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 23-2019 公共廁所建設規范_第1頁
DB4403-T 23-2019 公共廁所建設規范_第2頁
DB4403-T 23-2019 公共廁所建設規范_第3頁
DB4403-T 23-2019 公共廁所建設規范_第4頁
DB4403-T 23-2019 公共廁所建設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1.040.10

P33

DB4403

深圳市地方標準

4403/T23—2019

公共廁所建設規范

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ofpublictoilets

2019-07-05發布2019-08-01實施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4403/T23-2019

公共廁所建設規范

1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深圳市公共廁所的術語和定義、建設等要求。

本規范適用于深圳市內新建公共廁所的建設;改擴建的公共廁所在具備條件時應按此規范執行。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6952衛生陶瓷

GB/T10001.1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1部分:通用符號

GB/T18092免水沖衛生廁所

GB18918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GB/T31962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

GB50015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3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

GB50052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

GB50054低壓配電設計規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GB50763無障礙設計規范

CJJ14-2016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

JGJ16-2008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CJ/T164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CJ/T378活動廁所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公共廁所publictoilets

在公共場所獨立設置或者附設于其他建筑物設置,供社會公眾使用的廁所。

3.2

市政公共廁所Municipalpublictoilets

1

DB4403/T23-2019

指由城市管理部門投資建設和維護,或者由相關單位按照城市規劃配套建設后移交城市管理部門維

護的公共廁所。

3.3

社會公共廁所Socialpublictoilets

指在公交場站、口岸、地鐵、火車站、機場、文體旅游設施、醫院、公園、公共綠地、廣場、商業

設施、金融電信營業網點、加油站、旅游景點、高速公路服務區、機關單位對外開放區域等公共場所,

由產權單位按照城市規劃自行配套建設和維護的公共廁所。

3.4

協議公共廁所Protocolpublictoilets

指城市管理部門與有關單位簽訂服務協議,對其內部廁所進行改造升級,達標后對外開放供社會公

眾使用的公共廁所。

3.5

固定式公共廁所fixuppublictoilets

不能移動使用的公共廁所。

3.6

獨立式公共廁所independencepublictoilets

不依附于其它建筑物的固定式公共廁所。

3.7

附屬式公共廁所dependencepublictoilets

依附于其它建筑物的固定式公共廁所。

3.8

活動式公共廁所(活動廁所)mobilepublictoilets

能移動使用的公共廁所。包括拖動廁所、汽車廁所等。

3.9

廁間toiletcubiclecompartment

用于大小便、洗漱并安裝了衛生潔具的獨立單間。

3.10

廁位cubical

如廁的位置,根據便器的類別分為蹲位、坐位和站位。

3.11

2

DB4403/T23-2019

無障礙廁間toiletsfordisablepeople

供老年人、殘疾人和行動不方便的人使用、無障礙設施齊全的獨立單間。

3.12

無障礙廁位cubicalfordisablepeople

公共廁所內設置的、供行動不便的人使用的帶坐便器及安全抓桿的隔間廁位。

3.13

第三衛生間familytoilets

獨立于男女廁所以外的,用于協助老、幼、家庭成員及行動不便者使用的廁所間。

4總體設置

4.1一般要求

4.1.1公共廁所的建設應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要求納入詳細規劃。

4.1.2公共廁所建設應以固定式公共廁所為主,活動式公共廁所為輔。活動式公共廁所的設計和制造

參照CJ/T378執行;大型活動和人流集中區域可增加一定數量的活動式公共廁所。

4.1.3公共廁所總體設計應美觀大方,符合深圳城市形象定位,方便公眾尋找和使用。

4.1.4公共廁所內部設計及裝飾應簡潔、大方、溫馨、雅致,具備良好的衛生環境基礎。

4.2總體設置

公共廁所的設置應符合表1中的規定。

表1公共廁所設置間距

道路類型繁華商業街道主要商業街道工業區道路其它市政道路

間距(m)≤400400~600800~1000600~800

5廁位比例和廁位數量

5.1廁位比例

5.1.1人員密集場所

人流量密集的商業區(購物中心、商場等)、公園、旅游景點、火車站等客運樞紐、軌道交通車站、

口岸、醫院等區域及場所,女蹲、坐位總數與男蹲、坐、立位總數(含小便站位,下同)的比例宜≥2:1,

部分場所宜按5:2的比例設置女性廁位與男性廁位。

5.1.2普通場所

在普通場所,女廁位與男廁位比例宜為1.5:1~1:1。

5.1.3特殊場所

3

DB4403/T23-2019

其他特殊場所,如出租車(司機)排隊等待區、公交場站等,應按實際男女比例進行設置,具體可

按下式計算:

R=1.5w/m(1)

式中:

R——女廁位數與男廁位數的比值;

1.5——女性與男性如廁占用時間比值;

w——女性如廁測算人數;

m——男性如廁測算人數。

5.2公共廁所男女廁位(坐位、蹲位和站位)與其數量宜按照表2和3的規定設置。人流量較大的公

廁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座位比例,但不得低于國家標準。

表2男廁位及數量

單位為個

男廁位總數坐位蹲位站位

1010

2011

3111

4112

5~101~22~32~5

11~202~43~64~10

21~304~66~910~15

注1:表中廁位不包含無障礙廁位,無障礙廁位的設置見7.4。

注2:坐位廁間應配備消毒設施。

表3女廁位及數量

單位為個

女廁位總數坐位蹲位

101

211

3~61~22~4

7~102~35~7

11~203~58~15

21~306~915~21

注1:表中廁位不包含無障礙廁位,無障礙廁位的設置見7.4。

注2:坐位廁間應配備消毒設施。

5.3重點區域公共廁所廁位數量

5.3.1公共場所公共廁所廁位設計服務人數應符合表4的規定。

4

DB4403/T23-2019

表4公共場所公共廁所廁位設計服務人數

服務人數(人/每個廁位×天)

公共場所

男女

廣場、街道500350

車站、碼頭150100

公園200130

體育場外150100

海濱活動場所6040

5.3.2商場、超市和商業街公共廁所廁位數應符合表5的規定。

表5商場、超市和商業街公共廁所廁位數

購物面積(m2)男廁位(個)女廁位(個)

500以下≥1≥2

501~1000≥2≥4

1001~2000≥3≥6

2001~4000≥5≥10

≥4000每增加2000m2男廁位增加2個,女廁位增加4個

注1:按男女如廁人數相當時考慮。

注2:商業街應按各商店的面積合并計算后,按上表比例配置。

5.3.3飯館、咖啡店、小吃店和快餐店等餐飲場所公共廁所廁位數宜符合表6的規定。

表6飯館、咖啡店、小吃店和快餐店公共廁所廁位數

設施男女

服務50人以下至少設1個;100人以下設2服務50人以下至少設2個;100人以下設3

廁位

個;超過100人每增加100座位增設1個個,超過100人每增加65人增設1個

注:按男女如廁人數相當時考慮。

5.3.4體育場館、展覽館、影劇院、音樂廳等公共文體娛樂場所公共廁所廁位數應符合表7的規定。

表7公共文體娛樂場所公共廁所廁位數

設施男女

服務不超過40人的設1個;41~70人設3

服務250人以下設1個,每增加1~500人增設

坐、蹲位個;71~100人設4個;每增1~40人增設1

1個

站位100人以下設2個,每增加1~80人增設1個無

注1:若附有其他服務設施內容(如餐飲等),應按相應內容增加配置。

注2:有人員聚集場所的廣場內,應增建館外人員使用的附屬或獨立廁所。

5

DB4403/T23-2019

5.3.5機場、火車站、公共汽(電)車和長途汽車始末站、地下鐵道的車站、城市輕軌車站、交通樞

紐站、高速路休息區、綜合性服務樓和服務性單位瞬時人流量大,如廁時間集中,公共廁所廁位數應符

合表8的規定。

表8機場、(火)車站、綜合性服務樓和服務性單位公共廁所廁位數

設施男(人數/每小時)女(人數/每小時)

廁位100人以下設2個;每增加60人增設1個100人以下設4個;每增加30人增設1個

6平面布局

6.1公共廁所的設計應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符合文明、衛生、方便、安全、節能的原則,平面設計

應符合以下規定:

a)建筑設計簡潔,特別是墻體設計。要考慮良好的自然通風與采光,減少墻體轉折帶來的死角和

過于封閉產生的陰暗區域;

b)應合理進行功能分區、衛生潔具及其過道等使用空間的流線布置,應充分考慮無障礙通道和無

障礙設施的配置;

c)應將大便如廁區、小便如廁區和洗手區分區設置,應采用干濕分開的設計,宜將洗手區設置于

廁所外部,洗手液、擦手紙、烘手器等設置應符合就近使用的原則,設置于洗手臺附近,方便

日后管理;

d)宜將管道、通風等附屬設施隱蔽處理。

6.2出入口應符合以下要求:

a)公廁入口寬度應在150cm以上,不宜設置臺階;

b)宜采用無門設計,利用迂回結構遮擋視線;

c)男、女通道應分開設置,且當男、女廁所廁位分別超過20個時,應設雙出入口。

6.3建筑面積和層高應符合以下要求:

a)公共廁所建筑面積指標折算按廁位計應為10~12(m2/位),總建筑面積應為60m2~120m2;

b)管理間根據管理、服務需求設計,面積宜為4m2~8m2(附屬式不要求);

c)工具間根據需求設計,面積宜為1m2~2m2,工具間內應配置必要的清潔工具;

d)設備間主要用于存放除臭設備,以及智能化公廁的網絡設備;

e)獨立式公共廁所室內凈高宜為3.5m~4.0m(設天窗時可適當降低),室內地坪標高應高于

室外地坪0.15m;附屬式公共廁所室內凈高按建筑層高。

6.4公共廁所廁間走道的最小寬度應符合表9的規定。

表9公共廁所廁間走道最小寬度

最小寬度(m)

類型

走道長度≤3.0m走道長度>3.0m

單排(內開門)1.01.2

單排(外開門)1.21.5

6

DB4403/T23-2019

表9(續)

最小寬度(m)

類型

走道長度≤3.0m走道長度>3.0m

雙排(內開門)1.21.5

雙排(外開門)1.51.8

公共廁所小便器廁間走道的最小寬度應符合表10的規定。

表10公共廁所小便器站位最小寬度

最小寬度(m)

類型

走道長度≤3.0m走道長度>3.0m

單排1.21.5

雙排1.51.8

7公共廁所各功能分區建設

7.1蹲便和坐便廁位

7.1.1空間

空間應符合以下要求:

a)每個廁位應有獨立的使用空間;

b)每個蹲便廁位凈尺寸應滿足表11要求;

表11公共廁所蹲便廁位凈尺寸

類型廁間凈尺寸(長×寬)

內開門≥1.5m×1.0m

外開門≥1.2m×1.0m

c)每個坐便廁位凈尺寸應滿足表12要求。

表12公共廁所坐便廁位凈尺寸

類型廁間凈尺寸(長×寬)

內開門≥1.4m×1.0m

外開門≥1.1m×1.0m

7.1.2隔斷應符合以下要求:

a)廁位之間應有隔板,隔板高度不應低于1.8m,廁門距地面距離控制在30mm≤L≤50mm;

b)廁位隔斷板應選用堅固、防潮、防腐、隔音利于回收、易清潔材料,板厚度≥18mm。

7.1.3便器應符合以下要求:

7

DB4403/T23-2019

a)大便器的布置按照4.3.2規定進行配置;

b)在具備上下水的條件下宜選擇陶瓷便器,應符合GB/T6952和GB/T18092的要求;

c)蹲便器宜采用感應式節水型或腳踏式節水型閥門沖洗;

d)宜采用具有水封功能的蹲便器,坐、蹲便器宜采用每次用水量≤4L的沖水系統;

e)蹲便器長度宜大于65cm。

7.1.4輔助設施應符合以下要求:

a)廁紙盒,每個廁位內設滿足雙卷筒廁紙的廁紙盒,并免費提供雙卷筒廁紙;應選購具有水溶性

的廁紙;

b)廢棄廁紙收集容器,原則上每個女廁位內設一個,用于衛生用品收集,男廁位不設,宜采用

PVC材質,其容積根據公廁實際使用人流統計和保潔頻次設置,一般不應小于10L;箱口宜封

閉,鼓勵使用掛墻式廁紙收容器;

c)扶手,每廁位至少應安裝一個,安裝牢固、位置合理,宜選用有抗菌功能的扶手;

d)置物平臺,放置小件隨身物品的平臺;

e)掛鉤,每個廁位內設不銹鋼材質掛衣鉤,承重不小于6.8kg,設置在方便所有使用者的高度;

f)一次性馬桶坐墊紙盒/馬桶消毒液。設有坐廁位的公共廁所應在所有坐廁間設坐墊紙盒,提供

一次性馬桶坐墊紙;在有條件的區域也可提供馬桶消毒液供使用者自行消毒使用。

7.2小便站位應符合以下要求:

a)每個小便站位(含小便池)深不小于0.75m、寬應不小于0.70m;獨立小便器間距不小于0.75

m;

b)站位隔板應選用堅固、防潮、防腐、易清潔材料,寬不小于0.45m,隔板上緣高度距離地面

1.2m以上,小便站位宜設擱物板,寬度不小于250mm;

c)應采用自動感應開關沖便裝置,并配置手動控制閥門;

d)在站位數大于等于2時,至少設一個兒童小便器;

e)站位便斗墻面,用材應以堅硬耐腐蝕、耐臟易清洗材料為主。

7.3第三衛生間

7.3.1所有新建的公共廁所均需設置第三衛生間,改擴建的廁所在建筑面積條件允許下均需設置第三

衛生間。

7.3.2位置宜靠近公共廁所入口,對于多層公共廁所應設置于首層,方便行動不便者進入。

7.3.3門應符合以下要求:

a)廁間門應直接通向戶外,門扇凈寬不應小于1.0m;

b)不應采用內開門、旋轉門和不宜采用彈簧門,鼓勵采用平推門或電動門;

c)門扇及五金等配件應考慮便于殘疾人使用。

7.3.4出入口應符合以下要求:

a)出入口的室內外地面宜相平,應選用防滑材料;

b)出入口內外地面有高差時應采用坡道連接,同時設置美觀實用的扶手或護欄,坡道上應張貼安

全提示標線,坡道的寬度、坡度、高度和水平長度應符合GB50763的要求。

7.3.5內部設施應符合以下要求:

8

DB4403/T23-2019

a)應包含以下設施:成人坐便器、兒童坐便器、兒童小便器、成人洗手盆、兒童洗手盆、多功能

臺、兒童安全座椅、掛衣鉤和緊急呼叫器、安全抓桿;

b)成人坐便器、洗手盆、多功能臺、安全抓手、掛衣鉤、呼叫按鈕應符合現行標準GB50763的

規定;

c)嬰兒安全座椅的座椅形式不宜采用方形而應采用圓形,以免兒童蹬上方形椅角跌下;可采用落

地式嬰兒安全座椅或離地式嬰兒安全座椅,若采用離地式嬰兒安全座椅,則安全座椅底部距地

面距離應為400mm~600mm,設置位置應靠近成人坐便器或成人可觸及位置;

d)紙盒、緊急呼叫器應靠近坐便器設置,并確保方便單手觸及,緊急呼叫器終端設置位置應方便

保潔員或安保人員及時趕到。

7.3.6地面及使用面積應符合以下要求:

a)地面應防滑、不積水;

b)使用面積應不小于6.5m2;

c)廁所門應向外開,且廁所內應留有不小于1.5m×1.5m輪椅回轉面積。

7.3.7宜設置供人造肛門者使用的污物排放池和溫水洗滌器,宜設置活動更衣臺。

7.4無障礙廁位

7.4.1對建設有第三衛生間的公共廁所可不再單獨建設無障礙廁位。

7.4.2對缺少第三衛生間的公共廁所,應在男女廁所單獨設計建設無障礙廁位。

7.4.3廁位出入口應同外過道同一平面。

7.4.4廁位尺寸及面積:廁位門口寬度不得低于1.0m。廁位門應向外開,廁位內的輪椅回轉面積不

應小于1.5×1.5(m2)。

7.4.5走道寬度:設有無障礙廁位的單排走道凈寬度不得小于1.2m,雙排走道凈寬度不宜小于1.5m。

7.4.6內部設施:含安全抓桿、坐便器、緊急呼叫按鈕、廁紙、擱物板。

7.5母嬰室

7.5.1設置區域包括但不限于:商業區、醫院、公園、交通樞紐、旅游景區及其它有哺乳需求的區域。

7.5.2應遵循舒適整潔、溫馨防滑的原則獨立設計,使用面積不小于6m2。

7.5.3門應設置專用標識,并配備鮮明指示牌標注是否在使用中,并設置常閉門,保持私密性。

7.5.4內部設施應符合以下要求配備:

a)置物臺、嬰兒床或帶安全扣的嬰兒整理臺;

b)至少可供2人使用的沙發;

c)冷熱飲水機;

d)配備洗手液、擦手紙和安全鏡子的洗手臺;

e)安全電源插座;

f)垃圾桶;

g)風扇等通風設施,鼓勵安裝空調;

h)空氣清新劑;

9

DB4403/T23-2019

i)消防器材;

j)緊急呼叫按鈕;

k)溫奶器;

l)圖文標識;

m)配備少量紙尿片。

7.6洗手區

7.6.1洗手臺應符合以下要求:

a)固定式公共廁所應設置洗手臺,并安裝有水型洗手盆;

b)洗手臺臺面邊緣應全部設置隔水擋板或圍邊;

c)洗手位使用空間不低于寬0.8m,進深0.6m,兩個洗手位應間隔0.8m以上;

d)洗手盆宜采用臺下式,洗手盆邊緣不得突出于臺面之上;洗手龍頭宜采用感應式或其他非接觸

式的器具,廁所內所有龍頭應采用高質量的節水龍頭;

e)男女廁所應各設置一處兒童洗手臺;成人洗手臺臺面高度應為0.75m至0.8m范圍內,兒童

用為0.6m;成人洗手臺臺面外緣距水龍頭直線距離不宜大于0.4m,兒童用不宜大于0.25m;

f)有水型洗手盆和龍頭,應安裝牢固,提倡干濕分開,洗手區宜布置于廁所外空間;男女(若)

分設的廁所洗手盆,洗手盆數量參照CJJ14-2016設置,具體規定如表13所示。

表13公共廁所洗手盆配置標準

廁位數(個)洗手盆數(個)備注

4以下1

5~82

男女廁所宜分別計算,分別設置。

9~21每增4廁位增設1個

22以上每增5個廁位增設1個

7.6.2洗手液/皂液盒應符合以下要求:

a)洗手區必須免費提供洗手液,鼓勵配備消毒液,且用量充足;

b)宜提供泡沫洗手液,不宜使用肥皂;

c)宜采用感應式或其他非接觸式皂液器。

7.6.3擦手紙/手紙盒/烘手器應符合以下要求:

a)洗手區必須免費提供擦手紙或烘手器;

b)烘手器應使用感應式,并就近洗手臺安裝;

c)宜采用設置于面鏡下方的暗裝式手紙盒。

7.6.4廢紙收容器應符合以下要求:

a)洗手區必須設置廢紙收容器;

b)宜采用PVC材質,其容積根據公廁實際使用人流統計和保潔頻次設置,一般不應小于100L;

箱口采用敞開式或腳踏式;

c)位置宜設在手紙盒旁邊,便于丟棄手紙。

10

DB4403/T23-2019

7.6.5面鏡應符合以下要求:

a)廁所應設面鏡,有條件的應單獨設置化妝區域,含全身鏡,方便全身整理儀容;

b)面鏡設置應避免隱私泄露,如不應通過反射看到廁所內部大小便廁位等;

c)單獨設置兒童洗手臺面鏡,且面鏡高度應與兒童洗手臺臺面高度協調一致。

7.7其它設施

7.7.1除臭設備應符合以下要求:

a)公廁內應設置除臭設備,鼓勵使用能夠分解臭味,同時具有消毒殺菌功能的除臭設備;

b)宜暗藏于墻壁覆蓋材料、裝飾物內。

7.7.2等候區

在廁所外提供一處等候區,應設置座椅供休息等候。

7.7.3音樂播放器

鼓勵在公廁內設置一處背景音樂播放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在每個大便廁位設置一個音樂播放

器。

7.7.4清潔池

公共廁所應至少設置一個清潔池。

8照明

8.1光源

光源應符合以下要求:

a)優先選用自然采光,在外置洗手池區域應大面積引入自然光照,主要包括(落地)窗戶、天窗、

庭院等方式;

b)建筑采光面積與地面面積比不應小于1:8,外墻側窗不能滿足要求時可增設天窗和地窗;

c)應選用嵌入式燈具,燈泡(管)不得直接裸露在外;不宜選用懸掛式燈具;

d)洗手盆上方應配備鏡前燈,宜選用溝槽嵌入式設計燈具;

e)公共廁所應配備應急照明燈具;

f)所有公廁宜選用LED照明燈光,燈具設置盡量減少眩光。

8.2照度

公廁燈光照度不得小于200lx,同時符合GB50034的要求;宜選用LED節能燈具,夜間燈光可使用

時間與廁所開放時間一致。

9標志與導向系統

9.1一般要求

公共廁所導向系統由城市管理部門統一規范,市政公共廁所應按照導向系統設置標志,社會公共廁

所和協議公共廁所參照執行。標志用圖形符號應符合GB/T10001.1的要求。

11

DB4403/T23-2019

9.2設置位置

9.2.1導向牌應設置在距公共廁所50m~200m的位置。

9.2.2應置于空間醒目處,避免屋檐樹冠遮蓋,宜安裝在醒目的標志桿上。

9.2.3主入口不易識別的,可增加小導示牌,滿足連續導向要求。

9.3設置要求

9.3.1男、女、第三衛生間、母嬰室等功能標識應設置在主入口醒目處,不宜使用過于藝術化設計的

非通用標識。

9.3.2第三衛生間、母嬰室入口應設專用標志,并考慮盲人識別的需求。

9.3.3衛生間內多功能臺、兒童安全座椅等應設專用標志。

9.3.4無障礙設施指示牌應設置在無障礙間或者無障礙廁位門上的正上方處。

9.3.5廁位門外側設蹲、坐位標志、無障礙廁位標志、廁位門有無人標志、推拉標志等。

9.3.6工具間、管理間應設置專用標識。

9.3.7可在廁所內適當位置添加管理宣傳用語,宜設置具有公廁信息、管理人信息的公廁管理制度牌。

9.3.8公廁內應配備管理警示牌,維修保潔時應放置在公共廁所入口處醒目合適位置。

10通風

10.1自然通風應符合以下要求:

a)通風設計應符合CJJ14的要求,優先采用自然排風,廁所建筑通風面積之和與地面面積比不

宜小于1:8;

b)自然通風宜通過窗戶、門、百葉窗或其他戶外開口的方式實現,在滿足飄雨和隱私的前提下盡

量開大窗戶滿足自然空氣對流效應;

c)應確保廁所換氣次數在5次/小時以上。

10.2機械通風應符合以下要求:

a)在自然通風不能滿足臭味強度≤1級的時,應增設機械通風;

注:臭味強度0級為無臭味;1級為勉強感覺臭味存在;2級為稍可感出的臭味;3級為極易感覺臭味存在;4級為強

烈的氣味;5級為無法忍受的極強氣味。

b)機械通風應在適當的位置設置,采用交叉通風方式;機械通風的通風口的位置應根據氣流組織

設計的結果布置,氣流組織設計的原則應保證通風所提供的新鮮空氣先經過人的呼吸區;

c)應確保廁所換氣次數在15次/小時以上(40m3/h);廁所臭味強度不大于1級;

d)進氣格柵應設置在室內較低高度位置,排氣管應伸出建筑物的外部位置,在室外路面至少2m

以上高度排出;

e)公共廁所排水管道的主干管應設通氣管,通氣管宜采用排水塑料管,管徑不小于75mm。

10.3獨立換氣應符合以下要求:

12

DB4403/T23-2019

a)每個大便隔間宜設置獨立的抽吸式除臭換氣裝置;

b)應采用感應式,有人使用時自動開啟工作;

c)獨立換氣的換氣次數不得小于5次/小時。

11給排水

11.1節水

公共廁所衛生器具的節水功能應符合CJ/T164的規定,并應采用先進、可靠、使用方便的節水衛生

設備。

11.2排水應符合以下要求:

a)公共廁所排水管道的設計應符合GB50015的要求,公共廁所排水管道應采用塑料排水管

(UPVC),衛生器具的排水管徑和塑料管坡度應符合表14和表15中的規定;

b)公共廁所應安裝防臭地漏,蹲、坐便位應采用槽式排水,排水槽為梯形,深度應不小于700mm。

表14衛生器具的排水管徑

衛生器具排水管管徑(mm)排水管支干管徑(mm)

小便器≥50≥100

洗手盆50≥75

地漏≥75≥75

拖布池50≥75

表15塑料排水管管道坡度

管徑(mm)通用坡度最小坡度管徑(mm)通用坡度最小坡度

500.0350.0251600.020.015

750.030.0252000.0170.015

1100.030.0252500.0150.0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