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數據分類分級標準_第1頁
海洋數據分類分級標準_第2頁
海洋數據分類分級標準_第3頁
海洋數據分類分級標準_第4頁
海洋數據分類分級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HY/TXXXXX—XXXX

海洋數據分類分級標準

1范圍

本文件確立了海洋數據資源的分類分級原則,規定了海洋數據的分類、分級方法和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海洋數據采集、處理、存儲、交換以及海洋信息系統建設等工作。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HY/T131-2010海洋信息化常用術語

3術語和定義

HY/T131-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海洋數據marinedata

海洋信息的數字化表現形式。

[來源:HY/T131-2010,2.3]

3.2

數據分級dataclassification

數據按照處理加工手段、程度進行的級別劃分。

4海洋數據分類分級方法原則

4.1分類分級原則

4.1.1科學性

選擇海洋數據最穩定的本質屬性或特征作為分類的基礎和依據。

4.1.2系統性

既要反映要素的屬性,又反映要素間的相互關系,選定的海洋數據的屬性或特征按一定排列順序予

以系統化,并形成合理的科學分類體系,以適應現代計算機技術和數據庫技術。

4.1.3可擴展性

保證新增海洋數據時,在本分類體系基礎上可進行延拓和細化。

4.2分類方法

4.2.1門類

根據數據屬性,結合海洋業務管理需求,對海洋數據進行分類,可分為:

a)海洋環境數據;

b)海洋地理信息數據;

c)海洋遙感數據;

d)海洋綜合管理數據。

1

HY/TXXXXX—XXXX

4.2.2大類

綜合考慮學科、數據類型、業務領域等分別進行大類劃分。

4.2.3中類

結合要素類型、數據類型等分別進行中類劃分。

4.2.4小類

結合數據類型、獲取方式、要素等分別進行小類劃分。

4.3分級方法

按照數據加工處理程度進行級別劃分。

5海洋數據分類

5.1海洋環境數據門類

5.1.1海洋水文數據大類

按照要素類型進行分類,分類如下:

a)溫鹽;

b)海流;

c)海浪;

d)潮位;

e)水色、透明度、海發光;

f)海冰。

5.1.2海洋氣象數據大類

按照數據類型進行分類,分類如下:

a)海面氣象:包括氣溫、氣壓、相對濕度、能見度、風、云、天氣現象、降水等;

b)高空氣象:包括氣溫、氣壓、相對濕度、風等;

c)海氣通量:包括動量通量、感熱通量、潛熱通量、虛溫通量、二氧化碳通量、虛溫特征尺度、

溫度特征尺度、濕度特征尺度、二氧化碳特征尺度等;

d)太陽輻射:包括短波輻射、長波輻射、凈輻射和反射率等;

e)水溫皮溫:包括表層水溫和海表皮溫。

5.1.3海洋生物與生態數據大類

按照數據類型進行分類,分類如下:

a)葉綠素;

b)初級生產力;

c)新生產力;

d)微生物;

e)浮游生物:包括微微型浮游生物、微型浮游生物、小型浮游生物、中型浮游生物、大型浮游

生物、巨型浮游生物、魚類浮游生物等;

f)游泳動物;

g)底棲生物:包括大型底棲生物、小型底棲生物、微型底棲生物等;

h)潮間帶生物;

i)污損生物:包括大型污損生物、小型污損生物等;

j)赤潮生物:包括底棲微藻、底泥孢囊、異氧細菌總數、赤潮毒素等;

k)綠潮生物;

l)病源生物:包括魚類、貝類、甲殼類、藻類、水體生物等;

2

HY/TXXXXX—XXXX

m)外來入侵生物:包括船舶壓載水攜帶浮游生物、有意引種海洋外來生物、灘涂外來植物、港

口外來生物等;

n)環境基因數據;

o)珊瑚礁生態系統:包括珊瑚群落、珊瑚礁魚類、珊瑚礁大型底棲藻類等。

5.1.4海洋化學數據大類

按照監測、分析樣本介質進行分類,分類如下:

a)海水化學:包括常規水化學(pH值、溶解氧、銨鹽、硝酸鹽等)、重金屬、海水微塑料、穩

定同位素、生物標志物等;

b)海洋沉積化學:包括常規沉積化學(Eh、含水率、有機碳等)、重金屬、有機污染物、沉積

物微塑料、穩定同位素、生物標志物、間隙水、上覆水等;

c)海洋生物體質量:包括常規生物質量(含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生物體微塑料、貝類毒素

等;

d)海洋大氣化學:包括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等)、大氣氣溶膠、降水等。

e)海洋放射性化學:包括海水放射性、沉積物放射性、生物體放射性、大氣放射性等。

5.1.5海洋底質數據大類

按照底質樣品類型進行分類,分類如下:

a)沉積物:包括沉積物粒度、沉積物化學(現場化學、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

素、有機碳氮)、沉積物礦物(輕礦物、重礦物、粘土礦物、全巖礦物、涂片鑒定)、微體

古生物(有孔蟲、介形蟲、放射蟲、硅藻、孢粉、鈣質超微)、工程物理力學(工程物理性

質、工程力學性質)、14C測年、210Pb沉積速率、古地磁、環境磁學等;

b)巖石:包括巖石化學(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巖石礦物、測年等;

c)懸浮體:包括現場激光粒度、懸浮體濁度、懸浮體濃度、懸浮體顆粒有機碳氮、沉降通量、

沉降顆粒有機碳氮、沉降顆粒粒度、沉降顆粒化學、沉降顆粒礦物等。

5.1.6海底地形地貌數據大類

按照數據獲取的技術手段分類,分類如下:

a)單波束測深;

b)多波束測深;

c)激光雷達測深;

d)側掃聲吶;

e)淺地層剖面。

5.1.7海洋地球物理數據大類

按照要素類型進行分類,分類如下:

a)海洋重力:包括海面重力、近底重力、航空重力、衛星重力等;

b)海洋磁力:包括海面磁力、近海底磁力、航空磁力、衛星磁力等;

c)海洋地震:包括單道地震、多道地震、三維地震、主動源海底地震、天然源海底地震等;

d)海底熱流:包括海底原位熱流、實驗室熱流等;

e)海洋電磁:包括自然電位、直流電阻率、瞬變電磁、海洋大地電磁等。

5.1.8海洋聲學數據大類

按照要素類型進行分類,分類如下:

a)海水聲速;

b)海洋環境噪聲;

c)海底底質聲特性;

d)海洋聲傳播;

e)海洋混響;

f)海洋生物發聲;

3

HY/TXXXXX—XXXX

g)海洋聲起伏;

h)海洋聲散射。

5.1.9海洋光學數據大類

按照光學特性進行分類,分類如下:

a)表觀光學:包括海面輻亮度、海面入射輻照度、水下向上輻照度、水下向下輻照度、水下向

上輻亮度、遙感反射比、離水輻亮度、歸一化離水輻亮度、漫射衰減系數等;

b)固有光學:包括光束衰減系數、吸收系數、后向散射系數、光束透射率、黃色物質光譜吸收

系數、非色素顆粒物光譜吸收系數、總顆粒物光譜吸收系數等;

c)大氣光學特性:包括水汽柱總量、臭氧柱總量、氣溶膠光學厚度等。

5.2海洋地理信息數據門類

按照基礎地理數據類型分類,分類如下:

a)數字線劃地圖(DLG);

b)數字柵格地圖(DRG);

c)數字高程模型(DEM)。

5.3海洋遙感數據門類

按照遙感類型分類,分類如下:

a)海洋水色遙感數據:包括葉綠素濃度、懸浮物濃度、黃色物質、海水透明度、離水輻亮度、

可溶有機物等;

b)海洋動力環境遙感數據:包括海表溫度、海表鹽度、海面風場、有效波高、海面高度異常等;

c)海洋監視監測遙感數據:包括海表特征、海上目標活動、海洋災害等。

5.4海洋綜合管理數據門類

按照專題業務領域分類,分類如下:

a)海洋經濟數據:包括海洋漁業數據、沿海灘涂種植業數據、海洋水產品加工業數據、海洋油

氣業數據、海洋礦業數據、海洋鹽業數據、海洋船舶工業數據、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數據、

海洋化工業數據、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數據、海洋工程建筑業數據、海洋電力業數據、海

洋可再生能源數據、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數據、海洋交通運輸業數據、海洋旅游業數等;

b)海洋政策數據:包括海洋規劃數據、海洋戰略數據、海洋法規數據、海洋情報數據等;

c)海洋權益維護數據:包括海洋權益形勢信息、海洋劃界信息、海洋行政執法統計數據等;

d)海域使用和管理數據:包括海域調查數據、海域監視監測數據、海域統計數據等;

e)海島管理數據:包括海島調查數據、海島監視監測數據、海島管理數據等;

f)海洋生態監測與保護數據:包括海洋監視監測數據、海洋生態保護數據、海洋生態管理數據

等;

g)其他海洋管理類數據。

6海洋數據分級

6.1海洋環境數據分級

6.1.1海洋環境原始數據

通過儀器自動生成的原始資料、儀器參數文件、格式說明和人工現場觀測記錄等方式獲取的海洋環

境資料。

6.1.2海洋環境標準數據

針對海洋環境原始數據,按照來源、學科、要素等開展解碼、轉換和質量控制后,形成的標準統一、

格式統一的數據文件集。

6.1.3海洋環境要素數據

4

HY/TXXXXX—XXXX

基于海洋環境標準數據集,按照學科、要素、獲取方式,進行標準統一、格式統一、基準統一、計

量單位統一、綜合排重等整合提取轉換,以及時空維度排序、衍生參數計算、數據訂正等處理,將同類

學科/要素、相同獲取方式資料按照方區或時間維度進行組織存放,形成的要素數據集。

6.1.4海洋環境信息產品

基于海洋環境要素數據集,按照要素類型、時空特點、時空分辨率等特性,進行網格統計分析、客

觀分析、再分析、數值模式等處理后形成的統計分析產品、再分析產品、預警報產品等。

6.2海洋地理信息數據分級

6.2.1海洋地理信息原始數據

通過調查手段、資料購置等方式獲取的原始記錄或測量數據等未經過處理的原始狀態資料。

6.2.2海洋地理信息處理后數據

經過資料和數字化處理(紙質資料),以及數據格式轉換、坐標轉換、屬性編輯、圖層拼接和拓撲

檢查(矢量資料)等處理形成的,可直接用于信息提取的地理信息或者中間產品數據。

6.2.3海洋地理信息產品

經過專題要素符號化編輯、圖幅整飾等處理,形成系列比例尺海洋基礎地理產品或專題要素產品等。

6.3海洋遙感數據分級

6.3.1海洋遙感原始數據

通過衛星、航空等調查手段獲取的原始記錄或測量數據等未經過處理的原始狀態資料。

6.3.2海洋遙感處理后數據

經過輻射校正、幾何校正、數據融合、投影轉換、鑲嵌調色和內/外定向、空三分析等處理后形成

的遙感影像產品,以及經過偏差校正、界限值檢查和時空一致性檢查等處理后形成的海洋遙感標準化處

理產品,相關產品可直接用于專題信息提取、海洋環境要素反演和影像圖編制等。

6.3.3海洋遙感信息產品

經過專題信息提取、要素模型反演、質量檢驗和標準化等處理后生成的海洋遙感專題信息產品,以

及經過符號化編輯、圖幅整飾等處理后輸出的海洋遙感專題圖產品。

6.4海洋綜合管理數據分級

6.4.1海洋綜合管理原始數據

通過海洋經濟調查、全國海島普查、海島監視監測、海域使用調查、互聯網收集下載等方式,獲得

的未經過處理的原始狀態資料。

6.4.2海洋專題應用數據

按照海洋經濟統計、海域使用管理、海島統計等應用需求,經過整合處理、信息提取、符號化編輯、

圖幅整飾等處理,形成專題應用數據集。

6.4.3海洋專題成果

經過綜合分析、統計、評價等處理,形成的報告、規劃、圖件等專題成果。

5

HY/TXXXXX—XXXX

參考文獻

[1]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

[2]GB/T4754-2011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3]GB/T12460-2006海洋數據應用記錄格式

[4]GB/T12463.2-2007海洋調查規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觀測

[5]GB/T12763.3-2020海洋調查規范第3部分:海洋氣象觀測

[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