[據材料可知,法國大革命前,法國啟蒙運動發展迅速,而另一方面法國社會卻矛盾尖銳,這推動了法國大革命的爆發,故選B項;社會轉型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力,材料沒有體現生產力的變化,排除A項;啟蒙運動發生的背景主要是資本主義發展與封建制度矛盾尖銳,材料內容與此無關,排除C項;材料不涉及歐洲其他國家,排除D項。]4.B[據材料“如果未經國會同意……”可知英國的重大決策行為必須經過議會同意才有效,體現了議會主權的原則,故選B項;責任內閣制的確立標志著英國國王失去了行政權,排除A項;材料主要針對的是本國防御問題,與是否卷入國際沖突關系不大,且“免于卷入國際沖突”說法絕對,排除C項;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標志著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排除D項。]5.A[從材料可知,歷時100多年,英國議會下院形成了對行政高官進行質詢的制度,這說明英國憲政體制在漸進中逐步完善,故選A項;英國議會行使立法權,而不能控制行政事務,排除B項;質詢權的對象是行政官而不是國王,排除C項;議會質詢權是議會監督政府的方式和手段之一,能起到監督作用,但不能代表英國的“監察體制”,排除D項。]6.B[據材料可知,1787年出席制憲會議的55名代表中沒有一個工農代表,他們代表了資產階級不同利益集團,其制定的憲法必定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故選B項;制憲會議代表由選舉產生,體現了共和主義基本原則,排除A項;聯邦政府權力的強化表現在:聯邦政府擁有一系列主權權力,如立法、征稅、對外宣戰和締約等,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天賦人權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權利,并不限于法律或信仰來賦予,如自由、平等,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7.D[美國國會擁有立法權等權力。眾議員人數多但任期短;參議員人數少但任期長,根據參眾兩院的制約原則可知,參議員長期任職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國會最終決策的長期延續,避免政策兩年一換的現象,故答案選D項。]8.D[據材料“英國……17世紀末率先建立了現代民主制度……法國則從18世紀末大革命起……在19世紀末確立民主共和體制”可知,法國的政治民主化道路與英國相比歷經曲折,說明法國封建勢力的強大,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程度高于法國,依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唯物史觀可知,這反映了兩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故選D項。]9.A[據題干“應在1789年的具體歷史情境中理解,這一天是‘新時代對舊制度的勝利’”并結合所學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1879年正值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馬丹作為共和派議員希望強化共和國意識,抵制帝制,故選A項。]10.A[由材料“曾經統治法國的家族成員不得當選為共和國總統”“曾統治法國的家族的成員,不準選入參議院”“取消曾經統治法國的家族成員的一切選舉資格”可知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頒布后,通過多次立法進一步維護共和政體,限制君主派對國家政體的威脅,說明共和政體尚不穩固,故選A項;法國君主制影響深遠,共和觀念不夠深入,排除B項;君主派倡導君主立憲政體,與復辟帝制有實質上的區別,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法國政體,與貧富差距無關,排除D項。]11.A[據材料“憲法”“中央集權制”“總統制”可知,拉美各國獨立后,學習了美國、法國的憲法與制度,這反映了代議制在世界的擴展,故選A項;受殖民主義侵略的影響,單憑學習資產階級代議制,不能保障拉美各國實現繁榮富強,排除B項;“照搬”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消除了”說法過于絕對,殖民主義的野蠻侵略是造成拉美國家落后的重要原因,并且遺留下邊界、民族等矛盾,排除D項。]12.A[據材料信息可知,革命初期,《獨立宣言》宣布人民有革命的權力,1787年憲法建立的聯邦政府則擁有對公民直接行使統治的權力,說明不同時期法律的內容有所不同,即1787年憲法適應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法律保障,故選A項;1787年憲法規定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并有任期,體現了人民主權思想,排除B項;材料并未反映1787年憲法與啟蒙運動之間的關系,排除C項;1787年憲法確立了三權分立原則,但是與題干無關,排除D項。]13.B[據材料“俄國男性世襲貴族數量從8.41萬增至11.31萬,增幅34.5%”“貴族地產總面積從1032.4萬俄畝增至1264.1萬俄畝,增長22.4%”可知當時俄國貴族的人數和土地的數量都呈現出大規模的增長,說明當時貴族對俄國農奴的剝削進一步加深,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故選B項。]14.A[美國西部和南部議員聯合抵制中國人入境美國,說明美國民主平等具有虛偽性,違背了啟蒙思想家宣揚的“自由”“平等”等理念,故選A項;貿易保護主義是指在對外貿易中實行限制進口以保護本國商品,并向本國商品提供各種優惠以增強其國際競爭力的主張和政策,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企圖恢復“有色人種奴隸制”與史實不符,排除C項;有色人種嚴重危害美國社會治安與現實不符,排除D項。]15.D[據材料“首相比洛因未嚴格審核談話記錄,導致國內外危機而被辭退”及所學可知,德國確立起二元制的君主立憲制國家,皇帝專權,是國家最高元首,首相對皇帝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說明這種政治體制暗藏隱患,故選D項。]16.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轉讓機械合同協議書
- 訂單合同賠償協議書
- 2人合作合同協議書
- 解除資金監管協議書
- 項目人員交接協議書
- 銀行產品收費協議書
- 酒水個體清退協議書
- 郵政公司合作協議書
- 食品供貨保障協議書
- 轉讓杉木合同協議書
- 雙方房屋使用協議書
- 投資理財保本協議書
- 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道德與法治 總復習責任意識檢測卷(含答案)
- 地西半球的國家 復習課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人教版2024)
- 2025法語DELFA1級考試試卷
- 2025年黃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春季招聘7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考時事政治題及答案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發電機租賃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第10課 相親相愛一家人 課件-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統編版
-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年期末考試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北京市東城區九年級初三一模語文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