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課時練20 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_第1頁
第五單元 課時練20 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_第2頁
第五單元 課時練20 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_第3頁
第五單元 課時練20 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_第4頁
第五單元 課時練20 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課時練20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選擇題1~2題,每小題6分,3~10題,每小題7分,共68分。一、選擇題1.如圖表示孟德爾雜交實驗過程操作及理論解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1中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時進行,②操作后要對雌蕊進行套袋處理B.圖2揭示了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孟德爾假說—演繹的核心內容C.圖3為測交實驗遺傳圖譜D.圖2揭示了減數分裂過程中,伴隨同源染色體1、2的分離,等位基因D、d也隨之分離,進入不同的配子中2.下列有關遺傳性狀的說法,正確的是()A.豌豆豆莢的飽滿與種子的皺縮是一對相對性狀B.兩個親本雜交,子一代中顯現的性狀是顯性性狀C.一株蘋果樹中,絕大多數花的花瓣呈粉色、少數呈紅色的現象稱為性狀分離D.開紫花的蘿卜自交子代中出現紫、紅和白三種花色的現象稱為性狀分離3.下列關于一對基因的純合子和雜合子的雜交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純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純合子,雜合子自交后代都是雜合子B.雜合子自交遵循分離定律,純合子自交不遵循C.純合子和雜合子雜交,后代既有純合子也有雜合子D.鑒定一個顯性個體是否為純合子只能利用測交法4.(2024·開封聯考)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科學方法。下列屬于孟德爾在發現分離定律時的“演繹”過程的是()A.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B.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C.由F1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推測測交后代會出現兩種性狀且數量比接近1∶1D.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F2會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5.(2024·宜昌月考)某生物興趣小組用豌豆作實驗材料驗證孟德爾的遺傳定律時,出現了非正常分離比現象,下列原因分析相關度最小的是()A.選作親本的個體中混入了雜合子B.收集和分析的樣本數量不夠多C.做了正交實驗而未做反交實驗D.不同基因型的個體存活率有差異6.將豌豆一對相對性狀純合顯性個體和純合隱性個體間行種植,另將玉米(雌雄異花)一對相對性狀純合顯性個體和純合隱性個體間行種植。通常情況下,具有隱性性狀的一行植株上所產生的F1具有的特點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顯性個體和隱性個體B.玉米都為隱性個體,豌豆既有顯性個體又有隱性個體C.豌豆和玉米的顯性和隱性個體的比例都是3∶1D.豌豆都為隱性個體,玉米既有顯性個體又有隱性個體7.在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某同學在兩個小桶內各裝入20個等大、質地相同的小球(紅色、藍色各10個,分別代表配子D、d)。分別從兩桶內隨機抓取1個小球并記錄,直至抓完桶內小球。結果DD∶Dd∶dd=10∶5∶5,該同學感到很失望。你給他的建議和理由是()A.把小球改換為質地、大小相同的圍棋,更有利于充分混合,避免人為誤差B.每次抓取后,應將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桶,保證每種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C.將某桶內的2種小球各減少到1個,因為卵細胞的數量比精子少得多D.改變桶內配子的比例,繼續重復抓取,保證基因的隨機分配和足夠大的樣本數8.(2024·天門期末)某學習小組將若干黃色小球(標記D)和綠色小球(標記d)放入甲、乙兩個小桶,兩小桶中黃色小球∶綠色小球均為2∶1,進行了“性狀分離比模擬實驗”。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甲小桶中的小球總數量可以和乙小桶不同B.每次抓取小球前需搖勻小桶,并在每次抓取后將小球放回桶中C.從甲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小球并記錄,可模擬配子的產生過程D.多次抓取并記錄甲、乙組合,其中Dd的組合約占2/99.(2024·北京豐臺區模擬)現有野生型水稻品種甲和品種乙,甲用γ射線誘變處理后,經篩選獲得稀穗突變體丙,丙分別與甲和乙雜交,統計F2穗形,結果如表。以下分析錯誤的是()雜交組合F2總數正常突變甲×丙1189127乙×丙1132860272A.穗形性狀中稀穗對正常穗為隱性B.控制穗形的基因遵循基因分離定律C.F1測交后代中正常株∶突變株≈1∶1D.控制甲和乙穗形的基因是非等位基因10.(2024·佛山二模)菜心起源于中國,享有“蔬菜之冠”的美譽。菜心的花是兩性花,花色是菜心的重要性狀,對提高種子純度方面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員用乳白花菜心和黃花菜心雜交,F1均為黃花。F1與親本乳白花雜交,后代乳白花∶黃花=491∶501,F1與親本黃花雜交,后代絕大多數是黃花,但出現極少量的乳白花。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控制花色的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菜心花色不同是因為葉綠體中色素含量不同C.黃花為隱性性狀,乳白花為顯性性狀D.出現極少量乳白花可能是F1去雄不徹底導致的二、非選擇題11.(16分)(2024·中山質檢)孟德爾曾利用豌豆的7對相對性狀進行雜交實驗,發現當只考慮一對相對性狀時,F2總會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于是其提出假說,作出了4點解釋,最終總結出了相關的遺傳定律。請以高莖(D)和矮莖(d)這一對相對性狀為例,回答下列問題:(1)豌豆莖的高矮在遺傳上遵循__________定律。(2)1909年,約翰遜將孟德爾的“遺傳因子”命名為基因,后來人們又把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稱為__________。該對基因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分開的時間是__________(不考慮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3)如果遺傳因子不是獨立遺傳而是融合遺傳的,則F2將不會出現嚴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4)如果體細胞中遺傳因子不是成對存在的,而是純合個體的體細胞中每種遺傳因子有4個(其他假說內容不變),則F1的表型是________,F2中高莖∶矮莖=__________。(5)如果雌雄配子不是隨機結合的,而是相同種類的配子才能結合(其他假說內容不變),則F2中高莖∶矮莖=________。如果雌雄配子存活率不同,含d的花粉有1/2不育(其他假說內容不變),則F2中高莖∶矮莖=____________。12.(16分)某學校生物興趣小組在一塊較為封閉的低洼地里發現了一些野生植株,這些植株的花色有紅色和白色兩種,莖稈有綠莖和紫莖兩種。同學們分兩組對該植物的花色、莖色進行遺傳方式的探究。請根據實驗結果分析回答下列問題:第一組:取90對親本進行實驗第二組:取綠莖和紫莖的植株各1株組別雜交組合F1表型雜交組合F1表型A:30對親本紅花×紅花36紅花∶1白花D:綠莖×紫莖綠莖∶紫莖=1∶1B:30對親本紅花×白花5紅花∶1白花E:紫莖自交全為紫莖C:30對親本白花×白花全為白花F:綠莖自交由于蟲害,植株死亡(1)從第一組花色遺傳的結果來看,花色的隱性性狀為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斷依據是________組。(2)若任取B組的一株親本紅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型的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B兩組雜交后代沒有出現3∶1或1∶1的分離比,試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B組可以判定,該種群中顯性純合子與雜合子的比例約為________。(5)從第二組莖色遺傳的結果來看,隱性性狀為________________,判斷依據是________組。(6)如果F組正常生長繁殖的話,其子一代表型的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1.B[圖1中過程①要在花粉成熟前進行,過程②要在花粉成熟后進行,因此這兩個操作不能同時進行,②操作后要對母本(雌蕊)進行套袋處理,防止外來花粉干擾,A正確;圖2中D、d是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孟德爾所處的時代還沒有此觀點,B錯誤;測交實驗是利用隱性純合子與待測親本雜交,圖3為測交實驗遺傳圖譜,C正確。]2.D[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生物的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豌豆豆莢的飽滿與種子的皺縮不是一對相對性狀,A錯誤;兩個具有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若子一代全部表現某一性狀,則該性狀為顯性性狀,兩個親本雜交,子一代中顯現的那個性狀可能是顯性性狀也可能是隱性性狀,B錯誤;性狀分離是指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F1全部個體表現顯性性狀,F1自交,F2個體大部分表現顯性性狀,小部分表現隱性性狀的現象,一株蘋果樹中,絕大多數花的花瓣呈粉色,少數呈紅色的現象不一定是性狀分離現象,C錯誤;根據性狀分離的定義,開紫花的蘿卜自交子代中出現紫、紅和白三種花色的現象稱為性狀分離,D正確。]3.C[因為純合子產生的配子只有一種,所以純合子自交產生的后代都是純合子,雜合子自交產生的后代中既有純合子也有雜合子,A錯誤;無論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都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中的一對等位基因,遺傳時都遵循分離定律,B錯誤;純合子與雜合子雜交產生的后代中,后代既有純合子也有雜合子,如Aa×aa,子代既有雜合子Aa,也有純合子aa,C正確;鑒定一個顯性個體是否為純合子還可以用雜交法和自交法,D錯誤。]4.C[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F2會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上述均屬于假說的內容,A、B、D不符合題意;由F1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推測測交后代會出現兩種性狀且數量比接近1∶1,屬于演繹推理的內容,C符合題意。]5.C[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中,無論正交還是反交,結果是相同的,若只做了正交實驗而未做反交實驗,不會導致非正常分離比現象的出現,C符合題意。]6.D[豌豆是自花傳粉植株,F1中只有隱性個體,玉米可進行異株間的異花傳粉,F1中有顯性個體和隱性個體,A、B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豌豆F1中都為隱性個體,玉米既可進行同株的異花傳粉,又可進行異株間的異花傳粉,故F1中顯隱性個體的比例不能確定,C不符合題意。]7.B[等大、質地相同的小球能混合均勻,把小球改換為質地、大小相同的圍棋,不利于充分混合,A不符合題意;如果每次抓取后沒有將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桶,會使每種配子被抓取的概率不相等,所以每次抓取后,應將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桶,以保證每種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B符合題意;若將某桶內的2種小球各減少到1個,會導致誤差變大,C不符合題意;桶內配子的比例必須保持1∶1,不能改變桶內配子的比例,D不符合題意。]8.D[若甲、乙兩小桶中黃色小球∶綠色小球均為2∶1,則黃色小球被抓到的概率為2/3,綠色小球被抓到的概率為1/3,經過多次抓取記錄,Dd占2/3×1/3×2=4/9,D錯誤。]9.D[丙分別與甲和乙雜交,F2中正常株∶突變株≈3∶1,說明控制甲和乙穗形的基因屬于同一基因或等位基因,D錯誤。]10.D[F1與親本乳白花雜交,后代乳白花∶黃花=1∶1,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遵循分離定律,A錯誤;菜心花色不同是因為液泡中的色素含量不同,而不是葉綠體中的色素含量不同,B錯誤;乳白花菜心和黃花菜心雜交,F1均為黃花,則黃花為顯性性狀,乳白花為隱性性狀,C錯誤;F1與親本黃花雜交,后代絕大多數是黃花,但出現極少量的乳白花,出現極少量乳白花可能是F1去雄不徹底發生了自交導致的,D正確。]11.(1)基因的分離(2)等位基因減數分裂Ⅰ后期(3)高莖∶矮莖=3∶1的性狀分離(4)高莖35∶1(5)1∶15∶1解析(1)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過程:純種高莖與純種矮莖雜交,F1均為高莖,F1自交得F2,F2中有高莖,也有矮莖,且高莖和矮莖之比約為3∶1,說明豌豆莖的高矮在遺傳上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2)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稱為等位基因。不考慮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等位基因在減數分裂Ⅰ后期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3)如果遺傳因子不是獨立遺傳而是融合遺傳的,則DD與Dd的表型不同,所以F2將不會出現嚴格的性狀分離現象,分離比為1∶2∶1而不是3∶1。(4)如果體細胞中遺傳因子不是成對存在的,而是純合個體的體細胞中每種遺傳因子有4個,則F1的基因型為DDdd,表型是高莖。F1產生的配子及比例為DD∶Dd∶dd=1∶4∶1,F2中矮莖植株的比例為1/6×1/6=1/36,高莖植株比例為1-1/36=35/36,所以高莖∶矮莖=35∶1。(5)如果雌雄配子不是隨機結合的,而是相同種類的配子才能結合(其他假說內容不變),則F2中基因型及比例為DD∶dd=1∶1,表型及比例為高莖∶矮莖=1∶1;若雌雄配子存活率不同,含d的花粉1/2不育(其他假說內容不變),F1產生的雌配子中D∶d=1∶1,雄配子中D∶d=2∶1,則F2中矮莖的比例為1/2×1/3=1/6,所以高莖∶矮莖=5∶1。12.(1)白色A(2)全為紅花或紅花∶白花=3∶1(3)紅花個體中既有純合子又有雜合子(4)2∶1(5)紫莖D和E(6)綠莖∶紫莖=3∶1解析(1)從第一組花色遺傳的結果來看,A:30對紅花親本雜交,F1中紅花∶白花=36∶1,說明花色的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