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1.060.01
CCSC05
中華口腔醫學會
團體標準
T/CHSA010—2023
恒牙拔牙術臨床操作規范
Operationspecificationofpermanenttoothexaction
2023-05-19發布2023-06-01實施
中華口腔醫學會發布
T/CHSA010—2023
恒牙拔牙術臨床操作規范
1范圍
本規范明確了口腔拔牙患者診治流程、預防性用藥原則、醫師拔牙器械選擇以及常規、復雜與阻生
牙拔除術的規范化操作流程。
本規范適用于口腔執業醫師對牙拔除術規范化操作,也可供其他有關口腔助理醫師、護理人員的參
考使用。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T/CHSA008-2022口腔門診笑氣-氧氣吸入鎮靜技術操作指南
T/CHSA013-2020口腔四手操作技術規范
T/CHSA021-2023口腔局部麻醉操作規范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常規牙拔除術uncomplicatedexodontia
也稱為普通牙拔牙術,是指采用常規(普通)拔牙器械對簡單牙或牙根進行拔除的技術。
復雜牙拔除術complicatedexodontia
也稱為外科牙拔牙術,是指采用常規及外科拔牙器械,通過外科技術(切開、翻瓣、去骨增隙、分
割牙齒或僅通過分割牙齒的方法)對復雜牙或牙根進行拔除的技術。
阻生牙拔除術exodontiaofimpactedteeth
由于鄰牙、骨或軟組織的阻礙而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阻生牙拔
除術是指采用外科方法對這類患牙進行拔除的技術。
4術前檢查和評估[7]
根據患者(或監護人)的主訴、病史、臨床檢查及輔助檢查結果,對患牙做出明確診斷。問診和檢
查結果應記錄在病歷中。
綜合評估患者全身狀況(對患有系統性疾病的患者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心電圖、血常規、肝腎功能、
血糖、凝血功能、甲狀腺功能等檢查)。對患者進行口腔臨床檢查,通過檢查患者的張口度、患牙位置、
松動度、牙冠狀況、鄰牙情況對患牙進行初步診斷。如確定拔牙,應根據患牙拔除復雜程度囑患者拍攝
根尖片或RVG、曲面斷層或錐形束CT,詳細了解患牙與鄰牙的關系、患牙與重要解剖結構(如上頜磨牙
與上頜竇底、下頜磨牙與下頜管等)之間的關系、牙根的結構(牙根數目、牙根彎曲度及分叉程度、牙
根形狀、牙根大小、根面齲、牙根吸收、根管治療等)、周圍骨組織(骨密度、根尖病變、牙周膜間隙、
根骨粘連等頜骨內病變)情況,與臨床檢查相結合準確判斷患牙拔除的難度并制定合理的手術計劃。
5拔牙術前與患者溝通
1
T/CHSA010—2023
術前應與患者(或監護人)充分溝通,使之理解治療相關內容、預期結果、治療風險及所需費用等,
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或在病歷中包含相關內容)。
6器械準備
常規牙拔除術器械
牙鉗、牙挺、牙齦分離器、口鏡、鑷子、刮匙、頰拉鉤、吸引器。
復雜牙拔除術器械
除常規牙拔除術器械外,還包括:氣動或電動外科微動力系統(外科專用切割手機、超聲骨刀、電
動手機等)、刀柄、刀片、血管鉗、骨膜分離器、持針器、剪刀、縫合針線、開口頜墊。
阻生牙拔除術器械
同復雜牙拔除術器械。
7焦慮及疼痛控制
焦慮控制
對于絕大多數患者來說,通過醫患溝通即可達到控制焦慮的目的。如果患者過于焦慮,則需要使用
口服藥物或笑氣吸入輔助處理,嚴重的需要靜脈鎮靜,詳見T/CHSA008-2022口腔門診笑氣-氧氣吸入
鎮靜技術操作指南。
術中疼痛控制
選擇合適的口腔局部麻醉藥物及麻醉方法對局部骨組織和軟組織實施麻醉,詳見T/CHSA021-2023
口腔局部麻醉規范。
術后疼痛控制
如手術創傷較大(翻瓣、去骨),術后可使用口服鎮痛藥物。
8感染控制[8-9]
實施拔牙術時,須全程遵循外科無菌要求。
a)無菌器械的使用:佩戴無菌手套,使用一次性或消毒滅菌器械,單人單次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b)術區感染控制:術前患者含漱漱口水,或醫生用碘伏等對術區表面進行消毒。
c)對于創傷較大的拔牙操作可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
d)對于糖尿病患者、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及拔除急性感染期的患牙,除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外,術
后須繼續使用抗菌藥物3-5天。
e)預防性抗菌藥物的選擇:根據病人藥物過敏情況,選擇安全、無過敏史的廣譜抗菌藥物及抗厭
氧菌藥物。
f)預防性抗菌藥物的使用方法:術前半小時口服或靜脈滴注。
9手術體位及四手操作
術者位于患者的右前方或右后方,前臂與地平面平行,肘部與患牙平齊。助手位于患者左側。操作
時患者采取仰臥位或半仰臥位。四手操作詳見T/CHSA013-2020口腔四手操作技術規范。
10常規牙拔除術
適應證[6,10]
2
T/CHSA010—2023
a)牙體病損:牙體組織齲壞或破壞嚴重、用現有的保留天然牙前提下的常用修復手段已無法恢復
形態和功能的患牙可以拔除,如齲壞至齦下的殘根、缺損至牙槽嵴根方的殘冠等。
b)根尖周病:根尖周病變不能用根管治療、根尖手術等方法治愈的患牙。
c)牙周病:重度牙周病損(III期以上、C級),牙周治療預后不佳者。
d)牙外傷:冠根折至齦下的患牙。應依據斷面位于齦下的位置、松動度、牙周組織狀況、固定條
件等綜合考慮是否拔除。松動、移位、脫位的患牙應依據松動度、牙周組織狀況、固定條件、
恢復效果等綜合考慮是否拔除。
e)錯位牙:影響功能、美觀、造成鄰近組織病變或鄰牙齲壞、食物嵌塞、不能用正畸等方法恢復
正常位置者;或者在義齒修復時妨礙義齒就位者。
f)額外牙:引起正常牙的萌出障礙或錯位,或造成錯頜畸形,或影響美觀者。
g)滯留乳牙:影響恒牙萌出者。
h)意向性拔除:因正畸、正頜、義齒修復等治療需要拔除的牙;骨折、囊腫或良性腫瘤累及且可
能影響治療效果的牙;因惡性腫瘤放療需要拔除的牙。
i)病灶牙:引起頜骨骨髓炎、牙源性上頜竇炎等局部病變且不能通過治療得以保留的病灶牙;可
能引起亞急性心內膜炎、腎炎、虹膜睫狀體炎及可能因壓迫局部神經引起疼痛等的患牙須經相
關專科醫師會診并建議后可拔除。
禁忌證[6,10]
10.2.1全身性禁忌證
a)心臟病:
1)半年內發生心肌梗死者;
2)近期心絞痛頻繁發作者;
3)心功能III-IV級或有端坐呼吸、發紺、頸靜脈怒張、下肢浮腫等癥狀者;
4)心臟病合并未能控制的高血壓;
5)有III度或II度II型房室傳導阻滯、雙束支阻滯、阿-斯綜合征病史者。
b)高血壓:血壓高于23.9/13.3kPa(180/100mmHg)的患者。
c)血液系統疾病:
1)貧血:血紅蛋白在80g/L(8g/dl)以下,血細胞比容在0.30以下者;
2)白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周圍血白細胞<4×109/L,粒細胞絕對計數<1×109/L;
3)白血病:急性、慢性白血病未控制者;
4)惡性淋巴瘤;
5)出血性疾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患者。
d)糖尿病:空腹血糖在8.88mmol/L(160mg/dl)以上者。
e)甲狀腺功能亢進:靜息脈搏在100次/min以上,基礎代謝率在+20%以上。
f)腎臟疾病:各類急性腎病及終末期腎病。
g)肝炎:急性肝炎期。
h)長期使用抗凝藥物且凝血功能異常者。
i)長期接受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者。
j)神經精神疾患及智障患者。
k)長期使用化學治療藥物的患者:如使用抗骨吸收類藥物(雙膦酸鹽類藥物等)、抗血管生成類藥
物(貝伐單抗等)等。
這些禁忌證具有相對性,這類患者應全面評估權衡拔牙的受益與承擔的風險,必要時應由口腔外科
醫師在監護、鎮靜、完備的圍手術期治療或住院條件下施行手術。
10.2.2局部禁忌證
a)放療史:對位于照射區內的患牙,如必須拔除,要減少創傷,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預防和控制感
染。
b)惡性腫瘤:如患牙位于惡性腫瘤中或已被腫瘤累及,一般應與腫瘤一并切除。
3
T/CHSA010—2023
c)口腔頜面部感染急性期:急性炎癥期應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患牙已高度松動;拔牙有助于引流
及炎癥局限時,在抗菌藥物控制下拔除。
10.2.3其他原因不宜拔牙者
操作要點[6,10-13]
10.3.1分離牙齦
將牙齦分離器沿齦溝緊貼牙面插入直抵牙槽嵴頂,為避免分離器滑脫損傷牙齦,操作時應用手指抵
住鄰牙作為支點。先在患牙唇(頰)側沿牙槽嵴頂做近、遠中滑動將牙齦徹底分離,再在患牙舌(腭)
側沿牙槽嵴頂做近、遠中滑動將牙齦徹底分離,最后分離近、遠中鄰面牙齦。
10.3.2拔除患牙
a)鉗拔法:牙鉗是牙拔除術的首選器械。選用標準、合適的拔牙鉗(牙鉗、根鉗或殘根鉗)沿患
牙的唇(頰)、腭(舌)側表面由外形高點滑入齦溝,插入至牙槽嵴頂,避免誤夾牙齦,保持
鉗喙與牙長軸方向一致,通過搖動、扭轉、牽引等力量使患牙松動,并沿阻力最小的方向脫位
拔除患牙,以避免損傷鄰牙或對牙。在使用牙鉗使牙齒松動脫位的過程中,推薦使用“八字扭
轉法”,但應注意控制扭轉的角度、力度和頻率。
b)八字扭轉拔牙法:是指使用牙鉗通過雙向扭轉力拔除患牙的一種方法。即牙鉗夾持患牙后,根
據牙根數目、形態、牙周膜及牙髓活力狀況等先以一定初始角度向唇(頰)側方向扭轉施力,
停留數秒后回到原位;再以一定角度向舌(腭)側方向扭轉施力,并停留數秒;在雙向扭轉過
方脫位完成拔除。
c)挺拔法:雖然牙鉗是牙拔除術的首選器械,但是對于上頜第三磨牙以及一些殘根、殘冠等無法
使用牙鉗直接拔除的患牙,可以考慮使用牙挺拔除。選用標準、合適的拔牙挺(牙挺、根挺或
根尖挺)從患牙牙周骨質較厚一側沿患牙表面楔入至牙根與牙槽骨之間的牙周間隙內,通過輕
微的旋轉力量達到挺松或挺出患牙的目的。牙挺使用時,必須遵循下列原則:①不能以鄰牙作
支點,除非鄰牙亦需同時拔除;②除拔除阻生牙或頰側需去骨者外,齦緣水平處的頰側骨板一
般不應作為支點;③齦緣水平處的舌側骨板,也不應作為支點;④操作中應注意保護。必須以
手指保護,以防牙挺滑脫傷及鄰近組織;⑤用力必須有控制,不得使用暴力,挺刃的用力方向
必須準確。
d)聯合使用牙挺、牙鉗拔除患牙:對于一些死髓牙、殘根、殘冠等無法使用牙鉗直接拔除、亦無
法僅憑牙挺拔除的牙,可先使用牙挺挺松后再改用牙鉗拔除。以達到最小創傷下拔除患牙,并
可防止牙滑脫造成誤吸。
10.3.3拔牙窩的檢查與處理
上述每一步進行前都應仔細核對牙位,即使牙齒已經完全拔除,此時也應再次核對牙位。此外,還
應注意檢查拔除的患牙牙根是否完整,牙根數目是否符合該牙的解剖規律,牙齦有無撕裂,牙槽骨有無
折斷,有無過高/銳利的骨嵴、骨壁,以及牙槽窩內有無牙石、牙片、骨片、炎性肉芽組織等,并用刮
匙或吸引器清理異物及炎性肉芽組織等。若因頰(唇)舌(腭)向搖動導致牙槽窩擴大,可用手指從頰舌向
輕輕擠壓牙槽窩骨壁使其恢復原來形態,無擴張的牙槽窩則無需復位處理。
10.3.4拔牙窩充填止血
通常情況下,常規牙拔除術后拔牙窩無需充填止血材料,但是對于長期服用抗凝劑、高血壓等拔牙
后有出血傾向的患者可以在拔牙窩內充填止血材料。
10.3.5咬棉條止血
將棉條(棉球或紗布塊等)覆蓋在拔牙創表面,囑患者咬住止血。
11復雜牙拔除術
適應證[6,10]
4
T/CHSA010—2023
符合常規牙拔除術的患牙,出現以下情況應采用復雜牙拔除術:
a)牙冠脆性增加:因齲壞、修復體、死髓牙等原因導致的牙冠脆性增加;
b)牙根異常:多根、額外根、特長根、長細根、彎根、肥大根、U形根、根分叉高且根間距大、
牙髓治療后的牙根、有內或外吸收的牙根以及根尖彎曲;
c)牙周圍組織異常:患牙周圍牙槽骨骨質較厚且致密,牙周膜消失或根骨發生粘連;
d)患牙與重要解剖結構關系密切:患牙根尖與上頜竇或下頜管貼近且根分叉大或牙根彎曲;
e)年齡較大患者的死髓牙:老年人骨質致密,加之死髓牙常導致牙槽骨粘連;
f)患牙牙冠磨損嚴重:患牙牙冠表面嚴重磨損不僅導致牙冠變短,還會使根尖骨質致密甚至根骨
粘連。
禁忌證[6,10]
見10常規牙拔除術。
操作要點[6,10-13]
根據是否需要切開、翻瓣和分切牙齒,復雜牙拔除術可以大致分為3種類型(表1)。其中最為復雜
的情況需要切開、翻瓣、切割患牙、分塊拔除患牙、拔牙窩檢查與清理、縫合傷口、咬棉條止血七步。
有時可能需要去骨和增隙(其方法參照阻生牙拔除術),但除第三磨牙外,為保存最大骨量,其他患牙
拔除過程中應慎重去骨。
表1復雜牙拔除術三種類型
僅需要分切患牙僅需要切開、翻瓣既需要切開、翻瓣又需要分切患牙
(1)分切患牙(1)切開(1)切開
(2)分塊拔除患牙(2)翻瓣(2)翻瓣
(3)拔牙窩檢查與清理(3)拔除患牙(3)分切患牙
(4)咬棉條止血(4)拔牙窩檢查與清理(4)分塊拔除患牙
(5)縫合傷口(5)拔牙窩檢查與清理
(6)咬棉條止血(6)縫合傷口
(7)咬棉條止血
11.3.1切開
用手術刀在牙齦溝內抵住骨面,從患牙前2個牙位至患牙后1個牙位沿牙齦溝切開黏骨膜,以便充分
暴露術野和避免軟組織瓣的撕裂。隨著術者熟練程度和操作經驗的增加,可以根據患牙的位置和難易程
度縮短切口,甚至只切開患牙近、遠中的牙齦乳頭。
11.3.2翻瓣
將骨膜分離器銳端插入牙齦乳頭下方,旋轉分離器使牙齦乳頭與骨面分離,再沿牙槽嵴頂推進至下
一個牙齦乳頭后重復上述操作,直至將整個切口黏骨膜瓣全層翻開。
11.3.3分牙
采用外科微動力系統進行分牙。多根牙分牙的主要目的是將牙齒分為多個單根牙,所以分切深度應
達根分叉;單根牙分牙的目的是減少阻力,為牙齒脫位提供空間。分割患牙后將牙挺(或其他分牙器械)
插入分割間隙中旋轉,將患牙分為數瓣。
11.3.4分塊拔除患牙
分塊拔除時,應首先拔除容易脫位的部分,如近中牙體組織容易脫位,則將牙挺插入患牙近中間隙
中,挺松近中部分,用根鉗夾住患牙近中部分,輕微旋轉并搖動后拔除。然后用牙挺插入患牙遠中間隙,
向近中挺松患牙后用牙鉗夾出。
11.3.5拔牙窩的檢查與清理
方法同常規牙拔除術。
11.3.6縫合傷口
5
T/CHSA010—2023
復雜牙拔出后傷口不可能也不需要完全拉攏縫合,只要將翻瓣的組織復位即可。
11.3.7咬棉條止血
方法同常規牙拔除術。
12阻生牙拔除術
適應證[6,10]
a)引起冠周炎反復發作或冠周炎經反復治療無效的阻生牙。
b)阻生牙齲壞及導致鄰牙齲壞。
c)阻生牙壓迫導致鄰牙牙根吸收。
d)因阻生牙導致鄰牙牙周組織破壞。
e)阻生牙導致牙源性囊腫或腫瘤。
f)因正畸治療需要拔除的阻生牙。
g)可能為顳下頜關節紊亂病誘因的阻生牙。
h)因完全骨阻生而被疑為原因不明的神經痛或病灶牙者。
i)正頜手術需要。
禁忌證[6,10]
阻生牙拔除的禁忌證與“常規牙拔除術”相同。當阻生第三磨牙處于下列情況可考慮保留:
a);
b)第二磨牙已缺失或因病損無法保留時,第三磨牙近中傾斜角度不超過45°者;如第三磨牙牙
根未完全形成,可自行前移替代第二磨牙者;
c)鄰牙齲壞可治療,但骨質缺損過多,拔除阻生牙后可能導致鄰牙嚴重松動,可同時保留鄰牙和
阻生牙;
d)完全埋藏于骨內無癥狀的阻生牙,與鄰牙牙周無相通,可暫時保留觀察;
e)阻生牙完整,其他牙齒因病損無法保留時,可將牙移植到其他牙齒處;
f)磨牙齲壞無法保留,拔除磨牙后,間隙可能隨牙齒的自然調整或配合正畸治療而消失,第三磨
牙頰舌位除外;
g)阻生牙本身非病灶牙時,如果阻生牙的拔除會造成其周圍神經、牙齒或原有修復體的損傷,可
保留觀察。
操作要點[6,10-14]
12.3.1下頜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方法及步驟
12.3.1.1切開
切開時,頰拉鉤牽拉頰部顯露術區并繃緊切開部位的牙齦組織,使用手術刀直達骨面全層切開黏骨
膜。遠中切口:從遠中外斜嵴向前切至阻生牙遠中夾角處,偏頰側切開。袋型切口:在遠中切口的基礎
上沿阻生牙頰側牙齦溝向前切開至第二磨牙近中處,在切至第二磨牙遠中牙齦乳頭時應使刀片緊貼牙
面沿牙面弧度切入牙齦乳頭下方,勿損傷牙齦乳頭。對于埋藏位置較深的患牙,為了顯露清晰,可將袋
型切口延伸至第一磨牙近中,亦可考慮在第二或第一磨牙頰側做縱向附加切口形成三角瓣。
12.3.1.2翻瓣
將骨膜剝離器刃緣朝向骨面插入到骨膜與牙槽骨之間,從切口前端開始,先旋轉分離牙齦乳頭,再
沿牙槽骨表面向后推進,要確保黏骨膜瓣全層分離。翻瓣的范圍原則上以顯露術區即可,組織瓣翻開后
將頰拉鉤置于組織瓣與術區之間,使組織瓣得以保護并可充分顯露術區。當牙冠舌側仍有軟組織覆蓋,
可將軟組織翻開即可,術中骨膜剝離器牽拉保護。
12.3.1.3去骨、增隙
6
T/CHSA010—2023
采用外科微動力系統直視下去骨,解除骨阻力,根據患牙拔除難度以及牙冠的切割方式確定去骨量
(通常僅去除牙冠冠方骨質)。增隙時切割鉆或超聲骨刀的刀頭緊貼牙齒表面在患牙頰側和/或遠中磨
出溝槽,將患牙和骨壁分離,盡可能顯露牙冠的最大周徑、如需分牙增隙深度應達患牙根分叉處,但注
意盡量保持頰側皮質骨高度。
12.3.1.4分割牙齒
采用外科微動力系統,直視下對牙體進行分割以解除鄰牙阻力、減小根部骨阻力。分割牙齒的方法
很多,但無論采用何種方法,均應以盡量微創的方法分割牙齒。比如,垂直阻生牙和近中阻生牙可采用
正中分割,將患牙分成近、遠中兩部分;水平阻生牙則可通過截冠、分根的方式分割牙齒。但應注意牙
冠舌側非常接近舌側骨板,且舌側骨板較薄,為避免損傷舌側軟組織及舌神經,切割時牙冠舌側建議保
留少量牙體組織。
12.3.1.5拔除患牙
當阻力解除后,冠根阻力不大的患牙,可用常規牙鉗和牙挺拔除;冠根阻力較大時可再次增隙,將
牙挺插入間隙中拔除患牙。牙根的拔除:單根牙將牙挺插入增隙的間隙中沿牙體長軸方向挺出牙根,雙
根或多根牙將牙挺插入分開的牙根中輕微旋轉挺松牙根依次拔除。拔除過程中出現斷根,根據斷根的大
小酌情處理。較大的牙根可在牙根周圍增隙后拔除,增隙時注意切割深度和位置,避免下牙槽神經的損
傷;較小的牙根可采用球鉆磨除;小牙根或緊鄰下牙槽神經可觀察不予處理。
12.3.1.6拔牙窩的檢查與清理
除同常規牙拔除術的檢查外,還應注意使用生理鹽水沖洗拔牙窩或用吸引器吸出牙槽窩內的碎片
或碎屑,清除粘連在軟組織上的碎片,刮除牙槽窩內殘余牙囊組織。
12.3.1.7傷口縫合
復位組織瓣,縫合傷口。如果拔牙創滲血較多,縫合時不宜過于嚴密,利于引流,防止術后腫脹和
血腫的形成。
12.3.1.8咬棉條止血
方法同常規牙拔除術。
12.3.2下頜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注意事項
a)順利拔除阻生牙的關鍵是去除阻力。下頜阻生第三磨牙的阻力通常來源于軟組織、鄰牙及骨
(包括冠部骨阻力和根部骨阻力),需要通過切開、翻瓣、去骨、增隙,分割牙齒等方式去除。
b)去骨及分牙時可產生牙碎片或骨碎片,應注意檢查并清除。
c)拔牙后應探查有無肉芽腫,如有應予刮除。
d)鄰牙遠中牙頸部,特別是在有齲洞時,有食物殘渣及牙壞死組織等存留,拔牙后應將其清除。
e)拔牙后應將擴大的牙槽窩壓縮復位。
f)去骨后如有銳利骨緣存在,應以外科專用切割手機或咬骨鉗、骨銼修整。
g)術中切勿使用暴力,以避免舌側骨板和下頜體的意外骨折。
h)術中要避免舌神經的損傷,因舌神經位于舌側軟組織內,可能平行于牙槽嵴頂行走,所以在去
骨和分切患牙時,要避免損傷舌側的骨組織和軟組織。
i)復雜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常有腫脹、疼痛、開口困難、吞咽疼痛等現象。拔除后可立即給予
冰袋冷敷,并給以消炎、止痛藥物。
12.3.3其他部位阻生牙拔除術
無論是下頜阻生第三磨牙,還是其他部位阻生牙拔除,二者之間雖然在切口設計、分牙方案等操作
細節上存在顯著差異,但其本質均是通過切開、翻瓣、去骨、分牙等手段,去除來自軟組織、骨組織、
鄰牙及牙根的阻力,以相對小的創傷,安全、高效地拔除患牙,其規范化操作流程亦基本相同。
13術后醫囑和護理要點[15]
7
T/CHSA010—2023
術后在創口處放置棉條(或棉球、紗布),咬緊30-45分鐘后觀察創口是否出血。可在術后立即使
用紗布包裹冰袋置于拔牙部位的相應面部,間斷冷敷術區24小時以減輕術后腫脹。術后2-3小時可進食,
進食溫涼稀軟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過熱食物。拔牙后24小時內不刷牙、不漱口、不要用拔牙側咀嚼食
物、不要頻繁舔舐傷口,切忌反復吸吮,勿使用吸管,不吸煙、不劇烈運動以免破壞血凝塊。術后面部
腫脹或有淤青者,可在48小時后間斷熱敷。術后如有任何異常反應及時聯系經治醫生或復診,術后一周
拆除縫線。
8
T/CHSA010—2023
參考文獻
[1]J.ThomasLambrecht.Oralandimpantsurgery[M].London:QuintessencePublishingCo.Ltd,2009.
[2]LarsAndersson.Oralandmaxillofacialsurgery[M].Lowa:Wiley-Blackwell,2010.
[3]LarryJ.Peterson.Oralandmaxill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如何利用技術優化在線課程設計
- 教育產業的商業模式與政策趨勢
- 2024年江蘇省無錫市三校數學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大數據與生物信息學(含操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福建省龍巖市北城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中醫骨傷科基礎實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建筑結構及選型》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果樹育種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2025屆九上數學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2025版房地產場地開發合作合同協議書
- 預防給藥錯誤
- 石化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匯編
- 支氣管激發試驗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
- DB4401∕T 11-2018 建筑廢棄物運輸 車輛標志與監控終端、車廂規格與密閉
- 2025年陜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藝術類高中課程走班方案
- 出租屋孩子意外免責協議書
- 培養指導青年教師協議書
- 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 6-28-02-01 燃氣儲運工 人社廳發202188號
- 12-重點幾何模型-手拉手模型-專題訓練
- 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檢測試卷(1-4單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