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綠色環保行業綠色物流與配送方案TOC\o"1-2"\h\u7515第1章綠色物流概述 3177121.1綠色物流的定義與意義 317991.1.1定義 36221.1.2意義 4180851.2綠色物流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4110571.2.1發展現狀 4114331.2.2發展趨勢 44825第2章綠色物流系統設計 4308982.1綠色物流網絡布局 4136652.1.1網絡布局原則 5200512.1.2網絡布局方法 524142.1.3網絡節點規劃 5116452.1.4網絡線路優化 5193592.2綠色物流設施規劃 5294332.2.1設施選址 5219182.2.2設施規模與結構 5188832.2.3設施內部布局 5262482.2.4綠色物流設備配置 5318262.3綠色物流信息系統構建 5121812.3.1信息系統框架 6197302.3.2信息采集與處理 6202842.3.3綠色物流決策支持 6306052.3.4信息安全保障 630235第3章綠色包裝設計與應用 6184673.1綠色包裝材料選擇 631733.1.1可降解材料 6261763.1.2可循環利用材料 691443.1.3可再生材料 634333.2綠色包裝設計原則與方法 783103.2.1減量化原則 750253.2.2循環利用原則 779643.2.3生態環保原則 7204583.3綠色包裝的應用案例 7320493.3.1紙質包裝 7189363.3.2生物降解塑料包裝 7273253.3.3集裝化包裝 792943.3.4綠色創新包裝 720588第4章綠色運輸管理 8318284.1綠色運輸方式選擇 8306584.1.1公路運輸 861974.1.2鐵路運輸 836044.1.3水路運輸 8144614.1.4航空運輸 882244.2運輸工具的綠色化改造 9214544.2.1車輛綠色化改造 9234104.2.2船舶綠色化改造 9299954.2.3飛機綠色化改造 930754.3綠色運輸組織與管理 9311424.3.1建立健全綠色運輸管理體系 9163014.3.2優化運輸資源配置 942134.3.3創新綠色運輸技術 91647第5章逆向物流與循環利用 10145255.1逆向物流體系構建 10157615.1.1逆向物流概念與分類 1047485.1.2逆向物流體系構建原則 1013195.1.3逆向物流體系構建策略 10176315.2廢舊物資回收與處理 10149905.2.1廢舊物資分類與回收 1022175.2.2廢舊物資處理方法 10265745.3循環利用與再制造 11105455.3.1循環利用 11222765.3.2再制造 113140第6章供應鏈環境管理 11128766.1供應鏈環境政策與法規 11105076.2供應商綠色管理 1271026.3綠色采購與綠色制造 1219079第7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建設 12180357.1配送中心選址與規劃 1289657.1.1選址原則 1283807.1.2選址方法 1381947.1.3配送中心規劃 13248037.2綠色物流設備與技術應用 13108377.2.1綠色物流設備 1344057.2.2綠色物流技術 1373287.3配送中心運營管理 13238507.3.1人力資源管理 13190327.3.2物流成本管理 14125087.3.3質量管理 149867.3.4環境管理 141328第8章綠色物流成本控制與優化 14103508.1綠色物流成本分析 14180198.1.1運輸成本分析 1474668.1.2倉儲成本分析 14286278.1.3包裝成本分析 14307318.1.4廢棄物處理成本分析 1539018.2成本控制策略與方法 15268198.2.1預算管理 15130068.2.2成本核算 15299638.2.3激勵機制 1583618.2.4信息化管理 1531998.2.5跨部門協同 15276158.3綠色物流與經濟效益 1522598第9章綠色物流評價與監管 16230209.1綠色物流評價指標體系 1633539.1.1環境效益指標 16258979.1.2經濟效益指標 16313339.1.3社會效益指標 16194219.2綠色物流評價方法 16101409.2.1指標權重確定 16227439.2.2數據處理與評價 1663889.2.3案例分析 16147599.3監管與政策建議 17243479.3.1完善綠色物流法規體系 1761469.3.2強化綠色物流監管力度 17291129.3.3制定綠色物流政策 1758359.3.4推廣綠色物流技術 1747719.3.5加強綠色物流宣傳教育 176356第10章綠色物流發展趨勢與展望 171030610.1國際綠色物流發展動態 17982810.1.1政策與法規推動綠色物流發展 171214210.1.2綠色物流技術創新與應用 171227010.1.3企業綠色物流實踐與摸索 171069210.2我國綠色物流發展前景 17811110.2.1政策支持與市場驅動 182133710.2.2產業升級與綠色轉型 183098410.2.3綠色物流技術創新與應用 1880410.3綠色物流創新與挑戰 183169010.3.1綠色物流模式創新 182959210.3.2綠色物流面臨的挑戰 18第1章綠色物流概述1.1綠色物流的定義與意義1.1.1定義綠色物流是指在物流活動過程中,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環境污染,實現物流與環境和諧共生的現代物流模式。它涵蓋了物流活動的各個環節,包括運輸、倉儲、裝卸、包裝、流通加工及配送等,旨在降低物流活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促進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1.1.2意義綠色物流具有以下重要意義:(1)降低物流活動對環境的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可持續發展;(2)優化物流產業結構,提升物流產業競爭力;(3)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4)滿足消費者對綠色、環保的需求,提升企業品牌形象;(5)推動我國物流業與國際物流業接軌,提高我國物流業的國際競爭力。1.2綠色物流的發展現狀與趨勢1.2.1發展現狀(1)政策層面:我國高度重視綠色物流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關于加快構建綠色物流體系的指導意見》等,為綠色物流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2)企業層面: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認識到綠色物流的重要性,積極采取綠色物流措施,如優化運輸線路、提高包裝回收率等,降低物流活動對環境的影響;(3)技術層面:綠色物流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取得顯著成果,如新能源汽車、綠色包裝材料等,為綠色物流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4)市場層面:消費者對綠色、環保的需求日益增強,綠色物流市場潛力巨大。1.2.2發展趨勢(1)綠色物流政策體系將不斷完善,推動綠色物流發展;(2)綠色物流技術將持續創新,提高物流活動綠色化水平;(3)企業將更加注重綠色物流管理,提升綠色物流運營效率;(4)綠色物流國際合作與交流將不斷加強,推動綠色物流全球化發展。第2章綠色物流系統設計2.1綠色物流網絡布局綠色物流網絡布局是構建高效、環保物流體系的基礎。本章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綠色物流網絡布局進行詳細設計:2.1.1網絡布局原則遵循節能減排、資源優化配置、安全高效的原則,結合我國綠色環保行業特點,設計綠色物流網絡布局。2.1.2網絡布局方法采用聚類分析法、重心法等物流網絡布局方法,結合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實現綠色物流網絡布局的優化。2.1.3網絡節點規劃根據綠色環保行業的需求,合理規劃物流節點,包括配送中心、倉儲設施等,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2.1.4網絡線路優化運用運籌學方法,如最短路徑算法、遺傳算法等,優化綠色物流網絡線路,減少運輸距離,降低能源消耗。2.2綠色物流設施規劃綠色物流設施規劃旨在提高物流設施利用效率,降低環境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內容:2.2.1設施選址結合綠色環保行業特點,考慮交通便利、資源豐富、環境影響等因素,進行物流設施選址。2.2.2設施規模與結構根據物流需求預測,合理規劃物流設施規模,采用綠色建筑技術和材料,提高設施環保功能。2.2.3設施內部布局優化物流設施內部布局,提高空間利用率,降低能耗,減少廢棄物排放。2.2.4綠色物流設備配置選擇節能、環保的物流設備,如電動叉車、太陽能照明設備等,降低物流作業過程中的能源消耗。2.3綠色物流信息系統構建綠色物流信息系統是實現綠色物流高效運行的關鍵,主要包括以下內容:2.3.1信息系統框架構建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綠色物流信息系統框架,實現物流信息資源共享。2.3.2信息采集與處理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物流各環節的信息采集、處理和分析,提高物流作業效率。2.3.3綠色物流決策支持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為物流企業及相關部門提供綠色物流決策支持,優化物流資源配置。2.3.4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防護體系,保證綠色物流信息系統的穩定運行,降低信息安全風險。通過以上綠色物流系統設計,為我國綠色環保行業提供高效、環保的物流與配送方案。第3章綠色包裝設計與應用3.1綠色包裝材料選擇綠色包裝材料的選擇是綠色物流與配送方案中的重要環節。本節主要從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介紹各類綠色包裝材料的特點及其在物流配送中的應用。3.1.1可降解材料可降解材料主要包括生物降解材料、光降解材料和化學降解材料等。這類材料在自然條件下易于分解,對環境影響較小。常見的可降解材料有聚乳酸(PLA)、聚乙烯醇(PVA)等。3.1.2可循環利用材料可循環利用材料主要包括紙、塑料、玻璃和金屬等。這些材料可通過回收、再利用等方式減少資源浪費。在物流配送過程中,選用可循環利用的材料有助于降低環境污染。3.1.3可再生材料可再生材料來源于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如竹、木、麻等。這類材料在生長過程中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綠色包裝設計中,合理使用可再生材料可以提高包裝的環保功能。3.2綠色包裝設計原則與方法綠色包裝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和方法,以實現物流配送過程中的環保目標。3.2.1減量化原則減量化原則是指在滿足保護商品、便于運輸等功能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具體方法包括優化包裝結構、降低包裝層數、提高包裝材料利用率等。3.2.2循環利用原則循環利用原則是指在設計包裝時,充分考慮包裝的回收、再利用和降解。具體方法包括采用易于拆卸和回收的包裝結構、使用可循環利用的材料等。3.2.3生態環保原則生態環保原則要求包裝設計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具體方法包括減少包裝廢棄物、降低能耗、提高資源利用率等。3.3綠色包裝的應用案例以下是一些綠色包裝在物流配送領域的應用案例。3.3.1紙質包裝紙質包裝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可回收性,廣泛應用于物流配送。例如,電商企業采用紙質快遞箱,減少塑料袋、泡沫等一次性包裝材料的使用。3.3.2生物降解塑料包裝生物降解塑料包裝在自然條件下易于分解,對環境影響較小。例如,超市采用生物降解塑料袋替代傳統塑料袋,降低白色污染。3.3.3集裝化包裝集裝化包裝通過使用可重復利用的集裝容器,減少包裝材料和運輸過程中的損耗。例如,汽車零部件企業采用集裝化包裝,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3.3.4綠色創新包裝綠色創新包裝采用新型環保材料和技術,實現包裝的可持續利用。例如,某食品企業推出可種植的種子紙包裝,消費者在使用后可將包裝種植成植物,實現包裝的循環利用。(本章完)第4章綠色運輸管理4.1綠色運輸方式選擇綠色物流與配送的核心在于降低運輸環節對環境的影響。在選擇綠色運輸方式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因素:運輸距離、運輸效率、貨物特性、能耗及排放標準等。本節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綠色運輸方式的選擇。4.1.1公路運輸公路運輸是綠色物流與配送中最常見的方式。在選擇公路運輸時,應優先考慮以下措施:(1)提高車輛裝載率,降低空駛率;(2)推廣新能源汽車和清潔能源汽車,減少尾氣排放;(3)優化運輸路線,減少行駛距離和時間。4.1.2鐵路運輸鐵路運輸具有運量大、能耗低、污染小等優點。在選擇鐵路運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提高鐵路運輸的時效性,減少貨物在途時間;(2)優化鐵路線路布局,降低運輸成本;(3)推廣動車、高鐵等高速鐵路運輸,提高運輸效率。4.1.3水路運輸水路運輸在長距離、大運量的貨物運輸中具有明顯優勢。在選擇水路運輸時,應關注以下方面:(1)提高船舶裝載率,降低船舶能耗;(2)優化航線布局,減少航行距離;(3)推廣清潔能源船舶,降低污染排放。4.1.4航空運輸航空運輸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等特點,但能耗和排放相對較高。在選擇航空運輸時,應采取以下措施:(1)優化航班計劃,提高航班利用率;(2)采用節能型飛機,降低能耗和排放;(3)發展航空貨運聯盟,提高運輸效率。4.2運輸工具的綠色化改造為降低運輸工具對環境的影響,有必要對現有運輸工具進行綠色化改造。具體措施如下:4.2.1車輛綠色化改造(1)推廣新能源汽車,如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2)提高燃油車輛燃油效率,降低尾氣排放;(3)采用低滾動阻力輪胎,減少能耗。4.2.2船舶綠色化改造(1)推廣清潔能源船舶,如液化天然氣(LNG)動力船舶;(2)提高船舶能效,降低燃油消耗;(3)減少船舶尾氣排放,如安裝尾氣凈化裝置。4.2.3飛機綠色化改造(1)采用節能型飛機,提高燃油效率;(2)優化飛行路線,減少能耗;(3)開展航空生物燃料研發和應用。4.3綠色運輸組織與管理綠色運輸組織與管理是保證綠色物流與配送順利實施的關鍵環節。以下措施有助于提高綠色運輸的組織與管理水平:4.3.1建立健全綠色運輸管理體系(1)制定綠色運輸政策,明確運輸環節的環保要求;(2)建立健全綠色運輸管理制度,保證運輸過程符合環保規定;(3)加強對運輸企業的監管,規范運輸市場秩序。4.3.2優化運輸資源配置(1)整合運輸資源,提高運輸效率;(2)推廣多式聯運,降低運輸成本;(3)加強運輸企業與貨主之間的合作,實現運輸需求與運力的匹配。4.3.3創新綠色運輸技術(1)推廣智能物流技術,提高運輸信息化水平;(2)研發綠色運輸工具,降低能耗和排放;(3)開展綠色運輸技術研發與應用,提高綠色運輸水平。通過以上措施,綠色運輸管理將在綠色物流與配送中發揮重要作用,為我國綠色環保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第5章逆向物流與循環利用5.1逆向物流體系構建逆向物流作為綠色環保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資源的節約和循環利用具有重要意義。本節主要探討綠色物流與配送方案中逆向物流體系的構建。5.1.1逆向物流概念與分類逆向物流是指產品在使用壽命結束后,從消費者手中返回生產者或專業處理機構的過程。根據逆向物流的來源和性質,可將其分為以下幾類:退貨逆向物流、維修逆向物流、回收逆向物流和再制造逆向物流。5.1.2逆向物流體系構建原則(1)遵循綠色環保原則,降低逆向物流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2)優化網絡布局,提高逆向物流效率。(3)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規范逆向物流市場。(4)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逆向物流信息的透明化和共享。5.1.3逆向物流體系構建策略(1)加強逆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回收、處理和再制造能力。(2)建立多元化的逆向物流渠道,方便消費者參與。(3)培育專業的逆向物流企業,提高行業服務水平。(4)推動逆向物流與正向物流的協同發展,實現資源整合。5.2廢舊物資回收與處理5.2.1廢舊物資分類與回收根據廢舊物資的性質和用途,將其分為以下幾類:金屬類、塑料類、紙張類、玻璃類、電子產品類等。針對不同類別的廢舊物資,采用相應的回收方式,如設立回收站點、開展回收活動等。5.2.2廢舊物資處理方法(1)物理方法:如破碎、壓縮、拆解等,將廢舊物資還原為原材料或可利用資源。(2)化學方法:通過化學反應,將廢舊物資轉化為新的材料或能源。(3)生物方法: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技術,降解廢舊物資,實現資源化利用。5.3循環利用與再制造5.3.1循環利用循環利用是指將廢舊物資進行處理和加工,使其重新進入生產領域,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循環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式:(1)直接利用:將廢舊物資直接作為原材料或零部件使用。(2)再生利用:通過再生加工,將廢舊物資轉化為新的原材料。(3)能量回收:將廢舊物資中的能量轉化為熱能、電能等能源形式。5.3.2再制造再制造是對廢舊產品進行拆卸、清洗、檢測、維修、組裝等工序,使其達到與新產品相同或相近的功能。再制造具有以下優點:(1)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2)減少廢棄物排放,減輕環境壓力。(3)延長產品使用壽命,降低消費者使用成本。(4)促進產業發展,創造就業機會。通過構建逆向物流體系,加強廢舊物資回收與處理,以及推廣循環利用與再制造,綠色環保行業將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我國綠色物流與配送事業貢獻力量。第6章供應鏈環境管理6.1供應鏈環境政策與法規在綠色環保行業,供應鏈環境管理是保證整個物流與配送過程符合綠色標準的關鍵環節。我們需要關注供應鏈環境政策與法規的制定與執行。政策與法規為供應鏈各環節提供了基本行為準則,為綠色物流與配送提供了法律保障。(1)國家及地方政策:分析國家及地方在綠色環保行業所制定的環境保護政策,如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綠色采購等,為供應鏈環境管理提供政策依據。(2)行業法規:研究綠色環保行業相關法規,如環境影響評價、廢棄物處理、環保設施建設等,保證供應鏈各環節在法律法規允許范圍內運作。6.2供應商綠色管理供應商綠色管理是保證供應鏈環境友好的重要環節。通過對供應商的綠色管理,可以降低整個供應鏈的環境風險,提高綠色物流與配送效率。(1)綠色供應商篩選:在供應商選擇過程中,充分考慮其環保意識、綠色生產能力、環境管理體系等因素,優先選擇具有綠色認證的供應商。(2)綠色供應商評價:建立供應商綠色評價體系,定期對供應商的環境績效進行評估,保證供應商在綠色生產、環保設施、節能減排等方面達到要求。(3)綠色供應商合作: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共同推進綠色環保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提高供應鏈整體綠色水平。6.3綠色采購與綠色制造綠色采購與綠色制造是供應鏈環境管理的核心環節,對于實現綠色物流與配送具有重要意義。(1)綠色采購:在采購過程中,優先選擇環境友好型產品,關注產品的生命周期,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污染。同時加強對供應商的環保要求,推動供應商提高綠色生產能力。(2)綠色制造:在生產過程中,采用環保型原料、工藝和技術,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加強對生產過程的監控與改進,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廢棄物產生。通過以上措施,綠色環保行業的供應鏈環境管理將得到有效實施,為綠色物流與配送提供有力保障。第7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建設7.1配送中心選址與規劃綠色物流配送中心選址與規劃是構建高效、環保物流體系的關鍵環節。本節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7.1.1選址原則(1)符合國家及地方發展規劃和政策要求;(2)靠近消費市場,縮短配送距離;(3)交通便利,降低運輸成本;(4)避免對生態環境和居民生活的影響;(5)充分考慮可再生能源和資源的利用。7.1.2選址方法結合定量與定性分析方法,如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等,對備選地進行綜合評估,確定最佳選址方案。7.1.3配送中心規劃(1)功能區域規劃:根據業務需求,合理劃分收貨、存儲、揀選、發貨等區域;(2)物流流程優化:簡化流程,提高作業效率,降低能耗;(3)綠色建筑設計:采用節能環保材料,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4)綠化布局:充分利用配送中心周邊空地,增加綠化面積,提高生態環境質量。7.2綠色物流設備與技術應用綠色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設離不開先進設備和技術的支持。本節主要介紹以下幾方面的內容:7.2.1綠色物流設備(1)節能型物流設備:如電動叉車、節能照明設備等;(2)環保型物流設備:如低噪音設備、粉塵收集設備等;(3)智能化物流設備:如自動化立體倉庫、智能搬運等。7.2.2綠色物流技術(1)物流信息化技術: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物流信息的實時追蹤和優化調度;(2)節能技術:采用節能型電機、高效制冷設備等,降低能源消耗;(3)環保技術:運用廢物回收、廢氣處理等技術,減少環境污染。7.3配送中心運營管理綠色物流配送中心的運營管理是保障物流高效、環保的關鍵。以下是運營管理的主要內容:7.3.1人力資源管理(1)制定綠色物流培訓計劃,提高員工環保意識;(2)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員工積極參與綠色物流建設。7.3.2物流成本管理(1)優化物流成本核算體系,實現成本控制;(2)運用現代物流技術,降低物流成本。7.3.3質量管理(1)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保證物流服務質量;(2)加強物流過程的監控,提高物流服務水平。7.3.4環境管理(1)制定綠色物流環境管理規范,加強對污染物排放的控制;(2)積極參與環保公益活動,提高企業社會形象。第8章綠色物流成本控制與優化8.1綠色物流成本分析綠色物流成本主要包括運輸成本、倉儲成本、包裝成本、廢棄物處理成本等方面。本節將對這些成本進行詳細分析,為后續的成本控制提供依據。8.1.1運輸成本分析運輸成本是綠色物流成本中的主要部分,包括燃油費、車輛維修費、人工費等。為降低運輸成本,應采取以下措施:(1)優化運輸路線,減少空載率和迂回運輸;(2)提高運輸工具的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汽車、節能型運輸設備;(3)合理規劃運輸任務,提高裝載率,降低單位運輸成本。8.1.2倉儲成本分析倉儲成本主要包括倉儲設施建設及維護費用、倉儲人工費、倉儲管理費等。為降低倉儲成本,可采取以下措施:(1)優化倉儲設施布局,提高倉儲空間利用率;(2)采用先進的倉儲管理系統,提高倉儲作業效率;(3)合理控制庫存,減少庫存積壓,降低倉儲成本。8.1.3包裝成本分析包裝成本主要包括包裝材料費、包裝設計費、包裝廢棄物處理費等。為降低包裝成本,可從以下方面著手:(1)使用環保、可循環利用的包裝材料;(2)優化包裝設計,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3)加強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降低廢棄物處理成本。8.1.4廢棄物處理成本分析廢棄物處理成本主要包括廢棄物回收、處理和處置費用。為降低廢棄物處理成本,可采取以下措施:(1)加強廢棄物分類回收,提高回收利用率;(2)采用先進的廢棄物處理技術,降低處理成本;(3)建立廢棄物處理責任制度,提高廢棄物處理效率。8.2成本控制策略與方法在綠色物流成本控制中,企業應采取以下策略與方法:8.2.1預算管理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對綠色物流成本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8.2.2成本核算建立健全成本核算體系,對綠色物流成本進行精確核算,為成本控制提供依據。8.2.3激勵機制設立綠色物流成本控制指標,對達成目標的部門或個人給予獎勵,激發員工降低成本的積極性。8.2.4信息化管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物聯網、大數據等,對綠色物流成本進行實時監控,實現成本的有效控制。8.2.5跨部門協同加強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協同,提高綠色物流成本控制的效率。8.3綠色物流與經濟效益綠色物流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能為企業帶來以下經濟效益:(1)提高企業形象,提升品牌價值;(2)減少環境污染,降低企業面臨的環境風險;(3)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資源浪費;(4)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增強市場競爭力。通過綠色物流成本控制與優化,企業可以實現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的雙重提升。第9章綠色物流評價與監管9.1綠色物流評價指標體系綠色物流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衡量物流活動對環境影響的重要依據。本節從以下幾個方面構建綠色物流評價指標體系:9.1.1環境效益指標(1)碳排放強度:衡量物流活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標;(2)能源消耗強度:衡量物流活動中能源消耗的指標;(3)廢氣、廢水排放強度:衡量物流活動對大氣和水環境影響的指標;(4)廢棄物處理率:衡量物流活動中廢棄物處理情況的指標。9.1.2經濟效益指標(1)物流成本:衡量物流活動成本投入的指標;(2)物流效率:衡量物流活動產出與投入的比值;(3)綠色物流技術創新能力:衡量企業綠色物流技術水平的指標。9.1.3社會效益指標(1)綠色物流意識:衡量企業及員工綠色物流觀念普及程度的指標;(2)綠色物流滿意度:衡量消費者對綠色物流服務滿意度的指標;(3)綠色物流政策執行力度:衡量及企業對綠色物流政策執行情況的指標。9.2綠色物流評價方法9.2.1指標權重確定采用層次分析法(AHP)確定各指標的權重,使評價結果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9.2.2數據處理與評價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綠色物流進行評價,通過建立評價矩陣、權重矩陣,計算出綜合評價結果。9.2.3案例分析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綠色物流企業,運用上述評價方法,對其綠色物流水平進行評價,以驗證評價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郵政快遞賠償標準調整補充協議
- 長期承租設備協議書
- 贍養問題調解協議書
- 隧道支護承包協議書
- 鄰居快遞賠償協議書
- 車廂買賣合同協議書
- 酒店雙方諒解協議書
- 資產收購居間協議書
- 道路清洗保潔協議書
- 寫字樓合同解除協議書
- 會計原始憑證說課公開課一等獎市優質課賽課獲獎課件
- 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與取出術
- 伍德密封強度計算
- 重度子癇前期子癇急救演練
- 產婦可以吃蛹蟲草嗎:哺乳期婦女可以吃蛹蟲草嗎
- 《化工原理》課程思政教學案例(一等獎)
-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官方題庫:刑事訴訟法-考試題庫(含答案)
- 【超星爾雅學習通】《美術鑒賞》2020章節測試題及答案
- 多發性損傷的急診
- 洛寧華泰礦業洛寧縣陸院溝金礦(新增儲量)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摘要
- 新高考統編教材必背古詩文-教材外篇目(廣東省適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