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目的探究康復運動療法結合針刺對糖尿病合并腦小血管病相關性運動障礙患者平衡與步態、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中醫證候積分及糖脂代謝指標的影響。方法選取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第一臨床醫院于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合并腦小血管病相關性運動障礙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35例)患者行降糖、降壓、調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礎治療聯合康復運動療法,觀察組(35例)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針刺治療,均連續治療4周。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治療前后平衡與步態、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中醫證候積分及糖脂代謝指標。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Tinetti平衡與步態量表評分、改良Barthel指數評分均升高,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中醫證候積分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均降低(均Plt;0.05);治療后糖脂代謝各項指標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結論在常規基礎治療、康復治療的基礎上,聯合針刺治療糖尿病合并腦小血管病運動障礙患者,可有效調節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并且可更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平衡與步態功能,同時還可進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關鍵詞】糖尿病;腦小血管病;運動障礙;針刺;康復運動;糖脂代謝糖尿病作為一種全球性的慢性疾病,其并發癥的多樣性和嚴重性不容忽視。其中,糖尿病合并腦小血管病作為糖尿病的重要并發癥之一,其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尤其是運動障礙癥狀,如肢體無力、行走不穩、精細動作困難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往臨床針對糖尿病合并腦小血管病患者的病情,主張開展基礎治療與康復運動療法,涉及降糖、降壓及康復訓練等,可控制患者血糖,促進運動障礙癥狀改善,但是難以同時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所以整體效果仍有待提高。中醫并無糖尿病合并腦小血管病相關性運動障礙的病名,但針對其病因病機,可將其納入“消渴”“癡呆”等范疇,認為痰瘀阻絡是其基本病機[1]。針刺療法作為中醫傳統治療手段之一,憑借簡單易行、經濟、沒有或極少不良反應等優勢,已廣泛用于臨床。針刺療法通過刺激選穴經絡、調節氣血、改善微循環等多種途徑,能夠改善腦組織血供,促進細胞因子表達,重塑神經元突觸傳遞,調節運動神經元的興奮性,從而可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康復運動療法結合針刺對糖尿病合并腦小血管病相關性運動障礙患者平衡與步態、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中醫證候積分及糖脂代謝指標的影響,現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選取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第一臨床醫院于2022年6月至2023年4收治的70例糖尿病合并腦小血管病相關性運動障礙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35例)與觀察組(3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齡18~70歲,平均(61.43±5.64)歲;BMI22.3~28.3kg/m2,平均(25.63±2.13)kg/m2;糖尿病病程7~30年,平均(15.03±5.47)年;腦小血管病相關性運動障礙病程1~8年,平均(3.50±0.22)年。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18~70歲;平均(62.06±4.56)歲;BMI22.3~28.5kg/m2,BMI(25.59±1.26)kg/m2;糖尿病病程7~30年,平均(14.88±4.74)年;腦小血管病相關性運動障礙病程1~8年,平均(3.52±0.2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⑴西醫符合《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2021年版)》[3]中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治療前空腹血糖(FPG)≥7.0mmol/L,餐后2h血糖(2hPG)≥11.1mmol/L或糖化血紅蛋白(HbA1c)≥6.5%;符合《中國腦小血管病診治專家共識2021》[4]中腦小血管病的相關診斷標準,并經頭顱MRI檢查確診,包括近期皮質下小梗死、腔隙、腦白質高信號、腦微出血、血管周圍間隙、腦萎縮等;⑵中醫符合《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病中醫診療標準》[5]中的相關診斷標準,且辨證為氣滯血瘀證,主癥:半身不遂,肢體軟弱,偏身麻木,舌喁語謇,手足腫脹,面色眺白;次癥:氣短乏力,心悸自汗,心煩失眠,健忘;舌脈象:舌質暗淡,苔薄白或白膩,脈細澀;⑶神志清楚,溝通交流能力良好;⑷Tinetti平衡與步態量表評分[6]lt;24分,表示有運動功能障礙。排除標準:⑴篩選期HbA1cgt;10%,近3個月內發生糖尿病急危并發癥;⑵合并嚴重心、腦、腎疾病;⑶合并高血壓控制不良,或肝、腎功能異常;⑷合并有其他影響肢體活動功能的疾病;⑸經檢查證實有腦腫瘤、腦外傷、血壓病等引起的卒中;⑹近3個月內參加過其他藥物或器械臨床試驗。脫落與剔除標準:⑴違反了納入標準;⑵納入后未按照研究方法治療;⑶出現嚴重不良反應;⑷主動退出研究。本研究經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第一臨床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1.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規治療,即降糖、降壓、調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接受運動康復療法,即指導患者行走、站姿、運動協調性訓練(如:上下樓梯、單腿跳、走直線)及柔韌度訓練(如:下腰、劈叉等),連續治療4周。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針刺治療,取穴包含頭針前頂、后頂、絡郗(雙)、腦戶、腦空(雙)、顳Ⅰ針、顳Ⅱ針、顳Ⅲ針,體穴選太溪、照海、太沖等,其中頭針中,前頂、后頂、雙側絡郗:先針刺帽狀腱膜,后逐個平行刺激。腦戶、雙側腦空:向下平刺0.5~1寸(1寸=3.33cm);顳Ⅰ針、顳Ⅱ針、顳Ⅲ針呈15°~30°,平刺1.5寸。均使用平補平瀉法,得氣后,留針30min,每5min行針1次,1次/d。體穴:直刺0.5~0.8寸,平補平瀉法,得氣后,留針30min,每5min行針1次,1次/d。兩組患者連續治療4周。1.3觀察指標⑴臨床療效。治療后使用Tinetti平衡與步態量表[6],用尼莫地平法計算療效指數,其中痊愈:療效指數≥85%;顯效:療效指數≥50%且lt;85%;有效:20%≤療效指數lt;50%;無效:療效指數lt;20%,療效指數=[(治療后Tinetti平衡與步態量表評分-治療前Tinetti平衡與步態量表評分)/治療前Tinetti平衡與步態量表評分]×100%。⑵平衡與步態能力。運用Tinetti平衡與步態量表評分評估患者治療前后平衡功能能力,該評分包含平衡測試(16分)、步態測試(12分),總分為28分,分值越高患者平衡與步態能力恢復越好[6]。⑶生活自理能力。使用改良Barthel指數評估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自理能力,總分100分,分值越高患者自理能力越好[7]。⑷中醫證候積分。統計患者治療前后疲乏無力、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氣短懶言4個維度癥狀,各維度1~4分,總分4~16分,分值越高患者癥狀越嚴重[8]。⑸糖脂代謝指標。采集患者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3mL、餐后2h靜脈血3mL,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迪瑞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號:CS-4000)檢測FPG、2hPG、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含量。1.4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使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結果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2.2兩組患者平衡與步態、日常能力及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Tinetti平衡與步態量表評分、改良Barthel指數評分均升高,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中醫證候積分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2.3兩組患者糖脂代謝指標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FPG、2hPG、TC、TG水平均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但治療后上述各項指標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見表3。3討論糖尿病屬于代謝性疾病,若血糖控制不佳,易引發腦小血管病,隨著糖尿病合并腦小血管病的發展,患者會出現認知障礙、運動障礙等,其中糖尿病合并腦小血管病相關性運動障礙患者多表現為步態、平衡異常,需及時進行有效治療。以往臨床多主張行常規治療,接受常規降糖、降壓等基礎治療并聯合康復運動療法,雖然能促進神經缺損改善和肢體運動功能恢復,但僅能達到治標效果,無法根治,療效有限。在中醫學領域,認為糖尿病合并腦小血管病相關性運動障礙腦為病位,與心、肝、腎關聯,且大腦會影響肢體運動,表征主要是肢體經絡癥狀,部分可伴有一定的腦部癥狀。因此,對該病治療,需了解其病因病機,考慮與氣滯血瘀、痰濁阻滯等有關。針灸治療為中醫特色療法,是將毫針以特定角度,刺入患者體內,并借助提插、捻轉等特定手法,對病灶產生一定刺激作用,進而達到醒腦開竅、調神益髓、疏通局部肢體經絡等作用[9]。本研究在頭針中,選前頂、后頂、雙側絡郗、腦戶、雙側腦空、顳Ⅰ針、顳Ⅱ針、顳Ⅲ針;體穴選雙側太溪、雙側照海、雙側太沖。其中前頂、后頂,刺激督脈中的陽氣,調整紊亂的氣機;雙側絡郗,達到氣機通暢、填精益髓的效果;腦戶、雙側腦空可用于視覺有關的運動共濟失調疾病;顳Ⅰ針、顳Ⅱ針、顳Ⅲ針位于感覺區、運動區,可改善腦部供血,促進受損腦功能恢復。而體穴選中,雙側太溪、雙側照海、雙側太沖,能夠發揮滋陰熄風的作用,上述穴位共用,可發揮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效[10]。糖尿病合并腦小血管病相關性運動障礙屬于糖尿病常見合并癥,可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同時該病以腦髓為病位,與肝、腎等有關,腦髓、肝腎等臟器相互協同,方讓四肢正常活動,一旦有一個或多個臟器發生病變,均會對筋骨肌肉造成影響,讓其失去滋養,進而影響四肢活動,導致運動障礙[11]。腦小血管與脈絡相符,針對糖尿病合并腦小血管病相關性運動障礙的病因病機,主張對前頂、后頂等進行針刺治療,可改善氣血運行,有滋養氣血、滋養大腦等功效。同時,對絡郗穴位針刺,因其陽氣旺盛,故可滋養、強健筋脈,有助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改善[12]。另外,肢體因肝、腎陰虛等,易出現步態不穩等癥狀。所以,對患者的雙側太溪、雙側照海、雙側太沖行針刺治療,亦可發揮調節平衡,同時還能提高感覺神經、運動神經輸入,并對神經傳導予以刺激作用,進而改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有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13]。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Tinetti平衡與步態量表評分、改良Barthel指數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這提示針刺聯合康復療法治療糖尿病合并腦小血管病相關性運動障礙患者,可提高治療效果,緩解臨床癥狀,改善平衡與步態功能,同時還可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糖尿病合并腦小血管病相關性運動障礙主要病因在于血糖升高,高水平血糖持續影響下,毒性代謝產物長期潴留在體內,導致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喪失部分機能,引發一系列合并癥狀,針對該患者應重點針對降糖治療。常規治療包括降糖、降脂治療,可以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而配合針刺治療,糖脂代謝也得到了有效改善,考慮與針刺作用機理有關,本次對患者開展針刺治療,通過對前頂、后頂、雙側絡郗等局部穴位的刺激作用,能提高機體代謝功能,能調節胰島素濃度,提高患者胰島素敏感性,調整中樞對胰島素敏感性,并改善機體胰島素信號通路,抑制胰島β細胞凋亡。對患者的相應穴位予以刺激作用,可產生持續降糖作用,糾正糖、脂代謝紊亂情況[14]。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血糖、血脂指標含量均降低,但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這提示常規治療與針刺治療均可調節糖尿病合并腦小血管病相關性運動障礙患者糖脂代謝紊亂,均有改善血糖、血脂水平的作用,但可能因研究納入病例偏少,觀察周期較短,治療后組間并未呈現顯著性差異。此外,針刺治療有操作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購房定金解約協議
- 服裝設計合同范本
- 緊急救援體系考核試卷
- 租賃經營的個人信息保護和人權問題考核試卷
- 木地板企業人力資源規劃與招聘考核試卷
- 電容器在音頻電路中的運用考核試卷
- 窄軌機車車輛設計與制造中的綠色環保考核試卷
- 糖果企業發展戰略規劃與實施考核試卷
- 海上深海探險基地考核試卷
- 聚苯并咪唑纖維耐化學性考核試卷
- 2025勞動合同范本下載打印
- 微生物檢驗的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三類人員安全員c3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四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 地理試卷(含答案)
- GB/T 45434.3-2025中國標準時間第3部分:公報
- 北京市消防條例解讀
- 2025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維修行業投資潛力分析及行業發展趨勢報告
- 公司轉讓租賃合同樣本
- 大概念視角下的初中數學函數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研究與實踐
- 建筑工程檢測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三到五年發展趨勢報告
- 煙草行業網絡安全體系建設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