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遼寧省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遼寧省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遼寧省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遼寧省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遼寧省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遼寧省中考歷史模擬試卷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

1.良渚古城遺址于201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展現了一個以水稻作為農業經濟支撐的早期區域性

國家形態。與良渚古城遺址先民的農業經濟形態最相似的原始居民是()

A.元謀人B.山頂洞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2.秦、隋都是我國歷史上結束長期分裂局面、實現國家統一的朝代,其所創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對后世產

生了深遠影響。下列屬于秦、隋新創立的政治制度或機構的有()

①分封制②中央集權制度③科舉制④世襲制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3.20世紀20年代,南陽發現了《騎駱駝出行圖》的漢代畫像石。西漢桓寬在《鹽鐵論?崇禮》中寫道:“騾

驢瞥駝,北狄之常畜也。中國所鮮,外國賤之。”據此可以推斷出()

A.博望侯封于南陽的史實B.西漢時期中原氣候干燥

C.漢代中原物產種類單一D.絲綢之路促進物種交流

4.我國疆域版圖是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漸演進形成的。如圖所示疆域圖反映了()

素朝形勢圖西漢形勢圖唐朝前期和邊慧各族分布圖清啦域圖

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

C.政權并立與民族交融D.友好交往成為民族關系的主流

5.如圖是某同學歷史筆記上繪制的示意圖。由此推斷他學習的主題是()

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雅克薩之戰

設置伊犁將軍

冊封達賴'班禪鄭成功收復臺灣

設置駐藏大臣設置臺灣府

A.繁榮與開放的時代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6.“只是在封建制母體上‘嫁接’西方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的枝芽,其結果必然會出現許多畸形怪狀的產

兒。”材料評價的運動是()

A.洋務運動B.維新變法運動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

7.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開始的事件是()

A.武昌起義B.南昌起義C.秋收起義D.五四運動

8.20世紀以來,中華民族經歷了偉大的三個三十年的探索和實踐,中國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

年譜寫的歷史樂章的主題分別是()

知識小貼士:1919年五四運動;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79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2009年經

濟危機爆發,我國積極采取措施,帶動全球經濟復興。

A.民族覺醒、民族獨立、民族振興、民族崛起

B.民族覺醒、民族振興、民族獨立、民族崛起

C.民族覺醒、民族獨立、民族崛起、民族振興

D.民族振興、民族獨立、民族覺醒、民族崛起

9.據史書記載,(明初)太祖每天處理幾十件國事,到1385年每天要批閱的奏疏多達二百多件,處理國事

四百多件。由此可知,明太祖公務繁忙的主要原因是()

A.丞相制的廢除B.軍機處的設立C.錦衣衛的設立D.文字獄的興起

10.黃克武在《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中記載,“自1916年至1928年間,共發生140余次戰爭,如將小規

模武裝沖突算在內,僅四川一省就發生了400余次。”這反映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特征是()

A.獨裁專制、政治黑暗B.軍閥割據、國家分裂

C.軍閥混戰、社會動蕩D.列強侵略、分區占領

11.獨立戰爭勝利后,美國各州之間關稅壁壘的存在阻礙著經濟發展,“如果某州為了維護自己的政府和資

源而征收關稅,它的鄰近州就有許多誘惑去采取自由貿易制度,將更大份額的國內外貿易吸引到它那里去”

為此,美國政府()

A.組建大陸軍抗擊英國殖民者B.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

C.頒布綱領性文獻《獨立宣言》D.制定1787年美國憲法

12.有學者認為:“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期,對歐洲大陸來說是一個大動蕩的時代,同時也是歷史性變革

的時代。”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A.工業革命的迅猛擴展B.資本主義制度確立

C.世界殖民體系形成D.殖民地被瓜分完畢

13.今年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

誕生,關于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認識正確的有()

①成為世界無產階級斗爭的理論指導

②為法國大革命提供了科學依據|1

③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④為如何改善資本主義提供了依據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

14.新中國成立之際,新政協籌備會向社會發出征集國旗圖稿的通知,平均每天收到國內外100多幅國旗圖

稿,設計者以工人和職員最多。這主要反映出新中國的成立()

A.得到人民廣泛支持B.激發了人民建設熱情

C.受到國際普遍歡迎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務

15.“由于他的努力,精神運動取代了武裝暴動,祈禱取代了槍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的炸彈爆炸聲”。

材料中的“他”()

A.領導拉丁美洲贏得獨立B.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

C.領導墨西哥改革鞏固成果D.迫使英國承認埃及獨立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

16.經濟的發展水平與人們的社會生活緊密相關。按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唐朝詩人創作了大量詩歌,譜寫了絲路明珠長安的繁華。俯瞰長安城,“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

街如種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門向晚茶商鬧,橋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宮殿上,“萬國衣

冠拜冕旅(借指皇帝)”。考試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讀書人,“喧喧車馬欲朝天,人探東堂榜己懸”。婦女

引領著時尚,“女為胡婦學胡妝……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竟紛泊”。

-據《以詩證史-以唐詩看唐都長安的繁華》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以長安為例,歸納唐朝繁盛的表現。(不少于3點)

材料二:

“蘇湖熟,天下足”-宋代諺語

“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東京夢華錄》

“今朝半醉歸草市,指點青簾上酒樓”-陸游《雜賦》

“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宋史》

宋代海外貿易圖

(2)材料二的各種史料反映了宋代哪些經濟信息?(不少于3條)

材料三:組圖

圖一《清明上河圖》局部圖二開封大相國寺圖三宋代老百姓去瓦子

都市街景觀看表演

(3)根據所學指出組圖中圖一、二反映了宋代什么社會現象?圖三反映了宋代什么社會現象?分析這兩種現

象之間有何內在聯系?

(4)節日習俗是社會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宋代商品經濟的繁榮為節日注入了新的內容。今天的傳統節日元

宵節等在宋代都有了,并且成為當時文人墨客抒發情感的重要主題。請在下表相應位置填上對應的節日。

詩詞傳統節日

明月到今宵,長是不如人約。[宋]辛棄疾0_______

三宮催解粽,妝罷未天明。[宋]李清照②______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宋]王安石③_______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宋]歐陽修④_______

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甲午戰爭之后,士大夫開始非常自覺而積極地改變,以期回應“西潮”的挑戰。1895年以后,康

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的思想,已經''與自強運動時期頗不相同”;為了挽救危亡,他們引入了進化

理論,為自己的政治行為尋找新的正當性依據。

——摘編自王建朗、黃克武《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

(1)根據材料一,指出“士大夫開始自覺改變”的原因。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康有為等人與“自

強運動”倡導者的不同主張。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對資本主義現代化方案的實踐。對于這一方案,李大釗先知先覺。1913年,他就撰文

指出:“所謂民政者,少數豪暴狡獨者之專政,非吾民自主之政也;民權者,少數豪暴狡猙者之竊權,非

吾民自得之權也”。軍閥割據一方,“各省儼同異國,痛癢不關”。……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后,中

國先進知識分子,不斷探索,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李大釗是大力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

——摘編自劉渠景《論李大釗對中國現代化的反思與重構》

(2)根據材料二,歸納李大釗對“資本主義現代化方案”缺陷的認識。結合所學知識,概述辛亥革命對當時

中國政治變革的積極意義。

(3)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康有為、李大釗等進步人士宣傳新思想的根本目的。

18.改革開放是推動中國發展的重要動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首先

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們才能正確地以馬列主

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解決過去遺留的問題,解決新出

現的一系列問題……

——節選自鄧小平在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的

講話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會場

(1)據材料一及所學,指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背景,及作出的歷史性決策。

材料二:中國的經濟改革選擇了一條漸進式的改革道路。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84年在農村改革成功的基

礎上,城市體制增量改革全面推開,經濟體制改革開始了“體制外市場化”階段。1992年至今,中國進入

了一個整體協調改革時期。

——摘編自張平、楠玉《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增長與結構變革》

⑵據材料二,歸納中國漸進式改革的特點。

材料三:今天,我們有條件、有責任也有義務站在世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世界各國人民福祉的高度來部

署中國的對外開放舉措,來引領世界經濟潮流、塑造和完善國際經濟體制。

——摘編自裴長洪、劉洪愧《習近平新時代對外開放思想的經濟學分析》

(3)據材料三及所學,列舉體現中國“引領世界經濟潮流、塑造和完善國際經濟體制”的措施。

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

材料:在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中,中華民族一直追求和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的堅定理念。近代以來,

隨著清王朝被推翻和共和政體的建立。中華民國政府開始致力于外交上的建設和尋求外交上的平等地

位……中國共產黨到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指出中國共產黨的外交目標是維護世界和亞太地區的和平,在本

國獨立的基礎上堅決支持周邊國家實現民族獨主的立場。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在繼承了馬克思主義

國際關系思想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革命的實踐經驗,根據世界體系的動態變化、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三個世界”、“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下的國際關系理念,“新型國際關系理論”與構建“人類命運共

同體”等國際關系思想。

——摘編自唐詩《中國和平外交政策演進歷程及基本經驗研究》

(1)根據材料,列出2個中國古代追求和傳承和平、和睦、和諧理念的外交史實。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華民國政府和中共七大提出外交目標的歷史背景。

(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新中國外交歷程的認識。(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

120字左右)

答案和解析

1.D

【解析】良渚文化的年代為距今5300-4300年,持續發展約1000年,分布于長江下游一帶,共發現了136

個遺址。良渚古城遺址,是長江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約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

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長江流域農耕文明的代表。故與良渚古城遺址先民的農業經濟形態最相似的

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居民。選項D符合題意。

故選:D。

2.C

【解析】夏朝創立世襲制;西周實行分封制;秦朝創立中央集權制度;隋朝創立科舉制。

故選:Co

3.D

【解析】根據題干可知,《鹽鐵論》記載騾、驢、駱駝是北狄(北方游牧民族)的常見牲畜,而中原“所

鮮”(罕見),說明這些物種最初并非中原本土產物。駱駝作為西域及北方地區的典型牲畜,能傳入中原

并成為藝術題材,需借助跨區域的交流渠道。西漢張騫通西域后,絲綢之路逐漸成為東西方物質、文化交

往的重要紐帶,促進了物種(如駱駝)的傳播,D項正確;博望侯(張騫)封于南陽與題干中駱駝畫像石

無直接關聯,且封地史實并非材料重點,排除A項;駱駝適應干旱環境,但材料未提及中原氣候干燥,反

而強調駱駝是外來物種,排除B項;中國“所鮮”僅說明駱駝等物種稀少,不能推斷物產單一,排除C項。

故選:D。

4.B

【解析】觀察題干圖片“秦朝形勢圖”“西漢形勢圖”“唐朝前期和邊疆各族分布圖”“清朝疆域圖”可

知,題干疆域圖反映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o

5.D

【解析】A.繁榮與開放的時代是隋唐時期社會特征,排除A項;

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是秦漢時期社會特征,排除B項;

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特征,排除C項;

D.根據歷史筆記示意圖可知,在新疆地區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在西藏地區冊封達賴、班

禪,設置駐藏大臣;東北地區雅克薩之戰;東南臺灣鄭成功收復臺灣,設置臺灣府等,這些都是清朝對邊

疆地區的管理措施。此時期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時期,D項正確。

故選:D。

6.A

【解析】A.根據題干中“只是在封建制母體上‘嫁接'西方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的枝芽,其結果必然會出

現許多畸形怪狀的產兒。”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一些比較開明的官員,

主張利用西方先進技術,強兵富國,維護清王朝的統治。因此,題干中在封建制母體上‘嫁接'西方資本

主義的生產方式的枝芽指的是學習西方技術的洋務運動,符合題意。

B.維新變法運動是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憲政體,排除。

C.辛亥革命是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共和政體,排除。

D.新文化運動是學習西方的思想,排除。

故選:Ao

7.B

【解析】1927年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

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故選:Bo

8.A

【解析】1919年的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愛國革命運動,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

國的傳播,標志著中國人民的民族覺醒。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結束了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壓迫中國、

欺凌奴役中國人民的歷史,實現了民族獨立。1979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

時期,中國經濟不斷發展,這是民族振興的階段。2009年在經濟危機爆發的情況下,我國積極采取措施帶

動全球經濟復興,展現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作用,體現了民族崛起,A正確;1979年是民族振興階

段,1949年是民族獨立階段,該選項順序錯誤,B錯誤;1979-2009年主要體現民族振興,2009年開始更突

出民族崛起,C項順序錯誤,C錯誤;1919年是民族覺醒,不是民族振興;1949年是民族獨立,D項順序

錯誤,D錯誤。

故選:Ao

9.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太祖為進一步集中權力,廢除了以往長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書省,提升

吏、戶、禮、兵、開k工六部的職權,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這導致全國政務都由皇帝一人負責,皇

帝政務負擔加重,A項正確;清朝雍正帝設立軍機處,排除B項;錦衣衛是為了監視官民而設置的,排除C

項;文字獄是加強思想控制的措施,與題干無關,排除D項。

故選:Ao

10.C

【解析】從“自1916年至1928年間,共發生140余次戰爭,如將小規模武裝沖突算在內,僅四川一省就發

生了400余次”可以看出,這一時期戰爭頻繁發生。頻繁的戰爭必然會使社會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態,反映

了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軍閥混戰、社會動蕩的政治特征,C項符合題意;獨裁專制、政治黑暗主要強調的是北

洋軍閥對內實行專制統治,限制民主等方面,題干中主要描述的是戰爭頻發的狀況,并沒有直接體現獨裁

專制在政治制度、民主權利限制等方面的內容,排除A項;軍閥割據、國家分裂側重于強調各軍閥占據不

同地區,形成分裂局面,但題干重點突出的是戰爭次數多,雖然割據可能導致戰爭,但題干更強調戰爭帶

來的社會影響,排除B項;題干中并沒有提及列強侵略以及列強對中國分區占領的相關內容,主要圍繞國

內軍閥之間的戰爭展開,排除D項。

故選:Co

11.D

【解析】據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美國剛剛成立初期,各州之間權力比較大,都在貿易方面存在著壁壘,

體現了當時美國邦聯政府,中央軟弱無力。為此,美國政府制定1787年美國憲法,實行聯邦制,明確規定

聯邦的權力高于各州權力。D符合題意。組建大陸軍抗擊英國殖民者是美國的獨立戰爭,排除A。建立君

主立憲制政體的是英國,排除B。頒布綱領性文獻《獨立宣言》是美國的獨立戰爭,《獨立宣言》的發表

標志著美國誕生。排除C。

故選:D。

12.A

【解析】據材料“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期,對歐洲大陸來說是一個大動蕩的時代,同時也是歷史性變革的

時代”結合所學可知,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期,這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間,18世紀六十年代英國開始工業

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大幅度提升,推動了歷史性變革,人類進入“蒸汽時代”,之后法國、美國進行了

工業革命,A項正確;資本主義制度初步確立時間是17、18世紀,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世界殖民

體系形成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時間不符,排除C項;殖民地被瓜分完畢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時間

不符,排除D項。

故選:Ao

13.D

【解析】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在倫敦正式出版,標志著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作指導,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進入一個

新的歷史時期。故D符合題意;法國大革命發生在18世紀。《共產黨宣言》指出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

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故②④說法錯誤,排除含有②④的ABC。

故選:D。

14.A

【解析】根據題干“……新政協籌備會向社會發出征集國旗圖稿的通知,平均每天收到國內外100多幅國

旗圖稿,設計者以工人和職員最多”可知,這主要反映出新中國的成立得到人民廣泛支持。故A正確;題

干材料說明“國旗圖稿的設計人員多”,與人民建設熱情和受到國際普遍歡迎無關,排除BC;題干材料沒

有涉及完成了民主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