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物質的變化與性質一、物質的變化 1.物理變化:。(1)物理變化常見現象:物理變化主要是指物質的大小、粗細、外形以及狀態等變化。(2)實例:=1\*GB3①形狀改變:破碎、彎曲、拉成絲、壓成片等=2\*GB3②狀態改變:物質固、液、氣三態的變化、鑄造等=3\*GB3③位置的改變,如物質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冰糖、食鹽的溶解,酒精的揮發。=4\*GB3④能量的改變,如燈泡通電后發光、發熱等。=5\*GB3⑤其他:活性炭吸附色素、金屬導電、壓強過大導致爆炸(氣球、輪胎、高壓鍋)2.化學變化:,又叫。(1)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2)化學變化常伴隨的現象:、、等,還伴隨著的變化,能量變化常表現為、、等。(3)實例:燃燒、汽油火藥等爆炸、發酵、釀酒、釀醋、發霉、腐爛、金屬生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殺菌消毒等(4)注意點:化學變化過程中不一定有明顯的,但一定伴隨。3.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4.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聯系:發生化學變化時同時發生物理變化,而發生物理變化時同時發生化學變化。實例:蠟燭燃燒時一定伴隨蠟燭的熔化。蠟燭燃燒是化學變化,蠟燭的熔化是物理變化。二、物質的性質1.物理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判斷方法:物理性質由感覺器官直接感知或儀器測知;(2)實例:顏色、狀態、氣味、兩點(熔點和沸點)、兩度(硬度和密度)、五性(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溶解性、揮發性)、活性炭的吸附性等。2.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例: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性、堿性;穩定性、毒性、金屬的活動性等三、性質與變化的區別:(1)性質是物質固有的屬性,是物質基本的特征,是變化的依據;變化是一個過程,是性質的具體體現。即性質決定變化,變化體現性質。(2)性質和變化在描述上是不同:描述物質性質的語言中常有“難、可、易、會、能、不可、不易、不會、不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描述物質性質的語言中有常有“在、了”等表示過去時或現在時的詞語如“鎂條可以燃燒”是性質;而“鎂條燃燒了”則是變化。氧氣能支持燃燒是氧氣的化學性質;汽油燃燒表述了化學變化。四、性質、變化和用途的關系實例:木炭具有可燃性,可以發生燃燒變化,生活中用于作燃料。五、聞氣體時的正確操作:用手,使極少量氣體飄入鼻孔。一、物質的變化 1.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物理變化2.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化學變化化學反應。(1)生成新物質(2)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淀能量吸熱放熱發光(4)實驗現象能量改變3.是否有新物質生成4.一定不一定二、物質的性質1.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可以表現出來的性質 2.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五、輕輕地在瓶口扇動培優第一階——基礎過關練1.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變化,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變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在于:是否。【答案】物理化學生成新物質【詳解】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在于:是否生成新物質。2.化學變化常會伴隨、、、或等現象。【答案】發光發熱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詳解】化學變化通常會伴隨發光、發熱、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現象。3.物質化學變化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如物質的顏色、、、、、硬度、密度等。【答案】不需要發生氣味(或者味道)狀態熔點沸點【詳解】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如物質的顏色、氣味、狀態、熔點、沸點、硬度、密度等都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所以都是物理性質。4.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填一定或者不一定)發生物理變化;發生物理變化時發生化學變化。蠟燭熔化屬于變化;蠟燭燃燒屬于變化。點燃蠟燭的過程——既有變化又有變化。【答案】一定不一定物理化學物理化學【解析】略5.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語描述化學變化的是A.木已成舟 B.滴水成冰 C.死灰復燃 D.海市蜃樓【答案】C【詳解】A.木已成舟沒有新物質產生,屬于物理變化;B.滴水成冰沒有新物質產生,屬于物理變化;C.死灰復燃有燃燒發生,有新物質產生,屬于化學變化;D.海市蜃樓沒有新物質產生,屬于物理變化;故選C。6.氫氣的下列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A.無色無味 B.難溶于水C.密度比空氣小 D.在空氣中可以燃燒【答案】D【詳解】A、無色無味描述的是顏色、氣味,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A錯誤;B、難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B錯誤;C、密度比空氣小,描述的是密度,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C錯誤;D、在空氣中可以燃燒,描述的是可燃性,需要通過化學反應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D正確;故選:D。7.下列對氯氣性質的描述:氯氣是一種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氣體,能與水反應,能與金屬單質反應,能與強堿溶液反應.其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屬于化學性質的是.【答案】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氣體與水反應,與金屬單質反應,與強堿溶液反應【詳解】物質的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密度等方面的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是物理性質,從題干上看,氯氣的物理性質是: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氣體;氯氣的化學性質是:與水反應,與金屬單質反應,與強堿溶液反應;故答案為: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氣體;與水反應,與金屬單質反應,與強堿溶液反應。8.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有,屬于化學變化的有。①冰雪融化②汽油燃燒③汽油揮發④瓷碗破碎⑤食物腐爛⑥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⑦火柴折斷⑧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①③④⑦②⑤⑥⑧【詳解】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有無新物質生成。①冰雪融化只是物質狀態發生改變、③汽油揮發只是物質狀態發生改變、④瓷碗破碎只是物體形狀發生改變、⑦火柴折斷只是物體形狀發生改變,變化過程中都沒有新物質生成,都屬于物理變化;②汽油燃燒、⑤食物腐爛、⑥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⑧植物的光合作用過程中都有新物質生成,都屬于化學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有①③④⑦,屬于化學變化的有②⑤⑥⑧。9.下列有關物質性質的描述中,是指物理性質,是指化學性質。(1)蠟燭是白色的固體。(2)木炭能燃燒。(3)水在0℃時能結成冰。(4)鋼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5)金屬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6)蠟燭在空氣中燃燒能生成二氧化碳。(7)酒香不怕巷子深。【答案】(1)(3)(5)(7)(2)(4)(6)【分析】考查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的區別【詳解】物理性質包括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熔沸點、密度、溶解性、導電性、導熱性等,其中(1)蠟燭是白色的固體(顏色);(3)水在0℃時能結成冰(凝固點);(5)金屬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導熱、導電性);(7)酒香不怕巷子深(氣味);故(1)(3)(5)(7)屬于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是在化學變化中所表現出來的性質,包括可燃性、氧化性、氧化性、還原性、穩定性、助燃性等,其中(2)木炭能燃燒(屬于可燃性);(4)鋼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化學變化中所表現出來的性質);(6)蠟燭在空氣中燃燒能生成二氧化碳(化學變化中所表現出來的性質),故(2)(4)(6)屬于化學性質。【點睛】學會區別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這是初中化學入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突破口是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的掌握,其中物理性質包括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熔沸點、密度、溶解性、導電性、導熱性等,化學性質是在化學變化中所表現出來的性質,包括可燃性、氧化性、氧化性、還原性、穩定性、助燃性等。培優第二階——拓展培優練1.成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下列成語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聚沙成塔 B.死灰復燃 C.鐵杵成針 D.滴水成冰【答案】B【詳解】A、聚沙成塔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死灰復燃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該選項符合題意;C、鐵杵成針過程中只是物質形狀發生改變,并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D、滴水成冰過程中只是物質的狀態發生改變,并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2.2022年北京成功舉辦第24屆冬奧會。大量創新技術的應用為“綠色奧運”增光添彩。下列應用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將二氧化碳制成干冰 B.利用氫氣做燃料C.將氫氣液化儲存在“飛揚”火炬中 D.利用模具壓制“冰墩墩”硅膠外殼【答案】B【詳解】A將二氧化碳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B、利用氫氣做燃料,氫氣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C、將氫氣液化儲存在“飛揚”火炬中過程中,只是狀態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D、利用模具壓制“冰墩墩”硅膠外殼過程中,只是形狀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B。3.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干冰升華
B.蔗糖溶解
C.蒸發食鹽水
D.炸藥爆炸
【答案】D【詳解】A、干冰升華是物質狀態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B、蔗糖溶解是蔗糖分子分散到水分子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C、蒸發食鹽水是物質狀態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D、炸藥爆炸是燃燒引起的,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故選D。4.下列物質的用途或變化中,利用了化學性質或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有幾個①石油的分餾②氧氣用于氣焊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④二氧化碳用作氣體肥料⑤煤干餾得到焦炭⑥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體產生⑦石墨轉化為金剛石⑧煤氣中毒⑨化石燃料的形成A.6個 B.7個 C.8個 D.9個【答案】B【解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無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詳解】①石油的分餾是利用各組分的沸點不同進行分餾,屬于物理變化;②氧氣用于氣焊,利用的是氧氣的助燃性,屬于化學性質;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華吸熱的性質,屬于物理性質;④二氧化碳用作氣體肥料,是利用二氧化碳可參與光合作用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⑤煤干餾得到焦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⑥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體產生,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⑦石墨與金剛石是不同種物質,石墨轉化為金剛石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⑧煤氣中毒,是一氧化碳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影響氧氣的輸送,是化學變化;⑨化石燃料的形成,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經分析,利用了化學性質或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有7個;故選B。5.下列有一個變化與其它三個有本質區別的是A.活性炭凈水 B.植物光合作用C.高粱玉米發酵制取酒精 D.金屬生銹【答案】A【詳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從而能吸附水中的顏色和異味,吸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光合作用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高粱玉米發酵制取酒精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D、金屬生銹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A。6.下列前者用于描述物質的化學性質,后者用于表達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揮發性,汽化 B.腐蝕性,燃燒C.可燃性,液化 D.溶解性,熔化【答案】B【詳解】A、揮發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故屬于物理性質;汽化為固體變為氣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B、腐蝕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故屬于化學性質;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正確;C、可燃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故屬于化學性質;液化為氣體變為液體,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誤;D、溶解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故屬于物理性質;熔化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誤;故選:B。7.勞動創造美好生活,2022年上半年,教育部正式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下列生活實踐勞動活動與化學變化有密切關系的是A.挑水澆菜 B.洗米、摘菜 C.將生雞蛋煮熟 D.折疊衣服【答案】C【分析】化學變化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詳解】A、挑水澆菜的過程中沒有產生新物質,與化學變化無關,不符合題意;B、洗米、摘菜的過程中沒有產生新物質,與化學變化無關,不符合題意;C、將生雞蛋煮熟的過程中,雞蛋中的蛋白質發生變性,產生新物質,與化學變化相關,符合題意;D、折疊衣服的過程中沒有產生新物質,與化學變化無關,不符合題意;故選:C。8.“沒有絕對的廢物,只有放錯的資源”。廢棄的PET材質飲料水瓶被切成碎片,然后熔融、拉絲,可得到聚酯纖維,聚酯纖維由紡織廠編織成布匹,這樣四個礦泉水瓶就可以做成一件T恤。對于礦泉水瓶到T恤的變化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主要是物理性質的改變,發生了物理變化B.主要是化學性質的改變,發生了化學變化C.主要是物理性質的改變,發生了化學變化D.主要是化學性質的改變,發生了物理變化【答案】A【詳解】廢棄的PET材質飲料水瓶被切成碎片,然后熔融、拉絲,可得到聚酯纖維,聚酯纖維由紡織廠編織成布匹,這樣四個礦泉水瓶就可以做成一件T恤,過程中只是物質狀態和形狀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主要是物理性質的改變,故選A。9.從變化角度看下列詩句中與其它三句有本質區別的是A.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B.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C.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D.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答案】C【詳解】A、烈火焚燒若等閑中石灰石高溫煅燒時能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B、燃放煙花爆竹能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C、“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只是物質的形態發生了改變,屬于物理變化;D、蠟燭燃燒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選C。10.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青銅受熱熔化澆鑄成各種形狀的工藝品 B.保險絲在電路中熔斷C.在金屬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防腐 D.利用鐵的導熱性制炊具【答案】C【詳解】A、青銅受熱熔化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保險絲在電路中熔斷,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C、在金屬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過程中,金屬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D、把鐵制成炊具的過程中,只是鐵的形狀發生改變,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綜上所述:選擇C。11.閱讀下面短文并回答:用小刀切下一小塊金屬鈉,切面呈銀白色,將鈉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與水發生劇烈反應,并在水面急速游動,發出嘶嘶聲,頃刻間熔化成一個銀白色小球,小球逐漸縮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據以上內容,請歸納金屬鈉的有關物理性質(任答兩點):(1);(2)。【答案】(1)常溫下是固體(2)顏色為銀白色;硬度小;密度比水小;質軟等均可【詳解】(1)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則鈉的物理性質有銀白色,常溫下為固體,浮在水面上,說明密度比水小,能用小刀切下,說明質軟,頃刻間熔化成一個銀白色小球,說明熔點低等。(2)見前面分析。12.酒精(C2H5OH)是一種常用的消毒劑;①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②易燃燒;③常做酒精燈和內燃機的燃料;④點燃酒精燈時,酒精在燈芯上汽化;⑤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據上述文字回答下列問題:(1)酒精的物理性質有(填序號,下同),化學性質有,酒精發生的物理變化有,發生的化學變化有,用途有。(2)請寫出酒精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答案】(1)①②④⑤③(2)酒精+氧氣二氧化碳+水【詳解】(1)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化學性質是指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則:①顏色、氣味等均屬于物理性質;②易燃燒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③常做燃料,屬于用途;④氣化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⑤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則物理性質有①;化學性質有②;物理變化有④;化學變化有⑤;用途有③。(2)酒精燃燒消耗氧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文字表達式為。13.下列詩句描述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屬于化學變化的是。①千錘萬鑿出深山
②烈火焚燒若等閑
③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④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⑤日照香爐生紫煙,遙望瀑布掛前川
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⑦千里冰封,萬里雪飄⑧吹盡狂沙始到金
⑨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⑩伐薪燒炭南山中【答案】①⑤⑦⑧②③④⑥⑨⑩【詳解】①千錘萬鑿出深山,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②烈火焚燒若等閑,燃燒屬于化學變化;③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紅化作春泥,實質是物質的腐敗,微生物的分解,生成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④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化學變化;⑤日照香爐生紫煙,遙望瀑布掛前川,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燒屬于化學變化;⑦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⑧吹盡狂沙始到金,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⑨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爆竹爆炸屬于化學變化;⑩伐薪燒炭南山中,生成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①⑤⑦⑧四個變化屬于物理變化,②③④⑥⑨⑩五個變化屬于化學變化,故①填:①⑤⑦⑧,②填:②③④⑥⑨⑩。14.下列是有關木炭的敘述:①木炭是灰黑色多孔性固體;②木炭能燃燒;③在我國南方某些地方冬天有時用木炭來取暖;④將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成黑火藥;⑥取一塊木炭點燃;⑦木炭放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⑧發出白光請根據以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將標號填寫在空白處:(1)屬于物理性質的是,屬于化學性質的是;(2)屬于物理變化的是,屬于化學變化的是;(3)屬于化學反應現象的是,屬于化學反應條件的是,(4)屬于用途的是。【答案】①②④⑦⑧⑥③⑤【分析】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稱為化學性質,在物理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稱為物理性質;變化和性質是兩種不同的概念,變化是一種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的過程,性質是物質本身具有的客觀事實,性質常用“能”“容易”等表示。【詳解】①木炭是灰黑色多孔性固體,顏色、狀態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②木炭能燃燒,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③用木炭取暖屬于物質的用途,④木炭研碎過程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⑤木炭制成黑火藥屬于物質的用途,⑥取一塊木炭點燃屬于反應條件,⑦木炭放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該過程有生成二氧化碳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⑧木炭發出白光屬于反應的現象。(1)屬于物理性質的是①;屬于化學性質的是②;(2)屬于物理變化的是④;屬于化學變化的是⑦;(3)屬于化學反應現象的是⑧;屬于化學反應條件的是⑥;(4)屬于用途的是③⑤。15.下列物質都是常見的物質,請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寫出鑒別它們的方法.(1)水和汽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糖和食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鐵絲和銅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有顏色的為汽油,另一個為水或有氣味的為汽油,另一個為水.(2)甜味的為白糖,咸味的為食鹽.(3)銀白色的為鐵絲,紫紅色的為銅絲.培優第三階——中考沙場點兵1.(2023·四川達州·統考中考真題)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國家,古代詩詞歌賦百花齊放、絢麗多彩。下列詩詞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白玉為堂金作馬 B.暗香浮動月黃昏C.蠟炬成灰淚始干 D.日照香爐生紫煙【答案】C【詳解】A、“白玉為黨金作馬”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暗香浮動月黃昏”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蠟炬成灰淚始干”的過程中涉及到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該選項符合題意;D、“日照香爐生紫煙”是指光的作用,并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2.(2023·湖北武漢·統考中考真題)《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其中記載的下列工藝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紡紗織布 B.伐木制舟 C.燒制陶瓷 D.海水曬鹽【答案】C【詳解】A、紡紗織布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A不符合題意;B、伐木制舟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C、燒制陶瓷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C符合題意;D、海水曬鹽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選:C。3.(2023·山東青島·統考中考真題)生活中的下列變化,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鐵鍋生銹 B.牛奶變酸 C.葡萄釀酒 D.冰雪融化【答案】D【詳解】A、鐵鍋生銹生成了新物質鐵銹,是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B、牛奶變酸產生了酸性物質,是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C、葡萄釀酒過程生成了乙醇,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D、冰雪融化只是雪的狀態發生變化,無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符合題意。故選D。4.(2023·遼寧盤錦·中考真題)下列過程一定包含化學變化的是A.酒精揮發 B.切割玻璃 C.食物腐爛 D.膽礬研碎【答案】C【詳解】A、酒精揮發,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A不符合題意;B、切割玻璃,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C、食物腐爛,食物與氧氣發生緩慢氧化,有對人體有害的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C符合題意;D、膽礬研碎,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選:C。5.(2023·黑龍江·統考中考真題)神舟十三號返回艙在返回過程中,一定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脫離空間站 B.自由下落 C.外殼燒蝕 D.打開降落傘【答案】C【詳解】A、脫離空間站,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B、自由下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C、外殼燒蝕,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正確;D、打開降落傘,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故選C。6.(2023·湖北鄂州·統考中考真題)2021年5月30日5時01分,我國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引起世界關注,下列過程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火箭轉場 B.燃料加注 C.點火發射 D.自動對接【答案】C【分析】根據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定義來解答此題。【詳解】A、火箭轉場,是從一個地方轉換到另一個地方,沒有任何變化,所以A錯誤;B、燃料加注,是往火箭里面加燃料,沒有任何變化,所以B錯誤;C、點火發射,火箭里面的燃料燃燒,助推火箭升空,有新物質生成,一定產生化學變化,所以C正確;D、自動對接,對接是部件與部件之間連接成一個整體,沒有化學變化,所以D錯誤;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分,熟練掌握即可。7.(2023·重慶·統考中考真題)斗轉星移、日月變換,大自然美麗而神奇。下列自然現象與其他有本質區別的是A.銅雕銹蝕 B.枯木腐朽C.冰雪消融 D.火山烈燃【答案】C【分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無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詳解】A.銅雕銹蝕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B.枯木腐朽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冰雪消融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D.火山烈燃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ABD發生的是化學變化,C發生的是物理變化,故選C。8.(2023·陜西·統考中考真題)詩詞凝聚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下列詩句描寫的變化體現了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B.蒹葭蒼蒼,白露為霜C.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D.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答案】C【詳解】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描述的是水由液體變成固體冰、雪的過程,沒有生成新物質,不體現化學性質,不符合題意;B、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中的“露”和“霜”分別是物態變化中的液化現象和凝華現象,沒有生成新物質,不體現化學性質,不符合題意;C、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描述的是植物秸稈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質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體現化學變化,符合題意;D、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描述的是月光照射,溪水流淌,過程沒有生成新物質,不體現化學性質,不符合題意。故選C。9.(2023·天津·統考中考真題)下列成語涉及的變化主要為化學變化的是A.滴水成冰 B.星火燎原 C.積土成山 D.沙里淘金【答案】B【詳解】A、滴水成冰是物質狀態改變,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B、星火燎原發生了燃燒,過程中有物質發生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C、積土成山,是物質形狀改變,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D、沙里淘金,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B。10.(2023·北京·統考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A.鐵呈固態 B.銅呈紫紅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答案】D【詳解】A、鐵呈固態,狀態不需要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漂白印細斑馬紋短毛絨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水轉移貼花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木藝燈飾配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推車式內窺鏡顯像儀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大型吸塵裝置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單心實心導體無護套電纜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全封閉波紋油箱電力變壓器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中彈性硅乳液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2-叔丁基-4-甲基苯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管理人員安全管理培訓
- 銀行培訓課件:客戶投訴處理
- 【MOOC】結構力學-武漢理工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公安輔警合同模板
- 操作手冊模板【范本模板】
-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2023秋學期)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中建2024裝配式建筑+鋁模一體化施工技術手冊
- 杭州開元森泊度假樂園案例研究(全網最詳細)
- 農作物四級種子生產技術規程 第1部分:小麥DB41-T 293.1-2014
- TSG ZF001-2006《安全閥安全技術監察規程》
- 高中 思想政治 必修1 第一課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課時1 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課件
- 自動尋優控制系統在生料立磨中的應用實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