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大單元集體備課教案_第1頁
統(tǒng)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大單元集體備課教案_第2頁
統(tǒng)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大單元集體備課教案_第3頁
統(tǒng)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大單元集體備課教案_第4頁
統(tǒng)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大單元集體備課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單元集體備課

本單元以“奇妙的世界”為主題,編排了《我們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燒云》3篇課

文,語言優(yōu)美,展現(xiàn)了世界的多姿多彩和不同事物的美。《我們奇妙的世界》從天空和大地兩個方

面展現(xiàn)了這個奇妙世界的神奇和活力:《海底世界》從海底的動物、植物和礦產等方面,介紹了海

底世界景色的奇異和物產的豐富;《火燒云》重點從顏色和形狀兩個方面,表現(xiàn)火燒云的變化極多

極快。

單元語文要素在課文中的梯度序列

《我"奇妙的世界》從生活入手.用問題引導,了解課文是從

天空和大地兩個方面展開具體描寫的,

了解濠文是從哪7彳孱@藁3。發(fā)工工苞…策耳器士7方百后演"二工爸*算有箱土

幾個方面把事物豐富”這兩個方面來寫的。

寫清楚的

,又芟五遍熱藪底…正公祠7rm—1京百曲父?云

進行的具體生動的描寫,體會其語言之情妙C

內容課時教學要點

1.會認24個生字,讀準2個多音字,會寫35個字,正確讀寫36個

我們奇妙的世界2

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火燒云》第3?6自然段。

海底世畀23.關注重娶句子,了解《我們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燒W》

是從哪幾個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4.能結合生活經驗,說出對“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這句話的理

火燒云2

解;能仿照課文內容,展開想象并仿寫句子。

1.能根據(jù)具體情境選擇恰當?shù)姆绞剑瑖L試勸告別人。

口語交際1

2.能從別人的角度著想,并采用合適的語氣勸告別人。

1.能查找資料,整合信息,圍繞提示的問懣寫一為大熊貓。

習作22,能通過自評和互評,用修改符號修改不準確的內容并補充新的內

容。

1.圍繞如何在習作中用上平時積累的語言展開交:充,增強運用平時積

累的語言的意識。

2.了解用問句作為文章開頭的作用,學習用這種方法說一段話,向別

語文園地2

人介紹一種事物。

3.了解尋物啟事的寫法,能用正確的格式寫一則芋物啟事。

4,能正確書寫筆畫較少和筆畫較多的字,把“止、露”等8個字寫規(guī)

范、寫勻稱。

5,熟讀并背誦4個成語,弄懂它們的意思。

22我們奇妙的世界

?教學目標

1.會認“呈、雕”等7個生字,會寫“呈、幻”等10個字,正確讀寫“奇妙、呈現(xiàn)”等16個

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天空和大地的。

3.能結合生活經驗,理解”?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這句話的含義。

4.能仿照例句,寫一寫自己發(fā)現(xiàn)的普通而又美的事物。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本要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借鑒課文的寫作方法進行表達訓練。

A教學策略

L識字寫字

識字:結合上下文識記“呈、雕、幻”這3個字,可以放在課文句子中理解其意思,再借助動

態(tài)圖片加以輔助識記。結合偏旁識記“輝、芒”,這2個字分別是光字旁、草字頭,可結合字義進

行識記。“劍”是左右結構的字。“型”,可組詞為“模型”,再結合圖片來識記。

寫字:“幻、誘、潤、冰、劍、普、通、模”,可遷移運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讓學生談談寫好

這些字應注意的要點。“呈、芒、型”既要求會認又要求會寫,建議在認讀中結合字形特點進行書

寫。

2.朗讀教學

課文圍繞“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展開,語言極其優(yōu)美。教學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讀

好關健句子,再由句子到段落,由段落到全文,讀出作者對生機盎然的事物及美好世界的贊美。如

在讀寫云彩和冬天的句子時,可以抓住同一事物前后的變化比較朗讀:讀文中寫黑夜降臨和秋天到

來的場景的句子時,可以出示圖片,圖文并茂,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情感。

3.積累表達

教學課后“小練笨”時可分步指導:第一步指導從哪里找普通而又美的事物,讓學生明白要寫

的東西一定是極其常見的,如草葉上的露珠、湖面的漣漪等;第二步指導怎么寫,利用例句指導學

生發(fā)現(xiàn)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能使事物更美,同時指出事物帶給人類的好處并展現(xiàn)事物的美。

A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對應課文預習作業(yè)。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A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A課時目標

1.會認“呈、雕、幻”這3個生字,會寫“呈、幻”這2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說說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天空和大地的。

?教學過程

板塊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談話引入,激發(fā)興趣。

(I)師: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術師,把世界萬物變得絢麗多彩。你看那天空,時而云彩滿

天,時而雨幕低垂(課件出示天空的圖片):你看那大地,一年四季,各有千秋(課件出示大地的

各地風光圖景)。這就是我們生活的大自然,看到這兒,你想說些什么?(生自由回答)

<2)師:是的,這簡直就是一個“()的世界”。(相機板書課文題目:我們奇妙的世

界)

2.抓住疑問,走進課文。

(1)師生齊讀課文題目。

(2)根據(jù)課文題目,猜測課文內容。

(3)師:“我們奇妙的世界”會有哪些“奇妙”之處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看看吧。

3.理解“一切”,初步把握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畫出你覺得奇妙的句子。

(2)師:這個世界奇妙在哪里?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說。

課件出示

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3)理解“一切”的含義。“一切”在文中具體指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天空、大地)

【設計意圖】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圖片引入,調動學生自身的感受,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初讀課文后抓住“一切”進行分析思考,理清課文思路,為后面學習世界的“奇妙”之處做鋪墊。

板塊二再讀課文,感受美好

1.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天空的?再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邊讀邊思考,作者看?到了什么?它們各有什么特點?在課本上找出相關的句子,用橫線畫

出來。

2.根據(jù)學生匯報,領略“天空的珍藏”。

(1)師:作者都看到了些什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太陽、云彩,雨點、落日、夜

空……)

(2)師:瞧,太陽升起來了。誰來讀一讀這句話?

課件出示

開始,天空呈粉紅色,慢慢地變成了蔚藍電,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球一樣升起來了。

交流識記“呈”字。

①“呈”是什么意思?(呈現(xiàn))

②你有哪些好辦法記住“呈”字?

③請你用“呈.”組個詞。(精彩紛呈)

(3)師:太陽如同一個大火球,那天空中的云彩像什么呢?

課件出示

有時,云彩在藍色的天空中K行,如同經過雕飾一樣,呈現(xiàn)出各種奇妙的形狀,告訴我們許多

奇妙的故事...

①師:聽著大家的朗讀,我感覺眼前有一團團云彩在不斷地變幻呢。瞧!(課件出示各種云彩

形狀的圖片)云彩都變成什么r?

②學生看圖說話,體會云彩奇妙的形狀變化.

③師:聽你們這么一說,這些云彩還真像一個個活靈活現(xiàn)的小動物呢!

④多種方法識記“雕”字。

師:我們學過“隹"(zhul),表示一種短尾巴鳥。(板書:雕=周+隹);“雕”在字典中有

兩種意思,想想在文中應是哪種意思呢?(課件出示字義)

課件出示

雕:A.指一種猛禽;B.指在竹木、玉石、金屬等上面刻畫。

⑤全班再次齊讀上面的句子。

(4)相機認讀詞語“珍藏、呈現(xiàn)、雕飾”。

①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②你能用這些詞語造句嗎?

③在作業(yè)本上抄寫詞語。

3.學寫生字,指導書寫。

(1)教師范寫,指導書寫要點。

①“呈":上口扁平。

②“幻”:左邊是“幺”,不能寫成絲”。

(2)學生書寫,教師點評。

【設計意圖】4子“我們”看見的事物進行羅列,找出太陽、云彩、雨點等生活中常見的事物,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事物都是和''天空”相關的。將字詞的學習貫穿其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板塊三聚焦朗讀,感悟奇妙

1.師:天空中的這些事物,真令人神往。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大家默讀課文第r8自然

段,找出一?個最能體現(xiàn)天空特點的詞語。(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變幻)

課件出示

一天結束了,落日的余暉不時變幻著顏色,好像有誰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紅色和紫色。

2.理解“變幻”,領略世界的神奇。

(1)師:想看看落日的余暉是什么樣的嗎?(課件出示太陽落山時的動態(tài)圖片,引導學生認識

“變幻”)

(2)師:配上文字朗讀,?定更美。我們一起來為這美麗的落日余暉配配音吧!(師生?起朗

讀句子“一天結束了,落日的余暉不時變幻著顏色,好像有誰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紅色和紫色”)

3.字理識字,識記“幻”。

課件出示

△一囪一幻

金文小篆楷書

<1)“幻”在金文中,是一條斜線搭在蛛絲上。蛛絲在占人看來是無中生有、不斷變化的。后

引申為虛無、不存在的事物。

(2)用“幻”組詞。

(3)指導書寫,提示:“幻”的左邊是“幺“,不是‘摩"。

4.指導學生朗讀。

(1)師:除了落日,還有哪些事物也在變幻?請大家在課文中將它們找出來。(根據(jù)學生的回

答,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開始,天空呈粉紅色,慢慢地變成了蔚藍色,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球一樣升起來了。

?有時,云彩在藍色的天空中飛行,如同經過雕飾一樣,呈現(xiàn)出各種奇妙的形狀,告訴我們許

多奇沙的故事……

?當云彩變得又黑又重時,雨點就會嘛嘮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黑夜降臨了,我們看見夜空中群星閃爍,就像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fā)光。

(2)自讀,小組比賽讀,師生合作讀。

5.圖文結合,有感情地朗讀。

(1)課件出示太陽升起、云彩變化、太陽落山、夜空群星閃耀的動態(tài)圖片。

<2)師:這些圖片都對應課文中的哪些句子?(指名讀)

(3)師:你們能像他/她這樣讀嗎?(生看圖片,齊讀課文內容)

6.分享感悟,小結。

師:讀到這兒,你一定有很多話想說。誰來說一說?

課件出示

天空變幻無窮,這真是一個的世界!

【設計意圖】朗讀課文要分層次,從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到讀出感悟,離不開一定的指導。

找出關鍵詞,圖文結合,使文字的美感深入學生內心。在配圖朗讀、展開練W的過程中,學生展示

讀,師生合作讀,小蛆競賽讀,引導學生讀悟結合,把文章讀得有感情,在讀中獲得進步。

第2課時

A課時目標

1.隨文識記“輝、芒、劍、型”這4個生字;會寫“誘、潤、芒、冰、倒”等8個字。

2.指導朗讀,體會情感。結合生活經驗說清楚對“?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的理解。

3.能仿照課文內容完成小練筆。

A教學過程

板塊一指導朗讀,感悟奇妙

1.夏習詞語,檢查認讀。(課件出示詞語)

課件出示

奇妙呈現(xiàn)變幻群星

2.師:第1課時,我們感受了天空的奇妙,那么,大地上又有些什么事物呢?它們的特點又是

什么呢?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9?16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相關語句。

4.小組合作交流,互讀互糾,向同桌介紹自己最喜歡的語句。

5.交流反饋。

(1)預設1:

課件出示

我們能看到植物生長的奇跡——極小的一粒種子種到地里,生根,發(fā)芽,不久就開花了,花很

漂亮。

①師:從這句話,你們能讀出植物的什么特點?

②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春植物在生長

③教師小結:春天到了,種子漸漸生根發(fā)芽,開出花朵,好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2)預設2:

課件出示

我們他看到各種顏色誘人的水果S,圓洞的鮮紅色的櫻桃,深紫色的李子,淺黃色的梨。

①師:從這句話中,你們又讀出了水果的什么特點?(顏色誘人)

②交流“誘”“潤”的書寫要點,左窄右寬,“誘”右半部分最后一筆撇伸到言字旁下方。

③指導朗讀,重音放在“鮮紅色”“深紫色”“淺黃色”這幾個表示顏色的詞語上。

(3)預設3:

課件出示

秋天節(jié)若金黃色的光輝神奇地到來了,那時,道路上好像灑滿了光芒。蝎堞張開漂亮的翅膀在

空中翩翩遠舞。

①教師板書"秋"O交流識記“輝”“芒”。

②區(qū)分“輝”是指閃耀的光:“芒”最初指的是植物種子殼上的細刺,也指像芒的東西。

③“芒”換偏旁,拓展識字“忙、盲、茫”等。

④交流“芒”字的書寫要點,注意“芒”右下角沒有點。

⑤師:這里寫到了秋天的什么特點?文中還寫到了秋天的什么事物?

課件出示

?鳥兒為了建造它們的房子,銜著泥土振翅飛翔。

?我們領略秋風的勁吹——樹枝顫動,樹葉飄落。

⑥出示秋天鳥兒銜泥、秋風吹落葉的圖片,學生配圖朗讀。

(4)預設4:

課件出示

?夏日,在大樹下乘涼,我們會感嘆,大樹帶來這么多綠蔭。

?冬天,我們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們好像一把把鋒利的刀劍在陽光下閃根。等到積雪

融化時,從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顆顆珍珠。

①師:這里分別寫到夏天和冬天的什么事物?(板書:夏、冬)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②學生小組內交流朗讀應注意的事項,展示朗讀。

6.師總結:大地的奇妙,是按四季的順序描寫的。(板書:四季)

板塊二發(fā)現(xiàn)奇妙,分層仿寫

1.自由朗讀全文,思考:這些平常的事物,為什么能稱其為“奇妙”?

2.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板15:妙在變化。

3.課件出示“小練筆”中的句子,初讀感悟。

課件出示

?雨后,我們會看到地上有許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鏡子,映射著我們的臉。

?黑夜降臨了,我們看見夜空中群星閃爍,就像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fā)光。

?夏日,在大樹下乘涼,我們會感嘆,大樹帶來這么多綠蔭。

(1)找出句中寫到的事物。

(2)交流總結:這些都是生活中極其莒見的事物。

課件出示

只要我們仔細地理察,尋找,就能從極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各種形狀的卵石,三桅小船的

模型,顏也各異的羽毛。

①交流識字“型”(課件出示“型”的字形圖片),組詞“模型、體型”。

②師:文中列舉了三種事物作為例子,但并沒有列舉完,你能接著往下說嗎?

③師:比如,草上的露珠,湖上的漣漪,斑駁的老墻(課件出示這三個場景的圖片),還

有……(生補充)

4.再讀示例句子,分析例句是從什么角度進行描寫的。

課件出示

?雨后,我們會看到地上有許多水洼,就像有趣的段子,映射著我們的臉。

?黑友降臨了,我們看見夜空中群星閃爍,就像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fā)光。

?夏日,在大樹下乘涼,我們會感嘆,大樹帶來這么多綠蔭。

(1)生交流反饋。

(2)教師總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可以讓普通的并物變美:發(fā)現(xiàn)普通事物帶給人的好處,

可以使它變“美”。

5.學生仿寫,教師巡視指導。

師:現(xiàn)在拿起你手中的紙和筆,想一想,還有哪些看起來普通的事物也是如此有趣?仿照例

句,試著用上比喻的修辭手法寫一寫。

6.小組交流,互評誰筆下的普通事物寫得最美,相互提出意見,自行修改后讀一讀。

7.學生展示,師生共評同一事物誰寫得最美。

8.學生再修改。

【設計意圖】學生對句子的仿寫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事物的奇妙,

找到仿寫要點,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描寫對象及描寫手法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中揭示出來,讓學習過程

有層次,條理清晰。課件出示圖片,打開學生的思路,為學生仿寫句子進行希引。

板塊三觀察生字,領悟寫法

1.觀察生字,指導巧寫。

課件出示生字“誘、澗、芒、冰、劍、普、模、型”,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易錯點和共同點。

2.教師范寫,并提示書寫要點。

(1)“誘”的“乃”是先寫橫折折折鉤,再寫撤。

(2)“劍”左半部分第二筆是點,最后一筆為提;右半部分豎鉤要寫挺拔。

(3)“型”上半部分稍短,下半部分楨畫間距緊湊。

3.學生描紅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4.點評并展示優(yōu)秀作品,指出問題,學生更正。

5.抄寫訶語。

課件出示

寺跡誘人圓潤感嘆光芒冰柱

鋒利刀劍普通模型存在無窮

6.總結感悟。

(I)教師總結:天空和大地上的事物在不斷變化,所以有了生命。

(2)出示課件,補充句子。

課件出示

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流動的小溪、嗚叫的蟬兒、嫩綠的小草、也在不停地變化。這其

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7.齊讀課文。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先觀察,注意重要筆畫所在的位置:動苣寫前先觀察,為學生指明方

向,寫后進行評價反饋,看寫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把字寫得美觀,提高書寫能力。

A板書設計

M奇妙的世界

、天空(早、晚、晴、雨)贊美世界

為大地(春、夏、秋、冬)熱愛生活

總一奇妙無窮

?作業(yè)設計

見系列叢書或《狀元作業(yè)本》對應課時作業(yè)。

A教學反思

木文語言生動,將生活中極為普通的事物,描寫得充滿詩意和畫面感。整節(jié)課我做了以下思考

和嘗試:

1.注重語言的積累。

本文中要求識記的生字多以詞語的形式出現(xiàn),但較為分散,因此教學時,我注意將識字寫字教

學穿插在課文學習中,并將易錯字詞比較分析,使學生加深記憶。本課朗讀的重點,在于讀好關犍

詞句。在課程開始時,我就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奇妙”:隨后,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讀

課文,讓學生明白世界的奇妙之處正在于“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在指導朗讀描寫天空的語

句時,我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朗讀,找出朗讀重點,為后面學習大地部分的內容提供范

例。學生在讀寫的學習體驗中,實現(xiàn)了語言的積累。

2.體現(xiàn)朗讀的層次感,由扶到放。

文章的自然段較多,但是每個自然段都很簡短,而且結構清晰明朗,描寫天空和大地的層次類

似。因此在指導朗讀M,重點指導天空這一部分,為學生提供遷移運用的范本;問時教給學生提取

信息的方法,讓學生注意提煉關鍵詞句。在每一次朗讀時都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朗

讀重點。由指導朗讀,到抓關鍵詞句朗讀,再到小組比賽朗讀,每次朗讀目標明確、指示清晰,體

現(xiàn)了朗讀的層次。

3.在感悟課文中,學會表達。

結合生活體驗,理解”?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對學生而言,難點在于

說出所選事物“有生命”的表現(xiàn)。在這里,我設置填空的方式幫助學生找到具體事物,并讓學生在

思考中發(fā)現(xiàn)事物的奇妙之處。在課后“小練筆”中,分層幫助學生理解例句,先找出事物,再總結

作者表達方式的技巧,幫助學生掌握表達的方法。

23海底世界

A教學目標

1.會認“竊、私”等9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差”,會寫“寧、官”等12個字,正確讀寫“寧靜、

器官”等15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說出課文是從哪兩個方面來表現(xiàn)海底世界的特點的。

3.理解“竊竊私語”等詞語的意思,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

4.能結合課后習題第二題,說出第4、5自然段是怎樣圍繞一句話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

院教學重難點

體會文章是如何表現(xiàn)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

A教學策略

1.識字寫字

識字:結合上下文識字:“達、儲”這兩個字,可以放在課文句子中理解。結合字理識記“肌、

胞、儲”,這3個字一半表音,一半表義,可結合構字特點,識記生字。結合圖片識記“章、屬”,可

分別組詞“章魚”“金屬”,再結合圖片識字,結合生活經驗識記“警”字,可通過播放防空警報聲、

大自然中動物遇到危險向同伴發(fā)出的警報,理解、識記生字。結合動作識記“錢、私”,可引導學生模

擬“竊竊私語”的動作識記。

寫字:“汪、攻、推、燥、鐵”,左窄右寬,可遷移運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讓學生談談易錯筆畫:

“寧、官”,上寬下窄,引導學生找出主筆:“參”,上部小,中部撤、捺舒展,下部三撇依次漸長;

重點指導“迅、速、退”這3個字部首的寫法,指導其筆順。

2.朗讀教學

課文以問題開頭,結尾作答.前后呼應.用通俗形象的語言,向人們介紹了海底世界奇異的景色和

豐富的物產。教學時,可以圍繞第1自然段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默讀課文,尋找答案,找到重點句

“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仔細品讀第2?5自然段,理解段落

大意,并掌握語文要素、體會第4、5自然段是怎么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

3.積累表達

課后第三題給出了兩個例句,要求學生體會“竊竊私語”和“免費的長途旅行”在寫法上的好處。

在引導學生體會時,可采用對比的方式,更換詞語,在比較朗讀中進行感悟:仗學生體會到雖然表達的

意思一樣,但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語句會更牛.動,也易使讀者產生親切感。引導學生嘗試在平時的習

作中運用這種修辭手法。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對應課文預習作業(yè)。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A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竊、私、警”這3個生字,會寫“寧、官、江”這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明確課文是從哪兩個方面介紹海底世界的特點的。

A教學過程

板塊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談話引入,激發(fā)興趣。

(1)提問交流。

師:大家都見過大海,說說你所知道的大海是什么樣的。

(2)課件出示海底世界的圖片,領略海底的神奇與美麗。

師:大海的景色美不勝收,大海深處更是奇妙無窮,這節(jié)課我們將一起走進神秘的大海深處,去領

略大海的美景。

2.抓住問句,走進課文。

(1)教師板書課文題目,全班齊讀。

課件出示

你可知道,大海的深處是怎樣的?

(2)帶著疑問,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整體梳理,初步概括文章內容。

(1)師: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說說大海深處有什么。

(2)學生自由回答。

(3)師:文中有一句話直接告訴我們海底是個怎樣的世界,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關鍵句。

課件出示

海底真是個景包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板書:景色各異物產豐富)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談話引入課文內容,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由第1自然

段的問句直接切入主題,尋找答案,理清課文思路,初步感知課文第2?6自然段是圍繞最后一個自然段

來寫的,為后面深入學習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做好鋪墊。

板塊二再讀課文,感受寧黔

1.抓住問題,讀懂句子。

(1)師:讀讀第2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是從什么方面來描寫海底世界的。

(2)學牛.自由朗讀后回答。

(3)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海底的光線。

2.通過對比,初次感受海底的奇異之處。

師:在第2自然段中,有哪些地方讓大家覺得很有意思?

(1)預設1:

課件出示

海面上波濤澎科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最大的風浪,也只能彩響到海面以下幾十米深。

①認讀詞語“波濤澎湃、寧靜”。

②出示海面波濤澎湃的動畫,學生體會“波濤澎湃”。

③師:你能說說和“波濤澎湃”意思相反的詞語嗎?

④找出“寧靜”的近義詞,用“寧靜”造句。

⑤課件出示句子,再讀句子。

課件出示

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最大的風浪,也只能影響到海面以下幾十米深。

⑥師:從這兩句中,你讀出了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寧靜)

(2)預設2:

課件出示

陽光很難射進深海,水越深光線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

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fā)光器官的深水魚在游動。

①師:陽光很難射進深海,海底是否就一片漆黑?

②指名回答。

③認讀詞語“器官”。(游戲:教師發(fā)出指令,學生指認身體器官,看誰反應最快)

④師:對比下列句子,體會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妙處,說說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課件出示句

子)

課件出示

?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那是有發(fā)光器官的深水魚在游動。

?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fā)光器官的深水魚在游動。

⑤引導學生再讀第2自然段。

3.學寫生字,指導書寫。

(1)指導觀察“寧、官”,找出異同點。(“寧、官”上寬下窄,上短下長)

(2)教師范寫,重點指導“官”字下半部分的書寫。(“官”字下半部分的筆順是:豎、橫折、

橫、橫折、橫)

(3)學生書寫,教師點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找出描寫海面與海底的動靜不同的句子,體會海底的黑暗與光亮,初步感受

海底世界的神奇。同時將字詞的學習貫穿其中,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板塊三趣味朗讀,領略奇異

1.師:海底的光線很暗,那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板書:海底的聲音)

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2.扮演水中聽音器,生生合作朗讀。

(1)人們是怎么聽到海底動物的聲音的?

<2)學生找出相關句子并回答。

(3)師:大家拿起水中聽音器,(做出手放在耳邊的動作)你們聽到了什么?(課件出示句子)

課件出示

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還有的好像在打鼾……它們吃

東西的時候發(fā)出一種聲音,行進的時候發(fā)出另一種聲音,遇到危險還會發(fā)出警報。

①認識擬聲詞。

師:誰能把你聽到的聲音模仿給大家聽聽?

課件出示

嗡嗡啾啾汪汪

師:這種模擬聲音的直詞,我們稱之為“擬聲詞”。你還知道哪些擬聲詞?(滴滴、淅淅、呱呱)

②比較下列句子,體會其表達效果。

課件出示

?有的嗡嗡,有的啾啾,有的汪汪。

?為的像啜蜂一樣嗡嗡,布的像小鳥一樣啾啾,布的像小狗一樣汪汪。

師: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③全班齊讀句子。

(4)認識“警”字。

①播放“警報”音頻。

師:聽到這個聲音,大家想到了什么?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這個“警”字?(學生自由回答)

②用“警”字組詞。

<5)仿寫練習。

師:海底動物吃東西的時候會發(fā)出什么聲音?行進的時候發(fā)出什么聲音?遇到危險時又會發(fā)出什么

聲音?小組討論。

課件出示

它們吃東西的時候發(fā)出像()的聲音,行進的時候發(fā)出像()的聲音,遇到危險時還會

發(fā)出像()的警報聲。

師:能用你剛剛想到的詞語,將句子補充完整嗎?

3.理解“竊竊私語”,指導朗讀。

加:海底有各種各樣的聲音,我們朗讀第3自然段時,是不是要讀得人聲一點呢?(不是)

課件出示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1)師:哪個詞最能說明海底并不喧鬧?

(2)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板書:竊竊私語。

<3)學生用“竊竊私語”造句,教師點評。

(4)全班再讀第3自然段。

4.指導書寫生字。

<1)觀察生字“汪”,找出書寫要點。

(2)教師強調書寫要點:這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

(3)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4)學生自由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指導朗讀時,抓住學生的興超點,讓學生想象、模擬水中聽音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

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朗讀時要從讀通順到朗讀得有感情,仍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從字詞的認識與理解到

句式的仿寫,讓學生在課文內容的學習中體會作者寫法上的可取之處,使學習的層次更為豐富。

第2課時

A課時目標

1.隨文識記''肌、達、胞、煤、儲、屬”這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差”,會寫“參、攻、推、

迅、速、退、輪、燥、鐵”這9個字。

2.指導朗讀,能說出第4、5自然段是怎么圍繞一句話把一個意思說清楚的,

3.理解“竊竊私語”和“免數(shù)的長途旅行”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

A教學過程

板塊一指導朗讀,感悟奇妙

1.夏習朗讀課文時出現(xiàn)的詞語,檢查認讀。(課件出示詞語)

課件出示

寧靜器官行進

2.師:海底的環(huán)境如此神奇,在里面生活的動物又是如何活動的呢?

3.小組合作學習第4自然段。

4.課件出示表格,小組合作完成。

課件出示

動物名稱海參

活動方式肌肉收縮

活動特點速度極慢

5.師:海底動物的活動方法有趣嗎?和同桌交流交流。

6.交流反饋。你覺得哪個地方最有趣?

7.緊扣有趣,指導朗讀。

(1)預設1:

課件出示

海參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

①根據(jù)形聲字構字特點,識記“肌”。

②課件出示海參圖片,認讀“海參”。

③師:目由讀課件中的這句話,你讀出海參的什么特點?哪個詞最能體現(xiàn)出它爬得慢?

④師生合作讀。(重讀“只能”)

(2)預設2:

課件出示

有一種魚身體像極子,每小時能游幾十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快。

①師:你讀出梭子魚有什么特點?

②課件出示梭子魚圖片,猜測梭子魚的活動方式。

③師:用手模擬梭子魚穿梭前行的動作,讓學生理解其活動方法。

④指導書寫“攻”,注意“工”作偏旁時,下面的橫畫改為提。

⑤指導朗讀,突出身體像梭子的魚行進的速度“比普通的火車還快”。

<3)預設3:

課件出示

烏賊和章魚能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①結合圖片理解句子。(課件出示烏賊和章魚圖)

②指名表演動作,其余同學朗讀。

(4)預設4:

課件出示

還有些貝類自己不動,卻能巴在輪船底下作免費的長途旅行。

①師:目由讀,說說貝類的活動特點是什么。

②對比下列句子,說說哪種表達更有趣,為什么?

課件出示

?還有些貝類自己不動,卻能巴在輪船底下移動。

?還有些貝類自己不動,卻能巴在輪船底下作免費的長途旅行。

8.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

師:和小組同學分,合作,選擇其中?個你比較喜歡的海底動物,配上動作,在小組內朗讀第4自

然段。

9.交流展示。

10.師:從第4自然段中找出合適的短語,將課件中的句子補充完整。

課件出示

海里的動物,真是()!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提取課文信息,再通過角也扮演,在邊讀邊演中積極思

考。體會并逐步明確本課段落行文規(guī)律,為后面準確說出語文要素作鋪墊。

板塊二自主學習,梳理信息

1.輕聲讀,找出關鍵句。

(1)師:第5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課件出示

海底的植物差異也很大。

(2)找近義詞,理解“差異”。

(3)師:為什么這句話加了“也”字?回顧第3自然段中的設問句,體會句子承上啟下的作用。

2.再讀課文,提取信息。

(1)師:第5自然段寫了植物哪些方面的差異?這些差異是怎么體現(xiàn)的?

(2)同桌交流,小組討論。

<3)交流展示,師板書:植物差異。

3.識記生字“胞”。指導歸類識字和借助形聲字特點識字。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由扶到放,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從找出中心句,到抓住關鍵字詞,逐步深入

理解中心句的作用和內涵,學習要求明確,體現(xiàn)了學習的梯度。

板塊三延伸興趣,拓展閱讀

1.知識延伸,海洋礦產知多少。

(1)師:大海覆蓋地球79%的面積,那么對于人類而言,大海中蘊薇著哪些珍貴的資源呢?

<2)小組討論交流。

課件出示

海底蘊藏著豐富的煤、鐵、石油和天然氣,還有陸地上儲量很少的稀有金屬。

(3)交流識記“煤、儲、屬”。

<4)知識拓展:海底所含的稀有金屬有錯、鉆、鈦、銳、錯等。

2.回顧全文。

課件出示

海底真是個景包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齊讀句子,強調“真是”。

3.課外小拓展。

推薦閱讀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了解更多海底的奧秘.

【設計意圖】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將閱讀的興趣延伸至課外。拓展閱讀的廣度,引導學生多角度了

解大海,真正達到科普的目的。

板塊四認真觀察,指導寫字

1.觀察生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生字“參、攻、推、迅、速、退、煤、鐵”,引導學生進行歸類。(“參”是上下結

構,上小下大:“攻、推、煤、鐵”是左右結佝,左窄右寬:“迅、速、退”是半包困結構,筆順先內

后外)

(2)交流書寫的易錯點和要點。

2.教師范寫,并提示書寫要點。

(1)“參”字上小下大,下面三撇依次漸長。

<2)“推”右半部分是“隹”,不能寫成“住”。

(3)“迅、速、退”注意“i_”的寫法,“L”的捺要寫得平,筆順先內后外。

3.學生指紅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4.點評并展示優(yōu)秀作品,指出問題,學生更正。

5.抄寫詞語。(課件出示詞語)

課件出示

海參攻擊反推力迅速后退輪船長途石油天然氣

【設計意圖】寫前先觀察,為學生指明觀察方向,根據(jù)字的結構歸類,分類識記,注意重要筆.畫所

在的位置:寫后進行評價反饋。看寫結合,在實踐,中把字寫美貌,提高書寫水干。

A板書設計

總起大海深處是怎樣的

發(fā)光的深水魚

皿,海底世界生豐

動物竊竊私語

活動方法各異的

分述搖

植物|色彩鄉(xiāng)種多樣

大小相差很大

礦藏?蘊藏豐富

總結景曲奇異、物產豐富

A作業(yè)設計

見系列叢書或《狀元作業(yè)本》對應課時作業(yè)。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介紹海洋的常識性課文,全文以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了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

全文結構清晰,不論是文章整體結構還是文段結構,都十分明確地圍繞一個意思展開。據(jù)此,我采取以

下方式進行教學:

1.提供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

新課標提出了個性化閱讀的概念。本課主題是大海,詢問學生對大海的印象時,應鼓勵學生不拘于

課文所介紹的海洋特點。同時,在指導學生談論喜歡的動物的活動方式時,涵蓋了各種不同的閱讀興趣

指向,預設中盡可能考慮可能出現(xiàn)的每種情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體驗。設計的課外延伸環(huán)

節(jié),盡可能調動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架好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橋梁。

2.注重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的意識。

這篇科普文淺顯易懂,結構特點明顯。全文圍繞最后一個自然段展開,讓學生首先找到關鍵句,再

進行分段學習。由引導學習到小組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增強合作意識。

先提供任務表格,讓學生學會提取文章內容要點,體會到小組合作的成就感。從自主思考,到小組討

論,再到修正認知,體現(xiàn)學習的過程。

3.學會積累與表達。

文中出現(xiàn)了“寧靜”“竊竊私語”等優(yōu)美、形象的詞語,它們準確、生動地展現(xiàn)了所描述事物的特

點。在學習積累中,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抓住關鍵詞,如“錢竊私語”,體會把事物

當作人來寫的巧妙之處,學習這種表現(xiàn)手法;同時知道海底世界的聲音是很輕很微弱的,更好地理解海

底的寧靜。“海底的植物差異也很大”是第5自然段的中心句,引導學生由“也”字了解這一句聯(lián)系著

第4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以第5自然段為例,挖掘本段是如何圍繞一句話,把

植物的差異敘述清楚的,掌握本文所體現(xiàn)的本單元的語文要素。

教學中,很多地方可以通過朗讀想象畫面,來體會文章的內涵。因此,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如自

讀、分組讀、男女生讀、對話讀等。不僅要讓學生讀出感受,讀出情感體驗,讀出八兒的心理變化過

程,還要讀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24火燒云

A教學目標

1.認識“喂、盈”等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模”,會寫“必、胡”等13個字,正確讀寫“火燒

云、晚飯”等8個詞語。積累文中表示顏色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6自然段。s

3.能抓住相關句子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說出火燒云變化“多”且“快”的特點。

4.能通過朗讀等方式,體會人們看到火燒云時的喜悅之情。

>教學重難點

背誦第3?6自然段,找出相關語句,說清楚火燒云的特點。

A教學策略

1.識字寫字

識字:“喂、盈、彤”出現(xiàn)在文章第1?2自然段,可集中識記。結合偏旁識記“檀、喂、廟”,這

3個字分別為木字旁、□字旁、廣字頭,結合字義,聯(lián)系生活經驗,識記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識記“盈、

彤”,這兩個字在文中都以詞組(“笑盈盈”“紅彤彤”)出現(xiàn),可出示圖片,再聯(lián)系上下文,識記生

字。動作識記“跪、揉",可結合動作,識記生字。對比識記“模”,這是個多音字,可結合“模

型”,聯(lián)系學過的知識,識記生字。隨文識記“接”。

寫字:“兇、廟、威、武”是半包圍結構,要特別注意提示筆順。“必”是獨體字,點的筆畫較

多,引導學生注意點的不同位置,總結書寫要點。“胡、燦、騎、秒、猛、接、鎮(zhèn)”等字都是左窄右

寬,偏旁大多由熟識的部件組成,書寫時應引導學生觀察“火、馬、禾”成為偏旁后形體的變化。

2.朗讀教學

本文言辭優(yōu)美,想象合理有趣,適合學生反復閱讀.教學時,先指導學生通讀課文,找出火燒云的

特點,在此基礎上,抓住重點詞句,細致引導學生朗讀第3?6自然段。如第3自然段中,讓學生找到表

示顏色的詞語,從這些詞語入手,體會顏色的豐富多樣,進行朗讀指導。

3.積累表達

課后有兩個積累任務,一個是課后第一小題,要求背誦第3?6自然段:另一個是積累三類表示顏色

的詞語,再說出幾個類似的詞語。其中背誦第3?6自然段是教學重點,可以在重點品讀之后借助課文中

的一些詞語、句子輔助記憶。本課要求會寫的詞語有8個,比較特別的是“金燦燦”,這是ABB式的疊

詞,凸顯了云雀金光耀眼的樣子,可結合多媒體體會詞語的意思,再借助這些詞語說出火燒云是如何變

化顏色的。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對應課文預習作業(yè)。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A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喂、盈、彤”這3個生字,會寫“必、胡、兇、猛、接、威、武、鎮(zhèn)”這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知道火燒云是什么樣的云。

3.能說出火燒云有哪些特點。

A教學過程

板塊一初讀課文,理清題意

1.課堂導入,引出課文題目。

(I)師:大自然千變萬化,就連天上的云朵也有千百種姿態(tài)。你見過這樣的云嗎?(課件出示火燒

云的圖片)

(2)和:你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見過這樣的云?(學生描述所見情景)

(3)介紹作者蕭紅,引出課文題目。(課件出示蕭紅簡介)

2.抓住疑問,走進課文。

(1)教師板書課文題目,全班齊讀。

<2)根據(jù)課文題目,提出疑問。

師:讀完課文題目,你有什么疑問?

(3)學生自讀課文,理解課文題目。

師:文中有一句話解釋了什么是“火燒云”,通讀課文,找出相關語句并畫上橫線。

3.理解“燒”字,感受異景。

(1)根據(jù)學生反饋,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形形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2)指名朗讀,師正音。

(3)認識“彤”字。

①教師范讀,出示“彤”字的讀音。

②解釋“彤”的字義,“丹”指紅色,右邊“鄉(xiāng)”表示裝飾。

③課件出示火燒云的圖片,理解“紅彤彤”。

(4)體會"燒”字,感受火燒云的瑰麗景色。

①找出文中用得特別好的動詞“燒”。

②播放火燒云上來時的景象,說說“燒”字好在哪里。

③教師總結:“燒”字既突出了火燒云上來時的顏色,如火?樣紅,也使人感受到火燒云如烈火熊

熊燃燒那樣的震撼景象。

(5)學生齊讀句子,讀出贊美之情。

【設計意圖】以火燒云的圖片為切入點,導入新課,主題鮮明。對于學生并不十分了解的“火燒

云”,通過朗讀課文,找出關鍵句,讓學生初步理解。抓住關鍵字“燒”,讓學生在理解“燒”的過程

中,明白火燒云名字的由來,也感受到火燒云這種自然現(xiàn)象的綺麗壯美。

板塊二整體感知,梳理結構

1.再讀課文,梳理結構。

(1)再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梳理結構。

師: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來介紹“火燒云”的?

<3)學生答,教師板書:上來、變化、下去。

2.圖文結合,感受人們看到火燒云時的喜悅之情。

(1)學生齊讀第1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火燒云上來時的美景。

<2)圍繞“變”字,感受美景。

師:這一自然段中有一個字出現(xiàn)的頻率最高,把它找出來。

(3)細讀第1自然段,體會變化。

師:火燒云出現(xiàn)時,都有哪些事物在變化?用橫線畫出來。進一步思考:它們是怎么變的?

(4)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師:小孩子的臉、大白狗、紅公雞、黑母雞、小白豬、喂豬的老頭兒的胡子。

(5)認讀生字“喂”。

①結合偏旁,理解字義。

②課件出示與“喂”相關動作的圖片,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