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京津瓊專用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立德樹人”題組練主題2題組2制度自信與民主追求含解析_第1頁
魯京津瓊專用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立德樹人”題組練主題2題組2制度自信與民主追求含解析_第2頁
魯京津瓊專用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立德樹人”題組練主題2題組2制度自信與民主追求含解析_第3頁
魯京津瓊專用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立德樹人”題組練主題2題組2制度自信與民主追求含解析_第4頁
魯京津瓊專用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立德樹人”題組練主題2題組2制度自信與民主追求含解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6題組2制度自信與民主追求1.漢武帝創始了一條新的法制,即派遣中級人員(六百石俸祿)巡行郡國,察考大吏(二千石俸祿)的成果和罪惡,隨時向中心快速匯報。這種以卑臨尊的“法制”()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可提高秩卑官員的主動性C.加強了專制皇權 D.能夠防止官僚隊伍的腐敗2.(2024·湖南衡陽二模,26)封駁就是封還君主失宜的詔令而不下行,駁正臣下有誤的奏章而不呈遞。北宋前期,機密公文、皇帝的詔命、宰相和樞密的公文都要經過銀臺封駁司的審查,才能發放有關部門執行。古代封駁制度()A.確定程度上減弱了君主專制B.降低了行政效率C.有利于促進權力運行程序化D.限制了皇權濫用3.(2024·江淮十校第一次聯考,7)中國古代的朝會制度歷史悠久,皇帝上朝與否歷來被當做是皇帝是否勤政的標記,與王朝興衰治亂關系親密。但多位皇帝不上朝的明朝卻持續了276年,壽命僅次于唐朝。這主要得益于()A.政府運行機制日益完善B.皇權專制空前加強C.“無為而治”治國模式有效D.宋明理學迅猛發展4.(2024·河南安陽一模,29)據有關資料統計,中國從1911年10月政黨活動公開后,僅到1913年底,號稱黨、會、團、社的新興團體共達682個,其中基本具備政黨性質的團體就有312個。這反映出()A.中國出現政黨政治局面B.辛亥革命推動民主進程C.中國政局陷入混亂狀態D.政黨確定中國政治走向5.(2024·江淮十校第一次聯考,10)1909年,清政府在各省設立咨議局。議員們通過咨議局“為地方興利除弊、彈劾官吏、審核政府參政收支等方面,主動參政,提議案,論改革”。這說明()A.責任內閣制在中國初步形成B.中國起先邁入民主政治的門檻C.咨議局議員發揮代表民意的作用D.清政府主動主動迎合民主潮流6.(2024·江淮十校第一次聯考,11)1912年《清帝退位詔書》:“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政體……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方法。”該詔書()A.保留了溥儀的“皇帝”尊號和待遇B.標記著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終結C.任命袁世凱為中華民國臨時總統D.表明白袁世凱與革命派達成和解7.新中國建立后,中國共產黨先后在農村進行了“誰養活了誰”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化、“從猿到人”的社會發展史教化等,同時,也留意將大張旗鼓地宣揚與深化細致的工作相結合。這些做法()A.適應了新生國家政權鞏固的須要B.起先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C.揭開了建國初期教化改革的序幕D.表明農夫問題是革命的中心問題8.(2024·廣東省一模,32)梭倫將民主因素引入雅典城邦時說:“一個統治者的最大光榮是創建一個民眾的政府。”他信任沒有人是值得完全信任的,因而提出對全部行使權力者的行為實行有警覺的限制。這體現了古代雅典()A.干脆民主毫無限制 B.官員權力的有效監督C.民主和同等的追求 D.私人權利的肆意踐踏9.“我們就是要好好向世界先進閱歷學習,不然總是跟在人家后面爬行。你們要到發達國家去看看,人家是怎樣搞的。長期把自己鎖在本鄉本土,不與外界交往,閉關自守,只能把我們國家搞得貧困落后,愚昧無知。”由此可知,鄧小平認為()A.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外交政策總體上是正確的B.資本主義制度具有歷史優越性,應當承認現實C.中國只有走向市場經濟,否則無法實現現代化D.中國必需堅決走對外開放戰略,大膽取長補短10.(2024·大象天成大聯考第五次適應性考試,10)1620年,一批在英國受迫害而出走的獨立派清教徒到達北美,他們“靠著英國人即使在那時就已具有的自治本能,訂立了一項公約(《五月花號公約》),確定依據多數人的意志進行管理”。這說明美國()A.獨立斗爭領導者主要是清教徒B.建立民主政體有著歷史淵源C.殖民地建立伊始就有分別傾向D.公民自治是美國立國的基礎11.(2024·江西景德鎮二模,10)法國歷史學家托克維爾曾這樣描述美國的國會:“當你進入華盛頓眾議院的大廳時,你會為這個大會議廳里的粗俗舉止感到震驚……他們大部分是鄉村律師和商人,甚至是屬于最下層階級的人士……又隔幾步,就是參議院大廳的大門……他們當中有擅長雄辯的大律師、聞名的將軍、賢明的行政官和精彩的政治活動家。”托克維爾意在說明()A.三權分立原則的優越性B.制約大眾民主的必要性C.國會立法程序的規范性D.美國人民主權的廣泛性

答案精析1.B[材料看不出提高行政效率,故A項錯誤;據材料可知,漢武帝派遣職位低的官員去巡察職位高的地方官,并把他們的行為向中心匯報,這有利于確定程度上變更職位低的官員的自卑心理,從而調動他們的主動性,故B項正確;巡行郡國,有利于加強中心集權,故C項錯誤;能防止官員腐敗現象說法過于以偏概全,故D項錯誤。]2.C[減弱君主專制的說法錯誤,故A項錯誤;封駁有利于確定程度上避開決策的失誤,并不會降低行政效率,故B項錯誤;任何決策都要經過銀臺封駁司的審查,才能發放有關部門執行,這說明權力的運行程序化的特點,故C項正確;限制皇權的濫用說法片面,故D項錯誤。]3.A[依據材料和所學學問可知,明朝時中心集權的統治機構和官僚體系已經日益完善,建立起非常完善的國家管理制度,故皇帝不上朝但統治還能持續,A項正確。清朝雍正皇帝設立軍機處,標記專制皇權發展到頂峰,但與材料不符,解除B。古代封建王朝在建立之初,一般實行“無為而治”的治國模式,但隨著政治穩定、經濟復原就會從“無為”向“有為”轉變,解除C。材料強調皇帝不上朝但統治還能持續的緣由與政府運行機制日益完善有關,而不是宋明理學迅猛發展,解除D。]4.B[結合所學學問,政黨政治是指一個國家通過政黨行使國家政權的形式,并非單純指新興團體的增多,故A項錯誤;各種新興團體的興起是民主化的表現,故B項正確;C項表述與題意無關,故C項錯誤;題意描述的是新興團體的不斷增多,并未描述政黨與中國政治走向的關系,故D項錯誤。]5.C[依據材料可知,議員們向咨議局提出了參政、改革等要求,這是民意的體現,說明咨議局議員發揮代表民意的作用,C項正確。]6.B[依據材料“1912年《清帝退位詔書》”、“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政體”等信息可知,《清帝退位詔書》頒布宣告清王朝滅亡,標記著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終結,B項正確。《清帝退位詔書》頒布宣告帝制結束,解除A。1912年南京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解除C。袁世凱與革命派達成和解要早于溥儀退位,解除D。]7.A[題干說的是建國初期,我國在農村地區進行的一系列馬克思主義教化,這是為了適應新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建設的須要,故選A;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在革命年頭就被中共確立了,故B不符合史實;建國初期揭開教化改革序幕的是一系列教化政策和方針的確定,故C不符合史實;題干所述是建國之后,不再是革命年頭,故D不符合題意。]8.C[結合所學可知在雅典的干脆民主下,不同的機構之間相互制約,故A項錯誤;材料中是對“全部行使權力者的行為實行有警覺的限制”并不僅僅是官員,故B項錯誤;依據材料中“民眾的政府”“對全部行使權力者的行為實行有警覺的限制”體現了古代雅典對追求民主,追求對政治的同等的參加,故C項正確;材料中體現的是維護私人的權利,故D項錯誤。]9.D[材料重點是強調向發達國家學習,不是確定改革開放前的外交政策,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集中探討資本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問題,而是強調中國要向發達國家學習,故B項錯誤;中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是市場經濟體制,故C項錯誤;題干材料主見中國應當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經濟建設的閱歷,實行改革開放,故D項正確。]10.B[“已具有的自治本能”等字眼意在強調美國建立民主政體其實是有著歷史淵源的,選B是符合題意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