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3705Technicalcodeforcomparativetestofnewcropvarieties(straiI II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4附錄A(規范性)普通小麥新品種(系)品比試驗調查項 5附錄B(資料性)普通小麥新品種(系)品 I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1農作物新品種(系)品比試驗技術規程普通小麥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2022年1月21日農業農村部令2022年品比試驗comparativetestofvarieti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生產上或特征特性上具有代表性,用于試驗比對的品種,記為CK。4.1試驗點選擇2要相對固定,具備生態與生產代表性、相應和接近當地生產實際,并符合地勢平坦、地力均勻、肥力一致(中上等)、排灌方便、前茬一致、代表試驗周期一般為1個~2個獨立生產周期。4.4參試品種(系)申請條件4.6供種要求由申請者(供種單位)按試驗方案規定的數量提供試驗種子,不得對參試種子進行拌種、包衣等任一般由組織試驗的種子管理部門采用密碼編號標識,也可實名制標識。每小組品種數量范圍一般為6個~18個_(含對照品種》,最少不能低于4個。具體每小組品種數量每個品種(系)小區面積150m2為宜,行數不少于8行。小區均為長方形,長寬比依試驗地形狀、面積及小區多少、大小而定,一般以3:1~5:1為宜,行向宜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當小區面積≥667m2時,可采用間比法排列,不設重復。5.3保護行設置試驗地周圍設置1m以上寬保護行,保護行宜采用對照品種,也可采用試驗同品種延伸。3區組間、重復間、試驗與保護行間應留走道;區組間走道寬以100cm為宜,試驗與保護行間走道適墑、精量播種,行距20cm~23cm,播種深度3cm~5cm。播種機行進速度5km/h為宜。保證10月10日~20日播種為宜。同一組試驗所有品種同期適時播種。分蘗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種,每667m2適宜基本苗16萬~18萬(基本苗可按0.5kg種子出1萬基本苗計算),分蘗成穗率高的中多穗型品種,每667m2適宜基本苗13萬~16方。晚于10月20日播種,每晚播2d,每667m2宜增加1萬~2萬基本苗。但每667m2播種量最多不超過15kg。試驗的危害。農藥使用應符合GB/T832小麥蠟熟期應及時收獲、脫粒、晾曬、風干后稱重計產,折算成標準含水量(13%)的產量。產量以kg/667m2表示,保留2位小數。普通小麥新品種(系)品比試驗調查項目與記載標準見附錄A。中色調,單張照片在1M以上。倒伏等異常情況的,拍攝留存相關影像資料,于15d內形成書面說明,報送至種子管理部門。4試驗未按方案執行、數據缺失、遭遇自然災害、產量數據誤差變異系數≥15A.1記載要求A.2基本情況A.2.1試驗地概況A.2.2試驗田間設計參試品種數量、對照品種、重復次數、小區排列方式、小A.2.3試驗栽培管理A.3.1物候期A.3.1.1播種期全區50%以上幼苗胚芽鞘露出地面1cm時的日期。A.3.1.3抽穗期全區50%以上麥穗頂部小穗(不算芒)露出葉鞘,或棍棒型穗在葉鞘中上部裂開見小穗時的日期。A.3.1.4成熟期A.3.1.5生育期6A3.2形態特征在分蘗盛期觀察,分匍匐(幼苗平鋪于地面)、半匍匐(幼苗與地面呈斜角)、直立(幼苗與地面呈直角),分別記錄為1、3、5。乳熟期測量植株從地面至穗頂端(不連芒)的長度,10株平均,以cm表示,保留1位小數。60cm抽穗后根據主莖與分蘗莖的松散程度調查,分緊湊(主莖與分蘗垂直夾角小于15°)、較緊湊(主莖與分蘗垂直夾角介于15°~30°)、松散(主莖與分蘗垂直夾角大于30°,以1、3、5表示。根據莖葉落黃情況分好、中、差3級,以1、3、5表示。A.3.2.5穗層整齊度a)紡錘形:穗子兩頭尖,中部稍c)長方形:穗子上、下、正面和側部基本一致,呈柱形。A.3.2.7芒a)無芒:完全無芒或芒極短。b)頂芒:穗頂部有芒,芒長5mm以下,下部無芒。c)曲芒:芒的基部膨大彎曲(芒彎曲長度3mm以下為短曲芒,長度3mm以上為長曲芒)。e)長芒:芒長40mm以上。分白殼(包括淡黃色)和紅殼(包括淡紅色),以1、5表示。三葉期前在每個小區內選取2個~3個出苗均勻的樣點,數其苗數,折算成萬株/位小數。拔節前分蘗數達到最高峰時調查,在原樣點調查,與冬前苗調7成熟期在原樣點調查有效穗,抽穗結實少于5粒的穗不算有效穗,但白穗應算有效穗。取2個~3個重復(單元)的平均值。折算成萬株/667m2表示,保留1位小數。有效分蘗率(即成穗率)按(1)計算:M一有效穗數K一最高莖蘗數級別1無凍害2葉尖受凍發黃3葉片凍死一半4葉片全枯5注:根據地上部分凍害,越冬期和春季在寒流過后10d左右分兩階段級別12小部分葉片萎縮,并失去應有光澤3葉片大部分萎縮,并有較多的葉片失去應有光澤、卷成針狀4葉片明顯卷縮,色澤顯著深于該品種的正常顏色,下部葉片開始變黃5葉片萎縮嚴重,下部葉片變黃至變枯注:孕穗至灌漿階段發生旱情時,在午后日照最強,溫度最高的高峰過后,根據葉片萎縮程度觀測記載。耐濕性按照表A.3分級記載。級別1835A.3.4.4抗倒伏性12輕微倒伏,植株傾斜角度≤30°,倒伏比例15%,對產量有輕微影響3中等倒伏,傾斜角度介于30°~45°之間,倒伏比例30%以上,對產量有影響4倒伏較重,傾斜角度介于45°~60°之間,倒伏比例50%以上,對產量有較大影響5倒伏嚴重,傾斜角度≥60°以上,倒伏比例50%以上,對產量有嚴重影響注:①倒伏類型:根倒、莖倒。②倒伏時間:以月/日表示,注明倒伏原A.3.5.1小麥莖基腐病小麥灌漿期調查。兩點取樣,每點調查連續病株率(%)=(發病總株數÷調查總株數)×100%病情指數=[各級病株數分別乘以相應嚴重度級別之和÷(調查總株數×最高級數)]×10001下部葉鞘明顯變褐,但莖部無變褐現象2基部第1節間有變褐現象3基部第2節間有變褐現象,但無枯白穗4基部第3節間以上有變褐現象,但無枯白穗5A.3.5.2小麥紋枯病小麥灌漿期調查。兩點取樣,每點調查連續0192345A.3.5.3小麥赤霉病病穗率(%)=(發病穗株數÷調查總穗數)×100%病情指數=[各級病穗數分別乘以相應嚴重度級數之和÷(調查總穗數×最高級數)]×10001234A.3.5.4小麥白粉病病葉率(%)=(發病總葉數÷調查總葉數)×1病葉平均嚴重度=(各級病葉數分別乘以相應嚴重度級別之和÷調查總葉)病情指數=病葉率×病葉平均嚴重度×100A.3.5.6其它病蟲害A.4考種調查A.4.1穗長A.4.2穗粒數10分飽、較飽、中等、欠飽、秕五級,分別以1、2、3、4、5表示。分硬質、半硬質、軟(粉)質三級,分別以1、3、5表示。小麥分白粒、琥珀色、紅粒,以1、3、5表示。籽粒風干至標準含水量,隨機取1000粒稱重,重復3次,兩次之間誤差不超過0.5g,取平均值。如兩次之間誤差超過0.5/g/再做一次,取誤差不超過0.5g的兩次的平均值。以g表示,保留1位小數。以曬干揚凈的籽粒用容重器稱量3次(單位:克/升)取其平均值(如兩次誤差超過5g應重做)。A.5產量根據小區面積,折合成每667m2產量,以kg/667m2表示,保留2位小數。11(資料性)普通小麥新品種(系)品比試驗總結報告本文件給出了《普通小麥新品種(系)品比試驗總結報告》的格式。B.2報告格式B.2.1封面試驗組別:試驗類型:試驗地點:承試單位:(蓋章)試驗負責人:試驗執行人:郵政編碼:電子郵箱:土壤肥力耕整地方式前茬作物:。?保護行保護行B.2.2.3.1基肥(種類、用量、質量、 B.2.2.3.3種肥(種類、用量、 B.2.2.3.4土壤處理: B.2.2.3.6追肥(種類、用量、質量、 B.2.2.3.7中耕除草(時間、次): B.2.2.3.9防治蟲草害(對象、時間、 常年當年常年當年常年當年常年當年常年當年常年當年常年當年常年當年常年當年常年當年(℃)上旬(℃)(℃)中旬(℃)(℃)下旬(℃)降水照品種品種出苗期成熟期收獲期生育期與對照生育期比較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璞石成玉在線教學計劃
- 企業創新生態系統構建-第1篇-洞察及研究
- 電視顯示性能評估-洞察及研究
- 2025全國技能大賽-智慧物流賽卷1-物流供應鏈協同計劃
- 城市軌道交通設計投資控制措施
- 生產制造軟件項目進度計劃
- 赤魟化學通訊-洞察及研究
- 信息網絡基礎施工重點難點及保證措施
- 車站候車廳裝飾施工總進度計劃及工期保證措施
- 公路路燈能耗降低措施
- HG-T20678-2023《化工設備襯里鋼殼設計標準》
- 初中數學分層作業設計論文
- 中小學校長管理案例
- 《電力設施治安安全風險等級和安全防護要求》
- 工程項目部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 四川建筑安全員-C證考試(專職安全員)題庫及答案
- 光伏驗收報告
- 職業倦怠量表MBI-HSS
- 學校桌椅采購投標方案
- 盤扣式外腳手架施工方案
- 初中數學目錄(浙教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