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案_第1頁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案_第2頁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案_第3頁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案_第4頁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案

1、燕子

目的要求:

1、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芒耀眼的春天的景色,培育學生酷愛大

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按確定的依次、抓住特點視察事物的方法。

3、學會本科生字、新詞,運用圖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點詞、句、

段理解課文內容。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段,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氣勃勃的春天

的景色。

教學難點:理解最終一句話的意思。

教具學具:教學掛圖、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默讀“導讀”部分,了解本組教材的內容和要求。

二、指導學生看圖

1、出示“燕子”圖讓學生說說燕子的形態。

2、出示插圖,看圖并引導敘述圖意。

①按由近到遠的依次視察春天的景色。

②視察近處空中的燕子。

③視察遠處落在電線上的燕子。

四、檢查預習:

1、默讀課文,說說燕子是什么樣子的,燕子飛行時有什么特點。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五、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

(1)、默讀思索:用不同符號分別劃出描寫燕子的外形特點和燕子的

性情特點的句子。

(2)、探討解答。

(3)、練習背誦。

2、理解其次自然段

(1)看圖說說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柳樹有什么特點

理解“聚集”、“像趕集似的",體會寫法。

想想“光芒耀眼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2)理解“朝氣”和最終一句話的意思。

感情朗讀,想象畫面。

練習背誦

3、圖文比照理解3-4自然段

出示畫面

①、理解第3自然段

視察飛行中的燕子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

看圖說說燕子飛行時的特點。

②、理解第4自然段

視察落在電線上的燕子,讀讀第自然段,

抓住重點詞語深化理解課文“五線譜”、“音符”各指什么?理解

最終一句話的意思。

指名讀比方句,體會這樣寫有什么好處C

③、練習背誦

六、作業:感情吃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后記:1、學生對燕子外形描寫接受較快。

2、對課文學習感情深厚,駕馭了描寫燕子外形的詞語。

其次課時

一、感情朗讀課文,體會寫法。

1、自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

2、探討溝通:

課文從幾個方面描寫燕子的?分別寫了燕子的什么特點?

二、指導、檢查背誦

1、自讀課文,談談自己的收獲。

2、指導學生按自然段背誦。

3、檢查背誦(小組互查一老師抽查)

三、指導識記生字、詞。

1、出示生字卡片,抽查讀音。

2、溝通識記方法,重點指導“俊”、“攏”、“奏”的寫法。

3、練習書寫。

四、作業

1、嫻熟背誦課文。

2、預習《2、古詩兩首》。

板書設計:

羽毛

外形翅膀

Y

尾巴f

/、、、

燕子飛回增加朝氣美

姿態美麗天

飛行速度快然

心情興奮

停留電線------曲譜

燕子一音符

教學后記:1、課文簡潔易懂,貼近生、學生學習愛好較濃。

2、學生易寫錯“漾、倦”這兩個字的筆畫。

3、通過學習課文,學生提高了對環保的意識。

2、古詩兩首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全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

剪刀、萬紫千紇”等詞語。

2、背誦兩首詩。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酷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

感悟大自然的奇妙。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大體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是重難點。

教學準備:收集兩首古詩的有關資料背通春天的古詩。

教學支配:3課時

第一課時

《詠柳》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師: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圖畫,很多詩人通過詩歌來贊美它,

誰來背背有關春天的詩歌?(指名背誦)/今日我們還要隨著古代詩人

賀知章和朱熹一起走進迷人的春天,看看他們分別贊美了春天的什

么?

二、先學習《詠柳》,自讀完成以下要求。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詠、絳〃。

2、指名讀詩,提示讀準“絳”“妝”“裁”。

3、依據注釋了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溝通;相互釋疑,探討難點。

三、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指名讀詩句,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溝通,相機點撥:

(1)“碧玉妝成一樹高〃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樹的枝葉比作

碧玉)

(2)“綠絲絳”指什么?為什么說柳技是“綠絲絳”?(想象體會

柳技的綿長和松軟)

(3)說說自己對“不知綠葉誰裁出”的理解和體會(體會柳葉的小

巧整齊,體全大自然的宏大奇妙)

(4)“二月春風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為什么這么比方?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1)自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以讀代講,師生合作:老師朗讀散文,學生用恰當的詩句來對

師:你看那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似乎用碧玉裝

扮的一樣,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掛下來的萬千柳條,松軟綿長,隨

風搖曳,多像綠綠的絲帶!

生: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師:再看那小巧的新長出來的柳葉,細細尖尖的,整整齊齊的,

是誰裁剪出來的呢?

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啊!

四、背誦古詩。

五、作業。

板書設計:

詠柳

r碧玉,成

L綠絲絳,實

詠柳誰裁小贊美春天

春風似剪刀想象

教學后記:詩句描寫舒情,學生朗讀流利,相識快。

其次課時

《春日》

一、復習導入

指名背誦《詠柳》,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學習《春日》,自讀完成以下要求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泗、濱”。

2、指名讀詩,提示讀準“勝”“泗”“濱”

3、依據注釋了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溝通:相互釋疑,探討難點。

四、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指名讀詩旬,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溝通,相機點撥:

⑴作者到泗水邊找尋春天,他看到了葉么?能想象都有什么“面

貌一新”嗎?(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積累具體感知“無邊光景一

時新”)

(2)“萬紫千紅”是說春天的什么?能具體說說嗎?(借助圖畫形

象感知花兒的繽紛色調,春天的美麗景象)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1)自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以讀代講,師生合作:老師朗讀散文,學生用恰當的詩旬來

對答。

師: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邊找尋春色,啊,

放眼望去,一切都面貌一新了,全沒了冬日的蒼白和蕭瑟。

生:勝日尋芳漸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師:人們尋常中都知道有春風,但要是真正相識它,只有在見

到萬紫千紅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風徐來,各種景象面貌一新,到處

萬紫千紅,百花爭艷,有了春風,才有這無邊的美景。

生: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四、背誦古詩。

五、作業。

1、背誦古詩。

2、收集詩歌。

板書設計:春H

萬紫千紅總是春

教學后記:學生對《春日》這首詩歌感覺生疏,學起來不夠投入,

使課堂教學中帶來有些難度,老師需另找時間進行補

救。

第三課時

(復習舊知;指導書寫生字;溝通學習所得)

一、指名背誦《春日》,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識字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詠、碧、妝、裁、剪、濱、紫

2、自主識記字形,集體溝通:

提示:詠,用口吟誦,及口有關,故口字旁;泗、濱,及河水有

關,左邊是三點水旁;絳,及絲織有關、左邊是絞絲旁。裁,及衣服

有關,里面是衣字:剪,用刀來剪,下面是刀字;妝,梳妝,女人常

梳妝,右邊是女字旁。

3、先描寫視察重點筆畫,再集體溝通:

“裁”是半包圍結構,里面“衣”字的最終一筆是點,不是捺;

“濱”字第七筆是一筆撇,不是兩筆;“紫”字的下面“系”不要丟

掉一點。

三、書寫練習。

四、拓展閱讀: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相互溝通,背

誦。

五、作業:

背誦古詩給家人聽及默寫古詩。

教學后記:通過復習,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駕馭穩固,并能領悟詩意。

O

3、荷花

一、教學目的:

1、通過視察圖畫,理解課文內容,觀賞滿池荷花的美麗,培育酷愛

大自然的情感。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用詞的精確,會用〃有的...有的...

有的.??〃說幾句話。

3、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觀賞滿池荷花的美麗,培育酷愛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假如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直了不得”等語句。

課時支配: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荷塘圖,說一說你所看到的景色。

2、我們來看看葉圣陶爺爺是怎么寫荷花的。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新詞的駕馭狀況。

(1)出示生字新詞

(2)指名讀,正音

(3)說一說自己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

蓮蓬:圖示理解

翩翩起舞:形容輕快地跳舞。

3、指名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初步讀出感情。

1、選擇自己最寵愛的一段,多讀兒遍,要求讀出你所能體會到

的美來。

2、自由讀

3、指名讀

四、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教學后記:課文描述生動、逼真,學生學習愛好較濃,對課文

詞語易理解。

其次課時

一、細讀課文其次、三自然段,體會荷花的美。

1、自由讀課文,想象荷花的樣子。細致朗讀課文,通過你的朗

讀把荷花的美讀出來。

2、指名讀課文,你覺得怎么讀能表現出荷花的美就怎么讀,讀

后說一說你為什么要這樣讀。其他同學聽說說你從他們的朗讀中覺得

荷花美嗎?為什么?

3、把你覺得最好看的一種記在自己的腦海里。說給同學們聽聽。

4、指名說

5、指名讀課文第三自然段,你還能想象出哪些樣子的荷花,描

述一下。

6、老師這兒有一些荷花圖,看圖仿照書上的句子說說它們的姿

態。

7、看了這么多荷花你想說什么?你有什么感覺?

二、細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體會溶入自然的感覺。

1、引讀課文

看著這么多的荷花,大家都覺得沉醉了。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一

2、說說看小魚、蜻蜓會告知我什么?

同桌探討,全班溝通。

3、看圖,體會這種感覺。

4、說說自己看后的感覺。

四、指導背說

1、選擇你最寵愛的一段練習有感情的朗讀,看誰讀得最好。

2、你能把它背出來嗎?看課件背誦。

3、指名背誦。

五、作業

1、背誦課文

2、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種花。

板書:

聞到一一芳香

葉:多綠大圓

荷花又香又美

荷花看到活的畫

花:才開全開將開

人花共舞池間r

[想到一一“我”仿佛成了荷花,翩翩起舞

教學后記:1、學生朗讀流利、學會品讀美麗的詞句。

2、學生易把“挨”的第一聲讀成第四聲。

4、珍寶泉

一、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把內容寫精確、寫形象的方法。

2.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并在讀中觀賞、感悟珍寶

泉的美。激發學生酷愛生活,酷愛大自然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酷愛之

情。

3.理解并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并背誦指定段落。

二、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品嘗珍寶泉的美景。

三、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把內容寫精確,寫形象的方法。

四、設計理念:

本課的設計以“珍寶泉何以為珍寶”為探究主線,力求為學生

創設輕松愉悅'和諧互動的實踐氛圍,在教學中,老師要引導學生熱

忱參及,主動及文本對話,引導學生走進文中情景,自主地去探尋美、

體驗美和溝通美,不斷提高語文素養。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流程

一、以問促讀

1.在黑板上寫“泉”:同學們,這是什么字?它是什么意思?

老師:對,“泉”是指“從地下流出的水”。

2.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要寫這個字嗎?對,今日我們要學習的

課文中描寫了澄澈的泉水,誰來讀讀有關句子。

3.課題中還有兩個字:珍寶(老師板書)。讓我們一起來讀讀

課題。誰見過珍寶?來介紹介紹。

二、以疑促讀

1.請同學們再次依據閱讀提示,采納自己寵愛的方式快速閱讀

課文。要求:要讀出問題來,然后嘗試利用查字典等方法解決問題,

在自己體會最深和感覺還有問題的地方做上記號。

2.請學生依據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簡潔問題馬上相互解

決,遇到稍難的問題可保留。

三、以賽促讀

1.珍寶通常晶瑩剔透,歷來為人們所愛。同學們的問題提得很

好,為什么課題中要加上“珍寶”一詞呢?下面請大家實行自己寵愛

的方式細讀課文,想一想,為什么在作者家鄉的村里,那一眼清泉叫

“珍寶泉”?思索以后在小組競賽朗讀溝通。

2.全班朗讀溝通,估計學生從以下方面找到理由,老師相機引

導:(1)泉水青綠,如晶瑩的珍寶。(2)水泡閃亮,如彩色的珍寶。

四、以評促讀

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1)水泡給人怎樣的感覺?從哪里感覺它像珍寶?學生有感情

朗讀,特殊是“水泡閃亮閃亮的等句子。再讀,你還寵愛哪些對水泡

的描寫,為什么?請學生來讀一讀,然后互評。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

他們可能還寵愛水泡的好玩。特殊留意以下地方一一嘟嚕一一嘟嚕,

撲哧一笑,還有第五自然段的三個問句,都要體現“好玩”。

(2)泉水晃蕩,潑灑一路珍寶。多么富有情趣,請大家一起讀

一讀,評一評。

(3)你最寵愛什么樣的珍寶?把寵愛的句子讀一讀,評一評。

五、以品促讀

L作者對珍寶泉的寵愛流露在字里行間,你還能從什么地方體

會到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嗎?假如學生回答有難度,讓學生通過齊讀課

文第四自然段,從讀中品嘗、體會作者對家鄉的酷愛。

2.課文中采納了多種方法描寫景物特點。出示例句引導學生反

復品讀這些句子是怎樣描寫景物特點的,學生相互讀、溝通、評價。

3.其實,老帥這兒還有一篇類似的文章叫《的突泉》,請同學

們細致閱讀,及這篇文章對比一下,看看有什么相像點。

六、以用促讀

1.用贊美的語氣感情朗讀全文。

2.摘錄寵愛的詞句,背誦寵愛的段落。

板書設計:

4*、珍寶泉

位置{清、綠、深

敘美麗

述特點水泡色調斑斕

順I好玩:冒水泡

序寵愛

之情

教學后記:學生依據閱讀思路,把握閱讀要求領會課文的含義,但在

學習中對“交織”這個詞不大理解。

語文園地一

教學目標:

1、以家鄉景物為內容進行口語交際,要講清景物的特點,表達

自己對家鄉的酷愛。

2、寫出家鄉景物的特點,并綻開豐富的想象。

3、能自己發覺一些詞語的特點,積累由意思相反的單音節詞組

成的詞語。

4、積累量詞和成語。會正確運用一些量詞。

5、學習在閱讀中積累語言,隨時記錄。

課前準備:

1、搜集家鄉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寫大自然美麗景色的文章。

3、詞語卡片

課時支配:五課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談話引入:

師:小摯友,我門祖國歷來以風景美麗著稱,有一碧千里

的草原,有金浪翻騰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著多數的中外

游客。我們的家鄉在祖國版圖上,雖然只占一點點地方,但是也有很

多迷人的地方。讓我們相互溝通,共同贊美自己的家鄉吧:

二、明確說及聽的要求:

1、講清你介紹的這處風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點,要表

達出對家鄉的酷愛。如有小摯友提問,應耐性解答他們的提問。

2、細致聽別人講,可以補充,可以提問題。

三、小組同學相互介紹,并評出介紹得最清晰最動人的同學

四、全班溝通,其他人點評或提問。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際。

請父母或其他長輩介紹一處家鄉景物。

其次、三課時

習作

--、激發愛好,導入主題

師:小摯友,通過你們的介紹,我發覺,你們的家鄉是個特別

可愛的地方!你們的介紹,讓更多的人了解了你們的家鄉。要知道,

我國多少風景區在最初是名不見經傳的,說不定因為你們的介紹,會

使你們的家鄉成為著名的風景區呢!這次習作就請小摯友們介紹自己

家鄉的景物。介紹的時候,要留意把景物特點寫清晰,如能寫上自己

的想象或關于家鄉景物奇妙的傳聞,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習作

師巡察,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了解全班習作的狀況。

第四課時

修改習作

一、指名讀習作,師生評議。

可選2—4篇各具特點的習作,扣寫得比較清晰的,想象較豐富

的,并加上傳聞的,或者存在帶有共性的缺點。

評價標誰:語言是否通順明白、是否寫出了景物的特點、是否

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習作

三、老師范讀優秀習作。

四、寬帶網

1、自讀教材中的導語。

2、讀自己搜集的描寫大自然的文章,勾畫出精彩片斷。

3、抄寫在采蜜本上。

4、激勵學生常常做摘錄,養成好習慣。

第五課時

(我的發覺;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覺

1、出示課本里的詞語。

2、學生自己讀詞語,想想你發覺了什么

3、溝通:每個詞中兩個字的意懸是相反的。

4、說一說,還發覺哪些詞有這個特點?引導學生發覺更多類似

的詞語。

例:大小多少東西來往

二、日積月累

1、我會填

(1)自己嘗試填一填

(2)指名說說是怎樣填的,并說兒句含有這些詞語的句子。

如:—(身)羽毛。

句子: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

2、讀讀背背

(1)自由讀成語

(2)指名讀,讀準生字的音。認讀生字:姓、紫、嫣、繽、郁、

旭、皓、崇、峻、懸、峭

(3)引導發覺:看看每一行成語有什么特點?

第一行:多用于寫花草樹木的

其次行:寫日月的

第三行:描寫山的

(4)多樣讀

(5)背誦

5.翠鳥

教學目的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翠鳥、葦稈、腹部、

襯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長、嚓亮、一擠眼、逃脫、飼養、漁翁、

石壁、打消、念頭”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寵愛的部分。

3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寵愛之情,培育學生愛護動物、及動物和諧相

處的意識。

4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

教學重點: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寵愛之情,培育學生愛護動物、及動物

和諧相處的意識。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掛圖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觸發特性

師述:同學們,聽——(多媒體課件播放“百鳥爭鳴”聲)你們聽到

了什么?

你們都寵愛鳥嗎?都寵愛哪些鳥?為什么?

1.(鸚鵡):它可以仿照人類說話。

2.(鴻雁):它每到春天就會來到我們身邊。它是春的使者。

3.(黃鵬):它的歌聲噫亮悅耳。

4.(啄木鳥):因為它可以捉蟲子,是森林的醫生。

二、揭示課題

過渡:是呀,鳥是我們人類的摯友,我們都寵愛它。今日我們再來相

識一位新的摯友一一翠鳥,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齊讀課題)用自

己的話說說你看到的翠鳥。

1.翠鳥有一雙紅色的小爪子。

2.翠鳥的羽毛很美麗。

3.翠鳥的眼睛特另L透亮,嘴巴又尖又長。

三、初讀課文,檢查生字詞的預習狀況

1.讀音:有“赤、襯、衫"(翹舌音)、“稈、襯、衫、泛、翁''(前

四者為前鼻音,最終一個為后鼻音)。

2.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記生字。如,可以聯系已

經學過的生字,用加減或者替換偏旁的方法學習生字:“稈、繡、褐”,

或者聯系生活閱歷,結合班級同學的姓氏學習“翁。顏色或衣服學

習“赤、褐、襯、衫”等。“稈、腹、襯、衫、泛、泡、飼、陡”都

屬于左右結構。

3.引導學生視察發覺其結構上的特點,然后把重點放在部件比例的

大小上,指導臨寫,有個別字的筆畫須要特殊說明:指導“翠、翁”

“稈、透”時,要留意它們之間的聯系,它們分別有“羽”“禾”的

部件。

四、抽讀課文,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五、課堂作業:

1.寫生字。

2.抄寫生詞。

六、自由讀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下節課溝通。

教學后記:學生朗讀流利,并能對描寫外形的句子理解深刻。

其次課時

一、檢查回家讀書狀況。

1.抽讀。

2.小組讀。

3.齊讀。

二、讀文作畫、張揚特性。

L師述:同學們讀得很細致,讀完了課文,你對翠鳥又有了哪些了

解呢?(學生自由發言,抓住翠鳥的特點,進一步了解翠鳥的樣

子、生活習性和活動。)

過渡:看來,同學們通過讀書,已經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給

我們描述了翠鳥的外表、活動以及生活習性。你們寵愛翠鳥嗎?你最

寵愛它的什么?

2.課堂訓練:下面,就請同學們用你最擅長的方式,選擇你最寵愛

的內容,進一步深化地學習課文,看誰收獲大。誰寵愛翠鳥外形部分?

情愿來親自畫一畫翠鳥嗎?好,請同桌或小組合作,畫一只課文中描

寫的翠鳥。寵愛翠鳥捉小魚部分的同學請站起來,老師也很寵愛讀這

一部分內容,我已經練習讀了七八遍了,覺得能夠讀出翠鳥捉小魚的

情景了。你想和老師比比嗎?好,你們趕快練習,可以找自己的小伙

伴切磋一下,看能不能比過老師。有沒有兩部分都寵愛的?確定有。

愛學習的孩子總是這樣。你們學習完一部分,可以學習另一部分。好,

大家起先吧。

(學生自由分組學習,老師及學生一起探討。)

3.師述:剛才同學們學習很投入,讀書很細致。我們來溝通一下,

哪幾位同學情愿來展示一下你們畫的翠鳥?大家看他們畫得好不好,

及課文內容是否相符。(實物投影一個小組送來的畫)

4.小結:同學們真了不得,能依據自己的感悟想象畫出美的圖畫來,

這說明你們讀懂了課文。老師也畫了一只翠鳥(多媒體課件展示),

可是遺忘了涂色,大家能不能看著提示,來介紹一下它的樣子呢?自

己練習說一說。(學生練習)

三、評讀感悟,凸顯特性

1.師:翠鳥又美麗又機智,還擅長捉魚。學習這一部分內容的同學

我們一起來比比吧。(學生合作學習,匯報溝通)

2.共同評議。

3.帥小結:翠鳥太可愛了,應當愛護它。翠鳥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很難捉到。翠鳥應當生活在大自然里,不能捕獲,假如捉了也活不久,

會害了它。鳥是我們人類的摯友,我們不能捉。其實,翠鳥在全世界

有60多種,我們今日所相識的只是其中的一種。就讓這可愛的小生

靈在大自然中快樂、自由地生活著吧!(多媒體課件播放:各種各樣

的翠鳥)

四、拓展延長,放飛特性

師:同學們,這節課大家靠著自己的力氣,讀懂了課文,你確定有不

少的收獲或疑問,請大家結合自己的收獲或疑問給自己布置一道家庭

作業題。

選作:

1.現在,鳥兒的家都被調皮的小摯友搗壞了,我要為鳥兒造幾個窩,

讓鳥兒都有一個舒適、暖和的家!

2.我準備做一期關于“我寵愛的鳥”的手抄報。讓大家都來相識鳥。

3.我回去將接著在電腦上查閱有關翠鳥的資料,進一步了解翠鳥。

4.我想向全市的小摯友發出倡議:愛惜鳥吧,它是我們人類的摯友。

五、全課總結

師:“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其實,課外還有更大的學習語文

的空間。希望你們帶著這節課的收獲或疑問,接著探究,接著探討,

老師將恒久做你們學習上的摯友!

六、作業。

1、背誦自己寵愛的部分。

2、抄寫自己寵愛的句子。

板書設計:

L羽毛(三岬)

,外西眼睛(敏捷)可愛

(嘴巴(尖、")

5、翠鳥

L叫聲(噴亮)寵愛

動作(神速)

教學后記:

1、在朗讀中學生簡潔把多音字讀錯。

2、通過相識課文,學生明白了愛護益鳥的重要性。

6.燕子專列

教學目的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

空調、啟程、特殊、長途、驟降、疲憊、啼饑號寒、暖和、政府、救

援、車廂、致謝”等詞語,摘抄自己寵愛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體會惡劣氣候、環境及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

效果。

4.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加愛護環境、愛惜鳥類的意識。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

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加愛護環境、愛惜鳥類的意識。

教學難點:領悟描寫惡劣氣候及環境的內容及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

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溝通

1.背誦第一課《燕子》

師:活潑機智的小燕子給大自然開來了勃勃朝氣。可是有一年春天,

在瑞士小燕子差點就面臨死亡,是誰救了它們?(人類)

2.溝通課前搜集的有關瑞士的資料

多媒體出示:瑞士歐洲中部內陸國家,和法國、意大利、奧地利、列

支敦士登、德國接壤。面積413萬平方公里。人口704萬(1995

年),日耳曼人占84%,其他的是法蘭西人、意大利人。居民多數信

基督教或天主教。城市綠化率約61機首都在伯爾尼。瑞士由山地和

高原組成,西北有侏羅山脈,中部、南部有阿爾卬?斯山脈。瑞士境內

湖泊很多,萊茵河、羅訥河等發源于此。口間谷地氣候溫柔,高山比

較寒冷。水力豐富,有少量煤、鐵、石油和鈾礦飛瑞士經濟發達,人

均國民收入居世界前列。工業、金融業、旅游業發達,為經濟三大支

柱。鐘表業歷史悠久,產量居世界前列,譽稱:鐘表王國。1950年9

月及我國建交。)

二、初讀課文,檢查生字詞學習狀況

1.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相識或者簡潔讀錯的生字,結合語言環境

自主認讀。

2.老師檢查認讀狀況,隨機訂止錯誤讀音。

3.以小組為單位,相互檢查。

4.通過熟字帶生字識字:區——歐、戶——啟、步——涉、相——

廂。

5.歸類結合

(1)把要求會寫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導學生視察發覺其結構上的

特點,如:“歐、洲、瑞、舒、殊、驟、涉、踏、救”都屬于左右結

構,“啟、疲、載”都屬于半包圍結構,然后指導臨寫,留意結構比

例。“舒”不要將“予”寫成“矛”一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

寫一點;留意“載”的筆順。

(2)指導臨寫,留意結構比例。“舒”不要將“予”寫成“矛二“涉”

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寫一點;留意“栽”的筆順。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理清文章的敘述依次

1.抽讀、齊讀、默讀思索:

(1)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聯系課文內容說說題目的意思?(運輸燕子的專用列車)

2.分組讀文

(1)說說每個自然段講的什么?

先寫人們向乘坐在專列里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發生的經過,再

單獨介紹小姑娘貝蒂救助凍僵的燕子,最終再回到開頭的送行一幕。

(2)相機滲透:倒敘的方法,首尾呼應。

四、課堂作業

(1)寫生字。

(2)抄生詞。

六、自由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下節課溝通解決

教學后記:學生課前預習的較少,朗讀不流利,對個別詞理解不深,

造成本節課堂效果不佳。

其次課時

一、學生溝通互解,歸納整理課前提出的不懂的問題

二、老師組織探討學習解答重點問題,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學習表達

方法

(1)自讀自悟課文

邊讀邊思索,在學生自己的生活中,燕子飛來時氣候是什么樣的?及

瑞士的燕子遇到的狀況有什么不同?

(2)細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感情。

A、是誰挽救了它們?

政府:讀書其次自然段。

人們:讀書第三自然段

一個小姑娘:讀書第四自然段

B、通過這三個自然段的具體的描寫,課文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對

燕子的關愛之情)

三、學生分組學習

(1)你從哪些語句體會到大家對燕子的關愛之情,請勾出來,再讀

一讀。

(2)哪些描寫最讓你感動把它讀出來及大家共享。

四、全班溝通,老師抓住重點句子、關鍵語句,指導朗讀,進行語感

訓練,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

(1)課文中有一個學習伙伴的泡泡“能夠作出這個確定真了不得”,

引導學生去感受瑞士政府作出這個確定的難能珍貴。聯系題目:反映

了人們對于燕子的關愛——作為動物的燕子都能坐上了專列。用專列

運輸燕子是政府關切燕子的一個方面,但是這個舉動卻包含著非同一

般的意義,作為一個政府,能夠下這樣的吩咐來關切一群遇難的燕子,

的確難能珍貴,因為這件事情及國家的其它大事相比實在是太“微乎

其微”了。

(2)出示:“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滿天飄舞

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找尋凍僵的燕子。”引導學生理

解三個層面:一是字面意義進行延長,比如“紛紛”,從字面上看指

的是挽救燕子的人多了,“四處”指找尋燕子的范圍廣泛:二是透過

字面意義感受深層的內涵,比如“紛紛、四處“反映了人們對于愛護

動物的博大的愛心、為挽救燕子所付出的辛苦勞動等等:三是說明表

達效果,比如運用”冒著、頂著、踏著“這三個動詞,能夠較好的體

現氣候、環境的惡劣以及人們無所畏懼的高尚品質。

(3)在這些一般居民中,有一個叫貝蒂的孩子,她及父母一道,出

示:“在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里,找尋凍僵的燕子。一天下來,

她一個人就救援了十幾只燕子。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

一點也不在乎J在這樣天寒地凍的惡劣天氣中,小孩子本應當受到

愛護,可是她卻能夠和大人一起,不畏寒冷去挽救比自己更為弱小的、

更須要愛護的燕子,進一步體現了人們愛護動物、維護生態環境的博

大的愛心。

(4)在將燕子送到車站以后,人們又來到站臺上歡送這批特殊的客

人,這樣的舉動體現了人們沒有將燕子作為動物來看待,而是將它們

當作了富有人性和人情的“客人”,從更深層次表明人及動物是摯友、

應當和諧相處這個環保的主題。出示:一列美麗舒適的空調列車正準

備起程,站臺上站滿了送行的人。”在這句話中,“美麗舒適、站滿了、

送行”這三個詞語值得體會,透過這三個詞的表面上的意義,還應當

體會到人們將燕子看作了摯友以及對它們的重視。

五、總結,升華體會

1.師述:本文講解并描述的是人們關愛、愛護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

事,它表現了人類對動物的博大的愛心,一種濃濃的關愛之情貫穿于

整篇課文。

2.齊讀課文最終一個自然段。

3.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燕子,你將如何向人類致謝。

六、課堂訓練

小練筆:我想對貝蒂說句話。(可以是對貝蒂行為的贊許,可以表達

對貝蒂是否在惡劣天氣中被凍壞的關切,也可以是自己從貝蒂身上得

到的啟示,還可以請貝蒂介紹當時挽救燕子時的想法和所見所聞……

學生可以圍繞有關《燕子專列》的任何內容及貝蒂對話。

七、作業:完成小練筆。

裝燕子'

A愛惜動物、愛護動物

載友情

教學后記:課文描述抽象,學生這節課中對個別句子不太理解,需另

抓時間補救。

7.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教學要求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森林、郁郁蔥蔥”等

17個詞語,摘抄含義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領悟愛惜樹木、愛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4.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緣由。

教學難點: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木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生詞卡片、資料收集。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1.出示課題: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2.質疑提問: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

學生質疑的問題可能有:這是怎樣的一個小村莊呢?小村莊會發生什

么樣的故事?

老師可以把以上問題寫在黑板上。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2.學生再讀課文,用筆畫出不簡潔讀準、讀好的詞句,然后反復練

讀,直到自己滿足為止。

3.分節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山谷、森林、郁(yu)郁蔥蔥、湛(zhan)藍、甜潤、蓋房、裸(lu

b)露、擴(ku。)大、一棟(ddng)棟、各種各樣、無奇不有、工具、

家具、銳利、喘氣兒、黎明、洪水、澄澈(che)>造犁(H)、咆(p

ao)哮(xiao)

4.全班溝通認記生字的方法。

加一加:口+包一咆牛+利一犁木+東一株

比一比:廣——擴有——郁甚——湛果——裸

三、檢查預習

1.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適當了解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及森林的破壞

狀況、植物及水土流失、植物及環境愛護等相關學問。

2.學生針對課文進行質疑,其次節課進行回答。

對預習細致、能主動提出問題的學生賜予表揚。

3.完整地齊讀課文。

四、指導寫字

1.認讀要寫的字。

2.爭做寫字小老師,找一找哪些字簡潔寫錯,該怎么寫。

“森、蔥、犁、喘、黎”在田字格中的比例應當協調。

“蔥”的中間是“匆”不是“勿二

“裸”的左邊部分是“衣補”不是“示補”。

“黎”的上部右邊的不能寫成多衣撇的“勿二

3.各自抄寫一遍。

五、作業:抄寫生字、詞。

教學后記:學生易把同音字搞錯“擴”及“闊”,“犁”及“黎

其次課時

一、設置懸念,引導質疑

小村莊發生了什么樣的變更?變更的緣由是什么?

二、自主閱讀,感悟溝通

1.出示閱讀要求,讓學生自己進行閱讀。

2.同桌相互說一說自己從中得到的感悟。

三、引導探究,理解課文

1.學習其次自然段。

指名讀,然后理解“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

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J

①兩個“誰”是表“認指”,沒有例外,表明這里的人們上山砍樹沒

有任何的約束和限制。

②“拎”字表達了人們的一種隨意的心態。

③“一棵一棵”表示數目不確定,突出了人們沒有將砍樹當作一回事。

2.學習第三自然段。

①齊讀第三自然段,然后思索:從中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

方?

②分四人小組溝通提問。

③讀完以后你有什么樣的感受?能不能把它用讀書的方式表達出

來?

3.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①“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銳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這

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把句子的“還”去淖,意思會變嗎?

②“什么都沒有了一一全部靠斧頭得到的以前,包括那些銳利的斧

頭。”對于這句話,你有什么樣的感悟及感受?

四、總結升華,領悟道理

1.讀讀泡泡里的話“我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讓學生選擇不同的角

度,闡述自己的想法。如:可以指責任命那的錯誤行為,可以表達自

己的憐憫之心,可以對人們今后的生活提出建議等。

2.假如你是小村莊的一員,請你說說該如何保住小村莊。

五、作業設計

1.依據自己的閱讀感受自主抄寫、體會、積累詞句。

2.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設計愛護環境的行動方案。

板書設計:

7.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郁郁蔥蔥的森林

美麗的{澄澈見底的河水}斧頭f什么都沒

有了?

小村莊清爽甜潤的空氣

教學后記:

8*路旁的橡樹

教學目標

1.相識本課的三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

2.引導學生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筑這條路的人確定有一顆高尚的心”這句話

的含義

課時支配:一課時

學法指導:自讀自悟,探討溝通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師:在我的家鄉,我看到人們為了燒火或拿到集市上去賣,就不

顧有關規定盲目地上山砍樹,我小時候看到的一片林子不見了,山上

只留下光禿禿的袒露的泥土,我的心里很難受。有一位蘇聯的教化家

給我們講解并描述了這樣一個的故事……

2.揭示課題:路旁的橡樹

3.學生和老師一起初讀課文,讀準要求相識的生字

4.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二、探究課文,領悟道理

1.以小組為單位,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2.你能讀懂哪一個自然段?先說說,然后把你的理解通過朗讀表達

出來

3.有什么不懂嗎?

4.探討:建筑支配可以修改嗎?

5.說說課文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動?

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顆高深的心”這種說法嗎?為什么?

7.你認為還有哪些人有一顆高尚的心?

8.學生讀最終兩個自然段

9.師:現在你們就是坐車路過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挺立的橡樹和

這里的路,你有什么話要說?

三、總結課堂,遷移升華

1.你從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假如你到了老師的家鄉或者到了第十課中的那個小村莊,面對著

不加節制的砍伐者,你怎么對他們說?

3.你能給人們提出一些好的建議嗎?

板書設計:

C起因一一將修一條寬敞、平坦而筆直的馬路

I發覺橡樹修

路繞橡樹,

路旁的經過變更支配酷愛自然環

境需愛護

橡樹I愛護橡樹

結果-----處彎曲卻受到了人們的贊美

教學后記:學生閱讀的思路清晰,課堂學習主動性高,對課文領悟

穩固,同時,進一步使學生提高了環保的意識。

語文園地二

教學目標

1.以“愛護環境”為主題綻開綜合性實踐活動,培育調查、訪問、

查找資料的實力,探究實力,口語交際實力和寫作實力,樹立愛護環

境的意識。

2.培育學生的視察實力和發覺實力,加強對比方句的相識。

3.積累反義詞。

4.背誦描寫景物的美麗古詩句,培育對古詩的領悟力。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1.導入:同學們,我們的家鄉美嗎?但是我們奇妙的生活環境中卻

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狀況。這段時間,你視察到了哪些環境問題?

2.溝通:各調查小組派出代表,依據本組的調查狀況,采納數據、

圖片或其他方法,圍繞以下方面再全班進行匯報溝通:調查的哪方面

內容?采納什么方法?在調查中有什么發覺?了解到四周的環境受

到哪些污染?污染的緣由是什么?

3.探討:以“我們能為愛護家鄉的環境做點什么”為題,對改善家

鄉的環境提出幾條切實可行的具體建議。

各調查小組先在組內探討,然后推選出代表在全般介紹,其他組的同

學可以共同出謀劃策。

其次、三課時

習作

1.同學們,大家圍繞“環境愛護”做了很多調查探討工作,通過剛

才的溝通,你確定對愛護環境有了進一步的相識,你情愿把自己了解

到的狀況寫成一篇短文嗎?可以寫自己調查了解到的狀況,可以寫幾

年后家鄉環境的變更,也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生的好玩的事

情。

2.學生自由寫作,老師巡察,引導學生運用平常積累的語言材料,

特殊是有簇新感的語句,激勵學生有創意的表達。

3.交換習作,相互修改,老師就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共同問題賜予指

導,對有進步的同學賜予激勵,并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習作。

第四課時

我的發覺

1.學生自由讀兩組句子和學習伙伴的話。

2.發覺了什么?其次句話好在哪里?

3.你能仿按例子說一組這樣的句子嗎?

日積月累

讀讀認認:

1.學生自瀆,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抽生讀、同桌互對、師聲互對、齊讀。

3.拓展:列舉一些自己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積累的反義詞。

讀讀背背: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句,讀準字音。

2.實行多種形式讀古詩句。

3.實行多種形式背古詩句。

展示臺:

支配學生圍繞“環境愛護”這個主題,就其所獲得的綜合性學習成果

進行溝通和展示。可以實行制作愛護環境的標語牌、愛護環境的建議

書、愛護環境的手抄報等形式,可以單獨制作,也可以多人一起制作。

對優秀作品進行嘉獎。

9寓言兩則

教學目標

1.相識5個生字,學會12個生字,理解“盤纏”“把式”等詞語。

2.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解并描述亡羊補牢和南轅北轍這兩個寓言故事。

3.能懂得兩則寓言所蘊涵的寓意。

教學重難點: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課前準備:

老師:掛圖,生字詞卡片。

學生:收集寓言。

課時支配: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東西丟了你會怎么辦?(營造良好的環境,讓學生大膽表述自己的想

法。)今日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寓言《亡羊補牢》,看它要告知我們一個

什么道理。齊讀課題。解題(結合預習):“亡”是什么意思?“牢”

又指什么?

二、感知全文

自讀,思索: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理解課文

1.第一自然段。

(1)過渡:羊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樣丟的?

(2)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此二詞雖簡潔,但學生的閱歷

積累和生活狀況讓他們還不能比較精確的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故

需引導孩子視察、感受。)

(3)想一想,說一說養羊人此時的心情。(可表演)

2.其次、三、四自然段。

(1)那個人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2)你認為這個人的做法對不對?你準冬怎樣勸他?

(小組表演,老師要借機培育學生的語言實力和創建性思維。)

(3)那個人聽勸說了嗎?結果如何?(引導學生品嘗兩個“又”字。)

3.第五自然段。

(1)看到羊又丟了,養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現在是怎樣做的?讀

一讀,勾一勾。

(2)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維

1.探討從養羊人的經驗中,你吸取了什么閱歷?(引導學生說出寓

2.你認為這個養羊人是個怎樣的人?說出理由?(可引導學生進行

辯論。)

五、指導書寫生字

重點提示:“窿”字不要丟一橫,“叼”字最終一筆是提。

六、作業

把《亡羊補牢》這個寓言講給父母聽。

附:板書設計

亡羊補牢

鄰居養羊人

r滿不『乎

(規勸)卜J修

懊悔極了

教學后記:學生從讀懂寓言內容到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的思路較清

晰,對課文的閱讀理解得到提升。

其次課時

一、談話導入

從家里到學校,一般狀況下,你情愿多走路還是少走路?是的!我們

一般都不情愿多走路奢侈時間,但有一個人明明該往南走,他卻偏偏

要往北走,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聰慧了嗎?咱們現在就去看一

看!

二、感知大意

1.自讀《南轅北轍》這則寓言,看看自己能讀懂什么?還有哪些不

懂?做上符號。

2.小組溝通,全班溝通解決問題。重點詞語:提示、把式、盤纏。

三、熟讀自悟

1.采納多種形式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獲得學問,

從而拋棄老師煩瑣的講解。)

2.課文中主要講了幾個人?依據自己的理解給要到楚國去的那個人

取個名字,并說明理由。

3.(學生說理由實際就是在評價此人)這給人真的很笨嗎?他是不是

蠻不講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導學生解析課文)

摯友楚國人(學生取的名字)

在南邊馬跑得快

越遠車夫是個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盤纏多

(板書)

4.假如你是這個楚國人的摯友你會勸他嗎?怎樣勸?同桌、小組表

演。

5.這個人究竟能不能到楚國?說說自己的理由。(相機引導學生細致

閱讀課文最終一個自然段。)

6.你想對那個楚國人說點什么呢?

四、總結寓意

探討:這個人的做法好不好?為什么?

五、學習生字

重點提示:“街”可同“銜”對比;“纏”字別忘一點。

六、拓展

溝通大家收集的寓言故事。

七、作業:1、搜集有關寓言的故事。

2、小練筆寫寫對去楚國的人勸說的話。

板書設計:

「目標:在可方

南轅北露[J恒久到不了目的地

方法:向北走

教學后記:課文內容簡潔,給學生留下較大的想象空間,使學生在閱

讀中感受人物的形象,體會人物語氣的寫法,以促進想象

實力、語言感受實力的提高。

10、驚弓之鳥

教學目標

1.相識5個生字,學會12個生字,理解“能手”“本事”等詞語的

意思。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育學生復述課文的實力和擅長視察、勤于動腦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最終一個自然段即更羸說的話。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說一說有關鳥的成語。(如:一石二鳥)

2.依據自己在預習中的理解,談談驚弓之鳥的意思。(學情估計:整

個成語的意思學生可能只能意會不能言傳,老師重在引導,比方意義

無須學生此時說出。)

二、整體感知,了解課文內容

學法:自學、探討溝通。

方式:小組學習。

出示自學思索題

1.讀課文,讀準音,把語句讀通順,同時標出自然段。

2.采納查字典、結合語境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新詞的意思。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全班溝通自學狀況

L(本班學生在拼音上有些問題)認讀生字,主要是“弦”“慘”二

字。

2.談談自己理解了哪些新詞的意思。

3.本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更羸放空箭射下一只大雁)

四、質疑

讀了課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請提出來。(能探討解決的探討

解決,當堂不能解決的師生梳理歸納成幾個中心問題。)

五、指導書寫生字

提示:“魏”留意“鬼”中的撇折點;“獵”可換偏旁;“愈”不能遺

忘橫;“雁”內是雙人旁。

六、小結

七、作業

想方法解決課上歸納的問題。

教學后記:

其次課時

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上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這節課,我們就來深化的學習課

文。誰來說一說,上節課我們歸納了哪幾個問題?下面,我們就細讀

課文,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

二、指導自學課文

1.自讀課文。思索:(1)哪兒個自然段寫更羸不用箭就射下了大雁?

(2)六到九自然段寫的是什么?(3)課文的敘述依次是怎樣的?(先

說事情結果,后講事情緣由。)

2.集體溝通。

3.學習1到5自然段。

(1)指讀1到5自然段,思索:讀了這幾個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充分讀,充分說。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件事的經過嗎?(引導學生加進表情、動

作等。特殊留意“直往上飛”和“直往下淖”二詞。)

(3)指導朗讀。

更羸和魏王說話時應是怎樣的語氣?(更羸很有信念,魏王懷疑;結

果令魏王驚訝。)

方法:a學生練讀b老師指導(適當的時候可范讀)c指名分角色讀

4.學習6到9自然段。

(1)過渡: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來?

學生默讀思索,然后小組探討。

(2)集體溝通。

要引導學生理解:細致視察:看到飛得慢;聽到叫得慘。

分析:受過傷、孤寂失群、膽怯。

推斷: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

(老師可依據具體狀況,為學生鋪路搭橋,但不能講,因為學生假如

不主動思索,就丟失了思維過程,此環節就無價值可言。)

(3)能用自己的話復述6到9自然段的內容嗎?

(4)朗讀指導。

三、小結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驚弓之鳥”一詞的意思。(引導學生說出比方

意義。)能用這個詞說一句話嗎?

2.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四、作業布置

在小組內復述全文。

板書設計

10驚弓之鳥

視察分析推中

飛得慢受過傷膽,掉下

叫得慘孤寂無群高飛

教學后記:

11畫楊桃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使學生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化。

2.通過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句及句的聯系,學生怎樣把一段話寫

清晰。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

要……”說話。用“肅穆”、“熟識”造句。

4.朗讀課文,背誦最終兩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聯系全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2.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句及句的聯系,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晰。

教學準備:楊桃的實物或模型及掛圖,投影片,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三課時。

課前預習

1.依據課題,初讀課文,邊讀邊思索:

當你們看到11課《畫楊桃》這個題目時,會產生什么想法呢?課文

是寫誰畫楊桃?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畫?怎樣畫的?畫得像不像?

2.劃出文中的生字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記憶。

3.熟讀課文,解疑設疑。這篇課文的作者就將楊桃畫成了五角星,

不僅沒有受到指責,反而得到了確定,這是為什么?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狀況

1.出示楊桃的實物或掛圖,引導學生描述,并加深對楊桃的相識。

2.聯系預習中的問題,引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