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學期一診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5屆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學期一診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5屆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學期一診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5屆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學期一診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5屆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學期一診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題PAGEPAGE12025屆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學期一診考試歷史試題(滿分100分75分鐘完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2.答選擇題時請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答題時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跡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在規定的答題區域以外答題無效,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考生將答題卡交回。一、單項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了許多件中原夏商王朝系統的青銅器和玉禮器,如下圖。據此可知()A.中華文明起源多元一體 B.古蜀地區產生華夏認同C.夏商王朝已經統治四川 D.中原文化影響古蜀文明【答案】D【解析】三星堆遺址展現了古蜀文明。其中出土青銅器和玉禮器與中原夏商王朝有相似性,反映中原文化影響古蜀文明,D項正確;中華文明起源多元一體強調的是中華文明在起源階段是由多個文化區域共同發展,最終融合成一個整體的過程,與材料所述不符。且夏商時期早期國家產生,文明發展取得了重要成果,而非文明起源階段,排除A項;青銅器和玉禮器的相似只能體現文化的聯系,看不出民眾的思想和心理,不等于華夏認同,排除B項;出土器物只能說明文化交流等情況,不能等同于政治統治,排除C項。故選D項。2.孔子的弟子大多出身于平民,如顏回、子路、曾參、仲弓等,他們生活貧困簡樸;也有個別商人出身,如曾從事投機販賣的子貢;還有一些出身于貴族,如魯國的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宋國的司馬牛等。這一現象反映了當時()A.血緣政治業已衰落 B.傳統秩序遭到破壞C.文化教育得到普及 D.士階層的強勢崛起【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概括可知:在傳統的西周禮樂制度下,社會階層分明,貴族和平民等階層在教育、生活等方面有嚴格的限制,孔子的弟子階層較為復雜,打破了階層之間的嚴格限制,說明傳統的社會秩序遭到破壞,B項正確;血緣政治包括以此為基礎的選官制度,材料未涉及選官標準的變化,排除A項;材料不能通過孔子弟子的身份說明文化教育的發展程度,排除C項;士階層的崛起是指最底層的貴族更多的參與到政治活動中,與材料受教育階層范圍的擴大的擴大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3.中國傳統藝術講究“書畫同源”。東漢以后,書法逐漸成為人們欣賞的藝術,從魏晉時期涌現出一大批書法大家,如鐘繇、王羲之等,他們將書法藝術推向一個高峰。人物畫也在同時期趨于成熟,顧愷之成就最高,山水畫開始興起。這一時期的書畫藝術()A.受科技進步的影響 B.是民族交融的產物C.在風格上趨于統一 D.體現儒家的感召力【答案】A【解析】據材料“東漢以后,書法逐漸成為人們欣賞的藝術……。人物畫也在同時期趨于成熟,顧愷之成就最高,山水畫開始興起”并結合所學可知,魏晉時期由于造紙技術的進步和改良紙張的運用日益廣泛,增加了書法和繪畫的觀賞性,促進了書畫藝術的成熟發展,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當時書法繪畫藝術的具體風格和書法藝術家們的民族立場,無法體現民族交融的相關信息,排除B項;一大批書法藝術家們的涌現,有利于推動書法繪畫藝術風格的多樣化發展,其中王羲之擅長行書,顧愷之擅長人物畫等,排除C項;材料并未說明書法繪畫的具體內容,無法體現儒家思想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A項。4.唐前期,政府重視馬的雜交改良,不僅從西域輸入大批的良馬以改良馬種,也通過互市引進異域良馬,史載:“大唐接周隋亂離之后,僅得牝牡(雌馬和雄馬)三千,從赤岸澤徙之隴右。肇自貞觀,成于麟德。四十年間,馬至七十萬六千匹。”據此推知唐前期()A.民間畜牧業發展較為成熟 B.國家的軍事體制得以完善C.注重與周邊地區經濟交流 D.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發展【答案】C【解析】據材料可知,唐前期,政府重視馬的雜交改良,不僅從西域輸入大批的良馬以改良馬種,也通過互市引進異域良馬,這說明唐朝前期注重與周邊地區經濟交流,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唐前期,政府重視馬的雜交改良,不僅從西域輸入大批的良馬以改良馬種,也通過互市引進異域良馬”,沒有體現民間畜牧業的發展,排除A項;材料主要強調唐朝前期政府重視馬的雜交改良,沒有體現軍事體制完善的內容,排除B項;材料主要強調唐朝前期政府重視馬的雜交改良,沒有體現“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發展”(統治者的雄才大略;廣納人才;人心所向;經濟文化交流;生產力發展推動等因素)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C項。5.宋代人們可以隨時到官府糾舉刑事案件,而民事訴訟則限于農閑時期。政府規定:“所有論競田宅、婚姻、債務之類,取十月一日以后,許官司受理,至正月三十日住接詞狀,三月三十日以前斷遣須畢?!边@表明宋朝()A.靈活與務實的執政理念 B.司法活動滲透經濟功能C.注重社會治理的時效性 D.政府行政效率日益低下【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宋朝在審理案件時注重區分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對于民事案件考慮到農業生產的季節性,限定在農閑時期進行,既保證了案件的審理,又不耽誤農時,體現了根據不同情況靈活處理事務,同時以務實的態度保障社會生產生活秩序,體現了靈活與務實的執政理念,A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訴訟時間的規定,沒有直接體現出司法活動對經濟功能的滲透,排除B項;時效性是指在規定的時間內快速處理事務,材料中民事案件的訴訟并不是隨時進行處理的,排除C項;訴訟時間的規定無法體現政府行政效率的高低,排除D項。故選A項。6.元初北方漢族士人對遼朝延續儒家文脈,承繼唐朝遺韻,以及武力功業予以肯定,又認為遼朝僅是因襲前制,儒學、科舉等并無創新,存在種種弊端。這種認知體現了北方士人()A.對王朝變遷的矛盾心態 B.對元朝政權的隱約期許C.與新興政權的積極合作 D.文化心理認同有待加強【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可知:元初北方漢族士人對遼朝的評價既有肯定又有批評,表現出一種復雜的態度。他們肯定遼朝在延續儒家文脈和承繼唐朝遺韻方面的貢獻,同時也指出遼朝在儒學、科舉等方面缺乏創新,存在弊端。這種既肯定又批評的態度,反映了他們對王朝變遷的矛盾心態,A項正確;材料涉及了對遼朝統治進行了一定的批判,且認為其統治并無創新,不能得出對元朝政權的隱約期許,排除B項;材料涉及了對遼朝弊端的批判,由此不能反映出北方士人與新興政權積極合作的態度,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遼采用了漢族的措施維系統治,說明形成了文化心理的認同,而非有待加強,排除D項。故選A項。7.如下圖是中國古代某朝代經濟循環示意圖(局部)。對下圖承載信息解讀合理的是()①統一的國內大市場初具規模②政治中心北移拖累經濟發展③銀絲貿易成就朝貢貿易體系④“人口爆炸”條件逐漸具備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D【解析】據題干示意圖,資本循環-財政,北京是起點,可知政治中心在北方,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清時期都城都一度在北京,可知是明清時期,明清國內市場統一,此外,明清隨著經濟發展,促進了人口增長,①④正確,D項正確;②政治中心北移并沒有拖累經濟發展,反而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與平衡,排除②,排除A項;朝貢貿易體系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已經形成,與絲銀貿易無關,且絲銀貿易中國獲得了利潤,而朝貢貿易以政治目的為主,排除③,排除B項;C項也包含③,因此C項錯誤,排除C項。故選D項。8.1907年,清政府試圖通過改革地方行政制度“裁抑督撫之權限”,將“財政及兵馬之事權,悉收回于中央政府”,因遭到大部分督撫反對,收效甚微。這反映出()A.晚清漢族官僚集團的崛起 B.中央與地方關系日趨緊張C.清政府喪失自我革新能力 D.中國政治近代化步伐加快【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概括可知:1907年清政府試圖通過地方行政制度改革削弱督撫權力的失敗,深刻反映了晚清政治體制中中央與地方關系的深層矛盾,改革的失敗折射出清政府自我革新能力的喪失,C項正確;晚清漢族官僚集團的崛起開始于19世紀50至60年代太平天國運動后,排除A項;材料只能反映地方督撫反對清末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無法體現中央與地方關系的“日趨緊張”,排除B項;材料中地方督撫是反對行政制度改革的,對政治近代化是阻礙,排除D項。故選C項。9.下表是對北洋軍閥時代部分軍閥信息統計。據此可知北洋軍閥時代()派系人物為政舉措背后勢力北洋軍閥直系馮國璋設立軍事研究所、陸軍講武堂、水師學堂英國、美國皖系段祺瑞“三造共和”、收復外蒙日本奉系張作霖制定文官的考試制度,創辦東北大學日本西南軍閥滇系唐繼堯興辦教育、籌辦市政、發展實業英國、美國桂系陸榮廷剿滅游勇、反抗法軍、討袁戰爭英國、美國晉系閻錫山推行禁煙、天足;設人民會議等機構日本A.歷史沉淪與歷史上升并存 B.中國社會近代性已成主流C.中國的屈辱地位得以改變 D.經濟現代化條件充分具備【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各軍閥為維護其統治,依靠列強支持,出賣國家主權,但在執政期間,為維護統治也采取了一些利于社會發展的積極措施,如維護國家統一,收復外蒙、發展教育,促進經濟發展等措施,反映了歷史的沉淪與歷史的上升并存,A項正確;材料雖涉及了北洋政府采取了一定的近代性的措施,但不能代表其全面的為政舉措,不能得出中國社會近代性已成為主流,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北洋軍閥背后都有列強的支持,說明中國屈辱的地位并沒有改變,排除C項;經濟現代化是指工業化和市場化,材料未涉及此方面的論述,不能得出經濟現代化條件充分具備,排除D項。故選A項。10.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向紅四軍前委發出的指示信中提到:“先有農村紅軍,后有城市政權,這是中國革命的特征,這是中國經濟基礎的產物。如有人懷疑紅軍的存在,他就是不懂得中國革命的實際,就是一種取消觀念?!边@說明當時()A.工農武裝割據成全黨共識 B.新型軍隊建設理論臻于完善C.民主革命理論內涵再添新篇 D.蘇維埃政權的建設成果斐然【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先有農村紅軍,后有城市政權,這是中國革命的特征,這是中國經濟基礎的產物。如有人懷疑紅軍的存在,他就是不懂得中國革命的實際,就是一種取消觀念”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中指出了中國革命“先有農村紅軍,后有城市政權”這一特征,有別于以往的革命認知,豐富和發展了民主革命理論,使得民主革命理論內涵得到了新的拓展,C項正確;題干只是中共中央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內容,僅這一信息不能表明工農武裝割據就成為了全黨共識,成為全黨共識需要更多的史實和更廣泛的體現,排除A項;題干重點強調的是先有農村紅軍和城市政權的關系以及紅軍存在的重要性,并沒有圍繞新型軍隊建設理論是否完善展開闡述,排除B項;題干主要圍繞紅軍及中國革命特征等內容,未涉及蘇維埃政權的建設成果相關信息,主旨錯誤,排除D項。故選C項。11.下表是1978-1984年我國農民收入增長情況統計表。對該表信息解釋合理的是()1978-1984年農民收入增長情況年份人均純收入(元)生產性收入(元)農業生產收入非農業收入數量(元)比重(%)數量(元)比重(%)1978133.6122.9113.585.09.47.01980191.3166.4149.678.216.88.81981223.4194.5170.676.323.910.71982270.1237.2203.775.433.512.41983309.8272.9221.871.651.116.51984355.3315.1250.470.564.718.2A.城鄉之間的差異呈現縮小趨勢 B.農業生產技術有了革命性變革C國民經濟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 D.所有制變革釋放農村經濟活力【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下表是1978-1984年我國農民收入增長情況統計表”結合所學可知,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78年133.6元增至1984年355.3元,增幅達166%,顯示整體收入水平大幅提升,農民逐漸從單一農業向非農產業拓展,但農業仍是主要收入來源,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78年后逐步推廣)打破“人民公社”集體所有制,賦予農民土地經營權和生產自主權,極大激發生產積極性,D項正確;表格僅涉及農民收入,未提供城鎮居民收入數據,無法推斷城鄉差異變化,排除A項;1978-1984年間,中國農業技術未發生根本性變革,比如機械化普及或生物技術突破等等,排除B項;農民非農收入比重上升反映農村經濟結構逐步多元化,屬于積極變化。選項表述“有待優化”與數據趨勢矛盾,排除C項。故選D項。12.公元541年,黑死病開始在埃及爆發,542年席卷埃及、巴勒斯坦和敘利亞,次年傳到君士坦丁堡,并傳播到整個小亞細亞、色雷斯和伊里利亞,還通過美索不達米亞傳入波斯,并向西傳播到意大利、高盧。這可以用來說明()A.天主教神學世界觀受沖擊 B.區域文明交流互動較頻繁C.疫病影響歷史發展的走向 D.阿拉伯世界紐帶橋梁作用【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公元541年,黑死病開始在埃及爆發,542年席卷埃及、巴勒斯坦和敘利亞,次年傳到君士坦丁堡,并傳播到整個小亞細亞、色雷斯和伊里利亞,還通過美索不達米亞傳入波斯,并向西傳播到意大利、高盧”結合所學可知,從黑死病的傳播路徑可以看出,其在不同地區之間廣泛傳播,這意味著不同區域之間人員往來較為頻繁,而人員往來頻繁是區域文明交流互動頻繁的一個重要體現,B項正確;題干中僅僅闡述了黑死病的傳播情況,沒有任何關于黑死病對天主教神學世界觀產生沖擊的相關表述,主旨不符,排除A項;題干重點在于描述黑死病的傳播路線,并沒有提及黑死病對歷史發展走向產生了何種影響,主旨不符,排除C項;題干只是提到黑死病通過美索不達米亞(部分屬于阿拉伯地區范圍)傳入波斯等,但并沒有突出強調阿拉伯世界在其中起到紐帶橋梁作用,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13.中世紀晚期的意大利人托馬斯·阿奎那認為君主制是防止暴政的上策,而多人統治的共和政體往往會出現陰謀、紛爭乃至內戰;但丁認為有必要建立擁有最高裁判權的世界帝國,這樣才能避免彼此不相隸屬的政體間的爭執,抑制權力的貪欲。上述觀點反映了當時()A.人文精神的傳播 B.多重治權的沖突C.政治體制的演進 D.王權強化的趨勢【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概括可知:托馬斯·阿奎那和但丁分別強調了君主制和世界帝國的重要性,旨在防止暴政、紛爭和權力貪欲。托馬斯·阿奎那主張君主制,認為多人統治的共和政體容易導致陰謀和內戰,這表明他對集中權力的支持。但丁則主張建立一個擁有最高裁判權的世界帝國,以避免政體間的爭執和權力貪欲,這同樣反映了對集中權力的追求。由此可見,上述觀點反映了當時王權強化的趨勢,D項正確;人文精神是強調人的重要性,解放人性,材料未涉及此內容的論述,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反對多人統治,認為這不利于國家的發展,而非反映多重治權的沖突,排除B項;材料涉及的是思想家的個人主張,不能得出政治體制發生了變革,排除C項。故選D項。14.1890年,伯恩施坦(第二國際領袖之一)在《社會民主黨在議會中的地位》一文中宣稱:“走完全政治自由的道路,是通過議會制度,而不是繞過議會制度”,主張通過議會道路和平進入社會主義。這一思想()A.繼承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 B.表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存在隱患C.正確揭示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D.為列寧主義的產生奠定思想基礎【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概括可知:伯恩施坦的這一思想主張通過議會制度和平進入社會主義,這與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中關于無產階級階級斗爭的革命的觀點存在分歧,會導致關于通過議會道路還是革命道路實現社會主義的爭論,產生思想混亂,表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存在隱患,B項正確;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需要通過革命手段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因此,伯恩施坦的思想并未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反而與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相背離,排除A項;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指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材料中未涉及此內容的論述,排除C項;列寧主義繼承了馬克思主義思想,主張階級斗爭,與材料所述的內容不同,排除D項。故選B項。15.如下圖為英國實行自由貿易的邏輯體系。據此可知,英國推行自由貿易的主要目的是()英國自由貿易的邏輯體系A.保障技術革新優勢 B.確立世界工廠地位C.維護經濟霸主地位 D.迎合世界市場發展【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國推行貿易自由化的目的是應對工業革命后的產能過剩和利潤下降,同時通過商品輸出和資本出借遏制對手的發展,說明其自由貿易的邏輯體系根本目的是維護其經濟上的優勢地位,穩定其霸主地位,C項正確;材料中未涉及技術與自由貿易的關系,不能得出保障技術革新優勢,排除A項;世界工廠的地位是英國推行自由貿易的背景和條件,而非其目的,排除B項;材料是從英國自身的角度論述的貿易自由化對英國的影響,而非與世界市場的關系,排除D項。故選C項。16.1966年,戴高樂強調:“法國不會接受在北約內部處于從屬地位”,隨即致信美國總統約翰遜:“正式要求盟軍與北約機構撤出法國,法國不再接受北約的軍事指揮,但不準備完全退出聯盟?!边@折射出()A.西歐經濟已經復蘇 B.國際關系復雜多變C.歐美關系走向破裂 D.國家主權意識回歸【答案】A【解析】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20世紀60年代西歐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法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因此1966年戴高樂強調:“法國不會接受在北約內部處于從屬地位”,并要求盟軍與北約機構撤出法國,法國不再接受北約的軍事指揮,但不準備完全退出聯盟,A項正確;國際關系復雜多變是一個普遍現象,不是戴高樂行動的反映,排除B項;戴高樂雖然要求北約機構撤出法國,法國不再接受北約的軍事指揮,但明確表示不準備完全退出聯盟,這表明歐美關系并未完全破裂,排除C項;二戰后的法國本來就是主權國家,本來就有主權意識,D項說法錯誤,排除D項。故選A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個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古代中國廣泛將最新科技運用于軍事領域。戰國末年,《墨子·備高臨》中提到用“連弩之車”守城池。至漢代,可用于攻城的大型弩也出現了。唐代鍛造技術不斷發展,反復淬火、溫度掌控、折疊鋼等堪稱世界一流,可以大量制造精良的陌刀,陌刀在歷次戰爭中起到決定性作用?;鹚幇l明后,中國迅速發展火器并用于軍事。宋元時期,火箭、火銃、火炮等火器已得到廣泛運用。元代以后,隨著火器技術的發展,中國軍隊逐漸出現裝備火器的編制。明軍普遍裝備火器,戰術和編制均傾向使用火器,火器運用進入鼎盛時期。明代中期,戚繼光鎮守北疆薊鎮,麾下使用槍炮等火器的士兵已占編制總數的50%左右。約在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中國的火藥與火器技術傳到印度、阿拉伯,并經阿拉伯傳到歐洲?!幾詣⒄\《中國古代軍事科技發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影響》材料二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實力派人物開始把注重點放在向西方學習,制造先進武器,引進西方機器設備、技術和管理經驗上來,開展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一開始的目標是增強軍力,創辦“自強新政”以“求強”,1862年曾國藩在安慶設軍械所,這是中國第一家近代軍工企業。隨后一大批現代的軍工企業和軍事裝備紛紛誕生。1862年試制出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木殼輪船“黃鵠號”成功,揭開了中國自造輪船的序幕;1872年3月,中國自行建造的第一艘巡洋艦“揚武”號建成下水;1884年金陵機器制造局開始仿制加特林機槍……這是近代中國歷史的一次大飛躍。——摘編自袁鷹《中國近代軍事科技略觀》材料三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導彈部隊(簡稱“二炮”)是伴隨著我國“兩彈一星”成功的步伐而誕生的。1966月7月1日,經毛澤東主席批準,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正式組建。90年代,江澤民同志為二炮題詞:“加強戰略導彈部隊建設,保衛祖國安全,維護世界和平?!?003年,二炮針對一體化聯合作戰的大趨勢,實施一體化科研機制改革,建立一體化科研隊伍。2015年,二炮更名為火箭軍,開啟了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發展的新征程。火箭軍自成立以來,新型導彈不斷入列,形成了核常兼備、型號配套、射程銜接、打擊效能多樣的作戰力量體系?!幾酝跤佬?、劉一代《二炮:堅不可摧的和平盾牌》(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軍事科技發展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洋務運動時期的軍事工業。(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從中國軍事科技發展歷程中獲得的啟示?!敬鸢浮浚?)特點:應用廣泛;技術先進;持續發展;影響深遠。(2)簡評:是中國近代軍事工業的開端,推動了中國軍事工業的近代化;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清軍的軍事力量;培養了近代軍事人才,未后續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其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所以無法根本上改變中國軍事工業的落后;對外國依賴大,難以實現獨立發展;封建式的管理模式,效率低,腐敗現象嚴重。(3)啟示:科技創新是軍事力量的核心;技術傳播與學習的重要性;軍事科技與國家安全的緊密關系;持續改革與創新?!窘馕觥俊拘?】根據材料“古代中國廣泛將最新科技運用于軍事領域”,可知應用廣泛;根據材料“唐代鍛造技術不斷發展,反復淬火、溫度掌控、折疊鋼等堪稱世界一流,可以大量制造精良的陌刀,陌刀在歷次戰爭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可知技術先進;根據材料“火藥發明后,中國迅速發展火器并用于軍事。宋元時期,火箭、火銃、火炮等火器已得到廣泛運用。元代以后,隨著火器技術的發展,中國軍隊逐漸出現裝備火器的編制”,可知持續發展;根據材料“約在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中國的火藥與火器技術傳到印度、阿拉伯,并經阿拉伯傳到歐洲”,可知影響深遠。【小問2】根據材料“1862年曾國藩在安慶設軍械所,這是中國第一家近代軍工企業”,可知是中國近代軍事工業的開端,推動了中國軍事工業的近代化;根據材料“1872年3月,中國自行建造的第一艘巡洋艦‘揚武’號建成下水”,可知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清軍的軍事力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培養了近代軍事人才,未后續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根據材料“洋務運動一開始的目標是增強軍力,創辦‘自強新政’以‘求強’”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其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所以無法根本上改變中國軍事工業的落后;根據材料“引進西方機器設備、技術和管理經驗上來,開展了‘洋務運動’”,可知缺少技術管理人才,對外國技術、管理人員的依賴大,難以實現獨立發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洋務企業采用封建衙門式的管理,機構龐大,官僚作風嚴重,缺乏科學的管理體系,導致決策緩慢,執行不力,生產效率低下。企業內部存在嚴重的貪污腐敗問題,官員利用職權侵吞公款,采辦過程中虛報價格,中飽私囊,導致企業成本高昂,資金流失。故可得出嚴重封建式的管理模式,效率低,腐敗現象嚴重?!拘?】根據材料“2003年,二炮針對一體化聯合作戰的大趨勢,實施一體化科研機制改革,建立一體化科研隊伍”,可知科技創新是軍事力量的核心;根據材料“約在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中國的火藥與火器技術傳到印度、阿拉伯,并經阿拉伯傳到歐洲”,可知技術傳播與學習的重要性;根據材料“加強戰略導彈部隊建設,保衛祖國安全,維護世界和平”,可知軍事科技與國家安全的緊密關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代中國軍事技術一度領先世界,近代由于故步自封落后世界,啟示我們持續改革與創新才能跟上時代。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美關系中美如何相處,既關乎兩國人民福祉,也關乎世界前途命運。只要中美合作,就可以辦成許多大事好事。同時,中方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反對美方對中國實施的非法無理打壓。——2024年12月17日中國外交部訊美俄關系我們必須勇敢地面對普京。如果美國現在退出,烏克蘭將面臨危險,歐洲危在旦夕。自由世界有累卵之危,這讓那些想要傷害我們的人更加膽大妄為。我要向普京總統傳達的信息很簡單,我們不會袖手旁觀,我們不會屈服?!莸菄樽晌闹卸黻P系俄中合作符合兩國人民利益。兩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協作是國際生活中的重要因素。俄中貿易額將繼續增長,兩國聯合投資項目為未來提供保障?!砹_斯總統普京在年度記者會上的表態根據上述材料,對大國關系的未來發展走向做出判斷,并簡要分析。(可以從兩國關系或國際關系整體發展進行分析,觀點明確,持論有據,邏輯清晰)【答案】合作與挑戰并存的中美關系合作與競爭并存中美關系作為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未來將繼續在合作與競爭中尋求平衡。中方強調合作的重要性,但也明確表示將堅決維護自身主權和發展利益,反對美國的無理打壓。這表明中美關系將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競爭態勢,尤其是在經濟、科技和地緣政治領域。然而,雙方在氣候變化、全球公共衛生等全球性問題上仍有合作空間。未來,中美關系可能會呈現“斗而不破”的局面,既有摩擦,也有合作。總體而言,未來大國關系將呈現復雜多變的態勢。中美關系將在合作與競爭中尋求平衡,國際關系整體將向多極化方向發展,大國之間的博弈將加劇,但全球性問題的存在也為大國合作提供了空間。【解析】首先,根據上述材料,對大國關系的未來發展走向做出判斷,可以從兩國關系或國際關系整體發展進行分析,觀點明確,根據材料“只要中美合作,就可以辦成許多大事好事。同時,中方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反對美方對中國實施的非法無理打壓”,可得出觀點合作與挑戰并存的中美關系。其次,圍繞觀點進行論述,可從美國推行霸權主義,對威脅其強權的中國進行打壓導致兩國關系出現挑戰和大國間面臨共同問題還有談判的可能促成的合作兩個方面進行論述,如:中方強調合作的重要性,但也明確表示將堅決維護自身主權和發展利益,反對美國的無理打壓。這表明中美關系將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競爭態勢,尤其是在經濟、科技和地緣政治領域。然而,雙方在氣候變化、全球公共衛生等全球性問題上仍有合作空間。未來,中美關系可能會呈現“斗而不破”的局面,既有摩擦,也有合作。最后,回扣主題,總結提升,得出結論,未來大國關系將呈現復雜多變的態勢。中美關系將在合作與競爭中尋求平衡,國際關系整體將向多極化方向發展,大國之間的博弈將加劇,但全球性問題的存在也為大國合作提供了空間。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恩格斯在談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以前世界市場的不發達情況時曾經指出:“這個世界市場當時還是由一些以農業為主或純粹從事農業的國家組成的,這些國家都圍繞著一個巨大的工業中心一英國。”但是五十年代以后,法、美、德、俄等國漸次成為世界工業和貿易的中心。1840年,英國在世界工業生產和世界貿易中所占比重,分別為45%和21%,美國分別為11%和9%,德國在世界工業生產中占12%,法國在世界貿易中占12%。到1900年,美國為31%和12%,英國為18%和19%,德國為16%和13%,法國為7%和9%,俄國為6%和3%;在工業生產方面,美國已經超過英國,德國即將趕上英國。在對外貿易方面,德國和美國正在急起直追。新的工業中心和貿易中心的形成,說明國際生產和交換,已經不再以英國一個國家,而是以一系列國家為中心來發展了?!袊缘诙硒f片戰爭后,閉關自守的門戶已被打開,廣大的國內市場逐漸變成世界市場的一部分。1895年帝國主義正式取得在中國的設廠權以前,外國資本在中國非法設立的工廠至少有10多家,1890年僅英國銀行在中國的分支機構就達30個,1892年在各通商口岸進出輪船總噸位中外國輪船占到77.8%?!钥玛枴墩務勈澜缃洕男纬伞凡牧隙鹎?,世界市場在國別構成上比較單一,少數帝國主義國家在世界市場占絕對統治地位。廣大亞非拉國家是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由于它們處于附庸地位,對外貿易幾乎完全由宗主國主宰。戰后,國際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殖民體系瓦解了,涌現出一批社會主義國家和民族主義國家。世界市場變成了由多種經濟類型的國家構成的既統一又對立的復合體,可分為工業發達國市場、發展中國家市場和社會主義國家市場。戰后國際形勢的變化,打破了世界市場由工業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一統天下的局面,并沒有導致統一的世界市場的瓦解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縮小,這個統一的世界市場仍然存在并且不斷擴大。——摘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