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二單元東西方的先哲第3課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課后訓練案鞏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4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二單元東西方的先哲第3課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課后訓練案鞏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4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二單元東西方的先哲第3課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課后訓練案鞏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4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二單元東西方的先哲第3課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課后訓練案鞏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4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3課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課后訓練案鞏固提升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猶如柏拉圖一樣,亞里士多德也努力探尋能夠理性地指導人的行為的有效政府形式。與柏拉圖不同的是,他并不謀求一個體現完備正義形式的志向國;他試圖通過理性地檢視當時政府來找到最好的政府形式。在其《政治學》中,他考察了158個城邦的制度并且對有組織政府歸類。他劃分了三種形式的良好政府:君主制、貴族制和制憲政府。依據他的視察,他警告說,君主制很簡單變成僭主制,貴族制簡單變成寡頭政治,制憲政府簡單變成激進的民主或無政府狀態。他最贊許制憲政府,認為它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最好的。——摘編自[美]杰克遜·J.斯皮瓦格爾《西方文明簡史》(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亞里士多德與柏拉圖的政治活動有何明顯的共同點,并分析產生這些共同點的社會背景。(2)依據材料,指出亞里士多德最贊許的政府形式,并分析說明其贊許的形式與柏拉圖最贊許的政府形式明顯不同的緣由。解析回答第(1)問時,要從他們二人都探討有效的政府形式著手,結合希臘當時的社會狀況,分析說明其共同點產生的社會背景。回答第(2)問時,既要結合材料,也要結合二者哲學觀點的不同進而分析二者觀點不同的緣由。參考答案(1)共同點:都致力于探討有效的政府形式。背景:希臘城邦制度衰落,社會動蕩。(2)政府形式:亞里士多德贊許制憲政府。緣由:柏拉圖主見由哲學王擔當統治者,護國者、守國者和生產者各司其職。柏拉圖的觀點源于其哲學上的理念論,僅以斯巴達的社會制度作為原型;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源于其對現實世界中現有政治制度的哲學思索。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亞里士多德師從柏拉圖,不過亞里士多德后來在很多問題上背離了他的老師而另辟蹊徑,并常把柏拉圖的思想作為批判的靶子,甚至有意夸大他與老師的分歧。學習多年之后,他自己創立了一個哲學學派,后世稱為逍遙學派。可以說,在他的思想里既有柏拉圖思想的繼承,也有自己思想的創新。時代的交織,歷史的動蕩,使得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二人的思想必定是兩個交集,新與舊、繼承與發展,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人生經驗,都同樣成就了兩位宏大而經典的哲學家、政治家,同樣留給后世豐富的理論和無盡的思索。(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說明亞里士多德批判柏拉圖的思想,并夸大與老師的分歧,是否意味著他們的師生關系非常驚慌。(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談談對“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二人的思想必定是兩個交集”的理解。解析回答本題,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辯證地分析亞里士多德對柏拉圖觀點的繼承與發展。亞里士多德與柏拉圖的分歧,正是建立在他對柏拉圖思想發展的基礎之上。參考答案(1)否。因為亞里士多德與柏拉圖之間只是在哲學觀點、政治觀點上存在分歧,這并不能說明他們之間的師生關系非常驚慌,相反,亞里士多德非常敬重自己的老師柏拉圖,柏拉圖也很觀賞自己的學生亞里士多德,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2)因為亞里士多德繼承了柏拉圖的很多成果,同時又對其老師的某些哲學觀點進行批判,他們的思想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因而兩人的思想是“兩個交集”。3.導學號024640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蘇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圖出身貴族,他和他的摯友們引雅典為驕傲,可對雅典人民并不信任。當雅典民主政體判處蘇格拉底死刑時,這種不信任由加深而轉為仇恨。因此,柏拉圖的目標是要實現一個既能維持貴族特權又可為貧苦階級接受的社會。柏拉圖曾希望敘拉古的統治者能接受他的學說,付諸實踐,以實現他的政治志向,但未能如愿,他只好回到雅典,給一批批弟子講學,達40年之久。他教化弟子們說,世界上存在的每一樣事物都是相應的理念的不完善的摹本,所以,整個現實世界是完善的理念世界的不完善的摹本。柏拉圖認為,善不是變動不盡的現實世界的學問,而是真實的理念世界的學問。材料二這一歷史時期的另一位宏大的思想家是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他起先時是柏拉圖的弟子,但是,老師去世后,他創辦了萊森學院。他的卓越貢獻主要在邏輯學、物理學、生物學和人文學科諸領域,他事實上是這些學科的創始人。他說:“有些人生來就注定應當聽從,另有些人生來就注定應當統治……斗爭的藝術是一門關于獲得的自然藝術,因為它包括狩獵;是一門用來應付野獸和那些生來應當受統治、卻不愿聽從的人的藝術。這種斗爭當然是正義的。”——以上材料均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依據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活動的共同點。(2)依據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關于建立志向國家的途徑有何明顯的不同,并說明應如何相識這種不同。參考答案(1)都興辦學園,從事教化活動;都開展學術探討。(2)不同:前者希望通過哲學王擔當統治者來建立志向國;后者希望通過暴力建立合理的社會秩序。相識:導致二者相識不同的因素在于二者哲學觀的不同,柏拉圖的理念論建立在虛無的基礎之上,亞里士多德思索的更多的是理性。因此,柏拉圖的志向國是無法在現實中建立起來的,而亞里士多德的途徑更具有現實性。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個兒童從小受了好的教化,節奏與和諧浸入了他的心靈深處,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會變得溫文有禮;假如受了壞的教化,結果就會相反。我們的護衛者……有必要像終宵不眠的警犬;他們在戰斗的生活中,各種飲水和各種食物都能下咽;烈日驕陽狂風暴雨都能處之若泰。——柏拉圖《志向國》材料二邦國假如忽視教化,其政制必將毀損。一個城邦應經常教化公民們使能適應本邦的政治體系。同某些目的相符的性格原來為當時建立政體的動因,亦即為隨后維護這個政體的實力……那么,他們在作為一個城邦的分子以前,也必需先行訓練和適應而后才能從事公民所應實踐的善業。——亞里士多德《政治學》(1)依據材料一,指出柏拉圖重視教化的目的。(2)依據材料二,說明亞里士多德所提倡的教化目標。(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對教化與政治關系的共同相識。解析回答第(1)問時,從材料一中柏拉圖對護衛者的品德與教化養成之間的關系的相識中可以得出答案。回答第(2)問時,材料二中的“城邦應經常教化公民們使能適應本邦的政治體系”是關鍵的信息。在回答前兩問的基礎上,很簡單歸納出二人都主見教化為現實政治服務的結論。據此,回答第(3)問。參考答案(1)培育公民的良好品行,適應社會的須要。(2)培育高素養的公民,適應城邦的政治生活。(3)都主見通過教化培育合格的公民,教化為現實政治服務。5.導學號024640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柏拉圖和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共同打下了思辨和自然哲學的大多數分支的基礎。柏拉圖的學園和亞里士多德的呂克昂學園是古代世界的牛津和劍橋(或哈佛和耶魯)。記住他們,有人說:“希臘人賜予西方哲學的遺產是西方哲學。”就是在這兩個人當中,柏拉圖是一個志向主義者,創建了第一個想象中的烏托邦,有關共相和不朽的基本理論,有影響的宇宙起源論,一種范圍深廣的學問指責,一種聞名的愛的分析。與之相反,亞里士多德則是“富有靈感的常識的實踐者”,一個分類者。他的百科全書式的著作的范圍從形而上學和倫理學到政治學、文學指責、邏輯、物理學、生物學和天文學。(1)依據材料,概括指出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兩人歷史貢獻的相同點和不同點。(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亞里士多德在歐洲文化史上的歷史地位。解析回答第(1)問時,要結合材料從兩人探討與實踐所涉及的領域進行比較說明。雖然兩人都關注對哲學的探討,都從事教化活動,但柏拉圖是一位志向主義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