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專題學習活動《孝親敬老傳承家風》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1頁
語文-專題學習活動《孝親敬老傳承家風》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2頁
語文-專題學習活動《孝親敬老傳承家風》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3頁
語文-專題學習活動《孝親敬老傳承家風》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4頁
語文-專題學習活動《孝親敬老傳承家風》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預習檢測1、《二十四孝》中,“臥冰求鯉”的故事講述的是哪位孝子的事跡?______2、在中國古代,有“百善__________為先”的說法。3、“扇枕溫衾”講述的是___________孝順父母的故事。

4、“___________”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一個孝順的兒子為母親嘗藥的故事,表示非常孝順。5、________是二十四孝之一,講述的是他為了讓父親高興,經常穿著彩衣跳舞的故事王祥孝黃香親嘗湯藥戲彩娛親新課導入

“百善孝為先”,這是流傳千年的中華古訓。翻開歷史的畫卷,《二十四孝》中臥冰求鯉的王祥、恣蚊飽血的吳猛,他們的故事跨越時空,至今仍在訴說著“孝”的力量。同時,一封封承載家族期望的家書、一條條鐫刻家族品格的家訓,構建起了我們民族獨特的家風文化。這些深厚的文化瑰寶,究竟蘊含著怎樣的智慧與內涵?讓我們開啟本次“孝親敬老,傳承家風”專題學習活動,一起深入探索。孝親敬老,傳承家風專題學習活動學習目標1.小組合作,搜集孝親敬老故事,了解典范人物,制作主題板報。2.搜集古人有關“孝”的論述,小組討論,理解“孝”的內涵,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優良傳統。3.通過學習與實踐,理解家風的重要性,增強對優秀家庭文化的認識。任務一講述孝親,感悟美德講述孝親“百善孝為先”,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流傳著許多孝親敬老的動人故事,請同學們分享一下你所收集的古代的孝親敬老故事。講述孝親老萊娛親郭巨埋兒以上兩個故事均屬于?講述孝親《二十四孝圖》是由元代郭居敬輯錄古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后來的印本都配上圖畫,通稱《二十四孝圖》,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孝感動天、戲彩娛親、鹿乳奉親、百里負米嚙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藥、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涌泉躍鯉懷橘遺親、扇枕溫衾、行傭供母、聞雷泣墓哭竹生筍、臥冰求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嘗糞憂心、乳姑不怠、滌親溺器、棄官尋母

你還知道這本書中的哪些故事呢?考點1:積累“孝親”典故講述孝親

周朝,有個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里很貧窮,時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當食物。仲由覺得自己吃野菜沒關系,但怕父母營養不夠,為了讓父母吃到米,不論寒風烈日,都不辭辛勞地跑到百里之外買米,再背回家。后來仲由的父母雙雙過世,他南下到了楚國。楚王聘他當官,給他很優厚的待遇。但他并沒有因為物質條件好而感到歡喜,反而時常地感嘆,他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過好生活。百里負米講述孝親

劉恒對他的母親很孝順,從來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一病就是三年,臥床不起。劉恒親自為母親煎藥湯,并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床邊睡一會兒。劉恒天天為母親煎藥,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嘗一嘗,看看湯藥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親嘗湯藥講述孝親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并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王祥失去父親的疼愛。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臥于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臥冰求鯉古代孝親敬老的故事:④黃香溫席:東漢黃香9歲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夏天他用扇子為父親扇涼床和枕頭,冬天則先鉆進冰冷被窩暖熱后再讓父親睡下,以孝親聞名。孝行溯源合作探究在當今社會,《二十四孝圖》中的故事主人公的言行,哪些值得我們效仿?哪些在今天不宜提倡?值得效仿的積極精神:親嘗湯藥、黃香溫席——對父母生活起居的體貼入微;百里負米、拾葚異器、行傭供母——將父母需求置于個人利益之上;嚙指痛心、蘆衣順母——對父母情緒需求的敏銳覺察與回應;棄官尋母——為親情甘愿犧牲功名利祿考點2:理性看待傳統典籍中的孝順行為合作探究在當今社會,《二十四孝圖》中的故事主人公的言行,哪些值得我們效仿?哪些在今天不宜提倡?不宜提倡的糟粕:埋兒奉母(犧牲兒童生命成全孝道,違背人權)嘗糞憂心(愚昧的醫療觀念,且可能傳播疾病)恣蚊飽血(自我傷害式的孝行無實際意義)臥冰求鯉(極端自虐行為,可能危及生命)可繼承的:感恩、陪伴、責任、寬容等美德。應摒棄的:愚孝、形式主義、反科學、反人性的行為。考點2:理性看待傳統典籍中的孝順行為講述孝親

剛剛我們從黃香溫席、百里負米的故事里,看到古人用行動詮釋孝道。但孝親敬老從不是歷史的“舊篇章”,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普通人踐行著這份傳統美德。同學們知道哪些當代心懷感恩、孝親敬老的典范人物呢?講述孝親

朱曉暉的父親患彌漫性腦梗塞,癱瘓在床,失去了生活能力。為了更好地照顧父親,給父親治病,朱曉暉不但辭掉了在報社的工作,賣了房,還欠下一身債務。朱氏父女在社區的車庫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2年。在她的細心照料下,父親臥床12年都沒有得過褥瘡。但常年的操勞,使得她41歲時就已滿頭白發。2015年,朱曉暉獲評“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頒獎詞: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溝坎。命運百般擠對,你總咬緊牙關。寒風帶著雪花,圍攻最北方的一角。這小小的車庫,是冬天里最溫暖的宮殿。你病中的老父親,是那幸福的人。考點3:孝親人物與頒獎詞結合講述孝親2011年,為了實現母親旅行的夙愿,年近花甲的王凱王銳兄弟自己動手制作了一輛重達700斤的“感恩號”人力“板房車”,哥倆帶著八旬老母,從家鄉黑龍江蘭西縣出發,開始了一段漫長的感恩孝心之旅。兄弟倆拉著板車,跋山沙水、風餐露宿,一步一個腳印地一路向南,用時517天,途經北京等1000多個城市和鄉鎮,行程18000公里,最遠到達香港,800多個所經過地方的郵戳,見證了他們的感恩之旅。他們的善舉、孝舉、壯舉、義舉,創造了人間奇跡。“感恩號”板車載母游中華:一位母親、兩個兒子、37雙磨破的鞋、17天跨越了37000公里,這是一段感恩的旅程,鑄就的是中華孝子的典范。考點3:孝親人物與頒獎詞結合任務二解讀孝道,傳承精神解讀孝道“孝”的觀念植根于子女對父母天然愛敬的情感,涉及一系列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現在請讓我們走進古人的關于“孝”的論述,去理解、總結“孝”的內涵。文化展演孝,最早出現在33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中。文化展演何為“孝”呢?解讀孝道

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說文解字·老部》)

"孝"字的本義是:善于侍奉父母的人。(從字形結構看)由簡化的"老"字和"子"字組合而成。表示子女承托、扶持老人的含義。孝就是好好地侍奉父母,子女承擔起照顧、贍養老人的責任。考點

4:“孝”的含義及相關名言解讀孝道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子游問什么是孝。孔子說:“現在所說的孝,只是說能夠贍養父母。但是像狗和馬,也都能被人飼養;如果對父母不恭敬,那贍養父母和飼養狗馬又有什么區別呢?”孝就是不僅要在物質上供養父母,更要恭敬父母。解讀孝道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萬章上》)孝子做到的極致,沒有比尊敬父母更重要的了。孝就是對父母懷有最崇高的敬意,從內心深處尊重父母解讀孝道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為政》)孟武伯問什么是孝。孔子說:“父母只為孩子的疾病擔憂(意思是做子女的要保持自身的健康,減少父母的擔憂,這就是孝)。”

孝就是減少父母擔憂,保持自身健康解讀孝道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里仁》)孟孔子說:“侍奉父母,如果他們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看到自己的心意沒有被聽從,仍然要對他們恭敬,不要違背他們,為他們操勞而不怨恨。”

孝就是在尊重父母的基礎上,委婉地指出父母的錯誤并耐心勸說,即便父母不接受意見,依然保持恭敬的態度解讀孝道

通過以上的分析,請你從“孝”的價值、如何盡“孝”等角度,談談你對“孝”的理解。1.“孝”的價值:家庭和諧的基石、道德培養的根本、文化傳承的重要部分。2.如何盡“孝”:①不要做讓父母為你擔憂的事;②對待父母要內心愛戴,態度恭敬;③侍奉父母要態度柔順,語言委婉。解讀孝道

有人認為,當代青少年講究個性、重視獨立,與“孝”有矛盾之處。也有人認為,“孝”的本意是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與青少年追求自我實現并不矛盾。結合自己的學習與生活實際,說說當代青少年應當如何盡“孝”我認為,“孝”不是對父母言聽計從,而是理解和尊重父母。當代青少年雖然追求個性獨立,但這并不妨礙我們用心去傾聽父母的想法,理解他們的不易,并在能力范圍內給予他們支持和關愛。比如,我們可以主動與父母溝通,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想法,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成長和成熟。看法一“孝”的本質是感恩與回饋,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銘記。在追求自我實現的過程中,我們同樣可以表達對父母的感激之情。比如,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讓父母為我們感到驕傲;或者利用假期時間,幫助家里做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這些都是“盡孝”的具體體現。看法二考點

5:青少年如何做到“孝”1.努力做好自己,別讓長輩擔心;2.用長輩喜愛的方式,去愛他們;3.不涉及原則的問題,多順從少抱怨;4.不要過分在意形式,隨時隨地及時去做。看法三任務三書寫家風,延續溫情了解家風說說你理解的家風。家風,指的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形成并傳承下來的風氣、風格與風尚,它是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和價值取向的集中體現。包括為人處世的準則、生活習慣和作風、以及對學習和事業的態度。考點

6:了解“家風”了解家風家風常見的文字載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訓家書家規學習家風家訓:是家庭或家族對子孫后代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以口頭或書面形式),通常包含了對道德修養、行為準則、為人處世之道等方面的教導學習家風家書:是家庭成員之間傳遞信息、交流情感的書信,內容通常涉及家庭瑣事、個人近況、情感表達、關心問候、教導勸誡等《傅雷家書》收錄了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間寫給兒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書中既有對兒子藝術上的指導,也有對其生活瑣事的關心,更有對人生哲理的探討,充滿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和家國情懷。學習家風家規:是家庭或家族制定的行為規范和準則,通常明確規定了家庭成員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以及違反規定后的相應處罰措施。同學們,幾千年前,老祖宗用那簡潔而深刻的“孝”字,就像是一盞明燈,為我們定下了子女善待長輩的道德準則。“孝親敬老”這傳承千年的傳統,猶如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攜帶著歲月的沉淀與智慧,從遠古一路流淌到現在。它就像一股溫暖而堅定的力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踐行孝道,讓尊老愛幼的美德在時光里熠熠閃光,希望大家能將這一美德牢記心中并付諸行動。

課堂小結課堂檢測1.綜合性學習:“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科學技術新月異的今天,有些父母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后輩教前輩,長輩向晚輩學習”的“后諭時代”忙然來臨,“孝”被賦予了新的含義。為此,學校將天展一次以“孝親敬老”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傳承孝文化】(1)下面是同學們搜集的經典故事,其中不屬于“孝親敬老”主題的一項是()A.孟母三遷B.親嘗湯藥C.懷橘遺母D.子路借米【弘揚孝文化】(2)請你圍繞“孝親敬老”主題,策劃一個活動。活動一

召開“孝親敬老我先行”主題班會活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開展“親情作文”征文活動

制作“孝親敬老”手抄報做“中國孝文化”主題報告課堂檢測2.綜合性學習:“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你班要組織一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