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3月月考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1頁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3月月考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2頁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3月月考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3頁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3月月考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4頁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3月月考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春學期3月份調研七年級歷史試卷分值:50分時間:50分鐘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計20分)1.日前,剛剛落幕的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外賣小哥”雷海為擊敗北大碩士勇奪冠軍;雷海為的故事激勵我們應該“身在井隅,心向璀璨”、“再平凡的生命,都有權利去追尋不平凡的光芒”。下列哪一朝代的詩歌內容豐富、風格多樣,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A.漢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2.下圖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這些文物都反映了唐朝()A.開明的民族政策 B.高超的手工工藝C.開放的對外交流 D.繁榮的都市生活3.下圖是中央宣傳部、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共同指導的紀錄片《一帶一路·重走玄奘路》宣傳海報,下列關于“玄奘路”的描述符合史實的是()A.東渡日本,促進中日文化交流 B.文成入藏,促進吐蕃社會發展C.西游天竺,促進中印文化交流 D.派遣使節,促進中朝文化交流4.隋朝洛陽的商人想通過剛開通的大運河運糧食到涿郡,他要走的是()A.永濟渠 B.通濟渠 C.邗溝 D.江南河5.“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蔬菜種子、茶葉、絲綢、工藝品以及佛經、醫藥、歷法、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書籍。”上述內容反映了文成公主入藏()A.加強了唐朝對西藏的管轄 B.顯示了唐朝社會風氣比較開放C.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D.為研究吐蕃社會發展提供資料6.唐太宗在家訓《帝范·戒盈篇》寫到:“夫君者,儉以養性,靜以修身。儉則人不勞,靜則下不擾。”材料體現出唐太宗的治國理念是()A.民本思想 B.虛心納諫 C.勤儉節約 D.注重人才7.九年級某同學在進行大單元學習時整理了“張騫通西域、玄奘西行、鑒真東渡、鄭和下西洋”等史實。據此推斷他學習的主題是()A.中外交往 B.經濟交流 C.民族關系 D.海上交通8.武則天遺言死后立無字碑,是非功過任由后人評說。如果要你對武則天進行評說,客觀公正說法應該是()A.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一個心狠手辣,統治殘暴的昏君C.她為唐朝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 D.她勵精圖治,創造了“開元盛世”局面9.唐太宗說:“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由此可知,他的治國思想是()A.開科取士,廣納賢才 B.輕徭薄賦,關心民生C.重視法律,減省刑罰 D.以史為鑒,虛心納諫10.《舊唐書·李密傳》中這樣描寫隋末的社會狀況:“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棄于匡床,萬戶則城郭空虛,千里則煙火斷滅。”出現這種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隋煬帝暴政 B.藩鎮割據混戰C.李淵起兵反隋 D.自然災害嚴重11.下列史事與下側卡片中①相對應的是()A.開創科舉取士制度 B.形成藩鎮割據局面C.澶淵之盟保持和平 D.經濟重心南移完成12.“文物靜默無聲,卻藏萬語千言”下列出土的唐墓葬文物,反映了()A.唐代社會經濟繁榮 B.唐代政治比較清明C.唐代民族關系融洽 D.唐代對外交往頻繁13.下列選項中,對女皇武則的評價最為可取的是()A.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 B.廢子自立,是為歷史之賊也C.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D.心胸狹窄,愧為人君14.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孟憲實在《百家講壇》作了“太宗繼位”“魏征進諫”“以民為本”等系列講座。由此推知他所講的主題是()A.文景之治 B.開皇之治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15.通過歷史要素獲取有效信息是學習歷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依據“589年”“陳后主”“北周外戚”等要素,我們獲得的歷史信息是()A.南北朝對峙形成 B.楊堅建立了隋朝 C.陳后主建立陳朝 D.隋滅陳統一全國16.下圖是某一朝代的中央官制示意圖。該朝代是()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17.詩歌是現實生活的一種反映。李白的詩氣勢磅礴,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杜甫的詩淳樸厚重,沉郁悲傷,語言精練凝重。白居易的詩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在內容與風格上具有不同特點。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A.階級出身不同 B.生活背景不同 C.思想性格不同 D.藝術追求不同18.七年級某班的同學小張和小李正在看一本歷史畫冊,兩人為書中“隋朝為什么會滅亡”這一問題爭論不休,他倆最后歸納了下列四點滅亡的原因,其中不正確的是A.隋文帝的暴政,階級矛盾尖銳 B.沉重的賦稅,人民不堪重負C.開鑿大運河等一系列重大工程 D.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爆發19.他雖然無德,但是有功,只是其功業(如創立科舉)沒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統一起來,所以才有“巍煥無非民怨結,輝煌都是血模糊”的說法。下列與“他”相關的是()A.獨尊儒術 B.開鑿運河 C.“貞觀之治” D.焚書坑儒20.小麗在學習《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后做了如下總結。其中③屬于A.歷史原因 B.歷史意義 C.歷史過程 D.歷史結論二、材料題(每題10分,計30分)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玄奘西行的目的地。(2)閱讀上述材料,圍繞其主題提煉出一個觀點,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2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唐太宗時,一位吐蕃贊普統一青藏高原后,定都邏些。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來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把一位公主嫁給他。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材料二:元朝建立后,對西藏地區行使行政管理權,在這一地區設立機構,由宣政院直接統轄,掌管西藏的軍民各項事務。從此,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管轄。材料三:清朝入關后,順治帝隆重接見西藏地方藏傳佛教格魯派首領,還正式賜予他封號。康熙帝時,冊封了格魯派另外一位首領。1727年,清朝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監督西藏地方事務。(1)材料一中的“吐蕃贊普”指的是誰?嫁給他的“公主”指的是誰?(2)材料二中的“機構”指的是什么?(3)材料三中順治帝和康熙帝冊封格魯派首領的封號分別是什么?(4)通過以上歷代中央政府與西藏的關系你有何感想?23.歷史上的民族交往與交融,促進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材料一中的兩幅圖片分別反映了民族交往的哪些方式?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與兩幅圖片相關的史事對中華民族的進一步交融所起的共同作用。材料二不少邊疆地區,在歷史上首次處于元中央政權的直接管轄之下。元朝分別在這些地區設置了各種名稱的行政機構,如宣慰司、安撫司、招討司等。這些機構的官員中,有的是元朝政府派遣、定期遷轉的官員,更多則是當地民族的首領,由元朝政府加以任命邊疆地區普遍設立行政管理機構,以及土官的任命,加強了這些地區對中央的向心力,以及它們與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摘自曹大為等《中國大通史·元》,北京學苑出版社2017年版(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對元朝時“不少邊疆地區,在歷史上首次處于中央政權的直接管轄之下”加以佐證。材料三清朝前期真正開啟了邊疆與內地“一體化”的歷史進程,消除了千百年來自“三北”東北、北部與西北的“邊患”,變成和平的邊疆;把一個橫行大草原的強悍的蒙古族變為能與其他各族共處的和諧民族,把一個遠離中華傳統文化的藏族拉近了距離。清代繼承和發展了秦漢以來的“大一統”思想,以新的民族“大一統”觀念為指導,較成功地解決了兩千多年來困擾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