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福建省泉港區第一中學高考生物全真模擬密押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甲~丙表示真核細胞結構中發生的化學反應,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甲反應發生的場所也可以在此合成性激素B.乙與丙都能產生大量ATP用于各項生命活動C.甲反應形成的蛋白質在低溫和食鹽的作用下均不發生變性D.若分離上述反應涉及的細胞器可用差速離心法2.人體細胞內的Lon蛋白酶能分解損壞的蛋白質,保護并維持線粒體的功能,但是隨著細胞的衰老,Lon蛋白酶的含量下降。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衰老的細胞水分減少導致細胞核的體積縮小B.衰老的細胞內線粒體的功能下降,消耗的氧氣增多C.衰老的細胞細胞膜的通透性改變、多種酶的活性降低D.靜脈注射Lon蛋白酶能增強細胞分解損壞的蛋白質的能力,延緩細胞衰老3.下列與細胞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A.草履蟲的單個細胞就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B.蛙的紅細胞分裂過程與中心體和紡錘體形成有關C.動物細胞之間能發生融合與細胞膜的流動性有關D.活細胞都能產生ATP,但有些不能進行有絲分裂4.已知一個基因型為AaBb(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的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形成的4個精子的基因組成為AB、Ab、ab、ab。下列示意圖能解釋這一結果的是()A. B. C. D.5.DNA聚合酶的功能有()A.使首個游離脫氧核苷酸準確地與模板鏈上的堿基互補結合B.按3’→5’方向使互補結合的脫氧核苷酸連接成鏈C.使剛結合上的脫氧核苷酸的磷酸基與互補鏈上最后一個脫氧核糖連接成鍵D.使剛結合上的脫氧核苷酸的脫氧核糖與互補鏈上最后一個磷酸基連接成鍵6.下列關于高爾基體的敘述,錯誤的是()A.是真核細胞內的物質轉運系統B.由單位膜構成的扁平小囊和小泡組成C.僅存在于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中D.可將分揀后的蛋白質分送到細胞內或細胞外的目的地7.神經調節是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重要方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興奮在反射弧上的傳導是單向的,因為興奮只能由突觸前膜傳遞到突觸后膜B.興奮在神經纖維上以電信號的形式傳導,在神經元之間以化學信號的形式傳遞C.感受器由傳入神經末梢組成,效應器由傳出神經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等組成D.興奮產生的生理基礎是由于K+外流、Na+內流而導致膜內外電位改變,產生局部電流8.(10分)洋蔥根尖分生區某個細胞的細胞周期中,甲、乙、丙不同階段的細胞中染色體組數和每條染色體上DNA分子數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甲→乙細胞內最重要的變化是核糖體增生B.甲→乙→丙過程代表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C.乙階段有些細胞的染色體縮短到最小程度D.丙階段細胞發生染色體的著絲粒一分為二二、非選擇題9.(10分)某地區一條河流常年被生活廢水污染。生活廢水的水質、水量不均,有機物、N、P含量高。為因地制宜探索治理河水污染的生態方法,研究人員將污染河水引入一個面積為33m×32m的人工實驗濕地(見下圖)。(3)在該人工實驗濕地中引入滿江紅、蘆葦、水芹和鳳眼蓮等水生植物,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分析,它們屬于_______。引入這些水生植物的目的是_______。(3)人工濕地建立一段時間后檢測進水口和出水口的水質,結果見下表參數入口處平均值出口處平均值國家排放標準總氮(mg/L)35935總磷(mg/L)3.42.53.2*Bod(mg/L)o62532糞便類大腸桿菌(細菌數目/34mL)3.2×3273.9×32534~54*BOD表示污水中生物體在代謝中分解有機物消耗的氧氣量,可間接反映出水質中有機物含量為充分發揮人工濕地的凈水作用,建立后應該_______一段時間后再測出水口的水質。據表分析,流經人工實驗濕地后,污水中_______均呈現下降趨勢。引起這種變化主要原因與研究人員_______的措施有關。(3)為篩選出凈水更好的水生植物,環保工作者選擇其中3種植物分別置于試驗池中,92天后測定它們吸收N、P的量,結果見下表。植物種類單位水體面積N吸收量(g/m3)單位水體面積P吸收量(g/m3)浮水植物a33.323.72浮水植物b5.532.73沉水植物c34.633.33結合上表數據,投放_______兩種植物可以達到降低該濕地中N、P的最佳效果。(4)為使水質進一步達到國家排放標準,請提出具體的生物治理措施_____。10.(14分)秋冬季,為更有效利用秸稈內營養成分,在相對密封的塑料大棚內,建成秸稈生物反應堆如圖。在耕作士上栽培番茄,然后每隔一段時間在生物反應堆上進行等距離“澆水---打孔透氣”處理。一段時間后,測定相關指標,結果見下表。據表回答下列問題。指標組別棚內CO2濃度地表溫度有效氧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鉀含量微生物密度害蟲卵密度番茄生物量對照組低低低低低低高低處理組高高高高高高低高(1)在生物反應堆中加入牛糞,其主要目的是提供______________,以加速秸稈的降解。打孔的目的是___________。(2)表中的__________須通過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進入番茄根尖細胞。(3)與對照組相比,處理組提高了番茄生物量。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表中可提高能量輸入番茄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降低番茄能量輸出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卡爾文給小球藻懸浮液中通入14CO2,光照不同的時間(從1秒到數分鐘)后殺死小球藻,提取產物并分析。實驗發現,在RuBP羧化酶的作用下,一分子的14CO2首先結合一分子的C5(核酮糖二磷酸RuBP),生成一分子不穩定的C6,隨后這一分子的C6分解生成兩分子C3(3–磷酸甘油酸),之后3–磷酸甘油酸在NADPH、ATP以及酶的作用下,形成三碳糖,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生化反應,一個碳原子將會被用于合成葡萄糖而離開循環,剩下的五個碳原子經一系列變化,再生成一個C5,循環重新開始。循環運行六次,生成一分子的葡萄糖。這一過程被稱為卡爾文循環,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卡爾文實驗的研究目的是__________。該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因變量是_____。(2)在光合作用開始后,二氧化碳可快速轉化為許多種類的化合物。若要探究14CO2轉化成的第一個產物是否為C6,可對植物進行極短時間的光照,并檢測葉綠體中__________。(3)暗反應階段發生的能量轉化過程是__________。夏季晴天中午時分,由于氣孔關閉,___________供應不足,某些植物葉片的光合速率會明顯降低。12.現代栽培稻(2n=24)相對普通野生稻丟失了大量優異基因,如抗病、蟲、雜草及抗逆基因等。研究人員發現某野生水稻(甲)8號染色體上具有耐冷基因A,4號染色體上有抗稻飛虱基因B,而栽培稻(乙)染色體的相應位置為隱性基因。將甲、乙雜交,F1自交,用某種方法檢測F2群體中不同植株的基因型,發現不同基因型個體數如下表:基因型AAAaaaBBBbbb個體數量20110097985201038517(1)對栽培稻乙的基因組進行測序,需要測定_______條染色體上DNA分子的堿基排列順序。(2)依據數據推測,抗稻飛虱性狀的遺傳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重復上述實驗發現,F2中基因型為AA、Aa、aa的個體數量比總是接近于1:5:4。研究人員發現F1產生的雌配子均正常成活,推測可能是帶有__________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請設計雜交實驗檢驗上述推測,并寫出支持上述推測的子代性狀及比例_______。(4)為獲取能穩定遺傳的抗稻飛虱優良栽培稻,科研人員選取上述實驗中F1栽培稻作為親本進行自交,每一代水稻自交后淘汰不抗飛虱的個體,則子五代中基因型BB個體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B【解析】
分析題圖可知,甲圖中的生物膜對肽鏈進行加工,是內質網;乙圖中的生物膜上水分解產生氧氣和還原氫,為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丙圖中的生物膜上氧氣與還原氫生成水,為線粒體內膜。【詳解】A、題圖顯示,在甲的膜上形成了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據此可判斷甲為內質網,內質網是合成脂質的場所,性激素屬于脂質中的固醇,A正確;B、乙的膜上發生了水的分解,據此可判斷乙為類囊體薄膜,類囊體薄膜是光反應的場所,光反應產生的ATP用于暗反應C3的還原,丙的膜上發生了水的生成,據此可判斷丙為線粒體內膜,線粒體內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的場所,在該膜上產生的ATP可用于各項生命活動,B錯誤;C、在低溫和食鹽的作用下,蛋白質的活性會受到抑制,但不會改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因此不會導致蛋白質變性,C正確;D、不同的細胞器,因其顆粒大小和密度不同,其沉降速度不同,因此可用差速離心法進行分離,D正確。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光合作用、細胞呼吸、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能從題圖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結合這些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2、C【解析】
衰老細胞的特征:(1)細胞內水分減少,細胞萎縮,體積變小,但細胞核體積增大,染色質固縮,染色加深;(2)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物質運輸功能降低;(3)細胞色素隨著細胞衰老逐漸累積;(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減慢,新陳代謝減慢。【詳解】A、衰老的細胞細胞核體積增大,A錯誤;B、衰老的細胞內線粒體的功能下降,消耗的氧氣減少,B錯誤;C、衰老的細胞細胞膜的通透性改變,物質運輸功能降低,多種酶的活性降低,C正確;D、Lon蛋白酶在細胞內發揮作用,靜脈注射Lon蛋白酶屬于生物大分子,不進入細胞內發揮作用,D錯誤。故選C。3、B【解析】
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單細胞生物單個細胞就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2、有關細胞膜的知識:(1)細胞膜主要成分為磷脂和蛋白質,含有少量的糖類;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成分之一。(2)細胞膜的結構特點:具有流動性(膜的結構成分不是靜止的,而是動態的)。(3)細胞膜的功能特點:具有選擇透過性(可以讓水分子自由通過,細胞要選擇吸收的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4)細胞膜的功能:①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開;②控制物質進出細胞;③進行細胞間的物質交流。3、真核生物的細胞分裂方式: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和無絲分裂。原核生物以二分裂方式進行分裂。【詳解】A、草履蟲屬于單細胞生物,靠單個細胞就能完成各項生命活動,A正確;B、蛙的紅細胞進行的是無絲分裂,沒有紡錘體和染色體的出現,B錯誤;C、動物細胞之間融合與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流動性有關,C正確;D、活細胞都能產生ATP,但不都能進行有絲分裂,如原核細胞只能進行二分裂,D正確。故選B。4、C【解析】
分析題圖可知,A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發生了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B、C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D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依據細胞中染色體的行為及基因分析作答。【詳解】A、細胞中發生了交叉互換,經過連續兩次分裂后最終形成4個精子的基因組成為AB、Ab、aB、ab,A錯誤;B、細胞中同源染色體正在分離,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據基因的位置關系可知,該細胞最終形成的4個精子基因組成為Ab、Ab、aB、ab,B錯誤;C、細胞中同源染色體正在分離,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據基因的位置關系可知,該細胞最終形成的4個精子基因組成為AB、Ab、ab、ab,C正確;D、細胞所處時期為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據圖可知,該細胞分裂完成形成AB、AB一種類型的2個精子,因精原細胞基因型為AaBb,故與之同時產生的另一個次級精母細胞分裂完成產生ab、ab兩個精子,D錯誤。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減數分裂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準確把握題圖信息是解答本題的關鍵。5、C【解析】
DNA聚合酶催化游離的脫氧核苷酸與DNA鏈上的脫氧核苷酸相連接,形成磷酸二酯鍵。【詳解】AB、DNA聚合酶不能從頭開始合成DNA,只能從3’端延伸DNA鏈,即總是從子鏈的5’→3’方向延伸,AB錯誤;CD、DNA聚合酶使剛結合上的脫氧核苷酸的磷酸基與互補鏈上最后一個脫氧核糖連接成磷酸二酯鍵,C正確,D錯誤。故選C。6、C【解析】
高爾基體在動植物細胞中都有,但功能不同,在動物細胞中與分泌物的形成有關,在植物細胞中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詳解】A、高爾基體是真核細胞內的物質轉運系統,承擔著物質運輸的任務,A正確;B、高爾基體由一系列單位膜構成的扁平小囊及其產生的小泡組成,B正確;C、高爾基體普遍存在于真核細胞中,C錯誤;D、高爾基體的作用是把集中在高爾基體的蛋白質進行分揀,并分別送到細胞內或細胞外的目的地,D正確。
故選C。7、D【解析】
人體神經調節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構成,興奮在反射弧上單向傳遞,興奮在突觸處產生電信號到化學信號再到電信號的轉變。據此分析解答。【詳解】A、由于神經遞質只能從突觸前膜釋放并作用于突觸后膜,使興奮在突觸處只能由突觸前膜向突觸后膜傳遞,所以興奮在反射弧上的傳導是單向的,A正確;B、興奮在神經纖維上以電信號的形式傳導,在神經元之間興奮通過神經遞質傳遞,即以化學信號的形式傳遞,B正確;C、感受器由傳入神經末梢組成,效應器由傳出神經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等組成,C正確;D、神經纖維未受刺激時,膜對鉀離子有通透性,鉀離子外流,形成靜息電位(外正內負);受到刺激產生興奮時,細胞膜上的鈉離子通道打開,鈉離子內流,形成動作電位(外負內正),D錯誤。故選D。8、C【解析】
題意顯示,圖中表示的是洋蔥根尖分生區某個細胞的細胞周期,即圖中表示的是有絲分裂過程:甲圖中細胞中染色體組數為2,每條染色體上DNA分子為1,可知圖甲代表的細胞為體細胞;圖乙中染色體組數和每條染色體上DNA分子均為2,說明該細胞為有絲分裂的前、中期細胞;圖丙中染色體組數為4,而每條染色體上DNA分子為1,說明丙細胞為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詳解】A、甲→乙細胞內最重要的變化是經過DNA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并形成紡錘體和染色體,A錯誤;B、甲→乙→丙→甲過程經歷了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B錯誤;C、乙階段表示的有絲分裂前、中期細胞,故乙階段的有些細胞的染色體縮短到最小程度,C正確;D、丙階段細胞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其中已經發生了染色體的著絲粒一分為二,后期這些分離的染色體以相同的速率分別被紡錘絲拉向兩極,兩極之間的距離也加大了,這時原來的一套染色體已經變成了完全相同的兩套,D錯誤。故選C。二、非選擇題9、生產者吸收水中的N、P暫時封閉出水口總氮、總磷、有機物引種多種水生植物浮水植物a、沉水植物c適量投放可食用或破壞大腸桿菌的生物(如草履蟲、噬菌體等)【解析】
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質和能量,生產者可以吸收無機鹽,由圖可知,水生植物可以凈化水質,大大減少N、P等無機鹽的含量。【詳解】(3)由圖可知,滿江紅、蘆葦、水芹和鳳眼蓮等水生植物能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是生產者。植物能吸收水中的N、P等無機鹽,凈化水質。(3)封閉出水口一段時間后再測出水口的水質,可以反應植物的凈化效果。由第一個表格可以看出,除了大腸桿菌數目外,N、P、有機物的含量都在下降,引起這種變化主要原因與研究人員引種多種水生植物的措施有關。(3)由第二個表格可以看出,三種水生植物相比,浮水植物a吸收N的能力最強,沉水植物c吸收P的能力最強。(4)雖然引用有機物后總氮、總磷、有機物的值都在下降,但是大腸桿菌的數目卻在上升,因此需要控制大腸桿菌的數目,可以適量投放可食用或破壞大腸桿菌的生物(如草履蟲、噬菌體等)。【點睛】人工實驗濕地是一個人工生態系統,可用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出發去分析人工實驗濕地的物質變化。10、微生物促進根部有氧呼吸磷、鉀棚內CO2濃度高害蟲卵密度低【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和圖形分析,秸稈生物反應堆在15cm的耕作土以下的20cm,從上到下按照牛糞-玉米秸稈-牛糞-玉米秸稈的順序排布;與對照組相比,處理組只有害蟲卵密度低于對照組,而棚內CO2濃度、地表溫度、有效氧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鉀含量、微生物密度、番茄生物量都高于對照組。【詳解】(1)在生物反應堆中加入牛糞的目的是提供更多的微生物,加速秸稈中有機物的降解,進而為番茄提供礦質元素;打孔的目的是促進番茄根部有氧呼吸,為根吸收磷、鉀等提供能量。(2)表格中的磷、鉀在土壤中主要是以離子的形式存在的,以主動運輸的方式進入番茄根細胞,而主動運輸需要細胞膜上載體蛋白的協助。(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反應物之一,與對照組相比,處理組提高能量輸入番茄的直接因素是其棚內CO2濃度高;而處理組的害蟲卵密度低是可降低番茄能量輸出的直接因素。【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和思路,能夠根據圖形分析處理組的處理方法,并能夠根據表格分析處理組的各項指標與對照組的差別,進而結合題干要求分析答題。11、探究光合作用中CO2中的碳轉化成有機物中的碳的轉移途徑在光照條件下通入CO2后的時間葉綠體中含有14C的化合物出現的順序是否除CO2外只有C6具有放射性ATP中活躍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穩定的化學能CO2【解析】
CO2是光合作用暗反應的原料,用于合成暗反應過程中的有機物。卡爾文給小球藻懸浮液中通入14CO2,光照不同的時間(從1秒到數分鐘)后殺死小球藻,提取產物并分析。說明本實驗研究的是CO2中的碳轉化成有機物中的碳的轉移途徑。【詳解】(1)根據上述分析可知,卡爾文實驗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中CO2中的碳轉化成有機物中的碳的轉移途徑。由于暗反應過程中有機物的形成是按照一定順序逐步轉化形成的,所以控制光照條件下通入CO2后的時間,可檢測出暗反應形成有機物的先后順序。即該實驗的自變量是在光照條件下通入CO2后的時間,因變量是葉綠體中含有14C的化合物出現的順序。(2)若14CO2轉化成的第一個產物是C6,則對植物進行極短時間的光照時,葉綠體中除CO2外只有C6具有放射性,若14CO2轉化成的第一個產物不是C6,則葉綠體中檢測到放射性的C6時還會同時檢測到具有放射性的其他有機物,所以要探究14CO2轉化成的第一個產物是否為C6,可對植物進行極短時間的光照,并檢測葉綠體中是否除CO2外只有C6具有放射性。(3)暗反應階段發生的能量轉化過程是ATP中活躍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穩定的化學能。氣孔是CO2進入細胞的通道,夏季晴天中午時分,由于氣孔關閉,CO2供應不足,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以社為翼:高校學生社團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中的賦能探索
- 異地移民搬遷管理辦法
- 工程人員廉潔管理辦法
- 以留白為筆繪高中思政教學新畫卷:策略、實踐與展望
- 以用戶為中心:醫療設備人機界面可用性設計的創新與實踐
- 2025年統計學抽樣調查期末考試題庫-分層抽樣與聚類分析方法與應用實戰試題
- 以生為本:英語課堂糾錯行為的多維剖析與策略重構
- 以生為本:新鄉市S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的問題剖析與策略重構
- 2025年芬蘭語等級考試芬蘭節日慶典知識試卷
- 2025年電子商務師(高級)考試試卷:跨境電商案例分析
- 2023年本科招生考試
-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課件
- 碳達峰和“碳中和”環境知識科普宣傳PPT教學課件
- 中文版b4a新手指南-第14-15章語言畫圖
- 新入職護士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
- 《消防安全技術實務》課本完整版
- 公路工程標準施工監理招標文件(2018年版)
- 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下冊 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的數學教學案例 教案
- 鈍針穿刺法臨床應用護理
- 精品中文版b4a新手指南第4章開發環境
- 光纜線路的故障分析及障礙搶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