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美學一、填空題1、有關美是什么的問題,在感知的層面上也就是美的特點問題。一般來說,美重要有三個方面的特點,即(形象性)、情感性和超越性。2、(蔡元培)被認為是中國現代“美育之父”,他大力倡導和實踐美育,將美育納入現代國民教育方針,帶動美育研究和實踐,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口號把美育提到很高的地位。3、柏拉圖把美分為(
美的理式
)和(
美的萬物
)。
4、德國的歌德、黑格爾等把建筑稱為“(凝固的音樂)”,揭示了建筑是以空間造型顯示節奏的審美特性。5、(移情說)是西方20世紀現代美學很有名的心理學美學理論,它的重要代表人物有德國的立普斯,英國的浮龍·李,法國的巴希等人。6、海德格爾早中晚期美學思想的基本規定分別是(
存在的追問
)、(
真理的顯現
)和(
語言的傾聽
)。7、美是生活世界中(
欲望
)、(
技術)和(
智慧)三者的(游戲)的顯現。8、馬克思認為,人按照(
美
)的規律來生產與發明。9、(鮑姆嘉通)在美學史上第一種采用“Aesthetica”這一術語,提出了美學這一特殊的哲學學科,因而他享有“美學之父”的光榮稱號。10、(審美情感)對于美感心理是關鍵的、決定性的要素。11、中國現代美學一般可分為(
主觀派
)、(
客觀派
)、(
主客觀統一派
)和(
實踐派
)等派別。12、(笛卡兒)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題,為從理性上探討美學問題提供了理論基礎。13、亞裏士多德則提出(凈化說)的著名美育理論,他認為悲劇具有凈化心靈的情感功能,像宗教同樣使人在狂迷之後安靜下來,“仿佛受到了治療和凈化”,他認為這種“無害的快感”有益于人的健康和社會的穩定。14.美學是一門突出形象、詳細和體驗方式的(人文學科)。美學的對象是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體形象。15、形式美是人類符號實踐的一種特殊形態,是從詳細美的形式中抽象出來、由自然原因及其組合規律構成的、具有(獨立審美價值)的符號體系。16、亞裏士多德認為美在于(
有機的整體),包括(
開端
)、(
中間)和(
結尾
)三個部分。17.藝術現象的基本構造包括(藝術家
)、(
藝術創作)、(藝術作品
)和(
藝術接受)等要素。18、(孔子)的人格理想是“盡善盡美”的“君子”。19、(王國維)以20世紀初一系列的美學與美育論文,被公認為中國現代美學的創始人。20、直覺、情感、(想象)和理解是美感心理的四大基本要素。21、審美經驗作為心理經驗,包括(
直觀)、(
想象
)、(
情感
)等重要要素。22、車爾尼雪夫斯基針對黑格爾的“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的客觀唯心主義美學觀,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論斷。23、19世紀下半葉以來,伴隨美學研究的(“自下而上”)運動走向試驗主義,作為濃縮著人類審美發明與藝術經驗的藝術自身,才開始逐漸走向現現代美學研究的中心。24、(審美體驗)是平常體驗的升華,是個體在親自活動中對理想的生命形象的瞬間直覺,是心靈在直覺中的建構,是意義的瞬間生成。25、(形式)是內容諸要素的構造方式和外部體現形態。26、(聲音)是表情性最強的情感符號。27、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的重要時尚有(
儒家美學
)、(
道家美學、
)和(禪宗美學
)。28、(色彩)是構成形式美和獲取形式美的重要原因。它的基本特性重要有三點:表情性,象征性,審美意味的復雜性。30、造型藝術是藝術門類之一,它是以(藝術形象)為媒介發明具有空間實體的活的形象的藝術。31、古典性文化指的是建立在古代社會生活方式基礎上并保留至今的審美文化遺產。它的審美特性是(空靈)、(流轉有韻)、(蘊藉)。32、西方歷史上多種美育觀念大多是圍繞對人、尤其是對(理想人)的見解而展開的,展現為人類不停自我建構與完善的豐富多樣過程。33、電視是綜合藝術之一,是以屏幕上的聲音和畫面為媒介,綜合電影和戲劇的多種體現手段來塑造形象,以家庭為重要(傳播對象)的藝術。34、古典性文化指的是建立在古代社會生活方式基礎上并保留至今的審美文化遺產。它的審美特性是(空靈)、(流轉有韻)、(蘊藉)。35、(鮑姆加登)于1750年出版的著作《美學》,標志著美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因此他本人被視為西方美學學科的創始人。36、人的需要具有二重性,可以劃分為基本的生理-心理需要和高層次的自我確認、自我意識的需要。而審美需要也可以劃分為兩個層次:(基本的生理)與(心理需要)深層的情感需要和理想沖動。37、美是(以情感為中介的意識形態屬性或價值)。38、(自然美)是美學難題中的難題,常被人們稱為美學的危險三角區或“阿喀琉斯的腳踵”。39、形式美與人的實踐自由及情感體現是親密相連的,它一般具有感性可感性、(理性象征性)和內涵多義性等基本特點。40、有關自然美的見解中,肯定美學的重要觀點表述為兩個互相聯絡的命題:一是自然中的所有東西具有全面的肯定價值;二是(自然物所具有全面的肯定的審美價值是不可比較和不可分級的)。41、公元4世紀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提出“美是什么”的這一古老而神秘的美學問題。42、社會審美意識的內部構造大體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社會審美心理;二是(社會審美觀念);三是社會審美理論體系。43、英國藝術批評家克萊夫·貝爾認為藝術是(“故意味的形式”),深刻揭示了藝術中形式和形式美與情感的關系。44、藝術的審美價值是(以主體的情感和想象力為本源而產生的一種屬于藝術自身)的價值屬性。45、在中國古典美學中,與崇高相近但又有重大區別的審美范圍是“(
壯美)”,即“陽剛之美”。46、情感在審美活動中的作用重要體現為它的中介作用,即情感在審美活動中是最為突出的原因,并起著融會貫穿認識和意志的紐帶作用。這種中介作用品體體現為:驅動作用、定向作用和(彌散作用)。47、在西方美學史上,真正把“關系”作為美學的理論基礎,系統地提出自已有關美的見解的是法國最杰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狄德羅)。48、藝術美本質上是一種符號化、文本化、物態化了的審美變形活動,是主體的內在欲望通過審美變形而與藝術對象發生(同形同構效應)審美幻象構造。二.判斷題49、古希臘哲學的基本目的就是協調和處理詩與哲學的對立性關系。(對)50、作為審美范圍的的悲劇與作為戲劇類型的之一的悲劇是同一種概念。(錯)51、美是以理性為中介的意識形態屬性或價值。(錯)52、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認為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是生產勞動,勞動發明了美。(對)53、優美是與崇高相對的一種美學概念,是真正意義上的美。(對)54、在希臘文中的“山羊之歌”指的喜劇。(錯)55、最早在理論上提出丑這一審美范圍的美學家是亞裏士多德。(對)56、美感并不是人類所獨有的,動物也有美感。(錯)57、美學的“中間道路”是指的介以“科學的思維”與“非科學的思維”之間的一種思維方式。(對)58.在西方文化老式中,美學的學科意識萌發于詩與哲學之爭,或者說感情與理智地位之爭。(對)59.康德不僅處理了美學在知情,情,意三者之間的認識論地位,并且處理了美學在人文學科中的作用問題。(錯)60.審美需要的二重性識基本的生理-心理需要以深層的情感需要和理想沖動。(對)61.演出藝術的審美特性識體現性和直觀性。(錯)62.“意境”一詞,最早是由唐代詩人王昌齡與物境,情境并列提出來的三境之一。(對)63.在中國美學的歷史發展中,韻在魏晉時期才逐漸發展起來的,在唐代後來的美學及藝術批評中,是一種占據關健地位的范圍,而意境則貫穿整個中國古典美學的歷史發展過程。(對)64.怪誕具有多種形態,但“變形”是其共同的形象構造特性。(對)65、任何一種美學理論的建立均有一定的哲學理論作為基礎。(
對
)
66.直到費爾巴哈提出多種矛盾沖突論,才標志著西方悲劇論進入一種新的裏程碑。(錯)67.漢代文字家揚雄在《法言》中提到“言,心聲也;書,心畫也。”(對)68.種符號化,文本化,物態化樂得審美變形活動,是主體的內在欲望通過審美變形而與藝術對象發生同步同構效應的審美幻象構造。(對)69、規定西方現代美學的是存在而非理性。
(
對)
70、在黑格爾的絕對精神中,藝術處在中間階段。
(
錯
)
71、把人的心意機能分為真、善與美的是尼采。
(
錯)
72、謝林把藝術當作是哲學的最高官能
(
對)
73、
自然是審美教育的基本方式。
(
錯)
74、
平常生活往往是非審美的。
(
錯
)
75、沒有藝術接受的藝術構造是不完整的。
(
對
)
76、身體問題在現代藝術與美學中并不重要。
(
錯
)
77、實用藝術往往也是非功利的。
(
錯
)三.單項選擇題78.初步界定美學學科對象與任務的是()A柏拉圖B康德C鮑姆嘉通D馬克思79.美學的研究對象是A人類的情感和人的感情存在B什么是美C審美經驗D審美態度80.美的本責問題的關鍵是()
A.人的本質與美的本質之間的關系問題B.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之間的關系問題C.人類審美感官與世界歷史的關系問題D.事物審美屬性怎樣在實踐中生成的問題
81.中國近代美學思想家中,曾倡導“以美育代宗教”的是(
)
A.王國維
B.梁啟超
C.蔡元培
D.朱光潛82.在藝術接受中,每個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質,被現代接受美學稱為(A)
A.期待視界B.先驗圖式
C.主體經驗D.先見之明83.在藝術接受中,意象的重建過程重要在于()
A.讀B.悟C.觀D.品84.托馬斯·阿奎那認為:"事物并不是由于我們愛它才成為美的,而是由于它是美的與善的才為我們所愛。"這一觀點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
A.客觀事物自身的屬性B.人的主觀心意狀態C.人與現實的審美關系D.人類的審美需要85.意境和意象的區別在于()
A.意境是指審美的廣度,意象是指審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體的特性,意象具有主客對立的特性
C.意境屬于形而上的領域,意象屬于形而下的領域
D.意境是一種藝術范圍,意象是一種美學范圍86、“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表明儒家對美感的規定是(
)A、虛靜
B、中庸C、妙悟
D、自然
87."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這段古詩中意象的類型是()
A.仿象B.興象C.喻象D.抽象
88.現實主義藝術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屬于()
A.仿象B.興象C.喻象D.抽象
89.叔本華說:"國王和乞丐從窗口看夕陽,兩者都可以感覺到美"。這是在強調()
A.美有絕對一致的評判原則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審美是純粹的知性活動D.審美與社會地位毫不相干90.美學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數的友好"的美學家是()
A.畢達哥拉斯B.蘇格拉底C.柏拉圖D.亞裏士多德91.意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區別不是表目前()
A.前者重要是心理學范圍,後者重要是認識論范圍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後者需要運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後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產品,後者的成果不是精神產品
92.從藝術來源的角度界定藝術的學說是()
A.符號說B.體現說
C.游戲說D.教化說
93.古人雲:"粗絹惡扇,敗人意興"。在藝術品的層次構造中,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A.物質實在層B.形式符號層
C.意象世界層D.意境超驗層
94.下列美學家中不主張模仿說的是()
A.柏拉圖B.亞裏士多德
C.賀拉斯D.席勒
95.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裏的"樂",體現了美育的()
A.形象性B.愉悅性
C.獨創性D.邏輯性
96.叔本華說:"國王和乞丐從窗口看夕陽,兩者都可以感覺到美"。這是在強調()
A.美有絕對一致的評判原則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審美是純粹的知性活動D.審美與社會地位毫不相干97、叔本華說:"國王和乞丐從窗口看夕陽,兩者都可以感覺到美"。這是在強調()A、美有絕對一致的評判原則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審美是純粹的知性活動
D、審美與社會地位毫不相干
98.最重要的審美途徑是()
A.自然B.社會C.人生D.藝術
99.美學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數的友好"的美學家是(A)
A.畢達哥拉斯B.蘇格拉底
C.柏拉圖D.亞裏士多德
100.意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區別不是表目前()
A.前者重要是心理學范圍,後者重要是認識論范圍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後者需要運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後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產品,後者的成果不是精神產品101.在朱光潛的美論中,"物"與"物的形象"的不一樣重要是(B)
A.前者是客觀的,後者是主觀的
B.前者是客觀的,後者是主客觀的統一
C.前者是實在的,後者是虛幻的
D.前者屬于內容范圍,後者屬于形式范圍102.與美學聯絡最為親密的學科當推()
A.哲學、語言學、精神分析學、社會學
B.哲學、文藝學、心理學、倫理學
C.哲學、教育學、現象學、文化人類學
D.哲學、文藝學、闡釋學、符號學103.陶淵明認為,欣賞自然美景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指的是()
A.審美的非功利性B.審美的非自覺性
C.審美的具象性D.審美的個性104."紅杏枝頭春意鬧"在美感心理構成上重要是()
A.直覺B.通感
C.想象D.表象105.把人的感覺看作是"以往所有世界歷史的產物"的思想家是(B)
A.黑格爾B.馬克思
C.亞裏士多德D.盧梭106、黑格爾認為美是(
)的感性顯現。A、絕對理念
B、游戲沖動
C、人的本質力量
D、權力107.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給人以不一樣的美感,這闡明了()
A.美感的主體差異B.形式原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
C.美感的一般特點D.美感的感覺特性108."環肥燕瘦"拾分生動地闡明了審美現象具有()
A.歷史性B.民族性
C.階級性D.地區性109.唯物辯證法對于美學研究具有()
A.總的指導意義B.詳細措施的意義
C.重要啟示意義D.實踐意義110.人在勞動實踐中發明美的事物的基本規律是(C)
A.按照對象的客觀規律進行建造
B.按照主體的內在尺度來生產
C.把人的本質力量體現為可供審美欣賞的形象
D.把主體情感投射到對象上面111、陸游的《沈園》中有“難過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這其中包括了聯想中的(
)A、靠近聯想
B、對比聯想C、相似聯想
D、類比聯想
112.馬克思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異化勞動在美學上的兩種意義,即(B)
A.既批判丑,又肯定美B.既制造丑,又發明美C.既揚棄了丑,又消解了美D.丑中有美,美中有丑
113.提出“美是生活”的美學家是(
)
A.別林斯基
B.黑格爾C.狄德羅
D.車爾尼雪夫斯基114.從聯想的類型來看,人們常說的“愛屋及烏”、“睹物思人”、“瑞雪兆豐年”屬于(
)
A.相似聯想
B.對比聯想
C.靠近聯想
D.類比聯想115.馬克思主義美學在探討藝術的本責問題時,首先強調()
A.藝術作為觀念形態對生活的審美反應
B.藝術作為上層建筑對于經濟基礎的依賴關系
C.藝術作為意識形態必然具有階級性
D.藝術必須服務于工人階級的解放斗爭116.美的本責問題的關鍵是()
A.人的本質與美的本質之間的關系問題
B.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之間的關系問題
C.人類審美感官與世界歷史的關系問題
D.事物審美屬性怎樣在實踐中生成的問題117.托馬斯·阿奎那認為:"事物并不是由于我們愛它才成為美的,而是由于它是美的與善的才為我們所愛。"這一觀點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
A.客觀事物自身的屬性B.人的主觀心意狀態
C.人與現實的審美關系D.人類的審美需要118.意境和意象的區別在于()
A.意境是指審美的廣度,意象是指審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體的特性,意象具有主客對立的特性
C.意境屬于形而上的領域,意象屬于形而下的領域
D.意境是一種藝術范圍,意象是一種美學范圍119.原始時代的狩獵民族雖然住在花卉極其豐富的土地上,卻決不用花做裝飾。這一現象闡明()
A.美取決于人的主觀心意狀態B.美在移情
C.美依存于人們的生活實踐D.美取決于距離
120、在西方美學史上,真正嚴格地區別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學家是()
A.德謨克利特B.休謨
C.博克D.康德
121.黑格爾"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說不一樣于柏拉圖"美在理念"說的重要特點是()
A.突出了美的感性原因B.強調了美的理性內容
C.注入了辯證法的精神D.更具有思辨的意味
130.藝術操作中技與道的完美結合,在中國古代書畫理論中常被稱為:()
A.心手對應B.刻鏤無形
C.胸有成竹D.氣韻生動131、畢達哥拉斯學派在美學理論上提出了(
C)A、美是生活
B、美是關系
C、美是友好與比例
D、美是勞動132.()是審美體驗的三要素。A感覺、知覺和表象B生理、心理和社會C情感、認識和想象D聯想、體驗和超越133.在中國歷史上,自然美開始作為獨立的審美形態出目前(
)
A.盛唐
B.西周
C.魏晉
D.宋金134.審美活動的功能在于()A娛樂身心B修身養性C完善自我D娛樂身心、修身養性、完善自我135.被各國美學界尊稱為“美學之父”的是(
)
A.蘇格拉底
B.鮑姆嘉通
C.鮑桑葵
D.亞裏士多德136.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給人以不一樣的美感,這闡明了()
A.美感的主體差異B.形式原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C.美感的一般特點D.美感的感覺特性137.19世紀,以德國美學家費希納為代表的美學流派是(
)
A.構造主義美學
B.現象學美學
C.體驗美學
D.試驗美學138.明確提出“審美教育”概念的美學家是(
)
A.康德
B.賀拉斯
C.席勒
D.錫德尼139.在美學史上,最早提出“審美關系”概念的是19世紀的A馬克思B狄德羅C黑格爾D車爾尼雪夫斯基140.在人的多種感覺器官中,與審美活動關系較為親密的是(
)A.視覺和聽覺
B.味覺和觸覺C.視覺和味覺
D.味覺和聽覺141.美感作為一種完整的心理活動過程,包具有認知、()和意志三方面的多種構成原因。A感情B審美C頓悟D反差142.移情說,最早由德國19世紀黑格爾派美學家()提出,後來逐漸發展到西方美學史上有名的“移情說”。A黑格爾B費爾巴哈夫子C康德D叔本華143.美感原則的實際差異性是指它的A合規律性B合目的性C實踐自由度D發明性144.()是最早在理論上提出丑這一審美范圍的美學家。A黑格爾B柏拉圖C康德D亞裏士多德145、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上思索和處理審美和藝術的復雜作用問題的是()A、馬克思B、康德C、德國古典美學D、鮑姆嘉通146、杜甫的詩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體現了如下哪種審美心理現象()A、聯想B、移情C、想象D、通感147、當主體的感知器官和注意力指向和集中于審美對象的形象,進入審美注意狀態,這是處在審美活動的()階段。A、準備階段B、展開階段C、超越階段D、不屬于審美活動148、提出“事物由于數而顯得美”,認為美就在于客觀事物的均衡、對稱這一觀點的是()A、亞裏士多德B、席勒C、柏克D、畢達哥拉斯學派149、詩歌中往往采用輕音與重音、長音與短音的手法,這體現出了形式美的()規律。A、整潔B、均衡C、比例D、節奏150、認為自然美就在于自然事物自身,與人沒關系,更不在于主體的主觀意識和思想情感的作用的派別是()A、主觀派B、主客觀統一派C、客觀派D、肯定美學151、蘇軾的詩句“橫當作嶺側成峰,遠近高下各不一樣”體現出了自然美的()A、象征性B、多面性C、形式性D、自然性152、托馬斯·阿奎那認為:“事物并不是由于我們愛它才成為美的,而是由于它是美的與善的才為我們所愛。”這一觀點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
)A.客觀事物自身的屬性
B.人的主觀心意狀態
C.人與現實的審美關系
D.人類的審美需要153、黑格爾把藝術分為三種類型,如下哪種不是其中之一()A、象征型藝術B、古經典藝術C、摹仿型藝術D、浪漫型藝術154、托馬斯·阿奎那說:“一眼見到就使人快樂的東西才叫做美。”這闡明了美感具有()A、超功利性B、自由發明性C、功利性D、直覺性155.馬克思主義探討美的本責問題的邏輯起點是(
)
A.客觀的物質世界B.客觀的精神世界C.主觀的心意狀態D.社會化了的人的審美實踐活動156、藝術的首要功能是()
A、認識功能B、道德功能C、審美功能D、娛樂功能157、康德與黑格爾的崇高觀之間的關系是()
A、康德受到過黑格爾的影響B、黑格爾受到過康德的影響
C、康德與黑格爾互相影響D、黑格爾與康德之間互不相干158、“環肥燕瘦”拾分生動地闡明了審美現象具有(
)
A、時代性B、民族性C、階級性D、地區性馬克思主義美學認為,美和美感的最終本源在于()。A、人的存在B、審美實踐C、人的心靈D、社會實踐160.德國古典美學家康德的美學代表作是(
)
A.《判斷力批判》
B.《藝術與現實的美學關系》C.《美感》
D.《理想國》161、“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區別在于()
A、前者具有人為色彩,後者沒有人為色彩
B、前者物與我處在對立狀態,後者物與我處在統一狀態
C、前者是中西藝術共有的現象,後者是中國藝術獨有的現象
D、前者具有強烈的主觀性,後者則是主體隱藏在意象的背後162."環肥燕瘦"拾分生動地闡明了審美現象具有()
A.歷史性B.民族性C.階級性D.地區性163.原始時代的狩獵民族雖然住在花卉極其豐富的土地上,卻決不用花做裝飾。這一現象闡明()
A.美取決于人的主觀心意狀態B.美在移情C.美依存于人們的生活實踐D.美取決于距離164.黑格爾"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說不一樣于柏拉圖"美在理念"說的重要特點是()
A.突出了美的感性原因B.強調了美的理性內容C.注入了辯證法的精神D.更具有思辨的意味165、意境和意象的區別在于(
)
A、意境是指審美的廣度,意象是指審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體的特性,意象具有主客對立的特性
C、意境屬于形而上的領域,意象屬于形而下的領域
D、意境是一種藝術范圍,意象是一種美學范圍166.“一仟個觀眾就有一仟個哈姆萊特”闡明()
A、觀眾是真正的藝術家B、審美活動無原則可言
C、審美是一種積極積極的發明D、作家的發明不及觀眾的發明167、從美感產生的邏輯原因看,“心理距離說”屬于(
)理論。A、審美態度B、審美環境C、審美能力D、審美關系168、美育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審美教育”概念,第一部系統的美育著作《審美教育書簡》的作者是()A、席勒
B、黑格爾C、康德
D、費爾巴哈169、未來美學理論構架的模式具有三方面的基本性質,下列不屬于其中之一的是()A、理論性與經驗性的交融B、感性與理性的結合C、穩定性與變異性的結合D、歷史性與邏輯性的統一四.名詞解釋
170.形式美:形式美在現實美中,重要指顯示審美對象的排列組合。感性顯現,形式,輪廓等的美,而在藝術中除了藝術作品所類似現實美的形式美以外,也指藝術內容的賦形和構型所體現的美。171.崇高:崇高重要指對象以其粗獷,博大的感性形態,雄偉的氣勢給人以心靈的震撼,使人感到驚心動魄,心潮澎湃,進而受到強烈的鼓舞和激越,產生敬佩和贊嘆的心情,從而提高和擴大人的精神境界。172.美學研究的對象:(1)以藝術為重要研究對象;(2)通過藝術來研究人對現實的審美關系;(3)研究多種審美對象、美感經驗、審美意識、審美范圍和美學思想。173.意境:意境是中國美學中具有中國民族老式特色的范圍之一,是指在詩歌(詞),戲曲以及園林等門類藝術中,借匠心獨運的藝術手法熔鑄成情景交融,虛實統一,能深入體現宇宙生機或人生真諦,從而使審美主體之身心超越感性詳細,進入無比廣闊的那種藝術化境。意境體現藝術美,在藝術發明,欣賞和批判中,意境被作為衡量藝術美的一種原則。174.審美教育:審美教育是以美和美的形態,重要是以美的知識和藝術使接受對象在情感上得以陶冶,在人格上得到完善的教育。175、審美態度:審美態度是指主體進入審美注意狀態時,掙脫了功利或理性羈絆後的一種特殊心態。176、蒙太奇:狹義上指電影在後期制作中根據導演的總體構思對鏡頭的畫面、色彩、聲音進行後期組合并構成完整的藝術作品。廣義上不僅指鏡頭的剪輯組合還指電影創作中藝術家的藝術思維方式。177.通感:(1)通感是作為一種美感的審美現象,;
(2)聯想與想象是通感的心理基礎;
(3)通感就是不一樣的感覺之間的挪移或彼此打通;
(4)例如:“紅杏枝頭春意鬧”。178、意境:意境是指在詩、畫、戲曲以及園林等門類藝術中,借匠心獨運的藝術手法熔鑄成情景交融、虛實統一、能深刻體現宇宙生機或人生真諦,從而使審美主體超超越感性詳細,進入廣闊空間的那種藝術化境。179、美感:狹義的美感指審美感受,即審美主體面對審美客體所產生的心理活動過程。廣義的美感指人們面對審美對象,進入審美活動的條件、心理活動過程及其成果的總和,即審美意識。180、審美經驗:審美經驗是審美主體在審美活動中獲得的感受和體驗,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所有感受,是一種逐漸展開不停向深入的過程。審美經驗也不是一種靜態的成果或境界,而是一種由生理器官的感知經驗向心理感受情感體驗深化和超越的動態過程。181、審美活動:審美活動簡樸說就是人們所進行的欣賞美、感受美乃至發明美的活動。182、形式美:形式美在現實美(自然美和社會美)中,重要指現實審美對象的排列組合、感性顯現、形狀、輪廓等美;而在藝術中除了藝術作品所類似現實美的形式美以外,也指藝術的內容(社會生活和審美意識)的賦形和構形之體現的美。183、審美變形:所謂審美變形,是指人類運用其以情感和想象力為關鍵的重要審美發明能力,通過激活和塑造人類精神活動所獲得的意識形態材料,使它們掙脫認識屬性與倫理屬性的功利性束縛,從而使人類與對象世界的審美關系得以體現出來。184.寓教于樂:(1)古羅馬賀拉斯提出。(2)把美育當作娛樂與道德教育的統一。
(3)規定文藝具有魅力,通過感動給人以教益。185、造型藝術:“造型藝術”一詞源于德語bildenkunst,18世紀德國美學家萊辛在《拉奧孔》一書中最早使用這一概念。在德語中,bilden的原意是“摹寫”或“制作模擬像”,因而狹義的造型藝術重要指繪畫和雕塑這兩種再現客體詳細形象的藝術;後來引申為采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媒介,通過塑造占據一定靜態空間的藝術形象來反應社會生活的藝術。186、美感:所謂美感可以分為狹義的美感和廣義的美感,前者是指審美感受,即審美主體面對審美客體所產生的心理活動過程,可以分為審美認識、審美感情、審美意志三大部分;後者是指審美意識,即廣義的美感,人們面對審美對象進入審美活動的條件、心理活動過程及其成果的總和。五.簡答題187、論藝術現象的構造答案要點:藝術現象的構造重要有:(1)
藝術家:通過尤其訓練的、有創作技能的人。
(2)
藝術創作:它分為開端(孕育)、中間(形象)與完畢(作品)。
(3)
藝術作品:創作的完畢,不一樣于純物與器具。它審美的重要對象。
(4)
藝術接受:只有當藝術作品被欣賞的時候,藝術才真正完畢。188、語言論美學怎樣看待美的本責問題?答案要點:語言論美學的關鍵是追問語言問題,在美的本質的問題上,它認為老式美學的理性與感性問題不再是美學的中心問題,而是新的語言與意義的問題。語言論美學的本質觀是:宣布美的本質是偽問題,認定美學的唯一問題是清理語言。189、簡述社會美的特性。答案要點:①社會美是社會實踐產物的最直接的物質存在形式。由于社會美和人類實踐活動有親密地聯絡。因此,發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實踐活動自身,就有也許成為社會美的直接構成部分,這是社會美的首要特性。②社會美直接體現了人的發明。美的理想不僅根植于實踐,還要接受實踐的檢查,并且在實踐活動中體現出來。③社會美具有較直接,明顯的社會功利性,具有明顯的價值取向。離開社會功利性,任何事物都將失去與主題構成關系的基礎,審美對象也不例外,在這方面,社會美體現得比自然美和藝術美更直接明顯,同步,社會美有著明顯得價值取向,具有明顯得意識形態性。④社會美重在內容,在社會生活中,一種社會現象,社會事物,假如是增進社會發展得積極原因,則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得利益和愿望,就是美的。
190.怎樣認識審美幻象的本質特性?答案要點:有關審美幻象的本質特性,可以從如下的三個方面加以認識:①從哲學的角度講,主體方面的藝術感覺與對象方面的審美外觀是人類生產實踐的直接產物。從審美心理的角度看,也可以說,以方面藝術生產自身生產出審美心理構造,另以方面這個審美心理構導致為藝術生產的母體。②從心理學角度看,審美對象是藝術發生的格式塔原理。它因此看作是馬克思主義主客體互相適應原理的延伸,審美幻象也可以說是這樣一種主體藝術感覺與對象的形式構造同形同構的成果。③從審美幻象與其體現媒介的角度看,審美對象則可稱之為一種超越于符號構造之上的文學格式塔。191:為何說車爾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題符合生活的常識,卻不符合生活的辯證法?答案要點:(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簡樸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義為生活。
(2)車爾尼雪夫斯基首先說但凡可以顯示現實生活的都是美的,另首先說只有根據我們的理解應當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這樣,同一種命題就出現了矛盾。
(3)主觀上的喜歡與生理上的滿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論上的兩根支柱,前首先輕易滑向主觀唯心主義,後首先則輕易走向庸俗的生理學觀點。
192.簡要分析意境與意象的不一樣。答案要點:在中國的美學史上,意境的出現晚于意象,但卻逐漸成為一種藝術的終極追求而超越了意象這一范圍。任何藝術的本體都是意象。意境重要指運用藝術意象,在主客體交融,物我兩忘的基礎上,將接受者引向一種超越現實時空,富有形而上本體意味的境界中。意境與意象史相通的,由于兩者均是主體與物象碰撞時形成的一種心理狀態,都規定主客,物我,情境之間的友好統一。這是意象與意境的一致性,意境是意象。兩者畢竟不屬于同一層次的概念,并不是任何意象都是意境。首先,意象重要講的是審美的廣度,意境則更多的就審美的深度而言,意境深邃,意象廣闊,意象偏于橫向,意境則偏于縱向。另一方面,意境是意象的深化,它是主體心靈突破了意象的閾限而再造的一種虛空,靈奇的神秘境界。第三,再中國文化中,意象屬于藝術范圍,而意境則指心靈時空的存在與運動,其范圍廣闊無限,與中國人的整個哲學意識有關聯。193.簡述美育與體育的區別與聯絡。答案要點:(1)區別:
①方式不一樣,體育以鍛煉身體為主,美育以情感教育為主。
②目的不一樣,體育的目的在于增強健康體質,美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審美能力。
(2)聯絡:
①現代健康的特性是身心協調,體育不僅有生理學特性,并且有心理學特性。身體的運動增進著心理的發展和提高。
②美育中的情感活動增進著身心的全面發展。
③體育自身也是美育的一種途徑,使運動者和欣賞者產生強烈的審美體驗。
194、簡述審美意識形態與一般意識形態的關系答案要點:兩者既有共同之處,也存在著實質性的區別。審美意識形態與一般意識形態同樣都是由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條件所制約和限定,都具有很強的實踐力量和巨大的同化力量,以及對經濟基礎而言的相對獨立性。但與一般意識形態不一樣,審美意識形態以與想象親密結合的情感為基本中介,由于情感和想象的特殊性,審美意識形態展現出更為復雜的辯證屬性。195、怎樣理解自然美的文化價值?答案要點:(1)啟迪智慧、激發發明。(2)陶冶性情、提高境界。(3)愉悅身心、豐富生活。(4)和合天人、通融群已。196、簡述造型藝術的審美特性。答案要點:1、造型性。所謂造型,指采用某種媒介對事物進行形體的再現和塑造。2、空間性。造型藝術是靜態的空間藝術,,合適于描繪空間中的靜態場景,難以再現動作的持續和運動的整個過程。3、直觀性。直接訴諸于人的視覺,比其他藝術更詳細、更精確地描繪客觀事物。197、簡答自然美的文化價值?答案要點:①啟迪智慧,激發發明;②陶冶性情,提高境界;③愉悅身心,豐富生活;④和合天人,通融群已。198、簡答影視藝術的審美特性?答案要點:綜合性。影視藝術的綜合性體目前兩個方面:一是科學與藝術的綜合;二是綜合了繪畫、雕塑、攝影、音樂、文學、戲劇、舞蹈等藝術的元素。②以蒙太奇為聲畫造型手段;③在運動是進行畫面造型。199、簡答美感差異性與審美共同性?答案要點:⑴審美活動在社會實踐中的變化發展;⑵美感的差異性:①美感的時代性;②美感的民族性;③美感的階級性;④美感的地區性;⑤美感的個體差異性;⑶美感的共同性:①人類共有的生理和心理基礎;②社會實踐肯定人類生命的共同本質;③上升時期的民族和階級的審美意識更輕易引起共鳴;④審美對象的形式美引起較大的共同美感。200.為何說車爾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題符合生活的常識,卻不符合生活的辯證法?答案要點: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簡樸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義為生活。車爾尼雪夫斯基首先說但凡可以顯示現實生活的都是美的,另首先說只有根據我們的理解應當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這樣,同一種命題就出現了矛盾。主觀上的喜歡與生理上的滿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論上的兩根支柱,前首先輕易滑向主觀唯心主義,後首先則輕易走向庸俗的生理學觀點。201.簡述喜劇性的效果。答案要點:(1)喜劇性的笑是人類才有的心理現象。(2)笑的感情必須與是非判斷無關,與強烈的憎惡之情不相容。(3)笑要有共鳴,是在一定的社會圈子裏產生的。六.論述題
202、怎樣理解自然美的文化價值?答案要點:自然美以全面提高人以及社會為價值實現目的,以愉悅人的精神為中心,上下延伸,多維擴展,形成了掌力巨大而有高度聚合的彈性構造和全面整一的價值體系。它使人在身心愉悅中,在真善美諸方面得到陶冶浸染,優化和升華,進而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高度友好。①啟迪智慧,激發發明。自然美可以拓展眼界,增長知識,啟迪智慧,還能觸動藝術家的靈感,為他們提供發明力的源泉,激發其藝術發明力。②陶冶性情,提高境界。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在互相作用中發展起來的,因此,人和自然之間有了某種“異形同構”的關系。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對人的性格修養是很有關系的。自然美對于陶冶性情,培養人格的重要作用,不管在中國還是西方,均有著悠久的歷史。它陶冶性情的綜合效果集中體目前境界的提高上。③愉悅身心,豐富生活。自然美價值功用的重要體現,就是愉悅人的身心,雖然人的身體健康舒適,精神暢快,生活豐富多彩。第一,它可以快適人的生理;第二,它可以愉悅人的心理;第三,可以豐富人的精神生活。④和合天人,通融群已。自然美可以增進人和自然更高層次的友好。對自然美的審美愉悅感,強化了主體對自然的親和情感。人們通過自然美可以實現自我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溝通和交融,從而增進自我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友好。自然美的價值系統是一種不停再生,增殖的動態生成構造。伴隨人的潛能的更高程度的實現,社會的不停進步,自然美的潛在價值必將越來越多的生成并被不停開發和挖掘出來,在塑造全面發展的人格和建設無比美好的社會及生活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203、結合實例論述審美活動的發生過程。答案要點:(1)審美準備階段。體現為主體的整個生理、心理機制進入一種特殊的審美注意狀態。是審美活動的入門階段,這一階段,主體與客體完畢了角色置換,主體成為審美主體,客體成為審美對象,主客體之間建立起了審美關系。(2)審美展開階段。即審美活動在生理和心理兩個層次上同步展開、互相增進的過程。A在審美態度的支配下,審美感知器官集中對對象的形式進行完形的感知活動。B審體體驗的展開。C伴伴隨審美感知和審美體驗的展開,主體獲得愉悅的審美感受。(3)審美超越階段。審美體驗和感悟在這一階段得到了深入的深化,是對審美對象的形象中寄寓的審美理想的體驗。(此題規定舉例展開論述)204、從審美交流的角度談談你對審美教育實行方式的理解。答案要點:審美交流屬于一種個體的審美活動,怎樣將這一種體的審美活動變成群體的審美交流活動?這就是審美交流在審美教育領域的實行問題。重要有如下幾種方面的途徑:(1)通過討論分享審美洞見。審美交流的教育討論與其他領域的教育討論存在著極大的不一樣,它不像智育、德育通過討論來到達某些共識,而是意在溝通個體獨到的感受,形成個體的審美愛好,體現人文性。(2)通過參與共同發明美。共同美既體現了每個參與者的審美理想、審美個性,也體現了每個人的審美觀念、審美體驗在共同的審美理想下的沖突、矛盾、磨合和溝通,因而共同美的發明也是每一種參與者審美交流的充足體現。(3)通過交談創設美的情境。師生間,同學間的平等、尊重的交流,更有助于審美感受、審美志趣以及審美經驗的豐富。總之,從老式的審美教育轉向現代教育中的審美交流,充足體現了審美交流的分享性、參與性和情感性特點。205、請結合實際,論述美的本質?答案要點:⑴探討美的本質的不一樣途徑:①從事物的客觀屬性中探求美;②從精神世界中探求美;③從主觀的心意狀態中尋找美;④從事物之間的關系中探討美;⑤從人類社會生活自身探究美;⑥從社會化了的人的審美實踐活動中求解美。⑵審美關系指的是人在審美活動中與現實發生的關系,是人從審美上把握世界、改造世界的關系;審美關系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審美關系是通過感覺器官與現實建立的關系;二是審美關系是自由的;三是審美關系是人作為一種整體來與現實建立一種全面的關系;四是審美關系還尤其是人對現實的一種情感關系;五是審美關系是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之間共同購成的關系,情感世界是形成審美關系的中介,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在實際的審美活動中并不能作認識論意義上的邏輯切分,而是受制于人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中的多種現實關系,并在這些關系中生成和變化。⑶美是以情感為中介的意識形態屬性或價值:①美的觀念是一種開放的系統;②美的問題是在人生的維度與發明的維度之間;③人的本質與美的本質是緊密有關的。⑷結合實際或者文學作品進行論述。206、請結合一部文學作品或影視作品論述審美活動的過程?
⑴審美活動簡樸地說就是人們所進行的欣賞美、感受美乃至發明美的活動。要對的的認識審美活動還應當從如下幾種方面認識審美活動的特點:①審美活動是人的一種特殊的實踐活動;②審美活動是人類從精神上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③審美活動具有發明性;⑵人們通過審美感知器官對審美對象進行審美感知,把握審美對象的多種形式屬性,喚起積淀在記憶世界中的審美經驗和生活經驗,在情感的推進下多種要素互相作用,審美體驗不停深化,發明出情景、情理交融的審美意境,發明出蘊含著主體審美理想的審美形象,這個過程就是審美活動的過程。從整體過程來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民宿景區特色民宿租賃及民宿旅游品牌授權合同
- 工業互聯網平臺入侵檢測系統2025年安全防護技術創新與挑戰報告
- 2025會議場地租賃合同
- 2025年中級會計欺詐審查相關試題及答案
- 合伙法人撤資協議書
- 員工利潤提成協議書
- 勞動關系解約協議書
- 醫療設備通訊協議書
- 司機送車合同協議書
- 占地施工賠償協議書
- 西紅門鎮生活垃圾轉運站及環衛停車場工程報告表
- 2025年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題(附答案)
- 預防接種培訓考核試題
- 封條模板A4直接打印版
- 《探訪龍江劇》-完整版PPT
- GB∕T 31030-2014 機場旅客擺渡車
- 壓縮空氣系統驗證方案
- 中暑預防與應急處理
- 病原學檢測陰性肺結核診斷流程T∕CHATA 008-2020
- 尾礦庫基礎知識最全PPT資料課件
- dgt801系列數字式發電機變壓器組保護裝置調試大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