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一輪復習地理課時達標檢測(三十四)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以東北地區為例_第1頁
2018-2019學年高中一輪復習地理課時達標檢測(三十四)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以東北地區為例_第2頁
2018-2019學年高中一輪復習地理課時達標檢測(三十四)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以東北地區為例_第3頁
2018-2019學年高中一輪復習地理課時達標檢測(三十四)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以東北地區為例_第4頁
2018-2019學年高中一輪復習地理課時達標檢測(三十四)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以東北地區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達標檢測(三十四)

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以東北地區為例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4分)東北地區作為我國重要的農業基地,是我國玉米、大豆和水稻的主要產區和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讀圖回答1~2題。1.2000年以前比重增長幅度最大和波動最大的作物是()A.玉米、大豆 B.大豆、糧食C.水稻、玉米 D.糧食、玉米2.有關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向的敘述,錯誤的是()A.擴大耕地面積,強化“中國糧倉”的地位B.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C.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推動農業的區域化、專業化進程D.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條解析:1.C2.A第1題,讀圖可知水稻的增幅最大,玉米產量的波動最為明顯。第2題,對于東北地區來說,為保護農業的生態環境,不應再繼續擴大耕地面積來增產糧食,而應該通過發展農業技術,提高單產。另外三項均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措施。中國的玉米種植主要有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其中夏播玉米一般在小麥收割之后播種。下圖為中國玉米種植優勢區分布圖。讀圖完成3~5題。3.下列玉米優勢區域中,主要種植夏播玉米的是()A.① B.②C.③ D.④4.與①地相比,④地玉米生產的優勢自然條件有()A.地形更平坦 B.土壤更肥沃C.熱量更豐富 D.水源更充足5.提高②③兩地玉米單產的有效途徑有()Ⅰ.擴大播種面積Ⅱ.提高機械化水平Ⅲ.選用優良品種Ⅳ.加強農田水利建設A.Ⅰ、Ⅱ B.Ⅲ、ⅣC.Ⅰ、Ⅲ D.Ⅱ、Ⅳ解析:3.D4.C5.B第3題,④為我國北方主要冬小麥產區,冬小麥一般秋季播種,夏初收割;夏播玉米一般在冬小麥收割之后播種。第4題,①地位于東北平原,④地位于華北平原,兩地地形都比較平坦;①地緯度較高,熱量不如④地豐富;①地擁有肥沃的黑土,濕潤地區面積較④地廣,因而①地土壤更肥沃、水源更充足。第5題,②③地處我國內陸干旱、半干旱地區,水源是發展農業生產的限制性因素,因此選用抗旱、高產的優良品種和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是提高兩地玉米單產的有效途徑。擴大播種面積和提高機械化水平對提高玉米單產影響不大。(2017·廣州模擬)從“南糧北運”到“北糧南運”,中國農業經歷千年形成的糧食產銷格局在最近的30年間被徹底改變了。下圖為中國糧食產銷格局示意圖,讀圖完成6~8題。6.引起“南糧北運”向“北糧南運”轉變的最主要原因是()A.全球氣候變化 B.城市化地區差異C.人口分布變化 D.土地生產力差異7.影響東北地區成為我國最大商品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均耕地多 B.高速鐵路的建設C.全球變暖、熱量條件改善 D.新品種、新技術廣泛應用8.當前,制約“北糧南運”的最主要因素是()A.氣候條件 B.鐵路運輸C.生產水平 D.市場需求解析:6.B7.A8.B第6題,20世紀80年代后,我國南方改革開放程度高,經濟發展快,城市化快速發展,使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同時大量耕地種植經濟作物,導致南方糧食產量下降;而北方城市化程度較低,糧食種植面積較大。故出現了糧食供給與運輸的變化。第7題,借鑒美國商品谷物農業知識可知,地廣人稀是形成商品谷物農業基地的基礎。人均耕地多是東北地區成為我國最大商品糧基地的原因。第8題,“北糧南運”說明南方有市場需求,北方有糧食供應。當前制約“北糧南運”的關鍵因素是我國南北方之間的運力不足。(2017·合肥二模)讀2012年京津冀地區蔬菜生產區域分布圖,完成9~11題。9.京津地區蔬菜種植面積不斷萎縮的主要原因是()A.市場需求減少 B.水熱條件變差C.高鐵運輸便利 D.生產成本提高10.與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區相比,冀北高原種植錯季蔬菜的優勢條件有()①夏季氣候涼爽②光照資源豐富③晝夜溫差大④土壤肥力高⑤水資源豐富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④⑤ D.③④⑤11.京津冀地區各蔬菜生產區的發展方向合理的是()A.都市型蔬菜生產區建立規?;I化基地B.山地丘陵蔬菜生產區打造優質生態特色基地C.山前平原蔬菜生產區建立大型出口創匯基地D.冀東南蔬菜生產區積極發展采摘、觀光基地解析:9.D10.A11.B第9題,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京津地區對蔬菜的需求量會增大,但同時用地、用工成本增加,導致當地種植面積萎縮。第10題,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區是夏季風的迎風坡而降水多,較冀北高原水資源更豐富;冀北高原海拔高而夏季氣候涼爽,降水少而光照強,晝夜溫差大;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多為沖積扇而土壤更肥沃。第11題,采摘、觀光基地適宜在城市周邊地區發展;山前平原具有土地規模大的優勢,可發展規?;?、專業化基地;山地丘陵地區環境質量好,農業種類多樣,適宜發展優質生態特色基地。二、綜合題(共56分)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6分)材料一寧夏平原自古享有“塞上江南”“西北明珠”的美稱,而今依舊是中國西北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特色農業基地。小麥、水稻高產穩產,枸杞、瓜果品質優良,銀川附近遍布的湖沼是寧夏的水產基地,而賀蘭山前廣袤的草場,則是寧夏灘羊的重要產區。材料二寧夏平原示意圖。(1)賀蘭山對寧夏平原農業發展有何影響?(10分)(2)分析寧夏平原從古至今一直是中國西北重要商品糧基地的優越自然條件。(6分)(3)說出寧夏平原發展種植業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并指出其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10分)解析:第(1)題,賀蘭山對寧夏平原農業發展的影響,主要從賀蘭山對該區氣候、土壤以及對該區農業類型的影響等方面回答。第(2)題,根據寧夏平原的地理位置,可以從氣候(光照、晝夜溫差)、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第(3)題,寧夏平原農業屬于灌溉農業,產生的問題主要是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合理灌溉導致的土壤鹽堿化問題,以及不合理開墾對植被的破壞,從而造成的土地沙化問題。農業可持續發展應采取的對策,可從生態、社會、經濟三方面進行作答。答案:(1)賀蘭山可以阻擋西部沙塵對寧夏平原的影響,減輕土地沙化;寧夏平原位于賀蘭山以東,處在夏季風的迎風坡位置,降水相對充足,為農業提供水源,而冬季又因為有賀蘭山的阻擋,免受冬季風的侵襲,減輕低溫凍害;賀蘭山為寧夏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良環境,形成寧夏平原的主要牧區。(2)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黃河水灌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問題:土壤鹽堿化、土地沙化。對策:調整農業結構,合理發展農林牧業;科技興農,增大技術的投入,提高農業產品和產品質量;(以農產品為原料),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發展節水農業,改良灌溉方式,合理利用水資源(節約用水);積極植樹種草,營造農田防護林體系,防止自然災害和環境問題的產生;完善交通、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13.(2017·河北石家莊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野櫻桃李是世界上瀕臨滅絕的野生果木,它具有喜光、喜溫涼、喜潮濕的生長習性,在我國僅分布于新疆伊犁,下圖示意野櫻桃李等野生果木的分布。1993年專門從事櫻桃李開發的甲飲料公司在該區域成立,至2010年該公司的櫻桃李飲料已成為新疆三大品牌飲料之一。2014年甲公司決定進一步拓展市場,擴大生產規模,與此同時,野櫻桃李生長地生態環境在不斷惡化,出于生態保護的考慮,公司嘗試在伊犁河谷仿生試種野櫻桃李,但因冬季河谷氣溫較低,導致野櫻桃李大量死亡。原料危機已經成為制約甲公司發展的瓶頸。(1)從地形角度指出圖中野櫻桃李的分布特點。(6分)(2)簡析野櫻桃李仿生試種區冬季氣溫低的原因。(6分)(3)簡析當前甲飲料企業拓展市場的優勢條件。(9分)(4)試為甲飲料公司克服原料危機提出合理化建議。(9分)解析:第(1)題,圖示野櫻桃李主要分布在博洛霍羅山的南坡,海拔在1000~1500m之間且密集分布在兩條溝谷中。第(2)題,首先明確野櫻桃李仿生試種區在圖中的位置,然后分析冬季氣溫低的原因。圖示仿生試種區緯度低于原生地,則氣溫低的原因與地形有關;又因海拔也低于原生地,故可能與地形因素導致的氣流作用有關。結合該地冬季受西風影響較大,可得出答案。第(3)題,可從品質、交通、位置與市場等角度分析。注意結合材料中關鍵信息:“從1993年專門從事”“野櫻桃李”,以及圖中多種交通線、邊疆位置等方面回答。第(4)題,原料危機關鍵是原料不足,可從人工種植區選址、野生物種區保護,以及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尋找替代原料等角度分析。答案:(1)位于博洛霍羅山南坡;且分布于海拔1000~1500m的山地;密布于大西溝、果子溝等溝谷地區。(2)地處河谷,且河谷走向與西風一致。地勢西低東高,有利于(冬季)寒冷氣流的堆積,導致冬季溫度過低。(3)原料優質(或珍貴、無污染等),產品知名度高;多年生產經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