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人教A版選擇性必修一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22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某種致病性極強的細菌外毒素由α和β兩個亞單位組成,其中β亞單位無毒性,但能促進α亞單位進入宿主細胞發揮毒性作用。有關該細菌相關的免疫反應,敘述不正確的是()A.該細菌侵入機體后,體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溶解其細胞壁B.該細菌侵入機體后,漿細胞可以產生抗體中和外毒素C.該細菌侵入宿主細胞后,效應T細胞釋放淋巴因子使靶細胞裂解死亡D.研制疫苗時,應選擇該細菌的減毒外毒素或β亞單位2、如圖是人體局部內環境示意圖。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A.物質能通過1進入C液B.某人長期營養不良,會引起C液減少,導致組織水腫C.2結構的細胞所處的內環境為淋巴液和組織液D.血漿成分滲出毛細血管就成為組織液3、下列關于脊椎動物激素在生產中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給大鼠口服胰島素治療糖尿病B.給雌性親魚注射促性腺激素加快卵的成熟C.給牛注射胰高血糖素,可降低血糖D.給狗飼喂添加甲狀腺激素的食物,減少耗氧量,降低產熱量4、如圖為人體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的部分調節過程示意圖;其中甲;乙、丙表示相關結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抗利尿激素→→A.食物過咸時人體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B.結構甲中存在感受器且抗利尿激素在結構甲細胞中合成C.圖中體現了激素的分級調節D.結構乙除了釋放抗利尿激素外,還能夠分泌促甲狀腺激素5、如圖是人體某組織內各種結構的示意圖,a、b、c表示某些結構,①、②、③、④表示結構中的液體。有關此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②可以進入a、b、cB.CO2濃度最高的液體環境是③C.人體攝入的營養物質太少會使①和②中的液體減少D.①②③④組成了體液,其中①②④構成了內環境6、胰島素是人體內唯一能夠降低血糖的激素,與胰高血糖素等一起共同參與維持血糖的穩定。如圖所示為機體調節胰島素分泌的途徑。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除受體液調節外還受神經調節B.血糖濃度升高會通過改變胰島B細胞的膜電位來促進胰島素分泌C.進食后,胰島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為細胞的結構組分D.圖示所有調節胰島素分泌的途徑都參與了血糖濃度的反饋調節機制7、有多種情況會導致人體出現浮腫,下列情況可能導致組織水腫的是()A.淋巴循環受阻B.組織液的滲透壓較低C.血糖含量過高D.血液中酒精含量過高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8、下列有關植物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A.頂端優勢的原因是頂芽生長素濃度過高抑制了自身生長B.赤霉素和乙烯分別能促進果實的發育和果實的成熟C.根的向地性與莖的背地性生長都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D.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獲得的無子番茄可以遺傳9、如圖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人體不同部位的體液;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②中蛋白質含量過高,會導致組織水腫B.與乙端相比,甲端的營養物質減少,代謝廢物增多C.②中含有膽固醇、抗體、尿素、乳酸等物質D.①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離子的含量有關10、下圖為人體的生命活動調節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血糖平衡調節的過程可以通過A→C→D→E來實現,屬于體液調節B.當人的手被針扎縮回時,其調節過程可通過A→B→E來實現,屬于神經調節C.水鹽平衡調節的過程可以通過A→B→C→D→E來實現,屬于神經調節D.體溫調節過程可通過A→B→E來實現,體溫調節中既有神經調節,也有體液調節11、為研究根的背光生長與生長素的關系,將水稻幼苗分別培養在含不同濃度生長素或適宜濃度NPA(生長素運輸抑制劑)的溶液中,用水平單側光照射根部(如圖所示),測得根的彎曲角度及生長速率如下表。據此實驗的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有()
測定指標處理方式外源生長素/(mg·L-1)NPA/
(μmol·L-1)NPA/
(μmol·L-1)00.0010.010.133彎曲角度α/°3740312214生長速率/(mm·d-1)151713118
A.根向光側的生長速率大于背光側B.生長素對水稻根的生長的作用具有兩重性C.單側光對向光側生長素的合成沒有影響D.單側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長與生長素的運輸有關12、下表為某人細胞外液(血漿和組織液)和細胞內液的物質組成和含量的測定數據,相關敘述錯誤的是()。成分(mmol/L)K+Ca2+Mg2+Cl-有機酸蛋白質蛋白質①②1425.02.51.5103.36.016.0③1474.01.251.0114.07.51.01.0④1402.510.3525-4747
A.在人體中,①與④的含量大致相同B.血漿中的Na2CO3可與乳酸發生反應,調節內環境的酸堿度C.②與③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毛細血管壁具有選擇性D.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時,可使④中蛋白質減少,進而導致組織水腫13、人體內的細胞外液構成了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在這個環境中不可能發生的生化反應有()A.蛋白質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神經遞質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與碳酸氫鈉作用生成乳酸鈉和碳酸14、研究人員在t1、t2、t3時刻分別給予某神經纖維三次強度相同的甲刺激;測得的神經纖維電位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1時給予甲刺激,雖然引起Na+通道打開,產生局部電位,但刺激強度過小,無法產生動作電位B.適當提高細胞外K+濃度,測得的靜息電位可能位于-65~-55mVC.t1、t2、t3三次強度相同的甲刺激均可累加并引起神經纖維產生動作電位D.t4~t5時間段,細胞K+通道打開,K+以協助擴散的方式運出,細胞恢復靜息狀態15、如圖顯示小鼠恐懼反射的建立過程(先給予小鼠燈光刺激;隨后給予電刺激)。小鼠剛建立該反射后,此時僅給予燈光刺激測得小鼠心率為P,若小鼠建立該恐懼反射后,反復給予小鼠燈光刺激而不給予電刺激,一段時間后再給燈光刺激測得的小鼠心率為Q,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小鼠的恐懼反射屬于條件反射,正常機體條件反射的數量可以是無限的B.P<QC.小鼠恐懼反射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條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腦皮層參與D.小鼠表現恐懼時,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表現出警覺性提高16、下圖1和圖2表示一項針對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調查結果。據圖分析,導致患者出現重癥的合理解釋是()
A.體液免疫水平較高B.細胞免疫強度極低C.非特異性免疫持續時間長D.特異性免疫啟動時間晚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7、反饋調節普遍存在于人體內環境穩態和生態系統穩態的調節中。在一個系統中,系統本身工作的效果,反過來又作為______調節該系統的工作,這種調節方式叫做反饋調節。18、作用表現及特點:(1)表現:既能_______生長;也能_______生長,既能促進發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______。(2)特點:_______,低濃度時促進生長,高濃度時抑制生長,甚至殺死植物。19、幼芽、幼葉和種子都能產生大量的生長素。(______)20、體內大多數細胞的具體內環境是_______,紅細胞的內環境是_______,淋巴細胞的具體內環境是______,毛細淋巴管壁細胞的內環境是_______,毛細血管壁細胞的具體內環境是_______。21、過敏反應。
(1).概念:_____的機體,在再次接觸相同的_____時,有時會發生引發_____或功能紊亂的免疫反應。
(2).過程: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特點:過敏反應有_____之分;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和_____差異。22、激素的發現:發現激素調節生理活動是對神經系統調節的挑戰,需要勇于探索和創新的精神。19世紀的學術界胃酸刺激小腸的_________,通過_______調節使胰腺分泌腺液。沃泰默實驗一:稀鹽酸注入________,胰腺分泌胰液;實驗二:稀鹽酸注入________中,胰腺不分泌胰液;實驗三:稀鹽酸注入切除神經的小腸腸腔,胰腺分泌胰液。小腸上的神經難以剔除干凈斯他林和貝利斯稀鹽酸加入___________,并制成提取液,將提取液注射到靜脈,發現胰腺分泌胰液。在鹽酸作用下,_______分泌的化學物質進入血液,引起胰液分泌。巴甫洛夫重復實驗結論與斯他林和貝利斯相同23、下表為與動物生命活動調節中的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免疫調節相關的知識,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表。類型主要信息分子主要器官聯系共同體現的細胞膜功能神經調節(1)_____大腦、下丘腦等一方面,不少內分泌腺本身(3)______;另一方面,內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影響神經系統的(4)_______(5)______體液調節激素下丘腦、垂體、甲狀腺等免疫調節淋巴因子等(2)______等(答2個即可)24、單細胞生物可以直接從______中獲取生存所必需的養料和O2,并把廢物直接排入_______中;多細胞生物體內絕大多數細胞通過___________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這一過程需要體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呼吸系統的參與。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4題,共16分)25、HIV病毒侵入人體后,能引起體液免疫。______A.正確B.錯誤26、人在幼年時缺乏甲狀腺激素,會導致身材矮小,且智力發育不正常______A.正確B.錯誤27、動物體內所有的活細胞都能產生酶,但只有內分泌器官(或細胞)才能合成激素。____A.正確B.錯誤28、大腦皮層是調節機體活動的最高級中樞。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五、實驗題(共1題,共6分)29、為研究焦慮癥的機理;科研人員利用四組小鼠為材料進行實驗。
(1)科研人員敲除野生型小鼠(WT鼠)的焦慮抑制基因-N基因,得到(N-KO鼠)。N-KO鼠進入圖1所示高架十字迷宮的開放臂時,視網膜感光細胞接受刺激,產生__________,沿__________神經傳至相關腦區的神經中樞;引起恐懼和焦慮行為,因而更多地躲避進封閉區。WT鼠在探索新奇環境的沖動下,會重復進入開放臂玩耍。
(2)科研人員推測,I基因與N基因有相似的功能;為驗證該推測,科研人員用相同方法得到I基因敲除風(I-KO鼠)和N基因、I基因雙敲除小鼠(NI-KO鼠)。若推測正確,則I-KO鼠在圖1所示迷官上的預制行為表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結果顯示,I-KO鼠、NI-KO鼠與WT鼠的行為表現一致,這一實驗結果與上述推測___________(選填“相符”或“不相符”)。由此推測I基因對小鼠產生焦慮情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發現;B區和C區是處理焦慮等情緒的兩個關鍵腦區(如圖2);科研人員將上述四種小鼠置于閣1所示迷宮上一段時間后,檢測小鼠兩個腦區中神經元的活躍度。得到圖3所示結果。
①據圖2、3可知,N-KO_____________;C區輸出的抑制信號增強,導致出現焦慮行為。
②請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解釋NI-KO鼠與WT鼠行為一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員再選取上述小鼠進行實驗;進一步驗證I基因的功能,圖4為實驗方案。
①請在圖4中正確選擇a、b、c或物質d、e填入I-IV處。Ⅰ__________;Ⅱ________;Ⅲ________;Ⅳ______________。
②預期1-4:組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宮實驗中的運動軌跡依次為圖5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六、非選擇題(共2題,共6分)30、人在進行一定強度的體力勞動后;手掌或腳掌上可能會磨出水泡。下圖是細胞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血液流動的方向。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水泡內的液體是_____;一般是由_____中的水分大量滲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況下;①與②成分上的主要區別在于____含量不同。
(3)內環境是由圖中的____(填標號)組成的。其三者之間的動態關系是_______(用標號和箭頭表示)。
(4)若③為皮膚的真皮細胞,箭頭處的氧氣濃度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①處,而CO2的濃度相反。31、圖甲是縮手反射相關結構;圖乙是圖甲中某一結構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丙表示三個神經元及其聯系,據圖回答:
(1)甲圖中f表示的結構是______,乙圖是甲圖中______(填字母)的亞顯微結構放大模式圖,乙圖中的B是下一個神經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縮手反射屬于___________(條件、非條件)反射,當我們取指血進行化驗時,針刺破手指的皮膚,但我們并未將手指縮回。這說明一個反射弧中的低級中樞要接受___________的控制。
(3)圖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經支配的小腿肌肉,則③稱為___________.若刺激圖丙中b點,圖中除b點外___________(字母)點可產生興奮。
(4)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相應神經遞質結合,引起B細胞產生___________,使突觸后膜的電位發生變化.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C【分析】【分析】
1;人體免疫系統的三大防線:
第一道:皮膚;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膚、黏膜的分泌物(淚液、唾液)的殺滅作用;
第二道: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及體液中殺菌物質的殺滅作用;
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物質共同組成的免疫系統。
2;體液免疫的過程:病原體被吞噬細胞吞噬處理呈遞給T細胞;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促進B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將抗原消滅;當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機體時,記憶細胞會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進行免疫應答。
【詳解】
A.體液中的溶菌酶屬于第二道防線;可以溶解細菌的細胞壁,A正確;
B.漿細胞可以產生抗體中和毒素;B正確;
C.使靶細胞裂解死亡的直接因素是效應T細胞和靶細胞接觸;C錯誤;
D.研制疫苗時;應選擇該細菌的減毒外毒素或無毒性的β亞單位,促進機體產生免疫反應,D正確。
故選C。
【點睛】
本題考查免疫相關的知識,區分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免疫,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2、B【分析】【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是人體局部內環境示意圖;其中A表示血漿,B表示淋巴,C表示組織液;①表示毛細血管壁,②表示毛細淋巴管壁,③表示細胞內液。
【詳解】
A;由題圖可知;1是毛細血管,A液是血漿,C液為組織液,物質可由血漿通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液,A正確;
B;長期營養不良;血漿蛋白減少,血漿滲透壓降低,組織液滲透壓相對升高,導致組織液增多,引起組織水腫,B錯誤;
C;2結構為毛細淋巴管;毛細淋巴管壁細胞所處的內環境為淋巴液和組織液,C正確;
D;血漿和組織液可相互滲透;血漿中某些物質能透過毛細血管壁形成組織液,D正確。
故選B。3、B【分析】【分析】
垂體中含有促性腺激素;可以促進親魚的卵子和精子成熟和排出。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可升高血糖。甲狀腺激素可促進物質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詳解】
A;胰島素的本質是蛋白質;口服后會被消化道內的酶分解而不能在發揮作用,所以不能口服胰島素治療糖尿病,A錯誤;
B;促性腺激素可促進生殖細胞的成熟;所以給雌親魚注射促性腺激素能使卵成熟,B正確;
C;胰高血糖素可促進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從而使血糖升高,C錯誤;
D;甲狀腺激素可促進物質氧化分解;給狗飼喂添加甲狀腺激素的食物,耗氧量將增加,D錯誤。
故選B。4、C【分析】【分析】
據圖分析:圖示為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與調節過程;其中甲表示下丘腦,乙表示垂體,丙表示腎小管和集合管。據此分析作答。
【詳解】
A;食物過咸或機體失水過多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從而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使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增強,尿量減少,A正確;
B;據圖分析;甲表示下丘腦,下丘腦存在滲透壓感受器,能合成抗利尿激素,B正確;
C;分級調節是指下丘腦-垂體-腺體軸;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腦內分泌細胞分泌后暫時儲存于垂體,由垂體釋放后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管,沒有體現分級分泌調節,C錯誤;
D;結構乙是垂體;在下丘腦釋放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作用下,能分泌促甲狀腺激素,D正確。
故選C。5、C【分析】【分析】
據圖分析,①是血漿,②是組織液,③是細胞內液,④是淋巴;a是毛細血管,b是紅細胞;c是毛細淋巴管。
【詳解】
A、②是組織液,組織液與血漿和細胞內液均是雙向滲透,此外,組織液也可滲透進入淋巴管里,故可進入a紅細胞、b紅細胞和c毛細淋巴管;A正確;
B、由于CO2的跨膜運輸方式屬于自由擴散,且為順濃度梯度運輸,因而CO2濃度最高的液體是③細胞內液;B正確;
C;人體攝入的營養物質太少會使①血漿中的液體減少;②組織液中的液體增多,C錯誤;
D;①是血漿;②是組織液,③是細胞內液,④是淋巴,①②③④組成了體液,其中①血漿、②組織液和④淋巴構成了內環境,D正確。
故選C。6、C【分析】【分析】
胰島素使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通過拮抗作用共同維持人體血糖的穩定。
【詳解】
A;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除受體液調節外還受下丘腦相關神經的神經調節;A正確;
B;血糖濃度升高可通過神經調節通過改變胰島B細胞的膜電位來促進胰島素分泌;B正確;
C;進食后;胰島素水平升高,可加速糖原合成,但不能構成細胞的結構組分,C錯誤;
D;圖示所有調節胰島素分泌的途徑都參與了血糖濃度的反饋調節機制;D正確。
故選C。7、A【分析】【分析】
組織水腫的原因:
1;營養不良;血漿蛋白含量少;
2;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漿液滲透出血液。
3;淋巴回流受阻;組織液積累;
4;腎小球腎炎。
【詳解】
A;淋巴循環受阻;導致組織液中的大分子物質不能及時回收,會導致組織液的滲透壓升高,因此組織液增加,出現組織水腫,A正確;
B;組織液中蛋白質含量過少;會導致組織液的滲透壓低于血漿滲透壓,不會導致組織液增加,B錯誤;
C;血糖含量過高會造成血漿的滲透壓上升;不會使組織液增加,C錯誤;
D;血液中酒精含量過高;會造成血漿的滲透壓上升,不會使組織液增加,D錯誤。
故選A。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8、A:C:D【分析】【分析】
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
生長素的作用表現為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芽,也能抑制發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長素所發揮的作用,因為濃度、植物細胞的成熟情況和器官的種類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不同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雙子也植物>單子葉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表現為根>芽>莖。
【詳解】
A;頂端優勢是因頂芽產生的生長素積累在側芽而導致側芽生長受抑制;A錯誤;
B;赤霉素能促進細胞生長進而促進果實發育;而乙烯具有催熟的作用,進而能促進果實的成熟,B正確;
C;莖的背地性是由于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遠地測生長素濃度;進而莖的近地側生長較快,而表現為背地性,這沒有體現生長素的兩重性,而根的向地性產生是由于根對生長素敏感,進而在根的近地側由于生長素濃度高而表現為抑制生長,因此根的向地性表現出了生長素的兩重性,C錯誤;
D;經一定濃度的生長素處理獲得無子番茄是由于環境改變引起的變異;這是利用了生長素能促進子房發育成果實的特性實現的,該過程中遺傳物質并沒有發生改變,因而是不可遺傳的變異,D錯誤。
故選ACD。
【點睛】9、C:D【分析】【分析】
分析題圖:題圖分別表示人體不同部位的體液;分析可知圖中①;②、③、④分別是淋巴、血漿、組織液、細胞內液,甲端是毛細血管的靜脈端,乙端是毛細血管的動脈端。
【詳解】
A;分析題圖可知;①是淋巴液,②是血漿,③是組織液,④是細胞內液。組織水腫是由血漿中蛋白質含量過低引起的,A錯誤;
B;如果該部位位于消化道;則飯后血液從乙流至甲時,營養物質增加,B錯誤;
C;血漿中含有膽固醇、抗體、尿素、乳酸等物質;C正確;
D;淋巴液中蛋白質含量較低;其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離子的含量有關,D正確。
故選CD。10、A:B:D【分析】【分析】
圖示過程為生命活動調節過程;包括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兩種方式,神經調節通過神經系統參與,體液調節通過內分泌腺分泌激素參與。
【詳解】
A;血糖平衡調節的過程為神經體液調節;其體液調節過程可以通過A→C→D→E來實現,例如血糖濃度升高刺激胰島B細胞產生胰島素,作用于肝細胞,促進肝糖原的合成,A正確;
B;人的手被針扎縮回屬于神經調節;其調節過程可通過反射弧A→B→E實現,B正確;
C;水鹽平衡調節屬于神經-體液調節過程;下丘腦是水鹽平衡調節中樞,通過抗利尿激素作用于靶器官,可以通過A→B→C→D→E來實現,C錯誤;
D;體溫調節是神經-體液調節;通過A→B→C→D→E來實現的屬于神經-體液調節,通過A→B→E來實現的屬于神經調節,D正確。
故選ABD。11、A:B:D【分析】【分析】
生長素的兩重性表現:適宜濃度生長素可以促進植物生長生長;但是濃度過高反而抑制植物生長生長。
【詳解】
A;看圖、讀表可知;光照作用下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導致根背光側生長素濃度大于向光側;由于根對生長素比較敏感,所以根向光側的生長速率大于背光側,A正確;
B;對比四個外源生長素濃度的測定指標;可以看出隨生長素濃度的增高,根的生長速率先增高后降低,由此可知,生長素對根生長的作用具有兩重性,B正確;
C;題干沒有給出單側光對向光側生長素合成是否有影響的任何信息;故無法得出單側光對向光側生長素的合成沒有影響的結論,C錯誤;
D;用生長素運輸抑制劑處理根;根的彎曲程度減弱,說明單側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長與生長素的運輸有關,D正確。
故選ABD。12、A:B:D【分析】【分析】
體液是由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組成;細胞內液是指細胞內的液體,而細胞外液即細胞的生存環境,它包括血漿;組織液、淋巴等,也稱為內環境。
【詳解】
A、據表分析可得,④中蛋白質和K+含量較高;因此④代表細胞內液,①代表細胞外液,②中含有較多蛋白質,②代表血漿,③代表組織液。在人體中,①約占1/3,④約占2/3,相差一倍,A錯誤;
B、血漿中的NaHCO3可與乳酸發生反應;調節內環境的酸堿度,B錯誤;
C;②與③之間有毛細血管;二者之間蛋白質含量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毛細血管壁具有選擇性,C正確;
D;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時;可使②中蛋白質減少,使血漿滲透壓下降,進而導致組織水腫,D錯誤。
故選ABD。13、A:B:C【分析】【分析】
內環境是指人體細胞利用生存的細胞外液體環境;主要包括血漿;淋巴和組織液,細胞質基質是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詳解】
A;蛋白質消化分解成氨基酸主要發生在人體消化系統的腸道中;屬于外環境,A符合題意;
B;神經遞質和激素的合成是在細胞內合成的;B符合題意;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是在線粒體中完成的,C符合題意;
D;乳酸與碳酸氫鈉作用生成乳酸鈉和碳酸主要發生在人體的血漿中;D不符合題意。
故選ABC。
【點睛】14、A:B:D【分析】【分析】
神經纖維受到刺激時,主要是Na+內流,從而使膜內外的電位由外正內負變為外負內正,恢復靜息電位時,主要是K+外流;從而使膜電位恢復為外正內負。
【詳解】
A、t1時刻的甲刺激可以引起Na+通道打開;產生局部電位,但無法產生動作電位,其屬于一種閾下的低強度刺激,A正確;
B、靜息時,神經纖維膜對K+通透性較大,K+外流產生靜息電位,適當提高細胞外K+濃度會降低K+外流;使測得的靜息電位數值變大,絕對值變小,即位于-65~-55mV,B正確;
C、由題圖可知t1、t2兩次強度相同的甲刺激由于相隔時間較長無法累加,t2、t3兩次強度相同的甲刺激由于相隔時間較短可以累加并引起神經纖維產生動作電位;C錯誤;
D、t4~t5時間段內是靜息電位恢復的過程,此時主要是K+外流,K+外流需要蛋白質的協助;但不消耗ATP,屬于協助擴散,D正確。
故選ABD。15、B:C【分析】【分析】
1;反射??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1)反射: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動物體或人體對外界環境變化作出的規律性答。(2)分類:非條件反射:(生來就有);條件反射:(后天學習)。
2;反射弧??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反射弧包括感受器(感受刺激,將外界刺激的信息轉變為神經的興奮)、傳入神經(將興奮傳入神經中樞)、神經中樞(對興奮進行分析綜合)、傳出神經(將興奮由神經中樞傳至效應器)和效應器(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詳解】
A;由題意分析可知;小鼠的恐懼反射是后天建立的,屬于條件反射,正常機體條件反射的數量可以是無限的,A正確;
B;圖示為小鼠恐懼反射的過程;P是建立反射后的心率,若反復給小鼠燈光刺激而不給予電刺激,無法讓小鼠建立恐懼反射,故心率P>Q,B錯誤;
C;圖示小鼠恐懼反射屬于條件反射;其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條件反射的消退仍然需要大腦皮層參與,C錯誤;
D;小鼠表現恐懼時;在神經調節作用下,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表現出警覺性提高,D正確。
故選BC。
【點睛】16、B:D【分析】【分析】
據圖分析:圖示重度感染人群的非特異性免疫;T細胞水平明顯低于感染人群的平均水平;說明重度感染人群的非特異性免疫時間較長且細胞免疫水平較低。
【詳解】
據圖分析可知;重度感染人群的非特異性免疫時間較長,T細胞含量較低導致細胞免疫水平也較低,特異性免疫啟動時間較感染人群平均時間晚,因此細胞免疫強度極低和特異性免疫啟動時間晚是導致患者出現重癥的原因。
故選BD。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7、略
【分析】【詳解】
在一個系統中,系統本身工作的效果,反過來又作為信息調節該系統的工作,這種調節方式叫做反饋調節,根據對系統的促進和抑制又可分為正反饋和負反饋調節。【解析】信息18、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促進抑制疏花蔬果兩重性19、略
【分析】【詳解】
植物激素的含量是微量的;所以不能大量產生。
故錯誤?!窘馕觥俊?0、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組織液血漿淋巴和組織液淋巴和組織液血漿和組織液21、略
【分析】【詳解】
(1)過敏反應的概念:已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觸相同的抗原時,有時會發生引發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的免疫反應。
(2)通過體液免疫產生的抗體會吸附在細胞的表面;當過敏原再次攻擊時會促進細胞釋放組織胺,導致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管壁通透性增強,平滑肌收縮;腺體分泌增多。因此①為組織胺,②為血管壁,③平滑肌。
(3)特點:過敏反應有快慢之分;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窘馕觥竣?已免疫②.抗原③.組織損傷④.組織胺⑤.血管壁⑥.平滑?、?快慢⑧.個體22、略
【分析】【詳解】
19世紀的人們普遍認為;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方式只有神經調節,如胰腺分泌胰液,是由于胃酸刺激小腸的神經,通過神經調節使胰腺分泌胰液。
法國學者沃泰默的實驗過程為:實驗一:稀鹽酸注入小腸腸腔;胰腺分泌胰液;實驗二:稀鹽酸注入血液中,胰腺不分泌胰液;實驗三:稀鹽酸注入切除神經的小腸腸腔,胰腺分泌胰液。他對這一實驗結果的解釋是:這是一個十分頑固的反射,因為小腸上的神經難以剔除干凈。
英國科學家斯他林和貝利斯提出了新的假設:在鹽酸作用下小腸黏膜分泌的化學物質進入血液,引起胰液分泌。他們通過實驗過程:稀鹽酸加入小腸黏膜,并制成提取液,將提取液注射到靜脈,發現胰腺分泌胰液,驗證了假設,并把這種化學物質稱做促胰液素?!窘馕觥竣?神經②.神經③.小腸腸腔④.血液⑤.小腸黏膜⑥.小腸黏膜23、略
【分析】【詳解】
(1)神經調節中的信息分子主要是乙酰膽堿;多巴胺等神經遞質。
(2)參與免疫調節的器官有胸腺;淋巴結、骨髓、脾、扁桃體等。
(3)(4)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聯系可概括為兩方面:一方面;不少內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間接地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另一方面,內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
(5)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免疫調節均體現了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和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窘馕觥竣?神經遞質②.胸腺、淋巴結、骨髓、脾、扁桃體(任選兩個)③.直接或間接地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④.發育和功能⑤.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24、略
【分析】【詳解】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無論是單細胞生物還是多細胞生物的細胞,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環境,并與環境之間不斷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單細胞生物,可以直接從水里獲取生存所必需的養料和O2,并把廢物直接排入水中。而對于多細胞生物而言,其絕大多數細胞沒有直接與外界環境接觸,不能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內環境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過程中,需要機內各個系統的參與。例如,消化系統將營養物質攝人體內,呼吸系統吸人O2、排出CO2,泌尿系統把代謝廢物、水和無機鹽排出體外,循環系統把各種物質運輸到機體的相應部位。機體的各個部分正常運行和協調一致,才能共同保證內環境與外界環境之間物質交換的順利進行。【解析】水水內環境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循環系統四、判斷題(共4題,共16分)25、A【分析】【詳解】
HIV病毒主要攻擊T細胞,主要引起細胞免疫,也會引起體液免疫。
故正確。26、A【分析】【詳解】
甲狀腺激素的作用是:促進代謝活動;促進生長發育(包括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故幼年時期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導致身材矮小,且智力發育不正常,患呆小癥。
故正確。27、B【分析】【詳解】
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不能產生酶,只有內分泌器官或細胞才能合成激素。
故錯誤。28、A【分析】【詳解】
大腦皮層是調節機體活動的最高級中樞。
故正確。五、實驗題(共1題,共6分)29、略
【分析】【分析】
神經調節過程中;生物受到外界刺激時,感受器興奮,經過傳入神經傳至神經中樞,經神經中樞做出綜合與分析后,通過傳出神經將興奮傳至效應器,對刺激做出相應的反應。根據題意分析可知,N-KO鼠進入圖1所示高架十字迷宮的開放臂時,會引起恐阻和焦慮行為,因而更多地躲進封閉區;而WT鼠在探索新奇環境的沖動下,會重復進入開放臂玩耍。
【詳解】
(1)根據神經調節的過程可知;N-KO鼠進入圖1所示高架十字迷宮的開放臂時,視網膜感光細胞接受刺激,產生興奮,興奮沿著傳入神經傳至神經中樞,神經中樞綜合分析后發出指令,引起恐阻和焦慮行為,因而更多地躲進封閉區。
(2)根據題意;I基因與N基因如果有相似的功能,則I基因敲除鼠(I-KO鼠)與N基因敲除鼠(N-KO鼠)在圖1所示迷宮上的行為表現相同,即由于引起恐阻和焦慮行為,因而更多地躲進封閉區,較少進入開放臂;而根據實驗結果:I-KO鼠;NI-KO鼠與WT鼠的行為表現一致,這一實驗結果與上述推測不相符,由此推測I基因單獨不會引起小鼠的焦慮,N基因缺失且同時有I基因存在時才會引起小鼠焦慮行為。
(3)①分析圖2;3可知;N-KO鼠B、C兩個腦區中的神經元活躍度增強,尤其C區輸出的抑制信號增強,導致出現焦慮行為。
②根據圖2;3可知;NI-KO鼠敲除I基因降低C區神經元活躍度,NI-KO鼠C區的神經元活躍度恢復正常,輸出的抑制信號正常,無焦慮行為發生,因此與WT鼠行為一致。
(4)①該實驗的目的是進一步驗證I基因的功能;即研究I基因單獨不會引起小鼠的焦慮,N基因缺失且同時有I基因存在時才會引起小鼠焦慮行為,因此實驗的自變量是N基因是否存在,則分析圖4可知,1;2組為WT鼠,即I基因與N基因都存在作為對照,那么3、4組作為實驗組應該選擇N基因缺失的小鼠,其中1組與3組又構成對照關系,故1組應該注射物質e,2組與4組構成對照,故4組注射物質d。
②分析圖4中的實驗可知;1組中WT鼠由于注射了物質e,物質e不會與I基因的mRNA互補,那么不會影響I基因的功能,故WT鼠仍然保持正常的行為,即進入高架十字迷宮的開放臂玩耍,運動軌跡為甲;2組WT鼠由于注射了物質d,由于物質d與I基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分配生考試數學試卷
- 高二上冊期末數學試卷
- 2025年04月山東工商學院校醫院臨床醫師(省屬高校事業編制)招聘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0吹風機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咨詢分析報告
- 廣東初中期末數學試卷
- 中藥材種植技術培訓與中藥材市場分析研究考核試卷
- 乳粉生產質量管理中的質量信息共享與溝通平臺搭建考核試卷
- 體育賽事觀眾互動的線上線下融合模式考核試卷
- 辦公自動化系統調度系統的實時性優化技術考核試卷
- 高中理科必修三數學試卷
- 基本原理與性能特點多自由度電磁軸承課件
- Q∕SY 1836-2015 鍋爐 加熱爐燃油(氣)燃燒器及安全聯鎖保護裝置檢測規范
- 北京輸變電工程標準工藝應用圖冊(圖文并茂)
- 儀器使用記錄表
- 三相負荷(380V)及單相(220V)最大供電距離計算表及電壓降計算表
- 《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全套教案(完整版)
- 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2021年版) 嬰幼兒發展引導員
- 計算機網絡專業畢業論文:網上鮮花銷售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 伯杰氏細菌系統分類學手冊
- 班組計件承包協議書
- 小學閱讀材料:五年級下冊閱讀題及答案--寫景類(7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