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返校健康教育第一課_第1頁
小學返校健康教育第一課_第2頁
小學返校健康教育第一課_第3頁
小學返校健康教育第一課_第4頁
小學返校健康教育第一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返校健康教育第一課演講人:日期:目錄02心理適應輔導01疫情防控指導03衛生習慣培養04校園安全須知05健康監測管理06家校協同共育01PART疫情防控指導家庭健康監測準備好口罩、消毒濕巾等防疫用品,以及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返校物品準備返校前健康申報提前向學校申報健康狀況和行程,確保符合返校條件。每日自測體溫,觀察是否有發熱、咳嗽等癥狀,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并報告給學校。返校前準備措施校園日常防護要點佩戴口罩在校園內公共區域,如教室、圖書館等地方,需佩戴口罩,以減少飛沫傳播風險。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保持手部衛生,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或使用手部消毒濕巾。盡量保持與他人的距離,減少近距離接觸,避免擁擠和聚集。123應急處置流程一旦發現自己或他人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應立即報告老師,并按學校要求前往指定地點隔離。發熱等癥狀處理配合學校進行密切接觸者追蹤和隔離,確保疫情不擴散。密切接觸者追蹤對出現病例的場所和物品進行及時消毒,并加強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消毒與通風02PART心理適應輔導認知調節教育學生認識到情緒是生活的一部分,學會接納和調整自己的情緒。情緒管理方法積極情緒表達鼓勵學生通過語言、繪畫、音樂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避免情緒壓抑。情緒轉移引導學生學習將注意力從消極情緒轉移到積極的事物上,緩解負面情緒的影響。培養學生傾聽他人意見和感受的習慣,同時鼓勵他們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和經歷。同伴互動技巧傾聽與表達教育學生尊重他人的差異和個性,學會包容和接納不同的同伴。尊重與包容鼓勵學生參與集體活動,學會與他人合作,分享經驗和快樂。合作與分享壓力釋放途徑體育活動引導學生通過運動、游戲等體育活動釋放壓力,增強身體素質。創意活動鼓勵學生參與繪畫、音樂、手工制作等創意活動,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緩解壓力。心理輔導提供專業心理輔導,幫助學生了解心理壓力來源,學習有效的應對策略。03PART衛生習慣培養正確洗手步驟濕潤雙手,涂抹適量肥皂或洗手液01確保雙手所有部位都涂抹到。揉搓雙手至少20秒02注意指尖、指縫、手背等易忽略部位。用清水沖洗干凈03確保無肥皂殘留,防止刺激皮膚。用干凈毛巾或紙巾擦干04避免使用公共毛巾,減少交叉感染風險。個人物品管理自帶水杯和餐具01減少使用公共用品,降低感染風險。勤洗手,不觸摸公共物品02如門把手、電梯按鈕等,減少病菌接觸。書包里備有消毒濕巾03用于清潔手部或物品表面,保持衛生。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04防止病菌傳播,維護公共衛生。環境衛生責任保持教室和座位清潔定期打掃,不亂扔垃圾,保持環境整潔。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定期開窗,減少病毒滋生。積極配合學校衛生檢查遵守學校衛生規定,共同維護校園環境。發現垃圾及時清理尤其是果皮、紙屑等易滋生細菌的物品,保持環境清潔。04PART校園安全須知遵守交通規則學生在上學和放學途中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如不闖紅燈、過馬路時走人行橫道等。上下學安全指引自我保護意識提醒學生保持警覺,不接受陌生人的接送或禮物,盡量結伴而行。交通安全知識讓學生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如不乘坐超載車輛、不在馬路上玩耍等。課間活動規范文明游戲提倡學生開展文明、安全的課間游戲,避免打鬧、追逐等危險行為。秩序維護強調學生應自覺遵守課間秩序,不隨意攀爬樓梯、圍墻等危險區域。自我保護教育學生如何正確使用運動器材,以及在運動中如何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火災逃生教育學生地震發生時如何自救,如尋找避難所、保持鎮靜等。地震自救求助與自救培養學生遇到危險時的求助和自救能力,如撥打緊急電話、尋找成年人幫助等。讓學生了解火災逃生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如低姿態前進、濕毛巾捂口鼻等。突發情況應對05PART健康監測管理體溫檢測制度體溫檢測每日早晨和午間對學生進行體溫檢測,并將檢測結果記錄在體溫記錄表上。體溫異常處理體溫設備消毒若學生體溫高于37.3℃,則需立即通知家長,并安排隔離觀察,必要時送醫就診。體溫計使用前需進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123癥狀報告流程學生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時,需第一時間向班主任或校醫報告。癥狀報告校醫或班主任需對出現癥狀的學生進行初步排查,確定是否為傳染病。初步排查確定為疑似傳染病時,需立即向學校領導和上級衛生部門報告,并按要求采取隔離和消毒措施。及時報告班主任需每日記錄學生缺勤情況,并追蹤原因。缺勤跟蹤機制缺勤記錄缺勤原因包括病假、事假、遲到等,需進行分類統計。缺勤原因分類對于因病缺勤的學生,需及時與其家長聯系,了解其病情和康復情況,待其康復后憑醫生證明返校。病假學生管理06PART家校協同共育家長溝通渠道家長會議定期召開家長會議,向家長傳達健康知識和教育理念,了解孩子在家的健康狀況。家校聯系冊建立家校聯系冊,記錄孩子在家的健康情況、行為習慣及需要關注的問題,供老師和家長交流。網絡溝通平臺利用學校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定期發布健康知識和教育動態,方便家長隨時了解。趣味性作業設計有趣的健康作業,如繪制健康海報、制作健康食品等,讓孩子在動手實踐中學習健康知識。健康作業設計實踐性作業布置一些實踐性的健康作業,如讓孩子在家進行體育鍛煉、整理個人衛生等,培養他們的健康行為習慣。創新性作業鼓勵孩子發揮想象力,創作與健康相關的作品,如健康小故事、健康繪畫等,提高他們的健康意識。火災逃生演練模擬地震發生時的情景,教孩子們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