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京津瓊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加練半小時第九單元第70練含解析_第1頁
魯京津瓊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加練半小時第九單元第70練含解析_第2頁
魯京津瓊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加練半小時第九單元第70練含解析_第3頁
魯京津瓊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加練半小時第九單元第70練含解析_第4頁
魯京津瓊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加練半小時第九單元第70練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70練1.(2024·天津質檢)下圖為生態系統碳循環示意圖,圖中甲、乙、丙代表生態系統的成分,數字表示碳的流淌。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生產者、乙、丙、甲構成了兩條食物鏈B.①②⑥⑦為CO2形式進行循環,③④⑤為有機物形式進行傳遞C.③④⑤⑥⑦之和等于生產者同化的碳的總量D.經③流向乙的碳全部儲存于乙體內的有機物中2.(2024·德州高三上學期期末)下圖表示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部分過程,其中甲、乙、丙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①②過程中,碳元素是以有機物的形式存在的B.③增多是溫室效應產生的主要緣由C.乙的存在能加快生態系統的碳循環D.碳循環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循環3.(2024·山西省懷仁第一中學高三期末)如圖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環過程,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B是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增加B有利于減緩溫室效應B.③⑤⑧均表示呼吸作用C.A和B屬于捕食關系D.溫室效應主要是由⑦過程造成的4.(2024·菏澤高三期末)下圖是生物圈中碳循環示意圖,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A.生物圈通過碳循環實現碳元素的自給自足B.A是消費者,C是生產者,碳在各成分間以CO2的形式循環C.對E過度開發利用會打破生物圈中碳平衡D.碳循環過程須要能量驅動,同時含碳有機物又是能量的載體5.下圖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其中“→”表示碳的流淌方向。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碳循環過程中,同時伴隨著能量流淌B.由于某種緣由造成圖中E生物數量大量削減,推想短期內與之相鄰的兩個養分級生物數量發生的改變是D增多,F削減C.該生態系統的消費者包括圖中的D、E、F、BD.在A→C過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進行循環,在F→B過程中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進行流淌6.圖甲為部分碳循環示意圖,圖乙為我國北方某地20年間CO2濃度改變的示意圖。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圖甲中成分a在碳循環中的主要作用是汲取大氣中的CO2B.圖甲中缺少a→CO2的過程,圖甲中d為分解者C.每年的冬季CO2濃度改變,從碳循環角度分析主要緣由是圖甲中①過程大大削減且⑥過程增加D.每年夏季CO2濃度與前一年冬季相比下降,而每年的CO2濃度的平均值卻逐年增加,緣由是每年CO2的排放量都大于CO2的汲取量7.下圖為碳循環示意圖,甲、乙、丙表示生態系統中的三種成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碳循環是指二氧化碳在甲與丙之間不斷循環的過程②乙在該生態系統中均處于其次養分級③甲、乙、丙共同組成生物群落④生物X可能不具有核膜,生物Y可能含有線粒體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8.(2024·武漢聯考)下圖是我國北方處于平衡狀態的某森林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其中箭頭表示碳的傳遞方向,字母表示碳的傳遞途徑。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碳從植物體流入動物體的主要形式是有機物B.a途徑是通過光合作用實現的,b、d、g途徑是通過呼吸作用實現的C.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行D.假如圖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傳遞的數量,植物正常生長,則夏季a、b、c、e之間的關系可表示為a=b+c+e9.(2024·西安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考試)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霾常見于城市。中國不少地區將霧并入霾一起作為災難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霧霾的形成與汽車尾氣、工業污染等碳的不良排放有關。下圖為生態系統“碳”的循環途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圖中A、B1、B2、B3、C分別為一個種群,假如B2中某種生物被過度捕殺,B3的數量就可以維持相對穩定B.為了提該生態系統的能量C.②是形成溫室效應的主要緣由。為削減霧霾天氣,應當提倡植樹造林,削減化石燃料的燃燒,改善化石燃料的品質D.若B3中某生物能依據B2中某生物的氣味、聲音等進行捕獵,說明信息傳遞能夠調整生物的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10.霧霾天氣的持續出現,是粗放式無序發展、環境污染、生態惡化帶來的后果。削減人類生活的碳排放,對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解決環境污染至關重要。如圖為某地區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及能量分布狀況,其中甲、乙、丙是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種生物。(1)該生態系統中可能存在的食物網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中丙為________,通過________作用產生二氧化碳,甲通過____________過程汲取二氧化碳。(3)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主要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物鏈中能量流淌逐級遞減的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024·長沙模擬)圖一為某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其中甲、乙、丙、丁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A、B、C、D是丙中關系親密的四種生物;圖二為某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簡圖,其中①、②、③、④分別代表不同的養分級;圖三為能量流經圖二所示生態系統其次養分級的改變示意圖,其中能量的單位為kJ。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是________,②過程中碳的傳遞形式是________,丙中A為第________養分級,③代表的生理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圖一中的生產者固定了2000kJ的能量,則圖中D理論上最多可獲得的能量為________kJ。(3)若圖二中養分級①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為3125kJ,則養分級①、②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是____________。從中可以看誕生態系統的能量流淌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點。(4)分析圖三中能量關系可知,乙表示其次養分級生物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這其中包括________生物糞便中的能量。

答案精析1.B2.B[據圖分析,甲是生產者,乙是消費者,丙是分解者,因此①②過程中,碳元素是以有機物的形式存在的,A正確;③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而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緣由是化石燃料的燃燒,B錯誤;消費者的存在能加快生態系統的碳循環,C正確;碳循環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循環,D正確。]3.C[由物質循環的箭頭指向可以看出B是生產者,在生態系統中處于主導地位。A是分解者,不行能與B構成捕食關系。]4.B5.C[分析題圖,A、B、D、E、F均有箭頭指向C,則C是無機環境中的二氧化碳庫。A、C之間為雙向箭頭,A為生產者。A、D、E、F均有箭頭指向B,則B為分解者,D、E、F為消費者。圖示中包含的食物鏈為A→D→E→F,故E削減,短時間內D增多,F削減。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環,在生物群落內部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流淌。]6.B7.D8.D[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流淌,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以CO2的形式循環,A、C正確;a代表植物的光合作用,b、d、g代表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呼吸作用,c代表捕食,B正確;e、f代表動植物的殘枝敗葉、遺體和糞便流向分解者,夏季植物正常生長,植物體內碳元素的來源(a)多于去路(b+c+e),D錯誤。]9.D[圖中A、B1、B2、B3、C分別為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和分解者,都可能包括多個種群,A錯誤;為了提高B3的產量,人們往往須要投入一些飼料,飼料中的能量也屬于流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B錯誤;③化石燃料的燃燒釋放了大量的CO2,是形成溫室效應的主要緣由,C錯誤;若B3中某生物能依據B2中某生物的氣味、聲音等進行捕獵,說明信息傳遞能夠調整生物的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D正確。]10.(1)(2)分解者分解(或呼吸)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3)甲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的總量一個養分級同化的能量除了自身呼吸消耗外,還有一部分未被下一養分級利用及流向分解者11.(1)丁有機物二呼吸(分解)作用(2)80(3)12.8%逐級遞減(4)第三養分級解析(1)圖一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是丁,②過程中碳的傳遞形式是有機物,丙中A為其次養分級,③代表的生理作用為呼吸作用。(2)若圖一中的生產者固定了2000kJ的能量,則圖中D理論上最多可獲得的能量(以最短食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