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復習重點
1、生態經濟學認識觀察事物的觀點是生態經濟的。
2、生態經濟學的學科特點是整體性觀念、綜合性思維、協調性目的和戰略性任務。
3、生態經濟學是應用生態經濟觀點和規律認識生態經濟系統內的生態和經濟兩個系統之間
相互影響和作用的科學。
4、生態經濟學是一門邊緣學科。
5、研究生態經濟學的意義:
(1)為制定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戰略提供正確的理論指導,既發展經濟,又建設優美舒適可供
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
(2)為設計良性循環的生態經濟系統提供依據
(3)對當前經濟發展的現實意義——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生態基礎脆弱的基本國
情決定了必須研究生態經濟學,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改變企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低產出、低質量、低效益的生產方式,轉向以環境資源節約型為基本內容的經濟增長方式的
需要;以及增強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的需要。
第二章復習重點
1、生態供給閾:維持生態系統動態平衡所需要的系統各成分的量的規定。
2、任何經濟過程的“行動準則”都是經濟發展和自然生態兩方面的相協調和相配合。
3、生態經濟戰略是持續發展觀點的運用,包括經濟增長和環境改善兩方面相結合和相統一。
4、機會成本:是指為開發某一生態系統或要素而舍棄的對同一生態系統或要素原有開發經營
方式的全部價值。
5、宏觀經管生態經濟系統的任務是進行戰略、策略和預測三方面的綜合研究。
6、經濟系統面對資源的稀缺性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是生產什么、怎樣生產和為誰生產。
7、生態經濟系統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因而研究時要講求系統的整體性、層次性和理論性
特點。
8、人口的增加對生態經濟系統良性循環帶來的影響是社會壓力。
9、可持續發展定義是“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的發展”。
10、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指經濟、生態系統能持續、穩定、適度和協調發展。
第三章復習重點
概念:
1、生態經濟系統是生態系統加經濟系統在人類的勞動過程中通過技術中介耦合而成的有機整
體,是一種新的復合系統。
2、物質循環是指生態經濟系統中的物質在各種存在形式之間循環式地變化。
3、能量在生態系統中流動的形式是單向的。
4、生態系統:是在一定的空間、時間、范圍內,生物和非生物的組成成分之間通過物質循環
和能量流動組成的一個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統一功能單元。
5、肉眼看不不到的還原者,如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基本成分。
6、生態經濟系統的持續發展平均增長速度一般應控制在小于10%。
7、按生態系統的功能和環境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大的類型:農村的、城市的、城郊的、
流域的。
8、原始型生態經濟系統:是一種處于自然地和半自然的經濟條件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的
農業和手工業結合系統。表現為:1)要依賴自然力;2)技術中介簡單;速度慢、強度小、
不超過生態閥值;4)基本上無資金要素參與。
9、生態經濟的基本矛盾具體表現為:
1)生態生產力更新的周期與社會生產力更新的短周期之間的矛盾:2)科技產生的負影響與
恢復生態平衡技術滯后之間的矛盾;3)生態系統要素的自然有序與經濟系統要素的社會有序
之間的矛盾;4)生態系統負反饋機制與經濟系統正反饋機制之間的矛盾。
10、生態經濟系統是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在人類的勞動過程中通過技術中介耦合而成的有機
整體,是一種新的復合系統。
11、生態經濟學認識的對象是生態經濟系統,它是一個復合系統。
12、生態經濟系統的特征是:系統的融合性、系統的有序性、系統的中介性和系統的雙重性。
13、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分為兩類: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其中的生物成分按其功能再可
分為生產者、消費者和還原者。
14、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始于吸收太陽輻射,被生產者.綠包植物轉化的有機物和潛能以食物
鏈形式傳遞。能量傳遞是單向的、開放式的,最后以廢熱形式散失到環境中去。
15、生態經濟系統能量的基本來源是太陽輻射,能量有兩種形式——動能和潛能。
16、技術系統按其功能可分為原理開拓型、結構綜合型、功能移植型和局部改良型。
17、能量流動是指生態經濟系統中能量輸入、傳遞及最后以'隔的形式散失到環境中的過程。
18、科技帶來的不利影響是由于技術系統未能發揮中介作用。
19、三個主要亞系統在組合中的地位和作用
1)生態系統是基礎。主要表現在生態經濟系統進行生產和再生產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都是直
接或間接地來源于生態系統,它是生態經濟系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2)經濟系統是主體。表現在生態經濟系統是以人為核心,以人的經濟活動為主體。人是生產
和再生產活動中整個系統暈的轉化的主導力量,但只有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的綜合,真正
把生態系統作為經濟系統的支撐,約束自己,經濟系統的主導作用才可能發揮,否則,不
僅主導意義喪失,同時致使生態經濟系統破壞。
3)技術系統是中介。發展經濟需要技術,它是達到經濟目的的手段。技術系統是生態經濟系
統中兩個立體亞系統融為一體的媒介,是復合系統內物質、能量循環轉化的中間環節,缺
少這一環節就沒有生態經濟系統。
20、技術系統是指社會在生產過程中的知識、物質、信息和社會等技術要素的有機組合構成
的系統。
21、生態經濟系統之所以具有雙重性,是因為它含有自然生態和社會經濟兩大方面。
22、經濟系統的經濟體制結構是縱向的。
23、良性循環的生態經濟系統中各亞系統之間的發展是相互協調的。
24、生態經濟系統的組成要景分為:人口要素、環境要素、物質要素、資金要素、資源要素
和科技要素。
第四章復習重點
I、在生態經濟系統中物質傳遞轉化方式的途徑是循環開放的
2、良性循環的生態經濟系統中各亞系統之間的發展是相互畫的]。
3、改善生態經濟系統結構有益于系統功能的發揮,優化結構時要遵從的原理是:|要素擇優配置、主導國
素擇優配置、長鏈利用原理、相生相克原理、立體配置原罩」
4、經濟系統面對資源的稀缺性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是:|生產什么、怎么生產、為誰生用。
5、生態經濟系統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因而研究是要講求其系統的|整體性、層次性、理1豳。
6、經濟系統的運行環節已分為以下幾種:|生產、分用、交換、消費
7、調節生態經濟系統以實現其功能的機制主要是:|交流、適應、反褫
8、物質循環非為兩種物流,即:自然物流與經濟物流。進入人類的經濟生活的物質循環又可劃為三類:
物質(產品)生產、物質(產品)流通和物質消費。
9、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本質上講的是|生物地球化學碉循環,按照參加循環的物質屬性與狀況可以分為
|水循環、氣態循環、和沉積循環|等三類,參加循環的元素物質用多的有解氧氫氮磷鉀硫鈣鎂鐵|等元素。
10、經濟物流是生態經濟物流的FI的。
IL生態物流是生態經濟物流的基礎。
12、信息是物質屬性的一種,在經濟生活中意義是資源。
13、參加生態經濟循環的物質,由于來源不同,可將物流分為自然物流和經濟物流。
14、經濟系統的運行環節可以分為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4種。
15、進入人類經濟生活中的物質必將經歷物質生產、物質流通和物質消費3個階段的物質循環。
16、改善生態經濟系統結構有益于系統功能的發揮,優化結構時需遵從的原理是要素擇優配置、主導因素
擇優配置、長鏈利用原理、相生相克原理和立體配置原理。
17、調節生態經濟系統以現實其功能的機制主要有交流、適應和反饋。
18.物質循環:是指生態經濟系統中的物質在各種存在形式之間循環式地轉移和變化。
19、生態經濟系統的三個主要亞系統在組合中的地位和作用:
(I)生態系統是基礎。.主要表現在生態經濟系統進行生產和再生產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都是直接或間接
地來源于生態系統,它是生態經濟系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2)經濟系統是主體。表現在生態經濟系統是以認為核心,以人的經濟活動為主體.人的生產和再生產
活動成為整個系統運動轉化的主導力量。但只有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的綜合,真正把生態系統作為經濟活
動的基礎,約束自己,經濟系統的主導作用才可能發揮。否則,不僅主導意義喪失,同時致使生態經濟系
統破壞。
(3)技術系統是中介:發展經濟需要技術,它是達到經濟目的的手段。技術系統是生態經濟系統中兩個
立體亞系統融為一體的沒接,足復合系統內物質、能量循環轉化的中間環節,缺少這一環節就沒有生態經
濟系統。
20、科技帶來的不利影響是由于技術系統未能發揮中介作用。
21、生態經濟系統的持續發展平均增長速度?般應控制在小于10%。
22、持續發展的事物遵循邏輯斯蒂公式變化,其所表示的曲線呈現出S形。
第五章復習重點
1、生態經濟平衡包括:生態平衡和經濟平衡。
2、生態平衡的特征:空間和時間的有序性、自組織性、開放性。
3、生態平衡失調的經濟后果:環境污染、生態破壞。
4、生態經濟平衡的含義:生態經濟平衡是指生態系統及其物質、能量供給與經濟系統對這些
物質、能量需求之間的協調狀態。
5、生態經濟平衡的基本屬性:
1)客觀性、
2)相互關系
①生態平衡與經濟平衡是有機統一體:多層次、多目標、多因素的網絡系統。
②生態平衡是基礎。生態平衡是第一性,經濟平衡是第二性。
③經濟平衡是生態平衡的主導。經濟平衡對生態平衡構成主體關系。
3)生態經濟平衡是相對的平衡。
生態經濟平衡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保證。
6、生態平衡
生態平衡即生態系統的平衡,指在相對一定的時期中,輸入與輸出生態系統物質與能量相當,
系統內的各組成成分之間的能流、物流、信息流處于相互適應的穩定狀態。
7、生態經濟平衡的原則(六大原則)
1)最小消耗原則
2)全面發展,立體開發,多級生產,綜合利用原則
3)取予平衡,養用結合原則
4)綜合效益原則
5)充分利用太陽能,開發新能源,建立適量的物資、能源儲備的生態經濟庫
6)經濟發展不能超過生態供閾值
8、實現生態經濟平衡的途徑(四個方法)
1)用生態經濟平衡的戰略思維指導經濟、社會的發展
2)在生態經濟規劃中,開展生態經濟平衡的設計工作
3)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維護生態經濟平衡
4)加強生態經濟管理,維護生態經濟平衡
9、生態經濟平衡包括兩種平衡的有機統一,即生態平衡和經濟平衡。
10、經濟系統平衡包括:資金收支平衡、物質供求平衡、勞動力供求平衡。
11、生態平衡是生態系統的平衡,是一種協調穩定的平衡,可以分為相對靜止平衡和動態平
衡。處于生態平衡的生態系統具有有序性、協調性、開放性和功能穩定發展等特征。
12、經濟平衡是經濟系統平衡的簡稱,指國民經濟生產的各個部門,各個環節之間在人、財、
物等方面的供應與需求的協調和互補穩態關系。
13、生態經濟平衡及其內的生態平衡和經濟平衡的關系。
生態經濟平衡是指生態系統及其物質、能量供給與經濟系統對這些物質、能量需求之間的協
調狀態。生態平衡和經濟平衡的關系:①生態平衡與經濟平衡是有機統一體;②生態平衡
是基礎,經濟平衡是核心,是生態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太陽能維修合同協議書
- 老師實習協議書
- 有孩子房產離婚協議書
- 緊急離婚協議書
- 留學咨詢協議書
- 日本俱樂部轉讓協議書
- 玉米補貼協議書
- 租用山嶺協議書
- 遺產領取協議書
- 富士康科技合作協議書
- 消防監護人考試題及答案
- GB 35181-2025重大火災隱患判定規則
- 漢代文化課件圖片高清
- 【四川卷】【高二】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聯考數學試題
- 艾滋病病人的心理護理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鐵路客運車站服務工作課件
- 《面試技巧與策略》課件
- 2023年貴州省糧食儲備集團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公司注冊合同協議
- 心功能分級課件
- 統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四單元學先鋒做先鋒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