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0_第1頁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0_第2頁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0_第3頁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0_第4頁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0xx

在人才造就目標上,職業教化是造就生產與社會實踐

第一線高素養技能型特地人才;而后者是造就學術型、

工程型專業人才。今日我在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人教

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0xx模板,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最新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0xx模板1

活動目標:

1.使學生能估計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造就估計

意識和初步的估計實力。

2.使學生聯系實際,在具體的視察、操作中了解

凈含量的意思,初步感受不同的液體,容量一樣,重

量不必需一樣。

3.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主動與他人合作溝通,

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與樂趣。

活動準備:杯琴6套,常見容器假設干,飲料

假設干瓶,臺秤一部,量杯6只,植物油、水、牛奶

各1升。

活動過程:

課前活動玩杯琴

(1)練習:各小組自由玩杯琴。

⑵表演:同學們,玩杯琴玩得歡樂嗎?能不能給

大家齊奏一曲?

⑶介紹:真好聽!這么奇異的杯琴是如何制作成功

的呀?

生:我們通過試驗發覺,杯子里裝的水不同,敲

出來的聲音就不同。于是,我們經過添水、減水的反

復調試,得到了廣7七個不同的音。有了這七個音就

能演奏了。

小結:在一樣的玻璃杯里裝上不同量的水,敲擊

以后會發出不同的音。奇異的杯琴就是依據這個原理

制作而成的。

一、估一估

1.導入:生活中,由于人們的須要不同,各種液

體本身的用量也不同,因此,我們的生活中便有了形

態各異、大小不一的容器。今日,我們就來進展一個

估計容量的實力大比武,把你在前面相識升和毫升中

學到的學問和積累的經驗都用上,比比誰的估計本領

強!(有信念嗎?)

2.集體估計,駕馭估計方法。

老師出示假設干個容器,指名估計容量,說說估

計方法。

⑴1010毫升光明房型牛奶

生1:這盒牛奶和我們前面數學課上相識的1升

的伊利牛奶差不多大,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1

升。

(2)250毫升統一冰紅茶

生2:我們知道1瓶AD鈣奶的容量是101毫升,

這盒冰紅茶或許有兩瓶AD鈣奶那么多,所以我估計

它的容量大約是200毫升。

⑶20毫升的小酒杯

生3:數學課上我測出了我一口大約喝10毫升水,

這個小酒杯假如裝滿水,我感覺我兩口能喝完,所以

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20毫升。

(4)教室里的紅色水桶

生4:教室里的純凈水1桶19升,這個水桶比純

凈水的桶稍稍小些,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15

升。

小結:在前面相識升和毫升的過程中,我們通過

視察、測量、估計等活動,已經知道了一些容器的容

量。將這些確定容量作為標準記在腦子里,在估計時,

與它們進展比擬,可以幫助我們估計得比擬精確。

3.小組內估計,熬煉估計本領。

(1)為了能在今日的估計實力大比武中有好的表

現,很多同學都回家練習了一翻,能向大家介紹一下

你是怎樣練習的嗎?

生1:我回家找了很多容器估計,還邀請爸爸、

媽媽和我一起競賽,然后看上面的凈含量,看看誰估

計得比擬精確。

師:能告知老師你們的家庭大賽誰獲勝了嗎?

生1:大多數是我,有的時候是媽媽,因為很多

東西是媽媽買的,她已經記住了它們的容量。

師:看來學習和實踐都很重要!

生2:我回家把上面寫著多少毫升和多少升的東

西都看了一下,知道了很多常見物品的容量。

師:視察可以幫助我們積累經驗,是一種好的學

習方法。

生3:我還用自己在數學課上做的1升和101毫

升的瓶子量出了一些容器的容量。

師:自己動手測量得到的結果在你腦子里留下的

印象必需是最深刻的。

(2)通過回家的實踐,每位同學都選擇了幾個容器

帶到了學校,接下來,我們就在小組里開展一個估計

競賽。組長拿出一個容器,每人報0自己的答案,然

后看看貼在底下的正確答案,比比誰估計得最接近。

4.小組估計競賽,比試估計本領。

估計得怎么樣?誰最厲害呀?誰準備的隱私武器最

厲害呀?下面就請每組拿出一個你們覺得最厲害隱私

武器,讓其他小組的同學來估一估(小組內可以進展探

討,在規定時間內拿出統一答案)。比一比,哪個小組

估計得最接近。

5.溝通活動感受,共享成功喜悅。

通過剛剛的估計容量實力大比武,你有什么想法

嗎?

生1:我覺得估計容量一點都不難,只要記住了

1升、101毫升有多少,其它的和它們比一比就行了。

師:是呀,大和小都是與標準相比擬的。

生2:我在估計時首先是確定它用毫升還是用升

做單位,比101毫升小的就與AD鈣奶比,比1升大

一點或小一點的就與1升的伊利牛奶比,再大一點的

就與水桶比。

師:就是先確定一個大致范圍,再進展具體比擬。

很好的方法。

生3:我覺得看得多了,到后來很快就能估計出

它的容量了。

師:熟能生巧呀!

二、量^^量

1.導入:為了更好地相識升和毫升,上周數學活

動課,我們去逛了一趟時代超市。你們在超市里有什

么新的發覺嗎?

生1:原來我們以為液體應當都是用升和毫升作

單位的,但是洗潔精卻全是用克和千克做單位的,而

鍋、碗、盆子、杯子也不是用升和毫升做單位,是用

厘米做單位的。

生2:我們在賣一次性杯子的商標上發覺,除了

毫升,還有CC和盎司這樣的容量單位。

生3:我們發覺可樂和雪碧的瓶子里都沒有裝滿,

上面還空了一截,其他飲料一般都是裝得滿滿的。

生4:我們發覺牛奶也是,有的用毫升和升做單

位,有的用克作單位。

2.對于你們的發覺,我也很感愛好。就像你們說

的,容量單位除了升和毫升,還有8、盎司等,我特

意買了用CC、和盎司作單位的兩種一次性杯子。每組

發兩個,請你們利用桌上的量杯和水,來探究一下它

們與毫升有什么關系?

⑴每組一個9盎司和300CC的一次性杯子,試驗

探究。

⑵你們是怎樣做的?有什么發覺?

說明:CC其實是你們五年級將要相識的另一種計

量單位立方厘米的英文縮寫,1毫升就相當于1CC,

而盎司那么是一種英美國家運用的計量單位,英制的

1盎司大約是28點幾毫升,美制的1盎司大約是29

點幾毫升,所以,盎司并不是一種國際通用單位。在

我國,酒吧里喝洋酒會以盎司計量,而其他地方不常

運用。

3.剛剛你們還提到,可樂和雪碧的瓶子里都沒有

裝滿,上面還空了一截,其他飲料一般都是裝得滿滿

的。那我就想了,這一瓶可樂明明應當是600毫升,

上面空了一截不是短斤缺兩嗎?

生1:我覺得沒有,因為瓶上標的是凈含量,就

是指里面的600毫升。

生2:我認為600毫升就是指瓶子里一共能裝600

毫升可樂。

(1)什么叫凈含量?

師:凈含量是瓶子里飲料的多少還是瓶子能裝多

少飲料呢?可樂公司有沒有短斤缺兩呢?于老師從超市

購置了一些飲料,供你們探究。

⑵學生試驗探究。

(3)溝通試驗結果:通過試驗,你們有什么發覺?

生1:我們組的1瓶可樂沒有裝滿,瓶上標的凈

含量是600毫升。通過測量,我們發覺里面的可樂剛

好是600毫升。

生2:我們組測的是220毫升的袋裝紅梅牛奶,

凈含量的確是220毫升。

生3:我們組測的是1瓶裝得滿滿的飲料,瓶上

標的凈含量是500毫升。通過測量,我們發覺的確是

500毫升。

生4:我們測的一瓶美年達飲料也沒有裝滿,但

通過測量,我們發覺里面的飲料不但不少,還超出了

它瓶上標的凈含量。

師:的確,凈含量就是指瓶中液體的多少,而不

是指瓶子能裝多少液體。比方這瓶可樂,凈含量600

毫升,就是指里面的可樂是600毫升。那瓶子的容量

是否剛好600毫升呢?大于還是小于600毫升?

說明:依據國家對定量產品包裝的規定,包裝上

必需標明凈含量。假設實際量低于所標凈含量,那么

視為短斤缺兩論處。只要是合格的商品,它的實際量

不但不會少于所標凈含量,有是還會超出凈含量。

三、稱一稱

1.剛剛還有同學說到,牛奶有的用升和毫升作單

位,有的用克作單位。那牛奶是否也和水一樣,1升

就是1千克呢?

(1)提出揣測:這三個燒杯里分別裝有1升水、1

升牛奶和1升油。你認為它們的重量相等嗎?

⑵學生揣測,說說想法。

生1:我覺得牛奶和油應當和水一樣,1升就是1

千克。

生2:我認為牛奶和油都比水重,因為牛奶和油

都比水粘稠。

生3:我認為油應當比水輕,因為油總是浮在水

的上面的。

2.試驗驗證:將三種液體分別稱一稱。

3.溝通試驗結果:1升水的重量正好1千克;1升

牛奶的重量大于1千克;1升油的重量小于1千克。

小結:不同的液體,容量一樣,重量不必需相等。

四、活動總結

今日,我們圍繞升和毫升的有關內容,進展了估

一估、量一量、稱一稱等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嗎?

最新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0xx模板2

教材簡析:

這局部內容教學用連除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這

是上學期學習的連乘計算的實際問題的逆解題,也可

以用兩中方法解決,即可以用連除的方法,也可以用

先乘后除的方法。通過教學,幫助學生進一步積累用

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開展數學思索,增加

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駕馭生活中一些問題可以用連

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來解決。

2、能通過題中的圖或文字找到解決問題所須要

的信息,提高分析問題的實力。

教學難點:從題中找全信息,找到相宜的解答方

法;說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學重點:駕馭用連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解決

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光盤或者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發作業本,這件事每天做,大家熟悉嗎?

為了使計算的便利,我們假設此時此刻我們每組

都是正好有10個同學。

(老師拿一疊本子,做要發的樣子),這里應當有

多少本?

細致聽老師準備這么發:我先發給4個組長,再

請4個組長發給每個同學。

大家想一想,要求每人發到幾本本子,你可以怎

么列式?

學生可能會說:40+4=10(本),10+10=1(本)

4times;10=10(A),40+40=1(人)

先溝通第一種解答方法:指名說說每一步算式的

意思。指出:發本子有2次平均分的過程,先是老師

把40本平均分成4份,再由組長把10本本子平均分

給了10個學生,所以對應的我們就可以列出2個連

續除的算式。我們也可以把它們合起來寫,寫成:

40+4+10=1(本)

學生讀一讀該算式,聯想:我們前面學習過有關

連除的計算,回憶一下,你可以想起這類算式還可以

怎么變更?

溝通其次種解法:指名說說這乘表示的是什么意

思?留意單位名稱為什么是"人"而不是“本”?指出;解決

實際問題的時候,要正確確定單位名稱,寫錯了,也

就說明你對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還不能理解。

提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用連除法解決實

際問題,當然有的時候這類題還可以用先乘再除的方

法來解決。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算,你要清楚每一步

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確寫出單位名稱。

二、學習新知:

1、出示書上的例題,請學生看題后說說看到的

信息。

溝通的時候,要引導學生找信息的時候,要從文

字信息和圖片信息兩個方面找。

文字信息:224本書。圖片:有2個書架,每個

書架有4層。

留意視察2個書架有什么特點,要讓學生發覺:

兩個書架特殊的相像,都有4層,每層放的書都差不

多。

指出:放得這么整齊,才能說成是“平均分”,才

能問“平均每個書架上每層放多少本?”

此時此刻請你想一想,可以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溝通算法,留意要讓學生說清楚每一步算式的意

思。

可能的方法:224+2=112(本),112+4=28(本)

2times;4=8(本),224+8=28(本)

假如還有別的方法,可以請該學生說一說,但要

留意一個度的問題:學生假如能清楚地說,那就可以

認可;假如說得特殊的強求,大多數同學都不為承受,

那沒有必要刻意地去找出更多的方法。

2、練習

(1HP.11第1題)讓同學分別從題中找到文字信息

和圖片信息,然后再溝通各自不同的解答方法。

(2即.11第2題)方法根本同上,但要留意一點,

學生可能讀完題后,能感覺這是一道連除法解決的實

際問題,加上題中出示信息的依次,估計會有學生列

式為:150+3=50,50+2=25(天)

假如真有,要問學生第一個算式究竟表示什么意

思?假如根本沒學生能說個明白,那就要讓學生選擇更

有把握的解法。

三、思索題:

商的十位可能是幾?被除數的百位可能是幾?

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四、布置作業:

p.12第3-7題

最新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0xx模板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2頁例4及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題

目和練習三十的第5?10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駕馭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推想過

程,加深對面積單位的相識。造就學生的推想實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駕馭面積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理解駕馭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推想過程。

教具準備

皮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與思索

1、讓學生說一說如何計算一個長方形的面積。

2、做下面的題,并說一說是怎樣推想的。

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3平方米=()平方分米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學例4。(把例題進展改編,讓學生干脆測

量課桌的長、寬,計算出面積,再進展單位間的換算。)

(1)學生測量課桌的長、寬各是多少厘米?(測量結

果可以保存整厘米)求桌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

米?(保存整百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學生列式計算,老師依據具體狀況,做出判定。

⑶學生探討由平方厘米換算成平方分米推理過

程。(101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數里面有

多少個101平方厘米,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2、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習題:(學生說出推

想過程)

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4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三、穩固反應,駕馭換算方法

1、做練習三十的第5題,說一說是怎樣推想的?

2、做練習三十的第6題,請學生說一說推算過

程。

3、做練習三十的第7題,求平均每平方米收芹

菜是多少千克?確定什么條件?還須要什么條件?這個

條件在哪兒?

面積單位間的換算

學生把測量后所列算式寫在黑板上

最新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0xx模板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穩固1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方法。

2.通過多種形式的大量練習,使學生能正確、快

速地口算10以內加減法,提高計算實力。

3.造就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造就學生正確、快速的口算實力。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頭飾、蘿卜圖片、信箱圖片、“一休”

圖片、投影儀。

教學過程:

我們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方法。今日上

一節練習課。

(板書:練習)

看誰能做到又對又快地口算。

(在學生理解算理的根底上,進展口算根本功訓練。

一共設計了十三種形式,練習內容留意多樣性、階梯

性和趣味性。)

1.練組成:

口算要算得又對又快,必需記熟數的組成,齊練

2-10各數的組成。

⑴對口令:

練習2?5各數的組成。

⑵口答:

①7的組成有哪幾組?

@9的組成有哪幾組?

⑶打手勢:

練習6和8的組成。

⑷打手勢說組成:

邊打手勢邊說10的組成。

2.板演:

今日,“一休〃來到我們班,它要看看你們學習得

怎么樣,給你們出了幾道題,誰來做?(貼“一休”圖,

并板書下面各題。)

3o4=76+4=□7+3=n

8o2=6□+□=□7-3=n

3.讀題計算:要求讀準題、算對數。(投影)

10以內加減法題10道。

4.靜靜算:(投影)

(單號組同學先算,把得數靜靜告知同桌同學,同

桌同學同意他算的結果,就點點頭;不同意,就舉手向

老師報告,老師再帶大家探討誰對誰錯。做幾道題后,

換雙號組同學計算。)

10以內加減法題10道。

5.訂正板演,并提問:

⑴第一組題3、4、7各叫什么?8、2、6各

叫什么?

⑵其次組題為什么6+4等于10,而4+6也等于

10呢?10-6=4是怎么算的?10-4=6是怎么算的?

⑶第三組題“+”表示什么意思?7+3=10表示什么

意思?

“,表示什么意思?7-3=4表示什么意思?

留意:常有人把加法做成減法,把減法做成加法。

做題前要先看符號,是時,要把兩個數合起來;是“,

時,減幾就從被減數里去掉幾。

6.打手勢算:(投影)

老師說出10以內加減法題共10道。學生打手勢

表示口算的結果。

7.對口令:(投影)

老師按投影的題,說10以內加減法題10道,同

學說得數,要求脫口而出。

8.游戲一一“評比優秀郵遞員”:

黑貓和白貓是郵遞員,由兩位學生扮演。每人送

10封信,每封信上都有一道題。誰先算出這道題得幾,

就把信投進貼在黑板上的編號是幾的信箱里。送信時,

誰投得又對又快,誰就是優秀郵遞員。

誰當黑貓?(發黑貓頭飾讓學生戴上。)

誰當白貓?(發白貓頭飾讓學生戴上。)

競賽完畢,檢查后給獲勝者發獎。

9.視算:看算式寫得數。要求看準題,寫對得數。

視算題是10以內加減法題,共8道。

10.聽算:聽題寫得數。要求聽準題,寫對得數。

聽算題是10以內加減法題,共8道。

11.游戲一一“拔蘿卜競賽”:

白兔和灰兔競賽拔蘿卜,由兩位學生分別當白兔

和灰兔。老師說10道題,誰先算出得數,誰就到黑

板前面來拔編號是幾的蘿卜。拔得又對又多的獲勝。

誰當白兔?(戴白兔頭飾。)

誰當灰兔?(戴灰兔頭飾。)

競賽完畢后,給獲勝者發獎。

12.速算競賽:

計算課本上的式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題目見

課本第46頁第10題,共20道題。

完成后訂正,評出前五名并發獎。

13.智力競賽:看誰最能動腦筋。

⑴和是10的加法算式有哪幾道?(學生答復,老師

板書。)

(2)差是3的減法算式有哪幾道?(學生答復,老師

板書。)

14.:

這節課我們做了大量的練習。10以內的加減法必

需做到計算正確,得數脫口而出。我們還沒有到達要

求,今后還要加強練習,爭取全班全部的同學都能做

到正確、快速地口算。

最新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0xx模板5

一、教學設計學科名稱:北師大版《數學》四年

級上冊、第一單元第7頁《億以內數的寫法》

二、所在班級狀況,學生特點分析:本班共有32

名學生,其中男生19人,女生13人,新轉來兩名學

生。從上學期的學習狀況來看,大局部學生能夠謹慎

學習,較好的承受新學問,在三年級的數學期末檢測

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但是個別同學學習看法不夠端

正,不能跟上教學的進度,這也是班級中存在的一個

問題。另外多數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審題習慣、檢

查習慣都還有待進一步造就。

三、教學內容分析:

《人口普查》包括1、億以內的讀法。2、億以內

數的寫法。

3、比擬數的大小三個學問點。本教學設計是針對億

以內數的寫法而備的。《億以內數的寫法》是在億以

內數的讀法的根底上教學的,通過教學造就學生的遷

移類推實力,造就獲得信息的實力。教材出示了四幅

情景圖,于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體會較大數的實

際意義,同時補充了一些其他情景,幫助學生建立數

感。

四、教學目標

1.駕馭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

的數。

2.造就學生的遷移類推實力,造就獲得信息的實

力。

3.進一步造就數感,結合相關數據進展愛國主義

教化及造就良好的書寫習慣。

五、教學重難點分析:

L駕馭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

的數。

2.中間、末尾有0的億以內數的寫法。

3、找到數級,明確每一級各個數位上必需填滿

數字的原理。(一個數開頭不能寫0)

六、教學課時(人口普查的其次課時)

教具準備:學生課前收集的大數,

七、教學過程:

L)導入

談話在昨天的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