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際貿易實務操作與規范手冊TOC\o"1-2"\h\u3622第一章國際貿易基本概念 3266191.1國際貿易概述 33841.2國際貿易術語與慣例 39050第二章國際市場調研與目標市場選擇 421122.1市場調研方法 4310132.2目標市場分析 427842.3市場進入策略 57900第三章國際貿易合同條款 5256103.1合同的基本條款 5151163.1.1合同主體 611743.1.2合同標的 6137523.1.3價格條款 6196463.1.4交貨條款 6198003.1.5質量保證條款 6275783.1.6違約責任條款 672843.1.7爭議解決條款 6249213.2貿易術語解釋 6239023.2.1國際貿易術語概述 6228763.2.2FOB(FreeOnBoard) 6257713.2.3CIF(Cost,InsuranceandFreight) 657813.2.4CFR(CostandFreight) 7205493.2.5DDP(DeliveredDutyPaid) 751473.3合同的履行與變更 762313.3.1合同履行 7299763.3.2合同變更 7226313.3.3合同解除 724563第四章國際貿易支付方式 767364.1信用證支付 720274.2匯票支付 8312264.3電匯支付 887第五章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 9286875.1國際貨物運輸方式 938855.2運輸單據與運輸合同 9171365.3國際貨物運輸保險 108320第六章國際貿易檢驗與通關 10227126.1商品檢驗與檢疫 10192096.1.1檢驗與檢疫的定義及重要性 10148756.1.2檢驗與檢疫的分類 1056366.1.3檢驗與檢疫的程序 11218486.2進出口貨物通關流程 11294136.2.1進口貨物通關流程 11188376.2.2出口貨物通關流程 11127146.3通關文件的準備與提交 1116426.3.1文件準備 11114846.3.2文件提交 1210335第七章國際貿易融資與風險管理 1247337.1國際貿易融資方式 126737.1.1信用證(LetterofCredit,LC) 1265117.1.2托收(Collection) 1218647.1.3出口信貸(ExportCredit) 12120637.1.4銀行保函(BankGuarantee) 1227857.1.5福費廷(Forfaiting) 12182957.2風險管理策略 1212977.2.1信用風險管理 1324007.2.2匯率風險管理 13162707.2.3法律風險管理 1393107.2.4操作風險管理 13117267.2.5供應鏈風險管理 13163997.3貿易糾紛解決 13151147.3.1協商解決 13155037.3.2調解 1324477.3.3仲裁 13294577.3.4訴訟 1313689第八章國際貿易結算與外匯管理 13246198.1國際貿易結算方式 13323208.2外匯管理與匯率風險 14116958.3外匯交易與外匯市場 145576第九章國際貿易法律法規 15327669.1國際貿易法律法規概述 1522549.2國際貿易法律法規體系 15192529.2.1國內法律法規體系 1551019.2.2國際法律法規體系 15221939.3國際貿易法律法規的實施 1544929.3.1法律法規的適用 1524889.3.2法律法規的執行 16205929.3.3法律法規的修訂與完善 1612865第十章國際貿易實務操作案例與規范 162453210.1國際貿易實務操作案例 161618310.1.1案例一:某企業出口業務操作流程 16132210.1.2案例二:某企業進口業務操作流程 172910410.2國際貿易規范與合規 172891310.2.1國際貿易規范 172583010.2.2國際貿易合規 171313310.3國際貿易操作中的風險防范與應對 17281010.3.1風險防范 171388410.3.2風險應對 18第一章國際貿易基本概念1.1國際貿易概述國際貿易是指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的商品、服務和生產要素的交換活動。它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國際貿易不僅涉及商品和服務的跨境流動,還包括資本、技術和信息的國際傳遞。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國際貿易的規模和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國際貿易的主要形式包括:(1)貨物貿易:指有形商品的進出口,如機械設備、原材料、農產品等。(2)服務貿易:指無形服務的跨國交易,如旅游、運輸、金融、保險、咨詢等。(3)技術貿易:指技術知識的國際轉移,包括專利、商標、專有技術等。(4)資本流動:指跨國投資和貸款等資本的國際流動。1.2國際貿易術語與慣例國際貿易術語是指在跨境貿易過程中,買賣雙方對于商品的品質、數量、價格、交貨、支付等方面所使用的專業術語。這些術語有助于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貿易效率。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國際貿易術語:(1)FOB(FreeOnBoard):指賣方負責將貨物裝上船,并承擔裝船前的風險和費用。(2)CIF(Cost,InsuranceandFreight):指賣方負責將貨物裝上船,并支付運費和保險費。(3)EXW(ExWorks):指賣方在工廠或倉庫交貨,買方承擔運輸、保險等費用。(4)DAT(DeliveredAtTerminal):指賣方負責將貨物運至指定目的地的終端,并承擔卸貨費用。(5)DDP(DeliveredDutyPaid):指賣方負責將貨物運至目的地,并支付進口關稅、稅費等。國際貿易慣例是指在長期的國際貿易實踐中形成的,被廣泛接受和遵循的行為規范。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國際貿易慣例:(1)國際商會(ICC)制定的《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2)國際商會制定的《國際信用證統一慣例》(UCP)。(3)國際商會制定的《國際保函統一慣例》(URDG)。(4)國際商會制定的《國際仲裁規則》(ICCRulesofArbitration)。熟悉和掌握這些國際貿易術語和慣例,對于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和個人來說。它們有助于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降低貿易風險,促進交易的順利進行。第二章國際市場調研與目標市場選擇2.1市場調研方法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市場調研是獲取市場信息、分析市場狀況、預測市場趨勢的重要手段。以下為幾種常用的市場調研方法:(1)桌面研究(DeskResearch)桌面研究是指通過收集和分析公開的二手資料,如行業報告、統計數據、新聞文章等,來了解市場的基本情況。這種方法成本較低,但所獲取的信息可能存在時效性和準確性的問題。(2)實地調研(FieldResearch)實地調研是指直接深入目標市場,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觀察等方式收集第一手數據。實地調研能夠獲取更加真實、準確的信息,但成本較高,周期較長。(3)專家咨詢(ExpertConsulting)專家咨詢是指邀請行業專家、學者、企業高層等對市場情況進行分析和預測。這種方法能夠提供深入、專業的見解,但可能受到專家個人觀點和經驗的影響。(4)網絡調研(OnlineResearch)互聯網的發展,網絡調研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市場調研手段。通過在線問卷調查、社交媒體分析、網絡論壇等方式,可以快速獲取大量市場信息。2.2目標市場分析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企業需要對目標市場進行分析,以確定市場潛力、競爭狀況、消費者需求等因素。以下為目標市場分析的幾個關鍵方面:(1)市場規模與增長潛力分析目標市場的總體規模、增長速度和趨勢,了解市場的潛力。(2)競爭格局分析競爭對手的數量、實力、市場份額和競爭策略,了解市場競爭狀況。(3)消費者需求與偏好研究目標市場消費者的需求特點、消費習慣和偏好,為企業制定產品策略提供依據。(4)市場準入與法規限制了解目標市場的市場準入政策、法規限制和行業標準,為企業順利進入市場提供參考。2.3市場進入策略在完成市場調研和目標市場分析后,企業需要制定合適的市場進入策略。以下為幾種常見的市場進入策略:(1)直接投資直接投資是指企業在目標市場設立全資子公司或分支機構,進行獨立運營。這種策略有利于企業快速進入市場,但投資成本較高。(2)間接投資間接投資是指企業通過合資、合作、授權等方式進入目標市場。這種策略可以降低投資風險,但可能受到合作伙伴的影響。(3)出口出口是指企業將產品直接銷售到目標市場。這種策略適合產品成熟、市場競爭力較強的企業。(4)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是指企業通過互聯網平臺開展跨境業務。這種策略可以幫助企業迅速拓展市場,但需要具備一定的網絡技術和運營能力。(5)品牌授權品牌授權是指企業將自己的品牌授權給目標市場的合作伙伴使用。這種策略可以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但需要保證合作伙伴的信譽和實力。第三章國際貿易合同條款3.1合同的基本條款3.1.1合同主體合同主體包括買賣雙方,應明確列出雙方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保證合同的有效性和可執行性。3.1.2合同標的合同標的是指雙方交易的商品或服務,應詳細描述商品或服務的名稱、規格、數量、質量、包裝等要素,以便雙方明確了解交易內容。3.1.3價格條款價格條款包括商品或服務的單價、總價、貨幣種類、支付方式等,應明確約定,避免產生糾紛。3.1.4交貨條款交貨條款包括交貨地點、交貨方式、交貨期限等,應詳細規定,保證雙方對交貨事宜有清晰的認識。3.1.5質量保證條款質量保證條款應明確約定商品或服務的質量標準,以及雙方對質量問題的處理方式。3.1.6違約責任條款違約責任條款應明確雙方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違約行為及其相應的法律責任。3.1.7爭議解決條款爭議解決條款包括爭議解決方式、地點、程序等,雙方應選擇合適的爭議解決途徑,以降低交易風險。3.2貿易術語解釋3.2.1國際貿易術語概述國際貿易術語是國際貨物買賣中通用的貿易術語,主要包括FOB、CIF、CFR、DDP等。了解和掌握國際貿易術語有助于雙方明確交易條件,降低交易風險。3.2.2FOB(FreeOnBoard)FOB術語指賣方將貨物裝上船后,風險和費用轉移給買方。買方負責支付運輸費用、保險費等。3.2.3CIF(Cost,InsuranceandFreight)CIF術語指賣方負責將貨物裝上船,并支付運輸費用和保險費。貨物在裝船后,風險和費用轉移給買方。3.2.4CFR(CostandFreight)CFR術語指賣方負責將貨物裝上船,并支付運輸費用。貨物在裝船后,風險轉移給買方。3.2.5DDP(DeliveredDutyPaid)DDP術語指賣方負責將貨物運輸到目的地,并承擔所有費用和風險,包括關稅、增值稅等。3.3合同的履行與變更3.3.1合同履行合同履行是指雙方按照合同約定完成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雙方應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保證合同順利進行。3.3.2合同變更合同變更是指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雙方對合同內容進行修改、補充或解除。合同變更應遵循以下原則:(1)雙方協商一致,達成書面協議;(2)變更內容合法、合規;(3)變更后合同仍具有可執行性。3.3.3合同解除合同解除是指雙方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因特殊情況無法繼續履行合同,經雙方協商一致或根據法律規定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雙方應按照約定處理善后事宜,如貨物退還、款項退還等。第四章國際貿易支付方式4.1信用證支付信用證支付是國際貿易中常見的一種支付方式,其核心是銀行信用。信用證支付具有以下特點:(1)信用證是銀行對出口商的一種保證,只要出口商按照信用證規定的條款提交單據,銀行就有義務支付貨款。(2)信用證支付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對買賣雙方都有保障。出口商可以保證收到貨款,而進口商可以保證貨物符合合同要求。(3)信用證支付流程較為復雜,包括開證、通知、交單、審單、付款等環節。具體操作流程如下:(1)買賣雙方簽訂合同,約定信用證支付方式。(2)進口商向銀行申請開立信用證。(3)銀行審核進口商的信用狀況,決定是否開立信用證。(4)銀行開立信用證,并將其通知出口商。(5)出口商按照信用證規定備貨、裝運,并提交單據。(6)銀行審核單據,確認無誤后支付貨款。(7)進口商收到貨物,驗收合格后向銀行付款。4.2匯票支付匯票支付是國際貿易中另一種常見的支付方式,其特點是簡便、快捷。匯票支付分為即期匯票和遠期匯票兩種。即期匯票是指見票即付的匯票,遠期匯票是指在一定期限后支付的匯票。匯票支付的操作流程如下:(1)買賣雙方簽訂合同,約定匯票支付方式。(2)出口商向進口商開具匯票。(3)進口商收到匯票后,將其提交給銀行。(4)銀行審核匯票,確認無誤后支付貨款。(5)出口商收到貨款。4.3電匯支付電匯支付是指通過銀行電子系統將貨款從進口商的賬戶轉移到出口商的賬戶。電匯支付具有以下特點:(1)速度快,通常在當天或次日即可完成。(2)安全系數較高,銀行對電匯交易進行嚴格審核。(3)操作簡便,無需提交大量單據。電匯支付的操作流程如下:(1)買賣雙方簽訂合同,約定電匯支付方式。(2)進口商向銀行提交電匯申請,并提供相關信息。(3)銀行審核進口商的申請,確認無誤后進行電匯。(4)銀行將貨款從進口商的賬戶轉移到出口商的賬戶。(5)出口商收到貨款。第五章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5.1國際貨物運輸方式國際貨物運輸是指將貨物從一個國家的某個地方運輸到另一個國家的某個地方的過程。在國際貿易中,運輸方式的選擇,因為它直接影響到貨物的成本、運輸時間以及安全性。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國際貨物運輸方式:(1)海洋運輸:海洋運輸是國際貿易中最常用的運輸方式,具有運輸量大、成本低的特點。但它也存在運輸時間較長、受天氣影響較大的缺點。(2)鐵路運輸:鐵路運輸具有運輸速度快、安全可靠、運輸成本適中的特點。適用于距離較近、運輸量較大的國際貿易。(3)公路運輸:公路運輸具有運輸速度快、靈活性高的特點,適用于短途運輸。但在國際運輸中,公路運輸受到跨國交通、關稅等因素的限制。(4)航空運輸:航空運輸具有運輸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點。適用于高價值、易損壞或急需的貨物。但運輸成本相對較高。(5)管道運輸:管道運輸適用于液態、氣態等特殊貨物,具有運輸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特點。但受制于地理條件,適用范圍有限。5.2運輸單據與運輸合同在國際貿易中,運輸單據和運輸合同是保障交易雙方權益的重要文件。(1)運輸單據:運輸單據是證明貨物已經交付運輸的文件,包括海運提單、鐵路運單、公路運單、航空運單等。運輸單據具有以下作用:(1)證明運輸合同的存在;(2)證明貨物已經交付運輸;(3)作為貨物交付的憑證;(4)作為收取貨款的依據。(2)運輸合同:運輸合同是規定運輸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運輸合同包括以下內容:(1)運輸方式、運輸路線、運輸時間;(2)貨物的名稱、數量、包裝、質量;(3)運輸費用、支付方式;(4)運輸保險、賠償條款;(5)違約責任、爭議解決方式。5.3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國際貨物運輸保險是指對在國際貿易過程中運輸的貨物進行保險,以保障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因意外導致的損失。以下是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主要內容:(1)保險范圍: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包括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可能遭受的各種風險,如自然災害、意外、戰爭、停工等。(2)保險責任:保險公司在保險期間內,對被保險貨物因保險范圍內的風險導致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3)保險金額:保險金額是指保險公司對被保險貨物承擔賠償責任的最高限額。保險金額通常根據貨物的價值、運輸距離、風險程度等因素確定。(4)保險期限:保險期限是指保險合同的有效期。保險期限從貨物起運開始,至貨物運抵目的地為止。(5)保險費用:保險費用是指保險公司為客戶提供保險服務所收取的費用。保險費用根據保險金額、保險期限、保險種類等因素確定。在國際貿易中,選擇合適的運輸方式、簽訂運輸合同以及購買貨物運輸保險,對于保障雙方權益、降低風險具有重要意義。第六章國際貿易檢驗與通關6.1商品檢驗與檢疫6.1.1檢驗與檢疫的定義及重要性商品檢驗與檢疫是指在國際貿易過程中,對進出口商品的質量、數量、包裝、安全、衛生等方面進行檢查、測試、鑒定和認證的活動。商品檢驗與檢疫對于保障國際貿易雙方權益、維護國家經濟安全、防止疫情傳播具有重要意義。6.1.2檢驗與檢疫的分類(1)質量檢驗:對商品的質量、規格、功能等指標進行檢查,保證商品符合合同規定。(2)數量檢驗:對商品的數量進行檢查,保證實際交貨數量與合同規定相符。(3)包裝檢驗:對商品的包裝進行檢查,保證包裝符合運輸、儲存和銷售的要求。(4)安全檢驗:對商品的安全功能進行檢查,保證商品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對人體和環境造成危害。(5)衛生檢驗:對商品的衛生狀況進行檢查,保證商品符合國家衛生標準。6.1.3檢驗與檢疫的程序(1)合同簽訂:雙方在合同中約定商品檢驗與檢疫的具體要求。(2)報檢:進出口商向檢驗檢疫部門申報商品檢驗與檢疫。(3)檢驗與檢疫:檢驗檢疫部門對商品進行現場檢查、測試和鑒定。(4)出具檢驗檢疫證書:檢驗檢疫部門根據檢驗結果出具證書。6.2進出口貨物通關流程6.2.1進口貨物通關流程(1)報關:進出口商向海關申報進口貨物,提供相關單證。(2)海關審核:海關對申報的單證進行審核,確認無誤后辦理通關手續。(3)檢驗檢疫:海關對進口貨物進行檢驗檢疫,保證符合國家規定。(4)繳稅:進出口商按照海關的征稅通知,繳納關稅和其他稅費。(5)放行:海關對進口貨物進行放行,允許進入中國市場。6.2.2出口貨物通關流程(1)報關:進出口商向海關申報出口貨物,提供相關單證。(2)海關審核:海關對申報的單證進行審核,確認無誤后辦理通關手續。(3)檢驗檢疫:海關對出口貨物進行檢驗檢疫,保證符合國際標準。(4)裝運:海關對出口貨物進行裝運監管,保證貨物安全、順利出口。(5)結束通關:海關對出口貨物的通關手續進行終結。6.3通關文件的準備與提交6.3.1文件準備(1)合同:雙方簽訂的進出口合同,包括商品名稱、規格、數量、價格等詳細信息。(2)發票:進出口商開具的發票,包括商品名稱、規格、數量、單價、總價等。(3)裝箱單:詳細記錄貨物的裝箱情況,包括箱號、件數、重量、體積等。(4)運輸單據:包括海運提單、空運提單等,證明貨物運輸的情況。(5)檢驗檢疫證書: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檢驗檢疫證書。6.3.2文件提交(1)申報人應按照海關規定的時間、地點和方式提交上述文件。(2)申報人需保證文件真實、完整、準確,不得有任何虛假陳述。(3)海關對提交的文件進行審核,確認無誤后辦理通關手續。第七章國際貿易融資與風險管理7.1國際貿易融資方式國際貿易融資是指在國際貿易過程中,企業為解決資金需求,通過金融機構提供的各種融資手段。以下為常見的國際貿易融資方式:7.1.1信用證(LetterofCredit,LC)信用證是銀行根據開證申請人的指示,對受益人承擔有條件的付款責任的一種結算方式。信用證具有銀行信用保障,降低了貿易雙方的信用風險。7.1.2托收(Collection)托收是指銀行作為中介,代為收取貨款的一種結算方式。根據托收方式的不同,可分為付款交單(D/P)和承兌交單(D/A)兩種。7.1.3出口信貸(ExportCredit)出口信貸是為支持本國出口,對企業提供的低息貸款。出口信貸分為買方信貸和賣方信貸兩種。7.1.4銀行保函(BankGuarantee)銀行保函是銀行為保證申請人履行合同義務,向受益人提供的一種擔保。在貿易過程中,銀行保函可以降低交易風險。7.1.5福費廷(Forfaiting)福費廷是指銀行對出口商的遠期匯票進行買入,并在匯票到期時支付款項的一種融資方式。福費廷有助于企業提前回收貨款,降低資金壓力。7.2風險管理策略在國際貿易中,風險無處不在。以下為幾種常見的風險管理策略:7.2.1信用風險管理企業應通過信用評估、信用限額、信用保險等手段,對交易對方的信用風險進行有效控制。7.2.2匯率風險管理企業可以通過外匯衍生品、遠期結售匯等手段,對匯率風險進行對沖。7.2.3法律風險管理企業應了解國際慣例和法律法規,保證合同條款合法、合規,防范法律風險。7.2.4操作風險管理企業應加強內部管理,提高操作流程的規范性和效率,降低操作風險。7.2.5供應鏈風險管理企業應關注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信用狀況,采取多元化供應商策略,降低供應鏈風險。7.3貿易糾紛解決在國際貿易過程中,糾紛難以避免。以下為幾種常見的貿易糾紛解決方式:7.3.1協商解決雙方在友好、平等的基礎上,通過協商達成一致,解決糾紛。7.3.2調解調解是指第三方在自愿、合法的基礎上,協助雙方解決糾紛。調解結果不具有法律約束力。7.3.3仲裁仲裁是指雙方在爭議發生前或發生后,達成仲裁協議,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進行裁決。仲裁裁決具有法律約束力。7.3.4訴訟訴訟是指雙方在爭議無法協商解決時,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依法審理并作出判決。訴訟結果具有法律效力。第八章國際貿易結算與外匯管理8.1國際貿易結算方式國際貿易的結算方式主要包括匯款、托收和信用證三種。匯款是指付款人通過銀行將款項直接匯給收款人的結算方式。根據匯款的時間不同,匯款可分為電匯、票匯和信匯三種。托收是指出口商將其開具的匯票委托銀行向進口商收取款項的結算方式。托收分為光票托收和跟單托收兩種,其中跟單托收根據交單條件的不同,又可分為付款交單和承兌交單兩種。信用證是指開證行根據開證申請人的請求,對受益人開具的有條件的付款承諾。信用證分為不可撤銷信用證和可撤銷信用證兩種。不可撤銷信用證又可分為即期信用證和遠期信用證。8.2外匯管理與匯率風險外匯管理是指國家對外匯收支、外匯市場、匯率等進行管理和調控的活動。我國的外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對外匯收支的管理,包括經常項目外匯收支和資本項目外匯收支。(2)對外匯市場的管理,包括外匯市場的準入、退出和交易規則。(3)對匯率的管理,包括匯率形成機制和匯率政策。匯率風險是指由于匯率波動而使企業在國際貿易中面臨的風險。匯率風險主要包括交易風險、折算風險和經濟風險三種。為降低匯率風險,企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選擇合適的結算貨幣。(2)利用外匯衍生品進行套期保值。(3)優化資產負債結構。(4)提高匯率風險管理意識。8.3外匯交易與外匯市場外匯交易是指外匯市場上的參與者進行的外匯買賣活動。外匯交易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種:(1)貿易結算,即企業為進行國際貿易而進行的外匯買賣。(2)投資,即投資者為獲取投資收益而進行的外匯買賣。(3)投機,即投資者為獲取匯率波動帶來的利潤而進行的外匯買賣。(4)風險管理,即企業為降低匯率風險而進行的外匯買賣。外匯市場是指進行外匯交易的場所。外匯市場具有以下特點:(1)交易規模大,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2)交易時間長,全球各時區均有外匯市場開放。(3)交易品種豐富,包括各種貨幣、衍生品等。(4)交易機制靈活,包括即期交易、遠期交易、期權交易等。(5)參與者眾多,包括銀行、企業、投資者等。第九章國際貿易法律法規9.1國際貿易法律法規概述國際貿易法律法規是指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各國國際組織以及國際慣例所制定的,用以調整國際貿易關系、規范國際貿易行為的法律規范。國際貿易法律法規對于維護國際貿易秩序、促進國際貿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其主要內容包括國際貿易合同法、國際貨物運輸法、國際貿易支付法、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法等。9.2國際貿易法律法規體系9.2.1國內法律法規體系國內法律法規體系主要包括各國國內立法、行政規章和國際條約。其中,國內立法主要包括憲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等;行政規章主要包括各部門發布的規章、辦法、通知等;國際條約主要包括雙邊、多邊貿易協定。9.2.2國際法律法規體系國際法律法規體系主要包括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UNCITRAL)制定的《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CISG)、《聯合國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聯合國國際匯票和本票公約》等;國際商會(ICC)制定的《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國際商會仲裁規則》等;世界貿易組織(WTO)制定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等。9.3國際貿易法律法規的實施9.3.1法律法規的適用在國際貿易活動中,法律法規的適用遵循以下原則:(1)國際法優先原則。即當國內法與國際法沖突時,優先適用國際法。(2)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即在國際貿易合同中,當事人可以選擇適用的法律法規。(3)最密切聯系原則。即在國際貿易活動中,適用與交易最密切聯系的法律法規。9.3.2法律法規的執行國際貿易法律法規的執行涉及以下方面:(1)監管。各國通過設立專門機構,對國際貿易活動進行監管,保證法律法規的實施。(2)企業自律。企業應自覺遵守國際貿易法律法規,規范自身行為。(3)行業協會自律。行業協會應發揮自律作用,引導會員企業遵守法律法規,維護行業秩序。(4)國際組織監督。國際組織通過制定規則、開展監督和評估,保證國際貿易法律法規的實施。9.3.3法律法規的修訂與完善國際貿易的發展和變化,各國和國際組織應不斷修訂和完善國際貿易法律法規,以適應新的國際貿易形勢。修訂和完善法律法規的主要途徑包括:(1)國內立法修訂。各國應根據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及時修訂國內法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