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昭通市重點中學2025年高三最后一考歷史試題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隨著商業和帝國的發展,生活愈益復雜,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滿足需要。外國人在羅馬可能遭到關押,他的財產可能被沒收,就是一個典型的問題?!睘榇肆_馬形成了A.習慣法體系 B.公民法體系C.自然法體系 D.萬民法體系2.20世紀20年代,在吸取屢次革命失敗教訓的基礎上,孫中山認識到要使中國革命成功就必須喚起民眾?;谶@一認識,他進行的努力是A.尋求共產國際幫助 B.發動護法運動C.重新解釋三民主義 D.創立黃埔軍校3.秦漢時期負責社會基層征稅和調解糾紛的是A.縣令 B.三老 C.嗇夫 D.里長4.“第十二條:本條約實施時,青島海關應即完全為中國海關之一部分。第十三條:一千九百十五年八月六日中、日所訂關于重開青島中國海關之臨時合同,于本約實施時應歸無效。”材料所出的條約A.引發了近代中國五四運動 B.尊重了中國之主權與獨立C.打破了日本對中國的獨占 D.成為中國的重大外交成果5.西歐商品經濟繼續發展,王權進一步加強,司法和軍事等權利已開始被中央掌控。此時的社會應處于A.封建制度產生時期 B.封建等級制時期C.等級君主制時期 D.君主專制時期6.1913年6月的一期《大公報》專門刊登了一篇題為《粵女學生之怪裝》的文章,稱她們“穿著猩紅襪褲,腳高不掩脛,后拖尾辮,招搖過市”。對此,廣東教育司專門發出布告,下令整頓,稱“近來一種女子佻撻長襪猩紅,褲不掩脛,此在無知識者為之尚不足責,不謂人格尊貴之女學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殊非自重之道”。由此表明當時A.教育近代化受制于封建倫理綱常B.大眾傳媒影響到政府對教育管理C.服飾文化呈現個性化的特點D.民主共和思想尚未深入人心7.下圖反映的是蘇俄(聯)糧食產量變化的情況,影響圖中曲線變化的因素有()①戰時共產主義政策②新經濟政策③斯大林經濟體制④第一次世界大戰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8.17世紀從甘蔗被移植到英屬的巴巴多斯島和法屬的馬提尼克島開始,加勒比海大大小小的島嶼被開辟成為甘蔗種植園。加勒比海地區的風貌、居民構成、經濟方式都在漸漸變化,歷史學家將這一持續不斷的變化稱為“蔗糖革命”。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貿易中心的轉移 B.價格革命的影響C.世界市場的逐漸形成 D.工業革命的推動9.有數據顯示,羅斯福新政推行后,商品仍然大量過剩,失業大軍依舊高達900多萬人,期間(1937—1938年)還造成了新的經濟危機,有學者據此認為羅斯福新政沒有也不可能造成經濟復興和高漲。該學者的觀點A.全面認識了羅斯福新政 B.建立在一定的史實基礎之上C.充滿了主觀臆斷的色彩 D.認為新政是經濟危機的根源10.1958年,蘇聯向非共產黨國家出口的石油占石油出口總量的74%,1963年上升到89%;1958年,蘇聯宣布,凡是向西歐國家出口的石油產品降價22.5%,向東歐國家出口的只降價6%;1962年,蘇聯再次調整出口價格,分別降價55.7%和8.3%。材料反映A.社會主義陣營已名存實亡B.經濟政策擺脫意識形態束縛C.經濟全球化進程明顯加快D.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缺乏資金11.2011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曾問喬布斯,能否在美國生產蘋果手機。喬布斯回答“這些工作機會回不來了”。這表明。A.經濟全球化趨勢難以逆轉 B.美國工業水平急劇下降C.發展中國家經濟逐漸崛起 D.國際經濟秩序趨于合理12.農民詩人王老九受到新中國領導人的接見,回鄉后,他走街串巷用自己的詩歌宣傳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他領導的互助組經過整頓,發展成為農業生產合作社。這些情景最有可能發生在A.解放戰爭時期B.社會主義改造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D.國民大革命時期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20世紀初,克勞塞維茨提出“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戰爭與道德無關,無所謂正義與否的觀點,被歐洲各國奉為經典。然而,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這種戰爭觀的滑鐵盧。戰后被殘酷戰爭震驚了的精英們,認為任何戰爭都是不道德的,“不管其原因如何,……是對人類的一種犯罪。”由法國和美國發起、15個國家(1933年已達63個)簽署的《非戰公約》,核心內容就是宣布在國家關系中“廢棄以戰爭作為推行國家政策的工具”,強調“可能發生的一切爭端或沖突,不論其性質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處理或解決”。這種戰爭觀在國際危機頻發的20世紀30年代風行一時,人們希望能夠通過裁減軍備或和平談判解決爭端并避免戰爭?!幾粤赫架姟抖鹋c20世紀國際戰爭觀的演變》(1)根據材料,指出一戰前后國際戰爭觀的變化及其主要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一戰后戰爭觀的變化進行簡要評價。14.(20分)二戰后,經濟全球化趨勢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二戰后,全球經濟發展的鮮明特點是形成了“兩個平行的世界市場”(斯大林語)。顯然,從二戰結束到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經濟全球化誤入了歧途,充其量也只能稱其為“半球化”?!岳顡P《“一帶一路”將成全球化新引擎》材料二
實際上,反全球化是另一種全球化,是全球化的產物。相對而言,它是弱勢與受害群體對全球化黑暗面的微弱抗爭,是對全球化的所謂不可規避性的挑戰。
2000年9月下旬,捷克首都布拉格,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在這里召開。來自世界各地的反全球化分子跟蹤而來?!就哒J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是全球資本主義的工具,因為它們竭盡所能控制第三世界,使這些國家更加貧窮?!麄冋J為地球環境將因全球化而不堪重負,地球環境將因為全球化而受到最后的致命一擊。材料三目前,反移民浪潮也成為反全球化的一個組成部分。約有三分之一的移民從發展中國家前往發達國家。……非法移民會搶走工作,消耗稅收,增加犯罪,改變民族認同。有分析人士指出,英國之所以選擇脫歐,就與這種擔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伊朗作為伊斯蘭世界的代表,出于意識形態領域的原因,也是反全球化的主要支持者。1996年10月,伊朗按照對伊斯蘭女孩的期望生產出薩拉娃娃,欲取代在伊朗流行的美國產的芭比娃娃?!了固m圣戰組織的興起和全球范圍內的恐怖主義襲擊此起彼伏,也是反全球化運動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極端體現?!陨喜牧险幾札嬛杏ⅰ丁胺慈蚧?另一種全球化》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你是如何理解二戰后到上世紀90年代初,經濟全球化充其量只能被稱為“半球化”的?并指出出現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及這-局面結束的標志。(2)“反全球化是另一種全球化,是全球化的產物”,運用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論證。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從材料中的“帝國”可排除A、B、C三項,只有D項是帝國時期形成的法律。故選D項。考點: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羅馬法·萬民法【詳解】請在此輸入詳解!2、C【解析】
據材料“20世紀20年代,在吸取屢次革命失敗教訓的基礎上,孫中山認識到要使中國革命成功就必須喚起民眾。”可知,20世紀20年代,孫中山在五四運動和十月革命之后,深感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決定“以俄為師”,同意以“黨內合作”的方式同共產黨合作,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上,孫中山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張,重新解釋三民主義,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C正確;A說法違背史實;據材料“……在吸取屢次革命失敗教訓的基礎上”可知,護法運動就是其失敗的教訓之一,與材料不符,B錯誤;據材料“孫中山認識到要使中國革命成功就必須喚起民眾”可知,創辦黃埔軍校不是“喚起民眾”,D錯誤。3、C【解析】
根據所學秦朝“鄉置嗇夫,職掌聽訟、收取賦稅”,可知嗇夫是秦漢基層社會中負責征稅和調解糾紛的群體,C正確;縣令不直接負責基層社會,排除A;三老掌管教化,排除B;里長負責戶口賦役,不負責調節糾紛,排除D。4、D【解析】
依據材料“第十二條:本條約實施時,青島海關應……,于本約實施時應歸無效”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是華盛頓會議簽訂的《中日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將巴黎和會上被日本奪取的山東的權力交給中國,這是中國所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D正確;材料所示內容是1922年華盛頓會議內容,時間不符,A錯誤;《中日解決山東懸案條約》收回了山東,但日本仍保留了大量的特權,而且中國仍處于被列強侵占的局面,B錯誤;《九國公約》使中國恢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共同支配的局面,C錯誤。5、C【解析】
材料“王權進一步加強,司法和軍事等權利已開始被中央掌控”說明王權呈現加強的趨勢,屬于等級君主制時期,故C正確;西歐的封建制度是從6世紀開始,到11世紀前后基本確立的一種新的社會制度,排除A;西歐封建等級制度是指西歐封建主之間依據土地占有和人身依附關系而形成的一種等級關系。排除B;君主專制時期是王權處于絕對領導地位,排除D。故選C。6、B【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大公報》報道粵女學生的著裝問題,從而引發“廣東教育司專門發出布告,下令整頓”,這體現出大眾傳媒影響到政府對教育管理,故B項正確;材料強調新舊文化交融中激烈碰撞,沒有體現出教育的近代化與封建倫理之間的關系,故A項排除;材料沒有體現出服飾文化的特點,故C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舊文化交融中激烈碰撞,沒有體現出民主共和思想,故D項排除。7、C【解析】
1914年開始的一戰使俄國經濟受重創,因此會導致糧食生產下降,故曲線下降;1917年,俄國退出了一戰,進入到國內戰爭時期,為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實施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一直延續到1921年,被新經濟政策所取代,新經濟政策實施后,國民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故曲線上升,1925年,列寧逝世,新經濟政策逐漸取消,故影響圖中曲線變化的因素有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戰,故①②④正確,C正確;斯大林經濟體制在1925年還未形成,所以不是影響圖中曲線變化的因素,故③錯誤,排除A、B、D。8、C【解析】
加勒比海地區成為蔗糖出產區,主要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逐漸形成,國際分工的劃分有關,故選C;加勒比海地區出現“蔗糖革命”和世界貿易中心的轉移以及價格革命無關,排除AB;17世紀時工業革命尚未開始,無法體現工業革命的推動,排除D。故選C。9、B【解析】
由材料可知,羅斯福新政推行后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學者從一些數據得出的認識具有一定的史實依據,說明材料所述現象建立在一定史實的基礎上,B項正確,C項錯誤;數據只是揭示了羅斯福新政的某些方面,所以該學者并沒有全面認識羅斯福新政,A項錯誤;經濟危機的根源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而非新政,D項錯誤。10、D【解析】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8年社會主義陣營仍然存在,沒有名存實亡,故A選項錯誤;當時蘇聯經濟政策仍然受意識形態影響,故B選項錯誤;經濟全球化進程明顯加快是在20世紀90年代后,故C選項錯誤;蘇聯多次調整石油出口價格,對西歐更優惠,說明西歐的石油需求更大,有利于補充蘇聯社會主義建設資金,故D選項正確。故選D。11、A【解析】
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奧巴馬和喬布斯的對話體現的是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世界各國之間形成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答案為A項;僅從蘋果手機的生產地來說,不能得出美國工業水平急劇下降,B項排除;材料強調的是經濟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崛起無關,C選排除;舊的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仍然存在,D項排除。12、B【解析】
根據“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發展成為農業生產合作社”等信息可知,這一時期是社會主義改造時期,開展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故B正確,排除ACD。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變化:認為戰爭是政治統治的工具(或繼續)到否定一切戰爭,應極力避戰,和平至上。原因:第一次世界世界大戰的爆發摧毀了舊的戰爭觀;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破壞;有識之士和民眾觀念的變化。(2)評價:客觀上推動了一戰后暫時和平的出現;刻意避戰導致了英美等國推行綏靖政策,縱容了法西斯的侵略;簡單地否定戰爭并不能永久地保住和平,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解析】(1)變化:根據“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認為任何戰爭都是不道德的,‘不管其原因如何,……是對人類的一種犯罪’”概括得出認為戰爭是政治統治的工具(或繼續)到否定一切戰爭,應極力避戰,和平至上。原因:根據“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這種戰爭觀的滑鐵盧”得出第一次世界世界大戰的爆發摧毀了舊的戰爭觀;根據“是對人類的一種犯罪”得出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破壞;根據“戰后被殘酷戰爭震驚了的精英們”“人們希望能夠通過裁減軍備或和平談判解決爭端并避免戰爭”得出有識之士和民眾觀念的變化。(2)評價:結合所學可知,一戰后的戰爭觀客觀上推動了一戰后暫時和平的出現;根據“可能發生的一切爭端或沖突,不論其性質或起因如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