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任務一組織培養認知任務二實驗設備和培養條件模塊一組配實驗室設計與管理項目一組培實驗室與管理任務一組織培養認知知識目標掌握組織培養的概念和類型;掌握組織培養的特點;一般掌握組織培養發展史;初步掌握組織培養在農業實踐上的應用。1234技能目標掌握組培實驗室的構成。能夠合理設計組培實驗室。12任務講解緒
論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第二節植物組織培養的發展簡史第三節植物組織培養與農業的關系第四節國內外組織培養概況及發展趨勢緒
論圖1-1植物的組織培養緒
論分株繁殖壓條繁殖播種繁殖嫁接繁殖緒
論扦插繁殖組織培養繁殖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
是指在無菌條件下,將離體的植物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等)、組織(形成層、花藥組織、皮層、胚乳等)、細胞(體細胞和生殖細胞)以及原生質體(即外植體explant),培養在人工配制的培養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培養,使其長成完整的植株。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
1.狹義概念指對植物體組織或由植物器官培養產生的愈傷組織進行培養直至生成完整植株。
2.廣義概念無菌操作分離植物體一部分(即外植體)接種到培養基,在人工條件下培養直至生成完整植株。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
外植體由活體植物上切取下來用以進行培養的那部分器官、組織、細胞等。細胞全能性——(理論基礎)一個完整的植物細胞擁有形成一個完整植株所必需的全部遺傳信息。即:細胞具有形成完整植株的潛在能力,給其適宜的條件就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植株。
1902年Haberlandt就預言:細胞具有全能性(1958年得到證實——胡蘿卜根的韌皮部細胞懸浮培養,誘導形成胚,發育成完整植株)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胚軸花粉胚乳胚種子果實花器葉芽莖根組織原生質體子葉子房苞片胚珠花藥花梗分生組織成熟組織花托葉柄幼苗外植體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組織分裂分化細胞分裂脫分化分裂再分化器官植株已分化組織細胞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組織培養的類型1.根據培養基分類圖1-2組織培養的類型(a)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組織培養的類型2.根據培養材料不同分類圖1-3組織培養的類型(b)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1)植株培養(plantculture)是對完整植株材料的培養,如幼苗及較大植株的培養。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2)器官培養(organculture)即離體器官的培養,根據作物和需要的不同,可以包括分離莖尖、莖段、根尖、葉片、葉原基、子葉、花瓣、雄蕊、雌蕊、胚珠、胚、子房、果實等外植體的培養。莖段培養成苗示意圖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圖1-4莖段培養成苗示意圖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3)組織或愈傷組織培養(tissueorcallusculture)為狹義的組織培養。是對植物體的各部分組織進行培養,如莖尖分生組織、形成層、木質部、韌皮部、表皮組織、胚乳組織和薄壁組織等等;或對由植物器官培養產生的愈傷組織進行培養,二者均通過再分化誘導形成植株。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
愈傷組織:在離體培養過程中形成的具有分生能力的一團不規則細胞,多在植物體切面上產生。圖1-5愈傷組織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圖1-6胡蘿卜形成層(分生組織)培養示意圖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4)細胞培養(cellculture)是對由愈傷組織等進行液體振蕩培養所得到的能保持較好分散性的離體單細胞或花粉單細胞或很小的細胞團的培養。
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圖1-7細胞培養的分類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5)原生質體培養(proplastculture)是用酶及物理方法除去細胞壁的原生質體的培養。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非融合培養融合培養原生質培養圖1-8原生質培養的分類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植物體脫分化不定器官或體細胞胚
再分化
完整植株
圖1-9植物組織培養全過程愈傷組織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初代培養
芽、莖段、葉片、花器等外植體在離體培養條件下誘導愈傷組織、側芽或不定芽、胚狀體過程。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視頻1-1初代培養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對應于種子胚而言,在離體培養過程中產生一種形似胚(具有明顯的根端和芽端),功能與胚相同的結構。胚狀體圖1-10
石龍芮下胚軸培養產生胚狀體過程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繼代培養更換新鮮培養基來繁殖同種類型的材料(愈傷組織、芽)。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生根培養將芽苗轉接到生根培養基上培養成為完整植株的過程。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愈傷組織培養是最常見的形式。愈傷組織:植物受傷后在表面形成的一團薄壁細胞。組織培養上指外植體形成的薄壁細胞。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脫分化
即成熟細胞或分化細胞轉變為分生狀態的過程。再分化
由形成的愈傷組織再形成完整植株的過程叫再分化(再生、分化)。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馴化移栽組培苗經人工煉苗后移栽到馴化苗床上使之適應露地或保護地條件的過程。視頻1-2生根培養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圖1-11植物組織培養過程植物組織培養條件:
含有全部營養成分的培養基、一定的溫度、空氣、無菌環境、適合的PH、適時光照等。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組織培養是本世紀發展起來的一門新技術,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外源激素的應用,使組織培養不僅從理論上為相關學科提出了可靠的實驗證據,而且一躍成為一種大規模、批量工廠化生產種苗的新方法,并在生產上越來越得到廣泛的應用。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培養條件可以人為加以控制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繁殖系數大,培養周期短第一節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管理方便,有利于實現工廠化生產和自動化控制第二節植物組織培養的發展簡史探索中——20世紀初—20世紀30年代中奠基末——20世紀30年代中—50年代末迅速發展——20世紀60年代至現在第二節植物組織培養的發展簡史
20世紀初,在Schleiden和Schwann所發展起來的細胞學說的推動下,1902年德國植物學家Haberlandt提出了高等植物的器官和組織為許多細胞組成的觀點,以及植物細胞全能性的理論。即植物的體細胞,在適當的條件下,具有不斷分裂和繁殖,發育成完整植株的潛在能力。他首次發表了植物離體細胞培養實驗的報告。第二節植物組織培養的發展簡史我愿意指出:在我的培養實驗中,雖然經常觀察到細胞的明顯生長,但從未觀察到細胞分裂。發現單細胞培養的條件,將是未來培養試驗的難題。在未來,人們可以成功地從營養細胞培養出人工胚。《關于單離植物細胞培養實驗》Haberlandt第二節植物組織培養的發展簡史直到1934年美國的White由番茄根建立了第一個活躍生長的無性繁殖系,并反復轉移到新鮮培養基中繼代培養,使根的離體培養實驗獲得了真正的成功,并在以后28年間培養了1600代。這之后,White以小麥根尖為材料,研究了光、溫度、通氣、pH值、培養基組成等各種培養條件對生長的影響,并于1937年建立了第一個組織培養的綜合培養基,其成分均為已知化合物,包括3種B族維生素,即吡哆醇、硫胺素和煙酸,該培養基后來被定名為White培養基。第二節植物組織培養的發展簡史
Gautherer(1934)在研究山毛柳和黑楊等形成層的組織培養實驗中,提出了B族維生素和生長素對組織培養的重要意義,并于1939年連續培養胡蘿卜根形成層獲得首次成功。同年,White由煙草種間雜種的瘤組織,Nobecourt由胡蘿卜均建立了與上述類似的連續生長的組織培養物。因此,Gautherer,White和Nobecourt一起被譽為組織培養學科的奠基人。我們現在所用的培養方法和培養基,基本上都是由這三位科學家建立的。第二節植物組織培養的發展簡史組織培養的奠基人第二節植物組織培養的發展簡史
40年代Skoog和崔徵在煙草莖切段和髓培養以及器官形成的研究中發現,腺嘌呤或腺苷可以解除培養基中生長素(1AA)對芽形成的抑制作用,而能誘導形成芽,從而明確了腺嘌呤與生長素的比例是控制芽和根形成的主要條件之一。即這一比例高時,產生芽;這一比例低時,則形成根;相等則不分化。第二節植物組織培養的發展簡史
Miller等人于1956年發現了激動素。不久即知道激動素可以代替腺嘌呤促進發芽,并且效果可增加3萬倍。結果上述控制器官分化的激素模式變為激動素與生長素的比例關系。這方面的成功發現,有力地推動了植物組織培養的發展。第二節植物組織培養的發展簡史
1960年,Morel提出了一個離體無性繁殖蘭花的方法,其繁殖系數極高。由于這一方法有很大的應用價值,很快被蘭花生產者所采用,迅速建立起蘭花工業。在整個植物組織培養發展的歷史中,我國學者做出多方面的貢獻,除了前述的崔徵的研究成效以外,還有1993年李繼侗等關于玉米等植物離體根尖培養的研究工作,以及羅士韋關于幼胚和莖尖培養,李正理關于離體胚的研究培養、王伏雄等關于幼胚的研究培養工作。第二節植物組織培養的發展簡史
1952年,Morel和Martin通過莖尖分生組織的離體培養,從已受病毒侵染的大麗花中首次獲得無病毒植株。
1935-1945年Muir把單細胞放在一張鋪在愈傷組織上面的濾紙上培養,使細胞發生了分裂,即實施了看護培養,使單細胞培養獲得初步成功。第二節植物組織培養的發展簡史
1960年,Cocking等人用真菌纖維素酶分離植物原生質體獲得成功。1971年,Takebe等在煙草上首次由原生質體獲得了再生植株,這不僅在理論上證明了無壁的原生質體同樣具有全能性,而且在實踐上為外源基因的導入提供了理想的受體材料。
1962年印度Guha等人成功地在毛葉曼陀羅花藥培養中,由花粉誘導得到單倍體植株,從而促進了花藥和花粉培養的研究。第三節植物組織培養與農業的關系
(1)快速繁殖種苗用組織培養的方法進行快速繁殖是生產上最有潛力的應用,包括花卉觀賞植物、蔬菜、果樹、大田作物及其他經濟作物。快繁技術不受季節等條件的限制,生長周期短,而且能使不能或很難繁殖的植物進行增殖。通過莖尖、莖段、鱗莖盤等產生大量腋芽;通過根、葉等器官直接誘導產生不定芽;通過愈傷組織培養誘導產生不定芽。第三節植物組織培養與農業的關系試管快速繁殖的應用:繁殖雜交育種中得到的少量雜交種,以及保存自交系、不育系等。繁殖脫毒培養得到的少量無病毒苗。繁殖生產上急需的或種源較少的種苗。
1個莖尖一年可繁殖10000—1000000個。第三節植物組織培養與農業的關系
(2)無病毒苗的培養自從Morell952年發現采用微莖尖培養方法可得到無病毒苗后,微莖尖培養就成為解決病毒病危害的重要途徑之一。若再與熱處理相結合,則可提高脫毒培養的效果。已應用于馬鈴薯,甘薯,草莓,蘋果,香石竹,菊花等。已有不少地區建立了無病毒苗的生產中心,這對于無病毒苗的培養、鑒定、繁殖、保存、利用和研究,形成了一個規范的系統程序。第三節植物組織培養與農業的關系
(3)在育種上的應用花藥培養單倍體植株:在常規育種中為得到純系材料要經過多代自交,而單倍體育種,經染色體加倍后可以迅速獲得純合的二倍體,大大縮短了育種的世代和年限。花藥、花粉的培養在蘋果、柑橘、葡萄、草莓、石刁柏、甜椒、甘藍、天竺葵等約20種園藝植物得到了單倍體植株。第三節植物組織培養與農業的關系用原生質體進行個體細胞雜交和基因轉移:原生質體培養和體細胞雜交技術的開發,在育種上展現了一幅嶄新的前景。已有多種植物經原生質體培養得到再生植物,有些植物得到體細胞雜種,無論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重要價值。隨著這方面工作的深入和水平的提高,原生質體培養一定會在育種上產生深遠的影響。第三節植物組織培養與農業的關系用子房、胚和胚珠完成胚的試管發育和試管受精,以及種質資源的保存等等:大白菜X甘藍的遠緣雜交種“白蘭”(甘藍型油菜),就是通過雜種胚的培養而得到的。利用胚珠和子房培養也可進行試管受精,以克服柱頭或花柱對受精的障礙,使花粉管直接進入胚珠而受精。第三節植物組織培養與農業的關系利用組織培養可以進行突變體的篩選。突變的產生因部位而異,莖尖遺傳性比較穩定,根、莖、葉乃至愈傷組織和細胞的培養則變異率就較大。培養基的激素也會誘導變異,因濃度而不同。此外還可采用紫外線、x射線、Y射線對材料進行照射,來誘發突變的產生。在組織培養中產生多倍體、混倍體現象的比較多,產生的變異為育種提供的材料,可以根據需要進行篩選。利用組織培養,在細胞水平上進行突變體的篩選更加富有成效。第三節植物組織培養與農業的關系
(4)工廠化育苗組織培養育苗工廠化生產,是以植物組織培養為基礎,在含有植物生長發育必需物質的人工合成培養基上,并附加一定量的生長調節物質,把脫離于完整植株的本來已經分化的植物器官或細胞,接種在不同的培養基上。在一定的溫度、光照、濕度及pH值條件下,利用細胞的全能性以及原有的遺傳基礎,促使細胞重新分裂、分化長成新的組織、器官或不定芽,最后長成和母株同樣的小植物體。第三節植物組織培養與農業的關系非洲紫羅蘭組織培養育苗的工廠化生產,就是取樣品株一定部位的葉片為材料,消毒后切成一定大小的塊,接種在適宜的培養基上,在培養室內培養,兩個月左右在切口處產生不定芽,這些不定芽再切割后又形成新的不定芽,如此繼續,即可獲得批量的幼小植株,按需要量生產與樣品株完全相同的苗子。組織培養育苗的無毒化生產,還可減少病害傳播,更符合國際植物檢疫標準的要求,增加產品市場的銷售能力,同時可以減少氣候條件對幼苗繁殖的影響,緩和供需矛盾。第三節植物組織培養與農業的關系世界上一些先進國家園藝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迅速發展從60年代就已經開始,并隨著生長、分化規律性探索的逐步深化,到了70年代僅花卉業就已在蘭花、百合、非洲菊、大巖桐、菊花、香石竹、矮牽牛等二十幾種花卉幼苗生產上建立起大規模試管苗商品化生產,到1984年世界花卉幼苗產業的生產總值已達20億美元,其中美國花卉幼苗市場總值為6億多美元,日本三友種苗公司有60%的幼苗靠組織培養技術第三節植物組織培養與農業的關系繁殖。1985年僅蘭花一項,在美國注冊的公司就有100余家,年銷售額在1億美元以上。由于組織培養技術的應用,加快了花卉新品種的推廣。以前靠常規方法推廣一個新品種要幾年甚至十多年,而現在快的只要1-2年就可在世界范圍內達到普及和應用。第三節植物組織培養與農業的關系我國采用快速繁殖技術,也使優良品種達到迅速的推廣和應用。如廣東切花菊“黃秀風”的應用,使菊花變大,長勢加強,花色鮮艷,抗病力增強,打開了進入香港市場的渠道,使30多種觀葉植物的推廣很快遍及全國,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并將自然界的幾百個野生金錢蓮品種繁種馴化,培養了一批園林垂直綠化的材料,促進了園林業的發展。第三節植物組織培養與農業的關系視頻1-3組織培養用途簡介第三節植物組織培養與農業的關系植物組織培養也存在一定的困難,首先是繁殖效率與商品需要量的矛盾,有些作物由于繁殖方法尚未解決,因而無法滿足生產的需要,其次是在培養過程中如何減少變異株的發生。更重要的是應降低組培苗工廠化生產的成本,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更好的投產應用。第四節國內外組織培養概況及發展趨勢植物組織培養的商業化應用始于70年代,1985年全球年產組培苗量約1.3億株,到1991年已達5.13億株。在1996年,僅印度全國年產組培苗已超過1.9億株。組培苗的世界年生產量每年以10—15%的速率遞增。即便組培產業發展如此迅速,需求仍超過生產,這為該產業留下了足夠的發展空間。2000年預計全球年產組培苗已達15億株。第四節國內外組織培養概況及發展趨勢早期,組培苗產業化生產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象美國、荷蘭等,但高昂的勞動力成本已成為組培產業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相反在發展中國家,低廉的工資能生產出低成本的試管植物。如印度的微繁工業,起步雖比西方晚了近10年,而產量卻從1988年的500萬株躍升到1996年1.9億株,企業數量相應地從4家發展到75家。因此業內人士認為,組培產業今后發展的趨勢是東移和南移,由發達國家向勞動力低廉的發展中國家轉移。第四節國內外組織培養概況及發展趨勢我國目前從事組織培養人員和實驗室面積居世界第一,估計約有3000個以上的單位和個人從事這一工作,人數2萬人以上。我國擁有大量的優秀科技人才,植物種質資源豐富,勞動力價格相對比較低廉,操作工人一般是年輕的女工,在發達國家勞動力價格高昂,而在不發達國家,年輕的婦女大都沒有文化,很難適應這一技術比較高的工作,因此我國在這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另外我國在技術上也有一定的積累,例如北方的脫毒馬鈴薯,中原地區的第四節國內外組織培養概況及發展趨勢脫毒大蒜,華南的脫毒香蕉組培苗以及一些花卉組培苗已進入規模化生產,因此完全有可能成為今后世界上組培苗的主要生產國和外資在這方面投入的一個主要國家;與此同時不少具有實力的企業也投資效益農業,故近一、二年組培企業如雨后春筍,估計我國的組培苗生產企業負荷運轉的話,生產量可超過3億株。目前,觀賞植物、園藝作物、經濟林木、無性繁殖作物等部分或大部分都用離體快繁提供苗木,試管苗已出現在國內外市場上并形成產業化。第四節國內外組織培養概況及發展趨勢由于沒有詳盡的調查,根據報道廣東200個,廣西和四川150,江蘇和湖南120,山東、河北、遼寧各100,甘肅70。(96年報道的組織培養單位)培養的植物種類約445種,木本150,花卉139,藥用植物53,園藝植物29,草本小果9,谷物和豆類44,其他16。具有一定規模的50—60種,年生產種薯8000萬株。第四節國內外組織培養概況及發展趨勢我國的組培技術雖有一定成效,但發展不大,效益不高,原因:市場問題;成本問題;技術問題;管理問題;人員問題等。任務小結植物組織培養是指在無菌條件下,將離體的植物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等)、組織(形成層、花藥組織、皮層、胚乳等)、細胞(體細胞和生殖細胞)以及原生質體(即外植體explant),培養在人工配制的培養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培養,使其長成完整的植株按照外植體的不同,組織培養可分為植株培養、器官培養、愈傷組織培養、細胞培養和原生質體培養5種類型。12任務小結組織培養具有:培養條件可以人為控制;生長周期短,繁殖率高;管理方便,利于工廠化生產的突出特點,因而發展迅速。組織培養技術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主要體現于以下幾個方面:快速繁殖優良苗木;獲得脫毒苗;育種上應用;工廠化育苗。34思考練習什么是廣義的植物組織培養?什么是狹義的植物組織培養?什么是“外植體”?按照外植體的不同,植物組織培養可以分成幾類?比較常用的是哪些?植物組織培養有哪些特點?你認為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在當前的農業生產上有什么價值?為什么?12345單元二實驗設備和培養條件技能目標掌握組織培養實技能目標驗室的設計;掌握組織培養常用的實驗儀器設備及其使用方法;掌握調控組織培養的主要環境條件。123任務導入在進行植物組織培養工作之前,首先應對工作中需要哪些最基本的設備條件有個全面的了解,以便因地制宜地利用現有房屋,或新建、改建實驗室。實驗室的大小取決于工作的目的和規模。以工廠化生產為目的,實驗室規模太小,會限制生產,影響效率。在設計組織培養實驗室時,應按組織培養程序來設計,避免某些環節倒排,引起日后工作混亂。植物組織培養是在嚴格無菌的條件下進行的。要做到無菌的條件,需要一定的設備、器材和用具,同時還需要人工控制溫度、光照、濕度等培養條件。任務導入AGlimpseofPlantTissueCulture任務導入實驗室設置及儀器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性很強,無菌條件很高,要求有最基本的實驗設備條件及熟悉一般操作技術才可以進行。去分化再分化整個操作核心是無菌操作。
要點:設備設施、培養基、培養條件。
植物組織培養通常是外植體愈傷組織植株任務導入實驗室設計原則:保證無菌操作,達到工作方便,防止污染。實驗室組成:化學實驗室[準備室]、洗滌室、無菌室(接種室)、培養室、觀察室。任務導入圖1-12實驗室布局示意圖任務講解第一節實驗室第二節設備和器材第三節培養條件第一節實驗室實驗室要求
環境要求:理想的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室應該建立在安靜、清潔、遠離污染源的地方,最好在常年主風向的上風方向,盡量減少污染。規模化生產的實驗室最好建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便于產品的運送。實驗室的建設均需考慮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所從事的實驗的性質,即是生產性的還是研究性的,是基本層次的還是較高層次的;二是實驗室的規模,規模主要取決于經費和實驗性質。第一節實驗室
實驗室設置的基本原則是:科學、高效、經濟和實用。一個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室必須滿足3個基本的需要:實驗準備(培養基制備、器皿洗滌、培養基和培養器皿滅菌)、無菌操作和控制培養。此外,還可根據所從事的實驗要求來考慮輔助實驗室及其各種附加設施,使實驗室更加完善。第一節實驗室一、洗滌室洗滌室用于完成玻璃器皿等儀器的清洗、干燥和貯存。室內應配備大型水槽,最好是不銹鋼水槽。為防止碰壞玻璃器皿,可鋪墊橡膠。上下水道要暢通。備有塑料筐,用于運輸培養器皿。備有干燥架,用于放置干燥涮凈的培養器皿。視頻1-4洗滌第一節實驗室二、準備室準備室要求明亮、通風。在準備室內要完成培養基制備。負責母液、培養基的配制、分裝、包扎和高壓滅菌等工作。第一節實驗室(1)大型中央工作臺(2)藥品柜(3)普通冰箱(4)電子分析天平和托盤天平(5)電蒸餾水器(6)磁力攪拌器(7)電爐或電飯鍋、鋁鍋。(8)酸度計(pH計)(9)高壓滅菌鍋(10)光照培養箱或人工氣候箱(11)烘箱干燥洗凈的玻璃器皿,也可用于干熱滅菌。用于干燥需保持80-100℃;進行干熱滅菌需保持150℃,達1-3h。第一節實驗室圖1-13準備室設備(a)第一節實驗室電子分析天平電子精密天平圖1-14準備室設備(b)第一節實驗室圖1-15準備室設備(c)第一節實驗室三、無菌室(接種室)主要用于植物材料的消毒、接種、試管苗的轉接以及一切需要進行無菌操作的技術程序。主要設備:紫外燈、超凈工作臺、酒精燈、接種器械(接種鑷子、剪刀、解剖刀、接種針)等。接種室宜小不宜大,一般7~8平米,要求地面、天花板及四壁盡可能密閉光滑,易于清潔和消毒。配置拉動門,以減少開關門時的空氣擾動。接種室要求1~2盞紫外燈,用以照射滅菌。最好安裝一小型空調,使室溫可控,這樣可使門窗緊閉,減少與外界空氣對流。接種室應設有緩沖間,進入無菌操作室前在此更衣換鞋,以減少進出時帶入接種室雜菌。緩沖間最好也安一盞紫外燈。第一節實驗室圖1-16無菌室設備(a)第一節實驗室圖1-17無菌室設備(b)第一節實驗室圖1-18無菌室設備(c)第一節實驗室圖1-19無菌室設備(d)第一節實驗室圖1-20無菌室設備(e)第一節實驗室超靜工作臺圖1-21無菌室設備(f)第一節實驗室電子滅菌器電子火焰滅菌器圖1-22無菌室設備(g)第一節實驗室工作臺面圖1-23無菌室設備(h)第一節實驗室視頻1-5接種室操作第一節實驗室四、培養室培養室是將接種的材料進行培養生長的場所。培養室的大小可根據需要而定。其設計以充分利用空間和節省能源為原則。培養架大多由金屬制成,一般設5層,最低一層離地高約10cm,其他每層間隔30cm左右,培養架即高1.7m左右。培養架長度都是根據日光燈的長度而設計,如采用40W日光燈,則長1.3m,30W的長lm,寬度一般為60cm。第一節實驗室培養室最重要的因子是溫度,一般保持在20-27℃左右,安裝空調機。由于熱帶植物和寒帶植物等不同種類要求不同溫度,最好不同種類有不同的培養室。室內濕度也要求恒定,相對濕度以保持在70%-80%為好(視情況),可安裝加濕器(除濕機)。控制日光照時間可安裝定時開關鐘,一般需要每天光照10-16h。現代組培實驗室大多設計為采用天然太陽光照作為主要能源,這樣不但可以節省能源,而且組培苗接受太陽光生長良好,馴化易成活。圖1-24培養室設備(a)第一節實驗室第一節實驗室圖1-25培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腦卒中護理查房》課件
- 個人網上商店銷售平臺運營合作協議
- 返聘協議書書范本
- 建筑企業借款合同書
- 公司合并吸收轉讓協議書
- 生物醫藥市場分析與營銷試題
- 服裝店鋪協議書
- 月嫂定金協議書
- 軟件委托研發合同協議
- 通風排煙施工合同協議
-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簡歷
- 河南省銘瑋昊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00噸溴硝醇、100噸磺酰胺、200噸叔丁酯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 書畫藝術品買賣合同
- 小石獅【經典繪本】
- 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教程(高守平第2版)
- GB/T 25840-2010規定電氣設備部件(特別是接線端子)允許溫升的導則
- GB/T 12008.7-2010塑料聚醚多元醇第7部分:黏度的測定
- 投行業務二o一五年度經營績效考核辦法
- 心內科實習生規培手冊
- DB31T 685-2019 養老機構設施與服務要求
- 2021年蘇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