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瘋狂專練7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_第1頁
2025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瘋狂專練7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_第2頁
2025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瘋狂專練7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_第3頁
2025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瘋狂專練7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_第4頁
2025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瘋狂專練7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2024年高考“最終三十天”專題透析PAGE好教化好教化云平臺——教化因你我而變PAGE1瘋狂專練7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高考導航1.(2024·江蘇高考·7)清末《賣寧波腳帶》:“寧波小腳啥好看,腳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腳帶竟出名,四鄉八鎮銷場遠。明詔近來禁纏腳,腳帶雖好用勿著。我勸賣腳帶人早棄行,免使女子纏腳遭凌虐。”對材料理解正確的是()高考導航A.觀念變更已致腳帶無人問津B.詔令頒布引發婦女普遍解放C.女子纏足當時仍舊普遍存在D.廢止纏足已成當時社會共識2.(2024.4·浙江高考·16)科學技術是推動時代進步的重要力氣。從“馬拉火車”的天下奇觀到磁懸浮列車的運行,“行行復行行”的歷史面貌下,其所反映的是()①交通事業近代化的起先 ②新式交通工具變更民眾生活③交通工具左右地區經濟發展 ④交通事業現代化的進程和社會的進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瘋狂刷題瘋狂刷題1.下圖為1872年《申報》刊登的一則圖文廣告(成衣機器出售)。這可以用來說明當時()A.新式廣告促進社會價值觀更新B.西方文明助推社會生活變更C.中國傳統的自然經濟起先解體D.近代中國服裝業已經西方化2.民國成立后改用陽歷,但民間仍習慣運用陰歷。1915年元旦,民國政府為推行陽歷,減弱農歷春節的影響,在全國各大城市人為制造新年氣氛,但民眾反應冷淡。到了農歷春節,政府下令不準放假,但各機關默許辦事員輪番告假。當年大年三十,各家各戶燃放爆竹徹夜不絕,比陽歷新年喧鬧百倍。改歷之事最終不了了之。民國改歷失敗表明()A.西方近代事物在中國遭到抵制B.傳統文化不利于近代社會發展C.同等自由的觀念得到廣泛傳播D.應當繼承和敬重民族傳統文化3.1912年10月民國政府頒布《服制》,確定西裝和百褶裙分別為男女制式禮服,所用材料須為本國絲或毛織品:1929年再次頒布《民國服制條例》,規定男女式禮服如下圖所示。這一變更反映出()男士禮服樣式女士禮服樣式A.民眾傳統受到政府認同B.中西服飾融合成為主流C.政府主導社會習俗變遷D.男女同等觀念深化人心4.19世紀30年頭初,一位中國商人描述了西人在廣州的宴飲場景:他們坐在餐桌旁,吞食著一種流質,接著大嚼魚肉,這些魚肉是生吃的。然后桌子的各個角都放著一盤盤不甚熟的肉,肉浸泡在濃汁里,需用工具把肉一片片切下來,放在客人面前。我目睹了這場景才證明白以前常聽人們說的是對的:這些番鬼的脾氣兇殘是因為他們吃這種原始粗鄙的食物。這折射出當時()A.中西方社會習俗的碰撞與沖突B.西方禮儀習俗在各通商口岸的傳播C.國人對待西餐的崇洋媚外心理D.西餐推動中國城市文化空間的開拓5.1926年12月,有戲報鼻祖之稱的《羅賓漢》在上海創辦,該報內容兼電影、戲曲、演藝之類,后改為專業的戲劇報,每期都有關于戲劇界的掌故、趣聞、軼事和名角的花邊新聞,得到廣闊戲迷和一般百姓的寵愛。該報()A.推動了城市文化多元化的發展B.是西方列強文化侵略的干脆產物C.是國民政府新生活運動的喉舌D.說明近代上海傳統文化的繁盛6.“中國傳統交通方式以自然力為動力造成流淌困難,這一方面限制了人們流淌范圍,形成安土重遷的傳統;另一方面形成交通特權和等級性,流淌多為官、士、商,國家設官道、驛站、輿轎等級制度。開口通商后,西方新式交通工具相繼傳入……清末民初時已經初步形成以大城市為中心的大眾化、公共化長途交通網和城市交通體系。”材料表明,中國近代交通方式的變革()A.使中國對外起先從封閉走向開放B.有利于民主共和思想的傳播C.促進中國交通在城鄉的均衡發展D.沖擊了社會等級和特權制度7.20世紀初,中國官辦報紙興盛,而民辦報紙更是在數量和影響上遠遠超過官辦報紙,總數約在150種以上。雜志的興辦亦超過此前勢頭,上海和日本東京是兩個刊行中文雜志最多的地方,據統計,上海有雜志46種,東京有雜志34種。這反映了()A.近代中國民眾社會生活發生了根本性變更B.留學教化有力推動了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C.中國新聞媒體獲得了自由傳播信息的權利D.新聞出版和輿論監督推動了民主政治進程8.如圖是2002年搜狐新聞中心就拜年方式進行的在線調查結果。這一現象主要反映了A.郵政電信合一時代已經到來B.電信縮短了人與人的心理距離C.改革開放加速了城市化進程D.通信網絡發展變更了生活方式9.下圖是1929年2月10日官方報紙《長沙日報》上發表的《打倒正月初一》專號,這反映出當時()A.階級沖突日益尖銳 B.風俗改造有激進傾向C.文化專制趨勢加強 D.新文化運動持續發展10.1935年4月3日,“第一屆新生活集團結婚”在上海市江灣市府禮堂實行。57對新人結成佳偶。沒過多久,漢口、北同等地紛紛效仿,幾乎每屆都由市長等名流給他們證婚。這反映出()A.市民生活習慣日趨文明 B.追求自由觀念深化人心C.中國傳統習俗漸漸消亡 D.政府主動推動移風易俗11.1908年3月5日,上海開出了英國人投資的第一列有軌電車。但據當時報紙記載:乃因歐化初來,風氣未開,一般市民疑神疑鬼,怕上車觸電多不敢坐。這主要說明()A.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傳入中國B.近代中國極力抵制西方工業文明C.落后思想不利于先進文明的傳播D.上海受西方工業文明的影響最深12.延安電影團的代表作品有《延安與八路軍》(1939)、《白求恩大夫》(1939)、《生產與戰斗結合起來》(1942)。延安紀錄電影學派所形成的紀實風格,對中國電影產生的重要影響,在1949年以后的故事片中才得以發揮。由此可見,延安紀錄電影學派()A.是抗戰時期電影的主力B.記錄了全民族抗戰的圖景C.深刻影響新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D.是抗日依據地自主研發的產物13.下表為上海等城市不同年頭部分擇偶標準差異表(單位:%)據此可知

項目年頭1948—19661967—19761977—19861987—1996家庭出身、社會關系6812.6615.6本人成分、政治面貌5515.113.9學歷10.611.712.625.3A.政治生活的影響漸漸消逝

B.社會價值取向發生根本變更C.受教化程度日益受到重視

D.社會關系始終發揮確定作用14.下圖為發表于1909年的時事漫畫《一手掩盡天下目》。該漫畫的寓意是()A.清政府肆意壓制革命輿論B.新聞媒風光 臨惡劣的環境C.報刊有效發揮著政治監督作用D.革命派起先利用報刊啟發民智15.1877年6月29日,(李鴻章)復劉仲良中丞曰:“日來由東局(天津機器局)至敝署(直隸總督府天津衙署)電線置妥,僅費數百金,通信立即往復。即用局內學生司之,奇妙可詫,各使均相道賀。執事聞之,將又啞然笑,數十百年后必有奉為開山之祖矣。”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天津機器局是民用工業代表B.天津電報業是由中國人自辦C.當時中國電報技術世界領先D.國人通訊方式發生普遍變更16.1896~1898年,國人辦報出現第一次高潮。這一時期報刊主要強調效法西方的民主政治和國家制度,并提出開議會的主見,宣揚民主思想。由此可見()A.國人民族民辦法識覺醒 B.推翻滿清具有社會基礎C.維新思想成為社會主導 D.民主革命思潮尚未出現17.傳統婚姻遵循“父母之命”。1905年,留日學生王建善在報紙征婚廣告中公開說明白本人的基本狀況,而對女方的要求則只字未提,只提出“女同志”可以以通信的方式進一步了解男方。這一現象說明當時中國A.婚俗滲透深厚的保守觀念

B.婚姻的主導權發生變更C.進步青年崇尚簡化的婚俗

D.男女社會地位基本同等18.1912年2月17日,南京臨時政府在剪辮通告中規定:“如有逾期不剪者,即將其公民權剝奪,并嚴加懲治。”這說明,當時南京臨時政府A.致力提高國民民權覺悟

B.重視清除封建政治的根基C.注意塑造主流文化意識

D.強化了政府法令的權威性19.1904年,在上海“王興昌記”誕生了中國人縫制的第一套西裝。20世紀二十至三十年頭,大都市出現了特地制售西裝的公司,還創下了中國人自己的名牌,報紙、雜志也開拓專欄,介紹西式服裝。這說明A.政權更迭帶來思想多元

B.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C.人們傳統觀念發生變更

D.近代社會生活的全面西化20.圖6是2024年春節出現的科技進步新玩法。據此可知

圖6A.當前的舊年俗交織新風尚

B.中國已處于科技強國行列C.互聯網便利人民經濟生活

D.改革開放促進了科技進步21.據1923年北京電車公司其次屆董事會報告書記載:“本公司以事屬公眾交通,一切建設力求美備,與各方來回商榷,不厭精詳。從電桿電線的安裝,路軌的鋪設,到挪移水管等諸多事項無不受阻,乃至‘文書盈篋’,頗費時日。”這說明當時A.城市社會問題的凸顯

B.西方科技傳播快速C.城市設施建設的艱難

D.交通管理急需解決22.1884年點石齋出版的石印本《申江勝景圖》,將《吳淞火輪車》(如圖6所示)作為新上海的一大勝景,并認為“維車之利,無間華夷,使人使馬各有所宜。自通泰西,獨出其奇,以電運輪,其捷難羈”。圖6這反映出當時A.經濟結構漸趨優化

B.民眾的出行方式發生巨變C.上海成為經濟中心

D.中西方文明的碰撞與溝通23.1937年“滿洲電影股份公司”成立(簡稱“滿映”)到1945年“滿映”共拍攝故事片108部,教化片、宣揚片和紀錄片189部,宣揚“人類的宏大之愛”“王道樂土”“五族協和”等思想。這說明當時A.電影引導人性向善

B.儒家思想影響深遠C.大眾消遣豐富多彩

D.殖民思想不斷滲透24.1930年5月中旬《大公報》為陜西某事連續配發了以下社評。這反映出

5月12日《為陜災致最終之呼呼》5月13日《各盡我之救命責任》5月14日《各竭其力,各盡其心》5月15日《陜災之造因及目前之轉機》A.眾多報紙媒介親密關注災情

B.官方賑災力氣非常有限C.大眾傳媒與社會的互動關系

D.媒體關注政府救災力度25.抗戰時期中國抗戰電影海外傳播一覽表(部分)國家片名發行方式美國《熱血忠魂》《八百壯士》贈送蘇聯《精神總動員》贈送《熱血忠魂》贈送新加坡《抗戰特輯》出售版權據上表可知,抗戰電影在海外傳播A.有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鼓舞了國內軍民的抗戰意志C.表明政府注意國際形象的構建

D.體現政府與美蘇關系更為親密高考導航高考導航1.【解析】“如何腳帶竟出名,四鄉八鎮銷場遠”表明女子纏足在當時仍舊是普遍現象,故C項正確;“如何腳帶竟出名,四鄉八鎮銷場遠”表明腳帶暢銷,不是無人問津,故A項錯誤;《賣寧波腳帶》是勸誡歌謠,而不是政府詔令,故B項錯誤;民國之后廢止纏足才漸漸成為社會共識,與題干清末不符,故D項錯誤。【答案】C2.【解析】從“馬拉火車”到“行行復行行”,反映的是近現代交通的發展,故①錯誤;依據材料“馬拉火車”、“磁懸浮列車”、“行行復行行”,交通的變更,折射的是民眾出行的便捷,故②正確;交通不是地區經濟的發展的確定性因素,故③錯誤;交通發展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方面,故④正確,選擇D項符合題意。【答案】D瘋狂刷題瘋狂刷題1.【解析】成衣機器出售反映出西方的縫紉機在中國市場上起先流通,這說明西方文明起先變更中國的社會生活,故B項正確;材料體現不出社會價值觀的更新,故A項錯誤;中國傳統的自然經濟起先解體是在鴉片斗爭后,且材料體現不出耕織分別,故C項錯誤;此時中國服裝業還未實現西方化,故D項錯誤。【答案】B2.【解析】依據材料“民國政府為推行陽歷,減弱農歷春節的影響,在全國各大城市人為制造新年氣氛,但民眾反應冷淡。到了農歷春節,政府下令不準放假,但各機關默許辦事員輪番告假。當年大年三十,各家各戶燃放爆竹徹夜不絕,比陽歷新年喧鬧百倍。改歷之事最終不了了之”可以看出民國改歷失敗主要緣由是不繼承和敬重民族傳統文化,故D項正確。說近代事物在中國遭到抵制是以偏概全,A錯誤。民國改歷失敗表明民國時期新的節日不認可,并不能表明傳統文化不利于近代社會發展,B錯誤。材料的內容沒有反映同等自由的觀念得到廣泛傳播,C錯誤。【答案】D3.【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圖片信息可知,從1912到1929年,民國時期的禮聽從西方服飾轉變為中國傳統服飾,可知是得到了政府認同,但并不代表是政府主導,故選擇A選項,解除C選項;圖中不能看出中西服飾的融合成為主流以及男女同等的觀念,故解除B、D選項。【答案】A4.【解析】從產量明顯可以看出,19世紀30年頭,出現了中西文化習俗的對抗。這是中西方社會習俗的碰撞和沖突,故選A。材料主要是強調社會物質生活的變更,沒有出西方社會禮儀的變更,解除B。材料不是只強調中國人的崇洋媚外的心理,還強調了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習俗的抵制,解除C。材料沒有體現出城市文化空間的拓展,解除D。【答案】A5.【解析】依據“該報內容兼電影、戲曲、演藝之類,后改為專業的戲劇報,每期都有關于戲劇界的掌故、趣聞、軼事和名角的花邊新聞”,可知該報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使文化多元化,故A項正確;該報沒有體現西方文化侵略的內容,故B項錯誤;該報紙不是介紹政府政策內容的,故C項錯誤;該報不僅僅宣揚中國傳統的戲曲文化,還有電影和演藝等新內容,故D項錯誤。【答案】A6.【解析】依據題干可知,中國傳統交通方式形成安土重遷的傳統,形成交通特權和等級性;西方新式交通工具的傳入沖擊了舊的思想觀念、社會等級和特權制度,故D項正確。西方工業文明對中國的沖擊迫使中國從封閉走向開放,解除A。B項與題干無關,解除。C項錯在“均衡發展”,解除。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D。【答案】D7.【解析】依據所學學問可知,近代中國民眾社會生活沒有發生根本性變更,故A項錯誤;20世紀初中國掀起留日學習的高潮,而這些報紙、雜志大量出現于上海和東京,正好印證了留學教化推動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故B項正確;C項中“自由傳播信息的權利”不符合史實,故錯誤;材料體現不出民主政治的發展,故D項錯誤。【答案】B8.【解析】分析圖片材料數據可知,通過電話、手機短信等通信網絡進行拜年的比例,占整個數據的近60%,而通過上門、郵寄賀卡等傳統方式進行拜年的比例僅為24.64%,說明通信網絡的發展變更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故D選項正確。由材料可知,仍有6.03%的人通過郵寄賀卡的方式進行拜年,解除A選項。材料主要反映通信網絡的發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而不是電信縮短人與人的心理距離,解除B選項。材料未體現城市人口比例的變更,無法得出城市化進程加快的結論,解除C選項。【答案】D9.【解析】正月初一是農歷新年,《打倒正月初一》反映出對以傳統節日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徹底否定。中國傳統文化也有它的可取之處,徹底否定的做法有激進傾向,故B項正確。【答案】B10.【解析】婚禮僅是“生活習慣”的一種體現,不能反映其全貌,故A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是否為自由婚戀,故B項錯誤;依據材料“第一屆新生活集團結婚”,僅是上海集體婚禮的起先,故C項錯誤;依據材料“上海市江灣市府禮堂實行”“市長等名流給他們證婚”可知,集體婚禮體現了肯定的政府激勵行為,故D項正確。【答案】D11.【解析】從材料“一般市民疑神疑鬼,怕上車觸電多不敢坐”可知,當時中國人思想比較保守,不簡單接受新事物,故C項正確。【答案】C12.【解析】據“延安紀錄電影學派所形成的紀實風格,對中國電影產生的重要影響,在1949年以后的故事片中才得以發揮”可知,延安電影影響了新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故C項正確。【答案】C13.【解析】據材料“本人成分、政治面貌”中在擇偶標準中所占的比例漸漸減低而非消逝,故A項錯誤;據材料“上海等城市不同年頭部分擇偶標準差異表”分析可知家庭出身、社會關系、本人成分、政治面貌、學歷可知,學歷漸漸增加,但社會價值并未發生根本變更,故B項錯誤;據材料上海等城市不同年頭部分擇偶標準差異表中“家庭出身、社會關系、本人成分、政治面貌、學歷”從1948年—1996年中學歷的比重越來越大,可知人們的受教化的程度越來越重視,故C項正確;據表可知,社會關系,家庭出身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小,而非發揮確定作用,故D項錯誤。【答案】C14.【解析】漫畫中體現壓制輿論,但是體現不了是“革命”輿論,故A項錯誤;媒體被攔住,反映媒體環境惡劣,故B項正確;漫畫不能體現“有效監督”,故C項錯誤;材料也體現不了是1909年“起先”,故D項錯誤。【答案】B15.【解析】“日來由東局(天津機器局)至敝署(直隸總督府天津衙署)電線置妥,僅費數百金,通信立即往復。即用局內學生司之,奇妙可詫,各使均相道賀”表明天津電報業由國人自辦,故B項正確。【答案】B16.【解析】據材料“這一時期報刊主要強調效法西方的民主政治和國家制度,并提出開議會的主見,宣揚民主思想”,結合“1896~1898年”這一時期,正是甲午戰后民族危機加深的時候,國人民族民辦法識覺醒,故A項正確。【答案】A17.【解析】材料中男女雙方可以以通信的方式進一步了解,沖破了傳統婚姻遵循“父母之命”,故A項錯誤;材料反映出男女雙方駕馭婚姻的主導權,故B項正確;材料只體現出婚姻主導權的變更,沒有反映出婚俗儀式的簡化,故C項錯誤;材料只體現出婚姻主導權的變更,沒有反映出男女社會地位的變更,故D項錯誤。【答案】B18.【解析】材料不是從提高國民的民權覺悟動身,故A項錯誤;材料的目的是要和清王朝的思想意識決裂,不是清除封建政治的根基,故B項錯誤;辛亥革命時期把剪辮子作為是否革命的標記,南京臨時政府義法令的形式規定剪辮子,注意塑造主流文化意識,故C項正確;材料不是強化政府法令的權威性,而是梳理政府主流意識,故D項錯誤。【答案】C19.【解析】依據材料“1904年,在上海‘王興昌記’誕生了中國人縫制的第一套西裝。20世紀二十至三十年頭,大都市出現了特地制售西裝的公司,……介紹西式服裝”結合所學學問,西裝在民國初年起先流行體現生活習俗的變更,人們傳統思想發生變更,故選C項;材料沒有體現政權更替,解除A項;材料反映的民國初年的服飾變更,沒有體現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解除B項;材料只反映了服飾方面的變更,沒有體現近代社會生活的全面西化,解除D項。【答案】C20.【解析】新玩法中“支付寶”、“電子紅包”屬新風尚,“福”“除夕”、“拜年”為舊年俗,故A項正確;中國已處于科技強國行列不合題意,故B項錯誤;材料中的信息對經濟生活的體現不充分,故C項錯誤;材料中對改革開放的詳細措施沒有體現,故D項錯誤。【答案】A21.【解析】材料強調的是城市設施建設的問題而不是城市社會問題,故A項錯誤;西方科技傳播快速不合題意,故B項錯誤;據材料“本公司以事屬公眾交通,一切建設力求美備,與各方來回商榷,不厭精詳。從電桿電線的安裝,路軌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